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卷下(1/3)

卷下 戕官类记同治庚午,予在扬州,闻丹徒严某官浙江嵊县知县,忽为署中剃发匠所戕,并杀其幼女及女之乳母,取县印出,跳舞狂歌于市,似有神经病者。

旋获之,按律治罪。

是年,山东青州知府某亦被戕。

青州有城守参将,一兵以技勇、资格皆应拔补马粮,忽为人以贿得,大怒,思得参将而甘心焉。

乃于朔日之夜,伏于武庙神座下待之,以参将是日必来拈香也。

及黎明,见有一三品顶戴者跪拜神前,突出刺之而毙。

谛视,乃知府,非参将也。

须臾参将至,乃执而置诸法。

至庚午秋,又有张文祥刺马新贻事。

刺马详情马新贻,字谷山,山东荷泽人,世为天方教,由进士分发安徽即用知县。

咸丰间,皖北一带粤捻交讧,马以署合肥县失守革职,带罪立功,唐中丞委办庐州各乡团练。

一日与捻战而败,被擒,擒之者即张文祥也。

文祥本有反正意,优礼马,且引其同类曹二虎、石锦标与马深相结纳,四人结为兄弟。

与马约,纵之归,请求大府招降其众。

马归为中丞言,允之,张、曹、石三人遂皆投诚。

大府乃檄马选降众设山字二营,令马统之,张、曹、石皆为营哨官矣。

至同治四年,乔勤恪抚皖时,马已瀳升至安徽布政,驻省城,兼营务处。

抵任后,山字营遣散,张、曹、石皆随之藩司任,各得差委,甚相得也。

无何,曹二虎眷属至,遂居藩置内。

时张已微窥马意渐薄,大有不屑同群之意,劝曹勿接眷,曹不听。

曹妻既居署中,不能不谒见马夫人。

马见曹妻,艳之,竟诱与通。

又以曹在家,不能畅所欲为,遂使曹频出短差,皆优美。

久之,丑声四播。

文祥知之以告,曹不信。

继闻人言啧啧,乃大怒,欲杀妻。

文祥止之曰:“杀奸须双,若止杀妻,须抵偿,不如因而赠之,以全交情。

”曹首肯,乘间言于马。

马大怒,谓污蔑大僚,痛加申斥。

曹出语张,张曰:“祸不远矣,不如远引为是。

”曹不能决。

忽一日马檄曹赴寿春镇署请领军火。

时寿春镇总兵为徐,字心泉,怀宁人也。

乔勤恪大营驻寿州南关外,徐为总营务处。

曹得檄甚喜,欣然就道。

文祥谓锦标曰:“曹某此去,途中恐有不测,我与若须送之。

”盖防其中途被刺也。

于是三人同行,至寿州,无他变。

石笑之,谓张多疑,张亦爽然若失。

及投文镇辕谒见,忽中军官持令箭下,喝绑通匪贼曹二虎。

曹大惊,方欲致辩,徐总兵亦戎装出。

曹大声呼冤,徐曰:“马大人委尔动身后,即有人告尔通捻,欲以军火接济捻匪,已有文来,令即以军法从事,无多言。

”遂引至市曹斩之。

张跌足大恸,谓石曰:“此仇必报,我与尔须任之。

”石沉吟。

张又曰:“尔非朋友,我一人任之可也。

”曹既死,张、石收其尸藁葬讫,遂分道去,不知何往。

至九年,李庆翱为山西臬司,统水陆各军防河,驻军河津县。

石锦标为李之先锋官,已保至参将矣,一日委石稽查沿河水师各营,凡十一营营官公宴石于河上,忽有大令至调石回,谓有江督关文逮石至两江对案云云,盖张文祥之难作矣。

时马新贻方督两江,督署尚未重建,借首府署驻节。

署旁有箭道,每月课将弁于此。

马被刺之日,正在阅课,甫下座,忽有一递呈呼冤者,文祥乘此突出刺之,入马左胁,刀未拔出,伤口亦无血。

方喧嚷间,马回首见张曰:“是尔耶!”复回顾左右曰:“不要难为他。

”遂倒地,舁回卧室遂死。

张既刺马,矗立不少动。

时众兵方执呼冤者拷讯,文祥大呼曰:“毋冤他人,刺马者我也。

我愿已遂,我决不逃。

”于是司道府县闻风皆至,藩司梅启照命发交上元县收禁。

时道府为孙云锦,上元县令张开祁、江宁令萧某即于上元署中同讯。

余等皆在屏后窃听。

文祥上堂,原原本本如数家珍。

两令相对眙咢,莫敢录供通详。

次日,商于梅启照,梅曰:“不便直叙。

” 须令改供浙江海盗,挟仇报复,张不肯。

其后种种酷刑,皆逼令改供,非无供也。

张又云:“自曹被杀后,我暗中随马数年,以精钢制匕首二,用毒药淬之,每夜人静,叠牛皮四五层以刃贯之,初不能入,二年,五层牛皮一刃而洞穿矣,盖防其冬日著重裘也。

马为浙抚时,曾一遇于城隍山,护从甚众,不能下手,至今乃遂志耳。

”梅言于护督,以海盗入告。

护督者,将军魁玉也。

奏入,朝命郑敦谨为查办大臣。

郑未来之先,朝命漕督张之万就近查办,张不敢问,托故回任,乃改命郑也。

相传张奉命后,自淮来宁,一日舟泊瓜州,欲登岸如厕,以小队二百持械围护之,时人传为笑谈。

郑至江宁,张之供仍如在上元时,一字不改。

郑无如何,乃徇众官之请,以海盗挟仇定案。

司官有颜姓者,于谳定后弃官而归,郑亦引疾去。

其年为同治九年庚午乡试之年,马死之日在七月下旬,正上下江学使者录遗极忙时也。

次日上江学使殷兆镛考贡监场,题为《若刺褐夫》,诸生哗然,相率请示如何领题,殷沉吟曰:“不用领题,不用领题。

”又次日补考,题为《伤人乎》,盖皆谑而虐矣。

马死后数日,署中一妾自缢,并未棺敛,密埋于后园中,即曹妻也。

时上海戏园编出《刺马传》全本,皖抚英翰闻之,亟函请上海道涂宗瀛出示禁止,并为马请祠请谥,铺张马之功几与曾、胡埒,裕庚手笔也。

英与马同官安徽,有休戚相关之谊云。

厥后乔勤恪有七律咏其事,末二句云:“群公章奏分明在,不及歌场独写真。

”案既定,决张文祥于金陵之小营,马四亲自监斩。

马四者,新贻之弟,浙江候补知县也。

定制一刀一钩,命刽子以钩钩肉而碎割之,自辰至未始割毕,剖腹挖心而致祭焉。

文祥始终未一呼号也。

子一,阉割发黑龙江为奴。

石锦标亦革职遣戍。

案既结,马四后至浙江,为众指摘,上官亦不礼之,郁郁死。

新贻既葬数年,河决荷泽,墓为水所冲塌。

无子。

天之报施固不爽耶。

妻控夫强奸潘文勤公长刑部时,有妇人诉其夫强奸者。

文勤曰:“是必有奸夫教之,欲以法死其夫也。

”盖清律载,夫与妇为非法交者,两相情愿以和奸论,若妇不肯而夫用强,则照强奸论。

然有律而无案。

诚以闺闱之中,事属暧味,孰知之而孰发之哉。

故文勤一见即知有唆使之人,严鞠果然,遂并唆者而治罪焉。

此吴江范瑞轩比部为予言,潘文勤门生也。

因忆道光中叶,桐城方宝庆掌刑部秋审处,有告室女与表弟通奸者,验之处女也,然形迹实可疑。

堂上将释之矣,方命承审官曰:“可验其后庭。

”验之非完璧,乃以非法淫定奸夫罪,而判女折赎罚鍰,合署称神明焉。

女归自缢死,男闻亦自尽于狱。

盖此女极爱其表弟,而幼已字人,表弟亦订婚,不得偕婚媾,遂于无可联合之中,而相爱焉。

又不忍以破甑贻夫羞,此亦可谓发乎情止乎礼义矣。

若我为刑官,即明知而故昧可也,何必逞此精明而伤人命哉! 方后授福建漳州知府,以墨败,三子皆流落以死,无后,妻于咸丰季年亦饿死,人以为谿刻之报。

光稷甫侍御云。

科场舞弊咸丰戊午科顺天乡试大狱,伏法者正考官大学士柏葰、同考溥安、士子平龄等,又场外传递之程某,而遣戍革职者不知凡几。

原参御史孟传金,初固不料如是之严惩也。

盖自道光以来,凡士子来京应试,遇同乡京官之考差者,必向之索关节,谓之条子。

不必一定为利,亦有为收门生计者,亦有博延揽人才名者。

若不向之索条子,则其人必见怪,以为此士瞧不起我,因而存芥蒂者有之。

故热中之士,亦乐得乞条子也。

此风已久,昌言无忌,恬不为怪。

及戊午事起,而此风遂绝。

事后执政诸大老皆觉杀人太多,追咎孟御史多事,遂摭他事发回原衙门。

自是科场严肃者十年。

己未会试,奉待旨加倍严搜,片纸只字皆不敢挟入。

光稷甫侍御即此科中式者,为予言。

至同治改元,慈禧秉政,博宽大之名,凡派搜检之王大臣请训时,必谕之曰:“勤慎当差,莫要多事。

”即隐示以勿搜也。

而士子之怀挟,直可设一绝大书肆矣。

至同治庚午科,江宁有刘汝霖者,时文高手也,为人代作而中。

嗣是每科富贵子弟皆刘之生计矣,刘成进士始已。

继起者为陈光宇,为周钺,皆江宁枪手之卓卓者,所代中不知凡几。

陈入翰林后,竟因此永不准考差,周后亦分发河南知府。

继陈、周而起者无数矣,直至停科举之日止。

盖江南一闱,行贿于考官者尚无其人,惟代作者实繁有徒。

北闱自光绪改元后,此风亦盛,初犹乡试为之,继乃会试亦分然为之。

戊戌会试,有宝应刘某者以一人而中三进士,且得一会元,执政知之,廷试时会元与刘皆抑至三甲,会元用中书,刘用主事。

二人书法皆佳,皆可得翰林者也,当道不敢兴大狱,聊示薄惩而已。

至湖南主考杨泰亨、陕西主考周锡恩、浙江主考费念慈大张旗鼓出卖举人,更卑卑不足道矣。

此科场气运之所以终,而国之所以亡也。

书杨乃武狱浙之上虞县有土娼葛毕氏者,葛品莲之妻也,艳名噪一时。

县令刘某之子昵焉,邑诸生杨乃武亦昵焉。

杨固虎而冠者,邑人皆畏之,刘之子更嫉之。

杨欲娶葛为妾,葛曰:“俟尔今科中式则从尔。

”榜发,杨果隽,谓葛曰:“今可如愿矣。

”葛曰:“前言戏之耳,吾有夫在,不能自主也。

”杨曰:“是何伤?”正言间,刘子至,闻杨语,返身去。

杨闻有人来,亦去。

次日而葛夫中毒死矣,报官请验,县令遣典史携忤作往,草草验讫。

闻杨有纳妾语,即逮杨,讯不承。

令怒,详革举人,刑讯终不服。

遂系杨、葛于狱,延至四年之久。

每更一官,杨必具辩状,皆不直杨,然又无左证,而刘令子又死福星轮船之难,浙之大吏将以杨定谳抵罪,而坐葛以谋死亲夫矣。

会有某国公使在总署宣言,贵国刑狱,不过如杨乃武案含糊了结耳。

恭亲王闻之,立命提全案至京,发刑部严讯。

原审之刘令,葛品莲之尸棺,皆提至京。

及开棺检验,见尸有白须,且以丝棉包裹,两手指甲皆修洁,既不类窭人子,又非少年,又无毒毙痕迹。

讯刘,刘亦无从置对,盖始终未见尸也。

于是刘遣戍,杨、葛皆释放,案遂结。

此案到京之日,刑部署中观者如堵墙,几无插足地。

陆确斋比部,江西司司员也,亦往观。

据云葛氏肥白,颇有风致云。

葛出后,削发为尼。

杨则不知所之。

或云当刘子闻杨语时,即潜以毒置葛品莲茶瓯中,品莲饮之致死;或又曰刘子常携毒,备觊便毒杨者,未知孰是。

要之刘子之死于海,似有天道。

杨虽非佳士,此案似非所为。

又闻杨每于供词画押时,以“屈打成招”四字编为花押书之。

吾以为杨必有隐匿,冥冥中特借此以惩之耳。

死生有命光绪元年,上海招商局以福星轮船载海运粮米赴津,附舟者江浙海运委员三十余人,又搭客数十人。

行至黑水洋,遇大雾,适迎面一船来,未及避,被撞而沉。

时当半夜,全船之人皆已寝,遂及于难。

委员中有一满人者,将自苏起程时,梦有人持一文牍示之,大书“水府”二字于牍面,云有公事相邀会议。

醒即言于人,以为不祥,将改由陆行,闻者嗤之。

其人亦以为梦境无足凭,遂至沪附福星而死。

此满人予尚至其家为人致赙金焉,今忘其名矣。

中国鬼神之说甚不可解。

又有一林姓者,亦海运委员也,动身之日,已薄暮矣,一犬横卧于大门外,林未之见,误踹犬身,倾跌伤足,不能行,改期焉,竟免于难,莫谓此中无天道焉。

海王村人物今京师之琉璃厂乃前明官窑制琉璃瓦之地,基址尚存。

在元为海王村。

清初尚不繁盛,至乾隆间始成市肆。

凡骨董、书籍、字画、碑帖、南纸各肆,皆麇集于是,几无他物焉。

上至公卿,下至士子,莫不以此地为雅游而消遣岁月。

加以每逢乡会试放榜之前一日,又于此卖红录,应试者欲先睹为快,倍形拥挤。

至每年正月初六起至十六日止,谓之开厂甸,合九城之地摊皆聚于厂之隙地,而东头之火神庙,则珍宝书画骨董陈列如山阜,王公贵人命妇娇娃车马阗塞无插足地,十日乃止。

此厂肆主人所以皆工应对,讲酬酢,甚者读书考据,以便与名人往还者不知凡几,不似外省肆佣之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也。

予出入京师几三十年,厂肆之人几无不识予者,以予所知有数人焉。

有若琴师张春圃者,其志节高尚,已纪于前矣。

有若刘振卿者,山西太平县人,佣于德宝斋骨董肆,昼则应酬交易,夜则手一编专攻金石之学,尝著《化度寺碑图考》,洋洋数千言,几使翁北平无从置喙,皆信而有征,非武断也。

德宝斋主人李诚甫,亦山西太平人。

肆始于咸丰季年,仅千金资本耳,李乃受友人之托而设者。

其规矩之严肃,出纳之不苟,三十年如一日,今则其肆已逾十万金矣。

诚甫能鉴别古彝器甚精,潘文勤、王文敏所蓄,大半皆出其手。

诚甫卒,其犹子德宣继之,亦如诚甫在日,犹蒸蒸日上也。

有若李云从者,直隶故城人。

幼习碑贾,长益肆力于考据。

当光绪初年,各衙门派员恭送玉牒至盛京,盛伯兮侍郎、王莲生祭酒、端陶斋尚书,皆在其中。

一日夜宿某站,盛与王纵谈碑版,端询之,王奋然曰:“尔但知挟优饮酒耳,何足语此。

”端拍案曰:“三年后再见!”及归,遂访厂肆之精于碑版者,得李云从,朝夕讨论,购宋明拓本无数,又购碑碣亦无数。

其第一次所购,即郛休碑也,以五百金得之,罗列满庭院,果不三年而遂负精鉴之名矣。

云从为潘文勤所赏识,有所售辄如数以偿,故云从得以挥霍十余年,终以贫死。

至书肆主人,于目录之学,尤终身习之者也。

光绪初,宝森堂之李雨亭,善成堂之饶某,其后又有李兰甫、谈笃生诸人,言及各朝书板、书式、著者、刻者,历历如数家珍,士大夫万不能及焉。

又有袁回子者,江宁人。

亦精于鉴别碑帖,某拓本多字,某拓本少字,背诵如流。

有若古泉刘者,父子皆以售古泉为业,其考据泉之种类,有出乎各家著录之外者,惜文理不通,不能著述为可恨耳。

至博古斋主人祝某,鉴赏为咸、同间第一,人皆推重之。

炳半聋时为予言。

予生也晚,不及见此人矣。

及新学盛行,厂肆多杂售石印铅板诸书,科学仪器之属,而好古之士,日见寥寥。

此种商业与此种人物,皆将成广陵散矣。

世运升降盛衰之故,不其然哉!不其然哉!予深惜闤阓中有如是之人,而无人传之也,因拉杂书之。

程堡殉难丹徒吴封翁启,军机章京台朗、监察御史台寿之父也。

咸丰戊、己间,由京携家侨居苏州,翁时年七十余,形貌魁梧,白须渥丹,性复伉爽,能饮健谈,座客常满。

日者有客自京来,翁觞之。

客程姓,名堡,字镇伯。

先世亦丹徒人,惟堡官京师已三世矣。

时以京曹截取道员发浙江,道出苏州。

年五十余,无子女,仅携老妻与一仆而已。

居翁家数日,终日求宝刀名马,翁笑之。

程曰:“今粤寇未靖,浙与贼邻,岂必无战事,吾今往当请缨自效,与长枪大戟相周旋,不愿以毛锥子露头角也。

” 迨至浙,未三月,贼袭杭,陷之。

会提督张玉良援师至,即克复,前后仅三日也。

而堡死矣。

先是,贼之来也,为徽宁之败贼,仅三千余人。

堡所居去贼尚远,闻贼入,大怒,发冲冠,髯奋张,挥刀出门,击杀数十百人,贼麇集交刃之,遂殒,妻亦自缢。

其仆于贼去后,殓其夫妇,而至苏述其状于翁。

翁大哭,设位祭之,且归葬其榇于祖籍焉。

嗟乎!堡一候补官耳,无守土之责,何必死?即不出杀贼,亦无人责以不义者,更何必死?而堡也则深以未酬其志,必欲杀贼以死,死忠义也。

杭城既复,未闻当事有褒恤之者,是岂遗忘之耶?抑以死之无名,而不措意耶?予尝闻先君子言之甚详,故特表而出之。

胜保事类记胜保,字克斋,满州镶蓝旗人,以乙榜任国子监助教,转翰林,开坊洊至侍郎,尚书衔太子少保而终。

其居官事迹,载在国史,不必记。

记其由皖豫入陕琐事,皆闻之先君子者。

先君子以咸丰十一年冬入胜保颍州戎幕,相从至河南至陕西,至同治二年春逮问而止。

前后十六月中,所见甚夥,颇足记也。

豫有邢家寨者,附捻逆者也。

寨主邢万钧,曾掳胜保弟恩保而污辱之。

至是恩保为翼长,颍州围解,乘胜攻克邢家寨,捕邢万钧并捕其妻妾子女,恩保令兵士于白昼污而斩之。

又制一刀,铭曰“斩邢万钧之刀”,用以磔之而泄忿焉。

及胜获罪,恩亦遣戍黑龙江,久之无以为生,遂入马贼党,为将军铭安捕斩之。

有张龙者,宿州人,亦捻首也。

其妻曰刘三姑娘,美而勇,尝披红锦袍,插双雉尾,乘骏马舞双刀,人莫敢敌。

张龙有外宠,刘衔之次骨。

胜知之,使人诱刘以为义女,刘感胜,遂刺杀龙以众降。

胜又虑人之多言也,以刘配部将某。

胜败,刘复暗结苗沛霖图举事,为蒙城知县尹春霖所杀,并其夫斩之。

苗沛霖者,凤阳诸生,性阴鸷慓悍,有兵略。

以团练保卫功,洊至布政使衔四川川北道巴图鲁,又暗通粤寇洪秀全,封为秦王。

夜郎自大,目无余子,独服膺胜保,执弟子礼甚恭。

伪英王陈玉成自安庆为曾忠襄所败,全军皆没,穷无所归,走凤阳投苗。

苗匿而不见,使其侄天庆缚献于胜。

时胜驻军于河陕之交,得陈大喜,克日亲讯,盛设军卫。

陈立而不跪,大笑曰:“尔乃我手中败将,尚腼然高坐以讯我乎!”因历举与胜交绥事。

胜大惭,命囚之,铺张入奏,冀行献俘大典以矜其功。

批答反斥其妄,并命就地正法。

大失所望,遂切齿于曾氏矣。

陈之囚也,有精舍三椽,陈设皆备,环以木栅,兵守之。

先君子与冯鲁川、裕朗西皆往见。

貌极秀美,长不逾中人,二目下皆有黑点,此“四眼狗”之称所由来也。

吐属极风雅,熟读历代兵史,侃侃而谈,旁若无人。

裕举贼中悍将以绳之,则曰:“皆非将才,惟冯云山、石达开差可耳。

我死,我朝不振矣。

” 无一语及私。

迨伏诛,所上供词皆裕手笔,非真也。

陈妻绝美,胜纳之,宠专房,随军次焉。

胜性豪侈,声色狗马皆酷嗜。

生平慕年羹尧之为人,故收局亦如之。

胜每食必方丈,每肴必二器,食之甘,则曰以此赐文案某,盖仿上方赐食之体也。

然惟文案得与,他不得焉。

一日者,先君子报谒某于他所,忽奉胜召,遂亟归。

胜曰:“大帅之文案,犹皇上之军机,至尊贵至机密,不得与他员相往来者,尔何报谒之有?”胜豪于饮,每食必传文案一人侍宴。

初,先君子与冯、裕皆常侍宴者,继以先君子不能饮,遂命冯、裕以为常。

一日军次同州境,忽谓文案诸员曰:“今午食韭黄甚佳,晚飧时与诸君共尝之。

”及就坐,询韭黄,则弃其余于临潼矣。

大怒,立斩庖人于席前,期明早必得。

诸庖人大骇,飞马往回二百余里,取以进,其泰侈如此。

冯鲁川,山西进士,由刑部郎简放庐州知府,出京赴任,道由河南,胜奏留军中司章奏。

冯端人也,高尚澹泊,不趋时习。

一日与胜言论不翕,决然舍去,恐面辞不得,留书别之。

胜阅书大惊,亟命材官赍狐裘一袭、白金二百,飞骑追冯还,戒之曰:“如冯不归,杀尔无赦。

”并手书致冯,略曰:“计此书达左右时,公度韩侯岭矣,此即‘雪拥蓝关马不前’,昔退之咨嗟太息之地也。

公于军事虽非所长,然品望学问当代所重,所以拳拳于公者,以公之品学足以表率群伦也。

”云云。

冯得书即返,胜大慰。

先君子私询于冯曰:“公何以去而复返?”冯曰:“胜虽跋扈恣睢,然能重斯文,言亦出于至诚,可感也。

”胜之章奏往往自属草,动辄曰“先皇帝曾奖臣以忠勇性成赤心报国”,盖指咸丰间与英人战八里桥事也;又曰:“古语有云,阃以外将军治之,非朝廷所能遥制”;又曰:“汉周亚夫壁细柳时,军中但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

此三语时时用之。

意以为太后妇人,同治幼稚,恐其牵掣耳。

而不知致死之由,即伏于此矣。

至西安日,入行台,甫下舆,而冠上珊瑚珠忽不见,遍觅不得,识者已知为不祥矣。

及事败年余,有人于地肆上以钱四百购得之,可诧也。

入陕后,各省督抚交章劾胜,有劾其贪财好色者,有劾其按兵不动者,有劾其军中降众杂出,漫无纪律者,惟河南巡抚严树森一疏最刻毒,略曰:“回捻癣疥之患,粤寇亦不过支体之患,惟胜保为腹心大患。

观其平日奏章,不臣之心已可概见。

至其冒功侵饷、渔色害民,犹其余事。

”云云。

相传为桐城方宗诚手笔。

是以慈禧震怒,立下逮问之旨,而狱成矣。

初,胜之至陕也,军机处有密书至,属其日内切勿上言触怒,因廷议将以陕抚、甘督二者择一简任,俾专力于西北军事。

胜得书示文案诸员曰:姑妄听之。

”逾数日无耗,又曰:“是或有变,不得不上言利害以要之。

”众劝稍缓不听,乃自属稿,略曰:“凡治军非本省大吏则呼应不灵,即如官文、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等,皆以本省大吏治本省兵事,故事半而功倍。

臣以客官办西北军务,协饷仰给于各省,又不能按数以济,兵力不敷,又无从召募,以致事事竭蹶,难奏厥功。

若欲使臣专顾西北,则非得一实缺封疆,不足集事。

” 奏上,大受申饬,至谓该大臣跋扈情形,已可概见,不匝月而逮问矣。

胜之为钦差大臣也,与河、陕两省巡抚皆朱笔札文,文案诸员尝谏之,胜曰:“尔辈何知,钦差大臣者即昔之大将军也。

大将军与督抚例用札,不以品级论也。

”在陕日,有驻防副都统高福者,出言顶撞,胜大怒呼杖,高福曰:“等二品耳,何得杖我?”胜曰:“我钦差大臣也,以军法且可斩,何止杖!”立命杖二百逐之出。

后之劾疏,高福亦其一也。

又有德楞额者,初帮办陕西军务,亦副都统也。

胜至劾去,降参领,俾统一军壁黄河岸,德亦衔之。

逮问之旨密交多隆阿自赍,即代胜为钦差大臣者。

至之日,胜方置酒高会,宾客满座。

有谍者报曰:“灞桥南忽增营垒三十余座,不知谁何。

”盖桥之北为回逆所据也。

须臾又报曰:“来者闻为将军多隆阿也。

”胜绰髯沉吟曰:“岂朝廷命多来受节制乎?若然,则不待营垒成即当入城进谒矣。

姑饮酒,且听之。

”有登城见望者,而连营十余里,刁斗森严,灯火相属,寂无人声。

归而相谓曰:“事不妙矣。

”有潜行整装待发者。

甫黎明,忽报多将军至。

将军下马,昂然入中门,手举黄封,高呼曰:“胜保接旨。

”胜失色,即设香案跪听宣读。

读毕,并问曰:“胜保遵旨否?”胜对曰:“遵旨。

”多即命取关防至,验毕,交一弁捧之。

谓从官曰:“奉旨查抄,除文武僚属外,皆发封记簿。

”胜再三恳,多曰:“与尔八驼行李,其余皆簿录之。

”当即摘去珊瑚顶孔雀翎,易素服待罪,遣兵百人守之。

凡文武员弁兵卒役夫,皆遵旨投多军矣。

所不去者,幕中四人耳,一先君子,一冯鲁川,一裕朗西,一丁友笙也。

鲁川尚作谐语曰:“诸君不观降者乎?明日皆将傲我矣。

”胜于此骄容尽敛,凄然无色。

平日庖人四十八人,仅存其二。

红旗小队二百,并旗械皆不见,材官之便捷者皆亡去,所存者老仆三人,圉人二,皆胜官翰林时旧役也。

是晚即闻炮声隆隆,彻夜不息。

次日黎明,人报灞桥克复,回垒皆扫平矣。

即胜四十余日所不能攻克者也。

逾数日,文案旧员杨某,头衔一新,欣欣然谓先君子曰:“克复灞桥保案,已得知府衔直隶州矣。

公等不入多军,真愚也。

”一笑置之。

不数日,胜就道,例以铁索缠舆杠,示锁拿意。

甫至河,德楞额截其辎重侍妾而去,胜诉于多,始返其辎重,而留其侍妾,谓人曰:“此陈玉成贼妇也,不得随行。

”胜亦无如何。

四人者,送至山西蒲州府,洒泪而别,胜犹人赠百金为舟车资也。

于是四人遂分道矣,冯鲁川往安徽赴任,裕朗西往江北宝应省亲,丁友笙往河南,先君子由清江至泰州,携予返上海。

鲁川名志沂,山西代州人。

朗西名庚,汉军正白旗人,原姓徐。

父联翰庭,曾为江苏县令。

友笙名宪铮,怀宁人,后不知所终。

胜至京,系刑部狱,奉旨严讯,犹桀骜不驯,讯其河南奸淫案,答曰有之。

河内李棠阶、商城周祖培两家妇人无老幼皆淫之。

周大怒,其后赐帛之命,皆周成之也。

是时周值枢府,李掌刑部,死之日,周监刑。

胜曰:“胜保临刑呼冤,乞代奏。

”周曰:“圣意难回。

”遂死之。

胜有印章二,一曰“我战则克”,一曰“十五入泮宫,二十入词林,三十为大将”,皆生平得意事也。

当庚申年,文宗北狩,洋兵入京,和议成,议建总理衙门以治外交事。

大宴各国洋使于礼部堂上,英使巴夏理首座。

酒酣,胜笑谓巴曰:“今日和议已成,誓约已定,然两军究未分胜负也。

今将与君会猎于郊外,胜负无与国事,第请与君之士戏耳,可乎?”巴大恐,乞恭亲王和解之。

胜大笑曰:“彼惧我矣。

”盖是时胜奉命总统各省援兵,位诸将帅上,当时援师至者十三万,故巴恐也。

八里桥之战,胜一生最得意事也。

洋兵麇集,僧忠亲王战不利,大沽失守,近逼北塘。

八里桥者,距北通州八里。

洋兵欺我无人,长驱而入,至桥,胜扼之,炮弹破马腹,颔受微伤,易马与战,卒败洋兵。

厥后和议易成,未受大累,未始非胜一战之力也。

当时胜裹创入见,故文宗奖之曰:“忠勇性成,赤心报国。

”岂知此二语即长其傲,速其死哉。

当洋兵之焚圆明园也,珠玉珍宝皆掠去,独书画古玩弃而不顾。

有土寇二百余,掠所余而遁。

至中途,遇胜,聚而歼旃,尽得其所有。

簿录京宅时,并其第皆赐兆公焉。

兆公者,慈禧姊子,于穆宗为中表行也。

同治季年,兆公之母死,居丧不哀,慈禧大怒,命尽室所有为皇老老焚之。

皇老老者,即其姊之俗称也,焚三日夜始竟。

焚之时,命护军统领率千人监视之,于是胜所得与历年御赐物皆荡然矣。

闻胜所得者,有项墨林进呈之物数百种,他称是,亦书画之浩劫哉。

此事炳半聋见之,为予言。

胜一子海某为蓝翎侍卫,以事遭斥,同治壬、癸间,飘泊至皖,英果敏怜之,为集资纳同知,分安徽。

英去,亦不知所终。

予随侍先君子在皖南时,有扬州人冯继昌者,曾在胜军为文案小吏,后为皖北牧令,谓一日奉使至宿州,见旅舍有执泛扫役者,貌酷类胜,面亦半青色,密访之,知其母少时曾一度侍胜寝。

盖过境时,地方官所进之土妓也,而贵种沦为下贱矣。

故世之疵胜者,皆谓胜有应得之罪。

惟曾文正有言,胜克斋有克复保卫之功,无失地丧师之过,虽有私罪而无死罪,人皆服其公允云。

考胜所部惟雷正绾一军二千人为官兵,其余则苗沛霖万人,宋景诗八百人,长枪会也,又山东大刀会千人,合之不满五万千人。

苗军之饿,沛霖自称报效者;雷军则就饷于陕者;其余则或有或无,不能按时按数也。

即如先君子在戎幕时,文牍所载皆号称月二百金,实则月仅得六七千金耳。

盖各路协饷皆积欠,间有来者,必先尽胜挥霍,挥霍所余,乃归军用耳。

一日者方至同州,雷军后至,猝遇贼伏,未及备,遂大败,死伤枕藉。

雷正绾痛哭入,求发恤赏,胜无以应。

须臾负伤者累累舁至辕门下,彻夜呻吟,无过而问者。

先君子谓人曰:“实令人惨不忍睹也。

”呜呼!胜治军如此,自奉又如此,焉得不败。

就逮之次日,苗沛霖率所部返皖北而叛。

宋景诗骤马挺枪而来,哭拜于胜前曰:“沐恩不能终事公矣,世事尚有公道哉!”掷冠带于阶下,率八百人呼啸而去,一渡河即大掠,后为宋庆所灭。

大刀会亦返山东作乱。

故曾国荃劾胜疏云:“胜保军营,降众杂出。

”诚哉是言,未之诬也。

予尝论胜之为人,瑕瑜互见,然瑕多而瑜少,是殆不学无术之故哉!然固一世之雄也。

冤鬼索命苗沛霖之叛归皖北也,皖豫之交响应者大小一千六百余寨,其中胜兵者不下四十万人。

有劝苗勾结张宗儒、任柱等大股捻逆直扑京津者,而苗逆必欲得蒙城为根据地,围攻月余不下,盖县令尹某深得民心,竭力守御也。

会僧忠亲王援师至,内外夹击,苗大败溃。

沛霖乘肩舆夜遁,有步卒二尾之旷野,杀苗割其首,将以献王。

至中途,遇王万青率兵巡缉至,验其首信,遂受其降,匿二卒于营,至夜杀之,而以苗首级赴王师报功。

王大喜,立赏万金,翌日即专折奏保提督黄马褂、轻车都尉世职。

万青家清淮,既思富且贵矣,不可不夸耀乡里,遂乞假,以巨舟载金而归。

将至家,忽瞪目变色,趋至鹢首,若与人撑拒状,大呼曰:“莫捉莫捉,我即去即去。

我不合杀尔冒尔功,我知罪矣。

”言毕喷血而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替身结束后他后悔了

我是大佬找来的白月光替身。 清晨,大佬结束了晨练,在窗边抽着事后烟,迷离地看着我:你不是他。 我内心疯狂点头。 中午,大佬带我去他名下的商场逛街,逛到一半白月光来电,他不顾我的颜面转身就走,只留下我,和保镖手里拎着的几十个大牌纸袋。 傍晚,大佬开着游艇,在夕阳下的海面上思念心爱的人,看也不看我一眼,而我孤零零地坐在豪华的船舱里,独享82年的老酒,尝着刚捞上来的极品大龙虾,啊,这是孤独的味道/

反派之神的男人[快穿]

花斯年,男,艳冠芳、绝代风华、倾国倾城,升级爽文小boss,因与男主抢男人,扑街。 BUT!!花斯年发现自己并没有死,而是穿越到了晋江神文之中。 在看到那些颜值爆表、身材封顶、八块腹肌的男人们后,花斯年突然乐不思蜀了 注意事项:1、全篇美男当道,苏爽雷金 2、主受文,1V1,攻自始至终都是同一个灵魂 3、攻每次都失忆,每次都上演各种角色扮演play 4、HE,HE,HE,每一世都是HE,重/

寡夫门前是非多

现代高知女穿到女尊懦弱侯身上,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理念,坚决将三好(吃好,喝好,睡好)贯彻到底。 活了两辈子都不知爱为何物的人,偏一来就有了个未婚夫,这未婚夫跟自己隔心不说,家里还有个时时刻刻想谋害她的大姑姐,退婚,坚决退婚,小命重要。 好不容易有了个心上人,一个两个却都要来碍事,寡夫怎么了,吃你家大米,喝你家汤了,头可断,血可流,爱情坚决不能抛。 混朝堂,斗皇女,破阴谋,杀小人,千帆过尽,/

手撕系统后,我穿回来了!

在系统的逼迫下,夏安战战兢兢的艹着种?马文男主角该有的人设,在修真界打脸逆袭,手撕天才修二代,各种妹子收进宫的搞天搞地的种马生涯。短短几百年内就成了渡劫期大佬,成了修真界万年以来绝无仅有的一个传说。 可是系统还嫌他做的不够好,居然逼他跟后宫的那些女修酱酱酿酿! 眼看贞操就要不保,夏安终于实在忍不了了,手撕了系统,然后发现他居然又穿了回来。 再然后,华夏娱乐圈跟玄学圈多了一个惹不起的大佬。 /

穿越后我怀了豪门霸总的崽

相貌平平小弱受穿越进一本狗血生子里,化身成了光芒四射的明星。 穿越第一天他进错了总裁的房间。 蒋苗揉着腰:这不是言情狗血文的套路吗?怎么现在耽美也搞这一套了!好在男人不能生孩子,不然再给我弄个带球跑的剧情。 一个月后,他发现自己怀孕了。 蒋苗: /

冷剑烈女

金仆姑是箭名。以鹫翎为翼,箭身特长,射程特远,剑敌力特强第一次出现于文字记载是左传-庄公十一年,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然而在一般江湖武林健雄豪士们的心目中,这三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却不如此简单它象征着死亡,代表着正义。它!也是一个难解的谜。金仆姑惊传江湖只是两年来的事,从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能像它一样,在短短的岁月中,造成如许的轰动。总共有十六个人丧生于这支长箭之下!其中十二个是闻名江湖绿林巨/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