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部:水无常形 第七章 雷霆震怒(1/3)

我站在教官队列中,看着文侯在台上不紧不慢地说着,心里却只是想着昨夜文侯的一席话。

文侯现在说的,无非是年年对新学生的训话。

军校名义上的正祭酒是太子,但实际负责的全是身任副祭酒的文侯,我记得我在刚入军校时,那时祭酒还由帝君亲自担任,在我入学时,帝君也哼哼哈哈地说了没几句。

后来帝君大概觉得每年都要有两次来军校训话实在太累,才把这副担子扔给了太子和文侯的吧。

文侯口才相当好,侃侃而谈,声音响亮,军校里教官和学生共有两千余人,人人都听得清楚。

只是他的话实在也没什么惊人之处,而昨夜太子去和花月春共度春宵后,文侯说的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过和我们讨论了一下东平城战守之策。

文侯昨夜说得并不是太多,大多时候只听着部将们的发话,偶尔才说上一两句,似乎他宁可让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弄臣一类的角色。

但是文侯纵然掩藏得甚好,在太子起身时,他突然说出的那一句话还是让我窥见了他的真实面目。

文侯,绝不是个弄臣。

一片掌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文侯已讲完了。

每年军校放完春假和暑假后开学,都要由太子和文侯来训话的。

虽然是老生常谈,文侯所说的也无非是“军人当以‘忠义勇决’为本”之类的话,帝君也会说,更不用说文侯了,但文侯说来倒总有些新鲜之感。

会议散了。

会场上所有的教官和学生都向文侯和太子跪下行了一礼,然后很有秩序地散去。

军校五年,每个年级都有八个班,每班一律是五十人,一共也就是两千人。

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世家子弟,也许是因为世家子弟越来越不愿从军,因此在我入学前几年才开始招收平民子弟,当时每年只招一个班,现在已经有两个班了,其中一个平民班正是由我教导枪马。

难道,文侯真的是要我终老于教官之位吗? 每天,在轮到我上枪马课时,我便带着全班五十个学生在操场上练枪。

这班学生都是平民出身,要负担学费也不容易,学得相当刻苦,尽管考进来时有不少人连马都不会骑,但五天过后,全班的人都会骑马了,让我很是吃惊。

我当初入军校,算是成绩较好的,也还不及他们学得如此之快。

这一天,我授完课回到自己住处,已是一身臭汗。

在井台前洗了个澡,我搬了个藤椅躺在晒台上,看看书。

这房子是文侯给我们这批单身的教官准备的,并不太大,不过只有一个人住,这间屋子也显得有点空空荡荡了。

我半躺着,翻着那本从高鹫城拿回来的书。

书里的内容依然看不懂,但一拿着这本书,眼前又好像出现了在城中那些烽火和刀光。

不可一世的南征军,难道真的只逃出我们几个吗? 路恭行昨天已经和二太子出发增援东平城了。

他走之前,我去路府见了他一回,听他说,南征军没有多少人逃出,但肯定还有一些,只是可能走的道不对,北归的道路已被蛇人遮断,直到现在他们还未能回帝都。

不过就算都逃回来,人数也不会超过两千了。

十万人,逃脱的,已不超过两千。

路恭行在说起时也不胜唏嘘。

这是帝国军征战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败仗,以前虽也有失败的,但从来不至于会全军覆没,这次阵亡之众,也是帝国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

不仁者,天诛之。

眼睛看着书页,我的眼角却已有泪水滑落。

这时,忽然听得有人道:“楚将军在吗?” 那是吴万龄的声音。

我皱了皱眉,抹去眼角的泪水,道:“吴将军,我在上面。

” 到军校后,吴万龄教导他们队列,就在我所教的枪马课上一节,但这几天我还没有和吴万龄说过一句话,直到现在还是没有忘了他向陶守拙泄密的事。

不过他来看我,面子上的礼貌总得有。

吴万龄走了上来。

他现在虽与我同是教官,但官职比我小得多,见了我,先行了一礼,道:“楚将军,末将有礼。

” 我道:“你坐吧。

” 吴万龄坐了下来,脸上也有点局促不安,我也没有再说什么,只顾半躺着,不和他说话。

半晌,忽听得他长长地叹了口气,道:“楚将军,我知道你还在怪我。

” 我把书拿下来,道:“吴将军,现在我们是同僚,请你不要说这等话,我可担不起。

” 他站起来,道:“统领。

” 他突然又叫我为“统领”,我不禁心也猛地一跳,放下了书。

他直挺挺地跪了下来,脸上已是满面羞惭。

我扶起他道:“吴将军,你别这样。

” 他擦了把泪,道:“统领,我自以为心思缜密,当时又一心想着要留在西府军,以至于大错铸成,统领,吴万龄实是罪该万死。

” 他说话一向沉着从容,但此时也说得断断续续,我听了半天才算明白。

在西府军我去拜见周诺时,陶守拙来见过吴万龄,这件事吴万龄当时便告诉过我。

当时陶守拙告诉他,周诺有意留我在西府军,让我任第三指挥使,吴万龄他们也编入三路军。

吴万龄当时已想到过,一旦回到帝都,她们的事可能会节外生枝,也有意留在西府军,因此把我们的事全盘托出。

后来的事,却是在他意料之外了。

陶守拙早在听说我们到符敦城就打定了主意不让我留在那儿吧。

即使吴万龄不说,他一定还会有什么别的主意的。

我走到晒台边,看着西边的山岭。

太阳已落到山头,华表山上的郊天塔正好将夕阳分成了两半,边上一些云也映得血一般红。

春暮,黄昏时还有些寒意,风吹来时,我身上也不由得有些发抖。

只是,这寒意已如冰水一般浸到了心底。

我一向只是在军中,很少碰到过这等钩心斗角的事,在高鹫城时,苍月公的舍身之计已让我惊愕得目瞪口呆,不用说高铁冲这等躲藏得极好的内奸了。

而直到此时才发现,论枪马,我未必会输于任何大将,但如果论谋略,我实在还不算什么。

上将斗智,下将斗力。

我默默地背着《行军七要》里这两句话。

《行军七要》是军校的必读书,以前也以为里面不少都是些空洞的套话,现在想想,却另是一番滋味。

我扭过头,长长叹了口气道,向吴万龄伸出手道:“吴将军,我们曾一同出生入死,应该算生死之交吧?” 吴万龄有些茫然地看着我,我道:“吴将军,你曾经帮助我渡过许多难关,希望我们能开诚布公,不要再自相猜忌了。

” 吴万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统领,你原谅我了?” “我从来没有怪过你。

” 他精神一振,伸手握住了我的手道:“统领,你的知遇之恩,吴万龄时时铭记在心,你放心吧!” 我抓着他的手摇了摇,只是,心底隐隐地总是一丝痛楚。

怪吴万龄是没什么用,可是,她从此和我已行同陌路,只怕我再不能见到她了。

放开吴万龄的手,我又转过身看了看西边的华表山,隐约中,好像眼前又飘过了她的身影,淡黄的轻衫,如白玉般的手指,我强忍着才不让泪水落下来。

吴万龄大概得到我的原谅,很有些兴奋,道:“统领,你觉得文侯这人怎样?他懂兵法吗?” 我道:“怎么了?突然想起说这个了。

文侯怎么会不懂兵法?他虽是士人出身,但一向也带兵,当初苍月公攻到大江南边,若不是文侯火烧战船,只怕叛军早攻破帝都了,我们今天哪儿还能这般安稳地在这里。

” 吴万龄道:“我听说,太子和二太子向来不睦,两人为了储君之位,以前斗得不亦乐乎,太子若不是有文侯坐镇,只怕早被二太子掘下来了。

” 我道:“咦,这些宫闱秘史你倒知道得清楚,哪儿听来的?” “这也不用如何费力,帝都几乎人人都知道啊,你晚上去茶馆坐坐,一听便知道了。

” 茶馆?我皱了皱眉。

帝都的茶馆流行时间不长,也不过这几年,在军校时有些同学就常去泡茶馆,据说其乐无穷,不过我从来没去过。

我道:“茶馆里说这些吗?” “是啊,什么都说,反正谁也不知道谁。

统领,你没去过吗?” 我想了想,道:“晚上你带我去看看吧。

” “好说。

”他也有点兴奋了,又道,“统领,这回文侯让二太子做援军大将,不免失策。

如今太子和二太子两人之间的实力只在伯仲之间,如果二太子凯旋,那太子的风头便要被二太子压住,对他保住储君之位大是不力,如果我是文侯,定要力争带兵,真搞不懂他为什么这般轻易放弃。

” 吴万龄的话让我也不由一凛。

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些,只是觉得谁带兵都是一样。

现在听得吴万龄这等分析,我才发现此事大是蹊跷。

东平城是之江省首府,十二名城之一,北临大江,和对岸的东阳城夹江对峙,正如一道锁扣锁住大江下游。

东阳城虽然城池只有东平城的一半大,但也不算是小城了。

正因为有东阳城做后援,东平城不必担心敌人由后攻来。

而东平城不落,敌人绝不敢强渡大江去直取东阳城的。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东平、东阳两城结为一体后,可以说是无法攻取的,但如果两个城池分开后,则两城都变得岌岌可危,因此有人说,虽然东平城名列十二名城,东阳城根本排不上号,但实际上两座城应该是一个整体。

在苍月公叛乱时,东平城守将在苍月公大举陈兵南岸时也献城投降,但东阳城当时是由文侯手下的风将邵风观把守,在苍月公的水军发动第一次进攻被他用奇计击退,几乎全军覆没后,东平城就门户大开,无法再组织攻击了,以至于苍月公只得在南岸造船,准备大举进攻。

这也使得文侯有了可乘之机,趁机烧尽苍月公的战船,大破共和军三十万,才能有武侯随后势如破竹的南征之役。

可以说,苍月公败北的转折点,正是源于邵风观的东阳城之战。

邵风观,和劳国基是同一年的军校生。

那一年军校生中,成绩最好的四个学生被称为“地、火、水、风”四将,因为劳国基是第一名,他的名字中恰好有个属“地”的“土”字。

而邵风观那一年是第四名,在这四将中排名最末,水将邓沧澜和火将毕炜一直跟随文侯身边,邵风观则以文侯部将的身份出守东阳城。

交战以来,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劳国基在前锋营中一直没什么起色,最后只是以性命换来了军功——只是这军功也没人记了。

反倒是邵风观,东阳城一战后名声大噪,由帝君钦点,升为东平城守将,节制东阳城。

他虽然是文侯的部将,但是那天在醉枫楼里,文侯根本没提到过他,连与邵风观齐名的“水”、“火”二将也没提起过他,好像邵风观只是个外人。

而路恭行北归时,正是邵风观送来的,本来该送到文侯处,可是路恭行却是二太子带着。

这些事吴万龄不知道,所以他搞不清了,而我以前对这事根本不曾想过,听吴万龄这般一说,那么无疑,邵风观定然已与文侯反目了。

如果由太子带兵,文侯必要随同一起去,而如此一来,便要和邵风观面对面。

不知邵风观会如何想,两军不和之下,只怕太子反而要吃个大败仗,连东平城都要保不住。

权衡之下,文侯才让二太子带援军吧。

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文侯真是个顾全大局的人。

我不禁喃喃道:“不错,不争为上策。

” 吴万龄在一边被我这句话弄得莫名其妙,道:“统领,你觉得不争才是上策吗?” 我道:“这事文侯定是成竹在胸,不会错的,我们不必多管。

”我看了看天,夕阳已有一半没入山后了,道,“我们还是快点去茶馆看看吧。

” 茶馆有不少,远多于酒楼,但战事一起,茶叶供应不足,日见凋敝。

但自从李湍败亡,与天水省的交通恢复后,京中的茶馆便又纷纷重开,此时京中据说有两百家茶馆了。

我和吴万龄换了便装,去了一家较近的茶馆。

这家茶馆因为靠近军校,有不少军校的教官也来喝茶聊天,听吴万龄说,着实能听到不少小道消息。

如果要成为一个名将,那一定要学会敏锐的判断。

刚这般一想,心里不禁失笑。

我还是没有忘掉当一个名将的志向啊。

在沈西平的灵柩前,我曾经发过这个誓,但直到现在,我才算有时间想想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我当大佬的那些年

一句话文案: 被迫成为大佬其实我真的是个正常人为什么你们都觉得我是大佬 江奕奕一朝穿越,发现自己穿越进单机求生游戏,全名《星狱风云》,别名《玩家花式送死的一百零八种死法》,以高难度,高死亡率以及NPC超强著称。 如果游戏变成真人版,怕不是活不过半小时? 江奕奕心里一凉,在玩家操纵的游戏角色和路人甲之间,果断选择了路人甲,却未料就此开启了被动成为大佬的日常。 阅读提醒: 1.金手指大开,从开/

替身结束后他后悔了

我是大佬找来的白月光替身。 清晨,大佬结束了晨练,在窗边抽着事后烟,迷离地看着我:你不是他。 我内心疯狂点头。 中午,大佬带我去他名下的商场逛街,逛到一半白月光来电,他不顾我的颜面转身就走,只留下我,和保镖手里拎着的几十个大牌纸袋。 傍晚,大佬开着游艇,在夕阳下的海面上思念心爱的人,看也不看我一眼,而我孤零零地坐在豪华的船舱里,独享82年的老酒,尝着刚捞上来的极品大龙虾,啊,这是孤独的味道/

给校草冲喜的日日夜夜

这一片校区有两大传说。 一是附中校霸裴允,一挑十毫发无损的事迹流传甚广。 二是三中校草秦昼,家境贫寒,体弱多病,一学期有半学期请病假。 高二开学的时候,裴允转学了,两大传说成了同桌。 刚开始,同班同学都害怕裴允欺负校草,后来,他们眼睁睁看着裴允不知哪来的自信,非要教秦昼学习。 秦昼:你的月考才考了250分。 裴允:分数并不能衡量一切,我要传授给你的是人生经验。 *** 裴允在高二那年被安排/

宫学有匪(青青子衿原著小说)

高能山大王 VS 书院小才女 美人书生被逐出皇城,因缘巧合上山为匪,留了一把乱糟糟的大胡子,打下一片赫赫威名,做了统领十八座匪寨的东夷山君,还在这一年早春,绑了一皇城书院来的贵人,不多不少,刚好十六位宫学女公子,他不要财不要色,唯独定下一番古怪的赎人规矩 缘分就从这里开始,青山绿水,匪气盎然。 【一句话简介:仗剑走书院,匪气怼天地,宠友宠妻宠兄弟。】 男主能文能武能撩妹,三分恣意,七分情深/

反派之神的男人[快穿]

花斯年,男,艳冠芳、绝代风华、倾国倾城,升级爽文小boss,因与男主抢男人,扑街。 BUT!!花斯年发现自己并没有死,而是穿越到了晋江神文之中。 在看到那些颜值爆表、身材封顶、八块腹肌的男人们后,花斯年突然乐不思蜀了 注意事项:1、全篇美男当道,苏爽雷金 2、主受文,1V1,攻自始至终都是同一个灵魂 3、攻每次都失忆,每次都上演各种角色扮演play 4、HE,HE,HE,每一世都是HE,重/

一不小心嫁入豪门[娱乐圈]

人气男团成员江时雨,肤白貌美大长腿,每天都在cp文里和队友谢伊绝美爱情slay全场。 然而这对模范营业cp,私下里却是一对舔屏帅哥激情八卦的小姐妹! 江时雨:每天沉迷霸总哥哥盛世美颜无法自拔~ 谢伊:醒醒霸总哥哥并不care你! 江时雨:那我就默默舔屏,独自美丽 突然有一天 江时雨:啊啊啊啊霸总哥哥给我递微信了,他想跟我谈夜光剧本!他是不是还想用金钱收买我的灵魂! 霸道总裁傅锦尧很委屈,他/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