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十八章 番外:倾巢下 一(3/3)

无非过年吃吃喝喝的事,秦凤仪则要与内阁商议年下对北疆与西南的赏赐,毕竟这一年过得乱七八糟,战火不断,将士都辛苦,朝廷自然不能没有赏赐。

西南倒好说,这是秦凤仪的嫡系,眼瞅着秦凤仪再进一步,西南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让秦凤仪有些纠结的是平家与北疆战场,一到冬天,北疆气候严寒,与北蛮的仗是停了的。

只是丢了的阳关还没收回来,平郡王祖孙依旧在北疆驻兵,防范北蛮。

秦凤仪这么与平家不大对付的人,都与妻子道:&ldquo年下你去平郡王府走一趟吧,安一安平郡王妃的心。

平琳那事,我是不能轻饶的。

但老郡王、平岚还有珍舅舅的人品,我还是晓得的。

&rdquo 李镜思量一回,道:&ldquo我单独去不大好,我回一趟娘家,请太太与我一道去。

&rdquo&ldquo说得对。

&rdquo秦凤仪拊掌笑道,&ldquo有后丈母娘这层关系,事情就更好说了。

&rdquo李镜瞋他一眼:&ldquo都什么岁数了,还成天后丈母娘后丈母娘的。

&rdquo &ldquo说惯了。

&rdquo秦凤仪道,&ldquo问一问那老虔婆,宫里对平郡王府的赏赐,较之往年,不必厚,也不必薄,还如以前一般就好。

&rdquo 李镜点头:&ldquo我晓得了。

&rdquo 李镜的主意很不错,其中就体现在,李镜回娘家说起去平郡王府时,景川侯夫人的眼泪都掉下来了。

自景川侯出事,景川侯夫人也老了许多,眼尾细纹深深镌刻,即使是脂粉亦掩饰不能。

景川侯夫人拭泪道:&ldquo我一想到阿琳那个狼心狗肺的东西,就恨不能一口咬死他。

他心里何尝有我半分?如今侯爷生死未卜,若侯爷有个好歹,我也不想活了。

&rdquo景川侯夫人不是个聪明人,但这人有个好处,很识得出嫁从夫的本分。

完全没有时下一些糊涂女子偏颇娘家的意思,景川侯夫人自从知道丈夫有可能还活着的消息后,病便好了许多,只是也没再回娘家。

她一想到平琳,就想杀人,现下便回了娘家也没好话。

李镜劝她道:&ldquo事已至此,平琳已下了刑部大狱,与他有关联的人也都抓起来了。

父亲遇险,却是与外祖母等人无关的。

今外祖父这把年纪还在北疆打仗,听闻外祖母身体也不大结实,我想着,太太这年下也还没回王府呢,不如我陪太太一道去,与外祖母说说话,也叫外祖母和几位舅妈安心。

&rdquo 景川侯夫人虽恨极了平琳,平郡王府到底是自己娘家,想到父母都是八十的人了,尤其老父身在北疆,过年也是不能回来的,景川侯夫人心下一软,握住李镜的手点点头,心下万分感激李镜。

她毕竟出身郡王府,嫁入侯府,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妇人,李镜能亲自过去平郡王府,这便是一种政治表态,起码现下府里人应该不会受平琳之案牵连了。

有景川侯夫人同行,李镜的平郡王府之行非常顺遂,平郡王府的人也不傻,即使平郡王妃,现下也只字不提平琳,只当没这个儿子。

并非不疼这个儿子,其实,平郡王妃生有五子,平琳在父母身边的时间最长,但除了平琳,她还有四个儿子,她得为那四个儿子考虑。

故而平郡王府上下都是一副只当没有平琳这个人,全家支持朝廷的审判,如果平琳有问题,依着国法,该如何就如何,皆是一副大公无私的样子。

李镜也没说平琳的事,就是关心了一回平郡王妃的身体,说了些家常话,便告辞了。

然后第二天,朝廷赏赐了与往年无二的年礼。

不得不说,李镜过来一趟,年节赏赐与往年相同,已足以让平郡王府安心。

平郡王府的确安心了,秦凤仪心下可是不怎么痛快,他当真是不喜欢平家,一想到当年若不是平家觊觎后位,他娘不至于冒险离宫,如果他娘不是离宫后担惊受怕,也不会那么早过世。

一想到这个,秦凤仪就厌恶平家得紧。

但他想想平岚还救过自己,就是平岚为人,也不能说讨人厌。

把平家全杀了,秦凤仪还真有些干不出这样的事。

何况,平家人驻北疆多年,秦凤仪就是有想把平家杀完的心,自当下局势而言,一时半刻的也下不了手。

秦凤仪与妻子说:&ldquo我好像越来越跟那讨厌鬼一样了。

&rdquo&ldquo讨厌鬼&rdquo是秦凤仪给景安帝起的新名字。

李镜抚平丈夫微蹙的眉心,宽慰他道:&ldquo小时候会觉着,人非好即坏,待到大了就知道,世间百态,纯善纯恶的反而最少的。

&rdquo &ldquo是啊。

&rdquo秦凤仪一哂,&ldquo我可算知道这些个豪门为何两头下注了。

你瞅瞅,平家、裴家,皆是如此。

要是大皇子胜了,裴家裴焕那一脉必然要夺了嫡系的爵位的。

如平家,平琳得势,他这一支必然要兴起。

要是咱们胜了,裴家便交出裴焕一支,平家交出平琳一伙,其他人倒还干干净净的。

而且裴国公当年还赶过去从刺客那里救过我一回,平岚更是好几回援手,我要把他们杀了,道义上就有些说不过去。

&rdquo最后,秦凤仪总结一句,&ldquo这些豪门可真精啊。

&rdquo 李镜道:&ldquo他们这不过是小道,说到底,揣摩皇家的胜负,其实他们的生死荣辱都在咱们手里。

裴家有裴焕之事,便裴国公教子不利。

平琳也是一般,削爵去职,端看你株不株连了。

这急什么。

脚踏两只船可从来不是好做的。

眼下还是北疆战事要紧。

&rdquo &ldquo是啊。

&rdquo 眼下,是先把这个年过了要紧。

有秦凤仪在,上上下下都过了个肥年,尤其朝中百官甚至觉着,秦凤仪主政令他们心生安稳,虽然大家都担心音信全无的皇帝陛下,但秦凤仪当朝,无疑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

非但朝中百官做此想,北疆将士亦是如此。

比之先时北疆军断粮一事儿,秦凤仪入京之后,北疆粮草、马匹、军械样样充足,正是因后勤保证,北疆军才能牢牢守在玉门关,未让北蛮军队再前进分毫。

但对于平家,眼下家族的危机还不仅仅在于北疆战事,朝廷赏赐送到北疆时,平岚骑马外出巡视,并不在军中,是平郡王带领营中诸将领接的赏赐。

朝廷赏赐颇丰,晚上祖孙俩守着热锅子吃酒时,平郡王屏退了侍从,饮下一盏烈酒道:&ldquo镇南王仁慈啊。

&rdquo 公允地说,平岚认为,相对于大皇子,秦凤仪更具明君之相,但平家与秦凤仪不是寻常渊源,尤其他四叔平琳还做出这种谋刺御驾的大逆之事来。

再加上三十年前平皇后与柳王妃的后位之争,也够平家喝一壶的了。

平岚为祖父斟酒,道:&ldquo我只是担心麾下将士。

&rdquo北疆这些将士,大多是平家提携起来或是与平家有渊源的。

平岚并不是将眼光只拘泥于自家的性子,一旦平家势颓,最先受到影响的必然是北疆这些将士,不论是军功,还是别的方面,都会有巨大的影响。

平郡王道:&ldquo短期内不会的。

&rdquo 平岚也明白,镇南王妃亲自去了平郡王府,朝廷给平郡王府的赏赐也与往年无二,给北疆军的年下赏赐依旧丰厚,种种迹象都说明,镇南王眼下并没有要处置平家的意思。

平郡王道:&ldquo世间没有永远昌盛的家族,有起必然有落。

我这一世,最后悔之事便让你姑母嫁给皇子为侧室,后来,又让宝儿嫁给了大殿下。

阿岚,这个烂摊子,以后就要交给你了。

&rdquo 平岚面容冷肃,短短半年内,平岚先失父,后失妹,也许以后还会面临更严酷的政治处境。

平岚道:&ldquo我现在还需要祖父的指导。

&rdquo 平郡王苍老的面容上露出一抹笑:&ldquo放心放心,祖父会寿终正寝的。

&rdquo 不论心里是什么滋味,既是过年,必然要过得热热闹闹。

平家如此,秦凤仪亦是如此。

景安帝不晓得身在何方,外臣宫宴便秦凤仪主持,致开场辞。

秦凤仪在凤凰城做惯了老大,在京城皇宫主持个宫宴也没什么难度,尤其秦凤仪的相貌,那一身玄色升龙服,真真是把人衬得好风华。

秦凤仪空出丹陛上的主位,他是在主位旁另设了一把椅子,于诸王群臣之上,皇位之下。

秦凤仪长身玉立,眼神缓慢地扫过殿中群臣,不疾不徐道:&ldquo第一盏酒敬在外巡视的陛下,第二盏酒敬北疆与蛮人相抗的将士,第三盏酒愿我们大景朝国泰民安,盛世太平。

&rdquo 秦凤仪这三盏酒过,底下险有人直接喊出&ldquo万岁&rdquo来。

大家咬咬牙,庆幸没一时昏头喊错,心下都觉着玄乎,想着镇南王殿下并不似几位皇子生下来就在宫里的龙子凤孙。

秦凤仪一向最是随和的性子,可如今他站在丹陛上说话,硬是无人敢放肆说笑,尤其秦凤仪提及行踪全无的皇帝陛下,还有北疆战事,群臣情绪难免低落。

待饮过酒,秦凤仪一笑,道:&ldquo行了,我料得陛下今年必会归来。

北疆战事,亦有大胜之期。

今日新年,咱们当同乐,他年再忆今朝,你们便知本王铁口神断了。

&rdquo 秦凤仪亲自暖场,宗室百官中更不乏千伶百俐之人,一时间,大家说说笑笑,气氛大为好转,甚至不少人认为镇南王殿下是不是有什么小道消息啥的了。

宫宴后,还真有人与秦凤仪打听,尤其是景安帝的安危,六皇子便私下问过秦凤仪,秦凤仪道:&ldquo若陛下有个好歹,我必能有所感应。

我心中每念陛下,皆是一片安宁,可知陛下平安。

&rdquo 六皇子心说:原来阿凤哥全凭感觉说话啊。

六皇子回宫后,自己焚香沐浴斋戒三日,也想感应一下他爹,结果啥都感应不到。

六皇子心下还寻思着,莫不是阿凤哥真龙天子的命格,与咱们凡人不同?要不,同样是他爹的儿子,怎么只有阿凤哥感应到的,他就感应不到呢? 新年过后,初八开印,政务照常进行。

北疆的战事也在开春后重启了,有秦凤仪的后勤支援,还有平郡王亲自坐镇北疆军,捷报时有传来,颇能振奋人心,不少朝中官员都觉着,镇南王殿下果然是金口玉言啊。

结果就在北疆军形势一片大好反攻北蛮时,北蛮那里叫停了战事,遣使送了信给平郡王,言说景安帝在他们手里,若不能割陕甘之地给北蛮,那么,景安帝的安危,他们便不能保证了。

此事关系重大,便是平郡王都不敢擅专,亲自命心腹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京中。

裴太后听闻此事,直接就厥了过去。

内阁、皇子、宗室纷纷求到秦凤仪跟前。

不管是厥过去的裴太后,还是人心惶惶的朝中百官,秦凤仪的第一反应是:先查验北蛮送来的信物的真假。

秦凤仪的原话是:&ldquo急什么,他们若有陛下在手,还打什么仗?直接拿出陛下威胁朝廷便是。

如今我军气势正强,他们便说陛下在他们手里。

你们可真是,难不成,北蛮说什么就是什么?明儿我也给北蛮军送封信,还说北蛮王在我手里呢。

&rdquo 秦凤仪把内阁宗室皇子们安抚住,自己在家跟媳妇儿碎碎念:&ldquo你说,那个讨厌鬼是不是真叫北蛮给抓住了啊?气死我了!也不知滚哪儿去了,真是宁可他在哪儿藏着呢!这要是落在北蛮手里,可如何是好啊!是赎他还是不赎啊!&rdquo在外镇定无比、王霸之气全开的镇南王殿下,在家简直愁得不行,头发一把一把地掉,李镜最怜惜的就是秦凤仪这张脸了,生怕他脱发脱成个秃子,连忙命厨下给丈夫炖上首乌汤生发,与他道:&ldquo得做好最坏的准备了。

&rdquo 秦凤仪俊秀的眉心拧成个小疙瘩,捉着媳妇儿的手道:&ldquo我就是为这个才愁啊,万一那讨厌鬼真是叫北蛮捉去,这可如何是好啊?难不成,真要以陕甘之地赎他?&rdquo 李镜拧眉半晌,深深地看了丈夫一眼,但正沉浸在&ldquo景安帝下落之谜&rdquo中的秦凤仪却没有留意妻子的这个眼神,他一门心思都在担心景安帝的下落上了。

按秦凤仪的性情,看着景安帝死了,他也有些不自在。

但若以陕甘之地拱手相送来换景安帝平安归来,秦凤仪真是宁可&hellip&hellip虽则这想头有些不合乎普世道德准则,但秦凤仪最隐秘的内心深处,即便他媳妇儿,他也不会诉说的内心深处想的是:身为王者,为外族所俘,为全尊严,唯一死矣。

当然世间不是没有卧薪尝胆的勾践,可是,以秦凤仪这性情,他不是这样的人。

若是他,宁可一死了之。

对于景安帝,他,亦如此想。

此时此刻,夫妻二人为了掩饰内心深处的心思,却是陷入了共同的沉默。

北蛮送到平郡王处的是一封景安帝亲书且盖有景安帝私印的信件,内阁诸人皆博学之辈,也都认得景安帝的笔迹,为了验此件真假,还在翰林中选了几位熟悉御笔的知识渊博的翰林。

最终的鉴定结果很不好。

裴太后大约是丈夫死在陕甘,今儿子又陷北蛮之手,老太太也上了年纪,撑不住便病倒了。

李镜去慈恩宫探病侍疾,裴太后见了李镜就唠叨景安帝。

李镜安慰道:&ldquo皇祖母只管安心,陛下定能平平安安归来的。

&rdquo 几位皇子也很是担忧景安帝的安危,景川侯府更不必提,景安帝在北蛮,那么,景川侯在哪里呢? 秦凤仪怀疑的是,北蛮人面貌与汉人大不相同,他们如何就能把景安帝自江西弄到北蛮去呢?而且北蛮人如果没有朝廷的许可,不能私自在大景朝停留。

何况,如果是在江西有北蛮人,他没有不知道的理。

单凭一封信,就要求大景朝让出陕甘之地,这也太过儿戏了。

而且景安帝的性情,秦凤仪相对还是了解的,景安帝不是那等苟且之人,只看他承继江山以来,心心念念,筹备十年就为了收回先帝失去的陕甘之地,便知道了。

这样的景安帝,如何能屈从地写下这样一封信呢? 秦凤仪越想越觉着,这事儿必有蹊跷。

秦凤仪正想跟媳妇儿说一下这蹊跷,有傅长史求见,傅长史是他的心腹,秦凤仪便先见了傅长史,况此事还要与傅长史商议。

秦凤仪道:&ldquo你来得正好,过来帮我参详一二。

&rdquo 然后秦凤仪就把这些蹊跷说了,傅长史认真听过,秦凤仪问:&ldquo你觉着,这事是不是不对?&rdquo &ldquo殿下说得有理。

&rdquo傅长史只是说了这一句,之后道,&ldquo只是眼下还有要事,请殿下必要有个心理准备。

&rdquo &ldquo什么事?&rdquo什么事能比景安帝的安危更重要的? 傅长史面色平静,但眼眸深处仍泄露出一丝悸动,傅长史压低了嗓音:&ldquo请殿下做好登基的准备。

&rdquo 秦凤仪吓一跳,险些从椅中跳起来,惊道:&ldquo你说什么!&rdquo意识到不妥,他也压低了声音,皱眉道,&ldquo现下,陛下安危不明,怎么能提这事?你闭紧嘴,提都不要再提!&rdquo &ldquo我只是来给殿下提个醒。

&rdquo傅长史神色笃定,&ldquo想来不久内阁就会同殿下提及此事了。

&rdquo 秦凤仪一双大大的桃花眼瞪得溜圆:&ldquo不许胡说,陛下生死未明,谁会提这个?&rdquo&ldquo正因陛下生死未卜,帝位不能再空悬了。

&rdquo傅长史轻声道,&ldquo只有新帝登基,陛下的交换价值方能大为下降。

由此,陛下的安危也可以得到保全。

&rdquo&ldquo这怎么可以?这样一来,由当朝陛下变为太上皇,肯定就不值钱了啊。

&rdquo秦凤仪精通商事,不用算也晓得,一个皇帝,一个太上皇,自然是前者身份价值更高。

秦凤仪道,&ldquo一旦不值钱,人家还不是愿意怎么对他就怎么对他了?&rdquo 傅长史道:&ldquo价值变低,才能更容易把太上皇赎回来。

如果太上皇真的在北蛮人之手的话。

&rdquo 秦凤仪眼睛一亮:&ldquo你也说了,也有可能陛下根本不在北蛮。

&rdquo &ldquo不管在不在,朝廷不能再受此威胁了。

&rdquo傅长史道。

秦凤仪必须登基的理由便在于此,朝廷不能任由一国之君被人威胁,当然如果是退位国之君,威胁就威胁好了,反正也不值什么了。

秦凤仪仍是摇头,道:&ldquo这是你所想,我与你说,内阁里除了我大舅兄,都是陛下的心腹。

&rdquo 傅长史微微一笑:&ldquo臣也只是给殿下提个醒罢了。

&rdquo&ldquo绝不可能,你想多啦。

&rdquo秦凤仪自信道。

傅长史便不再言。

然后第二日秦凤仪正与他媳妇儿说陛下是不是真的在北蛮时,内阁以郑相为首的七人,齐刷刷地来了王府。

秦凤仪听闻丫鬟回禀,见内阁来得如此齐整,秦凤仪与媳妇儿道:&ldquo定是来商量陛下之事的,我出去瞧瞧。

&rdquo 李镜笑道:&ldquo去吧。

&rdquo 秦凤仪在书房见的内阁七人,这七人进了书房,二话不说,齐刷刷行了大礼,把秦凤仪吓一跳。

因为纵是上朝,大家也只消一拜便罢了,跪礼很少见。

秦凤仪连忙道:&ldquo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你们放心,我定会想法子把陛下救回来的。

&rdquo 几人此次过来,意却不在景安帝之事上,几人齐声道:&ldquo今社稷不稳,请殿下为天下计,登基为帝!&rdquo 这句话对秦凤仪的冲击,简直到了灵魂的层次。

秦凤仪失眠了一宿,第二天顶着两个大黑眼圈还跟媳妇儿嘟囔呢:&ldquo这怎么可能啊?郑相他们,可都是陛下的心腹啊。

&rdquo 李镜昨天就听丈夫念叨了大半宿,一早上还是这话,简直给他唠叨得耳鸣,烦死个人。

李镜道:&ldquo行啦!眼下难道真叫我朝皇帝在他国做客!&rdquo说完,李镜缓了一缓,多了几分温柔,道,&ldquo再者,就是陛下没在北蛮,哪怕陛下平安还朝,他也必会大权旁落,储君之位,非你莫属。

郑相他们,没有一个是笨的,除了为天下苍生考虑,也会向未来的帝王表现出自己的善意。

何况,现下的形势,先请新帝登基是最好的选择。

&rdquo 秦凤仪毕竟做藩王多年,并不真傻,其实,在昨日傅长史提及登基一事儿时,秦凤仪便明白了这其间的道理。

只是&hellip&hellip秦凤仪仍忍不住道:&ldquo最好的选择,不是先想办法救出陛下吗?&rdquo &ldquo先不说陛下是不是真的在北蛮人手里,倘是太平年间,慢慢等着陛下的下落不迟,可眼下,正值战事,国朝不能再这样动荡下去。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国一日无主,百官先不能心安。

早在陛下行踪未明时,就注定了必有这一日!&rdquo李镜望入丈夫的眼眸,&ldquo你要实在担心陛下,就想一想母亲当年受的那些苦吧!&rdquo 秦凤仪差点儿叫媳妇儿噎死&hellip&hellip 真是,知夫莫若妻,他只要一想到他亲娘,就觉着,景安帝就是真在北蛮人手里,也是活该!报应! 秦凤仪揉揉胸口,算是给他媳妇儿说服了。

他一下子叫内阁这些人闹得灵魂受到严重冲击,一时间不晓得要如何是好了。

秦凤仪问媳妇儿道:&ldquo这可怎么办啊?&rdquo &ldquo什么怎么办?&rdquo &ldquo登基啊,真要做皇帝啊。

&rdquo别看秦凤仪跟景安帝不对付,而且秦凤仪这些年在南夷,不是没干过那些坑蒙拐骗没节操的事,但面对这至尊之位,秦凤仪的野心反而不大,并没有什么迫切之意。

李镜镇定无比,给丈夫捋清思路:&ldquo什么都不用干。

内阁再过来,你也只管推辞。

便登基,也要做足三辞三让的气派。

你要想的是,登基之后,北疆局势的发展。

还有,陛下的事,要怎样解决!&rdquo 李镜上前给他整一整衣襟,再用熟鸡蛋滚一滚黑眼圈,方道:&ldquo淡定些,不要乱了方寸,一个皇位而已。

&rdquo不早是我们囊中之物了吗? 一般来说,每个帝王在位时都会有每个帝王的名言,譬如,始皇帝的&ldquo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rdquo,譬如,汉高祖的&ldquo大风起兮云飞扬&hellip&hellip&rdquo譬如,汉武的&ldquo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rdquo!再譬如,东穆太祖皇帝的&ldquo为帝当为凤武帝&rdquo,再譬如凤武皇帝,这位皇帝名言太多,不再赘述。

很久以后,秦凤仪也有了自己的名言,秦凤仪的名言是:没有媳妇儿,就没有我啊。

这要是不知道的,得以为这不是在歌颂媳妇儿,而是在歌颂老娘。

好吧,暂不提以后。

当下,秦凤仪算是见识到了内阁强悍的战斗力。

因为,就如他媳妇儿所说,他什么都不用干,内阁便以闪电般的速度,接连说服了病榻上的裴太后、在京的诸宗室、皇子&hellip&hellip其间,内阁不忘联名上了一本《诉元嫡皇后书》。

上表朝廷,给景安帝的原配柳皇后正名。

黄袍加身是什么样的感觉? 可惜,这个世间没有一个姓赵的皇帝,不然,此时此刻,秦凤仪便有了一位知音。

他简直惊呆了。

不论内阁还是百官,在秦凤仪眼里,其实一直都有做事效率低的问题,只要做事,必然要先吵上一架或者几架云云。

如今不同了,统一意见的内阁效率高得吓人,就如他媳妇儿所说,秦凤仪什么事都不必做,内阁就把百官、太后、皇子、宗室都搞定了。

内阁周全到,连秦凤仪&ldquo三辞三让&rdquo的事都虑周详了,并且,其间给柳王妃进行了浩大的追封。

真的,不必秦凤仪说一个字,百官联名请求追封陛下的元后柳皇后。

给柳皇后的谥亦是美谥&mdash&mdash孝烈皇后。

随着朝中百官请求镇南王登基,外面各督抚大员、外任将领、藩王、宗室,连带北疆一干将士,反正,只要是够格上本的,都上本,请求镇南王临危受命,登基为帝。

这一切,也不过于半月之内,悉数搞定。

连内务司都谄媚地献上龙袍,秦凤仪还奇怪道:&ldquo这样的满绣龙袍,还镶金缀玉的,半月就好了?&rdquo 李镜笑道:&ldquo这就不懂行了,约莫是陛下没上过身的新龙袍改的,要是从头绣,最少也得小半年才得这一件。

&rdquo 秦凤仪听这话倒没介意这龙袍是景安帝衣裳改小的,一想到景安帝可能遭了大难,秦凤仪对景安帝的讨厌就没以前那样深了。

李镜服侍着秦凤仪穿上,秦凤仪道:&ldquo亏得我近年来没少锻炼,这衣裳得二十几斤,一套铠甲差不多。

&rdquo &ldquo万里江山在肩,自然有分量。

&rdquo李镜望着丈夫,眼神流露出满满的欣慰。

秦凤仪展开双臂抱住妻子,夫妻二人相拥片刻,李镜给他细细查了这龙袍的尺寸,又请了秦老爷秦太太过来一起看,秦太太更是欣慰得眼睛里冒出小泪花,秦老爷不停地点头:&ldquo阿凤生得好,穿啥都好看。

好看!好看!&rdquo秦老爷比秦太太更激动,一想到秦凤仪马上就是皇帝了,秦老爷就有说不出的高兴,总算不负娘娘所托,阿凤如此出众! 秦太太道:&ldquo以后不能叫阿凤,得叫陛下了。

&rdquo秦凤仪连忙道:&ldquo可别,娘,怪别扭的。

&rdquo 李镜掐了掐丈夫的腰,道:&ldquo腰这里有些宽了。

&rdquo 秦太太心疼地道:&ldquo这来了京城,要忙的事太多,阿凤清减了。

中午得加一盅八珍汤,好生补一补。

&rdquo 李镜招来内务司总管,让他把龙袍改一改腰围,内务司总管连忙应承了,并保证明天就能改好。

秦凤仪登基的速度极快,礼部内务司共同联手,钦天监一算就算出个上上大吉的日子,就在本月,五日之后,最适宜登基不过。

还有要准备的便是皇帝的御书房、太宁宫偏殿、与皇后的居所凤仪宫了,前两者都好说,秦凤仪没令人动里头的摆设,依旧如景安帝在时一般。

平氏却死得不大光彩,裴太后身子不大好,依旧是撑着命内务府调派出人手来重新布置凤仪宫。

重新大修是来不及了,但平氏先时所用悉数点清,封出内库。

另外要如何布置,裴太后令大公主去问了李镜的意思,李镜也没客气,原本她与平氏就不是一个品位,自然有自己的喜好。

李镜令心腹丫鬟去瞧着布置凤仪宫,大公主另有事与李镜商量,大公主道:&ldquo这凤仪宫的名儿可如何是好?&rdquo按理,帝王名讳自当避讳。

秦凤仪这名儿,正合了正宫名。

李镜想到这事,也不由得笑了,道:&ldquo相公的名字,两字皆是常用字,就是民间也常说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什么的,不过凤仪宫这名字也的确不好再用,不然,以后宫人怎么提呢?就改为中宫吧。

&rdquo 大公主笑道:&ldquo你这更简单,其实,听说这些年也鲜有人提凤仪宫的宫名的,一般不是说皇后娘娘宫里,便是中宫了。

&rdquo 李镜点头,大公主道:&ldquo陛下此番登基,后宫诸太妃、太嫔也要移宫了。

还有,几位皇子连带着诸多皇孙都住宫里呢,你心里头可得有个数才好。

&rdquo &ldquo皆按旧例吧。

&rdquo李镜道,&ldquo先前父皇舍不得诸皇子,一直留他们在宫里承欢膝下,如今也都大了,我看,几位年长的皇子也都快到娶媳妇儿的年岁了,相公与我说是可择址建王府。

太妃太嫔们,年满五十五的,可由各自的皇子接出宫奉养,得享天伦。

&rdquo 大公主笑道:&ldquo皇子公主、太妃太嫔们听到这信儿,不知要如何高兴呢!&rdquo 两人说些秦凤仪登基之事,大公主最后方私下问了:&ldquo太后娘娘如今病着,心里只是不放心大皇子家的几个&hellip&hellip&rdquo 李镜心说:当初也没看出裴太后对平氏姑侄如何满意,对大皇子家的几位皇孙倒真是上心。

不过将心比心,李镜亦是有儿子的人,以后自然也有孙子孙女的。

李镜心下一叹,道:&ldquo如今他们年纪尚小,便依规矩,还是在宫里住着吧。

一则有太后娘娘的顾看,二则到底年纪小,这世间人,哪个不势利呢。

其实,大皇子之事,与孩子不相干。

可大皇子的罪名,到底也影响了孩子。

待到成年,再赐爵出宫不迟,以后领个差事,安安生生过日子,未尝不是福气。

&rdquo &ldquo是啊。

&rdquo大公主想到大皇子那一家子,既堵心,又不禁有几多感慨。

李镜晚上与丈夫提了一句,秦凤仪道:&ldquo老老实实的,日子不会差。

别的,端看他们自身造化吧。

&rdquo他又与妻子道,&ldquo待咱们搬到宫里,多留心永哥儿。

唉,那孩子没什么不好,以往见他,也觉着是个心思周正的。

只是他那个胎记,怕是会被有心人利用。

&rdquo 李镜道:&ldquo放心吧,这事有我呢。

&rdquo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边荒传说

荒名称虽异,因它既是良民裹足之地,也是刀头舐血之辈趋之若鹜的乐土;充满危险,也是机会处处;可以是英雄豪杰死无葬身之所,亦为悍不畏死的人成名立万的舞台。更为各方政权视之为进行秘密外交的理想场所,而无地容身者则以之为避难的安乐窝。在此一刻它或许是乱世中的桃花源,下一刻会变成修罗地狱。没有任何一处地方,比边荒更可怕,同时又那么可爱。主角燕飞、刘裕、拓跋珪置身于这混乱的时代开始他们人生的舞台,传说/

咬痕

1. 秦楼从小就像个疯子,人人畏怕。只有一个人不怕,还帮他关住了心底的魔鬼。 后来女孩儿成了秦楼的初恋。 再后来,女孩儿死了。 秦楼更疯得无法无天。 直到一个和初恋神似的女人出现。 2. 秦情自从做了秦楼助理,每天工作以外还要应付嘲讽三千遍: 秦总只是把你当替身。 你根本不知道秦楼有多爱宋书,比起宋书,你什么都不算! 给别人当替身啊,你真可怜。 秦情配合得很,每每低垂着眼,泫然欲泣。 没关/

御繁华

杏花林中初遇时,她尚是不谙世事的小郡主,而他是先帝最宠爱的皇子,关外扫荡敌寇, 功高盖主,却为新帝所忌,远贬他方。 彼时他尚无意竞逐天下,她却因家恨国仇,以温柔之乡为陷阱,以缱绻之爱为利刃,狠狠将他推上叛君叛国之路。 三年后重逢,他已是雄踞一方的霸主,手攥长剑欲直取天下。而她是落魄琴师,一无所有。 皇权霸业,永嘉混乱金戈铁马,漫漫征途,人命如草芥,爱恨亦浮云。 爱别离、求不得、生死两隔,她/

离婚前我失忆了

董桑被一场车祸送进了医院,醒来后发现自己不仅失忆了,还多了个帅气的特警老公谢亦,全方位多方面地照顾着她,让她很是过了一段美滋滋的日子 但是很快,她就发现自己曾经向谢亦提出过离婚申请,两人婚后感情不和,婚前也毫无缘分,全凭她一人苦追 对方之所以到现在还陪伴着她,完全是因为她失忆了,责任心让他不能在这种时候离开 得知了这一点,自觉善解人意的董桑立刻对谢亦提出了二度离婚申请,并且贴心地把理由从你/

定海浮生录(定海浮生录原著小说)

仙术、法宝、神通,以及天地间浩浩瀚瀚的灵气,一夜之间消踪匿迹,众多驱魔师尽成凡人。 三百年后,五胡入关,拉开了华夏大地一场大动荡的序幕,亦随之带来了千魃夜行,神州覆灭的末日。 幸而在这万法归寂的长夜里,尚有一枚星辰,在地平线上熠熠生辉。 心灯现世,光耀四野,一名年方十六,并将在二十岁那天结束自己生命的少年,踏上了找回被封印的天地灵气的道路只剩四年时间 前路荆棘重重,看上去不太像能成功的样子/

情剑山河

如果有人说你放的屁臭死人,你一定会很不好意思,有可能的话,或许你也忙加以矢口否认赖掉。如果有人在公开的场合,大声地声明,他要放屁了,最多会引起大家的侧目,甚至于觉得这个人很无聊。若这声明的人是个娇滴滴的女孩子,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就算有人告诉你,也不会有人相信。如果有人说一个屁能真正把人臭死,你一定会立加驳斥从为是胡说八道。这几件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却果然发生了,发生在中州武林大豪谢金虎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