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附录 诗歌赏析(1/3)

掩泪强开酹月筵,少年不管雪人颠。

欢贪天上琼楼月,黯杀人间霜树园。

《杏花如梦作梅花》这部小说的回目,全部取自傅山的七言诗作。

傅山虽然著述颇丰,但类型很多,算不上以诗歌见长,七言诗的数量并不算多。

同时,由于条件限制,我没有办法遍历所有傅山的作品,因此在诗句的选择上,部分章节便显得有点牵强,譬如只考虑了字面的意思,或文词符合该章回的意象,以至和整首诗的意境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有一定出入,甚至是南辕北辙。

为了避免误导读者,我将所有回目中用到过的傅山诗作一一列举如下,并做了简单的赏析点评。

时间有限,才疏学浅,一定有疏漏或谬误之处,希望大家能不吝指出。

这么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愿有一字一句亵渎古人。

纵使没有办法完全做到这一点,也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希望能做到最好。

杏花如梦做梅花 ——山居岁月的恬淡清雅 茅檐瓦雀乱飞回,五日连阴黯不开。

陈谷野田无啄处,荒畦鹐出菜根来。

桥南桥北雪杈枒,青豆倾筐向酒家。

忙过小亭吹石竈,杏花如梦作梅花。

北门书汜想婆娑,绿野先生识未譌。

文移风流偏大卤,喜缘何必到西河。

总奖孤亭入图画,寂寥寻取兴头扶。

阴晴不住烟岚过,真个云山涌坐隅。

——《草书七绝诗四条屏》 这四首七绝,出自傅山的一幅字——《草书七绝诗四条屏》,水墨绫本,(每幅)纵198.7厘米,横46.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这幅字,便是这部小说名字的来历。

四条屏,圆转曼妙,挥洒如意;四首诗,清雅隽永,浑然天成。

山居生活的恬淡闲适,跃然纸上。

所谓诗书双绝,大抵便是如此。

我曾经客居在上海,先后长达五六年的时间。

每有空闲,便会去上海博物馆闲逛。

一直很喜欢上海博物馆,建筑方正大气,陈列井然有序,当然,更重要的,是气场很合。

喜欢瓷器馆的某个保安,他总是很积极地向观众称赞雍正的瓷器,那种卖安利的劲头儿,让我这个纯“四党”也感到自愧不如。

当然每次去上博,最想看的,还是这幅傅山的七绝诗四条屏,但每次都没有遇到它在展出。

期待相逢,却总是错过,在上博看过傅山的其他书法作品,也是这样的大草,但确从来没有看过这幅,始终是个遗憾。

傅山的这种连绵狂纵的大草,便是本文中一直出现的,褚仁最喜爱和最擅长的那种。

傅山是个风格很多变的书法家,传世的作品中,真草隶篆都有,其中仅草书就包含了多种不同的风格:章草、今草、大草。

而这种尺幅巨大,纵横开阔,具备极强视觉冲击力的大草,却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也是各个拍卖行和博物馆中最常见的。

这种书法风格,是晚明时期奇劲、奇横、奇清、奇幻、奇古的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而傅山,则完全继承和延续了这种审美观:不拘成法,狂放率性。

傅山之后,有清一代,草书大家再无出傅山其右者,归根结底,是整个社会审美风气的改变。

看看瓷器就知道了,同是唐英督造,从雍正朝的空灵清雅,到乾隆朝的繁复绵密。

最后到了清末,又变成了慈禧时期的刻板做作,个性被一点一滴地扼杀。

明与清,真可谓审美观不同是没法做朋友的。

对于傅山这样的艺术家来说,由明至清,除了剃发易服之耻之外,整个社会审美风气的改变,也是同样令他痛苦的吧? 我一直很喜欢傅山的这种草书,也常常戏称为“医生体”。

看吧,医生擅写一般人看不懂的草书,打大明朝时候就有了,不单单如今才有呢! 此润伤心异国逢 ——百转千回的黍离之悲 生时自是天朝闰,此闰伤心异国逢。

一日偷生如逆旅,孤魂不召也朝宗。

葛陂几得成龙竹,苓服谁寻伏菟松?打点骨头无顿处,杨孙随处暴高峰。

——《右玄贻生日用韵》 诗题中的“右玄”是陈右玄,也就是小说中提到过的陈谧。

根据《山西通志》记载:“陈谧,字右玄,阳曲人,聚徒汾西,妙解医术,与傅征君为友。

”根据《傅青主先生年谱》记载:“(傅山)四十八岁,以飞语下太原郡狱。

忻州张中宿同繫。

先生抗词不屈,绝粒九日,病甚,阳曲陈右玄治之而愈”。

小说中提到这位陈谧时,说他是傅山狱友,这个是臆测的。

按照上面的说法,张中宿是狱友无疑,但是并没有说陈谧也是狱友。

在顺治初年,傅山和陈谧过从甚密,两人一同在山西大地上各处联络义士,为反清大业奔走。

陈谧在当时也是一代名医。

相传现今山西太原大宁堂药业有限公司的前身大宁堂药店,便是陈谧在明末创立的,“大宁堂”一名,来源于傅山为其题写的七言律诗词中的两句:“阎浮病苦能除却,不愧堂名是大宁”。

这首诗题目有一点难以理解。

“贻”是送的意思,“用韵”是写诗的意思。

可以理解为陈谧过生日,傅山写诗赠送;似乎也可以理解为,傅山过生日,陈谧限了韵脚,傅山自己写诗。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一种说法,感觉并不是傅山过生日。

而有些学者倾向于第二种说法,并根据这首诗去推算傅山的生辰年代。

当然,如果是陈谧过生日,傅山写这样的提及死亡的诗,应该是非常不吉的,但是以陈谧和傅山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共同的志向,似乎也并无不可。

这首诗写于乙酉年,也就是顺治二年。

这一年的六月是个闰月。

诗写得很有些巧妙,前半段浅显晓畅,平白如话,但又雄浑隽永;后半段却处处用典,略带一点艰深晦涩。

你出生在大明的闰月,这一次的生日又恰逢闰月,但是我们的国家却已经不在,此时此地我们已经是相逢在“异国”,同为遗民的心情是如此的悲痛。

我们都是苟且偷生的人,如同行旅中的侨民。

我们孤单漂泊的灵魂,即使没有人召唤,也始终向着大明正朔。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像费长房一样得到神仙传授的竹杖,能在葛陂化作巨龙,鞭挞百鬼。

就算是有伏菟松下可以延年益寿的茯苓,对于我们这样苟活的生命,也是毫无意义的。

即使我们死后,尸骨也没有可以安息的地方,就让它曝露在遍生幼杨的高岗之上罢了…… 其中“葛陂几得成龙竹”一句,典出晋代葛洪《神仙传·壶公》:“房(费长房)忧不得到家,公(壶公)以一竹杖与之,‘但骑此得到家耳。

’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已到家……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

” 这是好友生日的时候,傅山赠送的诗,但其中却充满了深深的悲痛和厌世的情绪。

故国凋零,让每个遗民都成了失去父母的孤儿,如同无根的飘萍一般,随波逐流,找不到自己可以扎根的土壤,也找不到自己可以依持的支柱。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有意殉国,但又不甘心这样白白放弃生命,在这种矛盾纠结当中,这些一片丹心的遗民,每一天都是煎熬,每一天都是无奈…… 傅山常常称自己为“侨民”,是侨居在清朝的人。

像是一个时间的旅人,被历史抛弃在不属于自己的国度,痛苦而无奈地活着。

若是地理上的“侨民”,尚可以辗转万里,跨越关山回到祖国,但这历史上的侨民,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再回到已经逝去的大明王朝。

恋着崇祯十七年 ——遥念江南明月那最后一缕弘光 三十八岁尽可死,栖栖不死复何言。

徐生许下愁方寸,庾子江关暗一天。

蒲坐小团消客夜,烛深寒泪下残编。

怕眠谁与闻鸡舞,恋着崇祯十七年。

掩泪山城看岁除,春正谁辨有王无。

远臣有历谈天度,处士无年纪帝图。

北塞哪堪留景略,东迁岂必少夷吾。

朝元白兽尊当殿,梦入南天建业都。

——《甲申守岁》二首 1644年,甲申年,明崇祯十七年,明朝的最后一年。

也是清朝的顺治元年,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年,还是李自成的大顺永昌元年。

甲申国变,战火燃遍了神州山川,山河更换了姓氏,城头的大旗,顺风扬起,逆风又倒下……百姓在这改朝换代的怒涛中,随波逐流,凄惶地等待天下承平的那天。

这一年的岁末,已经是天下三分,烽烟遍地。

三月十九日,大顺军攻克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自缢身亡,明朝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五月一日,清军攻占京师。

五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监国,以次年为弘光元年。

九月,顺治帝定鼎燕京。

这一年的二月,李自成攻克太原,傅家被“贼祸”,各处田产遭到侵占,傅山流离失所,甚至寄希望于清兵赶走“闯贼”。

然而到了八月,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清兵压晋,强令剃发易服,傅山只得朱衣黄冠,成为龙门派道士,保住了汉家衣冠。

并由此投身到反清复明的大潮中去,过着浪迹无家的生活,积极支持各地的反清义军。

在这样跌宕起伏的一年的最后一天,作为明的遗民的傅山,其心境之复杂,情绪之愤懑,可想而知。

这两首诗,是傅山最具代表性的诗作之一,也是傅山一生气节的写照。

三十八岁的年纪,本应该殉国赴死,但是我却选择了苟活,还有什么可解释的呢?徐庶被迫身在曹营,却终身不谋划一策,他心中的苦闷,有谁能懂?我像庚信一样怀念着故国,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暗淡无光。

我坐在蒲团上,消磨着这漫漫长夜,夜深了,烛泪滴在我手中的断简残编上,如同我此刻的悲痛。

不敢入睡,因为不知道有谁能和我一同闻鸡起舞,矢志复国。

深深地怀恋着这即将逝去的崇祯十七年,不愿翻过这一夜,因为,这是大明的最后一年。

蜗居在这山城中,流着泪,黯然度过这岁末除夕。

明天就是正月初一,南明的帝王是否还能存续,谁也说不清楚。

我这远在北方的孤臣虽然可以凭借历法去谈论天道的运行,但是作为遗民,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年号去记录这崭新的一年。

我不会像前秦的王猛一样留在北方给异族做官,福王在南京继位,不知是否会缺少管仲这样的贤臣。

梦中我来到了南京,这南明弘光的新都,看到白象当殿,朝贺新皇。

“庾子”指庚信。

庚信,南朝梁人,奉命出使西魏,遂留不返。

其诗作中多有怀念故国的名篇。

“景略”指王猛。

王猛字景略,东晋北海人,后移家魏郡。

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将军,辅佐苻坚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只觉今宵月不圆 ——河山不圆满,人间不团圆 共盼中秋夜不眠,乱离几度看婵娟。

瓜楼紫暗冰盘侧,只觉今宵月不圆。

——《中秋惆怅诗八首》之一 这组诗通常被认为是傅山在顺治二年所做,另一首诗中有“五里相看万里遐,关山明月唱谁家”的句子,其中“五里相看”说明傅山在外漂泊,但是离家不远,却又有家不能回,犹如相隔万里。

非常符合他在顺治二年四处浪迹的活动轨迹。

“唱谁家”又说明当时政治局势尚不太明朗,南明政权还有一线生机。

而本诗中“瓜楼紫暗冰盘侧”一句,同样反映了这样的政治局势:明月的一侧,有一块如瓜的紫色暗沉,看上去连月亮都显得不圆了,分明是隐喻当时的政治局势。

那时候,明月依旧在,只是不圆满,虽然几经战乱,傅山依然有心情仰瞻明月的美好,大明,依然有希望。

在小说中,这首诗完整地出现在剧情中,同样是在顺治二年的中秋,现实与虚构,就这样通过这首诗叠映在一起。

天上明月,心中大明,也通过中秋夜叠映在一起。

故国旧主,始终是遗民心头那片最皎洁无瑕的白月光。

逍遥恋酒非耽罪 ——行走在避世与入世之间 坐想昆仑也一方,乾坤何处是吾乡。

逍遥恋酒非耽罪,地自由他天自茫。

——《甲申八月访道师五峰龙池不遇,时道师在马首伪署,次右玄韵》三首之二 这首诗的题目极长,内容又很曲折,同样曲折的,还有傅山写此诗时的心境。

“道师”是全真龙门派还阳真人郭静中,是傅山道教的恩师,也是他医术的恩师,同样也是一名反清复明的义士。

“五峰龙池”指的是寿阳五峰山龙池寺,今名龙泉寺,是傅山出家之所。

“马首伪署”指的是李自成大顺的一个官衙,马首说的是李自成闯王的称号,伪署的意思就是伪政权。

诗的题目说的是,傅山在甲申八月到五峰山龙池寺寻找师父郭静中,却没有找到,因为此时郭静中已经去了李自成军中,因此傅山写下了这三首诗,和右玄的韵。

右玄,前面说过,就是陈谧。

次韵是和诗的一种,又称步韵,就是依照原诗的原韵、原字、原次序,一丝不差的和诗。

傅山这个时候去找师父郭静中,自然是心中有事,想得到师父的指点。

他心中的事,并不难猜,国家已亡,李自成败走京城,清兵入关,横扫北方,剃发令已下……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傅山心中一定充满了彷徨。

寻找恩师,改换道装,这条路,其实很明晰地指向归隐。

在同一时刻,大量的汉家遗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出家这条路,以躲避剃发易服之耻。

但此时郭静中的行为,应该是有些出乎傅山意料的。

郭静中居然采取了和“闯贼”合作的态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汉人力量,共同抵抗清军,此时的傅山,恐怕还没有想到这一点。

郭静中原本就是方外的出家人,因此对于李自成军的农民军,应该没有特别的好恶,但傅山则不同,他毕竟是大明王孙一脉,家境又颇为富庶,李自成起义之后,傅家各处田产多被侵占。

傅山对大顺,应该是有恨意的,“被贼祸”一词,在傅山的著述中也曾多次出现,所以,骤然之下,傅山不能完全理解郭静中和李自成军的合作,也是合情合理的。

对于郭静中和李自成军的合作,傅山在这三首诗中表现出了微微的惊讶,以及深深的钦佩,却没有半点反感,为国家大局,放弃私人恩怨,这种心胸,也是难能可贵的。

在其他两首诗中,傅山称赞郭静中“大隐真能混清浊”“太上忘情难可学”,就明确表达了这一点。

广阔无垠的江山谁能雄霸一方?天地乾坤之大何处是我的故乡?即便是卓然世外诗酒逍遥也并不是什么罪过,天地存亡有道,流转有序,并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

这首诗,表达了傅山当时苍凉迷茫的心境以及心灰意冷、向往归隐的情绪。

以当时的傅山的遭遇和社会环境而言,这也是有情可原的。

从一开始的伤心失意想要退隐山林,到后来的四处奔走,散尽家财,全心全意支持反清大业,到最后的坚持始终,一生守节,绝不与清廷妥协,这样的傅山,才更真实,更可敬。

小楼尘土暗窗纱 ——护花岂非真侠士 小楼尘土暗窗纱,不见楼头解语花。

棋冷文楸香冷篆,床头横着旧琵琶。

——《顶针诗》十四首之一 这是一个凄婉而忧伤的故事,一个如花女子的一生,被记录在这组组诗之中,传之后世。

根据李中馥的《原李耳载》记载:太原有一名乐伎,名叫秀云,字明霞,是太原府的花魁。

她“声容冠一时,工小楷,善画兰,操琴爱《汉宫秋》,又能琵琶”。

后来被一轻薄子所迷惑,轻信谎言,倾囊相委,过了许久,方知受骗,最终抑郁而逝。

秀云死后,平日与她经常交游的文人学士都因人言可畏,拒绝援手助殓,致使“淹殡积岁,惨闻乡里”。

傅山听到这件事之后,虽和秀云并无来往,却不畏惧世俗的流言闲语,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名妓失路,与名士落魄,赍志没齿,无异也!吾何惜埋香一抔土乎?”于是傅山“设旛旐,陈冥器,张鼓乐,召僧尼导引郊外,酹之酒而葬之”。

并写下了这十四首《顶针诗》,用来纪念这位沦落风尘、身世凄凉的才女,寄托深深的哀思。

这组诗中每首诗的最后一词,是下一首诗的起首词,顶针续麻,连绵不断。

小楼上落满了灰尘,窗纱也显得陈黯了,曾经凝立楼头如解语花一般的妙龄女子已经不在。

棋枰、香炉和书画都冷落在四壁,床头依然横陈着她曾经用过的琵琶。

这一首诗主要描写了秀云身后,故居中的凄凉冷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领主沉迷搞基建[穿书]

夏佐伊因系统穿越到一本以中古西幻不现实向为背景的小说中,成了一个漂亮精致的小领主。 性别男,爱好男,文里是炮灰。 在女主玛丽苏光环的照耀下,为了推动剧情发展不断脑残,最终被定罪并受绞刑痛苦而死。 穿过来后,夏佐伊摸着白嫩的脖子想,我死都不搞gay,我搞基建。 谈恋爱不如基建!请让我独自美丽!谢谢! 教皇/公爵/领袖:我们同意了吗? 这里,上层人士与下层人士阶级分明,等级制度森严。 这里,食/

绑定CP系统在恋综爆红了

[爆笑沙雕文,最后9次痛倒计时~] 顾声穿成顶流的塑料联姻老婆,因为和他上恋综而被全网狂嘲自取其辱。 但没想到她绑了个【我是你的解药之CP系统】: 「您丈夫将会花式疼痛99次,碰到您才能止痛哦~」 顾声:哦豁? 节目开播,对家恩爱甜蜜,全网坐等顾声独自尴尬,没想到?? 选择房间时,闻衡脸色苍白看着走向别处的顾声说:别走这、卑微深情?! 分开任务时,闻衡冒着冷汗拉住兴冲冲找别人组队的顾声:过/

位面掮客/国家帮我做任务

赵奈安被位面中间商系统绑定,系统规定定期要接一个任务。 任务一:到原始世界拿到卷须部落的祭祀圣石 任务结束,狼狈回来的赵奈安嘤嘤嘤哭倒在亲哥的怀里,死都不想再接什么任务。 系统什么的谁爱要给谁,然而已绑定无法解绑。 赵奈安:嘤嘤嘤嘤嘤嘤 赵奈今:安安别怕,咱们可以向国家求助啊。 1.本故事和现实生活完全没有关联,纯属虚构。 2.佛系写文,娱乐为主。 一句话简介:国家帮我做任务,努力活下去 /

恶毒男配不争了[重生]

生前,晏暠一直不明白,明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何父母总是偏爱弟弟,把所有好的都给他,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得不到关注。 越是如此,晏暠便越是难受,越是不平,于是处处都和弟弟争。只要是弟弟想要做的事情,他也去做,并且做的更好。 但明明他才是做的更好的那个人,却始终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望着他的眼神都是嫌弃的,说他善妒,自私,喜欢抢别人东西。 一直到死,晏暠才明白,他抢的是主角/

被她迷了心[娱乐圈]

闻妺嬉美貌绝世,气质矜贵优雅,是娱乐圈难得一见的美人儿胚子[妺嬉(mxī)] 偏偏影帝施哲言是个神经病,对女人心理性厌恶 然而后来 狗仔:#惊!施影帝与一闻姓女星街边拥吻# 众粉丝:骗子!大骗子! 说好的对女人冷漠又无情呢! 而此时的施哲言却在掐着闻妺嬉的后颈,惩罚似的咬着她嘴唇:以后不准对别的男人那么笑,嗯? 黑眸里的火热与占有欲,犹如狂风骤雨 女主本性与气质并不符,反差萌狗崽属性 总之/

影帝是只白狐妖

(年下深情霸道总裁攻+腰细腿长肤白貌美心机诱受 ) 活了万年的狐妖绥怎么也想不到,他遭了场无妄之灾,竟是见到了人间千万载之后的景象。 高楼大厦,灯火辉煌,车如流水马如龙。 一朝穿越时空,古代狐妖成了现代小明星。 且看琴棋诗画,阴谋阳谋样样精通的老妖精,一朝穿越成过气花瓶,如何一路艳惊四座,在娱乐圈掀起惊涛骇浪! tips: 1.破镜重圆/古穿今/前世今生梗/受宠攻/双洁。 受君撩天撩地,一/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