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的时候。
五 肃宗收复长安之时,安史叛军正大败。
他最信任的谋士李泌立刻建议:应该乘胜追击,直捣安禄山的老巢范阳。
但肃宗更担心他皇位的合法性,在他心目中,比彻底消灭叛军更重要的有两件事:第一件,是彻底把王权从父亲手里夺下;第二件,是处置陷敌投降的官员,建立自己的威严。
但那都是玄宗朝任命的官员,为了表现他的孝顺与恭敬,新皇帝必须请老皇帝亲手处置。
开始时,肃宗都要先把处置官员的决定报给玄宗,请父亲定夺。
直到处置投降安禄山的张均、张垍(ji)兄弟,玄宗说,我待这两兄弟不薄,张均、张垍兄弟投降叛军,还在叛军处八卦我们家的家事,罪不能赦。
肃宗磕着头替两兄弟求情,自陈自己做太子时屡屡被陷害,如果不是因为两兄弟的保护,他不能有今天,如果他不能救张均、张垍兄弟的命,没法对他们死去的父亲交代。
一边陈词,一边痛哭流涕。
玄宗无奈只能让步,张垍流放岭南,张均必须死。
不要再说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记下这场景,但在纪实上更可靠的《旧唐书》却说,张垍早在长安光复前就死了,张均的处置,也全由肃宗和他的智囊团决定,全没有玄宗一锤定音的份儿。
司马光采用这一段,仿佛要为玄宗保留父亲做最后决断的威严。
但除去这一场真假不定的交锋,可以确定的是,回到长安之后,新皇帝住在大明宫里处理国政,玄宗很快搬回了兴庆宫:与最高权力画下道来,保持距离。
没有了权力,他至少还能有一个快乐的晚年。
老皇帝从小就爱玩,吹笛子、打羯(jié)鼓、斗鸡、走狗、打马球,样样在行。
老皇帝年轻时做临淄王,那会儿吐蕃遣使迎娶金城公主,带来一支马球队,与大唐队打比赛。
大唐队屡战屡败,最后李隆基看不过,换上窄袖锦衣、短靴,紧束腰带,拉着平时的玩伴下场挑战,一举赢了比赛。
做了皇帝总有更多正经事要做,甚至做梦的时候也在办公。
开元中,宰相平均任职只有四年左右,他屡屡要为下一任宰相的人选操心,甚至梦里也在想。
曾经有中书侍郎在值班时,半夜里被人叫醒,说是陛下终于想起来屡屡思虑而不得的那个该接替宰相一职官员的名字。
中书侍郎来到寝殿,玄宗已经正襟危坐等着他。
于是在长安万籁俱寂的夤(yin)夜,宫人持烛,中书侍郎跪在玄宗身前,记下皇帝在梦里终于记起的名字。
草拟诏书完成,已经晨光熹微,玄宗便和衣坐着,等待暧昧的夜色渐渐淡去,等待丹凤门打开,门下省上班签发诏书。
他小心翼翼地约束着自己,做个好皇帝。
稍有懈怠,便有谏官章疏规劝,老皇帝把其中道理、文笔都好的文章装在金函中,有空时就读一读,如同对着镜子整理衣冠。
现在被逼退休,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留给自己:兴庆宫马厩里有三百匹马,有一块平整宽阔的球场,他还有乐队与伶人。
可以打球,可以作曲,可以把被政事耽误的兴趣都再捡起来。
但老皇帝没想到,随着权力一道失去的,还有享受的肆意。
*** 六 平凉(今甘肃平凉)夜寒,滴水成冰。
这仅是大唐与吐蕃边境之间的一座小城,没几条像样的街道,也没有太多房屋错落的遮挡,风更肆无忌惮地扯动门窗,让人不得安眠。
张良娣又一次在外间铺设寝具,如同护卫。
太子忍不住走出去说:你一个女人,做不了抵挡坏人的事。
张良娣却微笑摇头:假如有人对您不利,仓促时,我可以拖住他,您就可以从后门逃走。
太子心下恻然,他山穷水尽了,还有一个女人对他全副忠诚,愿意用生命保护他。
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在马嵬驿与父亲分开,太子走了一段回头路。
他们必须回到咸阳才能借道北上。
过渭水时,水暴涨,便桥已断。
无论尊卑,都必须下马涉水过河。
几千人的队伍缓慢跋涉,心里却很着急:潼关是整个关中平原的最后一道天险,安禄山攻破潼关,随时可能赶上他们。
每天都有派出的探子回报,安禄山叛军的前锋就在前面。
没多久,果然远远有军马扬尘而来,像是骑兵。
仓皇间列阵,短兵相接,死伤惨重。
一通自相残杀之后才发现,对方是哥舒翰战败后,从潼关退下来的唐军散兵。
再点兵,太子手里只剩两千人与广平王、建宁王两个儿子。
从咸阳往西北,经过奉天(今陕西乾县)、永寿(今陕西永寿)到新平郡(今陕西彬县)。
原想在此补给,新平郡和附近保定郡的太守听说安禄山兵锋已至,都已经弃郡逃跑。
太子且怒且惧,带领手下昼夜奔驰三百余里,武器、衣物甚至士兵都在奔逃中亡失过半,直到彭原太守在乌氏驿迎上太子,破衣烂衫一路逃亡的太子一行才有热菜热饭、干净衣服。
从彭原(今甘肃庆阳市宁县)再折向西,到了平凉,才算暂时安全。
走到平凉,下来往哪里走,太子犹豫了好几天。
平凉的西面是陇山。
陇山(今六盘山)以西是旧称陇西的渭州,与吐蕃交通,附近固原草场有自太宗以来便繁盛的马场,可以提供军马。
再往西是灵武(今甘肃灵武一带),朔方军的大本营。
玄宗朝改府兵为募兵,外重内轻,军队多集中在边镇节度使手中。
天下十大军镇,安禄山占有范阳、平卢、河东。
安西、北庭、岭南山高路远,哥舒翰经营的陇右、河西已经投降安禄山。
老皇帝带人去了剑南,太子再回头,以父亲的疑心一定会怀疑马嵬驿兵变是他安排的。
条条是死路,不管他愿不愿意,面前只剩下一条路:去朔方。
朔方军有兵十万、战马三万,实力仅次于范阳、陇右与河西。
哥舒翰兵败之后,朔方军立刻成了主力。
正在河北与安史叛军激战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听说太子要来灵武,立刻派朔方留后杜鸿渐带人迎接。
杜鸿渐一边带领步骑千人迎接太子,一边又派了好几拨人说服太子跟他们去灵武:朔方军武器兵员充足,是做大本营的最佳地点。
但太子拿不准,去灵武投奔朔方军究竟是不是自投罗网。
本来,灵武是太子的地盘,太子做忠王时,遥领朔方节度使、单于大都护[5]。
朔方军算是太子的军队,太子便借机与当时的朔方军统帅王忠嗣交好。
但老皇帝深恨太子在朔方发展自己的羽翼,在李林甫的提议下罢黜了王忠嗣,从此,灵武便从太子的势力范围内被割裂出去,划给了太子的敌人安思顺。
李林甫一向在朝廷里热爱为太子罗织罪名,现在,代替王忠嗣的就是李林甫的心腹安思顺。
安思顺做朔方节度使经营灵武五年。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引兵打向长安,留在长安的安禄山的儿子、儿媳都被皇帝杀死。
尽管早已向朝廷奏报过安禄山的反心,因为是安禄山的“堂兄弟”,安思顺被召回长安。
下一年二月,与安姓兄弟常年不睦的哥舒翰带兵镇守潼关,为了借机除掉与他分庭抗礼的这对安姓兄弟,派人伪造安禄山给安思顺的书信呈现给玄宗,陷害安思顺与安禄山里应外合妄图谋反。
安思顺立刻被下诏赐死。
原先的朔方右厢兵马使郭子仪在安思顺离开后升任朔方节度使。
直到安思顺死了好久,郭子仪也为他的死愤愤不平,一直想找机会替安思顺申冤,从来不掩饰他对安思顺的忠心。
郭子仪如今正率领朔方军在河北与安禄山交战,太子很不放心——郭子仪是安思顺的心腹,安思顺是李林甫的心腹,而李林甫,从来就挖空心思陷害他这个太子。
哪怕郭子仪忠于李唐皇室,也未必忠诚于李亨。
去灵武投奔朔方军,也许是死路一条。
太子在父亲的羽翼与阴影下生活了四十多年,战战兢兢,鬓发斑白。
在马嵬驿趁乱与父亲分道,只差撕破脸。
硬着头皮也只能往前,再没有退路。
太子带着在平凉马场与农家募集到的军马数万匹去了灵武。
在他近二十年的太子生涯,遭遇背叛是常有的事情。
太子不知道西北军究竟有多少忠诚的人,战战兢兢中,只信任跟在身边伺候的太子扈从——宦官李辅国。
一直撺掇太子到灵武借朔方军巩固自己势力的李辅国再次替他想了一个主意:立刻称帝。
为了巩固跟从将士的忠诚,好日后论功行赏,也为了自己彻底从玄宗的阴影中独立出来,刚到灵武没几天,七月十二日,太子继位为帝,改元天宝十五载,也是至德元载。
太子后来才知道,在他继位三天以后,老谋深算的父亲也颁下诏书:命令皇太子做天下兵马元帅,统率朔方、河东、河北、平卢等节度兵马,收复两京;永王李璘做江陵府都督,统率山南东路、黔中、江南西路等节度大使;盛王李琦为广陵郡大都督,统率江南东路、淮南、河南等路节度大使;丰王李珙为武威郡都督,领河西、陇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大使,带兵勤王。
不久,老皇帝再次发布诏令,任命永王李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
太子在马嵬驿抓住机会逃离了父亲的掌控,但老皇帝很快不动声色地反手将军:他再次把他的儿子们放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天下的所有权被分给了五个儿子。
在这场战争中,谁立功最大,谁才是皇帝。
他甚至允许他们自由征辟“文武奇才”,建立自己的“小朝廷”。
一个“天下兵马元帅”的虚衔,只不过是对他这个“太子”的名义礼遇。
七 太子(现在是新皇帝了)的弟弟默契地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永王李璘接到诏书,立刻南下江陵,声势浩大。
甚至“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大诗人李白,也被招募做江淮兵马都督从事,为他写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开头是“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元年春,王正月”是《春秋》开篇所记第一句话。
自汉代开始,皇帝以年号纪年,再没有以王号纪年的事情。
李白却出口就扔出“王正月”,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王号纪年的肇始——周代,历史上最理想的年代,也是后来所有叛逆上位者一再要比附的年代。
最近的一次是肃宗的曾祖母武则天,立国为“周”,用周历。
这样的诗篇传到新皇帝那里,句句隐喻,字字惊心。
韦见素和房琯送来的老皇帝的退位诏书也让新皇帝骨鲠在喉。
父亲在至德元载(756年)八月十二日发布的这道退位诏书,表面上很好看,底下暗藏玄机: 老皇帝一边同意太子做皇帝,一边又补充说:四海军国大事,皇帝先决定,然后奏给上皇。
寇难未定,皇帝在西北灵武,距离长安遥远,奏报难通的时候,上皇以诰旨先处置,然后奏给皇帝。
等到长安克复,上皇才真正退休。
新皇帝立刻读懂了父亲的意思:但凡老皇帝想做决定的事情都不会让给他决定。
他这个新皇帝,手里也只有一个名义的天下。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老皇帝接连任命蜀郡长史、剑南节度使,甚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6]。
剑南道长官与朝廷宰相都是新皇帝“奏报难通”的所在,新皇帝憎恨这架空他权力的做法,却不敢与父亲撕破脸,老皇帝的诰旨,他只能无奈认可。
老皇帝的掣肘并没有从情感上打击到新皇帝,他早就对这个父亲失去了孺慕与信赖。
新皇帝李亨是玄宗的第三个儿子,刚出生的时候叫李嗣升,开元十五年(727年)改名叫李浚,后来又改名李玙(yu)。
为了集中管理儿子,玄宗建造了十王所,皇子们集中居住。
除去不断改变的名字,李嗣升还知道一件不变的事情:虽然大哥李瑛是皇太子,但最受宠的是弟弟李瑁。
他旁观李瑁的母亲武惠妃一次次计划除掉李瑛,扶自己儿子做太子,明目张胆。
他的弟弟鄂王、光王忍不住聚在一起抱怨武惠妃。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借口宫内有盗贼而召唤太子、鄂王和光王带兵入宫禁,她转头却对玄宗说三兄弟兵变,老皇帝怒极,废三个王子为庶人,很快,他们都不明不白地死了。
李林甫和武惠妃按着计划,向老皇帝极力推销李瑁。
人人都知道,寿王李瑁做太子的路已经铺平,只等良辰吉日。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老皇帝果真立了新太子,却是李玙。
作为太子,当年的李玙享有了比兄弟们更多的两次改名的机会:李玙先改名为李绍,最终定为李亨。
李亨的母亲早早死了,不能帮助他。
他的父亲把他作为一支平衡朝政的力量,树在李林甫的势力边上,成了一个靶子。
玄宗先是纵容太子在西北军发展势利,又提拔太子的大舅子韦坚做了水路转运使,主管一部分财政收入,太子手上掌握着军权与财权,眼见是与宰相李林甫分庭抗礼的朝上新势力。
皇帝有意纵容太子势力发展壮大制衡李林甫,而后,李林甫疯狂找茬,企图扳倒太子的时候,老皇帝没有任何给儿子撑腰的意思。
天宝五载(746年)正月十五,太子的大舅子韦坚失权,在家闲坐。
太子在西北军的属下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打败吐蕃,入朝献捷,韦坚与皇甫惟明两人约了在景龙观发牢骚聊天。
这天夜里,太子也出游看灯,碰见了韦坚。
这同一夜的两次见面被李林甫报去皇帝那里立刻变成太子的党羽深夜密谋,要内外夹击,扶持太子继位。
在玄宗这里,想要夺权篡位,是最恶毒的罪行,几乎没有审查案情,玄宗立刻贬韦坚为缙云太守,剥夺皇甫惟明军权,并下制警戒百官。
没想到,不久,韦坚的弟弟韦兰和韦芝觉得哥哥委屈,向皇帝申冤,更在申冤时拉上了太子(太子也说韦坚是冤枉的)。
皇帝勃然大怒——这不是结党是什么?韦家三兄弟一律贬黜,韦坚一贬再贬,几天之后贬成了巴陵太守。
他的亲戚因为这件事情流贬的有数十人。
太子像是孤身在风暴眼里,看着外面风云变色,不知何时撕扯到自己。
惊惧之下,被迫立刻与太子妃离婚,与韦氏撇清干系。
这一年还没有过完,李林甫故技重施。
太子没有了太子妃,只剩下良娣杜氏位分最高。
杜良娣的姐夫柳勣(ji)跟杜家关系不好。
他结交了北海太守李邕(yong)、著作郎王曾等人,告发岳父与太子勾结,搞祥瑞迷信,说太子该做皇帝——这太熟悉了:当年武惠妃想要废太子瑛,便也来过这么一出。
玄宗下诏令御史台与京兆府共同审理,审讯的结果是诬告。
但在李林甫的指示下,京兆士曹吉温为了坐实这件事情,将王曾、李邕等人一道关进了御史台,罗织罪证,最后诬告变成了铁证如山。
本年十二月到次年一月间,被告杜有邻、原告柳勣,柳勣的朋友王曾、李邕等不是被杖死就是被赐死。
太子的眼前一片血色。
为了再次撇清自己,太子出杜良娣为庶人,再次“被离婚”。
长安城有俗话说:“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这两族是长安最有势力的大族,与皇室互为助力。
现在,太子为了保命,不得不连连离婚,与韦、杜划清界限。
他自己也成了孤家寡人一个,再也没有势力可以妄想父亲的皇位。
玄宗得意地贯彻着自己的“权力平衡”的驭下之术,但他没想到,与他的臣子不同,太子也是他的儿子,在危难时总想得到父亲的支持。
现在太子知道了,与别家父子不同,他的父亲永不会帮助他。
甚至在老父亲的眼里,这个当太子的儿子总对他的龙椅图谋不轨,恨不得父亲赶紧死了好取而代之。
父亲的年纪越大,看他越不会顺眼。
太子在父亲身边时战战兢兢,只敢唯唯诺诺表现成一个窝囊废,但他时时刻刻学习父亲残酷的统治艺术。
现在他飞出父亲的掌控,再没有顾虑,可以放开手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北海太守贺兰进明适时带来河北战场的消息,为肃宗打开了思路。
贺兰进明在河北作战失败,老皇帝知道了大怒,派了宦官带刀促战:失地收不回来,立即斩杀。
后来还是平原太守颜真卿可怜他,放他去寻找新皇帝的朝廷。
贺兰进明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他对新皇帝说:老皇帝正时时刻刻盯着您,准备掳夺您的权力。
您看,从成都送来老皇帝传国宝玺、玉册的房琯正是老皇帝派来的间谍——向老皇帝建议让各位皇子各自领兵,将您依然放在灵武沙塞空虚之地的,就是这个房琯! 为奖励贺兰进明的忠诚,肃宗立刻任命贺兰进明做河南节度使。
假装不记得在安史之乱开始时,玄宗已经任命过河南节度使。
洛阳被安禄山攻陷后,玄宗先后命令吴王李祗和虢王李巨成为新的河南节度使。
老皇帝的战略很清楚:他需要李姓宗室代替边将成为统兵将领,谁都不能信任的时候,还是只能信任亲人。
但是,由同样姓李的皇亲国戚们带兵却是新皇帝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景——没有人可以在此时代表老皇帝来争夺他手上来之不易的权力。
八 至德二载(757年)二月,永王李璘到了广陵。
在肃宗看来,这就是老父亲怂恿的叛乱。
在老皇帝这里,事情还有另一个版本:李白在为永王写的十一首《永王东巡歌》里多少揭示了这个计划。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扬州,是唐朝的水运中心,海运可以经东海渤海直达幽州。
唐太宗年间征高丽,就已经在扬州建造大战船五百艘,载甲士三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深情深沉军官攻X诱惑香甜女装受 【先婚后爱】非历史时代请勿对号入座 ------------------------- 迟迟是他姐的代嫁。 没错,代替她嫁到顾家的那种。 迟迟以为自己嫁的是个膀大腰圆,一脸横肉的瘸腿男。 后来迟迟才知道,顾三少明明样貌超绝还身材一流。 迟迟起初想逃来着,不过已经来不及了。 ------------------------ 排雷: 1、攻很心机,为了受安排了很/
她问,不当女配可以吗? 系统说,【不可以,因为这是女配逆袭系统。】 方云大怒,男主、女主,个个自带金手指,我啥都木有!逆袭什么啊逆袭! 系统娇羞地表示,【你有我啊】 方云继续怒,你有啥用啊!啥忙也帮不上! 系统立刻回答,【我有温馨小提示哦。】 无奈的方云破罐子破摔地表示,我是女配又怎样!我就要用一腔热血斗败你们这些金手指! /
闻妺嬉美貌绝世,气质矜贵优雅,是娱乐圈难得一见的美人儿胚子[妺嬉(mxī)] 偏偏影帝施哲言是个神经病,对女人心理性厌恶 然而后来 狗仔:#惊!施影帝与一闻姓女星街边拥吻# 众粉丝:骗子!大骗子! 说好的对女人冷漠又无情呢! 而此时的施哲言却在掐着闻妺嬉的后颈,惩罚似的咬着她嘴唇:以后不准对别的男人那么笑,嗯? 黑眸里的火热与占有欲,犹如狂风骤雨 女主本性与气质并不符,反差萌狗崽属性 总之/
国师穿越现代,自动绑定见鬼直播APP,一不小心靠着玄学就风靡网络了!在网上直播算卦看风水,轻轻松松就暴富了! 很多天师不服想打国师的脸,最后捂着被打肿的脸跪着求当国师的迷弟! 很多鬼见她一个小女生,居然敢深入凶地,兄弟们弄死她! 啊啊啊啊!那小女孩太厉害了吧,兄弟们赶紧躲起来! 陈悦鱼: 女国师在现代刷抖音,玩微博,还喜欢直播 直播凶鬼厉鬼被吓哭,怀疑世界! 某高富帅甩尾法拉利停在陈悦鱼身/
女主无cp 易玲珑,无人见过其面目,无人知道其性别,不过江湖传言,这是个貌若好女的男子。 他武功高强,冷若冰霜,一把匕首仿若可以杀尽天下所有生灵。 他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却又有着一股和其他江湖人不一样的特立独行。 他的事情可以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身为刺客里面一个独树一帜的存在,他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 我跟你说我男神事迹呢,你听见了没有? 听见了,听见了。还有事没您?没事我去积酸菜/
前朝名臣孙女孟兰亭家道中落,南下投未婚夫,偶遇冯恪之 。 冯恪之在家排行老九,前头八个都是姐姐。他出生后,算命的说他额广人中阔,乃不求福,福却自来的好相貌,冯家放了三天炮仗,门口摆了三天流水席,老冯请来大儒,给儿子取字引翼字出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殷殷之情,可见一斑。 可惜这孩子养歪了,长大后,成了十里洋场有名的小九爷,那是真的爷。 小九爷看着孟兰亭,等她从雪地里走了过去,朝边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