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回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2/3)

杨玉环到李隆基身边,有没有怨言,新、旧《唐书》都忽略未记。

但乐史的《杨太真外传》却说,天宝九年(公元750年)杨玉环第二次被逐出宫的原因是“窃宁王紫玉笛吹”,也就是说唐明皇怀疑杨玉环思念前夫。

因为杨玉环的前夫李瑁自幼住在宁王府里,由宁王之元妃养大。

杨悄悄吹“宁王紫玉笛”,思念前夫之情,也就显而易见了。

唐人张祜有诗曰:“梨花深院无人见,闲把宁王玉笛吹。

”说的也是这事儿。

所以杨玉环虽然屈从了,但心里那份情绪是不是爱情,可想而知。

第二,一个女人怎样爱一个花心的男人呢? 《旧唐书》里记载,杨贵妃有多次被“遣归”的经历。

也就是她跟李隆基闹别扭了。

其中有一次大概就是我们刚刚说的“窃宁王玉笛”的原因,但《旧唐书》统统说成是“因妒”,也就是说杨贵妃乃是因为跟别的女人,这其中包括跟她的姐姐争宠。

而且这种行为的结果是触怒了唐明皇而被“遣归”。

注意,先不管是事出什么原因,结果是杨玉环并不是气得离家出走,而是被那个作皇帝的男人给赶走的,而原因只是她妒忌他跟别的女人瞎搞,尤其是这个女人还是自己的姐姐。

从杨玉环本人来说,这种宫廷生活或许她已经过厌了,所以能够“遣归”也可以说是件好事,说不定可以得到解脱呢。

但这个时候的她已经做不了自己的主了,娘家的兄弟姐妹三姑六婆八大爷大都希望沾她的光,从她那儿获得荣华富贵。

现在唯恐她一旦被贬,不仅富贵不保,说不定还会大祸临头。

这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于是全家都来说服她、动员她,思想工作做得非常彻底,要她向唐明皇认错,争取回宫。

杨贵妃这才有一次次地被“遣归”,又一次次地被诏回。

作为李瑁妃子的杨玉环,自己的家庭被拆散,自己的身体被霸占,还要眼睁睁地看着唐明皇与三姐乱搞,不许忌妒,她幸福吗?作为已经被册封为贵妃的杨玉环,自己的老公跟别的女人瞎搞,还把自己赶出家门,反过来还让她来向这个花心的男人道歉、认错,她幸福吗?身处此种境遇下的女人又能、又会怎样深爱那样一个男人呢?这恐怕不是强颜欢笑,握着拳头像王石那样说一句“我能”,就真的能够做到的! 第三,一个女人怎样爱杀害自己的男人? 《旧唐书》里记载,马嵬坡兵变的时候,杨贵妃最终是被“诏,遂缢死于佛室”的。

我就奇怪了,唐明皇即使要赐死杨贵妃,也不该让她在佛室里自杀吧。

要知道,唐代是非常崇佛的,也就是佛教的影响是很大的。

在逃亡的路上还要有专设的佛室可见出皇家对礼佛的重视,这样就更不应该在佛堂里赐死杨贵妃了,佛家本来就讲不杀生,这在佛堂里杀人,要犯多大的忌啊! 难道是杨贵妃自己选择在佛室自杀的吗? 从字面上看不像,“诏,遂缢死于佛室”,也就是一下诏,杨贵妃就死了。

形势所迫,大概杨贵妃根本没得选择。

事实上关键正在形势所迫上,可见李隆基那个男人在形势面前露出了政客的本业面目,当机立断,管杨贵妃正在哪儿,先杀了再说,大概杨贵妃正好在佛室,所以也就赐死于佛室了。

另外,民间大多传说是杨贵妃自缢于佛室的,但我们从《旧唐书》里并没有明确读到杨贵妃是自缢的。

《旧唐书》所说的“诏遂缢死于佛室”,从字面上看倒是让人勒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因为要是自杀的,那么这句话就应该说成是“诏遂自缢于佛室”。

原句中的“诏”与“缢”两个行为动词的主语,也就是执行这两个动作的人,明显有着一定程度的连贯性。

当然,不管最后是自缢,还是让人给勒死的,其实差别都已不大。

因为这时候,那个风流皇帝露出的已不是一个丈夫的温情面目,而是一个政客的狰狞面目,虽然是偶尔露峥嵘,但这就是这个男人的本质。

面对这样一个为了自身的处境,匆忙杀害自己的男人,试想一个女人又该怎样去爱他呢?所以我想,杨玉环临死前的那一刻,心中一定有无限的悲凉。

似乎现在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了,也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根本就是权力与色相的游戏,他们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爱情。

但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从白居易的《长恨歌》开始,到白朴的元杂剧《梧桐雨》,到洪升的《长生殿》,都把李杨爱情描绘得那么真情动人、甚至是美轮美奂呢? 这个问题可以这么回答,是白居易首先误导了后人。

或者说是白居易的《长恨歌》误导了后人。

这就要弄清楚,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实写李杨爱情,还是虚写,抑或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加工与创作? 答案首先肯定不是实写,最简单的一个证据就是《长恨歌》里最有名的那几句结尾,“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为双飞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段话是在篇尾回忆,李、杨二人每年七月到华清宫,这一年的七月七日,在华清宫的长生殿,两个人海誓山盟,后来却不能善终,所以“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的名字也据此而来。

但是据陈寅恪等人考证,这事压根儿就不可能存在。

据《旧唐书》记载,李、杨每年十月才去华清宫,只在冬季和初春住在那里,为的是“泡温泉”,而不是避暑,所以白居易诗里也说:“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所以看来包含七月七日的长生殿盟誓以及长恨歌中的许多事情,有可能都是白居易的杜撰而已。

事实上,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后来回忆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十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

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文,二者相辅相承,以传后世。

所以白居易写的叫《长恨歌》,它是一首诗;而陈鸿写的叫《长恨传》,它是一篇文。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了,他们俩都不是在写史,纯粹是一种文人的艺术创作而已。

那么,回到诗的内容来看,白居易又不是玄宗朝人,又不需要拍皇上的马屁,干嘛要美化李杨爱情呢?这里的答案恐怕与白居易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

白居易写《长恨歌》的时候正好35岁,而他是36岁结婚的。

也就是说他是在他结婚前一年写的这首《长恨歌》。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白居易到36岁才结婚呢?即使是在现代,这也绝对算是大龄青年了!说实话,说大龄青年都实在有些勉强!况且在唐代,那可是一个早婚早育的社会呀。

答案是白居易伤心得不肯结婚。

白居易年青的时候在徐州符离曾有过一个情投意合的姑娘,由于姑娘的家庭地位不高,社会上等级门第观念的阻隔,使他们终究没能有情人成为眷属,这给白居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奸妃洗白指南[穿书]

有这么一个奸妃,她把持朝政,残害忠良,秽乱后宫,惹得朝野沸腾,人神共愤。 最后当然被主角一刀两断,大快人心。 袁萝好死不死,穿成了这个作天作地堪比苏妲己的奸妃。 醒来的第一个念头,是洗白自己。 但是 狗腿一:娘娘,弹劾您的朱御史全家已经被我们屠灭,连他家阿猫阿狗小鸡小鸭都没放过 狗腿二:娘娘,东海王安排勾引皇上的小贱人已经毁容,就是东海王不太好对付,我们准备下毒。 狗腿三:娘娘,敌人收到咱/

旁白它和谐词过分多[穿书]

褚珀穿进一篇修仙文里,成了百般虐待男主的炮灰小师姐,好巧不巧,她穿书后一睁眼,正好是将男主踩在脚下欺辱的剧情。 面前的宴师弟一脸恭顺,乖巧听话,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小师姐让往东,就绝不往西。 旁白里的宴师弟血腥暴力,睚眦必报,满脑袋都是屏蔽词。 穿书即面临谋杀的褚珀QAQ:好和谐一师弟,她玩不起 褚珀决定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她不能一下子性情大变,她要一点一点悄悄变好,然后惊艳所有人。 * 只/

我真的不想继承家业

顾倾酒是顾氏集团总裁走失多年的小儿子, 受尽千辛万苦,终于被接回了顾家。 只可惜他听信小人谗言,费尽心思和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争夺家产, 又被小人陷害,最后落得个惨死街头的下场。 好在老天爷给了他一次机会,他重生了! 顾倾酒重生到了刚刚被亲生父亲接回顾家的那一天, 这一次他没有再和亲哥哥亲姐姐耍脾气, 而是乖乖叫了声哥哥好,姐姐好, 从此他多了两个弟控哥哥和一个弟控姐姐。 霸总大哥顾倾雷:倾酒/

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片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无度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带领仅存的族人,向人类复仇! 唐舞麟立志要成为一名强大的魂师,可当武魂觉醒时,苏醒的,却是 旷世之才,龙王之争,我们的龙王传说,将由此开始。 /

豪门前夫痛哭流涕求我复婚

阮甜对沈赦爱慕已久,年少时就对他穷追猛打,为他的爱而疯狂。 阮甜知道沈赦有个放在心尖上的白月光,也还是心甘情愿在他身边当个可有可无的替身。 可无论她怎么努力,依然是沈赦眼中那个不受待见的白莲心机女。 是个娱乐圈十八线徘徊的声名狼藉的女明星。 婚后第二年,阮甜被砸了一次脑袋,惊觉自己原来只是一本豪门总裁文里的替身女配。 是沈赦和白月光故事中一个无足轻重的垫脚石,是个一直被利用的工具,最后的下/

揣着豪门崽崽C位出道

苏新渝穿书了,正好穿到原主喝了加料酒的时候。 苏新渝当机立断,借口上厕所,出门随便拉了个宽肩窄腰的男人。 第二天一大早,苏新渝穿上男人衣服,扔下五百块,跑了。 一个星期后,苏新渝在节目里看到那张熟悉的脸,这才知道那天晚上的男人是全国首富陆郅陆爸爸,嗯,他在那事后还没忘丢了五百块。 三个月后,苏新渝c位出道,同时检查得到了出自己怀孕的消息。 苏新渝:一次中标?这么厉害?不对,男人怎么怀孕??/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