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历代崇道记(2/3)

于太清宫圣祖庙庭。

衢州为建观宇,穿地得鱼一头,长三尺,其状似铁,微微带紫碧之色,又如青石,光莹雕镌,殆非人功所成也≯之甚响,其鱼亦不能名,遣使来献。

帝令宣示百僚,亦不能辨。

帝乃呼伪“瑞鱼磬”,仍命悬于太微宫,非讲经设斋,不得击之。

由是诸观竞以木石模之,以代集众。

又诏诸官悉以宰臣及本道节度使领之,永为常式。

帝又制《霓裳羽衣曲》、《紫微八卦舞》,以荐献于太清宫,贵有异于九庙也。

帝东封,获江淮间三脊茅,乃令于所获之地置灵茅观。

及礼毕回,谒圣祖于亳州本宫,亲札《道德经》于石,作大幢,造八角楼,覆之于虚无殿之前。

又幸怀州开元观及阌乡奉仙观,为王公万民所请,亦亲札二经,以大石对峙立之,一如太清之制。

乃诏授邬玄崇为虢州刺史—元十七年夏四月五日,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张敬忠奏,大圣祖混元皇帝应现于当管蜀州新津县津兴尼寺佛殿柱上,自然隐起木文,为太上老君圣像。

当顶上有华盖,足下前后各有云叶天花,共一十三处。

谨差判官益州功曹参军王大鐄检覆得状,与本州刺史李忠徇、别驾卢昉、县令李韶、道士僧尼一百三十人状同,方敢上奏。

至五月二十四日,敕差内侍林昭隐宣取像柱入京,于大同殿供养。

又令两街宫观各赐供养七日,却令进入大内,于今见在。

前后瑞应极多,难以具录。

二十九年正月七日,陈王府参军田同秀于丹凤门外忽见紫云自西北暎楼,又见混元乘白马,侍従二童子。

二童子谓同秀曰:“我昔与尹喜将入流沙之日,藏一匮灵符在桃林故关尹喜旧宅,汝可请帝取之。

”同秀具事闻奏,敕差内使李志忠监同秀往陕州桃林县南十二里故函谷关墟求访之。

俄有紫云白兔现于枯桑之下,便乃穿掘,下到水际,得石函经匮,玉版朱书细篆。

帝闻奏大悦,即令京师列十部乐,歌舞鼓吹,自通化门入。

其文于宝舆中五色放光,洞照天地。

帝于丹凤楼上,身披龙衮,手执金炉,六宫嫔婇,竞于楼上焚香散花,遥自作礼。

帝又令乱撒金钱于楼下,纵令士庶分取,以为欢乐。

斯须,山呼之声,震动京邑。

帝令置宝符于灵昌殿,是夜楼阁林树之上,皆有神灯。

乃于正月一日改开元三十年为天宝元年,改桃林县为“灵宝县”。

其后三年,帝见灵符有“天宝千载”之字,天宝已应改元之号,遂改年为载,乃于其地长乐亭置天宝观,御制并书灵符铭,立于所获之处。

又于大内置“灵符殿”,赐同秀五品正员官。

宰相请加尊号为“开元天宝神武”之字,制可之。

乃大赦天下。

其年闰四月,帝梦混元谓帝曰:“我在城之西南久矣,当与汝于兴庆相见,可速迎我。

”帝谓宰相李林甫、牛仙客曰:“朕临御海内,向三十年,未尝不五更而起,具朝服礼谒真容,为苍生祈福。

近因假寐见混元。

”具言上事,遂差内使与道门威仪萧玄裕于城西南寻访。

数日,忽于楼观山谷间见有紫云现,白光属天,于其下穿之,果得玉像老君,高三尺余以进。

其日帝在兴庆宫大同殿亲自迎谒,果符兴庆之言,置于内殿供养,仍令所司写真容,分送天下诸道宫观,遂大赦天下。

五载,帝梦见混元言:“我有灵应,寻当自至。

”遂于太白山获灵符玉册,及迎到京,置于灵符殿,亲自供养。

仍封太白山神为灵应公,改获符洞为“嘉祥洞”,于山下置“真符县”。

乃令诸道置真符观,仍编入史。

其年十二月,帝幸华清宫;其月四日,日未出时,忽见骊山顶云物积异,须臾云散,见混元圣祖现于朝元阁上。

帝与内人瞻谒,良久乃隐。

诏改会昌县为“昭应县”,其新丰县隶入昭应。

又封会昌山为“昭应山”,封山神为“玄德公”,改朝元阁为“降圣阁”,内出图本,颁示天下,宣付史官。

八载,帝获二十七仙玉像于宁州罗川县,敕令迎像入京,一如天宝初迎灵宝符仪注故事。

帝亲自制赞,寻改罗川县为“真宁县”,于所获处造通圣观,帝制碑文立之,于今并在。

其年六月,大同殿产玉芝一茎,又造金仙、玉芝二观,复度公主二人为道士。

又太白山人李浑上言,见混元言:“金星洞内有玉版石,记圣皇福寿之符。

”敕御史中丞王鉷入游谷,行四百余里,求而得之。

敕以殊祥颁示中外,乃于其地造灵符观。

闰六月丙寅,帝谒太清宫,加五圣尊号,作仲尼四子像,侍立于混元之前。

又敕十道大郡置玉芝观,大赦天下。

九载,太白山人王玄翼上言:“混元大帝降现,言宝仙洞中有妙宝真符,谓帝取之。

”敕刑部尚书张均、工部尚书王倕往取,获之。

乃造真灵观。

十三载正月,帝谒太清宫,又上混元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混元天皇大帝”,五圣各加谥号。

帝加“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大赦天下。

十五载,帝幸蜀,混元现于汉中郡三泉县黑水之侧。

帝亲礼谒,遂命刻石像真容于所现之处,又于利州益昌县山岭上见混元骑白卫而过,示收禄山之兆。

诏封其山为“白卫岭”,于所见之处置“自然观”。

又于嵩山置“兴唐观”,成都置“福唐观”。

肃宗至德二载三月十八日,混元现于通化郡云龙岩,初因郡人为国祈福,建大斋会。

十八日,忽烟雾异香,氤氲不散,至辰时渐渐开霁,神光照天,因见混元真像立于山前,自地接天,通身白衣,左手垂下,右手执五明之扇,仪相炳然。

众尽瞻礼。

其山虽高,亦不及肘,良久乃隐。

遂具上奏,内出图本,太上皇制赞并序,文繁不录,具编史册,仍示天下。

乾元二年,帝夜梦二青童导従至一宫阙,谒见混元。

混元衣云霞之衣,冠九凤之冠,坐方席,垂宝盖,凭玉几,执白拂。

左右侍卫真人、玉女、神仙、童子、五天力士,罗列极众。

帝著绛衣秉圭,立侍于混元之后,游涉山海,经历甚远,帝一一潜记。

又见混元须发皆黑,及明,宣下两街,访诸瑞像于务本坊光天观圣祖院,果获黑髭老君之像。

图写以进,帝见大悦,一如梦中所睹。

乃出帝真容,令侍立于混元之后,仍颁示于天下,普令供养。

代宗初,于楚州安宜县获八宝,因改安宜县为“宝应县”敕于所获处造“宝应观”。

遂改元为“宝应元年”,大赦天下。

德宗贞元十年,混元潜使金母累降于果州金泉山,授炼气之术,付女贞谢自然,修习功成。

以其年十月十六日,白日上升,后三月乃归,谓刺史李坚曰:“天上有玉堂最高,老君居焉。

壁上皆题神仙之名,时注脚下,云在人间,或为帝王,或为宰辅。

神仙入谒老君皆四拜焉。

”自然言讫,遂却升天。

敬宗宝历二年正月,帝有事于南郊,朝献太清宫,御驾将至长安。

县主簿郑翦,忽见老君衣白衣,容状异常,谓翦曰:“当此路有井,可速实之。

不然,祸在不测。

”翦惊惶顾,其地已微陷,遂并力实之,因失老君所在。

驾至,具以上闻,百官称贺。

诏兵部侍郎韦处厚为碑,起居郎柳公权书,立于实井之侧,乃编付史官。

其年十二月十八日,柳公权书碑之际,忽有劲风飒然而起,旋飚不已。

乃见混元著紫衣,金冠金履,立于白莲花之上,右手执五明扇,左手垂下,空中光明如金色。

公权与镌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宫学有匪(青青子衿原著小说)

高能山大王 VS 书院小才女 美人书生被逐出皇城,因缘巧合上山为匪,留了一把乱糟糟的大胡子,打下一片赫赫威名,做了统领十八座匪寨的东夷山君,还在这一年早春,绑了一皇城书院来的贵人,不多不少,刚好十六位宫学女公子,他不要财不要色,唯独定下一番古怪的赎人规矩 缘分就从这里开始,青山绿水,匪气盎然。 【一句话简介:仗剑走书院,匪气怼天地,宠友宠妻宠兄弟。】 男主能文能武能撩妹,三分恣意,七分情深/

我的帝国战争游戏

元素潮汐的低谷渐渐远去,上古精灵的光辉也消逝隐退。 人类王国开始崛起,前有豺狼人围堵,后有兽人回归。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所有的种族都在奋起拼搏,一个又一个新兴种族开始登上这片舞台。 面对这个大争之世,苏伦带着《帝国崛起》辅助系统来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

随身英雄杀

穿越到了异界的郑鸣,随身带着一副英雄牌,只要有足够的声望值,就可以召唤出这些英雄牌中的英雄: 借助这些英雄的力量,你可以横刀立马,你可以飞檐走壁,你可以打出天外飞仙,同样也可以让你魔临天地! 当然,御剑九天上,斩魔天地间也不是梦想,就是化身太古金乌,焚天煮海,也不是没有可能 /

寡夫门前是非多

现代高知女穿到女尊懦弱侯身上,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理念,坚决将三好(吃好,喝好,睡好)贯彻到底。 活了两辈子都不知爱为何物的人,偏一来就有了个未婚夫,这未婚夫跟自己隔心不说,家里还有个时时刻刻想谋害她的大姑姐,退婚,坚决退婚,小命重要。 好不容易有了个心上人,一个两个却都要来碍事,寡夫怎么了,吃你家大米,喝你家汤了,头可断,血可流,爱情坚决不能抛。 混朝堂,斗皇女,破阴谋,杀小人,千帆过尽,/

紫贝壳

月色如银,碧波荡漾,梦轩紧握住手中的紫贝壳,正如他强烈要给珮青所有的爱。但纵使珮青如此攫掳他心,他也无权利破坏妻子美婵的安宁,及自己心爱的儿女小枫小竹的幸福..... /

来我怀里躲躲

文理分科后,林窕的同桌是十中赫赫有名的大佬江延。 十中人人皆知,大佬江延乖戾嚣张,视女生如洪水猛兽。 林窕深谙此理,对大佬避之不及。 谁知道过了不久,还是有人暗地里传出江延喜欢她的传闻。 林窕为证清白,彻查传闻之人,可惜无功而返。 迫于无奈,她只好当着江延的面痛斥此人:这太不像话了!要是让我抓到这人!我一定 话还未说完,江延突然打断她:一定怎样? 林窕义愤填膺:我一定弄死他!!! 江延听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