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又挥起剑来,砍了几棵树,他的这把剑便逐渐传出名来了。
有了十几棵树干,就能捆成一排木筏来,在这木筏上面能坐上几个人,再坐多了,木筏就要往下沉。
而坐木筏顺着水流到了北岸,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第一批坐上木筏上北岸的八个兵丁,黄帝等人亲眼看着他们撑杆而走了,按着黄帝的安排,他们到了对岸就让两个人再将木筏划回到南岸来,可是他们等了半日,也没有等回来。
黄帝看看风后问:“风后,你想,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风后摇摇头道:“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触礁了,筏上的人都掉进了水中,所以他们回不来了。
第二,就是神农炎帝的人有了准备,在北岸将木筏扣下,将我们的兵丁杀了,所以他们也回不来了。
” 黄帝用手挡住射过来的阳光,向对岸看去,可他怎么看也不见什么人影。
他把手放下来道:“我们有上万的兵士,即便是顺流而下,怎么也能看到对岸的情况吧。
除了砍树和做木筏的人,让剩下的兵丁都到岸上来,我们要亲眼看着我们的兵士是怎么样坐木筏到对岸的。
” 又做了四五只木筏,黄帝又让二十几个人坐了上去,又让岸上的兵士在黄河的南岸排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这些兵卒一直看着那些木筏慢慢地顺流向对岸划过去。
可是就在那些木筏快到了对岸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看着那木筏上的兵卒似乎是在比划着什么,也似乎是在挣扎,然后一个一个地掉进了水中,被黄河水卷走了。
而那些木筏自然而然地留在了北岸。
看到这些事情发生的兵卒将他们所见告诉了黄帝,黄帝大为惊奇,问道:“你们没看见水中有什么东西吗?” 那兵卒道:“好像是有一个人。
” 黄帝道:“一个人,一个人将我二十几名兵卒全都弄到了水中淹死了?” 兵卒道:“好像是一个人,可我们也没看清。
” 黄帝道:“真是见了鬼了,这初次出兵就遇见这么多的事!让兵卒今天一次做它二十个或三十个木筏,明天早晨我跟着兵卒一起渡河,每一个木筏上坐上一个能打仗的将领。
风后和容成,你们留在南岸监督兵卒不断地做筏不断地渡河,一定要将兵卒都渡过河去。
我就不信渡不过这黄河!” 风后和容成答道:“是!” 第二天,黄帝率领力牧、大鸿、常先、宁封子、货狄、共鼓、雍父等人各坐在一条木筏之上,领引三十几只木筏近二百人一同渡河。
风后道:“黄帝的想法不错,可是我不同意你这次一同渡河,有力牧这样的能人在木筏上,我看不会发生什么太大的事情,可你毕竟是兵队的统帅,首先要保证你的安全我们的队伍才能继续前行,所以你还是下一批过河吧!” 黄帝道:“既然知道危险,可我如果避险而求安,今后怎么去带兵与神农作战呢。
所以,你不用劝了,我就这次过河。
”黄帝说罢,一个空翻飞跃到第一排木筏上面,在他的带领之下,力牧等将领和兵卒纷纷上了筏。
黄帝高声叫道:“开筏!” 那木筏在几个人的撑杆之下,顺着水流向东北方漂去。
黄帝以及他的这些将领和兵卒们,只有几个人坐过木筏,其余的人以前都没有渡过黄河,听着黄河滔滔不绝的水声,看着身边那流动的水流就有些发晕,再加上他们知道前几次派过河的兵卒们都已经死在了这汹涌波涛之中,心中不免有些害怕。
胆小的兵卒干脆就闭上了眼睛,手紧紧抓住木筏。
也有一些胆大的兵卒,他们睁开眼睛一开,这些木筏已经到了黄河的中心地带。
黄帝也有一些头晕,可是相对于别的将领和兵卒来说,他就轻松了许多,因为姬伯教过他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的定力之功。
他紧紧握住他的那把宝剑,瞪大了眼睛望着黄河的对面。
可对面仍然是什么人也没有看见。
却远远地看见那些木筏在河的对面停靠着。
黄帝心想:“这可就怪了,对面什么也没有,我的兵卒都去了哪里,难道真得被河水冲走了吗?” 他正思考之间,忽然听见有一阵歌声传过来。
黄帝倾耳细听,那歌词道: “黄河之水兮,波涛滚滚兮,兵卒过河兮,皆做水鬼兮。
”黄帝顺着声音看去,原来有一个人站在木筏上在河水的上游顺流而下,歌声便是那人发出的。
那人并不会唱歌,所以他的声音似在嚎叫,河水声冲淡了一些他声音中难听的味道。
他的速度极快,刚才还是一个很小的身影,顷刻之间就到了黄帝军队的眼前。
那些士兵也听到了声音都转过脸观看。
那木筏上的人见到黄帝的军队既没有停也没有减慢速度,却是用手撑杆越撑越快。
就在他的木筏马上与黄帝的木筏相接之际,那个人一撑杆飞了起来。
只听一声巨响,他的木筏撞在了黄帝后面兵卒坐着的一个木筏上,木筏上的士兵都站立不住,全部落下水去,被黄河水卷走了,一会儿就没了影。
那人在空中翻了一个跟头,又稳稳地落在了自己的木筏上面。
虽然黄河水流动很急,可这个人站在木筏上面却能将木筏停在原处不动。
黄帝以及他的兵将们这才看出,站在木筏上面的人还是一个年纪不大的男孩子,他的长相不是很英俊,个头却很高,眼睛既大又亮,他的脸上还带着一脸的怒气。
黄帝此时已经几个空翻飞到了距离那人最近的木筏上,他自然也是怒气横生,大声喊道:“你是谁?为何撞我的木筏和兵士?” 黄帝说着,自己却在那木筏上晃来晃去,他虽然也用了很大的劲力在双脚上,可是却不能像那个男孩子一般用脚把木筏定在水面上。
那男孩子看黄帝在木筏上的样子,竟然咧开大嘴笑了几声道:“你还来问我,我还想问你呢?为什么你们来闯我的水域,你们从这里过黄河到河北去干什么?你们为什么要背叛神农?” 黄帝听他的声音,觉得似乎有些耳熟。
再看他的面容,好像是在哪里见过,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来。
就问道:“你和我是不是认识,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呢?” 那人又一笑道:“你不是当过穷桑的首领叫小轩吗?” 黄帝突然想起来道:“你是共工。
” 那人道:“对,我是共工,小轩,你为何背叛我父神农炎帝?” 黄帝道:“我们能不能到岸上去说?” 那共工道:“不可以,你如果说不出个理由来,这黄河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黄帝“唰”地将剑举起道:“你一个人难道能阻止我这么多的兵将吗?” 共工道:“那你就试试看!” 共工说着,一撑那木杆,高高跃起,并顺手从水中将木杆抽出,变成了他的武器,挥动那木杆向黄帝砸来。
黄帝哪里能让共工砸着,向后一跃翻到了另一个木筏上面。
可怜这木筏上的几名兵卒,或者是让木杆打中,或者是为躲避木杆掉下水去,竟然是一个也不剩。
此时黄帝另外一些木筏已经快漂到北岸了,黄帝一边命令那些撑杆的士兵加快速度,一边高声叫道:“将士们,别看着,上啊!” 力牧、大鸿、常先、货狄、共鼓、雍父等人皆不会水,在这木筏之上本也是被晃来晃去,听到黄帝之令又不敢不上前,可他们站起来走几步又有些站立不住。
力牧的力量大,他大叫一声,从一个士兵手中将那木杆抢过,用力一撑,他所在的木筏便立时向前进了一大步。
另外几个人看见,也学起他来,木筏很快向岸边靠去。
那共工一见,吹了一个长长的口哨。
黄帝等人看见又有很多人从上游撑木筏而来,大约能有十余个筏子,这些人像共工一样,借着汹涌河水的力量,向黄帝兵卒的木筏撞去,有十余个筏子被撞上,几十个兵丁又掉入了水中。
还好的就是,这些将领和黄帝所乘坐的筏子已经靠了岸,他们纷纷逃到了岸上。
共工的人一见,将黄帝等人所坐的筏子放入水中,让它们顺着黄河漂走了。
黄帝等人脚踏在了实地上,心中大安。
可是看着自己好不容易做成的木筏向东漂去,甚是可惜。
再加上还未曾与对方打上一仗,自己已经损失了近一百人,黄帝是既悲哀又愤怒,他指着水中的共工道:“共工,你上来,我要和你大战几百合。
” 谁知道那个在水中的共工笑着说:“我知道在陆地你可能比我强,我就不过去,我要让你的士兵全部葬在水中。
” 共工说完,向那些同伴挥挥手,那些人竟然撑着木杆逆流而上,一会儿的功夫,又不见了。
黄帝看看力牧道:“真想不到,这水中也能作战。
” 力牧道:“如此下去,我们会吃大亏的。
黄帝应该立即想办法避免水中的伤亡。
” 黄帝道:“有一次我听神农说过,这共工是个水神,真是不愧这个称号,原来他在水中已经练到了这个地步。
我现在有些后悔,当初没听风后的话。
现在我们的人被共工截为了两半。
” 有个叫常先的将领道:“黄帝不必气馁和灰心,我想这作战也和平常两个人打架一样,肯定是有胜有败有伤有亡的。
我想,我们这边的情况,那风后可能也已经看见了,他一定会想出一个办法来的。
”黄帝道:“你是说,我们等待便是。
” 常先点点头。
常先说的不错,风后和容成果然看见了黄帝他们在黄河中所发生的一幕。
风后与容成商量道:“如果我们仍然像前面那样,肯定还要遭到水中人的袭击。
我们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千多人,还有这六千人,我们不妨多等几日,一次做上他一百个木筏,那些人即便是再用同样的办法,也就是撞了我们十个筏到头了,我们的人还是能过这黄河去。
” 容成道:“此计可行啊!” 于是,风后和容成大干了五天,才将那百十余木筏做毕,风后又让每一个人都做一个撑水的杆子,一方面是让大家一同来划这些木筏,起到支撑身体平衡的作用,另外当敌人来时,也可用这些木杆做武器,来抵挡一阵。
黄帝这边看见对面一棵一棵的树倒了下去,知道风后等人在想办法,自己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得耐心等待。
果然,在风后、容成等人皆上了木筏从对面漂过来时,共工领他的人又一次从上游冲了下来。
除此以外,这些人还砍伐了一些较粗的树木,从上游放了下来,其目的很明显,就是要用这些树木凭借水的力量去撞对方的木筏。
可别说,这一招还真用上了,那大树带着树枝有的将木筏绊住,有的将木筏上的人撞进了水中。
共工呢,仍是原来的办法,一靠撞,二靠打,但这次风后有了准备,共工的人在出手的时候,黄帝的兵卒也拿木棒回击,所以双方的人都有落水,可黄帝的兵士们落水就被淹死了,共工的人虽然落了水,却又都游回到岸上。
共工见黄帝的人都上了北岸,也不再说什么,他们找了几个木筏,顺水向下游漂去。
黄帝握住了风后和容成的手,大赞他们的办法好。
黄帝又让人查了查兵卒的数量,发现又死亡了一百余人。
黄帝道:“这些兵士,皆是因为我而亡的,我一定要抓住共工,为他们报仇。
” 黄帝等人到了北部有熊涿鹿,见到了少典。
少典说,并没有看见炎帝的兵将。
黄帝道:“他们可能正在半路之中,还没找到我们有熊呢。
让这些兵将吃饱了,歇一歇,准备迎敌吧!” 晚上,黄帝、少典、风后、力牧、大鸿、常先、容成、货狄、共鼓、雍父、宁封子等将领坐在一处讨论和共工的水战及以后与神农帝的战法。
常先道:“我记得在黄河里,共工曾经问黄帝为什么要背叛神农?我们总要对世人有一个说法吧!” 黄帝道:“在我们取太昊的时候,那人皇娘娘女娲也曾经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回答他说,是为了还我母亲一个心愿。
后来,我父亲去到了那里,我外婆女娲娘娘又问我父亲,我说我想给人类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些不是理由吗?” 风后摇摇头说:“不能构成理由,黄帝请想,你仅仅为了还母亲一个心愿,你就可以背叛那曾经人人敬仰的神农炎帝吗?还有,你想给人类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你就去取代曾经给世人美好世界的神农炎帝吗?所以我觉得常先提了一个很根本的问题。
” 黄帝问:“既然我所说的都不成理由,那你们给我一个对世人能说得过去的理由吧!我们总不能就此退缩了吧!” 将领们面面相觑,一个个摇头晃脑,想不出主意来。
还是风后道:“这个理由应该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第一,神农炎帝有过错,对百姓有损害,所以我们要讨伐他;第二,黄帝所做的事情是正义的,这样我们才是正义之师,因为只有正义之师,才能得到响应,平民才会加入我们,我们才能壮大。
”货狄道:“神农帝软弱可欺,引来北部晕粥之狄人,必须有一个能征善战的人做部落联盟的首领。
” 风后摇摇头道:“软弱可欺,九黎部落那是神农炎帝打下来的,他怎么叫软弱可欺呢!” 雍父道:“神农炎帝建了一个农耕世界后,忽视了人民健身的事业,所以那个太昊那么不禁打。
” 风后说:“这算什么理由啊!使人类脱离了与野兽的厮杀博斗,为人类寻来了五谷,正是神农当上炎帝的根本啊!”这些人想来想去也没找到神农炎帝有什么过错。
黄帝叹了一口气道:“看来这神农虽然软弱,可确有过人之处,无怪我外公将太昊都交给了他。
” 忽听风后道:“有了,神农炎帝刀耕火种,烧了山林,引起了火灾。
”黄帝道:“对,我听我父亲说过,有一次神农帝到有熊部落去传授他刀耕火种的办法,在他走了以后,父母按着神农的办法去做,曾烧了好大的一片林子,还烧死了人呢?对吗?父亲。
” 少典见黄帝看着他,就道:“事情是有,可是在神农教我们的时候,他还没成炎帝呢!再说了,如果按着他告诉我们的办法,也不能形成什么火灾的,是我们没有按着他说的方法去做啊!” 风后道:“这样的事,不但是有熊部落有,在太昊和火族也有过。
神农的刀耕火种,用俗话说就是放火烧山,用烧完的草木灰做谷物的肥料。
有一次,在太昊,一烧烧了两天,那天正好有大风,控制不住了,整座山都烧着了,天都成了红色。
在火族也有这样的事情。
” 黄帝见没有人吭声,就说道:“好,就以此为理由吧!神农引起的火灾,造成了牲畜没有食物,纷纷死去了,结果我们连肉都吃不上了,也正是因为此,人民因为长期没有肉吃而身体没劲,因而形成了一个软弱的人类群体。
” 过了几日,有探子报,说有一大队人正向这边开来。
黄帝道:“来的好,我们准备好,迎敌!” 黄帝军队从涿鹿出发,和所来的人在阪泉相遇。
双方排开了阵势。
黄帝手搭凉蓬向对面看,可左右不见神农帝姜炎。
黄帝高声叫道:“神农帝何在?” 只见对方慢悠悠出来一人道:“小轩首领,不识得我了吗?”黄帝一看,便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祝融啊!神农帝怎么没来?” 祝融道:“神农听人说小轩反了,自称黄帝,他不相信,可有兵丁屡次相报,说小轩已经占领了太昊,我在此相问一句,可是真有其事吗?” 黄帝道:“确有其事!” 祝融道:“果真确有其事,那便是小轩首领你错了!” 黄帝道:“天下之君,能者居之,我有何错?” 祝融反问道:“小轩首领所说之能,是指何能?” 黄帝道:“外来入侵之敌,能将他们收拾了,这便是能。
” 祝融道:“小轩首领讲的是你去打败北方晕粥狄人之事吧!我告诉你说,那是神农炎帝派你去将他们打败的,如果神农炎帝派我去,也一样能打败他们。
神农派兵丁给你,你打败了他们,派兵给我呢,我也能打败他们,总之是神农的兵打败的他们,你怎么能把此功记在你的身上呢?那是神农联盟的功啊!” 黄帝想了一会儿道:“可神农做为部落联盟之主,并没为各部落做下多少好事,他的刀耕火种烧了很多部落得以生息的土地,烧毁了森林和草木,牲畜没有草吃怎么能活,牲畜不能活人类怎么吃肉,人没有肉吃身体怎么能强健,人不能强健怎么能形成强壮的部落和联盟。
是神农造成了部落联盟的软弱,就凭此,神农就该被人类所讨伐。
我——黄帝,代表着神农部落联盟中那些追求强健的人的心愿,首先高高举起了讨伐软弱的大旗,你看我的身后,仅仅兵丁就有这么多人追随我,而我们一进太昊,太昊的人都提出了这种想法,他们不愿意再为所谓的农耕业所愚弄。
我之所以轻取太昊,正说明了太昊人的意愿,人类大众的心愿如此,难道我做得不对吗?” 祝融笑道:“你们每天吃的什么,是神农炎帝给你们的五谷。
你们身上穿的什么,是神农炎帝时代制作出来的衣裳。
小轩,你在穷桑,当上了穷桑的首领,那是神农帝赐给你的,就连你手中的那把宝剑,都是神农帝赐你之物。
小轩,你吃着神农炎帝的,穿着神农炎帝的,拿着神农炎帝的,却倒过来背叛神农,还有脸说什么自己所做的事情多么地光彩和正义。
呸!看着你我都觉得脸红。
小轩,你不是觉得自己能打仗吗?不是以能打仗为荣吗?那好。
我来问你,如果,我以我这两千人,胜了你这万人之师,你还做黄帝吗?” 黄帝道:“祝融,你的本领,我也见过,别说我这万人之师,即便是一两千人,你也未必胜得了我?” 祝融道:“那就试试吧!不过说好了,如果你输了,你就撤兵,回到新都穷桑去,向神农帝请罪臣服!” 黄帝道:“好!就依你所说。
” 只见祝融一挥手,那两千兵丁便高喊着向黄帝之师扑来。
这两千名兵丁,前面的人举着木棍,后面的人手拿石块。
前面的人战在一起时,后面的人将石块向黄帝军中猛扔。
黄帝之师未备投石队,只有棍棒队,前边刚一接战,后面就大乱起来。
黄帝大怒,双手一挥,那八千兵便向祝融队包围过来。
只听祝融一声大喝:“撤!”那两千人掉头就跑。
这倒使黄帝纳闷起来:“还没打呢,怎么就跑了?” 再看祝融的部下士兵,也不回头,慌慌张张,跑入前面不远处森林中。
黄帝道:“别让他们跑了,追!” 黄帝军队中有一些人被石块所伤,他们又气又怒,便似饿虎扑羊一般向森林中追去。
且说神农炎帝将小轩派去有熊收粮,再去太昊、火族放粮赈灾后,与白阜一起在穷桑筹措谷米。
一月有余终得谷米两千担,麻布及绸千匹,盐五十担。
便派白阜集聚强壮耕民三千人送往太昊。
临行前,神农道:“白阜,你将谷物交与小轩后,要去统天殿见我外婆和我母亲,如果看不见我母亲,那她必是在蓝田了,你呢,就再想法去蓝田一次看看我母亲。
我常年在外,未在母亲和外婆前尽孝,心中深感不安,今特备人参、灵芝、鹿茸等补品送上,以尽我心。
” 白阜接过道:“炎帝对父母之孝道,皆为我等表率啊!”说完,似有忧虑。
神农问曰:“你还有事?” 白阜道:“昨夜我做得一梦,梦见我被一群野狼追赶,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寻你不着,我便大喊,被妇人叫醒,似是可怕之极。
” 神农笑道:“一个梦境,何必当真?你走不久,我也要去太昊,便又可相见了!” 白阜苦笑道:“也是,可我担心小轩啊!” 神农炎帝问道:“你担心他什么?” 白阜道:“炎帝你可记得二十年前伏宝哗变太昊之事?” 神农炎帝道:“二十年前……那次不是被天皇伏羲平息了吗?” 白阜道:“是啊!你我当时是在火族。
可我听说,天皇曾对伏宝说过,当时不让她取,却允她二十年以后去取,算一算,二十年快到了啊!” 炎帝道:“此事不必担心,我小姨伏宝自那时起,已不再有什么妄想,且与我外婆和我母亲、还有我母亲的兄弟之间都相处甚密呢!” 白阜道:“如此,也许是我多虑了!” 白阜便率一百余人在前方探路,送粮米而去。
神农待白阜走远时才与榆罔、共工等家人及卫士回到穷桑火炎殿。
女儿女娃、祝融搀扶着听訞迎出来。
女娃怀中还抱着一个婴儿,此婴即为祝融之子。
祝融问道:“白阜押粮走了?” 炎帝道:“走了。
祝融,你与小轩相处极好,你觉得他为人如何?” 祝融道:“小轩首领为人豁达,却是喜好杀戮。
” 炎帝道:“我怕的便是这些,小轩好武功,爱杀戮,他去了太昊赈灾,可太昊已有骚乱,他如乱杀人,怎生是好!刚才白阜提起,我想了想,那时不如派你去太昊了!” 祝融安慰道:“既是赈灾,耕民得了粮米,便不会再作乱了。
” 炎帝道:“如此,甚好!” 刚过几日,祝融忽报告炎帝道:“炎帝,有送粮耕民跑回来说,白阜让人给杀了!” 炎帝头“嗡”地一声,问道:“你说什么?” 祝融道:“听与白阜一起去太昊赈灾而逃回的人说,白阜让人给打死了。
” 炎帝道:“谁说的,快速速报来!” 祝融便领一耕民进殿道:“我等在押运谷米途中,迎面碰见来穷桑取米之人,我听白阜问那两个头人,好像叫什么宁封子和隶首,说了几句话,便打了起来,好像是穷桑侯小轩反了,他们人有五六百之多,而我们在前面的仅百十余人,我们打不过他们,我看见有一群人打白阜粮运使一个人,便跑了出来,后边还有人追。
我见情况不好,就跑到林中躲起来,后来听那些人说,他们一部分人押运谷物去了太昊,而另一部分却是来了新都,可不知做什么?”那人说得气喘嘘嘘。
听到这,炎帝已泣不成声。
祝融道:“看来这小轩真是反了,不然,给他再大胆量也不会杀死白阜,这天下有谁不知,白阜天天随侍在炎帝左右,为神农部落联盟立下过大功。
” 炎帝抽泣道:“我是想,白阜走时,还与我说过,他担心小轩有变,还说,做了一场梦,有一群狼追他,离我们很远很远。
想不到……” 祝融道:“事已如此,炎帝勿须过度悲痛,小轩反叛,应及早应付才是。
” 炎帝仍哭道:“他要天下,我给他便是,为何他要杀死白阜……” 祝融道:“不可,炎帝不可这般。
堂堂神农大国,不可以让一个喜爱暴力杀戮者为国君,那样天下将永无宁日。
” 炎帝用手擦干眼泪问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祝融道:“小轩既已谋反,定是去有熊引兵杀奔太昊,太昊不会防备,刑天又不是小轩对手,恐怕太昊已在小轩手中了。
倘若天皇伏羲在,小轩倒是不易得手。
我们为今之策,一是要训练军兵,以防不测。
二是看那些来穷桑之人要做什么?” 炎帝道:“祝融,我现在就任命你为穷桑侯,废除小轩穷桑侯之职,全权料理此事。
”祝融领命而去。
祝融又来报:“小轩已派人将其妻嫘祖、其子玄嚣接走。
由此看来,他是要反叛到底了。
” 炎帝道:“祝融,我也想好了,定要为白阜讨回一个公道,惩办凶手。
” 祝融道:“我已招募兵丁,可穷桑之地,仅能招募青壮年五千人,以此组建军队,并派人去九黎告之蚩尤,去火族告之夸父小轩反叛之事。
让他们做好准备。
” 炎帝点头道:“好,祝融,我即封你为神农国大将军,一则护卫穷桑,二则率军迎战小轩叛军。
”祝融领命而去。
有兵士报与共工,共工又报与炎帝道:“有山峰燃起烽火。
”炎帝一听,大惊失色道:“难道外婆女娲娘娘病重,我须赶紧回太昊去!”说着就收拾行囊,让共工与他同走。
共工道:“是否告之母亲听訞与祝融?” 炎帝道:“不用了,治外婆之病要紧。
” 榆罔道:“父亲,我也随你去吧!” 炎帝点点头道:“也好!”说罢出了殿门。
正好遇上祝融。
祝融也是见了山上烽火来报与炎帝,他一见炎帝慌张神色,已然明了。
祝融道:“山上烽火,并非人皇娘娘得病,实乃太昊告急之火。
炎帝此去无用啊!” 炎帝问道:“你怎知非人皇娘娘之病?” 祝融道:“算算时日,正是应该小轩到达太昊之时。
人皇娘娘为何早不病晚不病,却是此时点燃烽火,定是娘娘让刑天所放,招天皇回太昊啊。
” 炎帝长出一口气道:“如此还好,看我急不可耐,倒是将此事忘记了!” 祝融见炎帝仍在忧虑,对自己似信非信,就又道:“昆仑山与穷桑相比,是否距太昊更近。
即便真是人皇娘娘病了,天皇与炎帝相比,谁更能治愈娘娘呢?” 炎帝道:“当然是天皇了,我用脉诊病,还是我外公天皇所教。
” 祝融道:“既然如此,炎帝大可安心,不必去太昊冒险了。
” 数日后,祝融终于练成一支军队。
此时接到刑天派人来报,证实了小轩反叛与燃放烽火之事,正合祝融所想。
炎帝终于长出一口气道:“谢天谢地,母亲和外婆还好。
” 祝融询问小轩所带之兵况,来人道:“我只听刑天首领道,来的将领中,有有熊头领少典,还有雍父、容成、货狄、共鼓等人,其他便不知了。
” 炎帝似是自语道:“少典,一样的儿子,都是你的亲生,为什么对我这般?” 祝融问:“炎帝,你在说什么?” 炎帝愣了一下,转口对那个来人道:“你没见我舅父姬伯吗?” 那人道:“没有……” 炎帝道:“没有,那我舅父能去哪呢?” 祝融道:“先不管他了。
小轩得了太昊,必会增补兵力,来取穷桑。
我们应该早想对策才是。
” 炎帝道:“想什么对策啊,我对这作战之事一点也不懂。
哎!要是蚩尤在穷桑就好了。
” 祝融道:“炎帝放心,即便是没有蚩尤,我也不怕他小轩。
只要炎帝你能静下心来,放手让我调动和训练穷桑的民众,我们应付小轩足矣!” 炎帝道:“你既是这么说,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应对小轩的事你全权指挥就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归你调动,包括榆罔和共工。
” 祝融道:“榆罔不会什么,他只是会些治病用药的事,就让他陪伴你吧!不过共工我要用的。
” 神农炎帝道:“好!” 祝融想了两天两夜,他将共工叫来,对共工道:“小轩去取太昊,会调动太昊陈地的人为他所用,加上他有有熊的少典部落作为他的后盾,从现实的力量上来说,他是大于我们的。
我们也必须充实兵力。
可穷桑之地的青壮年,我们都已经将他们征为兵丁,如果现在我们去火族,可不一定有小轩的速度快啊!所以我打算先去取了少典北部的有熊部落涿鹿。
我听说小轩走时,已经留下了探子在穷桑,我们不妨用他们一下,让他们去向小轩报信,说我们去取涿鹿,我估计小轩必然会全兵来增援的,他来增援,是需要渡过黄河的,我知道你的水性好,你又训练了一帮水兵,此次正好用上,你先在黄河设下埋伏,在黄河里能毁掉小轩多少兵将就毁掉他多少,小轩是个叛逆者,你一定不要心慈手软。
你也不能告诉你父亲炎帝,你告诉了他,他那样心善,肯定不会允许你伤人的,当然,你不用和他们打到底,你在黄河损失他们部分兵士后,你立即回来护卫穷桑,其余的由我来解决。
” 共工道:“我就按你说的做,定会在黄河收拾他们,说不准,小轩也让我收拾了。
” 祝融道:“好,你去吧!” 共工走后,祝融新选了一个卫队长,让他带领两千人暂时护卫穷桑,等共工回来后,再交给共工。
而后自率三千人向北部有熊涿鹿袭来,并在涿鹿南边的阪泉之野设下埋伏等待来敌。
阪泉属丘陵地带,多山多丘,多杂草树木。
又逢时秋天刚过,满山遍地皆是黄草枯叶,凉风习习而过,树上树叶摇晃,地上树叶滚动,发出“唰唰”响声。
祝融之兵似对此地极熟,进入这原始莽林之中,只见在前面有人晃动,可追到近前却又了无踪影。
黄帝之兵虽有将领率队,可入得林中皆被林木隔开,彼此很难相见,只是不停地向前追赶。
恍忽之间,已追进数里之遥。
力牧、大鸿、常先才进黄帝军中不久,未立过战功,求胜心切,追在最前面,追着,追着,忽见前面火光飞腾,接着四面八方全有火焰飞腾,力牧、大鸿、常先心道:“难到这祝融不打而走,是要用火烧我们?”正想之间,那火已烧得不远,就连参天之树皆有火舌飞舞天际。
再有小风一吹,火舌四处蔓延,阻挡不住。
大鸿大叫一声:“不好,快退!”众兵丁便慌乱不已,到处乱冲。
这下可好,兵士你拥我挤,碰伤踩伤踩死之人无数,大火中一片哭叫之声。
不远处又传来祝融军“追呀!杀呀!”的喊叫声,黄帝之兵更是大乱。
黄帝在后队,也已进入林中,听见前面大乱,见兵丁都往回跑,高声大喝:“不要乱!”可哪有人听,兵丁大叫“火”,黄帝这才始见前面林中有火光闪烁。
风后在黄帝之侧道:“定是敌人用火烧我,快退,不然更乱。
” 黄帝便下令后退,刚退出不远,前方又有火起,四方大火将黄帝之军围在当中,黄帝之军叫喝不止,有兵士为夺路打杀起来,死伤不记其数。
风后一见不好,便叫容成领一千兵丁在前面扑火开路,自己护在黄帝两侧从大火中冲出来。
这场大火烧了半日才停息,火旺时漫天皆红,火灭时又有滚滚黑烟。
从火中逃出来的人受伤不少,个个脸面如黑炭一般。
力牧、常先、大鸿均已受伤,三人骂声不绝。
黄帝看着刚刚训练而成之军,几被大火毁于一旦,真是又怒又气。
风后查看人数对黄帝道:“黄帝,我们死伤过半,幸存者仅四千余众!”黄帝道:“这仗,我们怎么能再打。
想不到我堂堂黄帝万人之师,却败在祝融之手,可悲呀!可叹!” 风后道:“胜与败不能就此定了,他日见了祝融,定将他碎尸万段。
” 正说之间,忽地一阵阵呐喊声传来,只见祝融领兵已到黄帝兵不远处,一字排开,有三千人之多,各拿两柄火把。
祝融站在中间对黄帝道:“小轩,你已输了,还战吗?赶紧绑上自己与我回穷桑向神农帝谢罪吧!” 黄帝还未答话,只听有人大喝一声,向祝融队里猛冲。
那人步伐极快,霎时间便冲进祝融军中,祝融也未防备,兵丁仍在傻站中。
那人一把将一兵卒手中火把掠过,顺势将兵提起,扔向祝融。
祝融之军立时大乱。
又有两人一瘸一拐冲入,三人如猛虎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高中毕业那年暑假,厉霜刑在影视城当武替赚生活费。 然后因为长得好看,给女主当武替的时候被导演以为是真的妹子,被拉去顶包演了一个女配角。 因为配角片酬比替身高,厉霜刑可耻的从了。 于是,厉霜刑就开始了自己从替身到影帝的娱乐圈生涯。 【最开始】厉霜刑:我什么都能演,男女主配都行,只要钱多。 【后来】厉霜刑:我什么都能演,只要剧本好! 从赚钱到事业再到理想。 P.S.╰☆★☆★☆★☆★☆★☆★☆/
文案: 机缘巧合之下,瑶兮跌入情沦劫,在梦境中与人春风一度,醒来以后,她觉得很尴尬。 因为她春风度了的,是她暗恋多年但清冷寡言、不苟言笑的师父。 在梦境中,他对她笑、对她柔情、对她纵容,处处似是有情一不小心,她没有把持住。 师父那边就不知道是为什么没把持住了,但瑶兮也不好意思问。好在情况不算十分严重,他们互相道了歉,就在极为尴尬的气氛中继续当师徒。 然而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不久之后,瑶兮发现/
芜之卦,卦卦皆无你。 既然如此,便弃了这卦,封了这天,也罢。 /
A班的班主任有一只茶杯猫。 他纵容这只猫出入教室,办公室,趴在他头顶睡觉。 某一天,在他即将被敌人暴揍的时候,猫忽然巨大化,一爪掀飞敌人:揍你个乌龟王八蛋,老子的奴才也是你能打的? 被猫卷在尾巴上渺小至极的他:喵喵喵? 喜欢看美少年的猫妖x并不是美少年的A班班主任 ps:无脑小甜饼,猫妖会变人的恋爱文,私设如山,请勿较真。 /
褚晴高三最后悔的事,就是身为学渣,跟学神戚未晨他谈了恋爱,导致整个上半学期都被逼着学习 忍了半年,她终于提了分手,结果下一秒双双穿到23年后,跟刚满18岁的儿子成了同班同学 嗯,儿子是他们俩亲生的 褚晴看着眼前五分像自己、五分像戚未晨的少年,崩溃了 更崩溃的是儿子随她,也是学渣 更更崩溃的是,两个人在几次考试都倒数后,被戚未晨强押着开始补课,学不好就挨罚的那种 一连被罚多次,学渣儿子愤而反/
季烟穿越到一本玛丽苏文里面,成了男主的恶毒妹妹,还是个没灵根的弱鸡废材。 别人练辟谷,她要吃三顿;别人刀光剑影,她爬楼喘气;别人飞檐走壁,她翻个墙要命。 正派:她与魔族勾结,专拖我们后腿! 为了对付魔头,正派把这个废材献给了终极反派殷雪灼。 许久之后,正派和魔族都惊奇地发现,杀人如麻的大反派不管走到哪里,身上都挂着一个小姑娘,还一边抱着她,一边细心地投喂她,一边嫌弃她。 季烟:殷雪灼,我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