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章 两只肥羊(1/3)

看到两个尼姑离去时那明显雀跃的步伐,万达兴奋地拉了拉杨休羡的衣袖,兴奋地小声说道,“杨大人,之前邓总旗说的果然没错。

这些僧尼平日口口声声‘阿弥陀佛’,实际上最是看中黄白之物。

若是以利诱之,必然落入我们的毂中。

” “万大人,你刚才所说的‘万星海’是何意?大人不是还未弱冠么,何时有了表字,属下都不知道。

” 刚才万达“发愿”时,杨休羡很是看的仔细,他表情平和,眼珠正视佛像,完全不似撒谎的模样。

“星海”两个字,绝对不是随口瞎诌出来的。

“我……” 万达没想到他居然会为到这个,一时语塞。

他该怎么回答,难道说这是自己“上辈子”的名字不成? “难道是陛下早就给您取了表字,只待你弱冠的那天么?” 以陛下和娘娘对他宠爱的程度,倒也不会很奇怪。

算起来,皇上赐字,还是天大的荣耀呢。

“不不不,陛下还不曾赐字给我。

” 万达急忙摇头,然后眼珠一转,压低声音道,“其实……这是我给自己想的‘笔名’。

” “‘笔名’?难道,大人还打算以文谋生?” 这匪夷所思的天外一笔,把杨休羡这个一向都自认为一切尽在掌握的男人都给震慑住了。

倒不是他不尊重长官,就万大人……还能写书? 不提诗词歌赋这些“高雅”到摸不到边的东西。

就这几年来,京都市井中特别流行话本子,尤其是从江南那边传来的各种小说、传奇,引得京内人士,不分男女,无论贵贱都争相传阅,引得一时洛阳纸贵。

很多表面上文人雅士对此鄙视不已,口口声声说这种话本小说都是毁人心志,移人心性的下流作品。

其实他们背地里,自己也会杜撰几个笔名出来,写一些符合大众口味的故事,有的是书商愿意支付稿酬——这可比他们在朝为官那些俸禄多多了。

众人鲜少知道,其实锦衣卫私下还有监督全国书籍、邸报,为陛下调查舆情舆论的职责。

杨休羡他们就掌握了好几个畅销小说背后作者的真实身份。

只要他们不越界,不写辱朝廷圣上和教唆造反违法的文字,锦衣卫也不会拿他们怎么样就是了。

不过别人出书立说杨休羡也就信服了,偏偏这万达嘛…… 袁指挥使曾经给他看过万千户每次办完案子后写的文牍。

那真是……满篇大白话不提,十个字里有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完整地浏览一遍下来,只觉的两只眼睛生疼生疼。

难怪陛下只招他当面问话,这种玩意儿要是呈到御前,简直就是有辱圣目。

“大人……准备写本什么书?” 杨休羡艰难地问道。

“出本菜谱。

” 万达尴尬地笑了笑,看到杨休羡全然不相信的眼神,他正色道,“不开玩笑,我是认真的!” 这可不是随口瞎扯,而是早就预谋好的了。

去年他在给锦衣卫后厨众人做培训的时候,就写了好几个菜的做法。

经过实践,大大提升了衙门伙夫的水平,得到了锦衣卫全体上下的认可。

那些写在公文废纸上的做菜指南,就堆在北镇抚司膳堂揉面用的桌子上,刚巧被进来翻东西吃的邱子晋看到了。

小邱同学首先对万达的书法和大白话文笔冷嘲热讽了一番,接着就向他提议——要不我们出一本食谱吧! 话说这里还是大明成化年呢,被后世吃货们奉为圣经的《随园食单》,其作者袁枚的太祖父估计还没出生。

但是从前朝流传下来的各种饮食类书籍还是不少的,毕竟我国的吃货传统可谓上下五千年,文人士大夫们中也有不少的老饕。

隋唐时期就有《食经》、《烧尾食单》,里面记录了各种寒食点心的做法。

还有“生羊烩”、“碎金饭”、“含浆饼”、“月华饭”等羹、饼、饭的掌故和制作方法。

真是光看名字就觉得口舌生香。

到了宋朝,随着市民文化空前发展,更是涌现了一大批美食书籍。

有陶谷的《清异录》、陈达叟的《本心斋食谱》,而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一直到现代都是赫赫有名的南宋美食指南,记录了一百多种美食。

反正小邱同学自己承认,他半夜里读书读得发困了,就找几本食谱来看看。

咽咽口水,心满意足后,再继续“之乎者也”“敬天法祖”。

“怎么样?大人你来写食谱,我来给你润色……到时候我再编一些故事,画几幅图插在菜谱里,让这本书‘色香味俱全’,保证畅销——稿费很多的。

” 邱子晋同学循循善诱。

听到“稿费”两个字,本来还在纠结的万达终于点了点头。

两人商量了半天,决定先写二十个家常菜的做法试试水,邱子晋来帮忙找书商付梓。

到时候赚了钱,两个人三七开,他七,小邱三。

邱子晋表示,写文章要求真情实感,不能做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否则就是无稽之谈。

以后每天万达就按照选定的菜品给他炒个菜,他一边吃一边写,才能写出真情感,真味道。

这本书现在已经写了一半了,名字万达都想好了——叫做《舌尖上的诏狱》或者《北镇抚司美食大全》。

杨休羡听了半天,怀疑这邱子晋根本就是借出书之名,行蹭饭之实。

这菜谱才写了一半,也就是说,到写完之前,邱监生还是天天要往他们衙门跑! 他们两人正在叽叽咕咕个不停,外头有人轻轻敲门。

房门打开,一个身着素色袈裟,年约六旬,满脸端庄慈悲的老尼姑,带着刚才的黑脸尼姑,和手里端着茶碗的年轻尼姑三人一同走了进来。

“阿弥陀佛。

” 老尼姑朝两人行礼,“贫尼法号玄敬,乃是本庵主持。

不知今天有贵客前来,有失远迎了。

” 三人谦虚了一番,然后各自入座,两位尼姑在旁边侍立。

“早就听说玄敬师太戒行精峻,开览经法,甚至曾经开坛讲经。

弟子也是一心向佛,今日是来向师太讨教的。

” 杨休羡谦卑地笑了笑。

接下来杨休羡和老尼姑的对话,把万达听的那个叫做云里雾里。

什么“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又是什么“来者不欢喜,去亦不忧戚,不染亦无忧,二心俱寂静”。

一会儿幡动,一会儿心动,机锋打的一套一套的,虽然说的都是中国话,在万达耳朵里跟外语也差不多了。

“听我的徒弟说,两位檀越诚心向佛,愿意布施本庵,为大雄宝殿的佛像贴金?” 绕了一圈,老尼姑终于来到了正题上。

“是。

” 杨休羡双手合十,正色道,“弟子和我这位兄弟,都发了愿,要是愿望达成,就为贵庵的佛像妆金。

” “啊……两位一看就是诚心诚意的,两位的心愿,佛祖菩萨一定听到了,是必定会达成的。

” 老尼姑慈爱地看了看他们,“其实……施主不妨做两场法事,办个道场。

一来显得更诚心,观世音娘娘听闻之后,自然会来送子。

二来,也能为冤亲债主消减罪孽,好早日登上西方极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一品太医/太医署升职日记

小医医人,大医医国,从游方郎中到帝师太傅,洪文成了活着走进功臣阁的唯一一名太医! 文案二:又名《太医署升职日记》 皇帝抠门,贵妃跋扈,皇子体弱,太医署上下如履薄冰。 皇上偶感风寒,已有三日不思饮食治好了没赏,治不好有罪啊! 众太医纷纷使出浑身解数逃避, 刚来没多久的洪文被推出去。 众太医:完了完了,这孩子完了 然而:陛下胃口大开,赏! 贵妃又在撒娇卖痴,欲借太医之口骗皇上来,众太医纷纷秃头/

小龙女游记[综神话]

通天教主:玉虚弟子歹看面,不过那条小龙萌萌哒! 女娲娘娘:通天教主的眼光还是很好的! 玉鼎真人:徒孙每天都萌萌哒! 西海龙王:+1外孙女萌萌哒! 但事实是 太上老君:我勒个去!杨戬,你女儿拿我的炼丹炉煮汤! 月老:杨戬,你女儿抢了我的红线! 嫦娥:杨戬,你女儿把我的玉兔丢人间去了。 杨戬:果然出来混是要还的! Ps:小龙女苏到没朋友,总之就是苏出天际了! 小剧场: 杨戬:这小东西小小年纪,/

时光和你都很美

婚后的林嘉歌,没多久就被时瑶逐出家门了,他为了回家,用尽所有的方法都没能成功,最后将目光放在了小包子的身上。 小包子听完林嘉歌的提议,和他勾了勾手指,软萌萌的回:合作愉快! 于是 小包子收到机器人的当晚,把时瑶骗到餐厅,偷偷对林嘉歌说:爹地,妈咪陪你吃饭。 小包子收到奥特曼的当晚,把时瑶骗到游泳馆,偷偷对林嘉歌说:爹地,妈咪陪你游泳。 小包子收到小火车的当晚,把时瑶骗到酒店套房,给了林嘉歌/

二十诸天

本书取名为二十诸天,实非凭空所造。二十诸天乃是佛教用语,代表着天界二十天尊,他们分别为大梵天王、帝释尊天、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金刚密迹、摹醯首罗、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公德天、韦驮天神、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月宫天子、日宫天子、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这二十诸天在书中代表天下最神秘的天外天山外山的武功传承,为二十柄名剑,存在于昆化山雪岳峰云林宫莲花台年的剑/

凤兄

小白啾父母双亡,被凰君收养,于是就有了一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凤凰义兄。 关于这位凤凰兄长,小白啾妹妹这样评价 小白啾:哥哥他华美、高傲,对我很严厉,给人的感觉有点凶,老实说我有点怕他不过即使如此,这样的哥哥,偶尔也会露出好说话的一面。这种时候总觉得他看起来好温柔。 而翼国的其他鸟则这样评价 不愿透露姓名的鸟族A:宠妹狂魔! 不愿透露姓名的鸟族B:嘴硬的宠妹狂魔! 不愿透露姓名的鸟族C:一个爱妹/

凰诀

父亲是左相,母亲是长公主,温慕仪是世人口中高贵出尘的第一贵女,灵慧才高八岁能作《朝日赋》,有着世间女子穷其一生也求不得的尊荣。 然而,真相却是如此丑陋。九岁那年的上元节,她无意中听到父母谈话,知道原来她青梅竹马一心依恋着信任着的未婚夫四皇子姬骞竟一直对她心存算计和利用。于是,那个梅花盛开、华灯十里的夜晚,一颗真心就此跌碎。此后万般,面目全非。 姬骞登位后对世家的防范之心渐重,她成了他用来制/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