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回 王本立天涯求父 浩浩如天孰与伦,生身萱草及灵椿。
当思鞠育恩无极,还记劬劳苦更辛。
跪乳羔羊知有母,反哺乌鸟不忘亲。
至天犬马皆能养,人子缘何昧本因。
说话人当以孝道为根本,余下来都是小节。
所以古昔圣贤,首先讲个孝字。
比如今人,读得几句书,识得几个字,在人前卖弄,古人哪一个行孝,是好儿子,哪一个敬哥,是好兄弟。
将日记故事所载王祥卧冰、孟宗哭竹、姜家一条布被、田氏一树荆花,长言短句,流水般说出来,恰像鹦哥学念阿弥陀佛一般,好不入耳。
及至轮到身上,偏生照管下来。
可见能言的,尽不能行。
反不如不识字的到明白得养育深恩,不敢把父母轻慢。
总之孝不孝,皆出自天性,原不在于读书不读书。
如今且先说一个忘根本的读书人,权做人话头。
本朝洪武年间,钱塘人吴敬夫,有子吴慥,官至方面,远任蜀中。
父子睽违,又无音耗。
敬夫心中萦挂,乃作诗一首,寄与儿子。
其诗云: 剑阁凌云鸟道边,路难闻说上青天。
山川万里身如寄,鸿雁三秋信不传。
落叶打窗风似雨,孤灯背壁夜如年。
老怀一掬钟情泪,几度沾衣独泫然。
此诗后四名,写出老年孤独,无人奉侍。
这段思念光景,何等凄切!便是土木偶人,看到此处,也当感动。
谁知吴慥贪恋禄位,全不以老亲为念,竟弗想归养,致使其父日夕悬望,郁郁而亡。
慥始以丁忧还家,且作诗矜夸其妻之贤,并不念及于父。
友人瞿祐闻之,正言诮责,羞得他置身无地,自此遂不齿于士林。
此乃衣冠禽兽,名教罪人。
奉劝为人子的,莫要学他。
待在下另说一个生来不识父面的人,却念着生身恩重,不惮万里程途,十年辛苦,到处访录,直至父子重逢,室家完聚。
人只道是因缘未断,正不知乃: 孝心感恪神天助,好与人间做样看。
说这北直隶文安县,有一人姓王名珣,妻子张氏。
夫妻两口,家住郭外广化乡中,守着祖父遗传田地山场,总来有百十余亩。
这百亩田地,若在南方,自耕自种,也算做温饱之家了。
那北方地高土瘠,雨水又少,田中栽不得稻禾,只好种些菇菇、小米、豆麦之类。
山场陆地,也不过植些梨枣桃梅、桑麻蔬菜。
此等人家,靠着天时,凭着人力,也尽好过活。
怎奈文安县地近帝京,差役烦重,户口日渐贫耗。
王珣因有这几亩薄产,报充了里役,民间从来唤做累穷病。
何以谓之累穷病?假如常年管办本甲钱粮,甲内或有板荒田地,逃亡人丁,或有绝户,产去粮存,俱要里长赔补,这常流苦尚可支持。
若轮到见年,地方中或遇失火失盗,人命干连,开浚盘剥,做夫当夜,事件多端,不胜数计,俱要烦累几年。
然而一时风水紧急,事过即休,这也只算做零星苦,还不打紧;惟挨着经催年分,便是神仙,也要皱眉。
这经催乃是催办十甲钱粮,若十甲拖欠不完,责比经催,或存一甲未完,也还责比经催。
期间有那奸猾乡霸,自己经催年分,逞凶肆恶,追逼各甲,依限输纳。
及至别人经催,却恃凶不完,连累比限。
一年不完,累比一年,一月不完,累比一月。
轻则止于杖责,重则加以枷杻。
若或功令森严,上官督责,有司参罚,那时三日一比,或锁押,或监追,分毫不完,却也不放。
还有管粮衙官,要馈常例,县总粮书,歇家小甲,押差人等,各有旧规。
催征牌票雪片交加,差人个个如狼似虎。
莫说鸡犬不留,那怕你卖男鬻女,总是有田产的人,少不得直弄得灯尽油干,依旧做逍遥百姓,所以唤做累穷病。
要知里甲一役,立法之初,原要推择老成富厚人户充当,以为一乡表率,替国家催办钱粮。
乡里敬重,遵依输纳,不敢后期。
官府也优目委任,并不用差役下乡一騷一扰。
或有事到于公庭,必降颜倾听,即有差误处,亦不过正言戒谕。
为此百姓不苦于里役,官府不难于催科。
那知相沿到后,日久弊生,将其祖宗良法美意,尽皆变坏。
兼之吏胥为奸,生事科扰。
一役未完,一役又兴,差人叠至,索诈无穷。
官府之视里役,已如奴隶,动转便加杖责。
佃户也日渐顽梗,输纳不肯向前。
里甲之视当役,亦如坑阱,巴不能解脱。
自此富贵大家,尽思规避,百计脱免。
那下中户无能营为的,却佥报充当,若一人力量不及,就令两人朋充。
至于穷乡下里,尝有十人朋合,愿充者既少,奸徒遂得挨身就役。
以致欺瞒良善,吞嚼乡愚,串通吏胥侵渔、隐匿、拖欠,无所不至。
为此百姓日渐贫穷,钱粮日渐逋欠。
良善若被报充里役,分明犯了不赦之罪。
上受官府责扑,下受差役一騷一扰,若楚受累,千千万万,也说不尽。
这王珣却是老实头,没材干的人。
虽在壮年,只晓得巴巴结结,经营过活,世务一些不晓。
如何当得起这个苦役?初服役时,心里虽慌,并无门路摆脱,只得逆来顺受,却不知甚么头脑。
且喜甲下赔粮赔了不多,又遇连年成熟,钱粮易完,全不费力。
及轮到见年,又喜得地方太平,官府省事,差役稀少。
虽用了些钱钞,却不曾受其棒责,也弗见得苦处。
他只道经催这役,也不过如此,遂不以为意。
更有一件喜处,你道是甚喜?乃是娘子张氏,新生了一个儿子。
分娩之先,王珣曾梦一人,手执黄纸一幅,上有太原两个大字,送入家来。
想起莫非是个谶兆,何不就将来唤个乳名?但太字是祖父之名,为此遂名原儿。
原来王珣子息宫见迟,在先招过几个女胎,又都不育。
其年已是三十八岁,张氏三十五岁,才生得这个儿子,真个喜从天降。
亲邻斗分作贺,到大大里费了好些欢喜钱。
一日三,三日九,这孩子顷刻便已七八个月了。
恰值十月开征之际,这经催役事已到。
大抵赋役,四方各别。
假如江南苏、松、嘉、湖等府粮重,这徭役丁银等顶便轻。
其他粮少之地,徭役丁银稍重。
至于北直隶山陕等省粮少,又不起运,徭役丁银等项最重。
这文安县正是粮少役重的地方。
那知王珣造化低,其年正逢年岁少收。
各甲里长,一来道他朴实可欺,二来藉口荒歉。
不但粮米告求蠲免,连徭役丁银等项,也希图拖赖,俱不肯上纳。
官府只将经催严比,那粮官书役,催征差人,都认王珣是可扰之家,各色常例东道,无不勒诈双倍。
况兼王珣生来未吃刑杖,不免雇人代比,每打一板,要钱若干,皂隶行杖钱若干。
征比不多数限,总计各项使用,已去了一大注银钱雇替。
王珣思算,这经催不知比到何时方才完结,怎得许多银钱。
事到期间,也惜不得身命了,且自去比几限,再作区处。
心中虽如此踌躇,还痴心望众人或者良心发现,肯完也未可知。
谁想都是铁打的心肠,任你责比,毫不动念。
可怜别人享了田产之利,却害无辜人将爹娘皮肉,去捱那三寸阔半寸厚七八斤重的毛竹爿,岂不罪过!王珣打了几限,熬不得痛苦,仍旧雇人代比。
前限才过,后限又至。
囊中几两本钱用尽,只得典当衣饰。
衣饰尽了,没处出豁,未免变卖田产。
费了若干钱财,这钱粮还完不及五分。
征比一日紧一日,别乡里甲中,也有杻的、拶的、枷的、监禁的,这般不堪之事。
看看临到头上,好生着忙。
左思右想,猛然动了一个念头,自嗟自叹道:“常言有子万事足,我虽则养得一个儿子,尚在襁褓,干得甚事。
又道是田者累之,我有多少田地,却当这般差役。
况又不曾为非作歹,何辜受这般刑责,不如敝却故乡,别寻活计。
只是割舍不得妻子,怎生是好?”又转一念头:“罢罢!抛妻弃子,也是命中注定。
事已如此,也顾他不得了。
但是娘子知道这个缘故,必不容我出门。
也罢,只说有个粮户,逃在京师,官差人同去捕缉,教行李收拾停当,明早起程。
”张氏认做真话,急忙整理行囊,准备些干粮小菜。
王珣又吩咐凡所有寒暑衣服,并鞋袜之类,尽都打叠在内。
张氏道:“你打帐去几时,却要这般全备?”王珣道:“出路的买卖,那里论得定日子。
万一路上风雨不测,冷暖不时,若不带得,将甚替换。
宁可备而不用。
”张氏见说得有理,就依着他,取出长衣短袄,冬服春衫,连着被褥等件,把一个被囊子装得满满的。
次日早起做饭,王珣饱食一餐。
将存下几两田价,分一大半做盘缠,把一小半递与张氏,说道:“娘子,实对你说,我也不是去寻甚么粮口。
只因里役苦楚难当,暂避他乡,且去几时。
待别人顶替了这役,然后回来。
存剩这几亩田地,虽则不多,苦吃苦熬,还可将就过日。
”又指着孩子道:“我一生只有这点嫡血,你须着意看觑。
若养得大,后来还有个指望。
”张氏听了,大惊失色道:“这是那里说起。
常言出外一里,不如家里。
你从来不曾出路,又没相识可以投奔,冒冒失失的往那里去?”王珣道:“我岂不知,居家好似出外,肯舍了你,逃奔他方?一来受不过无穷官棒,二来也没这许多银钱使费。
无可奈何,才想出这条路。
”张氏道:“据你说,钱粮已催完五分,那一半也易处了,如何生出来这个短见?”王珣道:“娘子,你且想,催完这五分,打多少板子,用了多少东西。
前边尚如此烦难,后面怎能够容易。
况且比限日加严紧,那枷拶羁禁的,那一限没有几个。
我还侥幸,不曾轮着。
然而也只在目前日后了。
为此只得背井离乡,方才身上轻松,眼前干净。
”张氏道:“你男子汉躲过,留下我女流之辈,拖着乳臭孩儿,反去撑立门房,当役承差,岂不是笑话?”王珣道:“你不晓得大道理。
自古家无男子汉,纵有子息,未到十六岁成丁,一应差徭俱免。
况从来有例,若里长逃避,即拘甲首代役,这到不消过虑。
只是早晚紧防门房,小心火烛。
你平生勤苦做家,自然省吃俭用。
纺织是你本等,自不消吩咐。
我此去本无着落,虽说东海里船头有相会之日,毕竟是虚帐。
从此夫妇之情,一笔都勾,你也不须记挂着我。
或者天可怜见,保佑儿子成人,娶妻完婚,生男育女,接绍王门宗祀足矣。
”又抱过儿子,遍体抚摩,说道:“我的儿,指望养大了你,帮做人家,老年有靠。
那知今日孩赤无知,便与你分离。
此后你的寿夭穷通,我都不能知了。
就是我的死活存亡,你也无由晓得。
”说到此伤心之处,肝肠寸断,禁不住两行珠泪,扑簌簌乱下。
张氏见丈夫说这许多断头话,不觉放声大恸,哭倒在地。
王珣恐怕走漏了消息,急忙把那原儿放下,也不顾妻子,将行李背起。
望外就走。
张氏挣起身,随后赶来扯他。
王珣放开脚步,抢出大门,飞奔前往。
离了文安县,取路投东,望着青齐一带而去。
真个是: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
当下张氏,挽留不住丈夫,回身入内,哭得个不耐烦方止。
想起丈夫一时恨气出门,难道真个撇得下我母子,飘然长往,或者待经催役事完后,仍复归来,也未可知。
但只一件,若比限不到,必定差人来拿,怎生对付他便好。
踌躇了一回,乃道:“丈夫原说里长逃避,甲首代役。
差人来时,只把这话与他讲说。
拚得再打发个东道,攒在甲首身上便了。
料想不是甚么侵匿钱粮,要拿妇女到官。
”过了两日,果然差人来拘。
张氏说起丈夫受比不过,远避的缘故,袖中摸出个纸包递与,说:“些小酒钱送你当茶,有事只消去寻甲首,此后免劳下顾。
这原是旧例,不是我家杜撰。
你若不去,也弗干我事。
”差人不见男子,女人出头,又且会说会话,奈何他不得,只得自去回官。
官府唤邻舍来问,知道王珣果真在逃,即拿甲下人户顶当,自此遂脱了这役。
亲戚们闻得王珣远出,都来问慰。
张氏虽伤离别,却是辛勤,日夜纺织不停。
又雇人及时耕种,这几亩田地,到盘运起好些钱财。
更善怀中幼子灾晦少,才见行走,又会说话。
只是挂念丈夫,终日盼望他归。
那知绝无踪影。
音信杳然。
想道:“看起这个光景,果然立意不还了。
你好没志气,好没见识,既要避役,何不早与我商量?索性把田产尽都卖了,挈家而去,可不依旧夫妻完聚,父子团圆。
却暗地里单身独往,不知飘零哪处,安否若何。
死生难定,教我怎生放心得下。
”言念至此,心内酸辛,眼中泪落,呜呜而泣。
原儿见了,也啼哭起来。
张氏爱惜儿子,便止悲收泪,捧在怀中抚慰。
又转一念道:“幸得还生下此子,不然教我孤单独自。
到后有甚结果。
”自宽自解,嗟叹不已。
有诗为证,诗云: 寒闺憔悴忆分离,惆帐风前黯自悲。
芳草天涯空极目,浮云夫婿没归期。
话分两头。
且说王珣当日骤然起这一念,弃了故乡,奔投别地,原不曾定个处所。
况避役不比逃罪,怕官府追捕,为此一路从容慢行。
看不了山光水色,听不尽渔唱樵歌,甚觉心胸开爽,目旷神怡。
暗自喜悦道:“我枉度了许多年纪,终日忙忙碌碌,只在六尺地上回转,何曾见外边光景?今日却因避役,反得观玩一番,可不出于意外。
”又想:“我今脱了这苦累,乐得散诞几年,就死也做个逍遥鬼。
难道不强似那苦恋妻子,混死在酒色财气内的几倍。
”这点念头一起,万缘俱淡,哪里还有个故乡之想。
因此随意穿州撞县,问着胜境,便留连两日,逢僧问讯,遇佛拜瞻,毫不觉有路途跋涉之苦。
只有一件,兴致虽高,那身畔盘缠,却是有限。
喜得断酒蔬食,还多延了几时,看看将竭,他也略不介意。
一日行至一个地方,这地方属卫辉府,名曰辉县。
此县带山映水,是奇绝: 送不迭万井炊烟,观不尽满城阛阓。
高一陽一里,那数裴王,京兆阡,不分娄郭。
冬冬三鼓,县堂上政简刑清,宰官身说法无量。
井井四门,牌额中盘诘固守,异乡客投繻重来。
可知尊儒重道古来同,奉佛斋僧天下有。
依县治,傍山根,访名园,寻古迹。
百千亿兆,县治下紧列着申明亭;十百阿罗,山根前高建起梦觉寺。
这梦觉古刹,乃辉县一个大丛林。
寺中法林上人,道行清高,僧徒学者甚众。
王珣来到此地,寓在旅店,闻知有这胜境,即便到寺随喜。
正值法林和尚升座讲经。
你道所讲何经?讲的是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王珣虽不能深解文理,却原有些善根。
这经正讲到:寂静常乐,故曰涅槃。
不浊不漏,故曰清静。
不妄不变,故曰真如。
离过绝非,故曰佛性。
护善遮恶,故曰总持。
隐覆舍摄,故曰如来藏。
超越玄闷,故曰密严国。
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故曰圆觉。
其实皆一心也。
王珣听到此处,心中若有所感,想道:“经中意味无穷,若道实皆一心,这句却是显明。
我从中只简出常乐清净四字,便是修行之本。
我出门时,原要寻个安身之处,即佣工下贱,若得安乐,便足收成结果。
不道今日听讲经中之语,正合着我之初愿。
这是我的缘法,合当安身此地,乐此清净无疑矣。
”遂倒身拜礼三宝,参见大和尚,及两班首座。
又到厨下,问管家是何人,要请来相见。
又问都管是何人,库房是何人,饭头是何人,净头是何人。
众僧看见远方人细问众执事,必定是要到此出家的了。
俱走来问讯道:“居士远来何意?”王珣答道:“弟子情愿到此出家。
”众僧道:“居士要出家,所执何务?”王珣道:“我弟子是文安县田庄小民,从不知佛法,不晓得所执事务。
”众僧道:“既不执务,你有多少田地,送入常住公用?”王珣道:“寒家虽有薄田几亩,田不过县,不能送到上刹收租。
”众僧道:“然则随身带得几多银两,好到本寺陪堂?”王珣道:“弟子为官私差役,家业荡尽,免劳和尚问及。
”众僧道:“既如此,只选定一日,备办一顿素斋小食,好与众师兄弟会面。
”王珣道:“弟子离家已久,手无半文,这也不能。
”众僧齐道:“呵哟,佛门虽则广大,那有白白里两个肩头,一双空手,到此投师问道的理。
“内中又有一个道:“只说做和尚的吃十方,看这人到是要吃廿四方的,莫要理他。
”王珣本是质直的人,见话不投机,叹口气道:“咳!从来人说炎凉起于僧道,果然不谬。
大和尚在法堂上讲
王珣正与争论间,只听得法堂讲毕,钟鼓饶钹,长幡宝盖,接法林下座。
走到香积厨前,见王珣喧嚷,问知缘故,法林举手摇一摇说:“众僧开口便俗,居士火性未除。
饶舌的不须饶舌,皈依的且自还宗。
”王珣当下自知惭愧,急便五体投地,叩首连连,说道:“弟子只因避役离家,到此求一清净,并无他故。
一时不知进退,语言唐突,望大和尚慈悲怜悯,宽恕姑容则个。
”当林见他认罪悔过,将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一句话文案: 被迫成为大佬其实我真的是个正常人为什么你们都觉得我是大佬 江奕奕一朝穿越,发现自己穿越进单机求生游戏,全名《星狱风云》,别名《玩家花式送死的一百零八种死法》,以高难度,高死亡率以及NPC超强著称。 如果游戏变成真人版,怕不是活不过半小时? 江奕奕心里一凉,在玩家操纵的游戏角色和路人甲之间,果断选择了路人甲,却未料就此开启了被动成为大佬的日常。 阅读提醒: 1.金手指大开,从开/
比起穿进血型文中更让江楚些崩溃的是,她穿成了这本书女主的渣A老爸或者说老妈? 渣A老妈靠着女主母亲顾灵均家飞黄腾达,联合小三害死原配后夺取了本该属于女主的家产,让女主有了苦情的基本条件。 至于结局,这个渣A当然也没好到哪里去,最终被女儿的六个A搞得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 江楚些一点儿也不想重蹈原身的覆辙,既不想渣人,更不想被杀,她只想平静地度过等等,旁边睡的这个人怎么那么像顾灵均? 江楚/
高能山大王 VS 书院小才女 美人书生被逐出皇城,因缘巧合上山为匪,留了一把乱糟糟的大胡子,打下一片赫赫威名,做了统领十八座匪寨的东夷山君,还在这一年早春,绑了一皇城书院来的贵人,不多不少,刚好十六位宫学女公子,他不要财不要色,唯独定下一番古怪的赎人规矩 缘分就从这里开始,青山绿水,匪气盎然。 【一句话简介:仗剑走书院,匪气怼天地,宠友宠妻宠兄弟。】 男主能文能武能撩妹,三分恣意,七分情深/
凌晨三点半,叶尊失眠了,进了一个灵异清凉贴,却因此被拉进了一个由无数恐怖游戏组成的世界。 【房间有鬼,请立刻逃生。】 【邻居家人同学都是厉鬼,谁先杀死你?】 【车上有一个连环杀人魔,不断有人死去,什么时候轮到你?】 在魔神游乐园,所有人类都只有两个身份:宠物或者食物。你看上去又可爱又好吃呢! * 恐怖正剧向无限流,50%剧情(恐怖),50%恋爱(齁甜)。 双标戏精伪装神父大魔王攻X伪装bo/
顾箐箐出生豪门,嫁入豪门,生下豪门继承人。 丈夫尊敬,儿子孝顺,兄弟出息,人生堪称顶流贵妇模范,过得光风无限。 这只是在外人眼里的顾箐箐。 实际上,顾箐箐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夫妻关系冷淡,母子关系僵硬,姐弟间更是一见就吵架,人生处处不顺。 前天刚冲儿子的草根女友甩完支票,第二天醒来,她缩小成了三岁奶娃娃。 得知消息的丈夫,儿子,兄弟们赶回家,齐齐围住沙发上抱着毛绒熊的粉嫩小团子,沉默了。/
人气男团成员江时雨,肤白貌美大长腿,每天都在cp文里和队友谢伊绝美爱情slay全场。 然而这对模范营业cp,私下里却是一对舔屏帅哥激情八卦的小姐妹! 江时雨:每天沉迷霸总哥哥盛世美颜无法自拔~ 谢伊:醒醒霸总哥哥并不care你! 江时雨:那我就默默舔屏,独自美丽 突然有一天 江时雨:啊啊啊啊霸总哥哥给我递微信了,他想跟我谈夜光剧本!他是不是还想用金钱收买我的灵魂! 霸道总裁傅锦尧很委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