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五回 杨丞相陈疏乞养 真上人返本还原(1/3)

第三十五回 杨丞相陈疏乞养 真上人返本还原 且说魏王对英阳、兰阳两公主说道:“我今有一件心曲之事,要与公主说道久矣。

未知公主盛意何如?”两公主齐道:“丞相有言便说,何有于妾等?” 丞相道:“今章儿八人,俱为荣显。

今我年逾四旬,鹤发相亲,俱跻八旬。

喜惧之忱,日深一日。

正是古人所云,事亲日短。

吾欲上一表陈恳,要为退休乞养,以尽反哺之诚,以遂林壑之愿,以娱余生。

公主以为何如?”两公主敛衽俱道:“丞相之意,妾等岂有不知。

富贵而不知退,古人谓之不知足。

惟丞相早为之?” 丞相大喜,遂取文房四友,手写一表,自诣金马门以上表云:丞相、驸马都尉、魏王臣杨少游斋沐谨上表为乞养事:富贵而不归故乡,古人比之为衣绣夜行;仕宦而不知休退,智者戒之为不能知足。

臣本咸宁一布衣,上有双亲,终鲜兄弟。

所愿只在于得进仕路,斗禄供亲,庶竭鲁钝,芹忱事君,不陷罪戾,得免饥寒,足矣。

幸际盛世,原蒙鸿休,荣及父母,位极人臣,只是孝心之万不近似者也。

况又如臣疏逖,进选禁脔之亲,恩出格外,荣动一世,禀俸逾分,身居青云之上,赏赍相续,口厌珍羞之味,是岂臣梦寐之所及也哉。

臣昼宵戒惧,过福之灾,不能自安于食息之间。

且臣之父母,年俱八十,臣内外扶将,身不得自由者,亦已数年于兹矣。

臣本才湔识蔑,曾未报涓埃之万一,而事君之日长,事亲之日短,正是臣今日之情也。

臣庸是焦迫,敢不避屑越,胃进乞养之章,伏乞圣明特垂孝理之政,许臣丘壑之志,罢臣丞相之职,收臣魏王之绶,臣将父母退归田庐,歌咏圣德,粗伸至情,为圣世之逸民,免亢龙之有悔,臣不胜感激冀恳之至。

天子览表嘉赏,手赐恩批,辞意勤挚,特解丞相之职,只命奉朝请,五日一朝,参听朝廷大事;又赐黄金三百镒,彩缎三百匹,以为养亲之资。

魏王感激恩数,诣阙谢恩。

自此日侍留守、庾夫人,燕安欢乐。

暇日,又同两公主、六娘子,登楼邀月,赏花对酌。

有时与杨少琏、郑云镐邀约韩、越诸姻亲,或寻梅赋诗,或坐松听琴。

如此,过了十余星霜,虞氏八媳妇、绣蕙六姑娘各生子女,内外孙曾不啻百十人,留守夫妻年逾九旬。

一日,魏王、公主开宴陪侍,诸孙内外满前欢乐。

酒过数巡,留守忽愀然嘘唏,命进一杯,饮毕,道:“吾家世守清白,我身早举孝廉,但不欲仕宦,志在林壑,教子一经,以述家声。

不自意吾儿们极人臣,戚联帝家,富贵封爵目,已是太滥。

又是诸孙八人,一时荣显,居然为一世之所艳慕。

满盈之戒,于斯为极。

但愿吾子孙向国尽忠,在家守礼,以继祖先之令名,无坠家声之清白而已。

若曹戒之,勉之。

”丞相再拜受命,翰林兄弟俯伏铭佩。

少刻,留守、庾夫人神色忽然少变,不似平常。

丞相惊异遑焦。

须臾,脸上发了红,有似回光返照。

丞相大惧,即忙进上参汤。

留守、庾夫人同时牙关已经紧闭了。

一室遑遑,秦淑人、贾孺人各自轻轻扶着脚步,婆子们又将床安设停当,铺了被褥。

只见留守夫妇合了一回眼,喉间略一响动,脸变笑容,竟是双双去了。

两人享年同是九十三岁。

众婆子急忙停床。

于是魏王、祭酒、翰林等在外,一边跪着;公主诸人在内,一边跪着,一齐举起哀来。

外面家人,各样预备齐全,只听里头儿一传出来,从魏府大门起,至内宅门,扇扇大开,一色净白纸糊了,孝棚高起,大门前的牌楼立时坚起。

上下一等,登时成服。

魏王报了丁忧,礼部奏闻。

皇上深仁厚泽,念及魏王功勋,杨氏世代清白,又系两公主舅姑之丧,赏银三千两,谕礼部主祭。

家人们各处报丧,从亲友姻戚又见圣恩隆重,都来问丧之中,另有别谊。

魏府择了吉时成敛,停灵正寝。

杨章诸兄弟带着家人办事。

内里两公主、秦、贾两娘、虞氏等,分头应灵傍哭泣。

虞氏系是冢妇,照关里头的事。

英阳心中为是虞氏未经过丧事的,怕他料理不来,被人见笑,悄悄的问道:“外面的事,已经长儿料理,你可以办的里面事么?”虞氏素是有慧有德,谙练有体,便对道:“事有不知,禀问太太就是了。

”英阳见说得有理,暗自欢喜。

府中已过了三天,去请钦天监涓吉人来,按了法历,推译出殡的日子。

涓吉人道:“这四月十八日,是上吉日了。

”于是更定干事的两人,各处经纪的事,专听虞氏并用。

住持忙备午斋端上,两人略为用过,吃茶,赶忙的进城,回来料理出殡的事。

一面又派人先往铁槛寺,连夜另办修饰停灵之处,并厨茶等项、接灵人口。

及至四月十八日,魏府大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

郑司徒、李都尉、张丞相、谢尚书,一般姻亲,你来我去,不能计数。

天子屡遣太监吊慰。

魏王以下,一般家人,俯伏庭下领旨。

又礼部官员,自来接应。

那一夜,灯明火彩,客送官迎,百般热闹。

及至天明吉日,临街大门洞开,两边起了鼓乐。

一般六十四名青衣先请留守灵,前面铭旌上大书道:“中都留守司留守杨公讳某之灵柩。

”次又一般的六十四名青衣,请庾夫人灵,前面铭旌上大书:“咸宁郡夫人杨门庾氏之灵柩。

”一应执事、陈设,皆系现赶新做出来的,一色光彩夺目。

外面斋人到了,辰初发引。

魏王斩衰,一身孝服,哭泣极尽孝子之道。

灵柩出了门,祭酒、翰林、舍人诸服人,次第随后。

便有一个老太监,带着三、五个太监,奉天子慰旨,摆立路上。

魏王以下诸人下了骑,设香案,顶礼叩头。

太监致慰劝粥毕,太监等复命。

又太子千岁爷,命太监吊慰致祭。

然后,越王、琅琊王,一是姻亲,一是娇客,因此不以王位自居,如今设了路奠,换了素服,坐着大轿,呜锣张伞,到了棚前落轿,手下各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穿成苦情女主的渣A老妈

比起穿进血型文中更让江楚些崩溃的是,她穿成了这本书女主的渣A老爸或者说老妈? 渣A老妈靠着女主母亲顾灵均家飞黄腾达,联合小三害死原配后夺取了本该属于女主的家产,让女主有了苦情的基本条件。 至于结局,这个渣A当然也没好到哪里去,最终被女儿的六个A搞得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 江楚些一点儿也不想重蹈原身的覆辙,既不想渣人,更不想被杀,她只想平静地度过等等,旁边睡的这个人怎么那么像顾灵均? 江楚/

给校草冲喜的日日夜夜

这一片校区有两大传说。 一是附中校霸裴允,一挑十毫发无损的事迹流传甚广。 二是三中校草秦昼,家境贫寒,体弱多病,一学期有半学期请病假。 高二开学的时候,裴允转学了,两大传说成了同桌。 刚开始,同班同学都害怕裴允欺负校草,后来,他们眼睁睁看着裴允不知哪来的自信,非要教秦昼学习。 秦昼:你的月考才考了250分。 裴允:分数并不能衡量一切,我要传授给你的是人生经验。 *** 裴允在高二那年被安排/

宫学有匪(青青子衿原著小说)

高能山大王 VS 书院小才女 美人书生被逐出皇城,因缘巧合上山为匪,留了一把乱糟糟的大胡子,打下一片赫赫威名,做了统领十八座匪寨的东夷山君,还在这一年早春,绑了一皇城书院来的贵人,不多不少,刚好十六位宫学女公子,他不要财不要色,唯独定下一番古怪的赎人规矩 缘分就从这里开始,青山绿水,匪气盎然。 【一句话简介:仗剑走书院,匪气怼天地,宠友宠妻宠兄弟。】 男主能文能武能撩妹,三分恣意,七分情深/

夙夜宫声

从乡野走向深宫,从幕后走到台前,从飘零孤女到权握天下! 数不尽的权利倾轧,道不清的爱恨情仇 待尘埃落定,是执子之手,还是天人永隔? 身世如谜的金枝玉叶,权倾天下的太后,势通朝野的女官,不为人知的深闺秘辛,零落尘埃的宫门幽怨,权与智的角力,谋与勇的交锋。 谁说女子只能归于寂寞宫阙,谁说女子不如男? 难道身为女人,就不能居于庙堂之上,俯瞰大好河山? /

反派之神的男人[快穿]

花斯年,男,艳冠芳、绝代风华、倾国倾城,升级爽文小boss,因与男主抢男人,扑街。 BUT!!花斯年发现自己并没有死,而是穿越到了晋江神文之中。 在看到那些颜值爆表、身材封顶、八块腹肌的男人们后,花斯年突然乐不思蜀了 注意事项:1、全篇美男当道,苏爽雷金 2、主受文,1V1,攻自始至终都是同一个灵魂 3、攻每次都失忆,每次都上演各种角色扮演play 4、HE,HE,HE,每一世都是HE,重/

无上真身(道尽轮回)

终有一天,不是我容不下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再也没资格容得下我! 世间一切,自有其法则! 规章、法则、制度,即道,即天道! 天道主杀! 修为划分:炼气、化神、返虚、合道。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