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章 歧照书信和写作(3/3)

射器。

我不觉得写作是一个纯粹的大脑活动,以理性、技巧和勤奋就得以生长。

事实上它是并且只能是生命秩序给予的指令。

我用3年时间设置疑问,最终明白写作是一种任务。

它需要我。

我则经由它的道路在世间找到一席之地。

它成为生命的一个仪式和象征。

我想,如果没有写作,我在这个世间其实并没有栖身之地。

除去写作,我的生活空无一物。

8 在歧照第7日,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来自陌生女子。

她住在澳洲布里斯班附近朗霞小镇。

丈夫是当地人,两个混血孩子的母亲。

她自称是我的读者。

我在厨房餐桌上写这封电邮,灶上炖煮为晚餐准备的食物。

孩子玩累休憩。

暂时得以离开琐碎家务,留出小段时间写邮件给你。

窗外望出去是朗霞特有的蓝天,远处山脉露出峰顶,河流贯穿田野。

古老橡树如同绿伞撑开在原野边际。

我住在此地已有5年。

16岁,去国外读书,在机场书店邂逅你的作品。

当时你出版第一本书,6个单纯而荒诞的故事,书名是《六段》。

这本小书,13年之后也许你再不愿提起。

只是不遮掩,不虚饰,坦呈心扉,如同一场爱恋。

我在12个小时的航程中,于阅读灯下读完。

我爱上你,但明白你根本无须得知。

即使有无关的人爱你,你也会寂寞至死。

13年后,我写信给你。

你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惟一可投递书信的人。

手指落在键盘上,细微声音,不知为何,想起雨水滴落在海面上交汇的声响,在童年住过的岛上极为日常。

那里雨水频繁,日日夜夜,从窗口望出去,是一面无限空旷的海水及其远处。

成人之后,我只愿意住在人群混杂声响丰富的地方,脏以及公众使我觉得安全。

我是母亲领养的孤儿,5岁起与她生活。

幼小时的我,只想知道,如她这般默默行进百无禁忌的人结局又将如何。

她是花园院墙盛开的粗壮海棠,我是云团般花朵倒映在地面砂土上的阴凉。

她比我大22岁,但这不代表我无法观测她与我自身的命运。

24岁时,我选择跟同年龄年轻女子不同的道路,早早结婚,跟一个男子去南半球,生下孩子。

对我来说,一生所有重要的事情,在很年轻时就迫不及待做完,仿佛它要推进我的生命使之短促。

时间有时看起来迅疾,稍纵即逝。

有时它显得很长,令人心生厌倦。

我依旧会偶尔困惑于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你在记录,书写,一览无余。

每个人不过活在属于自己的深渊边缘,寂寞至此,有时空气似也发出丝丝嘶鸣,真是致命。

今日,我打算对你起头,无论你意向如何,我将继续之后的内容。

关于我和我的母亲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沈信得。

她在邮件中附寄一张照片予我。

曝光过度,边缘有重色阴影。

貌似在热带区域,灰蓝色木百叶窗殖民地风格建筑。

女童双手放在玻璃窗上向外张望,直直黑发,刘海齐眉,穿白色蓬蓬纱裙子。

发丝肩头闪烁光斑。

低矮硬木衣柜卵形镜子映出正在拍照的女子,穿一条鸽灰蓝布拉吉,头发编成绞辫盘成发髻,光脚,手里执一台哈苏手动定焦相机。

镜子旁边是法式拿破仑时期造型的橡木椅子,缠枝花卉图案绸缎垫子显出旧损。

椅背上垂搭软绸披肩。

地毯上有一对粉白色丝质芭蕾式圆头鞋。

窗台上落满火树烈焰般密密簇簇红色花瓣。

照片白框右下处,一行钢笔手写小字:老挝,琅勃拉邦,Naya。

信得5岁。

日期显示这张照片拍摄于24年前的5月。

9 这照片中的大人和孩子看起来着实诡异,仿佛和时代脱节,也和人世无关。

我对别人的故事已不感兴趣。

当你随着阅历和知识积累,了解人性结构,就会逐渐明白,所有故事大同小异,不过时地和因缘的细节略有出入。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人无需强烈的好奇心。

在各人身上碾压过的规则和秩序,最终均来自同一种力量。

只觉得这张照片显示出的异国情调优美寥远。

这对母女的形貌神情,也不是街头任意出现的普通人。

她们仿佛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别国人。

没有国界的区分。

是两个自然人,只被内在的心灵的河流推动,并随之漂泊。

我为这封电子邮件另辟出一个文件夹,专门存放。

在被人世遗忘的古都,在被人世遗忘的处境,没有人记挂、问候、抚触、相爱。

有来自遥远他方的讯息,穿越海洋和国界,抵达电子信箱,这便是暂且可流连沉浸的小处花园。

如果有喷泉,有树荫,有花丛,有鸟鸣,我乐意在此小憩。

听一段大同小异的故事。

来自大洋彼岸地球另一端的陌生女子的回忆。

也许她的回忆,只是一个与人世选择彼此遗忘的人,需求另一个相同的人的收留。

同时,继续在这座独自存在的城市里,整日写作小说。

10 我看到书中的女主人公,周庆长,在逐日增加字数的Word白色底板中凸现而出。

她是活在现世的女子。

出场时27岁。

暂且把背景地放在上海。

上海是东南沿海所能见证的最为典型的中国城市。

如同一座封闭而隔阂的岛屿,持有无国界般被西方冲击丰富动荡的过往,野心勃勃对金钱和物质狂热追赶而意兴阑珊的现在,以及虚空底色之上茫茫海洋般的未来。

它是一座保守的稳固的华美的势利的城市,也是一座骄傲的受伤的无情的柔韧的城市。

负载断裂历史,被斗志昂扬茫然失措的人群改造。

周庆长27岁时,生活在上海。

她当下的使命是爱与被爱。

这是一次重要的但并不代表惟一和终结的旅途。

是她作为平常人的生命中,几个有限的注定的任务当中的一个。

它已降临。

在3年停顿之后,重新动笔,我并未选择貌似壮阔或起伏的主题。

也许我认定一个平常人的内心,其内里是一个波澜起伏无限大的世界。

周庆长的感情和心灵,在某种想象和暗示中,已对我打开很久。

如同宇宙的暗物质,无法辨证凸显,但它的确已用尽所能持有的全部的时空感的沉默和存在,等待我进入。

并与之核对,确认,拼凑,成形。

此刻。

我看到她郁郁寡欢的眼神,肩头骨骼的单薄形状,锁骨凸起如同双翼,长发发丝有岩凤尾蕨的清淡气味。

她摇摆不定,渐行渐远,身体和灵魂动荡水波、火焰、煤炭、金属和种子的声响。

我看到她14岁时无意进入只能探索独行的一条隧道,在道路尽头眺望光源、花影、飞鸟的踪迹。

她在情爱与意志中执拗穿行的寥落身形。

我看到手指间流泻而出的文字,携带着幽暗和不确定,在产生瞬间即刻堕入水中,发出扑扑碎裂微小声响。

如同一种死亡。

一种新生。

我看到自己在这个世间的无所作为。

我清楚意识到在这样的时刻,自己,一个异国他乡的陌生女子及她的记忆,一个想象虚拟之中的年轻女子,彼此之间命运的脉络和属性各自分裂却密不可分。

如同晚春绽放的花楸伞房状花序密集白花中的一朵。

我们在时空隔离层面各自存活,意义不过是为了呈现这个世间形式卑微而涵义独具的生命秩序的组合。

在此刻。

我们已各自出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七零离婚过小日子

姜芸穿成一本虐恋小说中双男主的亲妈,哥哥是黑化男主,弟弟是白衣天使,最后一死一疯。 姜芸:?????还好,他们现在只是缺爱的萌萌小包子。 至于抛妻弃子的渣男,想逼她转嫁小叔子的婆家? 姜芸:离婚!踹渣男!保儿保命远离女主! 文案二: 离婚后渣前夫大言不惭:姜芸离了我就不能活! 结果眼睁睁看着姜芸带着崽崽们种田致富,日子越过越幸福~~~ 更可气的是,优质男们络绎不绝地想给他儿子当爹,开大卡车/

总裁她总是哭唧唧

沈宁馨毕业后进了家企业,做了一名实习生。 公司里氛围不错,工作也比较清闲,同事们都很照顾她,除了那个成天黑着脸,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冰山老板。 这个方案不合格,重新改。 你这单子做的是怎么回事,我之前告诉过你几遍了? 今天要是再做不完,晚上就别想走了。 沈宁馨感觉自己上辈子绝对作了孽,所以才会摊上这么个一点都不可爱的上司。 直到有一天她偶然发现了上司的微博小号。 今天大家下班后聚餐没带我,我好/

人间正道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我国当代改革生活的作品,作品以经济欠发达的平川地区为切入口,以一千多万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经济大建设为主线,在两万八千平方公里土地上,在上至省委,下至基层的广阔视野里,展开了一幕幕悲壮而震撼人心的现代生活画卷。市委书记吴明雄押上身家性命投身改革事业,在明枪暗箭和风风雨雨中为一座中心城市的美好明天艰苦地奋斗着 /

一生一世,美人骨

美人骨,世间罕见。 有骨者,而未有皮,有皮者,而未有骨。 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 如果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有个人带着两世的记忆,深爱着你。多幸福。 时宜对周生辰就是如此。 而他,却早已忘记她。 /

热搜上线

季闻夏最近拥有了一种奇怪的能力碰到危险就会瞬移到影帝身边。 偏偏他还很容易碰到危险。 走在夜路井没盖。 上个节目舞台塌。 玩场赛车被雷劈。 起初他还觉得难为情,后来他悟了。 生活不易,保命要紧,且瞬且珍惜。 - 影帝沈听河最近绯闻缠身,对象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季闻夏。 说好的一个人去洗手间,出来时身边却跟着十八线小明星。 说好的回家洗澡睡个觉,一开门却撞见某帅哥闪现在他家。 说好的不带家属上综/

七零年代福星高照

陈檬穿书了,穿越到了七零年代的山沟沟里,成了陈小军媳妇肚子里面的小豆丁。 山里下了一场大雨,陈小军在洪水中被冲走,人人都说小军媳妇肚子里的合该是个灾星要克死全家, 谁知道小军媳妇生了个闺女,重男轻女的婆婆变了,抱着小孙女稀罕得不行。 从此以后福星高照,家里好运连连,日子过的美滋滋。 大河村的村民都知道,那是因为陈家来了个福娃娃。 都说阿檬是个灾星,还没出生爹就下落不明,奶奶又是个重男轻女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