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乙编·卷五(1/3)

福州启运宫,在开元寺,有七祖御容塑像,乃西京陵寝之旧。

南渡之初,迎奉于此。

时金兵ㄈ扰,仓忙之间,载以篮舆七乘,至今犹存。

别造朱辇七乘,列于殿庑。

专差中官一员主香火,谓之“直殿”。

节序,朝廷遣快行家赍送香烛,帅守与直殿同致祭。

每位用朱盘列食十数晶,酒三献云。

临安净慈寺后有望祭殿,每岁寒食,朝廷差官一员,望祭西京诸陵。

差升朝官读祝版。

其词云:“历正仲春,感戴濡于雨露;心驰西洛,怅遐阻于山川。

恭惟某祖某宗,灵鉴在天,圣谟传后。

秩上陵之典礼,徒切望思;绝寓祭之权宜,愈深怆慕。

”其礼用盘食,茶汤,三献酒。

余观柳子厚云:“每遇寒食,田野道路,士女遍满。

皂隶庸丐,皆得上父母丘墓,马医夏畦之鬼,无不受子孙追养者。

”今以万乘之主,乃不获遂此志,至于寓祭,此前古之所未有也。

端平初,金虏既灭,朝廷亦尝遣使修朝陵之礼。

荆襄以兵五千护之,未至西京,谍报敌骑且至,兵不敢进。

使者潜偕数骑星驰而往,行礼而还。

其诸陵之无恙与否,皆不可究诘也。

吾郡罗椿,字永年,诚斋高弟也。

清贫入骨,一介不取,颇有李方叔、谢无逸风味。

累年举于礼部,竟不第。

自号就斋。

尝访诚斋于毗陵,诚斋作诗送之归曰:“梅萑{艹含}香边蹋雪来,杏花影里带春回。

明朝解缆还千里,今日看花更一杯。

谁遣文章太惊俗,何缘场屋不遗才。

南溪鸥鹭如相问,为报春吟费麝煤。

”庆元初,诚斋与朱文公同召,诚斋力辞。

永年寄诗云:“不愁风月只忧时,发为君王寸寸丝。

司马要为元起,西枢政坐寿皇知。

苦辞君命惊凡子,清对梅花更与谁?梦绕师门三稽首,起敲冰砚诉相思。

”诚斋击节。

又《送永丰汪令》诗云:“锦缆梅花浦,江南作县归。

新来荐鹗牍,惊动衮龙衣。

岁晚情难别,心亲事却违。

恐君天上去,扶病出烟霏。

”颇有少陵意态。

他如“露湿看花脚,莺啼欲晓山”,“春消千嶂雪,清逼五湖秋”等句,皆佳。

本朝大臣赐家庙者:文彦博、蔡京、郑居中、邓洵武、余深、侯蒙、薛昂、白时中、童贯、秦桧、杨存中、吴、虞允文、史弥远,凡十四人。

《国风》云:“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又云:“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盖古之妇人,夫不在家,则不为容饰也。

其远嫌防微,至于如此。

杜陵《新婚别》云:“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尤可悲矣。

《国风》之后,唯杜陵不可及者,此类是也。

古人立碑,庙以系牲,墓以下棺。

厥后乃刻岁月,或识事始末,盖亦因而文之耳。

若《汤盘铭》、《太公丹书》所载诸铭,亦因所用器物著辞以自警,未尝为徒文也。

后世特立石以纪事述言,而谓之碑铭,与古异矣。

杜元凯铭功于二石,一置岘山之上,一沉汉水之中。

韩退之谓张愉曰:“丐我一片石,载二妃庙事,且令后世知有子名。

”后世好名之弊,至于如此。

赵韩王为相,置二大瓮于坐屏后。

凡有人投利害文字,皆置其中,满即焚之于通衢。

李文靖公曰:“沆居重位,实无补万分,唯中外所陈利害,一切报罢之,惟此少以报国尔。

朝廷防制,纤悉备具,或犭旬所陈请,施行一事,即所伤多矣。

”陆象山云:“往时充员敕局,浮食是惭。

惟是四方奏请,廷臣面对,有所建置更革,多下看详。

其或书生贵游,不谙民事,轻于献计,不知一旦施行,片纸之出,兆姓蒙害。

每与同官悉意论驳,朝廷清明,常得寝罢。

编摩之事,稽考之勤,顾何足以当大官之膳,或庶几者,仅此可以偿万一耳。

”凡此皆至论。

夫子曰:“仍旧贯,何必改作?”古人曰,利不什,不变法。

甚言更革建置之不可轻也。

或曰,若是,则将坐视天下之弊,而不之救欤?余曰,不然,革弊以存法,可也;因弊而变法,不可也。

不守法则弊生,非法之足以生弊也。

若韩、范之建明于庆历者,革弊以存法也;荆公之施行于熙宁者,因弊而变法也。

一得一失,盖可睹矣。

或曰,荆公有志于二帝三王之法度,岂可厚诽乎?余曰,有志于二帝三五,当自格君心始,不当自变法度始。

有尧舜之君,则有尧舜之治,有禹汤之君,则有禹汤之治,法度云乎哉!否则,王莽之井田,房之车战,适足以贻千古之诮耳。

朱文公云:“浙间学者,推尊《史记》,谓《夏纪赞》用行夏之时事,《商纪赞》用乘殷之辂事,至《高祖纪赞》则曰:朝以十月,黄屋左纛。

讥其不用夏时商辂也。

迁之意,诚恐是如此。

但若使高祖真能行夏时、乘商辂,亦只是汉高祖,终不可谓之禹汤。

” 潘良贵,字子贱,自少有气节,崇观间为馆职,不肯游蔡京父子间。

使淮南,不肯与中官同燕席。

靖康召对,力论时宰何、唐恪误国。

未几,言皆验。

建炎初,召为右司谏,首论乱臣逆党,当用重法以正邦典,壮国威,且及当时用事者奸邪之状,大为汪、黄所忌。

书奏三日,左迁而去,复召为右史。

从臣向子湮奏事,高宗因与论笔法,言久不辍。

子贱举笏近前,历声曰:“向子湮以无益之言,久渎圣听!”叱之使下。

左右皆胆落,由是又去国。

晚年力量尤凝定,秦桧势正炎炎,冷处一角,笑傲泉石。

作《三戒说》,深以在得之规,痛自警励。

秦虽令人致语,亦不答。

自少至老,出入三朝,而前后在官不过八百六十余日。

所居仅蔽风雨,郭外无尺寸之田。

经界法行,独以丘墓之寄,输帛数尺而已。

有《磨镜帖》行于世,言读书者,将以治心养性,如用药以磨镜也。

若积药镜上,而不加磨治,未必不反为镜累,张禹、孔光是已。

其大意如此,世以为名言。

子贱自号默成居士。

伊尹,禄之以天下,不顾也;系马干驷,弗受也。

天下信之久矣,故事汤事桀,废辟复辟,不惟天下不以为疑,而桀与太甲亦无一毫疑忌之心。

东坡论之曰:“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

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

夫以天下之大,而不足以动其心,则天下之大节有不足立,而大事有不足办者矣。

”此论甚当。

后世唯诸葛武侯有伊尹风味。

其草庐三顾而后起,与耕莘聘币,已略相类。

观其告后主曰:“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臣身在外,别无调度,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给校草冲喜的日日夜夜

这一片校区有两大传说。 一是附中校霸裴允,一挑十毫发无损的事迹流传甚广。 二是三中校草秦昼,家境贫寒,体弱多病,一学期有半学期请病假。 高二开学的时候,裴允转学了,两大传说成了同桌。 刚开始,同班同学都害怕裴允欺负校草,后来,他们眼睁睁看着裴允不知哪来的自信,非要教秦昼学习。 秦昼:你的月考才考了250分。 裴允:分数并不能衡量一切,我要传授给你的是人生经验。 *** 裴允在高二那年被安排/

地府大佬在娱乐圈

文案: 为了汲取信仰,给地府供电,鬼王林璇投身娱乐圈努力吸粉。 然而贵圈不好混,鬼王殿下奋斗两年,混成了娱乐圈毒瘤,走投无路只好去抱圈内第一霸总的金大腿 霸总掏出了又粗又长的桃木剑 「烛光晚餐」 林璇:不是要请我吃大餐吗?带我来这儿干嘛? 宋天师:所以你不吃 林璇:我不吃厉鬼也不在凶宅进餐谢谢! 「片场」 导演:你对角色的理解有问题 林璇:不会啊,我咨询过作者 导演:作者死了五十年了 林璇/

来我怀里躲躲

文理分科后,林窕的同桌是十中赫赫有名的大佬江延。 十中人人皆知,大佬江延乖戾嚣张,视女生如洪水猛兽。 林窕深谙此理,对大佬避之不及。 谁知道过了不久,还是有人暗地里传出江延喜欢她的传闻。 林窕为证清白,彻查传闻之人,可惜无功而返。 迫于无奈,她只好当着江延的面痛斥此人:这太不像话了!要是让我抓到这人!我一定 话还未说完,江延突然打断她:一定怎样? 林窕义愤填膺:我一定弄死他!!! 江延听完/

手撕系统后,我穿回来了!

在系统的逼迫下,夏安战战兢兢的艹着种?马文男主角该有的人设,在修真界打脸逆袭,手撕天才修二代,各种妹子收进宫的搞天搞地的种马生涯。短短几百年内就成了渡劫期大佬,成了修真界万年以来绝无仅有的一个传说。 可是系统还嫌他做的不够好,居然逼他跟后宫的那些女修酱酱酿酿! 眼看贞操就要不保,夏安终于实在忍不了了,手撕了系统,然后发现他居然又穿了回来。 再然后,华夏娱乐圈跟玄学圈多了一个惹不起的大佬。 /

冷剑烈女

金仆姑是箭名。以鹫翎为翼,箭身特长,射程特远,剑敌力特强第一次出现于文字记载是左传-庄公十一年,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然而在一般江湖武林健雄豪士们的心目中,这三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却不如此简单它象征着死亡,代表着正义。它!也是一个难解的谜。金仆姑惊传江湖只是两年来的事,从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能像它一样,在短短的岁月中,造成如许的轰动。总共有十六个人丧生于这支长箭之下!其中十二个是闻名江湖绿林巨/

总有人追着我要芥川奖

日本有一位常年霸占畅销书榜首的现代文学作家。他的故事充满想象,却也讽刺着人性的黑暗。 为了鼓励更多有想法的年轻人踊跃创作,文学界用那位作家的名字创办了一个新的文学奖项,芥川奖 芥川从小就有一个特殊的超能力,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陷入沉睡,在睡梦中他会穿越到不同的世界。 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身边的人,可是没有一个人相信是真的 然后 芥川就把穿越的事情写成书告诉了全世界的人 再然后 他的书火了。 芥/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