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阵仗的人,若非冒失到了极点,便一定是自视甚高,不将这十里枷栏路障放在眼里。
果然,过不多久,便听到窸窣步声,正是着一身黑色夜行衣的展昭。
“展护卫,”公孙策忙迎上去,同时伸手指向外围,“那是?” 展昭摇头道:“是南门生变,那时我刚探到北边,隔着太远看不真切。
听起来……应是有人先我们一步闯了十里枷栏。
” “打草惊蛇,岂不糟糕?” “未必糟糕。
”展昭露出狡黠笑意来,“趁火能打劫,浑水可摸鱼,公孙先生,我们就从南门入。
” 愈往林子边缘走,亮簇簇的刀剑便愈是打眼。
南门生变,此间的人手又增了不知几许,更重要的是,前方不远处,庞太师正带同人马,气势汹汹地赶往方才的“鼓噪”之地。
公孙策忍不住向展昭道:“展护卫,此间增了人手,想必别处的防备会虚些,何不从……” 展昭不答,忽地竖指嘘了一声,猫下腰向外走了几步,自腰囊中取出几块碎银子,先向较远处扔了一块,另一块却扔在身前几步处。
公孙策正看得纳闷,展昭又俯身从地上捡起两颗石子屈指弹出,第二颗去势更劲些,半空中正撞上第一颗,发出噌的声响。
这声响不大不小,刚好引得一个较近些的兵卫回过头来。
那兵卫分明听到异声,转头看时却又辨不出什么端倪,忍不住又向这边跨了一步。
啊,那在皎洁的月光下泛着诱人的银光的,是什么? 接下来,该名兵卫便开始了血脉贲张的月下寻银之旅,旅途以被人点中睡穴拖进林中脱掉盔甲解下腰刀而告终。
如法炮制,招无虚发,第二名寻宝者乐颠颠走上第一位的老路。
一炷香的工夫之后,两名兵卫晃晃悠悠地混进了庞太师的卫队,缀在队尾,打眼看去,也没什么特别的。
如果非要挑些毛病出来,我们只能说,作为勇武刚猛的京畿卫队的一员,其中一人未免太过瘦弱了些,盔甲盔帽都明显大了一号,抱刀的姿势也颇为吃力。
“展护卫,”公孙策忍不住小声对展昭表达了一下敬仰之意,“这刀够沉的,你们平日里舞刀弄剑,可真不容易。
” 句句发自肺腑,不当家不知过日子的艰难呀。
再走一阵,地上霍然几个大坑,探头看时,坑底尖刀根根直竖,看得公孙策脊背发凉。
边上还有人嚷嚷:“都看着点走啊,下去了可没人捞你上来,现填上土就是你老家。
” 公孙策琢磨了半天才醒悟“老家”所指为何,顿觉市井俚语、道上行话之逼真形象寓意无穷妙不可言,比之“之乎者也子曰诗云”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他日得空,理当好好整理收集,也算是保存些民间集锦。
此是后话,暂过不表。
临近南门,火已扑救了下去,只是城墙外围焦黑一片,烟味呛鼻,墙根下垂头丧气立了一排的兵卫,正接受着庞太师暴跳如雷的训话。
“穿墙而过,穿墙而过,你们怎么不说钻地里去了呢?说是钻地我还更信些,江湖上现放着彻地鼠的例子。
”越说越气,伸手指向城墙,“既然钻过去了,怎么连个洞都没?你们倒是钻给我瞧瞧!” “太师喝水。
”揣摩着太师兴许骂得口干,随侍的师爷赶紧递茶。
庞太师伸手去接茶盏。
就在这将接未接的当儿,丈余外的两名兵卫,忽地身形纵起,中途也不知在谁的头顶借力,刹那间已在城墙半腰处。
待得一干人反应过来,两人已跃上城头,其中一人脚下打滑,头上掉下一物来。
庞太师仰头愣在当地,嘴巴张得老大,说来也巧,那物事正掉在庞太师身侧丈余,还心有不甘地朝太师脚下滚了几滚。
定睛看时,却是京畿兵卫寻常戴的盔帽。
半晌,城外才传来庞太师气急败坏的叫骂声。
展昭忍俊不禁,脱下罩身的盔甲,从怀中掏出准备好的药巾蒙于面上。
此趟入城,出乎意料顺利,倒是多亏了那位过路朋友先搅了庞太师布好的局,否则带着公孙先生连闯十里枷栏路障…… 展昭转头看了看惊魂甫定的公孙策。
一个字,难! 在城楼之上稍事休息,俯瞰全城,偌大宣平,竟无一家举火,透出一股子说不出的死寂诡异。
难不成,城中之人,都已经……死了? 适才因顺利入城而稍显轻快的心瞬间重如千钧。
展昭有刹那间的失神,旁侧火光一亮,却是公孙策晃亮了火折子。
“走吧,展护卫。
”公孙策低声叹息,“早一些找着人,救治的希望也大些。
” 展昭点头,自墙边置火把的槽洞内起出一根火把,在墙脚处盛放火油的瓮中搅了一回,就着公孙策的火折子点燃,四下探过,道:“城梯在那头。
” 顺着跃动不定的火光看过去,黑魆魆的登城梯口,就如同夜兽探不清深浅的喉,只等着吞噬冒失误入的来者。
公孙策不由自主地惊出一身冷汗。
似是看出公孙策的惊惧,展昭先行下阶,火把前探,将下行的石阶映得忽明忽暗。
公孙策暗叫惭愧,紧走几步,跟上展昭。
不过,这世上事,还真是怕什么便来什么。
才刚往下走了一段,展昭的身子骤然停下,扬手示意公孙策止步。
公孙策不明所以,往边上挪了一挪,目光所及,吃了一惊,一颗心直如鼓样震擂。
但见城梯折下拐角之处,突兀地现出两只人脚来,右脚的鞋子脱落一旁,露出光溜溜的脚丫子,叫人心头发毛。
展昭以眼神示意公孙策留于当地,手按剑柄,缓缓步下城梯,待走近时,轻轻吁了口气,向公孙策摇了摇头,俯下身去查看死者。
公孙策松了口气,几步跨下城梯,道:“是否因疫而亡?” 展昭不答,面上神色却渐渐凝重起来,薄唇紧抿,眉心渐渐蹙成一个川字,俄顷似是想到了什么,又将火把移向那人颈部,道:“公孙先生,你来看。
” 公孙策趋前,但见那人头颅歪在一旁,只颈间略剩些皮肉与躯干相连,细端详创口却又并不平整,不似刀剑所伤,疑道:“这是……” 展昭将火把缓缓移至那人腹部:“利爪断颈,开膛破肚,跟寄傲山庄命案凶嫌的手法很像。
” 公孙策猛地反应过来:“你是说……猫妖?” 话一出口又觉不对:“那日温孤门主不是说……猫妖已在瀛洲被擒了吗?” 展昭摇头道:“我不知道。
”顿了一顿,又道:“若不是猫妖,当然很好;若是她……更好。
” 公孙策绝少听到展昭如此说话,心中一凛,抬眼看时,竟似从他眼底看到转瞬即逝的凌厉杀气,直疑心是自己看错了,定了定神再看,展昭已然直起身子,沉吟道:“这人只是寻常百姓装扮……按理说,就算那县令闭了宣平门户,城中也应该留有兵卫巡查镇守……兵卫都到哪里去了?普通百姓又怎么会上了城楼?” 这个问题很快便有了答案。
因为内城墙的墙角之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兵卫的尸首,有些是硬生生摔死的。
大多数兵卫的死状与城梯之上的死者相同,周身抓痕密布,肠穿肚烂,脏腑滚了一地,若非天气寒冷,只怕早已腐烂发臭蔓生蛆虫了。
看来这宣平城中,远不止疾疫这么简单。
沿着主街往内城走,越往里走,恶臭腥气越重,饶是有药巾蒙面,还是难抵恶心不适,幸好公孙策随身带了白芷艾棒,点起了且熏且行,方才好些。
又走了一段,展昭忽地停下步子,低声向公孙策道:“公孙先生,好像有人声。
” 公孙策一愣,正想回说什么都未曾听见,忽听铜锣震响,右首侧两条街外已传来鼎沸人声,就听有人高呼道:“中计了中计了,套住她!” 与此同时,展昭平地拔起,直掠上房,向右首外张了一张,急道:“公孙先生,往这边走。
” 不待公孙策回应,足下虚点,提气纵身,踏瓦过檐,身形如电掣般疾掠而去。
且不说公孙策是如何紧赶慢赶往事发处疾走,单说展昭赶到时,眼见街巷之中少说也有百十来人,青壮不少,妇孺老迈亦多,手中或荷锄挥棒或提灯持火,口上呼喝有声。
街巷正中处,十来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正各自死死拽住粗索绳网的一角。
展昭看得分明,那在绳网之内左冲右突的,不是狸姬是谁? 虽说展昭先时也曾疑心狸姬就在城中,但是想到温孤苇余曾言“猫妖瀛洲被擒”,对自己的猜测倒是并不尽信,现下突然当真见到狸姬,心头震惊可想而知。
正惊疑不定间,就听狸姬一声怒喝破网而出,那十几个汉子猝不及防,脚下踉跄,伴随着旁观之人的惊呼之声,纷纷仰后摔了去。
狸姬哈哈大笑,半空中一个旋身,觑准一个呆立当地的女童,作势抓下。
手到半空,忽觉耳侧风声有异,躲避不及,肩上吃痛,伸手抚时,却是两枚袖箭直插入肉。
狸姬心下大怒,急回头时,眼前剑光一闪,当下不敢硬接,往旁侧疾掠。
哪知那人如影随形,迎身欺上,剑锋冰冷,招招直击周身要害,竟是不给她容缓之机。
火光掩映之下,只见此人药巾蒙面,也辨识不出面貌,狸姬不由心下焦躁:这小小宣平城,怎的有如此难对付的好手? 搁着平时,她自然不会将来人放在眼里,但前次手骨被温孤苇余捏碎,身手已不如前,对付乡野小民尚绰绰有余,若与武林高手对阵,不免落了下风。
当下计较已定:待有喘息之机,便要催动妖力,杀他个血流漂杵。
哪知展昭竟似看透她的心思般,指翻如电腾挪变招,以快打快剑势绵绵,前招未老,后招已至,招招或撩喉或封要穴,一时间竟杀得狸姬险象环出首尾不能相顾。
街巷中人直看得呆了,半晌才有人迭声叫好:“好汉,杀了这妖怪!” 狸姬心中冷笑,暗道:你们且得意,待我催动…… 正如此想,展昭目中忽地露出异样之色,骤然收招,旋即向旁侧跃开。
狸姬瞬间得脱,心中大喜,还道老天遂人愿,终于给她寻到机会施出妖力。
她自是不知,就在她身后的夜空之中,一道枪头白链势如流星,银蟒探海般直直向她后心穿插过来。
只是噗的一声轻响,再低头时,心口已露出一段银亮枪头,枪头不沾血迹,足见来势之快。
狸姬全然呆住,竟不觉痛楚,颤抖着伸手去触那银枪,尚未触及,就听极细微的一声响,那枪头绽作无数根弯曲钩针,根根倒扣入狸姬心口,万针穿心,莫过于此。
狸姬哪受得住此等苦楚,惨呼一声,身子整个儿蜷作一团,忽觉大力后拽,链身一绷,身不由己,整个人便向半空倒飞了出去。
说来也怪,身入半空,竟像是突入一道看不见的屏障,就这么凭空自众人眼前消失了。
众人惊喝出声,展昭难掩心头错愕,疾步上前,止于狸姬消失之处,忍不住伸手前触。
视线所及处,天与地之间,似乎有人张起巨大的透明帷帐,蒙蔽了他的眼睛。
眼前看似只是街道的另一段,其实,那是另一个世界。
展昭失神良久,方才垂下手来,暗笑自己异想天开。
他自是不知,就在方才,他举手所停不及盈寸之处,正立着一个容颜姣好的白衣女子,那女子脚边,挣扎翻滚着痛苦不堪的狸姬。
那白衣女子没有理会狸姬,只是看着展昭蒙着药巾的脸出神,眼眸亮若晨星,唇角绽出温柔笑意来。
直到展昭转身,她才叹了一口气,喃喃道:“真的是很像……只是,若是展昭,使的是巨阙才对。
” 轻吁一口气,又自言自语道:“不过也没什么打紧的,到了开封,自然就见到了。
” 如此一想,眉宇间的郁郁之色散去不少,低头看向狸姬:“怎么,挨不住了?你这么大本事,敢在瀛洲杀人,我还以为你什么都不怕呢……起来寻个安静地头,咱们好好把账理理清楚。
” 有一段时间,狸姬痛得昏厥过去。
昏厥也并不能让她好过多少,痛楚的知觉更加清晰,心脏的每一下收缩,都伴随着无数钩针的一离一插。
迷迷糊糊中,似乎看到自己的一颗心真真切切膨胀于眼前,上面是数不清的血洞、汩汩的血水,还有亮得灼目的利刃,在她的心肉之间起起落落。
她的头疼得似要迸裂开来,身子无意识地蜷缩作一团,五指深深地抠进地下,一个念头重重地在脑中冲撞:“为什么要受这样的痛苦,为什么还不死,为什么还不能死?” 就这样,呻吟着、痉挛着、战栗着,在撕心裂肺的痛楚中死去,又活转,最后,睁开眼睛。
眼睛已经开始充血,看什么都蒙着一层血雾,她吃力地转动头颅四下打量,所在的似乎是一间农庐。
最普通不过的农庐,身下是凹凸不平的黄泥地面,身后是半人高的柴堆,对面是泥夯的灶台,灶膛外围跟里头一样烟黑,灶窗的糊纸破烂不堪,透过疏落的篾条窗格,可以看到半天上高高的一轮冷月亮。
窗下的八仙桌旁,似乎坐了一个白衣女子,正聚精会神地拨弄着桌上的灯烛,吹一口气,灯灭,伸指一拨,火起。
再吹一口气,灯又灭,再伸指一拨,火又起…… 一吹一拨,乐此不疲。
狸姬疑心是自己看错了,忍不住伸手揉了揉眼睛,又向那边看过去。
不错,是坐了个白衣女子。
候了半晌,见那女子没有理睬自己的意思,狸姬忍不住开口道:“你是谁?抓我做什么?” 那女子手上动作不停,只淡淡道:“看你本形,应该是个猫妖,怎生长了个猪脑子?难不成你以为,在瀛洲犯了事,还能太太平平地过日子?” 狸姬一愣,下意识道:“你是瀛洲来的?瀛洲的神仙不是都睡……”忽地意识到失言,赶紧刹住话头。
果然,那女子手上动作略停,转过头来:“瀛洲的神仙都怎样?睡……睡着了?” 狸姬不敢接口,索性装聋作哑,倒是那女子,沉吟了一会儿,道:“看来,我离开瀛洲之后,你又去过?” 狸姬听那女子句句猜中,不由得又惊又惧——那日自瀛洲归来之后,遵着温孤苇余之命,的确在下一个朔日又上瀛洲,将瘟神之药下在瀛洲的饮泉之中。
临去之前,她也曾担心金峦观之事是否会引致瀛洲警惕,但温孤苇余言说,凡间的一个月,在瀛洲至多一日光景,金峦观少有人至,应该不会有人发觉端木翠遇害才是。
听这女子所说,她应该是在端木翠死后不久就发现了变故,并且很快离开瀛洲追凶——所以自己二上瀛洲的时候,药倒了其他神仙,却漏掉了此女。
念及至此,心生悔意:早知如此,就该再去那金峦观看一看的。
怪就怪自己下药得手之后太过心慌意乱,急急折返,竟未顾及此节。
那女子细察狸姬脸色,冷笑道:“看来,我又猜对了。
那我不妨再猜上一猜,要药倒瀛洲神仙,普通的迷药是不奏效的,算起来,三界之中,也就只有太上老君的黑甜丹、药王孙思邈的安神汤,还有瘟神药囊中的昏睡散能起作用。
老君离得太远,想来你这样的小妖也勾连不上;孙思邈为人耿直刚正,耻与妖孽为伍,就算你逼迫于他,他也定不会将汤剂的方子给你;倒是这瘟神……” 说到瘟神时,故意语音加重似有余味,觑那狸姬时,果见她眉目间惊惧之色一闪而过,当下心中便有了几分底:“倒是这瘟神,在上界没有宅邸,成日价在人间游荡。
胆小如鼠,常见强低头;摇摆不定,易受人唆使;身无财帛,易见利忘义;唯唯诺诺,神怪不分,战战兢兢,听人摆布,实在是拖下水去沆瀣一气的不二人选,对吧?” 说到“对吧”二字时,忽地展颜一笑,甚是明媚。
狸姬听她又是一语道破,心下又是惶急又是惊怖,待要张嘴为瘟神开脱几句,那女子袍袖一挥,道:“你想为他说话吗?越描越黑,还是免开尊口的好。
” 三言两语,竟是将瘟神的罪给坐实了。
狸姬呆了半晌,忽地对这面前女子生出惧怕之意来:自己话说了不到几句,便被她虚虚实实假假真真套出这许多内情,果然言多必失,为谨慎计,还是不再言语的好。
方打定主意,就听那女子又道:“只是我还有一事不明……瘟神地位虽然鄙薄,大小也是个神仙,你这样的精怪,是怎么跟他搭上的?莫非,有人从中给你们牵线搭桥?” 狸姬心中一震,额上瞬时便冒出豆大汗滴,心下一横,要将话题岔开了去,嘶声道:“你莫问东问西了,你不是从瀛洲一路追来吗?不错,就是我在金峦观中杀了端木翠,要杀要剐,随你就是。
” 此言一出,只觉十分畅快,带着几分恶毒之意抬起头来,就见那女子显然愣怔,眸中露出不解之色来。
狸姬顿有扳回一局之感,勉力伸手将蓬乱汗湿的鬓发拂开,眼底掩不住的挑衅之意。
岂知那女子蹙了蹙眉,道:“你说什么?我几时被你杀了?” 接下来便是异样的沉默。
狸姬几近嘶吼:“我在金峦观杀的,不是端木翠吗?” “难不成有人告诉你,你在金峦观杀的是端木翠?” 冷冷的一句反驳,狸姬竟无法回应。
恍惚中,思绪飘飘摇摇荡涤开去: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一开始,是温孤苇余不愿意给她取不死药。
“端木翠正在金峦观禁足,撞上了她,有去无回。
” 再然后呢? 再然后,她偷偷去了瀛洲,悄悄进了金峦观,她看到那个女子,听到她说:“一个人禁足在这金峦观,真真是要闷死。
” 从头到尾,那女子没有说过自己是端木翠。
是自己,以为她是,认定她是,却原来……不是。
一颗心缓缓下沉,明知于事无补,仍旧困兽犹斗地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你不是在金峦观中禁足吗?” “的确是禁过。
”端木翠唇边闪过一抹讥诮,“不过,瀛洲的长老哪里敢真的罚我?难道你不知道,我的后台很硬吗?” 她的身后,可是有很大一尊神,大得连王母娘娘都忌惮三分呢。
狸姬终于绝望了。
她的眼神一点点涣散下去,嘴角牵扯出苦涩之极的笑容:“我认栽了,不过,你休想从我这里套出什么。
” “我不想从你嘴里套出什么。
”端木翠笑笑,“我想知道的,你都告诉我了。
”迎上狸姬诧异的眼神,端木翠的眸中流光烁动:“我被长老禁足,瀛洲所有的神仙都知道。
但我被长老解禁,瀛洲的神仙里,只有一个人不知道。
这个人,主动向长老请缨,去人间接我的细花流门主之位,所以,他只知道我禁足,不知道我解禁。
” “不要跟我说你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如果没有他,你不可能找到《瀛洲图》——即使找到了,你也不会知道朔日子时可登瀛洲的秘密。
为你和瘟神牵线搭桥的,也是他没错吧。
” 狸姬的脸色渐渐转作惨白。
她突然觉得,端木翠其实真的是可怕的。
温孤苇余的话,忽然那般清晰地在耳边回荡—— “你该去拜拜菩萨,保佑你这辈子都不要遇见她。
” 原以为,遇见了之后,是自己终结了她,却原来,是自己要了结在她手里吗? “不管你和温孤苇余或是瘟神之间有什么样的勾当,我想,至此刻都可以结束了。
或者说,在你这里,是可以结束了。
”端木翠站起身,“温孤苇余不是我的对手,他不可能从我这里将你救出去……当然,我很怀疑,他会不会来救你。
” 狸姬忽然觉得好笑。
温孤苇余来救自己?简直是痴人说梦。
端木翠说得没错,她与温孤苇余的合作,至此是可以结束了。
一一回溯,细细盘点,从头至尾,她的出现,都只是闹剧一场。
一路以来,没少为温孤苇余冲锋陷阵,到头来怎样?不死药没有拿到,险些被温孤苇余扼死,最后,还折在端木翠手中。
当初在长安毁弃宫殿中为妖的日子是多么惬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远近亡魂都是她帐下仆佣,那天一定是疯了,听了温孤苇余的话,居然血冲上脑想吞服不死药做万世神仙。
于是头脑发热一脚踏进这趟浑水,悔不当初。
那么痴狂地去追求不可能得到的,而今,连曾经拥有的都遗失殆尽。
一时间,数百年间支撑着她的愤怒、怨懑、狂热与狠煞绝尘而去,留下的,是前所未有的疲倦。
她匍匐在地上,把脸埋在双臂之间,双肩战栗地抽搐着。
良久,她才缓缓抬起头来。
“能给我一杯水吗?”她说,“我渴了。
” 端木翠看了狸姬一眼,到水缸边俯身舀出一勺水递给她。
狸姬大口大口地喝水,水冷得恰到好处,适时抚慰了她那颗痛楚而灼烫的心。
“温孤苇余去哪里了?” “我不知道。
”狸姬仰起头,用衣袖擦了擦嘴角边溢出的水,“他没有说,真的。
” “瘟神呢?” “跟他一起走了。
”狸姬笑笑,“我猜想,是他的胃口很大,一个宣平,怕是满足不了他。
” 于是,狸姬今夜第一次看到端木翠皱起了眉头。
“他将我留下,对我说,如果到最后,宣平还有人没死完,便由我送他们一程。
” “是吗?”端木翠冷笑,“看起来,你是尽职得过了头了。
” “我也要填饱肚子的。
”狸姬平静道,“猫妖虽然平时吃的是腐尸,但是若有活人供我吃,我还是愿意吃活的。
就像有两串葡萄,一串新鲜的,一串烂的,你选哪串?” 狸姬觉得自己的这个问题问得很巧妙,不动声色间便将自己的罪恶掩饰过去。
若是你,你选哪串?端木翠,我就不信你会选烂的。
“哪串也不选。
”端木翠淡淡道,“我根本不喜欢吃葡萄。
” 狸姬愣怔了一下,张了张嘴,又闭上。
“对了,”端木翠忽地想起了什么,“有件事还得你帮忙。
” “帮忙?”狸姬惊讶,“我能帮你什么?” 没有回答,端木翠已经不见了。
不多时,端木翠笑吟吟地自门口进来,左手托了个墨钵,钵中斜靠一支毛笔,右手拿了一叠宣纸。
她将笔墨宣纸在八仙桌上放好,才向狸姬道:“请你帮忙,将温孤苇余的样子给我画出来。
” 画出来? 狸姬满面讶色,端木翠右手微收,就听一声清脆链响,狸姬心口的枪链倏地弹将出来,顷刻转小变细,直向端木翠飞去,在端木翠腕上缠了三绕。
“过来画呀。
”端木翠催她。
狸姬迟疑着起身,一步步挪到八仙桌前,伸手拿起笔在墨钵沿过了一过,目光却落在端木翠腕上。
那里,一根极细极精巧的银链,扣钩处是一朵精致的莲花。
“这链子……”狸姬嗫嚅,“真……好看。
” 她当然不是真心夸赞这根链子好看,刚才,她险些就死在这根链下。
“是吗?”端木翠嫣然一笑,“它叫穿心莲花。
” “是别人送你的吧?” “尚父送的,平日里就做链子带,打仗时就做链枪。
”端木翠面上现出笑意来,“尚父说,哪吒有风火轮,杨戬有神戟,我也该有个称心应手的兵器才是,小心……” 这句小心却是向着狸姬说的,狸姬这才发觉毛笔饱蘸的墨已滴到宣纸上,忙将最上面弄脏的一张揉团扔在一边。
小心翼翼地下笔,忍不住问端木翠:“为什么让我画温孤苇余,你没见过他吗?” “见是见过几次,”端木翠又一次皱眉,“可是,我不大记得他长什么样子。
” “你不记得他的长相?”狸姬只觉不可思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小医医人,大医医国,从游方郎中到帝师太傅,洪文成了活着走进功臣阁的唯一一名太医! 文案二:又名《太医署升职日记》 皇帝抠门,贵妃跋扈,皇子体弱,太医署上下如履薄冰。 皇上偶感风寒,已有三日不思饮食治好了没赏,治不好有罪啊! 众太医纷纷使出浑身解数逃避, 刚来没多久的洪文被推出去。 众太医:完了完了,这孩子完了 然而:陛下胃口大开,赏! 贵妃又在撒娇卖痴,欲借太医之口骗皇上来,众太医纷纷秃头/
通天教主:玉虚弟子歹看面,不过那条小龙萌萌哒! 女娲娘娘:通天教主的眼光还是很好的! 玉鼎真人:徒孙每天都萌萌哒! 西海龙王:+1外孙女萌萌哒! 但事实是 太上老君:我勒个去!杨戬,你女儿拿我的炼丹炉煮汤! 月老:杨戬,你女儿抢了我的红线! 嫦娥:杨戬,你女儿把我的玉兔丢人间去了。 杨戬:果然出来混是要还的! Ps:小龙女苏到没朋友,总之就是苏出天际了! 小剧场: 杨戬:这小东西小小年纪,/
婚后的林嘉歌,没多久就被时瑶逐出家门了,他为了回家,用尽所有的方法都没能成功,最后将目光放在了小包子的身上。 小包子听完林嘉歌的提议,和他勾了勾手指,软萌萌的回:合作愉快! 于是 小包子收到机器人的当晚,把时瑶骗到餐厅,偷偷对林嘉歌说:爹地,妈咪陪你吃饭。 小包子收到奥特曼的当晚,把时瑶骗到游泳馆,偷偷对林嘉歌说:爹地,妈咪陪你游泳。 小包子收到小火车的当晚,把时瑶骗到酒店套房,给了林嘉歌/
本书取名为二十诸天,实非凭空所造。二十诸天乃是佛教用语,代表着天界二十天尊,他们分别为大梵天王、帝释尊天、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金刚密迹、摹醯首罗、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公德天、韦驮天神、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月宫天子、日宫天子、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这二十诸天在书中代表天下最神秘的天外天山外山的武功传承,为二十柄名剑,存在于昆化山雪岳峰云林宫莲花台年的剑/
小白啾父母双亡,被凰君收养,于是就有了一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凤凰义兄。 关于这位凤凰兄长,小白啾妹妹这样评价 小白啾:哥哥他华美、高傲,对我很严厉,给人的感觉有点凶,老实说我有点怕他不过即使如此,这样的哥哥,偶尔也会露出好说话的一面。这种时候总觉得他看起来好温柔。 而翼国的其他鸟则这样评价 不愿透露姓名的鸟族A:宠妹狂魔! 不愿透露姓名的鸟族B:嘴硬的宠妹狂魔! 不愿透露姓名的鸟族C:一个爱妹/
父亲是左相,母亲是长公主,温慕仪是世人口中高贵出尘的第一贵女,灵慧才高八岁能作《朝日赋》,有着世间女子穷其一生也求不得的尊荣。 然而,真相却是如此丑陋。九岁那年的上元节,她无意中听到父母谈话,知道原来她青梅竹马一心依恋着信任着的未婚夫四皇子姬骞竟一直对她心存算计和利用。于是,那个梅花盛开、华灯十里的夜晚,一颗真心就此跌碎。此后万般,面目全非。 姬骞登位后对世家的防范之心渐重,她成了他用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