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自九年前起,义垣兄便一直带着鹤老。
如今他随着阿彦南下了,想必鹤老此刻也在阿彦身边。
” “是吗?”夭绍抿起唇微笑,目中柔光轻动,望着白鹤,其间思念之色愈见深浓。
“我好久没见到他……嗯,它啦……”她微微低下头去,站起身,与白鹤道别。
两人刚要转身入殿,岸边又靠过来两条华舟,舟上有人隔着很远便在不住嬉笑,满岛安静,唯她一人笑声娇憨,此刻刚上岸,便放声喊道:“尚哥哥,明嘉郡主!” 商之二人回头,只见慕容虔夫妇与慕容子野夫妇俱已上岸。
晋阳一身淡黄宫裙绣着金色牡丹,临风一站,丽色不胜娇盈。
她提着裙裾小跑至夭绍面前,含笑道:“你原来一直没有回东朝啊,可恨子野一直瞒着我,我今天才知道。
不然我大婚时一定要要请你入宫赴宴的!”说着又拉起夭绍的手,喜滋滋道,“你送给我和子野的画我很喜欢,那只歇在梧桐树上的凤凰,唔,真是漂亮!” 夭绍也很高兴:“你喜欢便好。
”她轻轻放开晋阳的手,与商之一起上前见过慕容虔与云氏。
本要欠身礼拜,慕容虔却止住她道:“皇家宫阙,不必行家礼。
”那云氏在旁边淡淡一笑,看了夭绍几眼,并不多言。
夭绍从小便知云憬的姑母嫁与了北朝慕容氏,虽则谢、云两族向来交往亲厚,但她出生时云氏早已来到北朝,因此从未见过,只听闻这个云氏闺字徵在,自幼聪慧善决断,举族视为奇才,可惜身为女儿身,空有满腹才华,却不得施展。
后来嫁与慕容氏,便再未回过东朝。
夭绍与她今日初见,难免心中好奇,暗暗打量她,只觉她容色果然清丽柔婉,但看向自己时,笑容客气礼到,眉目疏远而淡漠,竟无一丝的亲热之情。
夭绍微觉诧异,声色不动,默默退立一旁。
几人说过家常,便往殿中行去。
慕容虔与子野、商之在前先走,不免轻声论起朝中政事。
晋阳和夭绍陪伴云氏跟随其后,晋阳笑语频频,夭绍偶有和应,云氏总是温温柔柔地笑着,却一言不发,目光望着林中深处,若有所思。
一路上但凡晋阳经过处,林中鸟兽无不惊退四散,晋阳跺脚竖眉,佯怒道:“本公主有那么可怕?” 夭绍一笑不言,云氏柔声道:“你呀,它们还不是被你小时候折腾怕了。
” 晋阳撅起嘴,不以为然:“本公主自幼爱怜它们,何曾折腾过?” 云氏悠悠道:“你小时候来岛上玩,动辄会将它们捉拿回自己宫中,细银链锁着,金丝笼困着,说是爱怜,不如说是从此囚禁了它们。
须知它们和人也一样,是要自由和自在的,虽本性纯良,但倘若被关琐的时间长了,忿恨怨怼之心难免而生,你也不要太过埋怨它们。
更何况,每物都有自己的生存喜好,安身哪处便是哪处,何故要四处奔波不停,不仅乱了自己的道路,也乱了别人的生活,若是惹得事小还能原谅,倘若事大,那便是要变天啦。
”说着长长叹了一口气。
晋阳听前几句时还不住点头,面有愧色,待听到后面,便开始茫然,蹙眉撒娇:“娘亲说什么呢?晋阳都听糊涂啦。
” 云氏挽住她的手,含笑轻拍:“我是唠叨了点,你也不用细听。
公主尚幼,且身处皇家,这些道理本也不需要知晓的。
”言罢侧首看了看夭绍,轻轻道,“不过听说郡主自小聪慧,又得沈太后和舜华姐姐多年教导,人情世故自是通晓,想必是能明白我的话的,是不是?” 夭绍方才看她神色本就心觉异样,后来听她开口说话,便细心留意听了。
她自幼遭逢大难,如今又南北奔波,历经了不少事,自能听出云氏是话中有话。
只是云氏的言语乍然而至,她隐隐约约觉得是在责苛自己,但问责从何而至,她一时却理不清头绪。
此刻云氏问话,她只得如实道:“夭绍惭愧,并不能知晓伯母的言中深意。
不过伯母的话,夭绍会记在心中。
” “如此便好。
”云氏轻笑颔首,携着晋阳,先踏上了石阶,走入青云殿中。
夭绍揣思着云氏的话,脚下踟蹰,有意落在诸人身后。
待她入殿时,晋阳正拉着先到的裴萦絮叨不休,云氏与慕容虔坐于左侧首席,夫妇二人含笑低语,像在商谈什么。
慕容子野坐在离晋阳不远处,微笑支颐,望着晋阳的一笑一颦,眸中满是温柔缱绻之意。
席上不曾见到商之,夭绍也没有多寻,自找了一处空席坐下。
殿中侍女随即奉上一盏热茶汤,青云殿处在水泽岛上,入夜湿寒,夭绍在林中深处待得久了,此刻确有些冷意,低头饮了几口热茶汤,平稳住心神,才抬头看向对面。
殿中与殿外一般,灯烛不多,却有无数珠帘悬挂周壁,映得满殿光彩柔和温润。
夭绍目光落在裴萦的面庞上,凝视一刻,微微惊讶起来。
适才宫门外匆匆一瞥不曾发觉,此刻在炫目的珠光下,夭绍方看清裴萦一反往日柔弱的病态,肌肤光洁明亮,眉目神采焕发,端是十分健康动人的模样。
而裴萦与晋阳笑谈时,也非素日弱不禁风的袅然之态,双颊绯色晕染,那样绮丽的颜色,绝非脂粉可敷成。
裴萦病恙痊愈了吗?夭绍甚为疑惑。
而另一边,晋阳虽与裴萦说着话,但被一旁慕容子野那样盯着看,多半有些心不在焉,不时侧首瞪一眼慕容子野,神色娇嗔,目中却尽是害羞与欢喜。
慕容子野被她瞪得多了,傲气一起,斜睨起双眸,掉开视线,专心致志欣赏起殿外水光。
裴萦目睹他二人这样难掩的柔情蜜意,好笑的同时心头却是一酸,掩袖执盏,抿了抿茶汤。
待放下茶盏,却见晋阳正瞧着自己的脸发怔,裴萦笑道:“你又发什么傻?” 晋阳上上下下仔细瞧她,“啧啧”道:“萦姐姐这次自华清宫回来,似乎身体大好了。
我们聊了这么久,你还这样有精神……”说着目光一闪,凑上前,悄声道,“是不是因为血苍玉啊?” 裴萦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一旁慕容子野却转过头来,望着裴萦的眉眼,愣愣出神。
晋阳拾起一颗果子扔向他,恼道:“不许这样看!” 慕容子野皱了皱眉,慢慢转开视线,然脚底却似有寒气浮起,面色渐渐发白。
晋阳哼道:“又装模作样了!”甩了头,不去理睬他。
裴萦却若有所觉,看了慕容子野一眼,蹙眉思了片刻,微微抬起双目,眸光有意无意看向殿中一隅,望了一会,又垂首沉思。
殿中乐声不绝,孤身坐在对面的夭绍自不闻他们的对话,此刻见诸人神色异样,又见裴萦望着殿中角落像有所感,便随着她的目光望过去。
那里的光线比殿中任何一处都要黯淡些,从她这边的方向看过去,更是背光模糊,可那袭黑袍却正在那里,修长的身影静静倚着身后的栏杆,孤单而又淡漠。
夭绍下意识便想去他身边,刚要站起,脑中却忽地浮现云氏的话,心念微动,又慢慢坐下来。
殿中乐止,商之这才自角落里起身,在夭绍身边坐下。
夭绍见他面色如常,并无忧虑伤愁之态,便没有再多言。
酒宴伊始,诸人举杯敬酒北帝,恭贺得胜之喜。
夭绍听他们祝词方知道,原来谢澈昨夜已攻下咸阳,且领兵与赵王所部连成一线,将攻夺斜谷关。
胜报今日午后到达宫中,中原战场的形势至此乾坤已转,司马豫龙心大慰,宴上杯到不拒,连饮数斛,确是得志踌躇的喜悦。
三巡过后,诸人言词渐无拘束。
因是战时,又是家宴,宾客只这十数人,顾忌甚少,且宴上只有丝弦助兴,并无以往的纤歌飞舞,气氛颇为清雅和睦。
君臣之间又因战胜之喜,言笑晏晏,一时相谈甚欢。
满座谈论的都是北朝诸事,夭绍身为局外人,对朝政并不感兴趣,对他们谈话充耳不闻,只默默饮酒,于心中徘徊的除了血苍玉外,便只有明妤。
她已许久未见明妤,今夜难得再见,关切之情自是不言而喻,不时便抬眸往龙案旁瞧一瞧。
明妤容色照人,笑颜依旧,似乎比大婚前还要丰腴了不少,夭绍望着心中渐安。
而后又目睹北帝对明妤的关切温柔,两人对视时,其间情意深藏。
这样的亲厚依恋,绝非做戏可得,夭绍这才悄悄松了一口气,暗自替明妤欢喜。
“酒壶便放这吧。
”忽听身旁商之道。
斟酒的侍女依言放下酒壶,退到一旁。
夭绍这才发觉今夜宴上商之沉默寡言得很,除了先前的敬酒,此后除非北帝询问,再未多说一句话。
夭绍身子微倾,在商之伸手之前,轻轻拿起酒壶,放在自己这边。
商之一怔,夭绍轻道:“你已喝得太多了。
”说着,倒了一杯自己饮的花露,递至他面前。
商之微微笑了笑,接过花露饮下。
“我有事要问你。
”夭绍低声道。
“什么?” “我看萦郡主气色甚好,像是病愈了。
”夭绍道,“你医术了得,帮我瞧瞧,她是不是大好了?” 商之望了一眼正与裴媛君说话的裴萦,淡淡道:“是,她已痊愈了。
” “那就好。
”夭绍由衷欣喜,“先前我还担心拿走了血苍玉她的身体不能治愈,如今她已病好了,那我拿血苍玉回江左,就安心多了。
” 她自顾欢喜,却不曾发觉身旁商之缓缓放下了手中玉杯,紧抿双唇,目中哀伤已然深浓。
宴至酣时,北帝兴起,令移宴殿外,于空旷的玉台上对月饮酒。
内侍闻命忙在殿外拾掇案席,不一刻,便恭请诸人外间饮宴。
诸人围拢玉台上,头顶冰轮圆月,脚踏葱郁丛林,眼望冷波汩汩无边无尽,远处更有横山黛色半遮天幕,景致之妙,足以醉人。
夭绍至此心境也不同方才,夜下当风,望着月生白浪,烟波浩渺,亦觉畅怀。
耳边又听慕容子野正轻声念着东朝名士的诗词给晋阳听,夭绍不由自主地便想起往年在东山时,若逢此夜此景,父辈们必然是聚集一处,曲水流觞,无限风雅。
那时自己尚幼,父亲不愿带上自己这个累赘,她每每只尾随阿彦身后,扮作小书童,悄悄地去参加名士之宴。
她总是躲在暗处看众人各显风采,前几次倒也无事,只永贞四年的上巳之日,自己稍稍往前站了站,未料那觞就流到了面前。
记得自己那时目瞪口呆,旁人却无一分愕然,纷纷笑请自己做诗一首。
惶恐之下诗赋如何能出,她只在众人戏谑的目光下涨红了脸,夺了阿彦手里的笛子,横笛一曲,灌了一杯酒,便逃之夭夭。
而后,她生平第一次酒醉,走了没多远便头昏眼花,卧倒路途。
幸亏郗彦随后而至,将她背回家中。
想到此处,她眉梢一柔,笑意漾在唇角,再挥之不去。
正沉浸在往事中时,耳边忽传入一人清冷柔婉的声音:“今夜景色既美,喜事也多,若无佳曲相伴,倒也可惜。
明嘉郡主,你说是不是?” 夭绍望着端坐高处的裴媛君,微笑道:“北朝宫中的乐师技艺已极好,今晚的曲子也都很应景。
” 月色下,裴媛君秀目澄明,缓缓摇了摇头,道:“他们这些不过是凡间俗乐罢了。
前几日哀家倒听一位大臣提起,他去年前往东朝迎亲,曾听郡主奏了一曲《浪击青云》,堪称天外之音。
今夜若有幸,哀家倒想一闻那首琴曲的风采。
” 夭绍闻言怔了怔,待要婉拒时,却听云氏已柔声道:“太后,那曲子妾身曾听过,好是极好,但音调铿锵雄浑,却是阵前曲,并不适宜今夜赏月。
若太后真想听天外之音,妾身倒有一个建议。
” 裴媛君道:“云姐姐请说。
” 云氏笑道:“明嘉郡主在江左自是琴技无双,尚儿在北朝又何尝不是精于乐理的第一人。
不如今夜让他们合奏一曲,琴笛成双,应也不俗。
太后意下如何?” 裴媛君看了眼云氏,声色不动:“既是云姐姐的主意,哀家自无异议。
只是不知尚王爷能否纡尊降贵,为哀家等奏上一曲?” 云氏望着商之道:“今夜既贺陛下得胜大喜,又贺公主与子野新婚,尚儿自当乐意的。
” 话语落下,商之与夭绍还未言语,晋阳已抚掌笑道:“娘亲的主意甚好,我也早听说明嘉郡主的琴曲传神,只是不曾一闻,若今夜能和尚哥哥合奏,怕真的是仙曲下凡了。
皇兄,你说是不是?” 司马豫微笑不语,看着商之二人,眸色渐深。
举座宾客这时也都望了过来,目中皆含期盼之意。
事已至此,夭绍和商之再无推搪的可能。
一旁早有内侍将琴案抬了过来,摆在玉台临水一角。
夭绍起身一礼,坐了过去,伸手调了调琴弦,对商之微微颔首。
商之站在她身边,将宋玉笛送至唇边,吐气而出,引出曲调。
笛声悠扬婉转,如细雨扑洒、春风绕身,夜风中绵绵散开。
夭绍唇角一弯,看了看商之,正见他也低头望着自己,眸中含笑。
这是年少时他谱写给她的曲目之一,二人虽从未合奏过,但年少所练,却是熟敛在心。
夭绍手腕轻动,琴声随笛音缓缓而起,清丽柔软,似莺鸟低低鸣唱、树木簌簌摇曳。
琴笛旋绕,契合了一段,而后音色愈行愈阔,一时晴朗如旭日照空,百里竹林潇澈无限,千里花海明媚不尽。
再之后音色陡转低沉,宛若江河汤汤流荡、山川巍巍而行,俯望风景如画,山河无涯,令人顿生畅快平生的恣意。
一曲终了,夭绍待要将手收回,却听笛音又是一转,曲声轻柔欢快,一如低低倾诉,又如喁喁私语,缠绵悱恻,浓情之处更是难以离舍,听得她心弦一颤,忙抬起头。
而他却背对着她,面对清池,黑袍飞动,如挽轻云—— 正如那次在邙山悬崖边,他第一次以宋玉笛吹奏这首曲子时,她望见他的背影。
诸人本正沉迷于浑似天籁的琴笛合奏中不能自拔,忽听琴声不再而笛音独奏,不由都讶异望过来。
夭绍垂首,指尖按着琴弦。
她坐在灯火零星处,神情模糊不辨。
座中诸人望着她,正自不解时,那琴音却终于缓缓逸出,柔和明丽,渐渐与笛声融和一处。
“确是天外之音。
”曲罢,司马豫轻声而叹,意犹未尽。
满座嗟叹,纷纷称赞二人天衣无缝的配合。
而在玉台一角的两人,却已置身事外,长久静默无声。
“归座吧。
”半晌,商之轻轻启唇,黑袍一转,已先离开。
众人品乐赏月不察时,一名内侍悄步至宴上,在慕容虔耳边低语几句。
慕容虔面容一紧,立即起身,于司马豫身边轻道:“前朝传来西北战报,请陛下移步偏殿。
” 司马豫闻言笑颜微敛,为免打扰裴媛君与明妤的兴致,并无多话,起身离席,与慕容虔快步走去偏殿。
北帝一走,席间气氛更松动闲散了些。
裴媛君与诸亲王闲聊逸事,明妤与云氏在旁静静倾听,晋阳席上多饮了几杯,此刻微有曛醉,伏在案上看向慕容子野,吃吃而笑。
裴萦独坐了一会,望着离席凭栏而立的商之,想了想,提步走去。
“尚王爷,”她站在商之身后,轻声道,“慕容王爷方才对陛下说是西北战事,你不去偏殿看看是来了什么战报?” “自是得胜的消息。
”商之淡然道,转过身看着她。
裴萦目光微动:“看来你又是早知晓了。
” 商之笑了笑,没有答话。
裴萦望了他一会,将背在身后的手举至身前,捧着一个锦盒,递给他:“叔父让我给你的。
” 商之接过,并不打开锦盒,目色极深,喜哀不明。
他轻轻叹了口气,低声道:“血苍玉乃上古灵药,郡主能够割爱,尚感激不尽。
” “不必了。
”裴萦神情冷淡,声音却一如既往的轻柔,“听叔父说,这血苍玉为我裴氏换来不少好处,物有所值。
而今我也病愈了,留着这枚血苍玉在身边,也无多大用处。
” 这枚…… 果然。
商之心中隐恸,唇边却微微一扬:“你的身体……” 裴萦一笑:“前几日在华清宫,姑母派了御医用血苍玉调药。
此玉果然灵性,我如今病已痊愈,也无须尚王爷再挂心。
”她目色如水,在他眉目间再端详了一霎,而后款款转身,并无半分留恋般,自回席上。
商之紧攥锦盒,转过头朝玉台的角落望过去,夭绍仍一人站在那里。
台下柳枝轻拂,牵动她单薄的裙裾,她孤身面对清池,默默凝望水波流动。
暗淡的灯火下,那身影竟是纤弱至此。
偏殿,司马豫看完战报,立于窗旁,良久无话。
慕容虔却是甚喜,道:“陛下,西北阳武关已夺,金城可望,姚融被逼西郡一隅。
东北柔然已与我朝签下盟约,西南羌胡也忙于内乱,姚融无人可依,待不日夺回金城,姚融便是必败困局。
陛下还有何可烦忧的?” 司马豫抬起双目,薄唇微扬,笑意并不舒朗。
“确是极好的消息。
”他合起战报,扶了扶额,烛光下黑瞳如墨,深邃难测,“朕怕是适才酒饮得太多,又逢好事连番而至,有些失态了。
” 他坐于御榻上沉吟一会,又道:“传命去西北,命拓拔轩领军暂守陇右,金城不需急夺,待赵王与车邪攻下斜谷关,三军会师,再一并剿灭姚氏叛逆,如此胜券才大。
” 慕容虔闻言却不动,轻轻皱了皱眉。
司马豫道:“怎么?” “陛下,”慕容虔揖手禀道,“西北战马缺乏,粮草已两月未按时到达。
若不能速战速决,云中屯粮匮乏,鲜卑将士恐怕支撑不过半月。
” 司马豫微怒,低声斥道:“苻景略竟还未派粮至西北?明日朝上朕会亲自提醒他。
” 慕容虔看了他一眼,心中微微叹了口气,垂首道:“谢陛下。
” 司马豫放下战报,端起茶盏抿了两口。
茶汤苦涩,竟是好不容易才咽入喉中。
一时他又想起件事,言道:“朕前几日听人说,鲜卑部这次之所以能战无不胜,皆赖军中从天而降的一位军师,白衣白发,虽是瞎盲之人,但天文地理、诸子百家却是无所不通,堪称神人。
” “神人?”慕容虔莞尔,“是谁这般谣传?陛下,那军师你幼时自当熟悉的,他是臣的兄长,也是陛下十四年前的丞相。
” “慕容华?难怪……”司马豫恍然大悟,笑道,“朕许久不曾见他了。
”沉吟片刻,道,“传旨命慕容华回朝,朕在治国军政上有诸多疑难,要求教于他。
想当年父皇遗命令他为首辅,也是叫他终身辅佐朕的意思。
朕这要求,不算强人所难吧?” 慕容虔摇头道:“陛下言重了,臣这便让人接兄长回洛都。
” 至此,北帝如释重负,君臣二人再至殿外,说了西北战报的喜讯。
诸人闻之恭贺不迭,玉台上又是一片欢声笑语、觥筹交错。
夭绍归座后,望见商之手边的锦盒,想到方才她转头时恍惚是看到裴萦与他在一处说话,心念一动,一时的喜极仿佛是身置云霄间,问道:“那是血苍玉?” 商之点点头:“是。
” “我看看可以吗?”她虽勉力克制着激荡的情绪,声音却还是止不住地颤抖,伸手将要拿过锦盒,不料商之却忽然将锦盒按住。
夭绍抬起头,身旁宫灯明亮,两人距离又如此之近,她看得清楚,他的面色比先前大有异常,竟透着些许青白,连那双一贯清冷刚毅的凤目,此刻也凄茫黯沉了几分。
“怎么了?”她看着他,心底隐生不祥的预感,“是不是……” “不是!”商之将视线瞥过一侧,笑了笑,“宴上就不必看了吧,明日路上再看,好吗?” 夭绍抿唇,慢慢掉开视线,望着面前杯盏,神色怔忡。
商之有些不忍:“夭绍。
” “嗯?”她回首,目光明亮,期冀地看着他。
他却一时什么话也不说,只轻轻握住她一直发颤的手。
肌肤相触,才知彼此的手掌都是一般的冰凉。
两人对望着,夭绍眸中的光亮慢慢黯淡,却仍紧盯着他,最后一丝光泽沉淀在她眸底,固执不消。
商之低声道:“血苍玉只剩下了一枚。
不过你放心,雪魂花仍能救活,只是药效减弱……只要阿彦戒了他现在吃的药散,或能……再活数年。
”他握紧她沁满冷汗的手心,又道,“事情并未至绝境,至明年初春,燕然山的雪魂花定然再生了,我们还有希望……”言至此处,忽觉不对,商之望着面前少女刹那苍白如雪的面庞,轻道:“夭绍,你听到我说的话了吗?” 夭绍不语,看着他,目光懵然,仿佛大梦初醒。
“……听到了。
”她轻轻点头,唇一张一合,却未吐出任何声音。
阿彦,九年寻药,生死茫茫,期望、失望、而后绝望……不断轮回,不断折磨——你原来都是这般忍过的? 有的时候,原来只需稍稍清醒,便能觉心中的绝望已近撕毁人生的悲怆。
她幽然道:“希望?还能再希望吗?”转眸望着锦盒,目光寒冷厌世,再无素日的光彩清澈。
商之看了她良久,将她的手松开,苦笑道:“如果连你都绝望至此,还有谁能鼓励阿彦,令他再生活着的期冀?” 夭绍凛然一惊,慢慢扬起脸。
商之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字道:“他此刻要的,绝不是你带着绝望与悲痛回去。
若你还能欢笑快乐,他即便病入膏肓,也不舍离世。
”他微笑道,“那样,我们便还有希望。
” 夭绍却无法再笑出,目中酸涩难忍,她微微低下头去,双目一垂,泪水扑簌而落。
商之轻叹:“这是宴上。
”夭绍也感觉周侧有探究的目光朝二人看来,忙侧过身,拭干眼泪,轻轻道:“尚,谢谢你。
”耳畔,晚风吹过,他只低低叹了口气,却没有再说一句话。
事已至此,自己又能如何——圆月西移,银光照入杯中,澄澄然一如她此刻的心境。
沐浴罢,夭绍见明妤寝殿灯火仍盛,想了想,便走了进去。
明妤晚妆清丽,正阖目倚在长榻上,自东朝随嫁来的两名侍女侍奉在旁,见夭绍来,忙笑迎道:“郡主来了,晚宴闹了这么长时间,郡主竟不累?” 夭绍道:“不累,想和阿姐说说话。
阿姐睡着了?” 侍女们掩嘴一笑:“没呢。
” 那边明妤也已睁开眼,含笑望着她:“我便知你今夜一定要找我说话,一直等你呢。
”她指了指榻边矮凳,让夭绍坐下,又嘱咐两侍女道,“去前朝看看,陛下休息了没?若没休息,叮嘱前朝的人多熬些醒酒养神的茶汤。
” “是。
”侍女领命去了。
明妤拉着夭绍的手,笑道:“如何?你想和我说什么?” 夭绍摇摇头:“本想问阿姐如今过得如何,但看方才阿姐的叮嘱,便不用问了。
夫妻之间举案齐眉,如此体贴周到,想来平时北帝对阿姐也是极好的。
” 明妤轻轻一笑,言道:“你若没话问我,我却有话要问你。
”说着审视夭绍的眉眼,见她双眸依旧微微泛红,柔声道,“你和云中王,是不是已私下定情了?” “什么?”夭绍满脸通红,一时手足无措,解释道,“我和他只是……只是知已好友,阿姐莫要胡说!” 明妤看着她竭力辩驳的紧张神情,目光略动,不知何想。
过了一会儿,见夭绍面色红晕已褪,眸中却渐渐透出几分伤愁,明妤也不禁暗暗叹气,说道:“我误会不误会不要紧,但怕别人误会……北朝朝事正是晦深莫测的时候,你此时入宫,只怕陛下用意并不简单。
若真的牵扯到相关利害关系,我却担心自己不能保护好你。
” 夭绍笑道:“这个阿姐倒不必担心,我明日便能回江左了。
” 明妤怔了怔:“如何得回?” 夭绍道:“竺法大师正在邙山白马寺,婆婆有命我回江左的急旨给他。
若他明日携旨来请我回东朝,北帝断无扣人于洛都的道理。
” “如此……”明妤想了想,蹙眉道,“太后又为何会在此时来旨要你回朝?” “此事一言难尽。
”夭绍叹了口气,便向明妤说了沈太后重病、敬公公乔装至北朝传旨一事。
明妤听闻敬公公起初被慕容子野无辜押入牢狱,不禁又好气又好笑,伸指戳了戳夭绍的额角,数落道:“太后一向最为宠爱你,如今病重,你不日日侍奉在旁也就罢了,竟关押敬公公一行人,真是……”见夭绍脸上也有惭愧担忧之意,斥责之词终究没说出口,转而言道,“我却当真不知,若非云中王,这北朝有什么吸引你的,能让你半年不回江左?” 问到此处,夭绍笑了笑,脸色微微发白,低下头去,却不肯再言语了。
“罢了,”明妤素知她的执拗,收了口,缓缓自榻上起身,“你既明日出宫,我连夜写封家书,劳你带给我父王。
” “好。
”夭绍站起搀扶住她,望着她还未隆起的腹部,脑中忽想起苻子绯昨夜的病容,不禁低低叹了口气。
明妤瞥她一眼:“还有何事忧愁?” 夭绍心下黯然,却又不愿在明妤面前流露太多伤感,勉强笑了笑,道:“我却是懊悔,不能守在宫里看我小侄子出世了。
” 明妤微笑垂首,手掌轻抚腹部,柔声道:“总有一日会再见的。
” 次日朝后,司马豫正与裴行等人在文华殿议事,一时有内侍通传,东朝竺法大师手执沈太后懿旨于宫外求见。
“竺法大师?”来者甚为不速,司马豫心起疑惑。
然东朝慧方寺主持竺法、北朝白马寺主持竺深,此二人圣名满天下,不仅义理精深、悲天悯人,更因俗身皆出自两朝皇室,尊贵无比,天下无人敢待之不敬。
更何况如今竺法携沈太后懿旨而至,虽来得鲁莽,司马豫却也无法怠慢,忙命内侍传竺法入前朝,避退群臣,自换了朝服,于文华殿正殿等候。
不多时,日色下遥见缁衣飘飘,一僧人缓步行在汉玉宫道上,身姿清绝脱俗。
竺法与竺深虽为同辈师兄弟,却比竺深要年轻许多,颚下美髯低垂,眉清目秀,周身气度旷达,甚得东朝山水之灵隽。
竺法慢步入殿,合十而礼:“东朝竺法见过陛下。
” “大师请起,”司马豫扬手虚托,“赐座。
” 竺法不比竺深宝相庄严,行止尔雅斯文,言词随性,却有江左名士的风范,此刻含笑婉拒道:“老僧为人所托而来,帝王贵胄之地,不便久留。
只是我朝沈太后懿旨,须得老僧转交明嘉郡主。
听闻郡主昨夜入宫,老僧莽撞寻到此处,未曾按朝礼觐见,还请陛下恕罪。
不知陛下能否宣出郡主?老僧自于殿外等候。
”言罢,便要转身出殿。
“大师留步。
”司马豫唤住他,“朕素日也研究佛家义理,今日若能听大师亲自讲解佛经精妙,便是受益无穷。
大师请殿中坐。
”说罢,转顾身旁内侍,“速去紫辰殿传明嘉郡主。
” “是。
”内侍疾步出殿。
竺法微笑道:“陛下贵为万民之主,闲暇能修佛学义理,诚属不易。
”他欣然在御案下首落座,与司马豫讲解佛道,言词殷殷谦和。
正听竺法说到深刻玄妙处,内侍通传明嘉郡主宣至,司马豫遗憾道:“稍后再请教大师。
”便传夭绍入殿。
夭绍至殿中拜过司马豫,又对竺法欠身一礼,微笑道:“大师别来无恙。
” “郡主有礼。
”竺法浅笑颔首,将带来的懿旨递出,“此乃沈太后的旨意,郡主看看吧。
” “是。
”夭绍肃容接过,看罢脸上笑意尽去,眉目之间满是忧虑,踌躇片刻,转身朝司马豫深深一礼,轻声道,“陛下,明嘉想请辞回东朝。
” 司马豫皱眉:“何事?” 夭绍将懿旨呈上御案:“太后病重,宣明嘉南下榻边侍奉。
” “如此……”司马豫望过卷帛上的字迹,目光落在最后章印处,半晌方慢慢启唇,“你准备何时启程?” 夭绍道:“太后旨上令我见谕即回,明嘉不敢懈怠,想立刻启程南归。
” 司马豫手指敲击御案,斟酌良久,才道:“我朝如今战火频频,郡主南去一路恐有危虞。
朕派禁军百人护送郡主南归吧。
” 夭绍看了看他,心中虽是无奈,却不得不点头应下:“多谢陛下。
”
出了洛都城约莫十里处,敬公公与沐奇正等在途中。
此行侍卫首领看过敬公公的腰牌,自无推诿同行的理由。
联袂上路后,一行人快马加鞭,欲在日落之前赶到南下的第一重镇庐池。
未时过了枫岭之西,车马自平坦官道拐入崤山道后,山峰遮蔽日光,道路愈发崎岖,夭绍于车中颠簸不耐,索性探身下车,于道旁驿站要了一匹坐骑,与众人策骑赶路。
如此疾驰三个时辰,日暮之前,终走出崤山道,于菱册道交汇的岔口,远望前方庐池官道笔直通畅,侍卫首领这才松了口气,下令人马稍歇。
庐池官道一侧正是清波荡漾的洛水,旁有白堤长筑、绿柳成荫。
夭绍牵马走去堤岸,任马儿伏头饮水,她自站在柳树下,默望夕日下波光闪烁的长河,久久未动。
“郡主,”敬公公从后悄然靠过来,手中以纱绸捧住几块饼饵,温和道,“这里有些干粮,郡主吃点吧。
” 夭绍转眸,看着他明显瘦削下去的面庞,心知他这几日在牢狱中必然不好过,歉然道:“敬公公,那日在云阁……” “多谢郡主将老奴从狱中救出来。
”敬公公打断她,自拾起一块饼饵放入嘴中,微笑,“郡主不吃,老奴便先用了。
其实这几日在牢中膳食倒是不曾亏待老奴,每顿还有美酒,只是奴牵挂着病卧榻上的太后,如何能有用膳的心情……”他叹了口气,缓缓吃罢饼饵,又感慨道:“今日便不同了,郡主肯与我回邺都,吃什么都是可口的。
” 夭绍望着眼前水色,忽道:“敬公公,我想问你一件事。
” 敬公公道:“郡主请说。
” 夭绍目光略垂,折下一根细长的柳条,轻轻绕住指尖,轻声问:“婆婆的病,真的只能挨一年了吗?” “郡主问这话,莫非怀疑祁某假此借口骗郡主南归不成?”敬公公盯着夭绍的面庞,言词缓慢道,“太后圣体关系社稷天下,孰人敢玩笑待之?去岁入冬,正逢殷桓动乱之时,群臣跪叩承庆宫外,诤言死谏,几乎把太后说成是乱世祸水,逼迫她交出虎符。
那两日太后恰受风寒,经此一闹,昏厥榻上,云夫人连夜入宫诊治,方才将太后救醒。
” 夭绍闻言指间失力,柳枝一弹,无力松开。
她蹙眉道:“虎符之事我虽听说了,却不知——” “不知是群臣逼宫?”敬公公冷冷一笑,想说什么,又竭力忍住,转而言道,“其实那时除此事,郡主的所作所为,又何尝不伤太后的心?可即便太后当时又怒又伤心,她还是亲自写了书信给北帝,为你暂留北朝之事予以通融。
” 话语一顿,他叹了口气,尖细的声音慢慢放得轻柔:“郡主,说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五年前,她遭人陷害导致未婚先孕,又众叛亲离,刚出生的孩子惨遭毒手,五年后,她强势蜕变,还被个软萌可爱的小包子忽悠回家,但小包子的家里竟有一个大魔王。 她严肃道:不准干涉我恋爱,不准诱惑我,给我自由! 大魔王信誓旦旦地点头:可以。 然鹅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她收拾包袱准备偷偷溜走,却被大魔王现场抓包! 她怒气冲冲的质问:你不是说我想走随时都可以离开吗? 某只不要脸的大魔王:宝贝,男人的话听/
国民弟弟肖让和同班同学的大合影曝光后, 整个微博都在刷:请问和肖让当同学是一种什么感受??? 五班众人刷到这条微博,对沈意说:同学算什么,应该邀请你去回答一下,和肖让当同桌是什么感受? 沈意低头做题不敢回答, 作为话题当事人,肖让却在课桌下悄悄抓住她的手,低笑道:或者回答一下,和肖让早恋是什么感受 本文又名《我的同桌是大明星》 /
那一天大雨滂沱。 跳崖后,纪棠没有捡到绝世秘笈,而是收获了一个浑身浴血倒地不起眼神如垂死孤狼般锋戾的美少年。 她帮他包扎了伤口,背他走出了大山,照顾了他的生活,劝阻了他的复仇,告诉他:广积粮,缓称王 君子复仇,十年未晚。 最后她养成了一个超级大佬。 横扫一切大小仇家,干掉了渣爹渣妈,把原文的龙傲天男主打得脑浆子都出来了。 唯一脱轨的,就是养成过程中,大佬看她的眼神渐渐开始不一样起来了。 孤/
她是中国夜莺,倾城名伶,用歌声美貌邀宠于权贵。 他是五省督军,戎马半生,宦海沉浮心系家国豪性。 风情连城,衣香鬓影叹浮华,乱世惊梦,百年家国百年身。 云漪和念卿,夜晚和白昼,截然不同的名字背后,她拥有更多神秘的身份。白天,她是报馆里贫寒的小职员;夜晚,她是艳色倾城的中国夜莺;风月场上,她是军阀权贵的情妇;政客手里,她是满清遗老与日本人争相操纵的棋子。 烽火动荡,十里洋场,乱世迷雾里,她是一/
听说九班休假的漂亮男生来上学了。 班级大佬谢大公子,看那男生眼神简直越来越暧昧~ 直到唐璨回家的路上,遇到病秧子的谢大公子,嘴边衔着根烟笑的温和纯善,抬脚一伸堵住她的去路。 /
这坑爹的原始部落! 终有一天,我们将重返故地。荣耀依旧在,炎角之火永远不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