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卷第十三 神仙十三(3/3)

成仙公者,讳武丁,桂阳临武乌里人也。

后汉时年十三,身长七尺。

为县小吏,有异姿,少言大度,不附人,人谓之痴。

少有经学,不授于师,但有自然之性。

时先被使京,还过长沙郡,投邮舍不及,遂宿于野树下,忽闻树上人语云:“向长沙市药。

”平旦视之,乃二白鹤,仙公异之。

遂往市,见二人罩白伞,相从而行。

先生遂呼之设食。

食讫便去,曾不顾谢。

先生乃随之行数里,二人顾见先生,语曰:“子有何求而随不止?”先生曰:“仆少出陋贱,闻君有济生之术,是以侍从耳。

”二人相向而笑,遂出玉函,看素书,果有武丁姓名,于是与药二丸,令服之。

二人语先生曰:“君当得地仙。

”遂令还家。

明照万物,兽声鸟鸣,悉能解之。

先生到家后,县使送饷府君。

府君周昕,有知人之鉴,见先生,呼曰:“汝何姓名也?”对曰:“姓成名武丁,县司小吏。

”府君异之,乃留在左右。

久之,署为文学主薄。

尝与众共坐,闻群雀鸣而笑之。

众问其故,答曰:“市东车翻覆米,群雀相呼往食。

”遣视之,信然也。

时郡中寮吏豪族,皆怪不应引寒小之人、以乱职位。

府君曰:“此非卿辈知也。

”经旬曰:“乃与先生居阁直。

至年初元会之日,三百余人,令先生行酒。

酒巡遍讫,先生忽以杯酒向东南噀之,众客愕然怪之。

府君曰:“必有所以。

”因问其故。

先生曰:“临武县火,以此救之。

”众客皆笑。

明日司议上事,称武丁不敬,即遣使往临武县验之。

县人张济上书,称“元日庆集饮酒,晡时火忽延烧厅事,从西北起,时天气清澄,南风极烈。

见阵云自西北直耸而上,径止县,大雨,火即灭,雨中皆有酒气。

”众疑异之,乃知先生盖非凡人也。

后府君令先生出郡城西,立宅居止,只有母一小弟及两小儿。

比及二年,先生告病,四宿而殒,府君自临殡之。

经两日,犹未成服,先生友人从临武来,于武昌冈上,逢先生乘白骡西行。

友人问曰:“日将暮,何所之也?”答曰:“暂往迷溪。

斯须却返。

我去,向来忘大刀在户侧,履在鸡栖上,可过语家人收之。

”友人至其家。

闻哭声,大惊曰:“吾向来于武昌冈逢先生共语,云暂至迷溪,斯须当返,令过语家人,收刀并履,何得尔乎?”其家人云:“刀履并入棺中,那应在外?”即以此事往启府君。

府君遵令发棺视之,不复见尸,棺中唯一青竹杖,长七尺许。

方知先生托形仙去。

时人谓先生乘骡于武昌冈,乃改为骡冈,在郡西十里也。

(出《神仙传》) 成仙公名叫武丁,是桂阳郡临武县乌里人。

后汉时他才十三岁,就身高七尺了。

他当时在县衙当个小官吏,但风度潇洒,心胸宽广,沉默寡言,也从不依附什么有势力的人,常被人看作傻子。

他少年时就对道家经典有研究,没有经人指点过,但由于天性聪慧而无师自通。

有一次他被派到京城出差,回来后经过长沙郡时,没赶上到驿站住宿,就在野外一棵树下休息。

忽然他听见树上有人说:“到长沙买药去……”到了早晨,他抬头一看,见树上有两只白鹤,心里很奇怪,就到长沙街上去了。

在街上他看见两个人打着白伞一起走。

成仙公就请他俩吃饭。

吃完了饭,那两个人连道谢都不道谢就走了。

仙公就跟着他俩走了几里地,两个人回头看见仙公,就问:“你一直跟着我们,是有什么要求吗?”仙公说:“我是个很卑陋的人,听说你们有道术,所以才追随你们。

”两个人相视一笑,就拿出一个玉石匣子中的本子翻看,见上面果然有仙公武丁的名字,于是就给了他两枚药丸让他吃下去。

两个人对仙公说:“你应该得道成为地仙。

”然后就让他回家。

从此仙公能洞悉世间万物的奥秘,连野兽的吼叫和鸟儿的鸣声他都能听懂。

仙公到家以后,县里让他给府君送礼品。

府君名叫周昕,特别能识别人才,看见仙公就问他的姓名,仙公回答说姓成叫武丁,在县里当小吏。

府君很赏识他,就把他留在身边,后来任命他当文学主薄。

有时仙公和同僚们在一起坐着闲谈,听见一群麻雀叫,仙公就笑了起来。

大家问他笑什么,他说,东街有辆车翻了,车上的米洒了一地,麻雀们互相招呼要到那里去吃米呢。

”派人到东街看,真像仙公说的一样。

当时郡府中有些官员瞧不起仙公,怨怪府君不该把仙公这样出身微贱的人破格提拨到郡府里来。

府君说:“这不是你们能知道的事。

”过了十几天,府君干脆把仙公请到自己的府宅同住。

到了年初官员们团拜宴会的那天,三百多人聚会宴饮,让仙公行酒令。

酒令行了一巡时,仙公忽然喝了一杯酒向东南方向喷去,满座人都惊讶地责怪他,只有府君说:“他这样做一定是有什么原因的。

”就问仙公怎么回事。

仙公说:“临武县城失火了,我喷酒是为了救火。

”宾客们都嘲笑他。

第二天司仪官向上司报告说仙公在宴会上的行为是大不敬,府君就派人到临武县去调查。

结果临为县的张济上书说:“正月初一县府举办节日宴会,下午三点多钟县衙忽然起了大火,火从西北方向烧起。

当时天气很好,南风很猛,火势越来越大。

忽然看见西北天空涌起阵阵乌云,一直向县城卷来,接着下起了大雨,把火浇灭,雨水中散发出阵阵酒气。

”大家更加惊奇了,这才知道成仙公不是凡人。

后来府君给成仙公在郡城西盖了府宅,请他搬进去住,仙公就和母亲、弟弟和两个孩子搬了进去。

这样过了两年,仙公向府君告病,四天后就死了,府君亲自主持了他的葬礼。

两天后,丧服还没有脱,仙公的朋友从临武到郡里来,说他在武昌的山岗上遇见成仙公骑着白骡子往西走。

他问仙公:“天快黑了,你要去哪里?”仙公说:“我到迷溪去一趟,很快就回来。

我走时把大刀忘在了我家门旁,还有一双鞋放在鸡窝上,你回去给我家里人捎信让他们收好。

”朋友来到仙公家,听到一片哭声,大吃一惊说:“我刚在武昌岗上和仙公相遇,还谈了半天话,他说他到迷溪去一趟很快就回来,还让我告诉家里把他的刀和鞋收起来,怎么能说他死了呢?”家里人说:“刀和鞋都在他棺材里,怎么能在外面呢?”他们把这事报告给府君,府君就命令打开棺材,尸首不见了,只有一支青竹七尺多长,这才知道成仙公脱离肉身升仙了。

人们把他骑骡走过的武昌岗改名叫骡岗,骡岗就在郡城西面十里的地方。

郭璞 郭璞字景纯,河东人也。

周识博闻,有出世之道鉴,天文地理,龟书龙图,爻象谶纬,安墓卜宅,莫不穷微。

善测人鬼之情状。

李弘、范林明道论(明钞本林上有翰字),景纯善于遥寄,缀文之士,皆同宗之。

晋中兴,王导受其成旨,以建国社稷。

璞尽规矩制度,仰范太微星辰,俯则河洛黄图,夫帝王之作,必有天人之助者矣。

王敦镇南州。

欲谋大逆,乃召璞为佐。

时明帝年十五。

一夕集朝士,问太史:“王敦果得天下邪?”史臣曰:“王敦致天子,非能得天下。

”明帝遂单骑微行,直入姑熟城。

敦正与璞食,璞久之不白敦。

敦惊曰:“吾今同议定大计,卿何不即言?”璞曰:“向见日月星辰之精灵,五岳四海之神祗,皆为道从翌卫,下官震悸失守,不即得白将军。

”敦使闻,谓是小奚戏马。

检定非也,遣三十骑追,不及。

敦曰:“吾昨夜梦在石头城外江中,扶犁而耕,占之。

”璞曰:“大江扶犁耕,亦自不成反,反亦无所成。

”敦怒谓璞曰:“卿命尽几何?”璞曰:“下官命尽今日。

”敦诛璞。

江水暴上市。

璞尸(明钞本无尸字)出城南坑,见璞家载棺器及送终之具,已在坑侧,两松树间上有鹊巢,璞逆报家书所言也。

谓伍伯曰:“吾年十三时,于栅塘脱袍与汝,吾命应在汝手中,可用吾刀。

”伍伯感昔念惠,衔涕行法。

殡后三日,南州市人,见璞货其平生服饰,与相识共语,非但一人。

敦不信,开棺无尸。

璞得兵解之道。

今为水仙伯,注《山海经》、《夏小正》、《尔雅》、《方言》,著《游仙诗》、《江赋》、《卜繇》、《客傲》、《洞林云》。

晋书》有传。

(出《神仙传》)郭璞字景纯,河东郡人。

他见识很广,博学多闻,懂得超脱凡节的道学真谛,对于天文地理、大禹时神龟背上六十五个字的“洛书”,龙马从黄河中负出的“河图”、占卜、星象、预言未来的《谶书》和《纬书》、以及给阴宅和阳宅看风水定位置,他没有不懂的。

他还善于观测人鬼的情状。

李弘、范翰林明道论,景纯善于遥寄,作学问的人都以他为宗师,晋代中兴时,丞相王导接受了他们的学说,作为建国家保社稷的理论基础。

郭璞精通国家的制度规范,他仰知天上星辰对帝王的佑护,下知《洛书》、《河图》对社稷的保障,认为帝王的大业如成,必须有天神的佑助。

丞相王导的表弟王敦当时任荆州和江州刺史。

想要造反推翻晋元帝,就召郭璞辅佐他。

当时晋明帝才十五岁。

有一天,明帝召来了朝臣们,问太史说:“你看王敦造反能得天下吗?”太史说:“王敦只是想挟制天下,并不能得天下。

”于是明帝骑上一匹马,换了衣服,一个人进了姑熟城。

当时王敦正和郭璞一起吃饭,郭璞始终一言不发。

王敦生气地问,“我请你来是和你商定夺天下的大计,你怎么总不说话?”郭璞说:“我刚刚看见天上的日月星辰的精灵和地上五岳四海的神仙都侍卫着一个人进了姑熟城,我十分震惊,走了神儿,才没和你说话。

”王敦就非让郭璞说清楚是怎么回事。

郭璞就骗王敦说:“我刚才是说有一个小奴仆在姑熟街上跑马嬉耍呢。

”王敦越想越不对,觉得郭璞说的绝不是这个意思,就派了三十名骑兵去追,到底没追上。

王敦又问郭璞:“我昨夜做了个梦,梦见我在石头城外的江中扶犁耕田,请你算一算是吉是凶?”郭璞说:“在江里耕田,意思是不能反,反也不会成事。

”王敦大怒,又问郭璞:“你算算你什么时候死?”郭璞说:“我算过了,今天我就会死!”王敦就杀了郭璞。

郭璞刚被杀,江水就暴涨进了街市。

郭璞的尸体被冲到城南一个坑内,就看见他家中早就在墓地准备好了棺木和送终的用品,两棵松树上有个鹊鸟的窝,这是因为郭璞事先就写信告诉家里,说他某日某时会被杀,将葬在有鸟窝的两棵松树下,所以家人才按他信上说的把棺木运到他指定的地点。

郭璞被杀前对行刑的刽子手说:“我十三岁那年,在栅塘脱下袍子送给你,那时我就知道我的命应该送在你手里,只是请你用我的刀杀我吧。

”刽子手感念过去郭璞对他的恩惠,流着泪行了刑。

郭璞埋葬后三天,南州街上的人看见他卖自己过去穿的衣服,并和认识的人交谈,不只一个人见到了郭璞。

王敦听说后不相信,打开郭璞的棺材一看,里面根本没有尸首。

这是因为郭璞借兵解成仙去了。

现在郭璞作了水仙伯,注解过《山海经》、《夏小正》、《尔雅》、《方言》,他的著作有《游仙诗》、《江赋》、《卜繇》、《客傲》、《洞林云》等等。

《晋书》中有他的传记。

尹思 尹思者,字小龙,安定人也。

晋元康五年正月十五夜,坐屋中,遣儿视月中有异物否。

儿曰:“今年当大水,中有一人被蓑带剑。

”思目视之曰:“将有乱卒至。

”儿曰:“何以知之?”曰:“月中人乃带甲仗矛。

当大乱三十年,复当小清耳。

”后果如其言。

(出《神仙传》) 尹思字小龙,安定人。

晋代元康五年正月十五的夜晚,尹思坐在屋里,让他的儿子出去看看月亮里有没有不正常的东西。

儿子看后对他说:“今年会发大水,月亮里有一个披着蓑衣佩着宝剑的人。

”尹思看了看月亮说:“你说得不对。

今年将有乱兵祸害百姓。

”儿子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月亮里的那个人不是披着蓑衣,而是披着铠甲执着长矛。

天下将会大乱三十年,然后才能稍稍太平一些。

”后来果然像尹思说的那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替身结束后他后悔了

我是大佬找来的白月光替身。 清晨,大佬结束了晨练,在窗边抽着事后烟,迷离地看着我:你不是他。 我内心疯狂点头。 中午,大佬带我去他名下的商场逛街,逛到一半白月光来电,他不顾我的颜面转身就走,只留下我,和保镖手里拎着的几十个大牌纸袋。 傍晚,大佬开着游艇,在夕阳下的海面上思念心爱的人,看也不看我一眼,而我孤零零地坐在豪华的船舱里,独享82年的老酒,尝着刚捞上来的极品大龙虾,啊,这是孤独的味道/

穿成苦情女主的渣A老妈

比起穿进血型文中更让江楚些崩溃的是,她穿成了这本书女主的渣A老爸或者说老妈? 渣A老妈靠着女主母亲顾灵均家飞黄腾达,联合小三害死原配后夺取了本该属于女主的家产,让女主有了苦情的基本条件。 至于结局,这个渣A当然也没好到哪里去,最终被女儿的六个A搞得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 江楚些一点儿也不想重蹈原身的覆辙,既不想渣人,更不想被杀,她只想平静地度过等等,旁边睡的这个人怎么那么像顾灵均? 江楚/

给校草冲喜的日日夜夜

这一片校区有两大传说。 一是附中校霸裴允,一挑十毫发无损的事迹流传甚广。 二是三中校草秦昼,家境贫寒,体弱多病,一学期有半学期请病假。 高二开学的时候,裴允转学了,两大传说成了同桌。 刚开始,同班同学都害怕裴允欺负校草,后来,他们眼睁睁看着裴允不知哪来的自信,非要教秦昼学习。 秦昼:你的月考才考了250分。 裴允:分数并不能衡量一切,我要传授给你的是人生经验。 *** 裴允在高二那年被安排/

夙夜宫声

从乡野走向深宫,从幕后走到台前,从飘零孤女到权握天下! 数不尽的权利倾轧,道不清的爱恨情仇 待尘埃落定,是执子之手,还是天人永隔? 身世如谜的金枝玉叶,权倾天下的太后,势通朝野的女官,不为人知的深闺秘辛,零落尘埃的宫门幽怨,权与智的角力,谋与勇的交锋。 谁说女子只能归于寂寞宫阙,谁说女子不如男? 难道身为女人,就不能居于庙堂之上,俯瞰大好河山? /

反派之神的男人[快穿]

花斯年,男,艳冠芳、绝代风华、倾国倾城,升级爽文小boss,因与男主抢男人,扑街。 BUT!!花斯年发现自己并没有死,而是穿越到了晋江神文之中。 在看到那些颜值爆表、身材封顶、八块腹肌的男人们后,花斯年突然乐不思蜀了 注意事项:1、全篇美男当道,苏爽雷金 2、主受文,1V1,攻自始至终都是同一个灵魂 3、攻每次都失忆,每次都上演各种角色扮演play 4、HE,HE,HE,每一世都是HE,重/

寡夫门前是非多

现代高知女穿到女尊懦弱侯身上,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理念,坚决将三好(吃好,喝好,睡好)贯彻到底。 活了两辈子都不知爱为何物的人,偏一来就有了个未婚夫,这未婚夫跟自己隔心不说,家里还有个时时刻刻想谋害她的大姑姐,退婚,坚决退婚,小命重要。 好不容易有了个心上人,一个两个却都要来碍事,寡夫怎么了,吃你家大米,喝你家汤了,头可断,血可流,爱情坚决不能抛。 混朝堂,斗皇女,破阴谋,杀小人,千帆过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