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章(3/3)

好,人消耗得瘦弱不堪,用今天的临床医学的观点来衡量,她应该是神经系统的毛病,心理上的病症,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

她为什么好端端地突然就焦虑了,就抑郁了?宗族的老祖宗贾母对她不是挺好吗,认为她是第一得意之人;她婆婆对她也很好啊,连荣国府的王熙凤都对她那么样地百般呵护,上上下下的人对她都很好,怎么就焦虑起来了呢?然后就写到因为病了就要看病,那么当时是怎么给她看病呢?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很离奇,哪有这么看病的,这不折腾死人吗?说弄得一日换四五遍衣服,坐起来看大夫,每看一次大夫就要换一套衣裳,这很古怪。

得病得的怪,看病的方式也很古怪。

最后就来了一个张友士。

我们知道,《红楼梦》的人名都是采取谐音、暗喻的命名方式,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名字就谐一个意思,有的时候是几个人的名字合起来谐一个意思,“张友士”显然他谐的是“有事”这两个字的音。

那么这个姓张的,他有什么事呢?在前面我已经点明了,第十回回目当中写的是“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但是在第十回正文里面又明明告诉你,他的身份,公开身份不是太医,他有事,他就忽然以这个太医的身份跑到贾府里来了,到宁国府来了。

他有事,他有什么事?他论病细穷源,论的什么病?穷的什么源?值得探究。

仔细研究《红楼梦》的文本,我就感觉到,秦可卿这个角色的原型她不但是皇族的成员,而且应该是皇族当中不得意的那一个支脉的成员。

她是一个身份上具有某种阴谋色彩的人物,她在皇族和贾家之间具有某种红娘的作用,具有某种媒介的作用;她得病,她突然焦虑和抑郁,并不是因为贾家的人对她不好,而是因为某个她自己的背景方面传来的重要信息,这应该是一个胜负未定,而且还很可能会暂时失利的、不祥的信息。

而这个时候,忽然来了一个重量级人物给她看病。

这个人物表面上说是冯紫英的一个朋友,目的是上京给儿子捐官,却有一个奇怪的身份说是太医,所以我就估计在八十回后,这个人物一定会以太医的身份出现;否则在那么多的古本当中,本来有那么多的回目出现不同的文字,而在“张太医”这三个字上,所有古本却都一致。

下面有红迷朋友在那儿微微颔首,说对呀,太医,只有皇帝他才能够设太医院,那里面的大夫才能够叫太医对不对?冯紫英这位朋友怎么能叫太医呢?《红楼梦》文本里,写到好几位正式的太医。

贾府那样的人家,府里主子生病了,有权让太医院派太医来诊视,这也可以说是皇帝赐予这些封爵的高级奴才的一种福利,他们可以享受太医出诊的医疗待遇。

第四十二回写贾母欠安,请来了太医院的太医,穿着六品官服。

贾母见了他,派头很大,问他姓什么,说姓王,贾母就摆老资格,说“当日太医院正堂王君效,好脉息”,那王太医忙躬身低头,回答她“那是晚生家叔祖”。

你看太医是要穿官服的,而且贾府请太医来看病是很平常的事,这么一对比,张友士就太不对头了,这么一个人,怎么会在回目上锁定他是太医呢? 在上几讲里面我们已经讲到,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一个什么人他擅立内务府七司,设置了一系列和皇帝完全一样的宫廷般的机构呢?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弘皙。

这个人就是废太子的儿子,从血缘上讲,他是康熙的嫡长孙。

他当时住在郑家庄,身份是亲王,但是他擅自按照宫廷的规格给自己设置了各种机构,那么他既然可以设立内务府七司,当然也可以设立一个机构,给自己看病,就叫太医院。

因此,从生活的真实到艺术的真实,曹雪芹就构思出了这么一个角色,这位张友士就应该是来自于这个系统的一个人物。

也就是说,张友士的生活原型,就应该是弘皙在郑家庄擅自成立的小朝廷里,所设置的太医院里面的一个人物。

这么一个人物,变成了小说里参与阴谋活动的角色,那么他进了京城以后,当然不能公开说,我来自一个另外的朝廷,我是那儿的太医,于是他就说自己是上京捐官的。

住在谁家里呢?就住在冯紫英家。

这是我们在前面一再讲到的,《红楼梦》里有两股政治势力,一股是以义忠亲王老千岁及其同情者、庇护者组成的,这是可以叫做“义”字的一派,另一派是以忠顺王府为代表的“顺”字派。

这个张友士显然就是“义”字派当中的一个人物,跟冯紫英是一伙的,于是,在第十回,他就出现在了秦可卿面前,给她号脉,看病。

以太医身份出现的张友士,在给秦可卿号了脉看完病后,还开列了一个长长的药方。

红学界在有关张友士行医的情节上,有不同的见解。

有人认为这个情节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用意,书中贾珍、贾蓉对这一江湖游医的客气,也只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观念是尊重业余的而非专业的;还有人说这是作者富有游戏性的即兴笔墨,没有更深的内容可考;至于书中的药方,也只是作者借此显示自己的学识渊博,不足深究。

但是,我要问,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曹雪芹为什么花这么大气力来写“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呢?药方当中是不是隐藏了什么秘密呢? 脂砚斋批语里透露,《红楼梦》里面原来有很多药方子,据说原来在写林黛玉的时候,从第二十三回以后,回回都要开一个药方子,以显示林黛玉的病越来越重了。

这条脂批呢现在保留了,在第二十八回回后,它说“自‘闻曲’回以后回回写药方是白描颦儿添病也”。

“闻曲”就是林黛玉葬花以后,听到梨香院里传来十二个唱戏的女孩正在练唱,她听到了《牡丹亭》里的曲子,如痴如醉。

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古本《红楼梦》里面,没有给林黛玉开的任何药方子;因此也有专家认为,那条脂批的断句,应该是“自‘闻曲’回以后,回回写药,方是白描颦儿添病也”。

可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文字里,也并不是回回写到跟林黛玉有关的药,这就说明,就是曹雪芹在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过程里,来回调整已写出的文字,他把书中其他的药方子都删除了,把有关林黛玉用药的文字也精简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前八十回里面,正儿八经地作为作者的叙述文字开出的药方子,就只有张友士给秦可卿开的这一个。

这个药方子曹雪芹在来回调整文本的时候,始终没有把它删除,一直保留在那里,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默默阅读,也引起很多红学家包括民间红学家对其进行探索,究竟这个药方子有没有深意?它究竟传递着什么样的信息? 我们都知道曹雪芹他有一个惯常的写作方式,就是通过谐音,还有所谓拆字法,来进行隐喻。

谐音好懂,什么是拆字?比如说《红楼梦》那个金陵十二钗册页里面写到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

是不是啊?“一从二令”我们现在不去分析,“三人木”就是一个拆字法,“人木”就是“休”字,就是他把“休”字拆开了呈现出来,透露出最后王熙凤是被贾琏给休掉了。

他往往在文本里面用谐音、拆字这样的手段,来向读者透露一些信息,因此,很多研究者,也就都顺着这个路子,去探究张太医的这个药方。

甚至有的人已经把整个药方都破解出来了。

我也研究这个药方,但还不成熟,在这里就不展开谈了,我只说药方里面的头几味药。

头几味药说的什么?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

我也认为,实际上这个药方,应该是秦可卿真实的背景家族,跟她,跟宁国府进行秘密联络时,亮出的一个密语单子。

张友士来给秦可卿看病,甩下一个药方,这个药方起码头几句就很恐怖,因为贾蓉在他看完病以后就问他,我们这个病人能不能好,张友士怎么说的,大家应该还记得,张友士说人病到这个地步,非一朝一夕的症候,“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

”这都是一些黑话啊,是不是啊?为什么是黑话?因为曹雪芹写了这句之后呢,他在叙述当中也说,他说贾蓉也是一个明白人,也就不往下问了。

明白吧,这种叙述文本就告诉你,这个话不是正常医生的话,实际上他所传递的,是某种非医疗诊断的信息。

因此我们从这样的文本,也就可以进一步做出判断,秦可卿的原型,应该是属于一个皇族的分支,在当今皇帝当朝的时候,是被打击被排挤的一支;而这一支又很不甘心,又想卷土重来,想颠覆现在皇帝的皇位。

在这个阴谋集团当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张友士也是其中之一,他负责来跟宁国府,跟秦可卿秘密联系。

这样,秦可卿的真实的皇族身份就又清晰了一步。

这个药方的头一句如果要用谐音的方式来解释的话,人参,白术,按我的思路,应该代表着她的父母;如果父母不在了,那就代表她的家长,俗话说“长兄如父”,这也可能代表她的兄嫂;或者她父亲没有了,母亲还在,哥哥还在,这就代表她的母亲和兄长。

人参,这个参,可以理解成天上的星星,人已经化为星辰了,高高在上,我觉得可以理解为是象征长辈;白术,作为一味中药,术的读音应该是zhu(第二声),但是曹雪芹从南方来到北京,他还保留着不少江南人的发音习惯,张爱玲在她的那本《红楼梦魇》里面,举出过很多例子,吴语里zhu(第二声)和“宿”的发音很接近,因此“白术”作为黑话,也可以理解成“白宿”,“宿”也有星辰的意思,白昼的星辰,当然,“星宿”里的那个“宿”字,正确的发音又要读成xiu(第四声)。

总之,我觉得“参”和“术”都隐含着星辰的意思,前面我已经揭示过,在《红楼梦》的文本中,月喻太子,星月同辉,中秋夜在凹晶馆黛玉和湘云联诗,星月的含义是相通的,因此,我觉得这药方里的头四个字,代表着秦可卿家里的长辈,她的父母,她的兄长。

如果说理解头两味药的谐音转义比较费劲,那么,下面我把第三味药的两个字拆开,与前后两味药连成句子,那意思就很直白了,它是这样的: 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

意思就是她的父母说,告诉她底下这句话,说老实话,她的父母可能心情也很沉重,她自己看了以后也会更痛苦,就是“令(苓)熟地归身”,也即命令她,在关键时刻,在她生长的熟悉的地方,结束她的生命。

为什么?在皇族的权力斗争当中,她的家族做出了一个很恐怖的决定,让她牺牲自己,延缓双方搏斗的时机以求一逞,所以她后来淫丧天香楼,画梁春尽落香尘。

她的病,原来是政治病,她的死,原来是政治原因,这个角色在书里就是这样的。

在下几讲里,我会讲到,为什么她必须死,为什么她死了,义忠亲王老千岁一派就得以有喘息的机会;而她的死,虽然延缓了双方的大搏斗,但斗争仍在继续;到最后,她的事情仍旧被“当今”追究,“月落乌啼霜满天”,太阳获得了绝对的胜利,书里面的贾府,也就彻底倾覆,那也应该是整个“义”字派的陨灭,“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把这些弄清楚,我们就更接近她的生活原型了。

张友士开药方的时候,就说明她的父母兄长是处在困境当中,不但被当今皇帝所排斥,而且想进一步夺权的话,又障碍重重,很难得逞,甚至有时候不得不牺牲掉一些东西,乃至于牺牲掉自己亲生的女儿、自己的亲妹妹。

这一回的文字,笼罩着浓重的阴影,调子十分沉重,怎么能说是没有深意的游戏笔墨呢? 当然,我对张友士这个药方的解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十分的把握,说出这些想法,仅供大家参考。

我对自己原型研究的总体判断,有相当的把握,但具体到对这个药方的解读,我现在只能提供出一个初步的思路来。

在张友士看完病不久,秦可卿就死掉了。

秦可卿究竟得了什么病,张友士并没有指出来,只是说,“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

”从表面上理解这句话,秦可卿得的病并无大碍,很快就会好起来。

但是随后不久,秦可卿却选择了死亡。

这是为什么? 而且为什么张友士说“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为什么冬天就不相干,为什么“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而且后面写秦可卿的死,你能感到,模模糊糊是刮大风的时候,应该是在秋天,为什么总是在春秋时分决定这样人物的命运? 在前几讲里面,我已经点明了,清朝皇帝有一种很重要的活动,就是春秋两季木兰的围猎,当然其中重要的是秋,即秋天是最重要的一次,但春天有时候也去。

所以一般来说,冬天就比较平静,因为在木兰秋?A的时候,特别是在春天比较小规模狩猎的时候,反对派是最容易下手的,最容易掀起一个义举,所谓聚义,然后闹事,来颠覆皇权的。

因此小说的这个人物,给她看病的人,实际上就是她的家族派来的一个密探来跟她透露,当然这个话是当着贾蓉说的,今年这一冬是不相干的,这一冬双方可能都按兵不动;“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春天那一次皇帝的狩猎如果这方面准备得充分的话,就有可能把皇帝杀掉。

突发事变以后,这一派就可以掌握政权。

那么你现在再想一想,我上一讲提到的那段情节,就是冯紫英说春天他跟着他父亲去过围场,有没有这样的情节?想一想对不对?来回至少有一个多星期,甚至有个把月,脸上还留下了轻伤,他大不幸,但是他又回来了,大不幸中又大幸。

这就说明,他们尝试过一次,那段故事应该发生在乾隆元年,那一年的春天,“义”字派聚集过一次力量,做过一次尝试,没有能够成功。

当然,秦可卿之死这段故事,发生在我说的这个情节之前,这就说明,反对派在每一次皇帝出去行猎的时候,都曾经或者去踏勘过地形,做过事先的准备,或者说从蠢蠢欲动到蠢动,到出手,有过一些尝试,可是都被挫败了。

所幸还没有完全被皇帝彻底地侦破,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所以他们只能采取收缩的办法,牺牲掉一些利益,甚至用牺牲掉一些本族人员的办法,来维持一个再一次积蓄力量的局面。

所以你看,这些描写背后,都有很多很多的可供思索的东西。

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秦可卿的原型应该是一个不幸的公主。

她的家族如果登上皇位,她就是正儿八经的公主。

她得的是政治病,她隶属的那一支皇族在权力斗争当中处于劣势,而她的家族经过几次向皇位的冲击以后,都没有得逞,因此给她传递了一个很糟糕的信息,就是在必要时候让她顾全大局,自尽而死,以为缓兵之计。

这就是秦可卿这个角色在小说里面,她的尴尬处境;她的原型,在生活里面也应该是类似的,处于很困难的境地。

在秦可卿身上,除了她扑朔迷离的身世以外,更让人说长道短的,莫过于她和她的公公贾珍之间的关系。

在现存的《红楼梦》文本里,对这一关系的描写比较奇怪,我在《秦可卿生存之谜》中,特别提出了这一点。

生性耿直的焦大,在故事开始时,就很明白地骂了出来。

从《红楼梦》里的描写来看,秦可卿和贾珍之间的暧昧关系,在宁国府里已是不争的事实,可身为婆婆的尤氏却睁一眼闭一眼,贾府里其他的人也都对此心照不宣,而且不动声色,这又是为什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绑定CP系统在恋综爆红了

[爆笑沙雕文,最后9次痛倒计时~] 顾声穿成顶流的塑料联姻老婆,因为和他上恋综而被全网狂嘲自取其辱。 但没想到她绑了个【我是你的解药之CP系统】: 「您丈夫将会花式疼痛99次,碰到您才能止痛哦~」 顾声:哦豁? 节目开播,对家恩爱甜蜜,全网坐等顾声独自尴尬,没想到?? 选择房间时,闻衡脸色苍白看着走向别处的顾声说:别走这、卑微深情?! 分开任务时,闻衡冒着冷汗拉住兴冲冲找别人组队的顾声:过/

非典型求生欲[快穿]

霁摘星在无数次转生中,按部就班地做气运之子的工具人。 突然有一天,他想活得久一点。 星际世界 有幸和三殿下达到99%的基因适配度,平步青云的第一步,就是让皇室将他塞入帝国学院借读,好镶金。 天骄们对其不学无术十分鄙夷,直到有日他们发现,这个借读生论文比他们多写十页纸,课题习惯用三种方法解答,随堂测永远最高分。 于是等三殿下宣布心爱之人另有所属,众天骄振奋:真的?那我可以追求霁首席了吗? 修/

代嫁

深情深沉军官攻X诱惑香甜女装受 【先婚后爱】非历史时代请勿对号入座 ------------------------- 迟迟是他姐的代嫁。 没错,代替她嫁到顾家的那种。 迟迟以为自己嫁的是个膀大腰圆,一脸横肉的瘸腿男。 后来迟迟才知道,顾三少明明样貌超绝还身材一流。 迟迟起初想逃来着,不过已经来不及了。 ------------------------ 排雷: 1、攻很心机,为了受安排了很/

位面掮客/国家帮我做任务

赵奈安被位面中间商系统绑定,系统规定定期要接一个任务。 任务一:到原始世界拿到卷须部落的祭祀圣石 任务结束,狼狈回来的赵奈安嘤嘤嘤哭倒在亲哥的怀里,死都不想再接什么任务。 系统什么的谁爱要给谁,然而已绑定无法解绑。 赵奈安:嘤嘤嘤嘤嘤嘤 赵奈今:安安别怕,咱们可以向国家求助啊。 1.本故事和现实生活完全没有关联,纯属虚构。 2.佛系写文,娱乐为主。 一句话简介:国家帮我做任务,努力活下去 /

反派疯狂迷恋我[无限]

一睁眼,姜意眠失去所有记忆,身处恐怖游戏。 完成副本,我将为您实现所有愿望。 系统附在耳边,如是说着。 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硬的温柔,如邪恶之物对人类拙劣的模仿。 * 【听见死神的声音】 连环杀人案凶手的日记: 她好可爱。 今天触摸到她了。 今天和她单独相处,还亲了她。 好喜欢她,好想永远拥有她。 【诸神之子】 神的诅咒:以生命为代价,所有具有智慧的生物都将无法抗拒地贪慕神的光辉。 /

恶毒男配不争了[重生]

生前,晏暠一直不明白,明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何父母总是偏爱弟弟,把所有好的都给他,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得不到关注。 越是如此,晏暠便越是难受,越是不平,于是处处都和弟弟争。只要是弟弟想要做的事情,他也去做,并且做的更好。 但明明他才是做的更好的那个人,却始终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望着他的眼神都是嫌弃的,说他善妒,自私,喜欢抢别人东西。 一直到死,晏暠才明白,他抢的是主角/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