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手指上刻个章表明身份?” 邓绪研究道:“的确像个烫痕。
”卜一范道:“亦……有些像梵文。
像个梵文的五字。
” 张屏顿时又看向刘知荟。
陶周风和邓绪一齐称赞卜一范渊博,卜一范呵呵道:“因在西疆待过一段时日,略识一二。
” 张屏躬身:“大人,果然推测中有一点错了。
” 邓绪神色再一凛:“何处?” 张屏垂下眼皮:“下官本以为,辜清章察觉了刘知荟的身份,但未确定时,就被刘知荟杀害。
此时看来,可能并非如此。
辜清章是替刘知荟隐瞒了此事,可能是在他还未道出此事时,就被下毒,因此选择了不说。
” 兰珏的心微微一窒。
邓绪暗暗松了一口气,维持着和刚才一样的声调道:“为何?” 张屏侧身再看向刘知荟:“刘大人本不姓刘,应该姓度,数年前被其同党所害的知府度恭,是刘大人的亲生父亲。
辜清章为了刘大人,隐瞒了两件事。
一是此事,二是他自己的身份。
刘大人听说了黄玉杏果,知道自己错了,这才去兰大人府上盗玉。
错杀重要之人,此举是赎罪,其实猜到这是自投罗网,反诬兰大人与毒害兰大人一样,多出于私怨,而非必要。
刘大人已经知道了,辜清章既不姓辜,亦不姓易,他是易氏保下的前朝血脉。
” 是被枝叶簇拥的杏果。
不知为什么,兰珏心中却顿觉释然。
原来如此,辜清章,辜是假的,清章二字才是真姓。
清章,清华之章,书于纸上,纸名为宣。
疏临,原来你姓宣。
“辜清章应试,本就抱了必死之心。
他冒此风险,只为找出刘大人或同族,却一开始错找上了兰大人。
” 邓绪不得不打断张屏道:“且慢,你怎知嫌犯是度大人的血脉,度大人殉国已有几十年,一个指印,如何证明?” 张屏躬身:“的确有待证实。
但,刘大人手指的印记之意应为‘吾石子’。
” 吾乃石之子。
陶周风道:“本部堂常听恩师说,度恭大人一生,与石字大有渊源。
只是……张屏哪,这么个解释,固然说得通,仍有些牵强。
” 柳桐倚忽而上前,向堂上道:“禀各位大人,下官曾听闻,度大人生前在京中常去石林禅寺。
既然印记是梵文,其中或能查到蛛丝马迹。
” 邓绪皱眉,视线又飘向侧门,片刻后,左右看了看陶周风和卜一范:“石林禅寺离大理寺倒不甚远,天近晌午,不妨暂时退堂?” 陶周风和卜一范都附和。
侍卫将刘知荟锁好押下,头上套上黑布袋之前,刘知荟扫了张屏一眼。
邓绪陪着陶周风、卜一范和兰珏走进侧门,又折回堂内,向张屏和柳桐倚道:“你二人速去石林禅寺。
能不能查到证据,都先传个信回来。
若查不到,便暂时把此推论撤出案子。
” 张屏和柳桐倚领命。
邓绪再走进侧门,向卜一范等人笑道:“几位大人先简单用个午膳?” 卜一范向身侧一瞥,甬道墙壁上另有一扇小门,紧紧闭着。
卜一范假装什么都没看到收回视线,笑道:“那就叨扰邓大人一顿了。
” 兰珏道:“下官身为证人,与三位大人一同用膳是否不合法度?” 邓绪道:“只能先委屈兰侍郎了。
这次欠下兰侍郎老大人情,待结案,本寺做东,一定请兰侍郎痛饮一顿!” 兰珏笑道:“大人客气,那下官就真等着了。
” 邓绪陪同陶周风和卜一范前往内院,沈少卿和几个侍卫引着兰珏单独到一间静室内。
张屏和柳桐倚乘马车离开大理寺,前方侍卫纵马开路,一路疾驰,不到一个时辰便到了石林禅寺。
传令官已先到,寺僧请退香众,让张屏、柳桐倚和众侍卫入内。
其实张屏并不肯定。
毕竟已是几十年前的事,即便有证据,是否会留在原处? 但,离开前刘知荟的那一眼,却让张屏知道了,刘知荟的确不晓得自己的身世。
绕过天王殿,柳桐倚忽而欣喜抬手指向前侧方:“张兄,快看!” 张屏随之望去,亦不禁眯起了眼。
石壁上,镌刻着经句和弯曲符文。
引路寺僧道:“几十年前,敝寺与虚元观、明纶书院共开释、儒、道三教盛会,参与此盛会的一位度翰林手书《佛说阿弥陀佛经》中光明无量篇,虚元观清然道长写《中庸》第三十章,敝寺空远主持以梵文书一到九之数,分列三行,并题《道德经》中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以示三教情谊。
后依原笔迹为模,刻做此壁。
” 度翰林,度恭。
张屏与柳桐倚互望一眼,走到石壁前。
张屏抬手按了按壁上梵文“五”字处,凑近观察,未有异常。
柳桐倚细细查看度恭所写的佛经句子。
“舍利弗。
于汝意云何。
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舍利弗。
彼佛光明无量。
照十方国。
无所障碍。
是故号为阿弥陀。
” 他在“十”字处轻叩,按压,擦拭,没什么不寻常。
张屏皱眉。
度恭和陈筹一样,同被那个邪派选中,对度恭施展美人计的女子盗了守城图纸,害死度恭,又将度恭尸体收葬,定已对度恭有了真情。
她生下度恭的孩子,在孩子手上留下记号,必是知道自己会死。
那么,如果她留下东西,会怎么隐藏? 刘知荟被邪派抚养,手上的印记若被发现,教派的人会生疑,亦会推测。
度恭常来的石林禅寺,和记号一样的梵文“五”,度恭亲手写的,与“石”同音的“十”,都一下能想到,太明显…… 那么…… 吾、石、子。
梵文五、石壁,还有…… 张屏霍然转头,奔向了清然道长所写的《中庸》处。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 张屏借侍卫佩剑,以剑柄在“仲尼”二字处轻叩,眼睛亮了。
嗯,两个字的大小,才好多藏点东西。
邓绪、陶周风、卜一范三人吃完了饭,沉默地喝茶,门外急急的脚步声起,邓绪放下茶盏,一名侍卫奔至门前。
“禀大人,石林禅寺那里飞鸽传报,有收获!” 邓绪噌地站起身:“好,下午再升堂。
” “子曰天命,佛说轮回因果,道家云杳兮冥,其中有精。
有此三证,天意云云,或可信之。
我儿若能见此信,妾身灭后若有魂,则恨可了。
但妾入地狱万万年,罪能消否?” 陶周风叹息:“其实是个情感细腻的女子,良知未泯。
” 卜一范颔首:“还通文墨。
” 邓绪将信纸放回案上:“度大人才学渊博,没几把刷子,怎么能迷得了他?” 刘知荟死死盯着案上的信。
邓绪翻翻面前的木匣:“这女子真留下了十分关键的证物。
” 刘知荟喉结滚动。
卜一范道:“邓大人,不过本台还是……有些听不明白了。
此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刘知荟与那辜家庄合伙谋逆?还有……前朝遗族?” 邓绪向张屏示意:“你来说。
” 张屏躬身:“回卜大人话,辜家庄并未谋逆,乃是一直在被栽赃。
辜家庄一举一动都在朝廷掌控之内,怎可能谋反?” 卜一范微微颔首:“尔之意为,刘知荟及其同党,意图谋逆,嫁祸辜家庄?辜家庄内有前朝遗族,就是兰大人也认识的那个什么辜清章。
而后辜清章因故被刘知荟杀之。
兰大人手中有辜清章送给他的东西,事关重要,故而刘知荟又要害兰大人。
而兰大人其实是与邓大人合计好了,以此物引了刘知荟露出行藏。
可是如此?” 刘知荟喉中咯咯作响。
陶周风抚须:“卜大人这么一梳理,本部堂也茅塞顿开。
唉,真是曲折……嫌犯好似有话要说。
看他眼神,是不是想看其生母留下的书信?唉,母子天性,即便堕落为反贼凶犯,天伦仍存。
给他看看吧。
” 邓绪道:“证据有了,用不用此物引他开口都无所谓。
不急。
” 卜一范道:“只是本台还不甚明白,那个辜清章既然是前朝遗族,为什么又出来考科举,刘知荟怎么会杀他,怎又牵扯了兰大人?刘知荟同党苦心经营,看来是个规模庞大的乱党。
” 张屏道:“其实不算乱党,亦不能说是谋逆。
” 堂上顿时又是一静。
兰珏无语地瞧着张屏,真是心窍这里通些那里就堵实了。
乱党谋逆,乃极大极重之罪,岂能轻言是或不是。
话说不好,脑袋就跟着没了,当是儿戏么? 片刻后,邓绪冷冷道:“乱党谋逆,已无可辨。
” 陶周风暗暗向张屏动了动眉毛,示意他赶进顺话退下,把场子交给邓绪。
张屏却没能领会,又开口道:“刘大人所在教派,高于乱党之上。
” 卜一范失笑:“高于乱党?那是什么?” 张屏转身看向刘知荟:“阴阳纵横,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 刘知荟的眼光闪了闪。
张屏再转身朝堂上:“大人,可否暂将嫌犯口中布取出?” 邓绪面无表情抬抬手,侍卫取出刘知荟口中布团。
刘知荟冷冷盯着张屏:“你寻来的书信中所写?” 张屏简短道:“不是,是推测。
看来对了。
” 刘知荟再看他片刻,转而望向堂上:“此信可否让我一观?” 卜一范道:“真是越来越糊涂了。
” 邓绪皱眉:“这么东一句西一茬连本寺都要绕晕了。
这样罢,张屏,你便将推测与原委说出,而后再进行其他。
刘知荟既然肯定了你方才的那句话,暂时亦先不用他交待别的。
” 侍卫立刻将布团又塞回刘知荟口中。
张屏只得又转身向堂上:“禀大人,刘知荟所属,下官亦不知如何称呼贴切,便先称教派。
之所以不能称乱党,是因并非只为祸乱本朝。
此教派遍布广泛,借东周时阴阳纵横之说立教,至今应已有数百年,历时至少三朝。
” 东周鬼谷子,千古奇士,知阴阳,擅韬略,智机通天。
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各择其主,各行其事,皆名昭史册。
“阴阳纵横一派,审时度势,不忠于某一主。
此教派亦是。
其将世事视做棋局,自己则是操纵棋子与局面的手。
” “教派党羽,遍布各处,下至贩夫走卒,上至朝臣贵胄。
” 甚至是帝王。
“其不为单单一个皇位,而是要操控世代江山。
” 帝王废立,朝代更替,皆掌握在手中。
啪!似乎堂上的方向传来一声响动。
张屏微微抬起眼。
邓绪、陶周风、卜一范都神情僵硬。
片刻后,邓绪向旁侧扫了一眼,硬声道:“接着说。
” 张屏便继续:“阳动而行,阴止而藏。
世无可抵,深隐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太平之时,其蓄力潜敛,默默布置,挑选合适的人培养。
” 如女儿村中的女子,就是训练来接近和掌控他们选中的人,这些女子生下的孩子,更从出生起,就成为教派的棋子。
刘知荟便是。
如此繁衍生息,扩张壮大。
“他们在太平盛世时,亦会为日后作乱埋下伏线,比如谣言之类,或还会放出几个能掐会算,预言气运、天机之人。
待到合适时机,起而乱之。
之前的谣言、歌谣与作乱合上,看起来更是玄之又玄,似乎他们的人真能洞悉天命。
” 其实不是天命,而是人为。
和他们假借鬼怪故事,控制选中之人一样。
世人往往想不到,会有人花这样的力气,做这样的事。
你坐着皇位又如何?其实你的朝局是我掌控。
江山暂时是你家姓又怎样?我能让你的朝代生,亦能让它灭。
这就是追求。
享受比当皇帝更高的乐趣,神一样的乐趣。
“前朝宣氏,就是被此教派扶持立国。
桓、易、庆三家,都是这个教派的人。
但扶持前朝立国后,易氏应是对教派有了质疑,从其族后来作为看,易氏应不想再听从教派操控宣氏,而是真心想当忠臣,所以被教派和桓氏、庆氏操纵前朝皇帝,借党羽之争做幌子灭族。
但是易氏有血脉存留了下来。
” 桓氏和庆氏按照教派安排,渐渐淡出朝堂,不再做明线。
“前朝后来乱党纷起,民祸不断,亡国应在教派掌控之内。
易氏之人却先于教派一步,找到了太祖皇帝。
” 卜一范肃然道:“太祖皇帝乃天命所归,真龙临世。
故连昔日邪党亦归顺,缔造千秋万世之天朝。
那宣氏到底是草龙,才会被一个什么邪派控制,怪不得七代就亡国。
” 邓绪清清喉咙,颔首:“卜大人此言精妙!” 陶周风点头:“极精妙。
” 兰珏亦跟着肯定地点头。
刘知荟喉咙中咯了一声,似是哂笑。
张屏静等他们点头完毕,接着道:“易氏深知其教派一贯的布置谋略,便献给太祖皇帝破解之道,又偷偷留下了宣氏的血脉,改姓居于辜家庄。
” 辜家庄的事,邓绪、陶周风、卜一范其实都知道。
但他们知道的只是前朝被灭门的易氏向太祖皇帝献策,却自称无心仕途,住在离京城不远的一个村落,因其曾为前朝臣子,又助终前朝,朝廷不能放心,也有些怀疑是不是藏了些什么。
易氏自请受朝廷监控,种田纳税,不出丁,不出仕,不与邻近通婚。
朝廷会按时挑选一些年轻女子,与其村中适婚男子配婚。
宜平县衙,亦有朝廷安排监控辜家庄的人。
“易氏除了留下前朝后人,亦并未告知太祖皇帝这个教派的事。
” 卜一范道:“想来其仍对前朝和那邪派存一丝忠心,竟然欺君。
” 邓绪、陶周风跟着附和地应了两声,兰珏亦点点头。
其实大家心里都门儿清,如果易氏说了那教派的存在,太祖皇帝一定把他们和那教派一起灭了以绝后患,更不用说保什么宣氏血脉了。
“易氏知道,自己这些作为,肯定瞒不过此教派,便索性以知情为挟。
” 将教派的图腾四叶三杏果刻在村里,用教派惯使的小段子做村子的传说。
“此教派处于暗处,本朝未在其掌控中,便蛰伏壮大,与辜家庄僵持。
直到数年之前,应是发生了一件事,下官并无证据,只是凭事实推测——大约是此教派发现了易氏手中有前朝血脉,便派人修好和谈,诱其助教派完成一桩谋划。
或是,此教派的一个大谋划,被易氏通过其他渠道得知。
身为宣氏血脉的辜清章得知了来龙去脉,想以一己之力,阻止此事。
” 辜清章偷偷离开村子,参加科试,待易氏发现,已来不及阻止,又怕朝廷发现他的身份,逐出村落等行径,其实都是为了保护辜清章。
“辜清章知道这次科试中,有此教派安插的人。
他以自己为饵,想钓出此人,再顺藤摸瓜,使此教派大白于天下。
他一开始怀疑,这人是兰大人。
” 兰珏神色不变,端坐于椅上。
张屏看着他,片刻,垂下眼皮。
卜一范兴致勃勃地问:“为什么会怀疑是兰侍郎?” 兰珏含笑道:“可能下官长得就不像好人。
” 张屏道:“因为兰大人父亲早逝。
” 那教派训练出的女子生下的孩子,都只有娘,没有爹。
“与兰大人相处一段时日,辜清章发现自己错了,那人是刘知荟。
辜清章接近刘知荟,想收罗证据揭露其身份。
他打算先取信于刘知荟,但又怕自己前朝皇族的身份会被教派反用来要挟易氏,所以仅以易氏的身份接近刘知荟。
下官推测,他或可能想取信成功后,再说出身份,进一步得到更多内幕。
” 但刘知荟一开始就毫不手软地给他下了毒。
“辜清章发现自己中毒,便选择彻底隐瞒自己的身份,将代表身份的黄玉杏果送给了兰珏。
既怕反被利用连累易氏,亦是为了刘知荟。
” 刘知荟的视线一闪。
张屏看看他双目:“前朝皇族对教派有多重要,未能查清底细,错杀之,会受什么处罚,刘大人肯定清楚,所以才会去兰大人处盗杏果。
下官之前一直想不透为何辜清章没有抓出刘知荟就遇害了,他明明将自己之死也算在了揭露刘知荟及幕后教派的证据内。
下官还以为,是刘大人下手过快,但此时才知道,必然是辜清章发现了刘知荟的身世,犹豫了。
” 或者,他想找到证据,恰当的时机方法,告诉刘知荟这件事,让他和自己成为盟友。
但,这个意外拖延了他原本计划的时间。
还未说出,就毒发身亡。
还是在毒发身亡时,选择了不说? 其实答案很明显。
如果说了,刘知荟会怎么样? 是让世道更太平一些,还是让一个人活得更单纯更久一些? 兰珏记起,应就是在辜清章死前不久,他刚又从王砚那里挣了一票回来,在路边遇见了辜清章。
他当时怔了一下,而后假装很自在地走了过去:“辜兄,甚巧。
刘兄没和你一起?” 辜清章笑了笑:“佩之,试期不远,书温得怎么样?” 兰珏敷衍答道:“还行吧。
” 辜清章望着他道:“佩之,你一定能中。
” 兰珏挑眉:“那我信了,中不了找你?”话脱口,才发现这是以前跟辜清章玩笑时常说的话,眼下不应该再这么亲密了。
辜清章很开心地又笑了,兰珏不自然地向一旁移了移视线,不和他目光接触,却听辜清章又问:“对了,佩之,假如入朝为官,你觉得当以济世为重,还是济人为重?” 兰珏道:“济自己最最重。
” 辜清章一怔。
兰珏笑道:“唉,我没有你或刘兄那么高洁的情操,进了朝廷,也是个贪官吧。
”敷衍两句便离开了。
疏临,而今看来,你是选了后者罢。
陶周风唏嘘地瞅着刘知荟:“嫌犯哪,你双目赤红,脸色紫胀,喉头颤动,眼神灼灼,是不是有话要说?” 刘知荟喉咙中发出含混声音。
邓绪哼道:“但凡凶徒,罪行被揭发时,总要强词夺理一番。
嫌犯亦是如此。
之前妄图嫁祸兰侍郎,不知此时又想出何等妖言。
” 卜一范颔首,又注视着张屏:“这年轻人可就是陶大人的门生么?之前进士马廉一案,本台便对他印象颇深。
这番协助邓大人,将如此大的一桩阴谋破获。
这等年岁,竟有如此推勘之技,洞悉之能。
相较之下,本台真是无地自容,徒有年纪,枉食君禄。
朽败之躯,愧对郁郁新枝。
” 邓绪道:“卜大人太自责了。
刘贼于御史台供职,与你我同列朝堂,数年无一人看出,岂独卜大人之失尔?不过卜大人对张屏的赞誉倒不为过,此生年纪轻轻,通晓世情,对人心之丑恶,意外犀利。
刘知荟杀辜清章之事,乃他发现,惭愧说,本寺都万没想到。
” 张屏转向堂上:“谢大人赞赏,一切种种,下官皆是据理而导,循情而推罢了。
” 刘知荟瞥向张屏,喉中轻呵一声,目光轻蔑。
陶周风再叹一声:“嫌犯之模样,真是十分着急,不如就让其说上两句?堂上一直塞着嫌犯的嘴,不让出声,也不好。
” 邓绪挑眉:“罢了,就取出他口中之布。
张屏的阐述,如此缜密无缺,合情合理。
本寺倒要看看,他还有何言可辩!” 侍卫便又掏出刘知荟口中布团。
布方离口,刘知荟顿时一声长笑:“可笑!可笑至极!缜密无缺?合情合理?哈哈,分明是凭空猜测,一派胡言!竟还大言不惭,自称什么据理而导,循情而推!辜清章根本不是我所杀!” 邓绪袖起手,看向陶周风:“陶大人,就你心软,非得让他说上两句。
看,被本寺言中了吧。
刘贼这等丧心病狂之徒,即便罪行尽数大白,亦不会认罪。
” 卜一范长叹:“唉,刘知荟,本台以为你即便大逆不道,罪无可赦,总有一两分为人之尊严。
事已至此,何必多辩。
” 刘知荟傲然瞪视堂上:“尔等徒着官衣,竟任一小儿无凭无据,随口乱扯,才是无脸无尊!要是早知道尔等皆是这样深浅,不出数年,此朝自败,我何须费心入此朝廷!” 邓绪喝道:“大胆!” 刘知荟昂然而立:“不过尔等亦不算完全糊涂。
不错,我的身份,被尔等言中了,那辜家庄一个村,也是我杀的。
但,我的确没杀辜清章。
一条人命罢了,我何必推脱?” 堂上邓绪三人皆不言语。
刘知荟转而又看向张屏:“你年纪几何?见过多少人,经过多少事?敢大言不惭,以洞察世情自居?你乃宜平县丞?进士外任小县为副,定被上司所忌,那县令便让你编纂县志?接触辜家庄之事,你生出疑惑,而后查知辜清章,正好你与兰珏素有勾搭,便写信询问,兰珏告知你种种,少不了对我描述甚多。
你便以此猜测我杀了辜清章,又在辜家庄发现真相后,将一个村杀了灭口,对否?” 张屏回望着他,一脸肯定:“嗯。
” 刘知荟眯起眼:“你推断出这些,定然自认聪明极了。
邓绪亦在宜平,大约是转悠时被你无意碰见,你迫不及待将猜测说与邓绪,正有助邓绪所查之事,好大一桩功劳,邓绪就收了你做帮手。
对否?” 张屏仍与他对视,不吭声。
刘知荟仰面长笑:“天啊天,吾竟败在这等货色手中,是你要亡我尔!”再瞧着张屏,眼神极尽不屑,“你真有几分狗屎运道,加上邓绪不算完全糊涂,后来误打误撞蒙着。
你可知道,其实你的推断,一开始便错了。
” 张屏道:“唔?” 邓绪淡淡道:“张屏,休受此贼蛊惑,你是对的,切莫中计动摇。
” 刘知荟重重一嗤:“放屁!杀辜清章的,乃辜家庄!” 张屏皱起眉。
刘知荟轻蔑地挑起嘴角:“黄口小儿,涉世未深,偶知星点之皮毛,便想当然尔。
只见那辜家庄全村一个不剩,就以为死绝必然无辜。
还什么他等自甘隐姓埋名?牵强附会,自以为是!当年被宣氏灭了满门,竟仍忠心耿耿,暗中保其血脉?有这等情操,直该飞升了,岂还在人间? “易氏当年被灭是因为想做忠臣?更加可笑!掌持朝纲,党羽满朝,此是忠臣行径?昔年,门中着三长老共扶宣氏,易氏却生自立之心,觉得门中行事,不甚符其志。
俗世富贵,臣毕竟不如君。
明要对宣氏叩拜称主,暗须受门中差遣,意难伸展,便欲清剿门派弑帝得天下,门中察觉其布置,着桓、庆二长老与宣氏共除之,但桓、庆二长老与他共事多年,手下留情,存了漏网之鱼,蛰伏蛮地,潜养数代,选中景图,故技重施。
” 邓绪陡然变色而起,重重一击桌案:“大胆,竟直呼太祖皇帝圣讳!” 刘知荟神色自若,挑眉直视邓绪。
侍卫抽出佩刀,邓绪瞥向侧门,沉着脸缓缓坐下:“录下此大逆不道之罪,定刑时一并结算。
” 刘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苏伊是一心想要退休的佛系大魔王,一朝穿成书中的小炮灰,后来,主角和反派们都叫她大佬。 炮灰一:霸总记忆中早逝的继妹 哥哥今天妹控了吗?(0-30章) 炮灰二:反派那又作又美的亲妈 白月光的小叔叔爱上她。(31-60章) 炮灰三:女主那容貌倾城的嫡母 残暴王爷霸上臣子之妻!(61-80章) 炮灰四:男配的小仙女未婚妻 不是说退婚,怎么还不退?(81-105章) 大魔王穿成小炮灰后的养老生活 /
诸鹤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不仅成了最后一只没有飞升的玄鹤,还穿进一本万人迷小说里,当上了里面的摄政王。 摄政王身体羸弱,姿容绮丽,性情暴虐。 临政两年,朝野哀鸿遍野,百姓生不如死。 诸鹤: 做摄政王好,吃好穿好,更好的是过个几年之后 拿主角受剧本的万人迷小太子晏榕名冠天下,德行无双,引风流人士竞折腰。 邻国皇帝:阿榕,摄政王不仁,待我为你平了这乱世! 镇国大将军:太子殿下,末将愿为你取摄政王项/
少年,就是要在阳光下挥洒汗水! 少年,就是要不断战斗,然后胜利! 无尽天路之旅,无尽征途,见证少年的热血和传奇! 心怀野望,烈血如燃! 永远少年,不败战神! /
落永昼一朝绑定系统穿越,即成了那位传奇般的剑圣美貌冠天下,长剑倾九州。 他的任务是将这个世界的天选之子收为弟子,助他称王称霸,破境飞升。 落永昼倾尽心血,用心教导,只等着恰当的时候将天下第一拱手让却,深藏功与名。 然后魔族来人,喊了他一声魔主。 落永昼:...... 如果他没记错,男主最痛恨的就是魔族。 咬牙切骨,杀之后快的那种痛恨。 纸包不住火,终于有一天,穆曦微杀到魔主跟前,发现自己最/
谢青云倒霉的穿到一本古代锦鲤文里,他是里面戏份没多少,下场却极为悲惨的炮灰男N配。 女主拥有福运光环。谁对她好,就会有好运,谁对她怀有恶意,必会倒霉透顶。 女主的后娘将她视为眼中钉,每天作天作地给女主使绊子。 后娘给女主的吃食中下泻药,自己儿子却拉到虚脱。 后娘觊觎女主订的亲事,设下毒计要毁了女主的清白,自己儿子被人下药被人污蔑成流氓,彻底绝了科举路。 谢青云穿成这个被亲娘坑的小可怜,好在/
谢柔和韩定阳是小说的男女主角 全文讲述的是嚣张伪善工科大魔王VS帅破天际的传奇之星的故事 韩定阳拒绝女生的一致口径 从不想谈恋爱对女的没兴趣到我有未婚妻了 没人知道他等了谢定柔多少年 她居然还傻乎乎地暗恋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