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兵戈消弭之际,方值黄昏。
南岸城陵矶下,焦虑一日的步雍听闻捷报,大为愕然,良久之后回过神,才大喜赞道:“北府军真乃神兵!”他心事暂了,正待回巴陵城中运筹粮草之事,尚未上车,迎面见有一小卒匆匆赶至,手中高举一枚玉令,长呼道:“有人执令求见步大人!” 步雍接过令牌,凝眸一望,微微失色:“来者何人?” “那人头戴斗笠,面蒙黑纱,并不可见容貌,看其身量,应只是个少年。
”小卒叙述至此,忍不住啧啧道,“不过那少年岁数不大,架势却极了得,竟传命步大人前去江畔见他。
” 步雍闻言却无分毫恼意,只急急上车,命人赶赴江畔。
黄昏赤霞下,小卒口中所说的少年正孤立烟波水色间,面朝北方,紫衣飘动,身形逸美非常。
听闻车马声,少年回首,黑纱下隐约可见其双目明如晶玉,望着下车迎来的步雍,略略颔首致意:“阁下便是临湘太守?” “是,在下步雍。
”步雍不敢托大,以双手递还令牌,揖礼道,“此令从不离郡王身侧,公子今日执此令前来,必定是郡王有紧要传命?” “此令从不离他身侧?”少年微怔了一下,轻笑摇头,“步大人见谅,我并非奉郡王之命前来,原也不知此令是如此紧要之物,当日他赠送给我,本只是一时玩闹之举。
” 玩闹?步雍震惊,盯着少年,满面不可思议。
那少年却是一派坦然,收好玉佩,淡言道:“请步大人前来只为一事。
我想渡江北上,不料寻遍周遭数十里,却不见一叶渔舟。
官船倒有几艘,只是无论我出得多少金铢,他们都是不愿一送,只道是奉太守之命,不敢妄自渡江。
我寻思无法,只得惊动步大人。
” 区区此事便动用权驭江州七郡的至高令箭?步雍提在心头的一口气无处消散,竭力隐忍怒火,劝道:“这位公子,云陵虽战事已定,但北去荆州之地,处处机关暗伏,怕是……” 少年言语柔和,打断他道:“步大人勿忧,我北上是为寻郗元帅,有重要军情告之。
” 步雍目光暗闪:“军情?” “是,”少年在他怀疑的目光下极度无奈,自袖中又取出一枚金令,低声道,“实不相瞒,我乃云阁令使。
” 步雍端详金令,查实无误,叹息一声道:“既是如此,我即刻安排官船送公子北上。
” “有劳。
”少年一笑,微微扬起脸,望向北方山川。
晚风不经意拂过那层罩面的黑纱,步雍转身上马之际,惊鸿一瞥,秀雅清绝的颜色赫然映入眼底。
果然是个女子。
步雍暗叹一声,登车离去。
此少年正是乔装南下的夭绍。
自江夏至巴陵,水路通畅,陆路却多山道,崎岖难行。
她驰马赶了一夜一日,也不曾追上郗彦一行,至此日傍晚,方至城陵矶下。
因闻北府兵在北岸攻打云陵,她便想寻舟渡江。
岂料战乱之下水域封锁,渔舟难见,官船不行,夭绍无奈之际,想起昔日萧少卿取笑她为“梁上君子”时赠送的令牌,便取出引来步雍,这才得舟北上。
抵达云陵城外时,圆月初现天幕,半掩在烟云之后。
十六之夜本该明亮的月光于此时有些雾雾蒙蒙,一丝不见清透。
夭绍入得城中,只觉夜下城池寂静异常,问过引路的侍卫,方知北府大军已奔袭洞庭。
云陵城中留守将士并不多,虽如此,连排碉堡森冷环竖东南,城墙内外甲兵驻守,长槊锋锐,映带篝火红光。
目所及处,一切都是井然有序,丝毫不似劫后余生的战场。
至北府中军暂住的官署前,侍卫入内通传,夭绍静候石阶下,不时见将士进出匆匆。
想来是因战时信报传送频繁,此夜城门并不曾关闭,数骑绝驰而去,马蹄踏飞尘土,月色下卷起一道又一道漫漫长烟。
那是去往西南方向—— 她若有所思,正自出神,忽听身后有人诧异道:“郡主怎么来了云陵?” 夭绍回首,见是偃真迎出府外。
她微笑着道:“我路过此处,便来看看。
他在吗?” “路过?”偃真愣住,片刻才缓过来,说道,“少主已率大军去了洞庭,此夜一战不同夺云陵,想必不到明日午后,不会有胜负战报。
” 夭绍点点头,又道:“军师在吗?” “阮公子随大军一同去了洞庭。
” “七郎也去了?” “没有。
”偃真道,“小侯爷领三千精骑北上,去断乌林、江陵两镇南下的粮道。
”说到这,他想起一事,笑道:“郡主却不知,小侯爷是午后第一个杀入云陵城的,立下了南行的首功。
” 夭绍笑着摇摇头:“七郎心中赤诚,武力惊人,只是谋略尚缺。
阿彦本不该过于偏宠他,如此一来,他会愈发不知天高地厚的。
” 偏宠?只怕小侯爷却当是无止休的折磨。
偃真笑了笑,引夭绍至前庭堂上,问道:“郡主是要在此等少主吗?” “不等他,”夭绍道,“我留封信便走。
” “你……”偃真嘴角抽搐,一时隐生内伤。
他盯着夭绍,想问又不敢问:你千里迢迢追过来,面也不见,就是为了留封书信? 夭绍入得堂内,见烛火中旗帜鲜明、令箭高置,便知是郗彦与诸将议事的正厅,不愿久留,转身去了堂侧偏阁,在长榻上落座,摘下斗笠,露出一张疲惫不堪的面容。
她自斟了一杯茶,喝尽,缓了缓心神,这才发现身前案上堆放的卷帛信函,微笑道:“他以此处为书房?” “是。
” 夭绍垂首,指尖轻触卷帛上飘洒苍劲的字迹,心生无限温柔。
阁中隐闻药酒香气,恰似那人的气息缠绵周身,夭绍转目,望见案侧摆放的酒囊,怔默片刻,问道:“他今日服了两次药散?” “是,”偃真面容微黯,叹了口气,“这两日正逢月半。
” 阁中窗扇大开,夜风之中,偶有虫蛙之声。
偃真久不闻夭绍言语,抬首,方见她默望窗外夜色,飘摇的烛火下,眉眼间尽是不可消散的沉郁忧色。
“这样的话,酒就不够了。
”她低低出声,言词温婉依旧,“大军离开云陵之前,请偃叔再准备些好酒随行。
” 她越是这样的淡静,偃真不知为何心中越不是滋味,点点头道:“属下知道。
” 夭绍这才提起笔,从案上抽出一张藤纸,刚要落字,却见案边放着一个锡印密封的锦盒,似曾相识,念光一闪,伸手便要开启。
偃真忙阻止道:“郡主,这是云阁密函,非少主不得妄动!” 夭绍略一思索,不改初衷,径自取出里面的绢帛,说道:“无妨,若他问起,自有我担当。
” 虽说夭绍毕竟不同他人,但想起往日有人妄动此匣密函的下场,偃真还是忍不住面色发白。
眼睁睁看着夭绍阅罢密函,再度陷入沉思中。
他暗中揣思良久,实在禁不住好奇,冒死探询:“密函所书何事?” 夭绍不答,只卷起绢帛放回锦盒中,笑了一笑道:“我终于知道该怎么与他分担了。
”不顾偃真饱含疑惑的目光,她提笔写就一封信,叠好放置锦盒下,起身戴了斗笠:“偃叔,领我去见陆老将军。
” 她言止从容,显是决心已下、谋划已定。
偃真不知缘由,更无从劝阻,想着自家少主在此郡主面前也常是无可奈何,自己又何德何能,敢逆她的心愿? 没有退路,只得奉命领路。
却不料此行一趟,无意竟也成就了西破荆州的大功一件。
天色微明,细雨飘动,街道上尚不见行人,一匹枣红色的烈马却踏踏行于道中,奔至贺阳侯府前,一浑身血污狼狈的士卒自马背上滚下。
“来人……”他嘶哑吼道。
贺阳侯府前侍卫早觉异常,疾步下阶,皱眉打量来人一身染血模糊的铠甲:“何人喧闹侯府前?” “我乃陆宁将军帐下郎将,有要事求见殷夫人!”那士卒费力扯下腰间牌令,递给侍卫。
“陆将军?”那侍卫面有讶色,忙入府通传。
自昨夜收到云陵失守的败报起,殷夫人一夜无眠,天色未亮,便至书房观看战图。
她陪伴殷桓一生驰骋沙场,自知利害得失,暗忖北府兵南下奇袭的目标所在,只怕不是云陵,而是洞庭。
想起幼弟凌蒙狂躁冒进的脾性,殷夫人更是忧虑——如今北府兵深入荆州,若绕道洞庭水军之后,必断凌蒙退路,如洞庭江面另有敌军相阻的话,两面夹击,只怕洞庭迟早会失守。
而洞庭一失,荆州西南门户大开,北府兵沿江西进将再无阻碍,到时江陵城不过孤城一座,仅南面房城、北面景城可稍作缓冲之地。
念及此处,她心忧如焚,正苦思应对之策时,却闻侍卫来报陆宁帐下郎将求见,不禁大为疑惑,沉思片刻,才道:“请他在前庭稍候。
” “是。
” 侍卫走后,殷夫人去里阁换上深衣,至前庭偏厅,垂落竹帘,才传入郎将禀叙。
郎将在外稍稍洗净了污秽,跪坐竹帘前,自怀中掏出一封染血的帛书递上,言道:“云陵失守当日,危乱中,陆老将军遣我与左中郎将各带书信一封逃出城外,西上禀知战事内情。
” “内情?”殷夫人看过书函,心平气和地微笑道,“他都投降献城了,如今却还有脸面书信于我,让我饶他的两个儿子?” “老将军并不是有意献城的,以那时的形势,却是不得而为之。
”郎将道,“北府兵统帅郗彦曾在灵壁杀降,世人皆知,老将军当时若不降,枉累一万荆州勇士的性命。
如若能暂保性命,却能有机会图谋后路,伺机待发。
” 殷夫人放声一笑:“他陆宁是什么心思,贺阳侯或许不知,却当我还不清楚?且不谈他之前对朝廷态度的暧昧不清,便说他一生三番两次的弃主求荣,这样心胆不忠之人,孰能深信?” 郎将面容微变,抬头看向珠帘之后的模糊人影,乞求道:“殷夫人……” “他的两个儿子必死无疑,非如此不能震慑军心!”殷夫人字字清冷,毫无周旋余地。
郎将一个战栗,虽隔着竹帘,却仍可感觉帘后那人凝望过来的冰冷视线。
“至于你,”殷夫人言词一顿,话锋忽转,“你方才说,还有一位左中郎将?” “是,”郎将伏地道,“他带着陆将军的信,去了房城。
守房城的袁禁将军是陆将军的八拜之交,陆将军深知自负重罪,因此书信袁将军告知北府兵行军路线,让他及早准备。
” 竹帘之后久久无声,而后忽见寒光一闪,耳畔爆裂声起,眼前青竹四飞,散落在地。
郎将猛然一个寒噤,忙匍匐在地,殷夫人冷道:“陆宁既是被困受降,你也说是危乱中逃离,那么写这两封信时他怎会得知北府兵行军路线?” “末将……”郎将声音颤抖。
“你好大胆子,竟敢蒙骗我?”殷夫人重哼一声,挥袖之际,利剑寒芒至刺肌理,已迫在郎将颈侧。
“夫人饶命!”郎将闭着眼睛大叫,“末将不敢再有所欺瞒……陆将军的确是降了朝廷,且写信劝降袁将军,并令我前来,以拖延夫人领兵出城的时间。
” “劝降?”殷夫人尖声笑道,“袁禁却比陆宁忠心多了,这样拙劣的离间计,岂能瞒我?” “夫人明鉴!”郎将连连叩首,“末将不敢有半句妄言,北上的路上,北府军前锋大将谢粲已率精兵五千人,逼近房城外百里。
就算袁将军不肯降,谢粲也会死攻房城,且北府兵大军于后,殷夫人若不早日领兵出城相援,房城危矣。
” 一口气说尽,惊喘阵阵。
那利剑的寒锋近在寸毫,郎将面色如土,不敢妄动一分,良久,才见惊光掠过眼前,长剑入鞘。
眼前但见深衣飘动,脚步渐远,那素淡的香气连带着惊魂的杀气终于消散,郎将双目一闭,抹了抹满额汗珠,失力瘫倒在地。
前庭事态突变,一场风雨呼卷而过。
殷夫人步入内庭时,目望楼阁深深,静立许久,才收敛住杀气激越的心神,步入凤鸣轩中。
“湘儿醒了没?” “未曾。
”轩中侍奉的侍女轻声道,“不过公子一早就起来了,正为女君熬药。
” 殷夫人点点头,轻步走入里阁。
四壁窗纱皆卷,轩外细雨疏疏,湿气微染室内。
殷湘卧在榻上,睡颜深深,眉梢眼角隐带柔和笑意。
外间廊檐下,韩瑞正轻摇蒲扇煮着药汤,见殷夫人进来,忙起身揖礼。
“我来看看湘儿。
”殷夫人对他颔首,目光慈蔼,坐在榻旁,指尖轻抚殷湘的面庞,“湘儿脸色好看多了,伤势恢复也极快,幸赖你这些日子的照顾。
” 韩瑞淡淡一笑,不语,转过身,将炉中火势减弱了些。
殷夫人走到廊檐下,看着轩外雨色,忽道:“昨日苏汶自上庸送来了密报,粮草已夺,正启程南下。
” 韩瑞微笑道:“恭喜夫人。
” “你还不肯唤我一声娘亲?”殷夫人回首望着他,静默片刻,长叹一声,“罢了。
” 韩瑞端详殷夫人的神色,轻声道:“苏将军既是得了粮草,夫人为何还看起来心事重重?” 殷夫人愁容满面,苦笑道:“粮草虽得,城池却失,此时此刻,只怕北府兵已夺下洞庭,倾军西进了,江陵城如今几乎是孤城一座,我如何能够不忧?” 韩瑞道:“江陵城南尚有房城,城北也有景城,二城为佐,怎是孤城?且前几日夫人已备退路,将江陵城中粮草辎重俱运至景城,倘房城不幸失守,北府兵围攻江陵,景城有粮可救。
” 殷夫人摇头道:“房城与江陵互为犄角,断不可失。
只是如今东阳侯谢粲已引精兵攻至房城下,若不尽快将他逼退,待北府兵大军自洞庭沿江北上,两军合围时,我们就无任何优势,徒守空城了。
” “如此说来,夫人要引兵救援房城?” 殷夫人沉默,良久才道:“救援是必行之策,只是我心中另有二事未定。
一者,我若出城,谁来守城?二者,房城袁禁虽说对贺阳侯向来忠心,但与陆宁也是私交深厚,如今陆宁已降,且有密信传与他,袁禁心志是否丝毫未变,我却不能确定。
” 韩瑞想了想,轻声道:“第一件事,韩瑞身负重罪,不敢擅自请缨。
至于第二件事,韩瑞或可前去房城,为夫人一探确实军情。
” 殷夫人面容欣慰,微笑道:“你素有急智,心思缜密,有你前去,我自当放心。
” 韩瑞一笑不言,将炉中煎好的药仔细倒入碗中,以薄纱覆盖,回阁中再望了一眼殷湘,便穿了斗篷,带上斗笠,疾步而去了。
“母亲……”听那脚步声远去,殷湘缓缓睁开眼,看了眼窗外风雨,再望向廊檐下的妇人,轻轻叹了口气,“你何苦要这样试探他?但若袁禁有一丝反心,他便必死无疑。
” 殷夫人目光深远,淡淡道:“袁禁不会反。
” “那你……” “傻孩子,你竟还不明白?”殷夫人柔声叹息,“我领兵出城时,这府中断不能有任何心机叵测之人。
”她看了一眼殷湘,怜悯,而又不忍,“就算那个人,是你的丈夫。
” 殷湘面容微白,眼睫轻轻一颤,默然无声。
奔走一趟,韩瑞自房城返回江陵时,已近日暮。
归时但见城门前衣甲泱泱,旗帜飞扬,将士齐整待发。
殷夫人驰马自城中而出,英气飒爽,眉目含霜,身着的绯红铠甲是这阴沉雨天中唯一的一抹亮色。
韩瑞下马至殷夫人面前,垂手一礼。
殷夫人静望他的面容,笑道:“瑞儿,探察如何?” “房城防守甚坚,袁将军清晨已与北府兵交过手,以利箭飞石将敌逼退十里,北府兵暂已停攻。
”韩瑞低着头,声音缓和清晰,“我进城看过,袁将军身先士卒、部署严密,绝无任何反意。
” 殷夫人满意颔首:“袁禁果不负侯爷一片诚待之心。
” 韩瑞自袖中取出一卷书函,递给殷夫人:“这是袁禁让我转交夫人的信。
” 殷夫人取过信函,见密封完好,方打开浏览。
袁禁在信中道,今夜子时,他将趁黑引精兵出城,由山间密道而出,自背后奇袭北府兵,与殷夫人相约举火为号,双面夹攻,内外相应。
殷夫人阅罢,深思片刻,微笑道:“倒是条好计策。
瑞儿,你若愿戴罪立功,便随我身侧夜战东阳侯,如何?” “夫人有命,韩瑞自当随往。
”韩瑞淡然应命,跃身上马,不经意回首瞥过城墙。
他一眸已眇,视线受限,却仍可见飘动城墙一侧的紫色衣袂,清澈明媚,隐隐映亮了那方天色。
暮钟敲响之后,江陵城横穿南北的长街一派寂寥,凄雨恻恻,阴影浮动,愈衬出夜色的漆黑深远。
街道尽头,树荫沉沉,笼罩着一片残垣破壁,夜风吹过处,几只燕鸟惊飞于破碎瓦檐下。
说不清过了多久,夜深人静,此处草木却潇潇而动,一条人影自萧条败落的池馆中飘飞而出,风雨中渺然成烟,直奔城南方向。
人影于南城门下停驻,站在城墙下的一刻,恰闻远处隐隐传来的鼓号杀伐声,纵是雨夜,那边火光仍盛,彤然遮天的烈烈红晕,便是连数十里之外的此处,也被照出几分光亮来。
空气中有异样浓重的血腥气,雨水飘落不住,却也丝毫冲散不了这气味的刺鼻。
那条人影怔愣片刻,慢慢自城墙下的阴翳中踱出来,借着远处的火光,正望见脚下尸骸满地、血流成河。
人僵立在雨中,再也动弹不得。
“发什么愣?徒然耽误战机!”身后传来一人冰凉无温的声音,金衣飘行夜色中,华光夺目,“你不是想趁机夺得江陵空城?为师已为你杀光了此处的守兵,你只需打开城门,让埋伏城外的兵马进来便可。
” “是你做的?”那人蓦地转身,斗笠之下,却是一张惨白的面孔。
金袍男子负手看着一地尸骨,微微一笑:“怎么?你还想兵不血刃夺得城池?”他转目,盯着她手中的令箭,又望向她的面庞,笑容了然,“你以为凭此令箭便可控制全城?此处是殷桓老巢,你虽奇谋骗得殷夫人出城,然城中留守将士都是死忠殷氏之人,若无武力压制,谁能听你的号令?”说到此处,他笑叹道,“夭绍啊夭绍,如你这般心善,但上战场,只会为阿彦添忧添乱,又如何谈为他分担?” 夭绍面上青白不定,咬紧牙关,难辨愤怒、怯怕还是后悔。
满地尸骸的魂魄一时都似围绕周身,令她心底寒气浮动,身子忍不住地发抖。
“既知承受不了,以后不可再妄为了。
”沈少孤轻道,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从她袖中摸出响箭,迎天射出,而后足尖轻点,飞身至城门处,洞开穹顶,落下浮桥,放任以谢粲为首的兵马驰入城中。
“阿姐,等我先占了侯府和其他三座城门,再来找你!”殷桓老巢竟就此唾手而得,谢粲难掩兴奋,飞马掠过夭绍身旁,急鞭溅飞风雨,直奔贺阳侯府而去。
夭绍看着火光下那张锐气难挡的年轻面庞,怔愣片刻,高声叮嘱道:“不得伤任何老弱妇孺,不得伤任何手无寸铁之人,不得伤殷湘!” 谢粲扬鞭回应:“知道!” 千匹战马自眼前飞奔而过,并不多的人数,却有着急潮汹涌的气势,瞬间席卷至整座城池。
寂静的夜色倏忽被城中四起的火光点燃,夭绍呆呆站在无人顾望的暗影中,听着耳畔不断传来厮杀哭喊声,忽觉精疲力尽,双腿一软,身子摇摇欲倒。
“累了吗?”沈少孤将她扶住,微微一笑,“随你奔波四日四夜不曾合眼,为师也累了。
” 夭绍看着他:“师父,你这次南下,究竟是为何而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那个很爱我的小傻子死了。 从前周晋珩以为易晖是空气中碍眼的一粒灰尘,附赘悬疣,只想抬袖将他拂去。 后来才知道他是燎原大火后的余灰,轻飘飘的一簇吸入肺腑,便足以烧喉灼心。 伤口鲜血淋漓,药石罔效,唯有他能将它医好。 可是他已经死了。 周晋珩x易晖。 暴躁年下明星攻x前世真傻子单纯受。 重生魂穿,破镜重圆,渣攻回头火葬场,狗血套路全都虐。 【排雷】 ①攻不完美,年少不懂事的时候生理和心理上都伤/
林荍从小在霍家长大,为了在霍家生存下去,只能讨好和她年纪相差不大霍家二少爷。 霍圾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做什么都是第一,斯斯文文从不打架,不发脾气,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任何不良嗜好,温柔体贴,没有缺点 可只有林荍知道她讨好的是一条温柔毒蛇。 林荍:你到底想怎么样? 霍圾摘下眼镜,斯文轻笑,姐姐不爱我,为什么对我笑? 一句话简介:腹黑年下的占有欲 /
1. 顾元白穿成了耽美文中存在感稀薄的病弱皇帝,皇帝是个背景板,全文都在讲着摄政王和京城第一美人的掌权史和相恋。 顾野心勃勃元白:我笑了。 他都是皇帝了,怎么可以不掌权天下,不去开疆扩土名留青史呢? 2. 这一日,暗藏熊熊野心的当今大将军之子、未来摄政王薛远,头次随着父亲进了宫。在人之后抬头一看,却瞥见了这年轻天子的容颜。 天生反骨的薛远唇角一勾,轻蔑地想,这小皇帝怎么长得比娘们还漂亮? /
原名:《黑化boss全都是我男朋友》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倘若我不曾见过太阳)。] 苏镜言是n本恐怖小说里的npc,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万人迷,集万千宠爱于一生。 就像是人间的皎月,上帝的宠儿,所有人都恨不得捧上自己的心,博他一笑。 穿越者爱他,重生者爱他,轮回者爱他,就连隐藏在黑暗里的撒旦都爱他。 他人即地狱,而你,是我的人间。 苏镜言是个万人迷,而他对自己的男朋友很满意,但是奇怪的/
辛千玉:所有人都觉得我配不起你,恐怕连你也这么想的。 宿衷:我没有这么想。 辛千玉:大概你从来不知道吧,我和你在一起,你总是爱理不理,全凭我死缠难打。我不想这样了。 宿衷:那就不这样了吧。 换我对你死缠烂打。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高贵冷艳攻和卑微受谈恋爱,卑微受不卑微了,分手了,攻也不高贵冷艳了,回头追,复合了】的故事。 1v1,HE /
五年前,她遭人陷害导致未婚先孕,又众叛亲离,刚出生的孩子惨遭毒手,五年后,她强势蜕变,还被个软萌可爱的小包子忽悠回家,但小包子的家里竟有一个大魔王。 她严肃道:不准干涉我恋爱,不准诱惑我,给我自由! 大魔王信誓旦旦地点头:可以。 然鹅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她收拾包袱准备偷偷溜走,却被大魔王现场抓包! 她怒气冲冲的质问:你不是说我想走随时都可以离开吗? 某只不要脸的大魔王:宝贝,男人的话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