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五章恶疾(1/3)

日子过得很快,如同风翻卷了公孙先生的书页,哗啦啦一阵,又到除夕。

这个时候,除夕下午的巡街就不能称之为差事,用赵虎的话来说,“美事一桩”。

你想呀,家家喜气洋洋,户户张灯结彩,爆竹声不断,嬉闹声不绝,灶房的锅盖一揭开,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烹的肉、蒸的馒头、下的饺子、煮的汤圆…… 这场景,啧啧。

一路这么巡过来,眼底看的,耳畔听的,暖融融熨帖人心,别提心里有多美了。

看到百姓安居乐业,乐乐呵呵迎春,这一年所有的辛苦和艰险,似乎都不算什么了。

更何况巡完街之后,开封府中还有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相候,到时候就能尝到公孙先生的手艺了——据说饺子馅是公孙策亲自调的,还能跟展护卫一同把酒言欢,届时包大人一定是乐呵呵地捋着胡须,黑脸膛泛着红光…… 赵虎越想越美,忍不住嘿嘿笑出声来。

身旁的张龙没好气地瞪了赵虎一眼:“严肃点。

” 严肃点,哦,也是,怎么说正在巡街不是? 于是清清嗓子,正正衣冠,敛容肃颜,目不斜视,向着下一条大街过去。

下一条大街是朱雀大街。

再走一阵,便是晋侯巷。

路过晋侯巷时,两人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

有些特别的地方,总会提醒你想起平时不会或者不愿去想的事情。

青石板一路铺陈至晋侯巷的尽头,细花流的门楣下方依然高悬两盏白色灯笼。

灯笼已经豁了口,兴许还落了尘,耷拉着的浆纸一遇风便哗啦哗啦地响,更添寥落。

与别处的喧嚣热闹相比,异样死寂。

太安静的时候,人的思绪往往就会扯着绊着走出很远很远。

赵虎忽然发觉,满以为是最最难熬的日子,居然也就这么悄然地……过去了。

端木翠身死的消息传来之后,小青花与开封府失和,一怒出走,再无影踪。

越两日,端木草庐走水——草庐的位置本就偏僻,左近无人施救,待展昭等得讯到场,早已满目焦土。

王朝、马汉他们私下揣测,这火,九成是小青花放的。

说起来,这小青花的脑子也当真怪异,换了别人,只会扛着汽油桶去烧仇家的房子,哪有一气之下把自己房子报废的道理? 又或者,小青花是觉得主人既已不在,这草庐留着徒增伤感,干脆一了百了了吧。

背倚青石靠,细流绕柳腰,非是主人引,不过端木桥。

青石冉冉,细流潺潺,小桥如故,人面不在。

展昭对着已毁的端木草庐沉默了许久,从黄昏一直站到深夜。

子夜时,起了很大的风,下了很大的雪,风呼啸着将焦黑的灰烬扬起,半空中混杂于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之中,黑白二色,煞是触目惊心。

张龙他们持着马灯,远远地守在展昭身后,马灯的光微弱而黯淡,在黑魆魆的天与地之间瑟缩着稀薄下去,展昭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长得单薄、孤独、落寞。

张龙忽然想哭。

素日里大大咧咧的汉子,挨了刀挂了剑都不会皱一下眉头,在这样一个安静的落着雪的夜晚,模糊了视线。

展昭转过身来,对着他们微微一笑,道:“回去罢。

” 自此后,开封府上下,绝口不提端木翠。

张龙长长吁了一口气,忍不住伸肘捣了捣赵虎:“你说,细花流的人去哪儿了?” 赵虎正盯着细花流紧闭的大门出神,闻言摇头:“不知道,像上次一样,忽然就消失了。

甚至都顾不上来开封府接一下红鸾姑娘。

” 哦,对了,红鸾,被猫妖重创之后便一直在开封府静养,待得舒缓过来,细花流业已人去楼空。

“莫不会出事了吧?”张龙猜测,“会不会遇到难缠的精怪,一股脑儿搭进去了?” “那感情好。

”赵虎冷哼,“恶人自有恶人磨,温孤苇余这个……活该吃苦头。

” 这个什么?没说。

细花流门前,还是给温孤苇余留了三分薄面。

听说,如果背地里有人骂你,你就会打喷嚏,如果运气不好引发你的过敏性鼻炎,你就会一连打上十几个喷嚏停不下来。

温孤苇余的身体不算好,总是一副苍白而又怕冷的样子,但是他偏偏一个喷嚏都没打。

此时此刻,他站在距离开封百里之遥的宣平县城楼上,居高临下俯瞰着城中的数千户人家,眼中透出悲悯的神色来。

你若是第一次见他,包准会以为他是个心怀苍生的菩萨——最不济,也肯定是个修佛的大善人。

如果这样定位温孤苇余,未免大错特错了。

脚边传来啃噬声,温孤苇余颇为嫌恶地往旁边让了让,道:“疣熊氏,斯文些。

” 正扒开守城兵卫肚腹大快朵颐的疣熊氏茫然地抬起头来,蹭了蹭满头满面的血。

弄清楚温孤苇余的意思之后,他整张脸都红了——当然,由于脸上都是血,你未必会看出来,他拘谨地缩了缩肩膀,慢慢地伸手去掏那兵卫的内脏——果然斯文了许多。

身后不远处,狸姬正坐在城垛高处,扬起头伸出舌头去舔爪上的鲜血,两条腿在城墙之外优哉游哉地荡来荡去,从远处看,你真会疑心这只是个大胆的玩闹的女孩子。

再远一点的地方,是那个曾经露过一面却再无戏份的“温先生”。

他抖抖索索地攥着个破皮囊袋依着城垛口站着,被垛口处的穿堂风吹得东倒西歪,但他认为这样多少会让自己好过些:因为这么一来,鼻端的血腥气就不那么重了。

“怎么了瘟神?”温孤苇余斜乜了他一眼,“到了这个时节,反犹豫了?” 原来“温先生”实应作“瘟先生”,此瘟非彼温。

“温孤公子,这这这……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啊……”数九寒天的冷风都吹不散瘟神脑门上的汗珠子,“万一叫上界的神仙给晓得了……” “朔望晦三日,狸姬已经先后登瀛洲、蓬莱、方丈,”温孤苇余看也不看瘟神,“三座仙山的饮泉之中都已下了你的药,现下,他们睡得正香,不管人间发生什么事,他们都不会睁开眼睛。

仙山这条通路一断,上界神仙更成了瞎子,你还怕什么?” “温孤公子,你要的可不是一条两条人命啊。

”想到可能造成的后果,瘟神激灵灵打了个寒战,“这一城有几千户上万口,戕害生灵,是要遭天谴的啊。

” 温孤苇余没有说话,倒是一直怡然自得的狸姬开口了。

“瘟先生,此时后悔,未免不太适合吧?”看似淡然的口气中显而易见地透出威胁的意味,“早些时候你怎么不后悔?疣熊氏去请你的时候你大可以不来,温孤公子向你讨药的时候你大可以不给。

你来也来了,给也给了,放倒了三座仙山的神仙,临门一脚,你跟我说你不玩了?”身形疾动,面上带着妩媚的笑,泛着血腥气的利爪业已搭上瘟神的肩膀:“做神仙可不能这么着啊,你说对不对?” 瘟神的腿肚子开始打战:“那是,那是。

” 温孤苇余显然很是满意狸姬的表现,大棒过后,金元出场。

“只是借用一下先生的皮囊袋而已。

”温孤苇余微笑着安慰瘟神,如果可以的话,他甚至不介意做慈爱状去摸摸瘟神的秃脑壳,“待仙山的神仙醒了,人间的疾疫已过,我会把场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不会有人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我也不会忘记先生的功劳,自此后,先生的香火是断不了的……” “香火”二字击中了瘟神,他沉默了。

他是谁?瘟神。

不要以为沾上“神”的都过着舒服日子,他大小总算是个神,那又怎样,自古只有敲锣打鼓送瘟神,跟人人争抢的财神不可同日而语。

别的神仙都有舒舒服服的神仙府邸自在安闲,他过的是什么日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稍一露面就惹得天怒人怨,整日价颠沛流离,荷包瘪瘪鹑衣百结,知道的道一声瘟神,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处飘来的过路恶鬼。

再这样混下来,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曰死,二曰亡。

罢了,人活着,神活着,还不都是为了图口饭吃?横竖已经上了贼船,最后一刻还装什么迷途知返立地成佛? 心一横,终于递出了那个攥得紧紧的皮囊袋。

爆竹声起,街头攒着街尾,声声辞旧岁。

焰火花耀,一门邻着一户,朵朵迎新春。

传说,除夕夜放爆竹,是为了惊走“年兽”。

这一夜的宣平县,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谁也不曾想到,驱走了“年兽”,迎来的却是无穷无尽、遮天蔽日的恶疾…… 正月刚过,宣平县便传来大疫的消息。

那几天,开封府上下正为了年初五福茂钱庄的三尸命案忙得焦头烂额。

这一晚讨论案情,至丑时方理出些头绪。

凶嫌的排查范围一缩再缩,眼看那团迷雾就可能明朗开来…… 宣事太监陈公公就是这个时候到的。

往常在宫里见到时,陈公公总是一副不紧不慢不疾不徐的调调,拿着架子的同时也拿着嗓子,不管是宣要见驾的臣子还是去整治犯了事的宫娥,都会摆出一副看花逗鸟的姿态来。

你若是露出心急火燎的神色,他定要用他那辨识度颇高的尖细声音“啊呀呀”起个调子,然后无意识地翘起兰花指,细声细气地同你讲些“官家面前切忌不耐”“稳重端容方显我大宋气度”的话,嗡嗡嗡嗡嗡嗡,直如蚊蝇共舞,鸦雀齐噪,怎一个崩溃了得。

因此上,当这位素日里行婉约之道的陈公公忽地跨出豪放派的步伐,自开封府衙外横冲直撞直至书房门口,气沉丹田一路疾呼“包拯何在”的时候,事情的严重性不言而喻。

接下来发生的事堪称其疾如风,说不了两句话,陈公公便火烧火燎地要包大人赶紧入宫见驾,看那情形,若非顾忌着包拯是二品大员,他撸起袖子就要上来拽了。

简言之,开封府诸人还在瞠目结舌不明所以之中,陈公公那边已经连推带搡将包拯“请”进轿子,起轿走人。

看来事有轻重缓急,“大宋气度”也要审时度势,因时因地制宜。

整个后半夜,开封府诸人的心头忐忑,展昭打发王朝、马汉出去探听消息。

两人去了半晌,回报说差不多在同一时刻,南清宫、王丞相府、庞太师府,都有轿子急急往皇城去了。

听了王朝、马汉的回报,展昭没说什么,倒是公孙策喟然长叹道:“如此阵仗,怕是出大事了。

” 的确是出大事了。

御书房内,翡翠鎏金丝香炉中的龙涎香雾袅袅上升,四下迤逦,颇为微妙地拂动着周遭低沉且凝滞的空气。

年轻的天子坐在书案之后,面无表情地扫视着垂手而立的几位臣子,顿了一顿,又将目光转到书案下战战兢兢陈词的宣平县令身上。

宣平县令的额上早已渗出细汗,他的声音有些抖,腿肚子也一直打战,但他尽量压服这些反应,尽量以平静的语气回报这些天发生在宣平县的事。

临来时,他打了无数次腹稿,将遣词造句一再润色,务求雅正工丽,因为风闻这位天子喜好尔雅文章——他甚至梦想天子会被他的辞采或者风范折服,遗憾着之前怎么没有发现这颗遗落在朝外的明珠,当场擢升他为一品大员。

所以在准备的过程中,他一度热血沸腾,一度眼眶发热,一度以为祖坟冒了青烟,光大门楣有望,甚至数次喉头发哽——宣平县突如其来的这场大疫,直接促成了他和当朝最炙手可热的人物直接会晤,简直是老天开眼,一眼相中他,佛光普照,偏没照旁人。

汇报完毕。

天子没有说话,在座的几位权臣也都默然。

宣平县令的心中有些忐忑,一颗心在希望与失望的水域上下浮沉。

俄顷,天子挥挥手,示意他退下。

这就……退下了? 失望瞬间黯淡了他眼中的希冀之光,整颗心扑通一声沉到最深处。

但他还是故作镇静地行礼告退,动作堪称标准,举手投足无懈可击——如果那个时代有所谓的大宋官员礼仪基准,毫无疑问他能成为举国上下的标兵模范。

谁知道呢,或者天子会为了他这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的退场而赏识于他? 跟在宣事太监陈公公背后出门,无比眷恋地回望那扇向他渐渐掩上的门。

终究还是心有不甘,怀着最后一线希望问陈公公:“公公,下官方才的表现如何?” 陈公公半晌说不出话来,他开始怀疑这个县令是不是脑子有病——大灾当前,连他这种常年在宫中走动的人都知道轻重,这人头猪脑的县令还在纠结自己的御前表现? 于是陈公公当机立断,言简意赅地回了一个字。

“呸。

” “众卿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还是天子最先打破了沉寂。

庞太师缩了缩脑袋,慷慨地把第一发言权让给了旁人。

垂垂老矣的王丞相刻意压低了清嗓子的声音——看情形,他也没有先动的意思——年岁已大,愈近告老还乡,他便愈是谨言慎行:这个年纪,万一出言不慎,哪还有翻身的资本?明哲保身,不说不错。

包拯的眉心深深蹙成一个川字,脑中飞快地闪过宣平县的若干资料——可巧年前复审过宣平一桩命案,县驿情况还有印象——宣平,又称宣屏,去京畿百二十里,三千六百七十二户,一万零二十二口。

这是前年的数字,到今年,户数口数都应该有增。

方才那宣平县令说疫疾散播速度极其之快,阖县重疫者十之一二,那便有两千余人病重,不治立焚者逾百,有疫疾症状者不可计。

这是那县令离城时的统计,离城之后紧赶慢赶一日到京,为防带疾又在太医院候查数日……这几日中,宣平县内又有何变故?愈想愈是心惊,天子说了些什么,他竟是未曾听到。

与素日议事无异,还是八贤王最先开口。

见八贤王开口,庞太师先松一口气:本来嘛,你是小皇帝的亲戚,说错了说岔了都不打紧,就该你先出头,为大伙儿试试水深水浅。

“臣以为,”八王爷果怀悲天悯人之心,“应该速从太医院抽调名医前往宣平,佐药石汤剂,解民疾苦。

” 说的倒也没错,有病可不得治嘛。

天子的脸隐在暗影之中,半晌嗯了一声,没有激赞却也未见反对。

王丞相瞅着靠谱,立刻做若有所思状微微点头,点头的幅度不大,只要天子一有异动,他可立刻改旗易帜。

“这宣平县令倒也不是全无脑子,”天子看似不经意地一提,“出城之时闭了宣平门户……” 话未完,意已传,关键是,听众中有人解其意。

“老臣以为,”庞太师往前一步,双手向着八贤王微微一拱,“八王爷体恤黎民,用心良苦,然济之以医,起不了治本断根之效。

” “哦?”天子的身子微微前倾,语意中终于有了一丝起伏,“太师之意?” “宣平之危,危不在疾疫,危在开封。

” “讲。

”天子不动声色。

“自古以来,疾疫过处,哀鸿遍野,侵城掠地,如入无人之境。

况且听那宣平县令所言,聚城中名医,不识疫种,束手无策,就算开封济之以名医,安知几时可奏效,几时可压服?”庞太师话锋一转,“更何况宣平县距我开封仅百有余里,开封二十六万余户,渠通八方,道抵南北,人流如织,进出频繁,一旦疾疫进入开封……皇上,开封危则大宋危,不可不慎!” 包拯心中长叹,庞太师所言亦是他心中所想,只是,紧接着的话,叫他如何说得出口。

“反观宣平,户千余,口不足万,既然宣平县令临来时已封了宣平门户……臣请圣上,在宣平城外十里处设枷栏路障,不可放一人出城,亦不可放一人入城!” “太师此言,”八贤王皱眉,“是要舍宣平万余百姓性命?” “八王爷,”庞太师面上现出倨傲之色来,“适才王爷也听到宣平县令所言,疾疫来势汹汹,昨日还无恙的青壮,第二日便口生恶疮体上流脓,身子弱的挨不过当晚,身子壮些的也就三五日间。

不知疫起何处,和疫者相处过的会死,深处闺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竟也接连死了几个……依我看,这宣平早已处处流毒,留它不得。

” “留它不得是什么意思?”一贯儒雅有礼的八贤王现出怒色来,“依太师的意思,是要一把火烧了宣平,不管城中百姓死活?” 庞太师心中想着“正是如此”,口上却不敢和八贤王正面交锋,转身向着天子一拱手:“还请皇上裁夺。

” “皇叔心存悲悯,朕如何不知?”天子缓缓起身,步下龙案,“只是,若果真无他良策,宣平弃之亦可。

” 顿了顿,无奈笑道:“皇叔,朕不是宣平县令,宣平县令或许只顾宣平即可,但朕,不能不考虑天下百姓。

” 这话说得也不尽然,“宣平县令只顾宣平即可”?非也非也,他跑得比谁都快。

天子此言,不啻于判了宣平死刑。

一股寡淡的悲凉况味在包拯的胸臆之间弥漫,口中泛起苦涩的意味来。

天下只是赵氏腕边的一局棋,舍车保帅合情合理,宣平这颗棋子只能悄无声息地退场。

太多人看到的只是棋起棋落,包拯却自棋盘后的暗影中听到绝望的嘶喊渐渐偃声,看到血与烈焰寸寸蚀化宣平的每一个角落。

襟袍微振,跨前一步,迎上天子错愕的眼神。

“臣有本奏。

” 回到开封府衙,已是天曙时分,包拯连早膳都顾不上用,急召展昭和公孙策在书房议事。

先将前事约略叙过。

“圣上将此事交由庞太师全权处理,太师今日就将秘密调兵卫出城。

” “八贤王与本府一再进言,圣上终于同意抽调一十二名太医院的大夫一同前往,只是……”包拯叹气,“太医院的大夫亦由庞太师调度。

” “如此一来,派与不派有何分别?”展昭皱眉。

包拯不答,却转向公孙策:“公孙先生……” “学生明白。

”多年共事,公孙策业已猜到包拯用意,“学生只要烧白芷、艾草熏衣,药巾蒙面,应当能够暂抵疾疫之毒,若能有半日时间,细观疾症,能够找出应对之法也未可知。

” “宣平县令离城之时已经闭了门户,庞太师又将在城外十里设枷栏路障,”展昭微笑,“先生一介书生,想来通行不易,展昭自当随行,以应万全。

” 包拯沉默着,不知该说些什么。

回来的路上,他思来想去,唯有此法,或许还能为宣平百姓带来一线生机。

只是,庞太师领圣命而去,必将死死困住宣平,破枷栏路障谈何容易?宣平死疫横行,身入此城又是何等艰险? 犹豫许久,终于横下心来,没想到尚未开口,这二人已然请缨。

包拯的眼眶一热。

现在想来,归途中的犹豫是多么可笑,看轻了展昭,也看轻了公孙策。

坦白说,展昭办案,跟四大校尉频繁合作,跟五鼠也偶尔搭档。

这期间,公孙策都是咨询顾问的角色,忽地要正儿八经两两拍档,这感觉,还真有点怪。

午时过后,乔装过的公孙策骑着毛驴,驴屁股上搭着俩包裹,嘚儿嘚儿地由北门出了开封。

在北郊十余里的茶棚候了一盏茶的工夫,会合了扮作车夫从南门赶车出城的展昭,舍驴就车,一路直奔宣平。

平心而论,庞太师这个人,除了心眼有些小,气量有些窄,作为有些下三滥——其他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别的不说,单说昨夜的御书房讨论会,庞太师察言观色、词中辨义等临场反应能力还是杠杠的。

这只是嘴上的一套,反映到现实行动中,人也绝不落后。

午夜入宫、早起点兵、配以良马,一路快马加鞭风驰电掣,未时三刻,宣平已遥遥在望。

距城十里处下马,设最外围路障,刀兵手护枷栏,平地起木瞭台,弓箭手辅之。

距城五里处再设路障,依然是刀兵手护枷栏,平地起木瞭台,弓箭手辅之。

距城三里处随机挖设尖刀陷阱,上掩浮土枯草,插羽翎为记。

距城一里以内,派宣平县令留下的守城兵卫巡视查看,围城一匝及城墙之上泼火油,一有异动,旋即举火。

布阵完毕,素日里养尊处优的庞太师饶是累得够呛,仍然不辞劳苦地在两名护卫的陪同下爬上木瞭台,激动地俯瞰兼远望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

“这么周密的布置,”庞太师忍不住给自己加冕,“我倒要看看有谁能进得了宣平!” 庞太师显然忘了一句俗语。

到晚才能说阴晴——话说得太满,圆场不易。

因为,左首边数里之遥,忽地火把憧憧扰攘有声,有沉不住气的敲起了示警的铜锣,还有猫在木瞭台上猫得发慌的弓箭手,嗖嗖嗖地直放连环箭。

庞太师傻眼了。

“这、这、这……是怎么回事?” 暂时,这些个慌得手忙脚乱的兵卫们是顾不上去给庞太师解惑了。

带头的小头目刷地抽出腰刀:“给我追!” 追字未落,一枝白翎羽箭擦着耳朵嗖地飞了出去,小头目嗷的一声叫,转身捂着耳朵跳脚骂:“你娘的,看着点!” 与此同时,旁边的兄弟们已经呼啦啦追了开去,亮锃锃的刀剑在火光照映下忽明忽暗,锋刃直指前方那个向着宣平城疾掠而去的白衣女子。

“站住!” “给我站住!” “你站不站住?” 废话,当然不站住。

百忙之中,那女子还好整以暇地回头一笑,显是不把这群素日里精干勇武的京畿兵卫放在眼里。

眼看快到五里枷栏处,喊话的对象也随之改变。

“拦住,拦住她,拦住她!” 听了喊话,守在五里枷栏处的刀兵手纷纷兵刃出鞘,木瞭台上的弓箭手显然也没闲着,因为追过来的兵卫们一边厢抱头鼠窜一边厢骂不绝口。

那女子在箭雨刀锋之间身形疾动,脚下错步如电,眨眼工夫,已过了五里枷栏。

于是两拨兵卫合二为一,骂骂咧咧直追过去,身后铜锣震响,好在羽箭没再飞了。

再追了一阵,兵卫们忽地想起:此处不是设尖刀陷阱了吗? 收步不及,几个先驱者已然啊呀啊呀下去了,再仔细看时,只余数只手扒住陷阱的沿,杀猪一样叫:“救命啊!救命!” 于是追兵再次分流,小部分救助同僚,大部分绕开陷阱继续追,脚下不停,心中却纳闷得不行:这女子莫非是内奸?她怎么知道要绕开羽翎标记? 这边的轰天响动早已惊动了城墙处的巡卫,纷纷拔刀前挡,哪知眼前一花,白影风动,激灵灵打个寒战时,那女子已在身后丈余。

眼见那女子距城墙不远,一个巡卫急中生智,将手中火把往城墙上直甩过去。

就听轰的一声,烈焰扬起,那些不及躲开的巡卫们被热浪袭到,鬼哭狼嚎之声不绝于耳。

哪知那女子脚下不停,疾掠入火,穿墙而没。

有一瞬间,整个场子都静下来了。

火还在烧,火龙绕城一匝,将宣平的夜空映得赤红。

再然后,不知是谁撕心裂肺地来了一嗓子:“鬼呀……” 宣平城内,那女子正自墙内出来,方拍掸身上灰烟,忽听得墙外叫声,没好气道:“你才是鬼!你全家都是鬼!” 宣平外围火起的时候,公孙策正在不远处的密林深处倚着马车辕啃着带来的干馍馍,忽见火光冲天,惊得浑身一激灵,随手把馍馍塞到一边吭哧吭哧喷白气的辕马嘴里。

“莫不是……展护卫被发现了?” 想想又觉不应该——展昭素来缜密谨慎、思虑周全,断不会如此贸然鲁莽。

激起这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热门小说推荐

小龙女游记[综神话]

通天教主:玉虚弟子歹看面,不过那条小龙萌萌哒! 女娲娘娘:通天教主的眼光还是很好的! 玉鼎真人:徒孙每天都萌萌哒! 西海龙王:+1外孙女萌萌哒! 但事实是 太上老君:我勒个去!杨戬,你女儿拿我的炼丹炉煮汤! 月老:杨戬,你女儿抢了我的红线! 嫦娥:杨戬,你女儿把我的玉兔丢人间去了。 杨戬:果然出来混是要还的! Ps:小龙女苏到没朋友,总之就是苏出天际了! 小剧场: 杨戬:这小东西小小年纪,/

为了活命我身兼数职

【主文野】 惨遭杀害的我幸运地绑定了一个续命系统,只要多接任务好好赚钱,就能成功苟命。 系统:崽,让爸爸看看你的异能,瞅瞅你这倒霉孩子能做啥。 令人头秃的是,我的异能力名为【薛定谔的二五仔】,能力发动后,多疑如琴酒这样装了卧底雷达的男人也会将我当作最可靠的自己人。 不翻车,我安和千夜绝不翻车。 系统爸爸对我的异能力惊为天人,如我这般的人才只为一个组织工作简直暴殄天物! 铁打的工资,流水的我/

官票

李明桥前往蓟原出任代县长。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当地四大局长开刀让他们让出霸占许久的位子。一场险象环生的博弈开始上演最终,李明桥非但没有扳倒四大局长,自己还在人代会换届中落选。就在山穷水尽之时,八年前的一桩命案逐渐浮出水面 /

诱甜

沈暮有个暗恋的网友。 他是她独在法国生活四年的特效药。 但沈暮一直没鼓起勇气和他见面。 直到毕业回国。 机缘巧合,沈暮在江盛旗下的公司实习。 某天上班摸鱼,她错转小文章给网恋对象。 标题是:男人的喘气声有多性感? 沈暮瞬间慌颤到无以复加。 刚想撤回,就接到总裁办的座机。 男人矜贵的尾音漫进耳底:来我这。 江辰遇,江盛集团继承人。 商界公认的最年轻有为的总裁。 英眉墨瞳,冷性自持,想嫁他的粉/

强行分手之后

分手四年后,前男友成了夏魄顶头上司,有钱多金冷漠帅气且阴阳怪气的新任总裁。 新总裁莫名胃痛,孤身一人半夜住院,同住一小区的职员夏魄被迫陪同。 病房里,前男友兼总裁输着迷你小吊瓶躺在病床上,单手玩手机。 夏魄低头和他的网上cp聊天。 【cp:你还喜欢你前男友吗?】 夏魄看了一眼病床上当初穷到恨不得卖肾,如今威风八面的总裁。 【夏魄:不敢,那人技术不行。】 病床上的前男友突然疯狂咳嗽起来。 夏/

千年等一蛇

《(白蛇传同人)报你妹的恩啊》 你是我的恩人,所以我要报恩,嫁还是死? 一觉睡醒,宅女许仙胸平了,变性了, 还被腹黑白蛇拿剑指脖子逼婚了! 古言大神天下归元温馨力荐 许仙、白蛇、法海、小青齐上阵,完美颠覆《白蛇传》, 桃夭火爆连载,史上最萌贱爆笑的同人仙侠 他来为报前世留下的恩,她爱为还今生纠缠的恋。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