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卷十一 情中爱(1/3)

卷十一 情中爱 此真梁鸿妻也 皇甫谧《高士传》:东汉的梁鸿,字伯鸾,他品行高尚,为人所称道,许多有权势的人家都想把女儿嫁给他,而梁鸿总是婉言谢绝。

同县有个姓孟的人家,养了一个又黑又胖、相貌丑陋的女子,但她的力气却大得出奇。

很大的石臼,她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举起来。

尽管这女子长得很难看,但却挑挑拣拣的不肯随便嫁人。

父母见她年龄越来越大,很是着急,便问她为什么不嫁人,她说:“我要嫁就得嫁给像梁鸿那样的贤君子。

“这话后来辗转传到了梁鸿的耳中,梁鸿对孟女的操守也早有了解,便主动上门求亲,孟家大喜过望,当即就将女儿嫁给了他。

孟女刚嫁到梁家时,每日都是华装盛服,修饰打扮一番,可是梁鸿却不跟她说话。

就这样过了七天,妻子终于忍不住了,便跪在丈夫的面前请罪,请丈夫说出不满意的原因。

梁鸿说:“我本来是想娶一个穿粗布衣服,能和我一起隐居深山的妻子,现在你身穿绫罗绸缎,每天涂脂抹粉,这哪里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呢?”妻子说:“其实我这身打扮也不是为了考验你的真正志向而已。

我自有隐居穿的衣服。

”打那以后,孟女就不再梳妆打扮,每日挽着头髻,穿着粗布衣服,辛勤操持家务。

梁鸿高兴地说:“这才是真正的梁鸿妻子。

”孟女字德耀,名孟光。

梁鸿原来有个设想:带着妻子到关中的霸陵山去过隐居的生活,自己耕田织布以供衣食。

后来因故没能实现这一设想。

于是,他们就一起来到了江东的吴地,寄身于当地富豪皋伯通的篱下,为他做一些舂米碾谷的粗活。

梁鸿夫妇虽然地位低下,生活贫困,但他们却非常超脱,自得其乐。

妻子对丈夫十分敬重,每天把饭做好,放在托盘中,跑在地上,把托盘举得和眉头一样高,毕恭毕敬地请丈夫用餐。

皋伯通对此很诧异,感叹道:“他不过是个地位卑贱的佣人,却能使妻子如此恭敬地对待他,显然他不是一个平庸之辈。

”于是,便像客全样款待他们夫妻。

现在盛传的举案齐眉的典故就来源于此。

羹污朝衣 《后汉书·刘宽传》:刘宽,性情温各能宽容人,即使是让他尬尴受窘的场合,他也从不疾言厉色。

他的夫人曾试着让他发火。

但没到目的。

那天,刘宽要上朝议事,早晨起来,他便穿上了干干净净的朝服,等着上朝。

他的丈夫让婢女给他们端去肉羹,不慎把羹碗弄翻了,羹汤全洒在刘宽的朝服上。

婢女很害怕,赶忙收拾残羹碎碗。

刘宽抖抖朝服,神色不变,还慢慢地问:“羹烫了你的手没有。

”其品性如此,被天下人称为忠厚的长者。

比肩人 《诚斋杂记》:三国时,吴国所属的海盐县有个叫陆东美的人,娶妻朱氏。

朱氏不仅容貌俊美,而且很有德性,夫妻互相敬重、恩恩爱爱,终日形影不离,当时的人称他们为“比肩人”。

后来朱氏去世,陆东美也忧郁绝食而亡。

家人把他们合葬在一处,不到一年,坟冢上就长出两棵梓树,两树同根二身而合抱成一树,常有双雁栖身于树上。

孙权听说这事之后,把陆朱所住的地方封为“比肩”,把墓地封为“双梓”。

他们的儿子陆弘和妻子也相敬相爱,吴国人称他们为“小比肩”。

苏娘愿得谢郎衣 《钗小志):苏紫藭很喜爱谢耽,但虽近在咫尺,却如隔万里,不能相亲相爱。

紫藭恋日深,便派侍儿去向谢耽借常穿的衬衫。

借来后,见物如见人,欢喜得不行。

白天就偷偷地穿在身上,晚上则搂着睡觉。

谢耽知道后,给紫藭寄去一首诗说:苏娘一别梦魂稀,来借青衫慰渴饥。

若使闲情重作赋,也应愿得谢郎衣。

谢耽也向紫藭借了件衣服作纪念。

后来两人终于结为夫妻。

我爱你白头乌肉 《丹午杂记):钱牧斋常对人说:“我的衣服领子学前朝人的样子做,是取其宽大;我的衣服袖子依现在的样子做,是取其方便。

”有人开玩笑地说:“您可谓两朝领袖了。

” 他还跟柳如是开玩笑说:“我爱你乌个头发白个肉。

”柳如是则说:“我爱你白个头发乌个肉。

”当时人传为笑谈。

见妻如宾 《晋书·何曾传》:何曾是个孝子,闺房之事从不乱来。

从小到大没有声乐嬖幸之好。

年老后,与妻子相见,也都衣帽穿戴整齐,相待如宾。

自己南向坐,妻子北向拜了两拜以后再奉上酒菜。

夫妻两人你敬我,我谢你之后,便出来了。

一年像这样的事,也不过二三次。

卿卿 《妆楼记):王戎的妻子常称王戎为“卿”。

王戎说:“妇人称丈夫为卿,不礼貌,是一种不恭敬的行为,以后不要再这样叫了。

”他的妻子说:“亲卿爱卿,因此卿卿。

我不卿卿,谁复卿卿。

”(“卿”,犹言“你”,如果联用二字,则为男女间一种亲昵的称呼。

——译者注。

)菩萨看麻胡《漫笑录》:毗陵有个成郎中,宋徽宗宣和年间为省官。

他其貌不扬,又满脸胡须。

娶妻的那天晚上,岳母对他说:“我女女菩萨,乃嫁一麻胡。

”遂后又让成郎中作诗,成挥笔写道:一床两好世间无,好女如何得好夫。

高卷珠帘明点烛,试教菩萨看麻胡。

他的妻子也安分随缘,两人和和睦睦,白头偕老。

他们儿女成行,各以寿终。

始知天下有丈夫 《晋书·羊皇后传》:羊皇后,讳名献容。

洛一陽一陷落后,为刘曜占有。

刘曜登基称帝后,册封她为皇后。

刘曜曾问她:“我比那司马家的人如何?”皇后回答说:“你们怎么可以相提并论,陛下您是开创基业的圣明君主,他是国破家亡的平庸之辈。

他有一妻一子再加上我共为三人,却保护不了,身贵为帝王,而妻子儿女却被凡人所侮辱。

我刚被俘时,实在没想到还能活下去,更没想到还能有今日。

我生于贵族之家,常以为世间男子都一样,自从跟着您以来,我才知道天下有丈夫。

” 刘曜听了她的话,很高兴,对她宠爱有加。

她为刘曜生了两个儿子,在生第二个儿子时死去。

死后,谥号为“献文皇后”。

一生辜负看花一心 《本事诗》:郎中张又新与杨虔州齐名,而且关系极好。

杨妻李氏,即鄘相的女儿。

李氏有妇德,但长得难看,杨对她的长相从不介意,照样敬重喜欢她。

张又新常对杨虔州说:“我少年成美名,不为仕途忧虑,只要找个好媳妇,我这一辈子也就心满意足了。

”杨虔州说:“一定要找这样的,那么只要与我相同,就能使你满意。

”张又新深信不疑。

可是张又新订婚后却很不惬意。

一次上朝时杨虔州用笏板碰张又新说:“你干吗那么痴心。

”连说了四次,张又新不胜愤怒,顶撞他说:“我与你亲密无间,把心里话告诉你,没想到你这样害我,怎么能叫痴?”杨虔州便历数两人求名当官的过程,随后问道:“难道我与你不相同吗?”张又新说:“这些倒是都一样。

” 杨虔州又说:“那么我得了个丑媳妇,你难道没听说吗?”张又新听了之后,怒气渐消。

于是问道:“那你觉得你媳妇怎么样?”杨虔州说:“我觉得她特好。

”张又新笑了起来。

两人又和好如初。

张又新成家后,曾作诗说:牡丹一朵值千金,将为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一心。

下床答拜 《后汉书·樊英传》:樊英在颖州传授学业,陈寔少时师从樊英。

一次樊英有病,妻子派奴婢支问候她,樊英强撑着从床上爬起,下床答谢。

陈寔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樊英回答说:“妻,齐也。

一起祭祀宗庙,依礼就该答谢。

”其恭谨如此。

衣寄 《辍耕录》:洞庭湖畔的刘氏嫁给了叶正甫。

叶因事久居京城,刘思念不已,遂借给叶正甫寄衣服的机会写了一首诗,随同衣服一起寄给了丈夫,诗中写道:情同牛女隔天河,又喜秋来得一过。

岁岁寄郎身上服,丝丝是妾手中梭。

剪声自觉和肠断,线脚哪能抵泪多。

长短只依先去样,不知肥瘦近如何。

相公怜玉腕 《吟窗叙录》:李愿家有个美女,名叫真珠,这真珠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还善解人意。

很受李愿喜欢。

后来真珠作了牛僧儒的侍妾。

一天,卢肇来拜访牛僧儒,僧儒对卢肇的才学早有耳闻,且欣赏他诗文的奇异风格,见他来访,便把他请到中堂,想让他献上一首诗。

两人进中堂时,正赶上真珠在梳拢头发,只见她一手捧发髻,一手往两鬓角间插金钗。

见此情景,僧儒说:“不妨以此为题咏诗一首如何?”卢肇应声咏道:知道相公怜玉腕,故将纤手整金钗。

为公子点筹 《寄闲斋杂志》:妓一女许玉珍,字宝如,是燕地人。

她眉目轩爽,举止大方,为女中豪杰。

浙西的吴公子,携带着重金来京城,想用钱购买郡佐的官职。

客居京城时,没事做,便到处游玩,有人把他带到许玉珍的妓馆。

吴公子一见倾心,就搬到许家来祝两人每天寻欢作乐,感情也随之加深,竟私订终身。

公子刚十八九岁,容貌英俊,但却喜欢饮酒赌博。

他的性格极豪爽,一掷就是几十金,很少吝惜。

那些赌徒闻听其名,便蜂拥而至,大家算计好了来跟他赌。

不到一个月,公子千金的行囊便要空了,而赌博之战还不停止。

许玉珍见此情形很为公子担心,便想为公子操必胜之术。

考虑了好久,终于想出了一计。

她先派人去买来酒肉菜肴,然后打扮得漂漂亮亮,出来拜见各位赌客。

赌徒们一见玉珍来了,都欢呼雀跃,玉珍冲他们拱了拱手,坐到了吴公子的身旁,帮他点筹。

公子见玉珍在身旁,很是兴奋,便喝雉呼庐,连输了几掷。

玉珍估计吴公子口袋里的钱已不够偿还赌博所输的赌金,便手提衣襟面带笑容站了起来,对赌客们说:“公子输了,我请你们允许我替他扔一掷。

”赌客们同意了她的请求,并约定以五十金为一掷。

玉珍让赌客先掷,赌客们也不客气,便你投枭我投雉,交错投于盆中。

该论到玉珍了,她慢慢地从骰盒中取出骰子,低头微笑道:“愿上天赐给我全绯。

”说完,轻轻一掷,六个骰子并为绯色,赌客们见了,无不惊愕。

玉珍又慢慢收起骰子,口里祈祷着“上天保佑,助我如愿!”尔后面向赌客们说:“我有幸掷了个全绯,希望各位贵客把案上的金银都赏赐给我。

”赌客们纷纷点头同意。

玉珍便让侍儿把案上的金银全部收起,一统计,将近三千金。

接着摆上酒菜,大家一起狂欢尽饮。

席将散时,玉珍对赌客们说:“我已经准备好酒宴,请各位贵客明天早晨光临。

”赌客们异口同声应道:“好!”第二天,赌客们果然早早来到玉珍的妓所。

玉珍让侍儿开设酒宴,只见山珍海味,醇酒美味多不胜吃,且烹饪有法,香味袭人。

玉珍手里捧着个大酒杯,不慌不忙地对客人们说:“我今天邀请各位贵客饮酒,是为了吴公子戒赌。

请公子先喝了这杯酒。

”接着玉珍又挨个给赌客敬酒。

随后,慢慢走进卧室,捧出一个匣子,把它放置在案几上,提起衣襟向鸨母拜了两拜说:“玉珍受母亲抚养之恩,没有什么可报答您的,请将匣子里面装的五百金收下,以备养老之用。

,’鸨母听了,十分惊骇,也很悲伤,手捧五百金泣不成声。

玉珍又转身拜谢客人们说:“我现在已作了吴公子的妾姬,不能再与各位贵客相见了,就此告谢!”说完,翩然而人内室。

酒宴还没散,马车已在门外等候,等客人散尽后,就和公子一起南行而去。

到家后,公子也不再赌博,只是时常去玉珍屋里下下棋、饮饮酒而已。

半年后,公子选授某郡别驾。

他想携带玉珍一起上任,可是玉珍身患重病不能随同。

公子为她请来医生、巫婆调治,公子因此而晚上任两个月。

虽经多方治疗,但也不见疗效,终于离开了人世。

公子整理她的遗物时,在她的妆奁匣中发现了一个绣囊,打开一看,里面有六个骰子,再一细瞧,面面都是绯色。

这就是先前一掷千金的骰子。

公子见了这六个骰子,睹物思情,大放悲声,遂以隆重的礼节厚葬了她,终身不再置妾。

市鱼三斩 《名山藏臣林记》:戚继光生活贫困时,他的妻子曾买了一条鱼,鱼买来后,妻子把它斩成三段。

早餐为戚继光端来鱼头,午餐又送来鱼尾。

戚继光觉得奇怪,就问她:“中间那段哪里去了?”妻子说:“没有中间那段。

”戚继光以为她自己煮着吃了,心里很不高兴。

到了吃晚饭时,妻子竟端来了一块鱼腹,送给戚继光说:“您辛勤操劳我常无事可做,因而您吃好的我吃差的,是很正常的礼节 。

”戚继光很惭愧地向妻子道谢。

甘后 王嘉《拾遗记》:蜀国先主刘备的甘皇后,是沛县人。

她虽然出身微贱,然而当地相面的人却断言:“此女子日后必定极富贵,而且是位至后宫。

”待她长大成人,果然体貌不凡。

到了十八岁,玉质柔肌,态媚容冶,先主把她召人宫中。

每当宠幸她时,都让她坐到白绡帐中。

这时,若是从窗外向里望去,看见的就像是月下聚雪,冰洁玉白。

其时,河南有人献给皇上一个玉人,身高三尺,先主将玉人放置在宝座的后侧,白天与大臣们讲说军谋策略,晚上则搂抱甘皇后玩赏玉人。

先主常赞赏说:“玉是一种珍贵的东西,它高洁如君子之德,况且又被雕琢成人形,我怎么能不好好地欣赏它呢!”甘皇后的皮肤与玉人一样洁白滋润,看的人几乎难辨真假。

宫中的嫔妃不但嫉恨甘皇后,也嫉恨玉人。

红泪揾罗巾 《槐西杂志》 “去去复去去,凄恻门前路。

行行重行行,辗转犹含情。

含情一回首,见我窗前柳。

柳北是高楼,珠帘半上钩。

昨为楼上女,帘下调鹦鹉。

今为墙外人,红泪沾罗巾。

墙外与楼上,相去无十丈。

云何咫尺间,如隔千重山。

悲两决绝,从此终天别。

别鹤空徘徊,谁念鸣声哀。

徘徊日欲晚,决意投身返。

手裂湘裙裾,泣寄藁砧书。

可怜帛一尺,字字血痕赤。

一字一酸吟,旧爱牵人心。

君如收复水,妾罪甘鞭箠。

不然死君前,终胜生弃捐。

死也无别语,愿葬君家土。

倘化断肠花,犹得生君家。

上面这首诗见于《永乐大典》,题为《李芳树刺血诗》,没有注明写作朝代,也没有记载李芳树的生平,也不知道是作者自述,还是像《窦元妻诗》、《焦仲卿妻诗》为时人所代作。

社会上没有流行的版本,我校勘《四库全书》时,偶然发现了它,我喜欢这首诗缠绵悱恻,没有丝毫怨怒之意,读之可惊天地位鬼神,便让馆吏为我抄录了一份。

时间一长,这记诗的纸不知到哪儿去了。

今年我要前往滦一陽一,临走前,检点旧书,忽然在一个小盒子里发现了它。

这首诗湮没了几百年,终于重见天日。

这难道不是贞魂怨魄一精一贯日月星辰,不可磨灭吗?陆耳山曾说:“这首诗的次序排在韩世忠孙女诗的前面,她在宋末,那么刘芳树一定是宋人。

”陆耳山以例推之,是想当然而已。

温都监女 《野客丛谈》:苏东坡因事被贬谪到惠州。

惠州温都监有个女儿,名叫超超,长得颇有姿色,已经十六岁了,还不肯嫁人。

一天,超超听说苏东坡来到了惠州,便对人说:“东坡就是我的好丈夫。

”夜里,每当东坡讽永诗词,她就在窗外徘徊。

如果东坡发觉,推窗而望,她便跳墙离去。

后来,苏东坡去拜访她,她便向东坡倾吐爱慕之意。

东坡说:“我将让王郎与你结为良缘。

”然而不久,东坡又贬到海南,超超的事就搁置了下来。

等东坡再回惠州时,超超已忧郁而死,家人把她葬在沙滩的旁边。

东坡来到超超墓前,很伤感地作了一首《卜算子·孤鸿》: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剩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里借鸿来作比喻,并不是真说鸿。

“拣尽寒枝不肯栖”,是说她年轻时挑来挑去不嫁人;“寂寞沙洲冷”,指她的埋葬地。

此词是苏东坡在惠州白鹤观所作,有人说是他在黄州时作的,这种说法不对。

王巧儿 《青楼集》:王巧儿,是京城的名妓,歌舞容貌无与伦比。

陈云峤与她相好,王巧儿也有嫁给他的意思。

然而巧儿的鸨母却暗地里派巧儿的姐妹劝喻开导巧儿说:“陈公的妻子是铁太师的女儿,妒悍不可言,你要是嫁到陈家,一定要遭受她的凌辱。

”王巧儿不听,说:“我是一个低贱的娟女,承蒙陈公厚爱,如果能让我在他的身边伺候,就是死了也没什么可遗憾的。

“鸨母见她主意已定,劝阻不住,便悄悄把家搬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想避开陈云峤。

十天以后,巧儿秘密派人去告诉陈云峤:“母亲设计把我安置在某个地方,有位富商约好某日要来和我母亲商定我的婚事,你快想办法。

否则,就来不及了。

”到了约定的日子,富商果然来了。

巧儿借口有病,推辞不见。

无奈鸨母硬要她作陪,她只好眼含泪水,带着一颗悲啼惋转的心陪同饮酒。

喝到半夜,富商想睡觉,但见她瘦骨嶙峋,一副病态,便压下欲火,搂着她卧在床上。

不料,五更时分,陈云峤带着几个彪形大汉闯了进来,把富商从床上拉起来捆绑好,说要把他送交刑部处理。

富商一听,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跪下求饶:“我的确不知巧儿已有所属,今冒犯了陈公,我愿献出二百缗钱,以助陈公财礼之费。

”陈公笑着说:“算了。

”于是,给了巧儿的鸨母好多金钱,带着巧儿到江南去了。

陈云峤死后,巧儿和云峤的正妻铁氏都能守护其家业,时人无不称赞。

认取姑苏沈五娘 《槐西杂志》:侍妾沈氏,我为她取字为明玕。

明玕的祖籍是长洲人,到她父亲时,迁徙到河间,并在河间成家立业。

明玕姐妹俩,她排行老二。

明玕聪颖敏慧,有大家闺秀风韵,绝不像小人家的闺女。

她曾对姐姐说:“我不能作农家妇,而嫁给高门华族他们又不能以我为正室,我也就是作妾的命了。

“她母亲听到后,竟满足了她的要求。

明玕生性聪慧有心计,平生未尝得罪过一个人。

她刚嫁给我时,我让她去拜见我的正妻马夫人,马夫人说:“我听说你愿意为人家作妾,其实妾是很不容易做的。

”明玕提着衣襟回答说:“如果不愿意作妾,则妾难做;如果愿意做妾,妾就不难做了。

”后来,马夫人一直把她当作娇女疼爱。

她曾对我说:“女子当以四十岁以前死,这时死了,人们都会惋惜;如果活到白发苍苍,只能穿黑色衣裙,成了孤雏腐鼠,人不愿见,我不想这样。

”这话竟然应验。

她于辛亥年四月二十五日卒,年仅三十岁。

明玕刚入我家门时,仅识几个字,后来跟着我看图读书,久而久之,也能粗知文义,有时候还可以做几句诗。

临死时,把像片交给女儿,并口吟一首诗,让我记下:三十年来梦一场,遗容手付女收藏。

他时话我生平事,认取姑苏沈五娘。

随之瞑目而逝。

她病重时,我正在圆明园值班,住在海淀槐西老屋。

一天晚上,我恍惚两次梦见她,本以为是思念所致,不久才知道那天晚上她昏死过去,一直到二更时分才苏醒。

她苏醒后对母亲说:“我刚才做梦到了海淀寓所,突然有个声音大如雷霆,把我惊醒。

”我后来一回忆,的确,那天晚上墙壁上的一个挂瓶,绳子断了摔碎在地上。

自此才悟出,是她的魂魄到了海淀寓所。

所以,我在她的遗像上题了一首诗说: 几分相似几分非,可是香魂月下归。

春梦无痕时一瞥,最关情处在依希 又曰: 到死春蚕尚有丝,离魂倩女不须疑。

一声惊破梨花梦,恰记铜瓶坠地时。

我的这两首诗,就是记这件事的。

南都妓 《泾林杂记》:太仓的监生(明清时入国子监就读者称监生。

——译者注。

)张某,在明世宗嘉靖壬子年到南都应试。

在南都,他迷上了一位歌妓,并承诺,如果考试及第,就为她赎身。

歌妓也希望从良,两人便海誓山盟。

一天,歌妓又接待了一位徽州来的考生,这位考生家中极为富有。

他先用重金买到了试题答案,把它系在汗巾角上,以备考试时抄袭。

没想到他当日晚上酒喝得太多,睡觉时把汗巾放在枕头底下,第二天早晨竟迷迷糊糊忘了拿走。

歌妓在他走后收拾床铺时,发现了这个汗巾,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

歌女素来识字,看后,知道是应试的关键,便把它小心地藏在匣子里。

那天傍晚,徽州的考生又来了,来后便问是否见到他的汗巾,歌妓一口咬定没见到,考生又说愿意出大价钱悬赏,歌女便假装让女奴帮助寻找,可是找遍了屋子的角角落落,也没有找到。

徽州考生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徽州考生走后,歌妓便忙派女奴去把张某叫来,张某来后,歌妓便把藏的汗巾拿来出来,将答案给了张某。

考试时,张某把所得到的答案一一写在试卷中,遂得及第,留名榜首。

于是娶歌妓为妾。

后来,歌妓生了一个男孩,并勤于持家,与张某白头偕老。

真凤歌 《青楼集》:真凤歌是山东的名妓,擅长小唱。

彭庭坚为沂州同知时,恪守节操,不与妓一女乱来。

真凤歌自恃机敏聪颖,能说会道,再加上一张漂亮的脸蛋,想跟彭庭坚相好。

一天,天降大雪,彭庭坚宴请宾客,真凤歌也来陪宴。

宴会散时,已是半夜时分,真凤歌借口天气寒冷没有回家,径直奔向彭的卧室,彭竟也不推辞。

自此以后,两人情好甚密。

马琼琼 瞿枯《寄梅记》:朱端朝,字延之,宋朝南渡后,他肄业于上庠。

他平时与歌妓马琼琼来往甚多,久而久之,竟情爱稠密。

琼琼常常对延之说:“愿终身托附于他。

”端朝虽然口中答应,但心里一直犹豫不定,因为他的妻子性情严谨,他不敢自作主张,并不是轻薄无情。

端朝才华横溢,文思敏捷,琼琼断定他并非久为平民百姓之人,将来肯定会前途无量,大富大贵,因而,便倾心侍奉他,端朝的一切费用,都由她给提供。

果然,这年秋试中,他名登榜首。

喜报传来,琼琼大出犒赏。

等到春阉省试时,他又中优等,只是因为对策时,言辞过激,遂置优下,被任命为南昌尉。

临行时,琼琼恳求他说:“我是风尘中的卑贱女子,往日承蒙你不嫌弃与我相好。

今天您有幸荣登仕途,我们将要有天壤之别。

难道您忍心将我抛弃掉吗?假如您能让我脱离风尘之地,我愿永远侍奉在您的身边,终生为您效劳。

尽管您的夫人严厉,我自会小心从事,恭敬侍候。

况且我私蓄充足,您再助我一臂之力,脱离娼籍并不是什么难事。

”端朝说:“去除娼籍并不难,只是我的妻子并不是容人之辈,假如她能相容,我何必拖到今天。

我知道你的话是肺腑之言,拒绝你,则太无情无义;答应你,又怕你受羞辱,这样吧,让我先回家拿话试探试探她,如果她不同意,我也毫无办法了。

”两人遂洒泪而别。

端朝回家后,心里仍思念着琼琼,便找了个机会对妻子说:“我久居学舍,是急于求仕,亏有妓一女马琼琼的资助,我才有足够的费用在那儿呆下去,也才能获得现在这个官职。

这位女子柔顺恭谨,现在想委身于我,若是她真能脱离风尘,也是我做了一件能报答她的事。

”妻子说:“你已打定了主意,还跟我说干什么!”端朝一听,喜出望外,赶快跑去向琼琼报信,并想方设法帮助琼琼脱离了娼籍,把她带回了家。

来到家中,琼琼与端朝的正妻一见如故。

端朝靠着琼琼带来的积蓄,家道稍丰。

遂将房屋辟为东西两阁,正妻住东阁,琼琼住西阁。

这样一直住了三年。

这时,端朝赴任的日期已到,因路途遥远,俸禄微薄,端朝不肯携带家眷,准备单身赴任。

临行前,端朝设置家宴,席间嘱咐道:“此去或有家信来往,我给你,们写信,就写在一封信上,你们复信也像这样。

” 到了南昌,转眼已是半年的时光,半年后才得到一封家信,可这信却是正妻写来的,而琼琼只字也无。

端朝虽说不见琼琼的信,但也并不介意,只是回信中提醒正妻要有宽容之心。

再说琼琼听说有信来,但又没看见,心中疑惑,便去问正妻,正妻说出的话很难听。

琼琼无奈,便秘密派遣一位仆人携信去南昌,端朝拆开信一看,信上一个字也役有,只见一把雪梅扇面,扇面背后写着一首词,名为《减字木兰花),词中写道:雪梅妒色,雪把梅花相抑勒。

梅性温柔,雪压梅花怎起头? 芳心欲诉,全仗东君来作主。

传语东君,早与梅花作主人。

端朝细细揣摩词意,知道琼琼为正妻所欺,不由坐卧不安,便常想弃官归隐。

因为侥幸得了一官,都是琼琼的力量,不能忘本。

后来终于托病回乡。

端朝回到家中,正妻与琼琼都出来迎接,嗔怪他不深加考虑便辞去官职,问他为什么回来,端朝也不回答。

随后便命家人备置酒宴,在酒宴上,才对正妻和琼琼说:“我羁身千里之外,只希望你们在家和顺团结,使我安心做官。

昨天我见到琼琼所寄的梅扇,读了扇后的词,令我食寝不安,我怎么能不回来呢!”听了丈夫的话,正妻不满地斜视了琼琼一眼,说:“请您给判断个是非曲直,那词中所说的梅雪谁对谁错。

”端朝说:“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分辨清楚的。

”于是,让人拿来纸和笔,作了一阕《浣溪沙):梅正开时雪正狂,两般幽宠孰优长?且宝持酒细端详。

梅比雪花多一出,雪如梅蕊少些香,天公非是不思量。

从此之后,;正妻与琼琼和好如初,而端朝也归隐在家,不再出门做官了。

抚松采药终其身 《如皋县志》:马氏自幼娴淑,做事合于礼教,并能明大义、识大体。

十七岁时,嫁给冒起宗。

来到冒家,她一精一心照料奶婆沙氏,沙氏病重时,马氏和衣而卧,为她煎汤调药,端屎倒尿,伺候了一百多天而不厌倦。

事奉公婆也是这样。

人们都称她为孝妇。

后来,起宗由行人(官名,负责传旨、册封等事务。

)升为考功(官名,负责官吏考核升迁废黜等事。

),又担任了衮西高肇衡水道的长官,不论在哪儿任职,他都以廉洁闻名,这里面应有马氏的功劳。

等他调到襄一陽一主管左宁南军事务时,战乱迭起,襄一陽一危在旦夕,有人劝他托病辞官。

马氏阻止道:“您素来以忠贞为志向,怎么能听任这种苟且偷生的计策呢!”于是,起宗跃上战马,纵骑奔向战场,竭尽全力为朝廷效力。

一直到年纪很大时才请求归乡。

回乡后,马氏与他一起隐居山林之中,每日抚松采药,以此安度晚年。

起宗死后,马氏独自抚育未成年的孩子,对孩子倍加疼爱;八十七岁时无病而逝。

他的儿子冒襄,为了侍奉母亲,终身不仕,人称纯孝。

莫教儿女衣芦花 《苏州府志》:大场有个农家妇女,不知道她的姓氏名号。

她姿容艳丽,举止娴雅。

丈夫家生活贫困,她就将在娘家积攒的私房钱全部拿了出来帮助丈夫。

每日勤劳操作,不论是家中还是田野,到处都留有她劳作的身影。

尽管生活困苦,操作劳累,但她从不流露一点烦恼。

村中有位老妇人怜爱她勤劳辛苦,便拉着她的手安慰她。

而她却郑重地谢道:“我以劳作为乐事,再说不这样的话就没有办法养活公婆。

”她就是这样,勤劳操作了十几年,终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

·临死前,她忽然向丈夫索要笔、砚。

因丈夫不识字,家中没有这些用品,丈夫便急忙跑去向邻居家借。

笔、砚拿来后,她叹了口气说:“多年没有使用过它们了,没想到今天竟成永别。

”遂题写了一首绝句:当年二八过君家,刺绣无心但绩麻。

今日对君无别语,莫教儿女衣芦花。

此诗语意凄凉婉约,不愧风雅。

她一生深晓大义,雅自韬晦不露,也是可佩服的。

般般丑 《青楼集》:般般丑姓马,字素卿,擅长诗词,通晓音律,驰名于江淮一带。

当时有个叫刘廷信的人,他是南台御史刘廷翰的同族弟弟,绰号叫黑刘五。

他落魄不羁,攻于笑谈,天性聪慧。

至于词诗章句,信口即来。

就是那街市俚语,也能变用新奇,道人所未道。

刘廷信与马氏各闻其名而不相识。

一天,两人在道上偶然相遇,同行的人说:“我给你们俩人介绍介绍,这是刘廷信,这是马般般丑。

”两人相识后,刘廷信仔细看了看般般丑说:“果真名不虚传。

”马般般丑笑了笑走了。

从此之后,两人往来不断,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所做的诗词歌赋极多。

金簪刺目 《青楼集》:樊事真,是京城的名妓,参议周仲宏十分宠爱她。

周仲宏回江南时,樊事真在齐化门外为他设宴饯行。

席间,周仲宏对事真说:“别后要善自保重,不要惹人说闲话。

“事真以酒洒地发誓说:“我若是负心,当挖掉一只眼睛来向你谢罪。

” 周仲宏走后不久,便有位有权有势的公子来向事真求婚,事真的母亲畏惧权豪势力,又贪图钱财,便答应了这桩婚事。

事真坚决反对,执意不肯,终因势单力薄,不得不听从母亲之命。

后来,周仲宏又来到京城,见到了事真,事真哭着说:“分别之后,不是我不想自重,只是被豪势所逼。

然而先前的誓言,不能虚设。

”说罢,抽出金簪便向自己的左眼刺去,顿时血流满地。

周仲宏十分惊骇,两人遂和好如初。

李师师 《贵耳集》:宋徽宗道君皇帝忽然驾临妓一女李师师的家,恰巧周邦彦先期在那里。

周邦彦听说皇帝驾到,便赶忙藏到床下。

道君皇帝拿着一颗橙子进了屋,说是江南新贡的鲜货,拿来让李师师尝尝鲜。

随后两人便嬉笑逗乐。

邦彦在床下尽闻两人的悄悄话,遂将内容略作修改剪裁,作成《少年游》一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家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

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词成之后,便拿给李师师,让她吟唱。

一天,道君皇帝又驾临李师师处,李师师便为皇帝吟唱这首词,道君皇帝一听,问是谁作的?师师说:“是周邦彦所作。

”皇帝大怒,决心要惩罚他。

第二天,早朝时,皇帝问蔡京:“开封府有个监税官叫周邦彦,听说他不按时收取税赋上交,京尹为什么不处理他?”蔡京不知皇帝是何用意,便启奏道:“请允许我退朝之后,把京尹召来问问,再来禀报您。

”蔡京退朝后,便把京尹召了来,把皇上的话说给京尹听。

京尹说:“那么多监税官只有周官周邦彦的税赋不漏,怎么说他不按时收取呢?”蔡京道:“皇上想处治他,只好迁就了。

”于是依道君皇的旨意上奏。

皇帝即降旨:“周邦彦玩忽职守,可立刻押出国门。

又过了一二天,道君又驾临李师师家,但却不见师师,便问鸨母师师去哪里了,鸭母说:“去送周监税了。

”道君一听周邦彦被押送出国门了,很高兴。

便坐下来等师师,一直等到更初才归来,且愁眉泪眼,憔悴不堪。

道君早就等得不耐烦,又见她这副样子,大怒道:“你从哪里来?’’师师奏道:“臣妾万死,我听说周邦彦犯了罪,被押出国门,便略备一杯酒为他饯别,不知道皇帝陛下您驾到。

”皇上问:“他又给你作词了吗?”李师师奏道:“有一首《兰陵王》词。

”道君皇帝说:“唱一遍听听。

”师师说:“请您允许我为您献上一杯酒,歌此词祝陛下长寿。

”接着师师便唱道:柳一陰一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惜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替身结束后他后悔了

我是大佬找来的白月光替身。 清晨,大佬结束了晨练,在窗边抽着事后烟,迷离地看着我:你不是他。 我内心疯狂点头。 中午,大佬带我去他名下的商场逛街,逛到一半白月光来电,他不顾我的颜面转身就走,只留下我,和保镖手里拎着的几十个大牌纸袋。 傍晚,大佬开着游艇,在夕阳下的海面上思念心爱的人,看也不看我一眼,而我孤零零地坐在豪华的船舱里,独享82年的老酒,尝着刚捞上来的极品大龙虾,啊,这是孤独的味道/

宫学有匪(青青子衿原著小说)

高能山大王 VS 书院小才女 美人书生被逐出皇城,因缘巧合上山为匪,留了一把乱糟糟的大胡子,打下一片赫赫威名,做了统领十八座匪寨的东夷山君,还在这一年早春,绑了一皇城书院来的贵人,不多不少,刚好十六位宫学女公子,他不要财不要色,唯独定下一番古怪的赎人规矩 缘分就从这里开始,青山绿水,匪气盎然。 【一句话简介:仗剑走书院,匪气怼天地,宠友宠妻宠兄弟。】 男主能文能武能撩妹,三分恣意,七分情深/

反派之神的男人[快穿]

花斯年,男,艳冠芳、绝代风华、倾国倾城,升级爽文小boss,因与男主抢男人,扑街。 BUT!!花斯年发现自己并没有死,而是穿越到了晋江神文之中。 在看到那些颜值爆表、身材封顶、八块腹肌的男人们后,花斯年突然乐不思蜀了 注意事项:1、全篇美男当道,苏爽雷金 2、主受文,1V1,攻自始至终都是同一个灵魂 3、攻每次都失忆,每次都上演各种角色扮演play 4、HE,HE,HE,每一世都是HE,重/

我的帝国战争游戏

元素潮汐的低谷渐渐远去,上古精灵的光辉也消逝隐退。 人类王国开始崛起,前有豺狼人围堵,后有兽人回归。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所有的种族都在奋起拼搏,一个又一个新兴种族开始登上这片舞台。 面对这个大争之世,苏伦带着《帝国崛起》辅助系统来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

寡夫门前是非多

现代高知女穿到女尊懦弱侯身上,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理念,坚决将三好(吃好,喝好,睡好)贯彻到底。 活了两辈子都不知爱为何物的人,偏一来就有了个未婚夫,这未婚夫跟自己隔心不说,家里还有个时时刻刻想谋害她的大姑姐,退婚,坚决退婚,小命重要。 好不容易有了个心上人,一个两个却都要来碍事,寡夫怎么了,吃你家大米,喝你家汤了,头可断,血可流,爱情坚决不能抛。 混朝堂,斗皇女,破阴谋,杀小人,千帆过尽,/

手撕系统后,我穿回来了!

在系统的逼迫下,夏安战战兢兢的艹着种?马文男主角该有的人设,在修真界打脸逆袭,手撕天才修二代,各种妹子收进宫的搞天搞地的种马生涯。短短几百年内就成了渡劫期大佬,成了修真界万年以来绝无仅有的一个传说。 可是系统还嫌他做的不够好,居然逼他跟后宫的那些女修酱酱酿酿! 眼看贞操就要不保,夏安终于实在忍不了了,手撕了系统,然后发现他居然又穿了回来。 再然后,华夏娱乐圈跟玄学圈多了一个惹不起的大佬。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