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女儿村 七(1/3)

深夜,兰府的内院突然传出号哭。

哭声撕裂浓夜,内府管事颤巍巍走到廊下,跌坐在阶上。

“老爷……老爷……” 哭声在纷乱的灯笼和脚步声中蔓延。

老爷,去了。

兰珏的卧房门前,小厮哽咽着扶住管事的肩膀:“少爷……还小……不能替……替老爷更衣……由小的来吧……老爷的身子……快……快冷了……” 管事点头,却难以起身。

几个年轻的小厮强忍悲痛,去取盆巾寿衣,替兰珏洗身更衣。

小厮长由哽咽道:“是了……老爷曾说,他有一块黄玉,无论何时都要带着,正好含在口中。

可知搁在哪里了?” 贴身小厮长修道:“老爷那块玉从不离身,应该是挂着。

” 长由走到床前,跪下三叩首,解开兰珏衣领,取下黄玉,浸入琉璃碗盛的净水中,突然颈上一麻,眼前一黑,跌倒在地。

琉璃碗摔得粉碎,但卧房门前廊下,全无动静。

痛哭的下人们,均横七竖八躺在地上。

一道黑影走进屋内,俯身捡起琉璃碴中的玉。

温润,细腻,是一枚杏果模样。

黑衣人的手似乎顿了一下,正要将杏果收入怀中,忽而光明大盛。

光亮却是从室外传来,黑衣人纵身一跃,撞向屋顶,一道黑网当头罩下,咻,咻,咻,几条绳索从梁上甩出,将他紧紧缚住。

绳索一抖,黑衣人连人带网摔到地上,竟一个弹身又跃起!但几道雪亮利刃也在此时,架上了他的颈项。

屋内灯火亦亮,兰珏的床帐后,竟缓缓走出了邓绪和柳桐倚。

“刘大人,想请你到大理寺叙叙话真是不容易。

” 四更未尽,霜结牙笏,御史台都大夫卜一范在昭永门前下轿,等候钟响早朝。

一行车马恰刚好也到了,于卜一范官轿几步外停下,是刑部侍郎王砚的车轿。

卜一范不由在心里一笑。

满朝皆知,前天夜里,王砚带着一行人跑到大理寺抢案,连大门都没进成,被大理寺看门的小厮呛得一声都不敢吱,灰头灰脑撤了。

估计冯邰欢喜得要替邓绪立长生牌位,不晓得有没有在京兆府院子里放鞭炮。

卜一范袖手在心里淡淡笑着,有种超脱的悠然。

这厢王砚已下了轿,就近先向卜一范施礼。

卜一范抬袖还礼,脸上的神情却很沉重。

“王大人可知兰侍郎……” 御史台的老朋友、卜一范的属下们长久的挚爱兰珏中毒之事,朝中也议论得沸沸扬扬。

恰恰在龚尚书将要致仕的节骨眼上,兰侍郎正上蹿下跳地又是编书,又是宴请众官,劲头甚足,御史们也都擦亮双眼紧盯其动作时,突然兰珏便被人下毒了,听说情况不太妙。

卜一范很是唏嘘,一干御史亦感叹兰珏的报应未免来得太早太快,老奸巨猾了一辈子,怎么就在紧要关头跟被下了降头一样,活泼忘形,不懂收敛着些,蹦跶得这么欢实,惹火烧身。

这些年,因为有兰珏,御史台的折子丰满了不少,众御史对他履历作为皆能倒背,参他的折子都有了固定格式,捉起笔,便可滔滔挥就,从不用顾虑文思凝滞,随时能拎出来弹弹。

年关已至,正是上折旺季,忽失兰珏,不免惜之,不免寂寞。

卜一范早已暗暗备好唁礼奠金,算是御史台这些年对兰珏的致意。

众御史们亦商议着多给兰珏化些金箔元宝,手里有尚未完成的折子,把那弹劾的内容抹去,只拿生平起头,正好改作追思悼文。

上朝之前,卜一范接到禀告,兰侍郎府昨夜哭声震天,恐怕已经…… 但王砚却来上朝了。

兰珏一向紧抱太师府大腿,王砚常与其往来,这时来上朝,可能未必……或是由王砚来通禀亡讯? 卜一范吃不大准,故而言语探之。

门前众官,亦皆侧首,竖起耳朵。

启明星朗朗,灯笼光亮中,王砚的神色不甚分明,还未回话,又有车马脚步声渐近,遥遥而来的灯盏上,依稀竟是大大的“兰”字! 声近、人至、车轿停。

随从掀起轿帘,扶出一只冠带齐整,手执笏板的鬼。

卜一范与众官愕然。

那鬼步履从容地朝昭永门行来,向他们施礼招呼:“诸位大人甚早。

” 饶是卜一范,亦不禁怔了片刻,方才还礼道:“兰侍郎,许久不见,今日来上早朝,可是已痊愈了?” 兰珏躬身:“下官已无碍,谢大人关怀。

” 众官亦都清醒过来,纷纷与兰珏寒暄。

王砚低声向兰珏道:“你该再休养两日,不必今日就上朝。

” 卜一范微微皱眉,看来王砚知情。

难道兰珏中毒,其中另有文章? “卜大人。

”一个声音自身侧传来,卜一范回神侧首,见大理寺少卿沈重在向自己躬身行礼,“属下奉邓大人之命,来与大人传禀一事。

可否请大人移步到方便处说话?” 御史中丞刘知荟,已被大理寺擒拿,其在御史台的所有物品、相关文书皆为证物,除大理寺外,所有人等不得触碰,违者刑责,特此通禀。

卜一范两腿发虚,战战兢兢上完了早朝。

早朝未有异常,永宣帝对兰珏又来上朝,亦只亲切关爱了几句,便照议政务。

这说明皇上早就知道。

卜一范冷汗潸潸,下朝后立刻跪进御书房。

永宣帝道:“卜爱卿缘何请罪?刘知荟犯的此案,卿必然不知。

就连朕闻之,亦十分震惊。

此案本当三司会审,但牵涉重大,故只能密审。

卿便去大理寺与邓卿做参详,切记此案万不可泄露分毫。

” 卜一范领命而退。

待出了宣华门,便见沈少卿正在道边相待。

昭永门外轿已备好,载着卜一范径直往大理寺去。

轿子在大理寺内院落地,沈少卿引着卜一范穿廊过院,经一条长长甬道,进了一间厅堂。

此厅四壁内顶地面皆是石头砌成,因十分高大宽阔,倒也不觉气闷。

厅中上首摆着三张桌案,陶周风已在厅中站着,见卜一范前来,顿时一脸欣慰。

卜一范与陶周风寒暄几句,发现王砚没有跟过来。

过了片刻,一群侍卫迅速有序地入得厅内,向卜一范和陶周风无声无息地行礼,分列左右,邓绪随后从另一门内进入,向卜一范和陶周风拱手。

“案涉极重,故而如斯审办,有劳二位大人。

” 陶周风与卜一范都道客气,卜一范又叹道:“不想竟是……唉,卜某无颜居于堂上。

” 陶周风道:“卜大人莫要这般说,此事或另有隐情,毕竟尚未水落石出。

” 邓绪道:“此贼心思缜密,狡诈歹毒至极,潜藏多年,不露痕迹,与之同朝者皆未察觉,非卜大人之过。

时辰不早了,既然两位大人都到了,就赶紧开审,请。

” 三人绕至桌案后,又就座次谦让一番,最终陶周风坐了左首,卜一范陪坐右首,邓绪中央主审。

三人落座,沈少卿又引着一人到了堂中,却是兰珏。

卜一范微微惊诧,继而默然。

兰珏中毒,竟与此案相关。

这案子越来越超乎他的想象。

邓绪立刻起身:“兰侍郎,这次真是多有劳累,竟让你以身涉险,本寺感激不尽。

兰侍郎的身体可好?” 兰珏道:“邓大人客气,下官已精神得很了。

能或有益于此案的一两分进展,乃下官之幸。

此案牵涉下官昔年故人,下官之前照本宣科,其实诸多迷惑难解,急切欲知真相。

邓大人准许下官旁听此案,下官感激不尽。

” 卜一范更加云山雾罩,但愈发觉得,这不是个一般的案子,搞不好会…… 邓绪命人在旁侧设下座椅,着兰珏落座。

就在这个时候,卜一范似乎听到了一点细碎的声音,察觉到了一丝熟悉的气息。

极轻,是独特的配饰行动时发出的声音。

极浅,唯独……才能用的熏香。

他三人身后的石壁是空的,后面还有人。

卜一范的手心渗出了薄汗。

侍卫又无声无息让开,从邓绪方才出来的侧门内,又走出两人,一个是新科状元、柳太傅的嫡孙柳桐倚。

其身着五品服色,应是个推丞或断丞,怎会入此堂上? 再看另一人,卜一范双眉不由皱起。

此人他倒记得,好像叫张什么,是陶周风的爱徒,之前那个被杀的进士一案,是他查到了关键,将王砚噎得够呛。

只是,此人这身官服……是从七品?地方上的? 卜一范陡然悟到了,这个案子到底关系什么。

要命啊…… 柳桐倚和张屏向堂上及兰珏施礼后,便沉默地立于案旁。

邓绪肃然坐正:“将逆贼刘知荟押上。

” 卜一范的眉头跳了一下。

执律法,掌刑罚,严明公允,循规摒私,罪须定后方有名。

即便十恶不赦的凶徒,结案定罪之前,都只能称一声嫌犯。

位卑职微者如一县衙役,亦需谨记。

邓绪身列九卿,掌大理寺数年,却在审案开堂时,开口就称嫌犯为“逆贼”。

此嫌犯,还是三品御史中丞。

这个情况,卜一范应当吱上一声的。

但是,卜一范想到背后墙壁的另一边坐的那位…… 邓绪可能张口就犯错么? 幸而在卜一范思量的当口,陶周风替他吱了:“邓大人,虽然本部堂尚不知此案究竟,但……案既未定,暂称其为嫌犯,是否更贴切些?” 邓绪道:“逆贼刘知荟,谋逆之罪已坐实,故而本寺如此称呼。

” 坐实,果然。

谋逆之罪,不可能是邓绪随随便便就定了。

必然是…… 侧门处无声无息出现一人,向邓绪比了个手势,邓绪又道:“不过,陶大人说得很是,案尚未审,用此称呼不妥,改称嫌犯罢。

多谢陶大人纠正。

”含笑看向卜一范,“卜大人记得记下本寺此失。

” 卜一范忙呵呵笑了一声。

刘知荟被侍卫押着走进堂内。

身缚铁链,枷锁紧套,侍卫除下其头上戴的黑布袋,露出面容,嘴里竟还塞着布巾。

陶周风一脸震惊,忍了忍,待要再开口,邓绪已先道:“两位大人可能不知,嫌犯刘知荟其实武功高强,且与他同党者,被抓之后皆自裁避罪,本寺不得不如此防范。

” 卜一范只能无语。

陶周风感伤地长叹一声:“本部堂真是越来越看不懂当下的年轻人了。

” 邓绪颔首:“是啊,都多才多艺,着实令人意外。

” 刘知荟立在堂下,姿态从容。

他看也未看旁边坐着的兰珏一眼。

虽面向堂上,似也没看着邓绪三人。

他站在这石堂里,堂内一切,都不在他眼中。

皎洁持身,卓然风骨。

兰珏记起当年同科者评价刘知荟的这八个字。

这辈子跟他兰珏无缘的八个字。

数年前某日的情形不由得浮现在眼前。

他因辜清章,初次参加了同科试子的一个文会,在城南一座私邸的花园内。

一人向辜清章招呼道:“疏临老弟,你还不曾认识刘兄罢。

这可是位佼佼才子,吾等都看好他能做今科状元,你二人定能谈得来。

” 刘知荟自座位上站起,一脸谦和,向辜清章拱手施礼:“孙兄这般抬杀,某惭愧不敢立足。

在下刘知荟。

” 兰珏早就认得刘知荟,但刘知荟这样的人,自然不会跟他打交道,即便迎面碰见,也是各走各的,擦肩而过,从没有正式厮见招呼过。

因此,就算旁人只向辜清章引见刘知荟,兰珏也不得不跟着站起来,向刘知荟见礼寒暄。

刘知荟简单回礼,便继续与辜清章交谈。

看似礼数周到,未有怠慢,其实明明白白地表露着,没把兰珏看在眼里。

当时的兰珏因此很气堵。

随后把酒联句,刘知荟的咏句一出,都是一片叫好,兰珏觉得,其实没有好到众人吹捧的份上,之后辜清章联的,比他灵动得多,正要替辜清章喝彩,刘知荟起身抚掌:“妙绝,刘某惭愧。

” 同座者道:“刘兄与辜兄之句珠玉相当,不必过谦。

” 兰珏暗暗不以为然地嗤鼻,辜清章亦起身道:“谬赞谬赞,我其实不擅对咏,佩之比我强多了。

” 按照文会上的惯例规矩,刘知荟起身喝彩,是表明他想接着对辜清章的诗句。

众人称赞珠玉相当,亦是附和让刘知荟与辜清章对句,但辜清章说了这句话,众人不得不让兰珏接续。

这种情形,兰珏应当以才疏学浅对不上推却,推让两三回后,刘知荟勉强地谦虚地接上。

但当时的兰珏一上气就比较愣,竟不推辞,张口接了一句。

场中一时寂静。

唯独辜清章道:“绝赞绝赞,刚才我那句有点死板,佩之这一接,连我那句都活了一些。

果然联句我还得靠佩之。

” 刘知荟淡淡一笑:“兰兄妙句。

”回身坐下。

其余人亦简略称赞,尴尬了一时,兰珏身边的人才勉强接下了这句。

等到散场时,刘知荟又过来与辜清章道别,顺便与兰珏客气相辞。

仍是礼数周全。

兰珏回去后闷着没多说什么,还是辜清章先愧疚地向他道:“佩之,对不住,是我不会做事。

” 兰珏硬声道:“没什么,我跟他们不是一路人,在一起必然尴尬。

以后这样的事,我就不去了。

” 辜清章道:“我也觉得没什么好玩的。

以后推了罢了。

” 兰珏道:“你何必推却,他们很想跟你结交。

其实,你本不应当与我来往,你跟刘知荟才该成为知己。

” 你要是真的当我是朋友,就不要理会刘知荟。

明白的暗示,真如三岁小儿一般。

不知为什么,兰珏回忆起这样的自己,失笑之余,又有点怀念。

辜清章那时的神情恍在眼前,从这日之后,他时常会露出这种表情,然后道:“佩之……” 疏临,疏临,那时的你,是真的初次认识刘知荟吗? 你与刘知荟,到底是什么关系? 那枚杏果,又有何秘密? 为什么,你要把它给我? 邓绪肃然道:“嫌犯已到,本寺先简略说说此案原委。

” 陶周风和卜一范正在云涛雾海中,闻之精神一振。

“数月之前,大理寺接到线报,民间有人散布流言,意图不轨。

暗查追源之后,本寺与新任断丞柳桐倚至沐天郡宜平县查访,得沐天郡知府高堪与宜平县丞张屏协助,拿得一伙潜藏在民间与宜平县衙中的乱党贼人。

这伙乱党组织庞大,枝叶繁茂,有假作寻常百姓者,匍匐民间;有谋得功名者,潜入朝廷官衙;有艳丽女子与装神弄鬼者,蛊惑人心。

抓捕的数十人,不过是微末小卒,主谋仍隐在幕后。

本寺便又与礼部兰侍郎、高知府、张屏设局引诱,将女刺客离绾缉拿归案,并引出了潜藏朝中多年的幕后凶徒刘知荟。

” 卜一范称赞道:“本台恍然矣,邓大人布局真是精妙,之前只知邓大人微服去宜平,抓获一伙乱党,还当已经结案,不想案后有案,邓大人这般做法,亦是引蛇出洞。

佩服,佩服!兰侍郎身在礼部,中毒一事,竟是以身犯险,协助查案。

圣上时常教诲,朝中诸部,各司其职之外,更要协作配合,方能开阔和谐,益于社稷。

兰侍郎此举,正合圣训,本台唯惭愧赞叹尔!” 陶周风跟着拈须含笑附和了几句,而后不负卜一范期待地道:“……只是,其中一些关键,本部堂尚未明白。

比如……刘知荟怎会做这样的事?状元出身,风华正茂,圣上与朝廷对他甚厚啊,明明有大好前程,为何要做乱党?”将痛心视线转向刘知荟,“乱者,匪也。

读圣人之书,立君子之列,何至如斯自甘堕落?邓大人在哪里抓到他的,他身上这件,好像是民间所称的夜行衣哪,三品要员,竟着短衣,这、这……是否有……” 邓绪截断陶周风话头:“本寺在兰侍郎家中将嫌犯擒获,嫌犯于半夜飞檐走壁,用药迷倒兰侍郎家中仆役,继而潜入兰侍郎卧房。

” 陶周风更震惊更痛心地看着刘知荟:“尔真习过武?那么这件夜行衣,是为此而穿的了?半夜去兰大人卧房,是为了什么?尔与兰大人同朝为官,有何事不能登门造访解决,非要如此啊?当时兰侍郎在床上?刘知荟欲要把你……” 兰珏站起身:“回大人的话,刘知荟到下官卧房中,不是为了下官,而是为了一件挂饰。

下官当时已装作自己死了。

” 陶周风捋须:“挂饰?” 邓绪示意兰珏回座,道:“一枚玉杏果,乃此案关键,亦是揭露真凶身份的关键。

” 陶周风微微颔首,又道:“本部堂见方才嫌犯的眼皮微微颤动,似有话说。

总不言语,审案亦多不便,不如除其口中布巾?” 邓绪向侍卫抬了抬手,侍卫取出了刘知荟口中的布和木枷,只是手脚仍缚着铁链。

刘知荟拱手向陶周风微微躬身:“谢陶大人。

” 陶周风一叹:“唉,千万不要因此轻生。

朝廷不办冤案,若要申辩,亦可直言。

” 刘知荟道:“谢大人,下官的确冤枉。

下官身居御史之位,掌监察之责,因兰侍郎向有收受贿赂之事,忽而中毒,适逢年底,恐与行贿有关。

兰侍郎乃礼部要员,勘察此事是御史台要务,且事关命案,不可轻易交付属下,下官便亲身夜探兰府,本想看看有无蛛丝马迹可循。

不料当时兰侍郎与家人串通一气假做毒发身亡,下官以为兰侍郎真的亡故,震惊之余,听闻其贴身仆从提及兰侍郎贴身佩戴一枚杏果挂饰,方才进入兰侍郎卧房内。

” 兰珏不禁乐了。

故作姿态者,不只昔日的他,还有一直以来的刘知荟。

刘知荟仍在继续。

“下官不知兰侍郎向邓大人提供了什么说辞,有什么协助布置。

但这枚玉杏果,的确关系重大,下官才欲取之为证。

下官所说句句属实,可将兰府下人传来与下官对质。

” 邓绪挑眉:“哦,你倒说说看,这枚杏果有何重大秘密?” 刘知荟环视四周:“事关隐秘,下官真可直说?” 邓绪道:“能审你,这个堂上就没什么不可说的。

说吧。

” 刘知荟道:“下官曾任沐天郡知府,更曾编修地方志。

宜平县内的辜家庄,相信大人知道其中的秘密。

辜家庄内,乃前朝遗族,数年前因瘟疫灭村,下官编修地方志时,奉命隐去此村来历。

大人若不信,可询问曾相。

” 邓绪点头:“这个不用问,是真的,本寺知道。

” 刘知荟道:“那大人亦应知道,辜家庄的徽记,是四片叶子和三枚杏果。

下官与兰侍郎乃同年,科举时,有位同科试子,名叫辜清章,就是辜家庄人士,后来不幸病故。

其人与兰侍郎来往甚密。

其实,就在下官夜探兰府的前一日,兰侍郎让下官到他府中叙话,忽而提及辜清章以及他手中有一枚玉杏果。

” 邓绪的目光移向兰珏:“兰侍郎,此事属实否?” 兰珏起身道:“属实。

但下官当时和刘知荟说的还有一句,我知道,毒是他下的。

” 刘知荟道:“下官听闻兰侍郎的说辞,顿时生出两个念头,一是兰侍郎中毒颇重,神志不清;二,兰侍郎中毒,或与辜家庄有重大联系。

” 邓绪道:“那你比较偏向哪种猜测?” 刘知荟道:“二者皆有,不然兰侍郎不会特意告知我这件事情。

亦因此疑虑,下官才会夜入兰侍郎府。

” 邓绪呵呵一笑:“说得好。

真还就能说得通,说得圆满。

照你推断,是兰侍郎与那辜家庄有关联?” 刘知荟从容道:“下官不知兰侍郎怎会与邓大人设下一局,引下官入瓮。

想来大人所查案件牵涉辜家庄,兰大人怕有牵扯,至于为什么选中下官,下官亦不知。

” 邓绪眯起双眼:“身为一个被冤枉的人,尔真是镇定得很哪。

” 刘知荟躬身:“下官相信,青天在上,有三位大人主审,定不会冤枉无辜。

” 邓绪神色一冷:“罢了,狡辩便到此为止!尔之家宅已被查抄,令堂畏罪自尽,你还有何话说!” 刘知荟脸色大变:“家慈竟然……” 邓绪一拍惊堂木,打断他话头:“罢了,痛心疾首孝子戏码不必再做,侍卫刚进门,令堂便触柱而亡,死得真够快!以为不用尔等一贯的死法就能蒙混过关?尔可知为何南柑北枳,一方水土一方人?尔等从小便被那乱党教养,多抓几个,自然能发现其中相同之处。

指甲中为藏毒针暗器,便与他人不同。

登屋入院的身法,不经意的举动,处处有迹可循。

” 一直沉默立在案旁的张屏突然拧眉盯着刘知荟,喃喃道:“错了。

” 柳桐倚察觉,悄声道:“张兄,怎了?这是公堂之上。

” 刘知荟缓缓道:“仅凭举动猜测,便可给人定罪,逼死家人。

天理何在?” 张屏低声道:“下官有事想和邓大人说。

” 兰珏一直留神张屏的动静,听到“错了”二字,不禁微微诧异。

卜一范亦发现到了,皱眉:“案旁二人交头接耳何事?” 邓绪欲拍惊堂木的手停了下来,看向张屏。

张屏亦看向邓绪,卜一范道:“邓大人,这年轻人像在和你打眼色。

” 邓绪道:“有话这里直说无妨。

” 张屏遂上前一步施礼:“大人,下官想看看嫌犯的双手,似乎有件事错了。

” 邓绪沉默片刻,侧门处忽然又无声无息出现一人,邓绪慢慢放下惊堂木,僵着脸道:“好。

” 兰珏不禁紧瞅着张屏,心道,千万别出什么岔子,你当就堂上这些人在看么?邓绪信了你才抓了刘知荟,若你此时再说抓错了,替他翻案,连本部院都得陪你一起死。

邓绪的好字落音,刘知荟两旁的侍卫立刻抓住他双臂,喀拉喀拉两声脆响,将其双臂关节卸脱,又往刘知荟口中塞了一团布。

卜一范悄悄凑近邓绪:“邓大人,堂下那年轻人为何要说错了?” 邓绪不语。

张屏上前验看刘知荟双手,指甲果然微微上翘,与旁边无连,但若不凑近仔细验看,很难发现。

再将其手翻过,贴得更近些,双眉又拧住,转身再施礼:“下官想要些墨汁,一张白纸。

” 邓绪简单道:“准。

” 左右送上。

张屏拿起刘知荟的左手,将其食指蘸了墨汁,向纸上按去。

堂上众人都变了颜色,陶周风道:“张屏哪,堂上不能做逼供强画押的事情!” 张屏道:“并非画押,乃是取证。

”举起那张纸看了看。

侍卫亦在盯着张屏举动,躬身禀报道:“大人,嫌犯的指纹上,似乎有个符号。

” 邓绪命张屏将纸呈上,皱眉一看:“指肚甚软,墨汁按痕恐不明显,还是取印泥来试试。

”又左右看向陶周风和卜一范,“二位大人见证,此只为取证,绝非画押。

” 侍卫又送上印泥,再拿刘知荟的左手食指按了一遍。

符文果然清晰,侍卫道:“像个番邦文字。

”堂上邓绪三人眼都一亮,忙命将纸送上。

张屏皱眉:“下官不解此符之意。

”看向刘知荟,侍卫掏出刘知荟口中的布,刘知荟冷笑:“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这个疤痕应是幼时烫伤,刘某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手上,自己亦是偶尔发现。

我若真是乱党,还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一品太医/太医署升职日记

小医医人,大医医国,从游方郎中到帝师太傅,洪文成了活着走进功臣阁的唯一一名太医! 文案二:又名《太医署升职日记》 皇帝抠门,贵妃跋扈,皇子体弱,太医署上下如履薄冰。 皇上偶感风寒,已有三日不思饮食治好了没赏,治不好有罪啊! 众太医纷纷使出浑身解数逃避, 刚来没多久的洪文被推出去。 众太医:完了完了,这孩子完了 然而:陛下胃口大开,赏! 贵妃又在撒娇卖痴,欲借太医之口骗皇上来,众太医纷纷秃头/

小精灵之第五天王

路德认为梦想的尽头,就是摸鱼。 所有的努力和受苦都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光明正大的摸鱼。 他的目标在旅行中变了又变,最终发现,这才是他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东西。 这是一个发生在小智刚刚踏上神奥舞台时的故事。 一个从迷茫中走出,逐渐坚定决心,不断成长的故事。 标签:宝可梦、宠物小精灵、口袋妖怪、神奇宝贝 /

时光和你都很美

婚后的林嘉歌,没多久就被时瑶逐出家门了,他为了回家,用尽所有的方法都没能成功,最后将目光放在了小包子的身上。 小包子听完林嘉歌的提议,和他勾了勾手指,软萌萌的回:合作愉快! 于是 小包子收到机器人的当晚,把时瑶骗到餐厅,偷偷对林嘉歌说:爹地,妈咪陪你吃饭。 小包子收到奥特曼的当晚,把时瑶骗到游泳馆,偷偷对林嘉歌说:爹地,妈咪陪你游泳。 小包子收到小火车的当晚,把时瑶骗到酒店套房,给了林嘉歌/

我是炮灰呀[快穿]

苏伊是一心想要退休的佛系大魔王,一朝穿成书中的小炮灰,后来,主角和反派们都叫她大佬。 炮灰一:霸总记忆中早逝的继妹 哥哥今天妹控了吗?(0-30章) 炮灰二:反派那又作又美的亲妈 白月光的小叔叔爱上她。(31-60章) 炮灰三:女主那容貌倾城的嫡母 残暴王爷霸上臣子之妻!(61-80章) 炮灰四:男配的小仙女未婚妻 不是说退婚,怎么还不退?(81-105章) 大魔王穿成小炮灰后的养老生活 /

官票

李明桥前往蓟原出任代县长。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当地四大局长开刀让他们让出霸占许久的位子。一场险象环生的博弈开始上演最终,李明桥非但没有扳倒四大局长,自己还在人代会换届中落选。就在山穷水尽之时,八年前的一桩命案逐渐浮出水面 /

wtw入赘伏黑家了吗?

最强咒言师降生在伏黑家 然后 这个世界多了两个最强 wtw和伏黑奈弥 如果说伏黑爹咪有了一对儿女后 日常大概是这样: 伏黑奈弥:我诅咒爹咪今天出门跌倒。 惠崽:姐,会不会太毒了点? 不会,刚好让他乖乖待在家里(笑) 爹咪:我家的大概不是个小公主,而是小魔王(点烟) 后来,伏黑奈弥进入咒术高专就读 这肯定是wtw的阴谋。 某术式杀手怎样都放不下心,直接转行在高专接了个活儿。 wtw:听说我们/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