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4部_第一章 曹操决定把皇帝借来用一用(3/3)

兵马西进迎驾。

大 人有没有办法打通关节,放我们兵马入关呢?” 董昭脚步停顿了一下,又继续往前走,缓缓道:“你跟我走,有什么话回到我那里再说吧。

” “诺。

”王必答应一声,不即不离地跟在董昭身边。

眼瞧着他不紧不慢迈着四方步,王必暗暗思量这个人的履历:董昭字公仁,生于济阴定陶,因为是兖州人士,所以对控制兖州的曹操特别青睐。

他出仕其实很早,还在黄巾平定之初,先朝名臣贾琮任冀州刺史时,他就已经担任瘿陶县长了,那时以清廉著称。

后来天下大乱,他投靠袁绍,担任钜鹿太守。

黑山军趁着袁绍与公孙瓒交战的时机打破邺城,杀死魏郡太守栗成,袁绍戡平后就让董昭接任了魏郡太守。

那魏郡是袁绍的根本所在,能把这样重要的职位交给董昭,足见对他的器重。

但就是这么融洽的关系,却突然出现了裂痕。

董昭的弟弟董访在张邈帐下效力,因为吕布的事情袁绍与张邈闹出分歧,两家渐渐为仇作对,董昭颇感不安,每每想起袁绍处死昔日心腹刘勳、张导之事便觉不寒而栗。

他向袁绍编了一个瞎话,说是替袁绍去西京拜谒天子,却转身投靠了河内太守张杨。

张杨其人不怎么成气候,既无文韬也乏武略,为人却很厚道,颇有容人之量,董昭便将就着在他帐下混日子。

直到王必奉曹操之命往西京上表,半路被张杨扣留。

董昭虽未与曹操见过面,却极力为其美言,不但使王必顺利通过,而且使张杨与曹操互派使者结成盟友。

再后来天子摆脱追兵到达安邑,董昭又代表张杨前去拜谒,被任命为议郎。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有三重身份,既是正牌子的朝廷大臣,又是张杨的属下,进而还是曹操在朝中的代表。

这三重身份完全是董昭自己营造出来的,可谓狡兔三窟,有不同的出路可以选择。

董昭绝对是一个聪明人,官场上历练十余载,自然晓得该走哪条路。

不过他心细如发,事情自然会做,但是话还是尽量少说为妙。

求人办事总得客气客气,王必见他始终不言不语,只得没话找话道:“董大人在这里住得可还习惯?是不是苦了点儿?” “还凑合吧,领到一处帐篷,权作休沐之所。

” 这叫什么休沐之所,到了这步田地还一嘴文词儿呢!王必想笑又不敢笑,接着问:“粮食可还有?” 董昭点点头:“临行之际张杨给了我不少粮食,全叫我分给其他大臣了,现在跟大伙一样吃野菜羹。

” 王必瞧了瞧董昭丰腴的面庞,这哪里像靠野菜果腹之人呢!董昭根本没看他一眼,就知道他不信:“你不信?不瞒你说,就是有珍馐美味我也不吃,本人食素二十年矣。

” “啊?!”王必吃了一惊,“二十年……都吃素吗?” “你不通养生之法啊。

”董昭边说话,边不紧不慢往前走,“把蔬笋野菜炖成烂烂的羹,这比什么都好。

” 王必是穷当兵的出身,喜欢喝酒吃肉的,一想到那绿油油的东西便觉得恶心。

董昭似乎是寻到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打开了话匣子:“我早年曾见过南阳张仲景,与他探讨过延年健体之道。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五脏元真通畅,便不会生病。

清淡、少食、食素、食热皆是大有裨益的……清淡者,利克化助肾水;少食不伤脾胃;食素抑胃肝之火。

至于食热嘛,自燧人氏为烹,世人无需克化寒食,这可是长生延寿之道。

不信你也试试,取五谷杂粮与野菜合炖为羹实在胜于神农氏良药。

”他说着说着笑了,谨慎的脸上露出一丝得意,“虽说大丈夫当勤于文武建立功业,但体质乃万事之根本,不可不慎啊!” 王必可没心思听他畅谈养生之道,但又不好打断,只给他个耳朵,低头跟着往前走。

董昭迈着四方步不紧不慢的,好半天才带着王必回到他的“休沐之所”。

虽然是托了张杨的人情来的,但他也只是住在一个狭小的帐篷里,一张床榻、一张几案、两支杌凳,外加一箱子书简笔墨,这就算是全部家当了,另有一个老仆照顾起居。

董昭一进帐就把老仆打发出去了,谨慎地放下帐帘,亲自搬过杌凳,让王必坐下。

王必来了半晌,一点儿正经事还未商量呢,哪里有心思坐:“董大人,您不必客气了,咱们还是谈谈打通道路之事吧,您可有什么办法?” “不忙不忙!我给你倒水喝。

”董昭说着拿过两只粗碗,又抱过一只坛子,一边倒水一边说,“这可不是普通的水,乃是半夏、厚朴浸泡过的,合张仲景之方,可以健脾胃防疾病。

” 王必强忍着性子,瞧他慢慢悠悠把水倒完,才央求道:“大人,我一路而来着实不易,还请您多多帮忙啊。

” 董昭没答话,稳稳落座,喝了口水才道:“曹兖州之表文何在,可否容我一观?” 王必略一犹豫,还是笑呵呵道:“这有何不可?若非您前番相助,我家大人也不可能受封兖州牧啊!”说着从怀里掏出表章交给他。

董昭小心翼翼褪下锦套,展开竹简观看: 入司兵校,出总符任。

臣以累叶受恩,膺荷洪施,不敢顾命。

是以将戈帅甲,顺天行诛。

虽戮夷覆亡不暇,臣愧以兴隆之秩,功无所执,以伪假实,条不胜华。

窃感讥请,盖以惟谷。

“妙哉!妙哉!”董昭捻着胡须连连点头,“此表文字虽不长,措辞却周到至极。

一者,表明心志不忘皇恩;其次,阐述征伐顺天应人;再次,谦逊得体不显傲慢……曹孟德果真不凡,不但精通兵法善于征战,撰写文章也是一流啊!”他看罢赞叹不已,却不忙着卷起表章,顺手摊在桌案之上。

王必可不想听他这些废话,急急渴渴催问道:“董大人,表章您也看了,究竟如何处置,您倒是说句话啊!” “你忙什么啊?”董昭都懒得看他一眼,兀自盯着那份表章,用右手手指在左掌中比比划划。

王必也拿他没主意了,干脆坐在一边看着他。

好半天董昭才比划完,不紧不慢坐下来,端起碗来咂摸一口水才道:“打通河南道路之事并不急于一时。

如今几家势力明争暗斗,若不能将他们稳住,即便曹使君兵进成皋也不能总揽朝政。

” 王必的心凉了半截,等了这慢性子半天,就得来这么一句话,连连摇头:“董大人啊,我知道您很为难,但此事就没有回旋余地吗?” “你别忙啊……今护驾之众大致可分为五派,咱们需要权衡利弊而行。

”董昭晃悠着手中的水,娓娓道来,“首先就是张杨,他现在屯驻在野王县,正忙着派人修缮洛阳皇宫。

不过他似乎无意跻身朝堂,仅仅是救时而已,况且已经与曹使君和睦,纵然不会帮忙,也不至于给曹使君添乱。

再有匈奴右贤王去卑,他到此间一是为汉廷出力,二也是因为部族内乱流亡于外,所以匈奴一派也不算什么问题。

” 说到这儿他忽然抬起头来,话锋一转,“麻烦的是后面两派。

第三派是白波贼韩暹,如今他的兵马最多,因保驾之功受封大将军,兼领司隶校尉,他不但参与朝政,而且在河东还驻扎着其同党李乐、胡才。

这第四派是董卓旧将董承,此人自称是永乐太后的族侄,莫看他兵马不多,却颇得当今天子圣眷,与国丈伏完关系甚好,皇上亲口叫他舅舅,还纳了他女儿为贵人。

这两派现在颇有实权,无论如何都是反对曹使君来分肉吃的,不过好在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最大。

” 王必已经没耐心了,悻悻道:“说了半天,还是没人能帮我们使君一把了吗?” “非也非也。

能帮忙的我看就是最后一派——杨奉!”董昭把水喝干,空碗往桌上一撂,“杨奉这个人有双重身份,他早年也是白波帅,后来归附董卓为将,与这两派都有些关系,但哪一边也没拿他当自己人,所以只好自立山头喽。

论实力他不及韩暹,论圣眷他比不上董承,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寻找外援,曹使君不妨暂时与杨奉联合,牵制另外两派。

” “这叫什么主意,岂不是为别人做嫁衣?”王必白了他一眼。

“现在这个时候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多拉拢一个朋友就少一个敌人。

张杨、去卑已经不成问题了,再拉拢一个杨奉,就可以专心对付董承、韩暹。

只要他们之间出现一个公敌,事情就妥了。

” 王必似乎明白一点儿:“您的意思是……” 董昭目光炯炯地望着他:“先拉拢到杨奉,再把董承、韩暹这两派的任意一支争取过来,曹兖州就可以作为四派势力的盟友领兵进驻河南。

名义上是替他们对付公敌,实际上只要一入河南,凭曹兖州之才智,用不了什么力气,就可以把他们全收拾掉。

你放心吧,时间够用的。

安邑小县不是藏龙之所,过些日子圣驾必定要回转洛阳,这一路上还指不定闹出什么变故来,叫曹兖州静候时机好了。

” “成!”王必一拍大腿,“我将表章上交之后速速回转,将此事禀报我家使君,请他尽快与杨奉沟通。

” 董昭摇摇头:“此事宜早不宜晚,你这一去一返太耽误时间。

还不如马上前往梁县拜谒杨奉,表明结盟之意,先斩后奏把这件事趁早办成了呢!” “瞧您说的,这么大的事我岂能擅自做主?再说没有使君的文书,他杨奉能信我的话吗?” 董昭的鼻子抽动了两下,白皙丰腴的脸上露出鄙夷之色:“王主簿,你是不是不敢去啊?” 王必一向是吃葱吃蒜不吃姜,最怕别人瞧不起,眉毛一挑:“大人如此小觑我王必吗?我披荆斩棘独往西京都不怕,见一趟杨奉算得了什么?只是没有我家使君的书信表记,我去也是白去啊!” 董昭冷笑一声:“现在若有一卷曹兖州的书信呢?” “那我就敢去!” “此话当真?” “当真!”王必有点儿挂火。

董昭捋捋胡须:“那我替曹使君写一卷书信给杨奉,你看如何?” “你是说……伪造?!” 说写就写,董昭展开一卷空白的竹简,又扫了一眼曹操的表章就挥笔写起来。

王必只见他下笔有力字迹刚劲,与曹操的笔体一般无二,看得冷汗都下来了。

更可贵的是,董昭早已打好了腹稿,文不加点下笔如飞,语句通顺入情入理,不多时一卷伪造的书信就写成了。

接着他忽然站起身来,似乎把全身力道都用在腕子上,笔走龙蛇般留了一个“兖州牧曹操”的落款。

“可惜没有印……不过书信不加印更能显出谦卑之意。

”董昭说罢,从头到尾默念了一遍,这才对王必道,“喏,你看行不行?” 王必都没敢拿起来看,撅着屁股歪着脑袋读道: 吾与将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

今将军拔万乘之艰难,反之旧都,翼佐之功,超世无畤,何其休哉!方今群兄猾夏,四海未宁,神器至重,事在维辅;必须众贤以清王轨,诚非一人所能独建。

心腹四支,实相恃赖,一物不备,则有阙焉。

将军当为内主,吾为外援。

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死生契阔,相与共之。

通读完毕王必已经汗流浃背,把这封信与表章仔细对比,不但字体笔画难辨真假,就连语句措辞都颇有曹操的风格:“董大人,这封信足可以假乱真。

您好……好厉害啊!” “王主簿,既然有了书信,你就辛苦一趟吧,这可全是为了曹兖州好啊。

” “我去!”王必擦了擦汗,“没想到您还有这本事。

” “这算不了什么,伪造文书的事我干了不止一回两回了。

”董昭搓了搓手,信口道,“当年袁绍任我为钜鹿太守,郡中孝廉孙伉等人意欲叛迎公孙瓒,我就伪造袁绍的公文把他们斩首了。

” 王必忽觉毛骨悚然:读书人可不简单,只要动动笔杆,就可以把人命玩弄于股掌之上! 董昭低头又瞅瞅自己伪造的书信,时而点头时而摇头,似乎还有些细微之处不甚满意,遗憾地喃喃道:“曹孟德笔迹苍劲有力霸气十足,这也是字如其人。

吾能得其形,却不能尽得其神……” “我看这已经够了,蒙骗杨奉那等粗人足矣!”王必说着就要卷起竹简。

“忙什么!让墨迹彻底干透了。

”董昭厉声制止道。

“诺,听您的。

”王必彻底服了,赶忙撒开手,“是不是所有人的笔迹您都能临摹几笔呢?” 董昭在帐中来回踱着步子:“非也、非也,天下有三家笔迹,我董某学不来。

” 王必见差事有了着落,便不再着急了,缓缓坐下喝着水投其所好问道:“哪三家呢?” “头一位就是先朝名将张奂和他的儿子张芝、张昶,他们父子的草书不亚于先朝孝章皇帝,恢弘流畅堪称一绝,我亲眼见过。

连下笔之处都找不到。

”董昭摇着头,似乎心有不甘,“再有就是师宜官、梁鹄这对师徒。

正篆写到他们那个境地已经是登峰造极了,好到极致的东西往往看不出特点,越是没特点越不好学。

” 越是没特点越不好学,王必听这话倒像是至理名言,也来了兴趣:“您方才说三家,还有谁?” 董昭却笑了:“再有你就知道了,尚书仆射钟繇。

钟元常的字自成一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我几度临摹,可就是学不像。

” 一听到钟繇,王必又想起了正事:“董大人,此番我家使君之事,是不是还要请钟繇、刘邈、丁冲几位大人参详参详?”这几个人都曾为曹操联络西京出过力。

原以为董昭一定会赞同,哪知他连连摇头:“我看不必了,大家要是都上疏美言,暴露的就太多了。

现在多少双眼睛互相盯着,决不能让董承、韩暹觉察出曹使君在朝中有势力。

”还有一层意思不能点破,董昭可不想有别人同他一起在曹操面前分享功劳。

王必没考虑那么多:“说的也是,还是得藏一藏锋芒……这墨迹已经干了吧?”他生怕有人进来,想要将它卷起来。

哪知董昭忽然拦住他,抓起墨迹方干的竹简往地上一扔,又踏上一足,用力搓了几下。

王必看傻了:“好不容易写出来,您这是干什么呀?” 董昭俯身将它捡起来,吹了吹上面的浮土,见竹简已经有了斑斑划痕,才满意地卷起来,又扭身在桌案上择出一个最破的绢套将竹简裹好交到王必手里:“此番到安邑,有人注意到你吗?仔细想想!” “没有……绝对没有!” “很好。

”董昭打量他一阵,缓缓道,“上表之事就交给我吧,你不必操心了……现在我要你在地上打几个滚。

” “什么?!”王必以为他玩笑,但瞧他满面严肃又不像说笑。

“给杨奉的信我故意做旧,你也得装得狼狈一点儿。

”董昭捋捋胡须,“一来是让杨奉看看你道路劳苦,更显出曹使君的诚意。

二来你也可编几句瞎话,说不单是董承,连韩暹也阻拦你前行,蓄意破坏他和你家使君的联合,给他们之间再制造点儿矛盾。

” “说这样的谎话,杨奉一问韩暹不就戳穿了吗?” “你放心吧!”董昭冷笑一声,“话由着你说,他敢去问吗?即便敢问,韩暹能说实话吗?即便韩暹说实话,杨奉他又肯信吗?都互相提防着呢!” “您真高!”王必连伸大拇指,这会儿真是心悦诚服了。

“你还不明了目前的形势,我打个比方说吧。

当今皇上好比是一只金碗,李傕、郭汜好比两个无知小儿,杨奉、韩暹、董承等人就好比是一群市井之徒,而曹兖州就是一个正经的官人。

现在有两个无知小儿手托金碗行走在闹市之上,只知其贵而不知其所以贵,结果引来一群市井无赖抢夺。

这帮人越凑越多,你争我夺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

最后从路边溜溜达达走过来一个官人,把金碗一没收,这帮无赖全部下大牢!然后……”董昭说着把手一挥,做了个斩首的姿势。

“哈哈哈……这个比喻倒是恰当。

”王必仰天大笑。

“不怕他们人多势众,人越多越好。

莫说五派,十派二十派才好呢!这些人都是跳梁小丑,根本没资格跟曹兖州斗,真正最难抵挡的对手是……” “是谁?”王必关切地问。

真正的对手不是别人,就是当今天子。

这个十六岁的小皇帝与以往的懦弱之主有天壤之别。

刘协自幼无父无母,没有宦官伺候,生于忧患之中,吃过苦、挨过饿、遭过难、见过仗,有着非凡的智慧与魅力,把一干西京老臣紧紧拉拢到自己身边,而且颇知民间疾苦。

这样一个皇帝,做过董卓的傀儡、李傕的傀儡,怎么甘心再让曹操凌驾于他头上呢?他才十六岁,以后的机会还多着呢……董昭心里似明镜一般,却不好对王必直言,只是摇了摇头,苦笑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难办的事还在后面,叫曹使君作好心理准备吧!” “哦。

”王必不明就里,便随口答应了一声。

不过他对董昭其人却看得很清楚——这个人绝不是传统的士大夫,他擅长耍阴谋诡计,而且连曹操的面都没见过就敢替人家谋私利,看似慢慢吞吞却敢于弄险,在仕途上的野心远远多于对大汉朝的忠心。

胸有城府之深,暗藏山川之险,就是指董昭这种人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神诡大明

我是姬象,谢邀。 人在大明,刚死在紫禁城。 信号不好,神鬼怪事太多。 匿了。 /

哥谭梦游记[综英美]

久作,代号Q,13岁,异能是[脑髓地狱],是即使在异能当中也最被忌讳的精神操控的异能,被称为【活灾难】,因此终日被关在港口mafia的地牢不见天日。 [嗡嗡嗡] 在睡梦中听见了十二点的钟声响起,再一睁开眼,他发现自己坐在一辆黑漆漆的车里,而身旁的开车的人,是一只大蝙蝠? 啊咧,是梦吗?但是,这里好像很有趣的样子~ 怀抱着人偶的少年露出一个崩坏的笑容,眼中的星星闪烁,[既然是在梦里,那就让我/

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徐清麦在一场车祸后,发现自己莫名穿越到了大唐。 可气的是,和她一起穿越的还有她那看上去人模人样实际狗得很的前男友周自衡。 更可气的是,他们还穿成了夫妻! 而最可气的是,周自衡穿成了农官小吏,而她作为一名外科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则穿成了他那柔弱不能自理只能困在后院的家庭主妇。 徐清麦暴躁了,这世界毁灭吧! 等等为什么会有婴儿的哭声? 两人对着原身那尚在襁褓之中,哭得震天响的小婴儿,只能面面相觑/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众所皆知,A医大附属济华医院妇产科有两位王不见王的副主任医师。 江叙和沈方煜从大一入学到博士毕业再到规培评职称,简直拼得你死我活,天昏地暗,堪称你不卷死我,我就卷死你,你考九十六,我考九十七。 卷到最后,居然连看上的姑娘的都是同一个。 谁能想到,没等两个人斗出个结果,心上人直接挽着同性女友的手,在他俩面前笑吟吟地出了个柜。 白白针锋相对了三个月的俩直男三观尽碎,同仇敌忾地一顿苦酒入喉,稀里/

野僧

战长林年少轻狂时,做过最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情有两件: 一件是倾其所有,求娶长乐郡主居云岫; 一件是兴德元年,在居云岫身怀六甲时扔下一纸休书,削发为僧,扬长而去。 三年后,天下大乱,战长林在荒郊救下华盖如云、玉辔红缨的送亲车驾。车里,新妇凤冠霞帔,怀里抱着的稚儿粉雕玉琢,正睁大一双跟他一模一样的眼,懵懵懂懂,似惊似疑。 战长林问:哪儿去? 居云岫答:洛阳赵家,成亲。 *又痞又野和尚X又冷/

全球刷怪

当幻想侵入现实,当科技与人性碰撞,当世界面临抉择,当毁灭悄然到来 注定要成为救世主的屌丝,那一日用笃定的语气教育世人:历史是人民众创造的,但好歹得先活下来,才能自称是人民众的一员吧?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