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僖公卷十一起八年尽二十一年(2/3)

所以不复举小国者,从一法之后,小国言从令行,大国唯曹、许以上乃会。

咸,音咸。

不复,扶又反,下同。

) 秋,九月,大雩。

(曲阳�之会不恤民,复会于咸,城缘陵,烦扰之应。

) [疏]注“由阳”至“之应”解云:谓上十一年“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是。

冬,公子友如齐。

十有四年,春,诸侯城缘陵。

孰城之?(诸侯不序,故问谁城。

) [疏]注“诸侯”至“谁城”解云:案上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传云“孰城之”彼注云“据内城不月,故问之”然彼经书月,故得此解,此经不月,传云“孰城之”漫道诸侯无所指据,缘陵之号由来未有,故怪而问之。

城杞也。

曷为城杞?灭也。

孰灭之,盖徐、莒胁之。

(以下皆狄徐也。

言胁者,杞,王者之后,尤微,是见恐曷而亡。

恐,丘勇反。

曷,火葛反。

) [疏]注“以下”至“曷而亡”解云:即下十五年冬“楚人败徐于娄林”注云“谓之徐者,为灭杞,不知尊先圣法度,恶重,故狄之也”;文七年“冬,徐伐莒”彼注云“谓之徐者,前共灭王者后,不知尊先圣法度”今自先犯,文对事连,可以起同恶,莒在下不得狄,故复狄徐也。

一罪再狄者,明为莒狄之尔是也。

曷为不言徐、莒胁之?为桓公讳也。

曷为为桓公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也。

然则孰城之?桓公城之。

曷为不言桓公城之?不与诸侯专封也。

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

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

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

(辄发传者,与城卫同义。

言诸侯者,时桓公德衰,待诸侯然后乃能存之。

外城不月者,文言诸侯,非内城明矣。

为桓,于伪反,下“为桓”“为天下”并注“臣为”同。

) [疏]注“外城”至“明矣”解云:正以隐七年“夏,城中丘”;襄十九年冬“城西郛”“城武城”之属,是内城不月。

外城月者,即上元年夏六月“城邢”;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之属是也。

今外不月,正以文言诸侯,非内城可知,故省文。

而昭三十二年冬“城成周”不月,盖以城天子与内同。

夏,六月,季姬及曾阝子遇于防,使曾阝子来朝。

曾阝子曷为使乎季姬来朝?(据使者臣为君衔命文也。

)内辞也。

非使来朝使,来请已也。

(使来请娶巳以为夫人,下书归是也。

礼,男不亲求,女不亲许。

鲁不防正其女,乃使要遮曾阝子淫�,使来请已,与禽兽无异,故早曾阝子使乎季姬,以绝贱之也。

月者,甚恶内也。

要,一遥反。

遮,诸奢反。

�,音逸。

恶,乌路反。

) [疏]注“下书归是也”解云:即下十五年“季姬归于曾阝”是也。

注“礼,男不亲求”解云:即昏礼不称主人之属是也。

“女不亲许”解云:即致女之礼是也。

注“以绝贱之也”解云:谓绝而贱之,不以为诸侯也。

注“月者,甚恶也”解云:正以遇例时,即隐四年“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庄三十年“冬,公及齐侯遇于鲁济”之属是也。

今此月者,甚恶内也。

范氏云“鲁女无故远会诸侯,遂得淫通”此亦事之不然。

左传曰“曾阝季姬来宁,公怒止之,以曾阝子不朝。

遇于防,而使来朝”此近合人情。

何氏以为曾阝、鲁相近,信使�通,男女之情,风流应合,未世无礼,容或有之,若姜氏如莒之流,宁可然问也。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

沙鹿者何?河上之邑也。

此邑也,其言崩何?(据梁山言崩。

) [疏]“沙鹿者何”解云:欲言是邑,邑无崩道;欲言其山,文无山称,故执不知问。

注“据梁山言崩”解云:即成五年夏“梁山崩”是也。

袭邑也。

(袭者,嘿陷入于地中。

言崩者,以在河上也。

河岸有高下,如山有地矣,故得言崩也。

) [疏]注“袭者”至“地中”解云:谓嘿然而陷矣。

沙鹿崩,何以书?记异也。

外异不书,此何以书?(据长狄之齐、晋不书。

) [疏]注“据长”至“不书”解云:即文十一年传云“狄者何?长狄也。

兄弟三人,一者之齐,一者之鲁,一者之晋。

其之齐者,王子成父杀之;其之鲁者,叔孙得臣杀之;则未知其之晋者也”“何以书?记异也”然则长狄之齐、晋皆不书之,是外异不书也。

为天下记异也。

(土地者,民之主,霸者之象也。

河者,阴之精,为下所袭者,此象天下异,齐桓将卒,霸道毁,夷狄动,宋襄承其业,为楚所败之应。

而不系国者,起天下异。

) [疏]注“宋襄”至“天下异”解云:即下二十二年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是也。

狄侵郑。

冬,蔡侯�兮卒。

(不书葬者,溃当绝也。

不月者,贱其背小国而附父雠,故略之甚也。

�兮立不书者,父献舞见获,留卒于楚,�兮以次立,非篡也。

�兮,许乙反,注同。

背,音佩。

) [疏]注“不月”至“篡也”解云:正以大国之卒,例合书日,即隐八年“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之属是也。

今此反不月者,故言略之甚也。

其父者,即蔡侯献舞,庄公十年为楚所获,而卒于楚,故谓楚为父雠。

上四年齐侯巳下“侵蔡,蔡溃,遂伐楚”是其背中国附父雠之事。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月者,善公既能念恩,尊事齐桓,又合古五年一朝之义,故录之。

) [疏]注“月者”至“齐桓”解云:即上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彼注云“月者,僖公本齐所立,桓公德衰见叛,独能念恩朝事之,故善录之”故也。

注“又合”至“录之”解云:何氏以为古者天子五年一巡守,诸侯亦五年一朝,天子分天子诸侯为五部,部朝一年,五年而遍,其小国事大国亦然,故以十年朝齐,今又往朝,是为合古。

桓元年传云“诸侯时朝乎天子,天子之郊,诸侯皆有朝宿之邑焉”注云“缘臣子之心,莫不欲朝朝莫夕,王者与诸侯别治,势不得自专朝,故即位比年使大夫小聘,三年使上卿大聘,四年又使大夫小聘,五年一朝。

王者亦贵得天下之欢心,以事其先王,因助祭以述其职,故分四方诸侯为五部,部有四辈,辈主一时。

孝经曰‘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助祭’,尚书云‘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是也。

楚人伐徐。

三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

公孙敖率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

(言次者,剌诸侯缓于人恩,既约救徐而生事止次不自往,遣大夫往,卒不能解也。

大夫不序旨,起会上大夫,君巳目,故臣凡也。

内独出名氏者,臣不得因君殊尊省文,别尊卑也。

别,彼列反。

) [疏]注“臣不”至“省文”解云:正以上言公会齐侯以下,是殊尊鲁之文。

今若不举内大夫名氏,即因君乡者殊尊之经而省文。

夏,五月,日有食之。

(是后秦获晋侯,齐桓公卒,楚执宋公,霸道衰,中国微弱之应。

) 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

(月者,善录义兵。

厉,葵丘之会叛天子之命也。

曹称师者,桓公霸道衰,曹独能从之,征伐不义,故褒之,所以劝勉不能,扶助霸功,激扬解惰也。

厉,如字,旧音赖。

激,古历反。

解,古卖反。

惰也,徒卧反。

) [疏]注“月者,善录义兵”解云:正以侵伐例时故也。

其例时者,即上十一年“冬,楚人伐黄”之属是也。

八月,�众(公久出,烦扰之所生。

�众,之戎反。

) 九月,公至自会。

桓公之会不致,此何以致?(据柯之会不致。

)久也。

(久暴师众过三时。

暴,步卜反。

) 季姬归于曾阝。

巳卯,晦,震夷伯之庙。

晦者何?冥也。

(昼日而冥。

冥,亡丁反,又亡定反,注同。

) [疏]“晦者何”解云:欲言月晦,例所不书;欲言昼冥,亦非常录,故执不知问。

震之者何?雷电击夷伯之庙者也。

夷伯者,曷为者也?季氏之孚也。

(孚,信也。

季氏所信任臣。

) [疏]“震之者何”解云:欲言天震,文不言天;欲言地震,又无地称,故执不知问。

加之者,以震有二种故也,且避问轻重两举。

云云之说,在隐九年。

季氏之孚则微者,其称夷伯何?大之也。

曷为大之?(据阳虎称盗。

) [疏]注“据阳虎称盗”解云:即是八年“盗窃宝玉大弓”是也。

天戒之,故大之也。

(明此非但为微者异,乃公家之至戒,故尊大之,使称字,过于大夫,以起之,所以畏天命。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何以书?记异也。

(此象桓公德衰,楚以邪胜正,僖公蔽于季氏,季氏蔽于陪臣,陪臣见信得权,僭立大夫庙,天意若曰蔽公室者,是人也,当去之。

去,起吕反。

) 冬,宋人伐曹。

楚人败徐于娄林。

(谓之徐者,为灭杞,不知尊先圣法度,恶重,故狄之也。

不月者,略两夷狄也。

为,于伪反。

) [疏]注“不月”至“狄也”解云:正以败例书月,即庄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是也。

以其非两夷,故书月。

十有一月,壬戌,晋侯及秦伯战于韩,获晋侯。

此偏战也。

何以不言师败绩?(据泓之战言宋师败绩。

泓,乌宏反。

)君获,不言师败绩也。

(举君获为重也。

释不书者,以获君为恶;书者,以恶见获,与获人君者,皆当绝也。

主书者,从获人例。

恶,乌路反。

) [疏]注“释不书”至“人例”解云:正决二十一年“释宋公”之经矣。

然庄十年“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传云“曷为不言其获?不与夷狄之获中国也”然则秦、楚同类,得获晋侯者,正以爵称伯,非真夷狄,故与楚异。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石于宋五。

是月,六�退飞,过宋都。

曷为先言�而后言石?(据星�后言�。

十六年,本或从此下别为卷。

案七志、七录何注此十一卷,公羊以闵附庄故也,后人以僖卷大,辄分之尔。

�,于敏反。

是月,如字,或一音徒兮反。

六�,五历反,水鸟。

) [疏]注“据星�后言�”解云:即庄七年“夜中,星�如雨”是也。

�石记闻,闻其�真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

是月者何?仅逮是月也。

(是月边也。

鲁人语也。

在正月之几尽,故曰劣及是月也。

�真然,之人反,又大年反,声响也;一音芳君反,本或作“砰”八耕反。

仅,其靳反,劣也。

逮,音代,又大计反,及也。

几,音祈。

) [疏]“是月者何”解云:正以言异常例,故执不知问。

注“是月”至“语也”解云:案上十年传云“踊为文公讳”何氏云“踊,豫也,齐人语。

若关西言浑矣”是以春秋之内,于此乎悉解为齐人语,而此一文独为鲁人语者,以是经文孔子作之,孔子鲁人,故知鲁人语。

彼皆是诸传文,乃胡母生、公羊氏皆为齐人,故解为齐人语。

注在正月之几尽者,谓晦日乃在正月之欲尽矣。

何以不日?(据五石言日。

) [疏]注“据五石言日”解云:等是灾异,何故五石书言戊申朔,而六�不书日乎?故难之。

晦日也。

(凡灾异晦日不日,日食是也。

日食尝于晦朔,不日,晦可知也。

六�无常,故言是月以起晦也。

) [疏]注“凡灾”至“不日”解云:即庄十八年“三月,日有食之”之属是也。

今此亦晦,故不书日。

注“日食”至“起晦也”解云:案隐三年“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传云“日食,则曷为或日或不日?或言朔或不言朔?日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食正朔也”注云“桓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是也”;传又云“其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后。

失之前者,朔在前也”注云“谓二日食,‘己巳,日有食之’是也”;传又云“失之后者,朔在后也”注又云“谓晦日食,庄十八年‘三月,日有食之’是也”然则日食亦有二日食,此注何言日食常于晦朔乎?二日食者,虽非正朔,若欲比晦言之,亦得谓之朔矣。

言若正朔食,朔日并言;若二日食,则言日;则知日、朔并不言,是晦日明矣。

故云不日晦可知也。

晦则何以不言晦?(据上言朔。

)春秋不书晦也。

(事当日者日,平居无他卓亻危,无所求取,言晦朔也,lt走隹gt盟奚战是也。

亻危,尤委反。

lt走隹gt,翠轨反。

) [疏]注“平居无他卓亻危”解云:谓无他卓异亻危戾,平常之事也。

注“无所”至“战是也”解云:即桓十七年“二月,丙午,及邾娄仪父盟于lt走隹gt”春秋说以为二月晦矣;“五月,丙午,及齐侯战于奚”春秋说以为五月之朔也。

然则此传云“春秋不书晦”谓平常之事;下文“朔有事则书,晦虽有事不书”者,谓卓亻危之事,合书晦朔矣。

朔有事则书,(重始,故书以录事,若泓之战及此皆是也。

) [疏]注“若泓”至“是也”解云:即下二十二年“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及此经皆书朔,是其卓亻危之事书朔也。

晦虽有事不书。

(重始而终自正,故不复书以录事。

不复,扶又反,下同。

)曷为先言六而后言�?(据�石后言五。

)六�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徐而察之则退飞。

(�小而飞高,故视之如此,事势然也。

宋都者,宋国所治也。

人所聚曰都。

言过宋都者,时独过宋都退飞。

所治,直吏反。

)五石六�,何以书?记异也。

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王者之后记异也。

(王者之后有亡徵,非亲王安存之象,故重录为戒,记灾异也。

石者,阴德之专者也;�者,鸟中之耿介者,皆有似宋襄公之行。

襄欲行霸事,不纳公子目夷之谋,事事耿介自用,卒以五年见执,六年终败,如五石六�之数。

天之与人,昭昭著明,甚可畏也。

于晦朔者,示其立功善甫始而败,将不克终,故详录天意也。

为王,于伪反,注同。

耿介,音戒。

之行,下孟反。

) [疏]注“卒以五年见执”解云:即下二十一年“执宋公以伐宋”是。

计有六年而言五年者,据实日月言之,以合五石之数故也。

又六年终败者,即下二十二年“战于泓,宋师败绩”是也。

计有七年而言六年者,如上说。

注“天之与人”至“畏也”者,解云:春秋说文也。

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

其称季友何?(据犁战名,不称季,来归不称友。

) [疏]注“据犁”至“称季”解云:即上元年“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犁”是也。

注“来归不称友”解云:闵元年“季子来归”是也。

贤也。

(闵公不书葬,故复于卒贤之,明季子当蒙讨庆父之功,遏牙存国,终当录也。

不称子者,上归本当称字,起事言子。

) [疏]注“闵公”至“录也”解云:正以君弑贼不讨,恶臣子不讨贼,君丧无所系,往前闵公不书葬,恐季子有甚恶,故书字见其贤。

注“不称子”至“言子”解云:即闵元年归之下来,注云“不称季友者,明齐继鲁,本感落姑之�,故令与高子俱称子起其事”是也。

夏,四月,丙申,曾阝季姬卒。

秋,七月,甲子,公孙慈卒。

(日者,僖公贤君,宜有恩礼于大夫,故皆日也。

一年丧骨肉三人,故曰痛之。

) [疏]注“日者”至“皆日也”解云:以所传闻之世,大夫之卒,不问有罪以否,例不日,隐元年十二月“公子益师卒”是也。

今此季友、公孙慈之卒皆书日者,正以贤君宜有恩礼于大夫故也。

然则言皆者,皆季友与公孙慈也。

其曾阝季姬之卒,例自合日,即上九年“秋,七月,乙酉,伯姬卒”之属是也。

注“一年”至“痛之”解云:言由其是贤君,故宜痛骨肉之卒;若直见是贤君,宜有礼于大夫,但当见季一人书日,故知宜痛其频死故也。

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

[疏]注“月者”至“此始也”解云:正以盟会之例,大信书时,今而书月,故如此解。

知任竖刀、易牙者,下十八年传文。

言堕功灭项者,谓堕毁霸功而灭项,即下十七年“夏,灭项”是也。

十有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称氏者,春秋前黜称氏也。

伐国而舍氏言之者,非主名,故伐之得从国举。

) [疏]注“伐国”至“主名”解云:若其主名,即爵等是也。

夏,灭项。

孰灭之?齐灭之。

(以言灭,知非内也。

以不讳知齐灭。

项,户讲反,国名。

) [疏]注“以言灭知非内也”解云:案经直言灭,不载主名,何知非内灭之?正以春秋之例,内大恶讳,今言灭,知非内矣。

“以不讳知齐灭”解云:春秋之例,为贤者讳,故上十二年“楚人灭黄”不为讳,今讳不言齐人,故知齐灭之。

曷为不言齐灭之?(据齐师灭谭。

) [疏]注“据齐师灭谭”解云:在庄十年冬也。

为桓公讳也。

春秋为贤者讳,此灭人之国,何贤尔?君子之恶恶也疾始,(绝其始,则不得终其恶。

为桓,于伪反,下及注同。

恶恶,并如字;一读上乌路反。

)善善也乐终。

(乐贤者终其行。

行,下孟反。

)桓公尝有继绝。

(立僖公也。

) [疏]注“立僖公也”解云:即元年是也。

存亡之功,(存邢、卫、杞。

) [疏]注“存邢、卫、杞”解云:存邢,上元年“城邢”是也。

存卫,上二年“城楚丘”是也。

存杞,上十四年“城缘陵”是也。

故君子为之讳也。

(言尝者,时桓公德衰功废而灭人,嫌当坐,故上述所尝盛美而为之讳,所以尊其德,彰其功。

传不言服楚,独举继绝存亡者,明继绝存亡,足以除杀子纠,灭谭遂项,覆终身之恶。

服楚功在覆篡恶之表,所以封桓公,名当如其事也。

不月者,桓公不坐灭,略小国。

) [疏]注“传不言服楚”至“亡者”解云:其服楚在上四,年传云“曷为再言盟?喜服楚也”是也。

注“明继”至“身之恶”解云:杀子纠者,即庄九年九月“取子纠杀之”是也。

灭谭,即庄十年“冬,十月,齐师灭谭”是也。

其灭遂者,即庄十三年“夏,六月,齐人灭遂”是也。

以继绝除杀子纠,以存三亡国除其三灭,故云覆终身之恶。

注“服楚”至“事也”解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神诡大明

我是姬象,谢邀。 人在大明,刚死在紫禁城。 信号不好,神鬼怪事太多。 匿了。 /

哥谭梦游记[综英美]

久作,代号Q,13岁,异能是[脑髓地狱],是即使在异能当中也最被忌讳的精神操控的异能,被称为【活灾难】,因此终日被关在港口mafia的地牢不见天日。 [嗡嗡嗡] 在睡梦中听见了十二点的钟声响起,再一睁开眼,他发现自己坐在一辆黑漆漆的车里,而身旁的开车的人,是一只大蝙蝠? 啊咧,是梦吗?但是,这里好像很有趣的样子~ 怀抱着人偶的少年露出一个崩坏的笑容,眼中的星星闪烁,[既然是在梦里,那就让我/

穿成炮灰后我被首富宠上天

戏剧学院表演系老师纪夕一觉睡醒,发现自己穿成了狗血耽美文里的同名小炮灰。 小炮灰是个十八线小演员,演技不行性格懦弱糊穿地心,本以为抱了个金大腿,却被书中主角攻和正牌受合伙虐死。 浴室里水声渐弱,纪夕穿着女仆装跑路了,仓促间撞进一个行走的荷尔蒙大帅比怀里,纪夕眼带祈求:能带我出去吗? 大帅比看着他水雾氤氲的眼睛,半晌点点头。 纪夕逃离渣攻后金手指大开,在国民综艺节目上以厨艺圈粉无数;大制作电/

反派沉迷我的毛茸茸

周羽棠穿成了一只满身杂毛灰了吧唧的鸟。 他的生命值只剩七天,必须尽快找到主人结契。 周羽棠:还用说么,当然是找主角啊! 主角:乌鸦?滚粗。 宗门仙长:此物不详,拿走拿走。 路人们:这小东西灵力低微,实在没什么用。 周羽棠:很好! 他找到角落里独自站立的少年,飞过去,用他焦炭的小脑袋瓜亲昵的蹭了蹭少年的脸。 确认过眼神,是一起干大事的人! * 师门考核,蛮荒巨妖吓哭了。 外出任务,九尾灵狐吓/

咸鱼美人嫁给卷王厂长[七零]

一心咸鱼却完成恶毒任务的美人*卷王工作狂却恋爱脑厂长 江美舒加班猝死,一睁眼穿七零,她不想努力想咸鱼,但奋斗年代很难达成目标。 坏消息:双胞胎姐姐重生不嫁四合院,非要和她换亲嫁到大杂院。 好消息:四合院换亲对象卷王加班不回家,但房子大钱管够! 江美舒:还有这种好事? 果断互换身份奔赴各自咸鱼躺赢人生,只是换亲后系统来了。 江美舒兴致勃勃:统啊,你是攻略统还是救赎统? 系统:我是恶毒统,全称/

异世海商

贺荀澜二十那年作死海钓,被海鱼连人带钩钓进了海底,穿到了武定大陆同名同姓的痴儿身上。 痴儿虽傻,但家庭和睦,家财万贯,海运生意做得又大又强。 但都是曾经。 现在他家刚被抄,本人被当今圣上千里追杀,身边仅剩忠心护主一米六小厮一枚。 两人乘着艘破破烂烂的小木船出了海,举目四望,只能发出大海啊全是水的感叹。 贺荀澜:再跳个水还能回去吗? 一米六盲目乐观:少爷别怕!咱们信奉四方海君,这海里是咱们家/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