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章(1/3)

词之为体,其实较格律诗的表达更加自由,因为可以选择不同的词体来表达,而不是每句一定要有五、七言的限制。

这也是长调比排律佳作多很多的重要原因。

五十六 长调自以周、柳、苏、辛为最工。

美成《浪淘沙慢》二词,精壮顿挫,已开北曲之先声。

若屯田之《八声甘州》,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

苏轼《水调歌头》和柳永《八声甘州》两词,壮采高格,实为长调冠冕。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首句真可谓奇语破空而来。

诗人仰望长空那一轮似乎亘古以来就不曾改变的皎皎孤月,在赞叹造化神奇之余,不禁发出何时有此明月的感问。

人是如此渺小,人生如此短暂。

在叹喟中,诗人仿佛窥见了宇宙那永恒而深邃的眼神。

把酒问青天,如此浪漫情怀,千百年来,也只有苏轼和诗仙李白才有吧。

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而苏轼豪兴逸发,直问苍天,此问如奇峰突起,给人的感受和震撼更加深沉和强烈。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奇思妙想,佳句仿佛顺手拈来。

首句的感问中已经隐现向往之情,而这句更是探问天宫年月,言下欲往之意。

“天上宫阙”对应“明月”,“今夕何年”对应“几时”,紧密相连而意蕴流畅。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难怪诗人欲归去遁世。

苏轼以“谪仙”自许,因此有“归去”之说。

正言欲随风直入天宫,然而语意急转直下:“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明言恐天宫寒冷,实乃诗人在出世与遁世间的矛盾心情,但他最终做出了选择。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与其飞往寒冷莫测的天宇,不如留在人间。

月下起舞,清影相伴,亦足以抚慰心灵的创伤。

人世间纵有百般无奈,诗人还是依旧不忍归去。

罗曼·罗兰曾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此句深意,正在于此。

苏子情怀,让人感佩不已。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明月辗转,穿阁越户,终照无眠之人。

诗人酒醒平静下来,再望明月,却又是别样感受。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月不应有恨,却为何偏偏别时更圆,勾起无数别愁恨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毕竟是豁达的。

明月本无错,又何故怨它?人生的欢乐悲伤,聚散离合,正如月轮的阴晴圆缺一样,本就是无可避免的。

世间的种种欢笑与悲歌,狂喜与清愁,都沉淀在这短短的十七个字之中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样的月下,总是让人回想起万无所求、唯愿家人平安的朴素期望。

明月初升,光华普照天地,宛如一种平和的希翼在每个人的眼帘心底浮现,那种淡淡的温馨和浓浓的情思同感于每一个望月之人的心灵深处。

此句流传千古,将那种思念亲人祝福亲人的情怀深深的刻在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头。

苏轼此词,直如行云流水一般,浑若天成。

一种浪漫情怀和深沉感喟在千古以来默默不语的月华之中弥漫隐现,时时触动我们的心灵。

此非人言,已近乎神语。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起句气势不凡。

清秋时节,潇潇暮雨过后,江天澄澈如洗。

“洒”、“洗”二字佳妙,一写雨态飘洒,一写江景清朗,摹之入神。

明朗阔远,清景毕现于眼前。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雨后景致为之变化,“渐”字意承上句,犹言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河随着日暮逐渐显现凄凉冷落之态。

秋意逼人,直让人无可抵御。

“渐”之意收于“残照当楼”,此四字可谓笔力千钧,撼人心魂,悲秋之意骤然袭来,诚有太白《忆秦娥》之古风。

此句意境宏壮,悲秋之意瑟瑟而来,而后更是如残照般深印心间。

其境界辽阔苍远,恢宏大气,甚有唐诗之风。

宋代赵令畤《侯鲭录》引苏轼语:“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

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的确是独具慧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秋意萧瑟如此。

雨后红花绿叶凋尽,举目四望,万物皆休。

“苒苒”,缓慢却又无力挽留,让人顿生悲叹,与“渐”之意隐然相连。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江水不解人意,依旧默然流去。

“无语”即不语,实为“无情”之举。

天地邈远,谁解此悲?世界却依然故我,静默而行。

茫茫宇宙之中,那种永恒的思索和悲情如江水东去,悠远不尽。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登高一望,萧瑟秋景让人不忍相对,不由得思念起故乡,那是诗人心灵永恒的归处。

但故乡既远,乡愁更长,易发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乡思既起,怎不慨叹自己为何被世间琐事淹留不及早归去。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推己及人,故园闺中,佳人也应是登楼遥望,期盼游子归来吧。

“误几回”言盼意之苦楚难挨,平添款曲。

此句颇有以我心换卿心之意,真挚感人。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怎知道我也是这般阑干独倚,愁思百结呢?读此句,遥遥相望之情溢于言表,更衬“归思渺邈”之意。

从首句“对”至“当楼”,再至“登高临远”、“望故乡”,至最后“倚阑干”,呼应转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替身结束后他后悔了

我是大佬找来的白月光替身。 清晨,大佬结束了晨练,在窗边抽着事后烟,迷离地看着我:你不是他。 我内心疯狂点头。 中午,大佬带我去他名下的商场逛街,逛到一半白月光来电,他不顾我的颜面转身就走,只留下我,和保镖手里拎着的几十个大牌纸袋。 傍晚,大佬开着游艇,在夕阳下的海面上思念心爱的人,看也不看我一眼,而我孤零零地坐在豪华的船舱里,独享82年的老酒,尝着刚捞上来的极品大龙虾,啊,这是孤独的味道/

宫学有匪(青青子衿原著小说)

高能山大王 VS 书院小才女 美人书生被逐出皇城,因缘巧合上山为匪,留了一把乱糟糟的大胡子,打下一片赫赫威名,做了统领十八座匪寨的东夷山君,还在这一年早春,绑了一皇城书院来的贵人,不多不少,刚好十六位宫学女公子,他不要财不要色,唯独定下一番古怪的赎人规矩 缘分就从这里开始,青山绿水,匪气盎然。 【一句话简介:仗剑走书院,匪气怼天地,宠友宠妻宠兄弟。】 男主能文能武能撩妹,三分恣意,七分情深/

夙夜宫声

从乡野走向深宫,从幕后走到台前,从飘零孤女到权握天下! 数不尽的权利倾轧,道不清的爱恨情仇 待尘埃落定,是执子之手,还是天人永隔? 身世如谜的金枝玉叶,权倾天下的太后,势通朝野的女官,不为人知的深闺秘辛,零落尘埃的宫门幽怨,权与智的角力,谋与勇的交锋。 谁说女子只能归于寂寞宫阙,谁说女子不如男? 难道身为女人,就不能居于庙堂之上,俯瞰大好河山? /

地府大佬在娱乐圈

文案: 为了汲取信仰,给地府供电,鬼王林璇投身娱乐圈努力吸粉。 然而贵圈不好混,鬼王殿下奋斗两年,混成了娱乐圈毒瘤,走投无路只好去抱圈内第一霸总的金大腿 霸总掏出了又粗又长的桃木剑 「烛光晚餐」 林璇:不是要请我吃大餐吗?带我来这儿干嘛? 宋天师:所以你不吃 林璇:我不吃厉鬼也不在凶宅进餐谢谢! 「片场」 导演:你对角色的理解有问题 林璇:不会啊,我咨询过作者 导演:作者死了五十年了 林璇/

来我怀里躲躲

文理分科后,林窕的同桌是十中赫赫有名的大佬江延。 十中人人皆知,大佬江延乖戾嚣张,视女生如洪水猛兽。 林窕深谙此理,对大佬避之不及。 谁知道过了不久,还是有人暗地里传出江延喜欢她的传闻。 林窕为证清白,彻查传闻之人,可惜无功而返。 迫于无奈,她只好当着江延的面痛斥此人:这太不像话了!要是让我抓到这人!我一定 话还未说完,江延突然打断她:一定怎样? 林窕义愤填膺:我一定弄死他!!! 江延听完/

冷剑烈女

金仆姑是箭名。以鹫翎为翼,箭身特长,射程特远,剑敌力特强第一次出现于文字记载是左传-庄公十一年,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然而在一般江湖武林健雄豪士们的心目中,这三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却不如此简单它象征着死亡,代表着正义。它!也是一个难解的谜。金仆姑惊传江湖只是两年来的事,从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能像它一样,在短短的岁月中,造成如许的轰动。总共有十六个人丧生于这支长箭之下!其中十二个是闻名江湖绿林巨/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