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十八章 番外:倾巢下 二(3/3)

uo 秦凤仪就要随便拣了把椅子坐,景川侯硬是把他押到床畔与景安帝同坐,自己在下首的椅中坐了,就听秦凤仪问:&ldquo岳父,你这几年到底去哪儿了?&rdquo &ldquo常听你说起海外风光,我随陛下去海外走了走。

&rdquo 秦凤仪一声大叫,吓得外头侍卫都跑进来了,秦凤仪摆摆手,令侍卫退下,瞪圆了一双桃花眼,捂着胸口直呼:&ldquo天哪天哪!你们去海外了!我说怎么哪儿哪儿都找不到你们!&rdquo 秦凤仪连忙又问:&ldquo都去哪里了?&rdquo 景川侯微笑道:&ldquo远至欧罗巴,还有一些地界儿,地方是极好的,只是都蛮荒了些。

&rdquo 秦凤仪羡慕得两眼放光,直搓手:&ldquo哎哟哎哟,那你们去了不少地方啊!&rdquo 景川侯继续微微笑,秦凤仪已是羡慕得不得了,他还时不时拿小眼神瞥景安帝一眼,心下可惜地想,若不是景安帝人品靠不住,他真是宁可把江山还给景安帝,然后带着媳妇儿孩子跟岳父一道出海。

不过鉴于景安帝的人品,秦凤仪还真不能把皇位还给他了。

于是只能先在脑子里过把瘾,秦凤仪连声催促道:&ldquo岳父你赶紧与我说说。

&rdquo 景川侯道:&ldquo这要说起来,岂是一时一刻能说完的。

我们此次回京,是要住些日子的。

来日方长,何必急于这一时一刻?&rdquo 秦凤仪一想,倒也是这个理,又忙令人把大阳叫回来,见一回祖父和外祖父。

大阳与景安帝感情好,祖孙见面,亲近得很。

大阳还激动地飙出了小泪花,一面擦眼泪,一面道:&ldquo我爹一直说祖父你没事,我也信祖父你肯定没事的。

&rdquo又与外祖父相见。

景川侯见礼,大阳连忙扶住外祖父,大家一道坐下说话。

大阳不愧是他爹的亲儿子,父子俩说的话都差不离,无非这些年祖父去哪儿了,当初是谁害的祖父云云。

大阳还很会给他爹刷好感,道:&ldquo我爹也一直记挂着祖父,今天是祖父的寿辰,祖父一直没消息,我爹特意带着我过来给祖父烧平安香。

&rdquo 秦凤仪还死不承认道:&ldquo哪里哪里,我就是今儿闲了,随便带你出来逛逛。

&rdquo 景安帝笑道:&ldquo我知你爹的孝心。

&rdquo见孙子长高不少,而且面容俊秀,英气勃发,景安帝愈看愈是喜欢,尤其,孙子与自己关系好啊。

先时没享受到的嘘寒问暖、端茶倒水的待遇,在孙子这里都享受到了。

大阳见祖父穿戴不及往昔,虽则衣料也不差,却是不能与宫里的上品相比,就很心疼祖父吃的苦。

大家在天祈寺里叙了回寒温,便起驾回宫了。

景安帝问了些裴太后的事,秦凤仪从不与裴太后相见,亦不去裴太后宫中,哪里知道裴太后好坏,只是道:&ldquo挺好的。

&rdquo大阳却是每天都要过去的,一则因着是曾祖孙的亲缘,二则,裴太后与秦凤仪关系寻常,自然会对大阳几个曾孙曾孙女表现亲密。

秦凤仪有一样好处,他虽不待见裴太后,却从来不会与孩子说裴太后的不是,也不会阻止孩子与裴太后相见。

故而大阳对曾祖母很清楚,道:&ldquo曾祖母身体都好,就是记挂着祖父。

今儿一早上还念叨祖父了呢,还说她宫里备下寿面,等我回去一起吃。

&rdquo 景安帝点头,又问几个皇子。

&ldquo二伯王、四王叔、五王叔、六王叔都就藩了,七皇叔、八皇叔未成亲,也已经建了皇子府,住在京里。

&rdquo大阳道,&ldquo这回虽然见不着几位叔王伯王,不过好几位堂兄堂弟都在宫里念书,我们都在一处的。

&rdquo 大阳这实诚孩子,巴啦巴啦地就全与景安帝说了。

大阳就在景安帝身边,还挑着帘子跟景安帝说京城的变化:&ldquo祖父,朱雀大街特别稳当了,是不是?&rdquo 景安帝笑道:&ldquo新修过了吧?&rdquo 大阳点头:&ldquo是翻修的,现在可好走了,坐车一点儿不颠。

&rdquo 大阳与他祖父絮叨着,秦凤仪就是同他岳父说话了,秦凤仪叽叽喳喳道:&ldquo自从我当了皇帝,这京城也跟着旧貌换新颜哪!怎么样,不能不服吧?哈哈哈哈哈,这就是本事!&rdquo说着还嘚瑟地抖了抖腿。

景安帝、大阳:&ldquo&hellip&hellip&rdquo 大阳实在是没想到他爹是这样的人啊,这样说,多叫祖父没面子啊。

秦凤仪还嘚瑟地表示:&ldquo修路只是小意思啦!&rdquo他左右瞥景安帝、景川侯一眼,&ldquo外头日子不大好过吧,哎哟哎哟,瞧这穿的,也忒破烂啦!在海上都吃啥,我听说,海上可是连青菜都没的吃,受苦了吧?想念我们大景朝繁荣富庶的生活了吧?哈哈哈哈哈&hellip&hellip后悔也晚啦!&rdquo 景安帝、大阳、景川侯:&ldquo&hellip&hellip&rdquo 秦凤仪十分善解人意地道:&ldquo真不好意思哈,我说岳父啊,你说你这回来,爵位都给大舅兄了,你这也做不成国公了,以后只好做个太国公啦。

&rdquo秦凤仪一向善待自己人,像大舅兄李钊,先时景安帝当政时,连个侯爵世子也没捞着,这回秦凤仪做了皇帝,直接给大舅兄提了公爵。

而且景川侯不见踪影,秦凤仪便把爵位叫大舅兄袭了。

秦凤仪还跟景安帝道:&ldquo景先生也是太上皇了哈!&rdquo景先生:&ldquo&hellip&hellip&rdquo 秦凤仪还指着车外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道:&ldquo景先生当年,没这么热闹吧?没这么繁华吧?没这么&hellip&hellip哼哼,英明吧?&rdquo 于是秦先生臭显摆了一路,做了太上皇的景先生给他这臭显摆得生不如死,真怀疑秦凤仪是不是早上出门时吃错了药。

待得回宫,秦凤仪直接把人送到慈恩宫外,让大阳陪着景安帝进去,他自己转身去了中宫。

景安帝母子相见时激动欢喜自不必赘述,秦凤仪欢欢喜喜地到中宫跟岳父说话去了。

李镜见着亲爹,自是喜悦非常,秦凤仪笑嘻嘻地道:&ldquo我就说岳父没事吧?&rdquo &ldquo你说得都对。

&rdquo令宫人上了茶,李镜问,&ldquo父亲这些年去了哪里?当年究竟是怎么回事?&rdquo 景川侯刚想说,秦凤仪已抢了话道:&ldquo岳父可潇洒啦,他同陛下去了海外。

哎呀哎呀,我原想着,待以后大阳登基后带你去呢,没想到,他们俩老头儿倒先咱们一步。

&rdquo 李镜继续问:&ldquo父亲当年怎么同陛下去了海外?&rdquo 景川侯又要说,秦凤仪便将手一摊,做无奈状:&ldquo这话我问好几遍了,都不跟我说呢。

&rdquo说着,他也眨巴着两只大眼睛盯着岳父。

景川侯好笑道:&ldquo这有什么不跟你说的,你一会儿一个问题,都叫人来不及说。

&rdquo 秦凤仪便催促道:&ldquo快说快说!&rdquo 景川侯道:&ldquo当年,我与陛下被人追杀,我本想去南夷寻你,却阴错阳差上了出海的大船,索性就走了一遭。

&rdquo 秦凤仪敛了脸上的笑,问:&ldquo是谁追杀你们?在南夷之事,我竟然一无所察!&rdquo 景川侯道:&ldquo这与你不相干,是在江西的时候了。

你们不是外人,想也查到了大皇子背后的势力。

陛下原想着,再无论如何,大皇子不至于动手。

大皇子当年所为,很是伤了陛下的心,陛下索性撂开手。

&rdquo 秦凤仪白白眼,凉凉道:&ldquo那怪谁啊,大皇子还不是他一手教导出来的。

&rdquo 景川侯叹道:&ldquo你如今也是做父亲的人了,当知手心手背都是肉。

阿凤,父亲待儿女,固然有些偏爱,有些不甚满意,可说来,都是自己的儿女。

你待陛下,该客气些。

&rdquo &ldquo我哪里不客气了,还不是你们装鬼吓我!&rdquo他可是占理呢!景川侯好笑道:&ldquo原是想与你开个玩笑,不想你还当真了。

&rdquo &ldquo谁能不当真啊!你们拍拍屁股走得痛快,哪里知道我有多担心!&rdquo秦凤仪道,&ldquo先前北蛮还说你们被他们俘虏了,叫朝廷拿陕甘之地去换!唉,我们这刚打完仗才一年多的时间。

&rdquo 景川侯眉眼带笑:&ldquo与北蛮战事,我与陛下也听说了,以你的才智,当知我与陛下的性情,即使真受俘于北蛮,如何能忍辱偷生,更不会让你用国朝疆域换我们平安。

&rdquo 秦凤仪道:&ldquo说得轻巧,你只知道天下父母心,哪里知道天下儿女心,我可担心你们啦。

&rdquo 景川侯情不自禁地抚上秦凤仪的脸颊,这明明是女婿,可有时,景川侯就是觉着,这就是他的孩子。

秦凤仪在岳父的掌心蹭蹭撒娇,景川侯不禁一乐。

景川侯这一回京,秦凤仪心里欢喜得恨不能当下便张罗宴会庆贺。

不过景川侯多年未回京,秦凤仪虽则很想留岳父在宫里长住,也晓得要先让岳父回家,毕竟李老夫人等人定也盼着岳父回家呢。

故而秦凤仪只是与岳父说了些思念之情,就放岳父回家去了。

秦凤仪没让岳父一个人回去,大舅兄李钊就在工部,工部衙门便在皇城旁边,叫人不过是令内侍跑个腿的事儿。

何况是这样的大喜事,内侍跑工部一说景川侯回京了,李钊还以为听错了呢,待再细问了一回,原来真是亲爹回来啦!李钊提着袍摆便赶去了中宫。

父子相见,除了彼此都有些激动外,碍于彼此性情原因,特别寡淡,一点儿都不符合秦凤仪的审美。

秦凤仪还道:&ldquo大舅兄,你这么担心岳父,怎么见着岳父大人,就没话了?&rdquo他又对岳父道,&ldquo岳父你就不想大舅兄啊,他可担心你啦!&rdquo 父子俩叫秦凤仪这么一搅和,越发没了激动之意,心情都平和了下来。

李钊上前给父亲见过大礼,叙过寒温,便请父亲回家去见祖母和太太了,两人亦是很记挂着景川侯。

秦凤仪不忘叮嘱一句:&ldquo岳父你回家好生休息,我明儿过去看你。

&rdquo景川侯道:&ldquo明日我进宫便是。

&rdquo 秦凤仪起身送岳父出宫,李钊道:&ldquo陛下、娘娘留步。

&rdquo 秦凤仪眯着大大的桃花眼,对大舅兄道:&ldquo你再啰唆,我就一直送岳父到家门口!&rdquo 李钊简直是拿秦凤仪没法,尤其是看他爹与秦凤仪那亲近劲儿,李钊都有种到底谁是他爹亲儿子的错觉。

待送走了岳父大人,秦凤仪直跟媳妇儿念叨:&ldquo真舍不得岳父回家&hellip&hellip&rdquo念叨得李镜脑袋嗡嗡的,李镜好笑道:&ldquo明儿就见着了,看你这唠叨的。

&rdquo她又问秦凤仪,&ldquo你不去太后宫里与陛下说说话?&rdquo &ldquo有大阳呢。

&rdquo秦凤仪才不会去裴太后那里。

裴太后见着自己亲儿子,说了些母子间的思念后,母子私下说起话来,裴太后倒很实诚,道:&ldquo孩子都是极孝顺我的,皇后每天早晚过来问安。

我这里,什么都好。

&rdquo 裴太后有些郁闷的就是秦凤仪对她的冷淡,叹道:&ldquo皇帝就是这副性子,这也是人不能强求的,有皇后和孩子,我每天见着便高兴。

&rdquo 秦凤仪的性情,不要说裴太后,就是景安帝也没法子的。

景安帝道:&ldquo待他什么时候想通了,也便好了。

&rdquo 裴太后也是无法。

不过景安帝既是回宫,自然要调和一下祖孙关系。

秦凤仪对景安帝的态度较以往是好转许多,但对于景安帝请他去慈恩宫吃饭的事,秦凤仪也没大给景安帝面子。

秦凤仪把妻子、儿女都派去了,就自己没去,他往岳家去了。

李镜劝他半日,秦凤仪仍是犟着一根筋,李镜到慈恩宫时气都没消,忍下一口气,无奈道:&ldquo犟筋病又犯了,凭人怎么劝都不听,出宫去了。

&rdquo 秦凤仪性子没啥变化,倒是景安帝给秦凤仪闹得性子柔软不少。

景安帝也就是看着儿媳妇儿、孙子、孙女都懂事,对秦凤仪便也听之任之了。

秦凤仪高高兴兴地去了岳家,景川公府的门房倒也认得皇帝陛下,毕竟且不说皇帝陛下颇有些微服串门的习惯,先前秦凤仪还不是皇帝陛下的那些年,可是没少过来。

只是以往是欢迎姑爷,如今每每皇帝陛下过来,景川公府的门房都要受一回惊吓。

秦凤仪自己挺高兴,完全不觉得惊吓了门房,高高兴兴地问:&ldquo岳父大人在家吧?&rdquo 门房扑通跪下磕了头,恭恭敬敬回道:&ldquo老公爷在家。

&rdquo秦凤仪抬腿便进去了。

李钊升爵之后,秦凤仪原想另赐新府第,李钊因是朝中重臣,又是外戚之家,很是低调,婉拒了秦凤仪另赐的宅子,只是将侯府规制改为了公府,仍是住在原府邸,故而秦凤仪对于岳家依旧是熟门熟路。

景川侯正在李老夫人屋里说话,听闻秦凤仪到了,景川侯实在无语,说道:&ldquo陛下有事,只管宣召,如何亲临?&rdquo 景川侯夫人倒是满脸带笑,显然对于皇帝陛下与自家的亲近很是自得,笑道:&ldquo先时我与母亲也是这样说呢,奈何陛下就爱微服,陛下说,都不是外人,他也爱到民间来走一走。

&rdquo 景川侯见媳妇儿数年如一日地实诚,心下亦觉好笑,这么说着,一家人起身,出去相迎。

秦凤仪正当壮年,腿脚利落,一家子刚到内仪门,秦凤仪已经到了。

李家上下就要见礼,秦凤仪笑着扶住李老夫人,摆摆手,道:&ldquo祖母莫要客套,我过来瞧瞧岳父。

哎呀,这几年可叫我想坏了。

&rdquo 秦凤仪笑嘻嘻地看着景川侯,景川侯颇为无奈道:&ldquo陛下万金之躯,白龙微服,到底不妥。

&rdquo &ldquo什么不妥的,我常出来啦。

&rdquo秦凤仪道,&ldquo我还常去我爹那里呢。

&rdquo这爹说的自然是忠义公秦淮秦公爷。

景川侯不好在这些人跟前说秦凤仪,毕竟女婿好意过来,何况,秦凤仪是皇帝&hellip&hellip只是景安帝这么大老远地回京,秦凤仪该多在景安帝身边孝敬才好。

秦凤仪心情大好,便无人肯扫他的兴致。

景川侯夫人有些奇怪,道:&ldquo皇后娘娘如何没一道过来?&rdquo &ldquo她去慈恩宫啦。

&rdquo秦凤仪道,&ldquo我过来瞧岳父。

&rdquo 景川侯夫人倒是很直白地把丈夫想说的话说出来了,劝道:&ldquo太上皇刚回京,陛下有空也该多在太上皇跟前孝敬才好。

&rdquo 秦凤仪道:&ldquo有大阳他们呢。

&rdquo 秦凤仪已经与景川侯道:&ldquo昨儿个我就想听岳父说你们这些年海上的经历了,快与我说说,可是馋死我了。

&rdquo 景川侯对秦凤仪这性子亦是发愁。

不过秦凤仪与大阳委实是血亲父子。

因为,大阳此时也在景安帝身畔眼巴巴地问道:&ldquo祖父祖父,在海上坐大船什么感觉,快与我说说。

&rdquo 景安帝笑道:&ldquo你还没坐过大船啊?&rdquo 大阳道:&ldquo大船倒是坐过,不过没跑过那么远。

&rdquo景安帝便与孙子说起种种海上风情。

秦凤仪听景川侯说海外诸事,一连数日,沉醉不已。

大阳听他祖父说起海外风情,亦颇为向往。

大阳还与他爹说呢:&ldquo爹你不跟我一起听啊,祖父说得可有意思啦。

&rdquo秦凤仪咂摸下嘴:&ldquo我听你外祖父说还不是一样。

&rdquo 大阳道:&ldquo我看祖父很想跟爹你亲近些。

&rdquo 秦凤仪便道:&ldquo这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啦。

&rdquo 大阳道:&ldquo祖父说还要出海呢,现在你总不与祖父在一处,到时,祖父一走好几年,你就是想也见不着啦。

&rdquo&ldquo好了好了,我心下有数。

&rdquo 秦凤仪鬼精鬼精的,自然晓得岳父不是平白与他说海外诸事的。

秦凤仪晚上与妻子商议道:&ldquo你觉着,出兵海外如何?&rdquo 李镜问:&ldquo出兵总得有个对象,也要有个由头。

&rdquo&ldquo由头不用愁,只要想,还怕没有由头吗?&rdquo秦凤仪道,&ldquo对象嘛,便是岳父与太上皇所去的海外诸地。

听岳父说,颇有肥沃之地。

只是地处蛮荒,那里的土人未曾教化。

&rdquo李镜问:&ldquo总得有什么好处?&rdquo&ldquo这样的地界儿,尤其是临海之地,不说别的,便是我朝船只出海,做个中转港总是好的。

再者,肥美之地,做什么不好?最次也能遣些人过去种田,再者,倘有铜铁金银矿藏,于朝亦是大利。

&rdquo秦凤仪随便一想,就是一堆的好处。

当然弊端亦有,秦凤仪本身并不是好战分子,尤其海外作战,朝廷并无经验。

李镜蹙眉思量片刻,道:&ldquo这般用兵,将兵何出?&rdquo秦凤仪道:&ldquo我看,岳父大人可为帅。

&rdquo 李镜道:&ldquo父亲已是五十几岁的人了。

&rdquo&ldquo才五十三,岳父身子骨比我还好呢。

&rdquo秦凤仪道。

李镜与丈夫道:&ldquo冯将军亦是善战之人。

&rdquo 秦凤仪悄与妻子道:&ldquo你不晓得,我看岳父的意思,是很想亲掌大军的。

你的顾虑我明白,岳父毕竟是太上皇的心腹,不过我跟岳父这些年,再了解岳父不过。

岳父待我跟亲儿子一般的,这你放心,岳父哪里有不偏着咱们的。

&rdquo 顿一顿,秦凤仪道:&ldquo太上皇与岳父都年轻,不给他们找些事情,闲置多可惜啊。

&rdquo 李镜心说:合着是把太上皇和她爹当长工使了。

秦凤仪有了主意,待景安帝也亲近不少,还时不时过去给景安帝问个安,下盘棋什么的。

秦凤仪这些年棋艺大有长进,原以为赢景安帝没问题了,没想到,景安帝也没闲着,棋艺亦十分难缠。

秦凤仪想赢景安帝竟十分不易,不过现在秦凤仪也不会动不动就叫景安帝斩了大龙,多是输个一目半目的,却更令秦凤仪扼腕。

景安帝倒是心情大好,尤其看秦凤仪输棋时那么一副不大甘心的模样,都能佐酒了。

父子俩下着棋,秦凤仪原是想景安帝开口说海外诸事的,结果秦安帝硬是不言,直把秦凤仪憋得够呛。

秦凤仪只得起个头儿,道:&ldquo我听我岳父说了,你们游览海外诸邦的事,委实精彩,怪道都不愿意回来了。

&rdquo 景安帝笑笑:&ldquo要是早两年回来,怕你不愿意。

&rdquo&ldquo我有什么不愿意的?&rdquo&ldquo总得你坐稳了帝位。

不然,提前回京,你还不得多心?&rdquo&ldquo你惯常多心,才会觉着我会多心。

&rdquo秦凤仪可是死都不会承认的。

景安帝只是一笑,并不就此多言。

秦凤仪要提海外征战之事,自然要与景安帝缓和下关系,先行示好道:&ldquo我刚才还与工部商量呢,在太宁宫以东择址,给你建永寿宫。

你要是愿意住太宁宫也成,反正我是住中宫的。

&rdquo 景安帝并非奢侈之人,道:&ldquo我才回来几日,何须劳民伤财?&rdquo&ldquo哪里是劳民伤财呢。

&rdquo秦凤仪道,&ldquo做儿子的给父亲建处宫苑而已。

&rdquo景安帝意有所指:&ldquo儿子是有,就是没叫过爹。

&rdquo 秦凤仪面儿上有些不自在,道:&ldquo叫不叫的,不也都是。

&rdquo&ldquo你觉着一样,我却觉着不一样。

&rdquo 秦凤仪指尖摩挲着温润玉石,半晌方道:&ldquo我不愿意做那些一样的,我只愿做不一样的。

&rdquo 景安帝望向秦凤仪,忽然伸手抚住秦凤仪的发丝,轻声一叹道:&ldquo是我没能成为你理想中的父亲。

&rdquo秦凤仪这样的赤诚心性,他要求的也是一心一意为他着想的父母吧。

很抱歉,秦凤仪有那样的母亲,他却不是那样的父亲。

秦凤仪却是一笑,释然道:&ldquo不过你是皇帝,我才能做皇帝。

&rdquo&ldquo做皇帝的感觉如何?&rdquo景安帝更是个活络人,见秦凤仪另择话题,也不再提前事。

秦凤仪道:&ldquo要操的心很多。

虽则握天下之权,也不好滥用。

&rdquo&ldquo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rdquo景安帝道。

&ldquo也没这么夸张。

&rdquo 景安帝微微一笑道:&ldquo朕当年登基便是这般。

&rdquo他望向秦凤仪秀致至极的眉眼,忽而就释然了。

叫不叫那声&ldquo爹&rdquo又有何妨,他们终是至亲父子,万里江山在他的手里得到了安宁与太平,并且即将在他儿子的手中更加繁荣昌盛。

他终是将这江山交到了一位比他更优秀更出众的帝王之手。

我不需要你叫我父亲,我只需要你比我更出众便好。

景安帝笑道:&ldquo来谈一下海外拓展疆域的事情吧。

&rdquo 景安帝主动谈合作,秦凤仪有些讶异,挑高一边眉毛,景安帝笑道:&ldquo要不,咱们还继续下棋?&rdquo 秦凤仪便晓得自己的心思已被景安帝看破,他倒也没什么羞恼,依景安帝多年眼力,看透他的心思也没什么稀奇的。

秦凤仪落下一子,道:&ldquo早先,我便派船队出过海。

只是海外未曾有战事,倘是拓展疆域,兵将器械都要重新准备。

另则,还得先行对那些地域进行考察,看一看那些地方的长期收益。

&rdquo 景安帝点头:&ldquo此事不必急,下次我们出海,你把人员配置好,总得有个先期准备。

&rdquo 秦凤仪道:&ldquo这会儿天冷了,待明年再出海不迟。

&rdquo景安帝也不反对。

秦凤仪为景安帝的归来大办欢宴,文武百官、京师豪门皆在宴请之列。

同时,秦凤仪命内务司匠作坊开始准备为太上皇修建永寿宫的图纸。

另则,秦凤仪开始与内阁商议派出海外使团以及海外驻兵之事。

内阁郑相今已近八十高龄,原本秦凤仪北征还朝,郑相就准备上折子致仕了。

秦凤仪出言相留,郑相也有些不放心朝中之事,便继续当差了。

如今,见到太上皇平安还朝,郑相余愿足矣,在给太上皇请安后,就准备致仕了。

秦凤仪想了想,与郑相道:&ldquo老首辅这把年纪,按理朕不当再令老首辅操劳。

只是眼下我朝海贸越发繁茂,朕听闻,海船在外,所遇诸邦,有些和平的国度,过去是好的。

有些国度,十分凶恶,还有我朝商船在海外遭劫抢遇难之事。

虽则不是朝廷的大船,但这些遇害的百姓亦是我朝百姓。

朕听闻这些事,心下十分不好过。

朕想着,明年派大船出海,与诸邦建交。

郑相以为如何?&rdquo 郑相是国柱大臣,见识自非寻常,道:&ldquo如今便有海外小邦仰慕我朝风华,过来朝拜。

陛下所言凶恶之国,想来也不会来我朝朝拜。

这些小国,自是可恶。

只是海外战事花费自是不菲,今朝中较先时宽裕许多。

但各地用钱的地方也多了,不说别的,就是各地修建官道、鼓励耕读,还有各地偶有的大小灾害,再加上近来物价都有上涨,今年又要为太上皇建永寿宫,户部银钱怕也没有多少富余。

陛下说的战事,程尚书那里不一定有这笔银钱准备啊。

&rdquo 秦凤仪道:&ldquo叫程尚书过来,咱们商议一二便是。

&rdquo 程尚书一听说秦凤仪要去海外打仗,当下脸就绿了,哭穷:&ldquo户部虽则秋天有些赋税入手,但各项银子皆有了去处。

别的不说,城墙就有好几处要修的。

另外,京师禁卫军、北疆军都要换最新的军刀,工部见天催银子,这一笔还不知哪里寻去。

臣正想请陛下内库支援一二呢。

&rdquo程尚书知道秦凤仪是个富户,还时常与秦凤仪打秋风。

秦凤仪以往最发愁程尚书从他这里要银子,说来,程尚书十分狡猾,这家伙晓得他内库有银子,每每总有一两件十分要紧不能耽搁然后户部银钱不足的事务,必须让秦凤仪内库出血的。

如今秦凤仪又黑上了征战海外,这银子,程尚书见不到收益前是说啥都不能出的。

这不同于北疆战事,北蛮与大景朝是血仇,打北疆,程尚书怎么省着挪着也会给朝廷供应银钱,如海外征战,这于朝廷有什么好处啊? 秦凤仪见程尚书一副吝啬嘴脸,微微笑道:&ldquo老程啊,就是来找你商量呢。

这银子呢,不是平白叫户部出的,今就算借户部的,有借有还,还算上利息,如何?&rdquo 程尚书眉心一跳,他虽在户部管钱粮,但要论生钱的本事,还是远不及秦凤仪的。

程尚书道:&ldquo今年的银钱委实不大宽裕,还有,那什么&lsquo有借有还&rsquo,不知陛下是何意?&rdquo 秦凤仪笑:&ldquo你们是文人,就不晓得这打仗的妙处了。

&rdquo 郑相、程尚书闻此言,皆微微皱眉。

秦凤仪连忙道:&ldquo你们是知道我的,我绝不是什么滥杀之人。

就是先时交趾进攻上思在先,我虽一怒之下讨伐交趾王,但除了交趾王室,我对交趾平民,秋毫无犯。

以前,交趾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平民百姓连棉布都穿不上,有身麻葛就是日子好过的了,如今交趾又是怎样的景象。

虽不敢与京城比,但那里的百姓能吃饱穿暖。

那海外之地,国家都能做出杀人越货之事,可见当朝国君品性了。

&rdquo &ldquo咱们打仗,除了为了正义,自然也得考虑下收入支出,是不是?&rdquo秦凤仪道,&ldquo花银子投入兵力,咱们户部的银子都是民脂民膏,这每一分银子,自然都要用到于百姓有益之地。

不然,不说老程你看得紧,就是朕,心下也觉着过意不去啊。

&rdquo 郑相、程尚书互视一眼,二人都是积年老臣,心下晓得皇帝陛下不是平白嘀咕这一通的。

程尚书先问:&ldquo不知陛下所言的,这海战投入诸多兵力,能得回些什么?&rdquo 秦凤仪道:&ldquo中转港以及不逊于两湖的膏腴之地,当然铁、铜、金、银矿藏等要考察后才能知道。

&rdquo 便以郑相、程尚书之老练都不禁喉头上下耸动,然后吞咽了一口口水。

郑相忍不住道:&ldquo还得陛下细述。

&rdquo 秦凤仪道:&ldquo眼下只是先准备几船人待明年出海,以海贸之名考察诸地,爱卿们以为如何?&rdquo 只要有利益可得,郑相、程尚书自然不会反对,尤其程尚书,直接问:&ldquo陛下要用多少银子,百万以内,户部还是能凑出来的。

&rdquo 秦凤仪笑道:&ldquo咱们先商议一下出海的人选。

&rdquo 如今要有海事战争准备,秦凤仪还需要郑相这样的老成持重之臣在内阁压着,因为一旦郑相致仕,内阁自然要陷入首辅之争。

而在此时,秦凤仪并不愿意看到首辅之争,因为首辅之争必然会影响接下来的海事战争。

便是郑相自己对于接下来的局势亦有几分审慎。

何况,事后郑相也被宣召到了秦凤仪的御书房,君臣私下很有一番交谈。

秦凤仪的志向又何止于海战的向外拓展,即便是国内,秦凤仪也有计划。

这些事,他都与郑相谈了谈,一直把郑相谈得完全没了致仕的意思。

志向并不是君主的专利,如郑相这一门心思做千古名臣的,先时有支持大皇子之事,秦凤仪都肯这样剖心以待,委以重任,郑相怎能不肝脑涂地? 就这样,在秦凤仪剖心以待下,郑相便如老黄牛般为老景家兢兢业业地效力了一辈子。

当然此乃后话,暂可不提。

秦凤仪接下来就准备出海的兵将了,兵将也不难准备,秦凤仪一直有练水兵,何况,他在南夷就开始海贸了,自然有一批熟悉船事的兵将。

秦凤仪这里只是被赵、傅二人私下谏了一回,主要是,秦凤仪是个光明正大的性子,但这支海兵倘为太上皇、景川侯所掌,皇帝陛下也要多留些心眼才是。

有些话,二人没明说,景川侯是不必担心的,这是皇帝陛下的岳父。

但太上皇可不只是皇帝陛下一人的父亲。

赵、傅二人自是好意,只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秦凤仪非但极是光明正大地与景安帝说了出海之事,这支海兵的主将亦是点了岳父大人,除了商贸部分,其余都由此二人做主。

之外,秦凤仪唯有一事儿与景安帝相商,秦凤仪轻咳一声,面上带着满满的骄傲,问景安帝:&ldquo你孙子还不错吧?&rdquo 这要是秦凤仪自夸,景安帝非打击他一二不可,不过这说的是孙子,景安帝忍不住翘了翘嘴角,颔首:&ldquo不错。

大阳尤其出众。

&rdquo &ldquo明年出海,带上大阳如何?&rdquo 这次,是秦凤仪把景安帝惊着了,景安帝简直是惊讶到震惊,他再未想到,秦凤仪竟然要让大阳随他出海!秦凤仪道:&ldquo大阳也有十三了,我想着,让他跟你出海开阔眼界,也能长些见识。

你可不要太娇惯他,他小时候,我在南夷外出巡视都会带上他的。

让他见一见民生,并无坏处。

如今,再让他明白,除我中土之外,海外还有更广阔的国度。

人的眼界宽了,心胸自然更宽。

&rdquo 景安帝抑制住心头激动,问:&ldquo你放心?&rdquo他与秦凤仪关系虽有和缓,但并非寻常父子的亲密无间。

&ldquo有何不放心的?&rdquo秦凤仪认真道,&ldquo大阳以后是要继我之位的,他渐渐长大,能随心随意的日子越来越少了。

趁着这千斤重担未担在肩的时间,让他随你出去看看吧。

&rdquo 秦凤仪轻声道:&ldquo大皇子,很伤你心吧。

&ldquo其实,你一直都用心教他,虽然你一直犹豫是不是将皇位传给他,但你尽了教导之责。

&rdquo秦凤仪道,&ldquo你教导的方法没问题,只是有许多时候,是天性天资所限。

他走到那样的结局,你已尽力。

&ldquo这次,真正教导出一代帝王吧。

&rdquo 秦凤仪非但把大阳交给景安帝教导,还把赵、傅二人打包给了大阳做先生随行。

这两人不是不放心景安帝吗,你们随行吧。

如此,秦凤仪也就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以稚子最纯稚之心,对帝王最老辣之心。

当大阳能不以孙子看待祖父的眼光,而以更公允的政客的眼光来看待景安帝时,大阳也具备一代帝王的才干了吧。

这便是秦凤仪的帝王术。

当朝廷的船队再一次扬帆起航时,王朝最为辉煌的一段历史开启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我风靡了星际修真两界

因父不详,还碍了天下第一尊者的眼,木澍濡茕茕孑立,最后被师兄们迫害关进秘境。 没想到秘境里的上古凶兽都是小可爱,这里还联通了科技高度发达的星际。 呆萌全能小机器人满地跑,种田养花盖房子。 外凶内萌小凶兽层出不穷,蹭饭送宝打坏蛋。 还有星际光粒子、中原子、超高音武器护身。 木澍濡不但没死,还过上了神仙日子。 星际大佬所在荒星一棵草都活不了? 养的小花刚成小妖正调皮,正适合开垦荒星。 星际人民/

离婚前我失忆了

董桑被一场车祸送进了医院,醒来后发现自己不仅失忆了,还多了个帅气的特警老公谢亦,全方位多方面地照顾着她,让她很是过了一段美滋滋的日子 但是很快,她就发现自己曾经向谢亦提出过离婚申请,两人婚后感情不和,婚前也毫无缘分,全凭她一人苦追 对方之所以到现在还陪伴着她,完全是因为她失忆了,责任心让他不能在这种时候离开 得知了这一点,自觉善解人意的董桑立刻对谢亦提出了二度离婚申请,并且贴心地把理由从你/

神道丹尊

绝世强者、一代丹帝凌寒为追求成神之路而殒落,万年后携《不灭天经》重生于同名少年,从此风云涌动,与当世无数天才争锋,重启传奇之路,万古诸天我最强! /

皇后只想混吃等死

叶卿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成了书中那个不受宠皇后。她只想仰天大笑三声,按照剧情发展,她只需要每天混吃混喝,边嗑瓜子边看男女主和皇帝那个苦情男配虐恋情深,苟到最后一章圆满撒花就行了。 然鹅 叶卿接手之后,就发现剧情它崩了! 兄长官职一路飙升是肿么回事?再这样下去是要被猜忌灭族的啊! 皇帝你不去你朱砂痣那里,天天往她宫殿里挤作甚?她已经看到妃嫔们要和她宫斗到底的小眼神了! 好在太后娘娘依然喜欢她/

论拒绝老板表白的下场[快穿]

老板是个年轻的高冷精英,有钱有颜才华横溢,但就是一直单身,顾尚辰暗搓搓怀疑他有那方面的病,直到意外看到老板的手机屏保竟然是自己。 顾尚辰:黑人问号脸.jpg 然后老板找他表白了。 震惊过后顾尚辰:我就是辞职,单身一辈子,也不可能喜欢你! 经历n个世界后的顾尚辰:真香! 【阅读指南】 1、本文涉及小说皆为作者瞎编,莫对号入座。 2、本文一对一,受都是一个人。 /

鬼神无双

主角是一个热爱啪啪啪,一路开无双,车翻所有敌人的纯真少年!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