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进退两难(1/3)

姚广孝的不请自来,朱明月不认为是“保媒”那么简单。

堂堂的当朝第一宰辅、第一军师,若果真那么清闲,岂不是要愧对世人的趋之若鹜?但是姚广孝不挑明,她就不会问。

正如她对一些与他相关的事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宫廷盛宴之后,紧接着就是大年。

这是皇上登基以来的第一个年节,朝廷上下都极为重视,包括皇宫在内,整个京城都在忙忙碌碌地筹备和庆祝;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喧嚣热闹,宵禁更是被一再地推迟。

大年初一的早上,各官员进宫去面圣。

也是在这一天,盖着皇帝玺印的诏书传至各部,正式启用“永乐”作为年号,并将这一年定为“永乐元年”。

在喜气且忙碌的气氛中,跟建文帝有关的一切,都成为往事。

年气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随后早朝恢复正常。

每日上朝,每有奏闻,皇上躬亲询问,亲自批阅,连寻常奏报都不假人手,除少有的几日能够短暂安寝,几乎一刻不停地在处理政务,夙兴夜寐,通宵达旦。

以至于连大字也不识多少的原北军武官们,也跟着忙得不可开交。

朱能是御笔亲封的成国公,因朝廷急需用人,被安排到了刑部暂代尚书职务。

“国公爷,您这是弄啥子吗?” “批文错了,错了,上面的字不是那么写的!” “又错了,印绶咋能盖在那地方!” 朱明月跨进门槛,就瞧见爹爹垂头丧气地坐在桌案后面,拿着官印不知所措。

在他身侧围着七八个身着文官官袍的书吏,摇头的、叹气的,还有几个抱着肩膀说风凉话的,脸上的轻慢之色显露无遗。

有几个官吏一着急,脱口而出就是家乡话。

朱明月这样看着,难免有些心疼。

比不得北平的大营,这里是京师,天不亮便要上早朝。

还朝后,百官又要到皇城中的各自衙署里面办公,一坐便是一整天,处理堆积如山的政务。

她爹是统兵之将,就算不去校场练兵,也不该做这些文臣之职,平白挨这份清苦。

叩门声。

——又轻轻敲了几下。

里面的人没反应,还在七嘴八舌地吵吵着。

领她们进衙署的那个官员有些尴尬,正想出声呵斥。

红豆索性也不敲门了,清嗓子咳嗽了一下,“各位主事,我说各位主事!” 刑部在皇城的东南角,是六部衙署聚集之地。

北面正对宗人府,正南是户部,斜角是翰林院,来往都是官员,甚少有闲杂人等。

众人一听居然是道女声,不由得抬头往门口看——却见是两个年纪尚轻的姑娘,丫鬟打扮的那个,臂弯里还挎着一个三层的红锦木食盒。

朱能一眼瞧见是自家闺女,就想站起来去接,被红豆的一个眼神止住了。

“各位主事见谅,我家小姐因担心老爷伤后未愈、错过进补的时辰,特地送些药来。

有所叨扰,还请勿怪。

” 红豆语毕,几个书吏愣了一下,面面相觑,“国公爷有病在身?” 朱能马上一捂心口,趴在桌上呻吟道:“都是靖难时候落下的伤,老毛病了。

要不几位先将这些批文做完,我再喝药也来得及。

” 衙署里面的几个人都是刑部的老官员,深知朱能是皇上面前的红人,哪敢耽搁?都悻悻地道了句“不敢”。

这时候,红豆挎着红锦木的食盒,俏生生地走了过去。

食盒里盛着热气腾腾的糕点,做了十几人的份。

官吏们不好拒绝,客客气气地将红豆请到旁边的耳房去了。

眼见着众人呼啦啦地离开,朱能狠狠松了口气,伏在桌案上长吁短叹。

桌案上横七竖八地摆着文册和檄文,有好些还是边关奏报,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大多盖有玺印,已经由皇上朱批过了,发到衙署来由刑部的官员具体执行。

朱明月在文华殿前伺候过多年,对这些最是熟悉,走到近前时,随手拿起其中的一张,看到边缘被压得有些褶皱,上面的字迹却很工整,明显是练过几遍才誊写上去的。

印绶的确盖错了地方,不能盖在皇上的朱批下面。

难怪刚刚那书吏急得直叫。

朱明月用手在上面一点,奇怪地问道:“这些奏本都是兵部的文书,却发到了刑部来,都要爹爹去处理的?” 朱能道:“还不是那些蒙古鞑子,前段时间把辽东给抢了,不仅杀人,还屠了城。

辽东防御甚弱,不抵抗,也没通报,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遭屠戮。

皇上大怒,当时就下令把都指挥使给砍了脑袋;当地还有很多官员,都要以渎职之罪惩处。

我正寻思着从何处下手呢。

” 朱能说到这儿,不由得一叹,道:“想当初镇守北平,一杆大纛摇过去,就把那些蒙人吓得跟什么似的。

别说是来犯,就算近些放牧,也得掂量掂量够不够咱们北军大营塞牙缝的。

现在可好。

唉,亏你爹一个统兵之将,干巴巴地窝在衙署里处理刑罚之事。

” “现在可不是北平打仗的时候,爹爹身在刑部,非兵部,算是半个文官呢!您想要怎样处理?” “蒙古鞑子给脸不要脸,打!” “可那帖木儿大汗已于行军途中病逝了,蒙古军也已收兵。

”朱明月指着最中间那一行,上面很清楚地写着。

朱能一拍脑门,“对了,太生气,给忘了。

” “前一位刑部尚书如何说?” “前任?前任早被打发回家种地去了。

” “那皇上呢,皇上怎么说的?” 朱能歪着脑袋想了想,“皇上让我……让我主要查办那些地方官,抓出几个来负责。

然后就是如何防御北平,做到长治久安。

” 皇上的一字一句犹言在耳,尤其是改元“永乐”后,没多久就被蒙古军给抢掠了,不查,实在不足以安天下。

“起初这事儿并没交到刑部,只是在上朝时,皇上一声声地问,底下大臣就是不吱声,气得皇上当时就摔了奏册……” 朱能回忆着当时的情景,不由得连声啧啧。

这时候,朱明月放下手中的文书,转身走到殿门口,把两扇门扉都给掩上了。

“爹爹觉得是朝臣们明哲保身?” 朱能冷哼道:“不然呢?” 朱明月道:“朝臣们明哲保身,同殿称臣的原北军也是?” 朱能瘪着嘴道:“他们不是,但他们也没有表示。

这倒是挺稀罕的……” “爹爹,事凡追查,必要追根溯源。

朝堂上群臣缄默,若非情由难堪,怎会无一人开口?”朱明月忽然觉得今日来对了。

朱能一愣:“什么情由难堪?” 朱明月道:“爹爹难道没想过,辽东防御为何如此之弱?朝臣们之所以不说话,莫不是因为他们都清楚地知道,造成辽东让蒙古军队犹入无人之境的原因,并非地方指挥使办事不力。

正是……” “是皇上自己的原因呢!” “皇上?” 朱能浑身一震,更加惊愣的同时,下意识地往门口望了一眼,发现女儿早就把门关上了。

“爹爹可还记得,太祖爷当年为何要将几位王爷分封到各地?” “屏藩。

”朱能道。

“没错,正是戍边屏藩,就在北方这一带。

”朱明月指了指桌案上的疆域布防图,“当年由宁王和燕王受命驻扎重兵防守,乃是为了抵御蒙古。

可随后的一场靖难,燕军大营一路往南开拔到了应天府;另一位镇守大将宁王的部众则皆被燕军收编。

再后来,北军扎根都城,宁王被徙居至江西南昌府。

自此,这北方之防,有,便等于无。

” 朱能听着女儿的言辞,好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片刻,又听她低声道:“哪里是朝臣们闭口拆台,是根本没法说、不敢说。

” 北平布防空虚,正是因为皇上自己离开了镇守藩邸,跑到应天府里推翻建文做了皇帝。

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当年太祖爷之命,说得严重些,更是“忤逆祖宗”,一旦深究起来,又会延伸到“谋朝篡位、帝统不正”上。

朝臣们各个心明眼亮,谁敢站出来多这个嘴? “乖乖,若不是把闺女你找来,明天上朝,我还指不定要怎么胡言呢!”朱能瞠目结舌,一时半刻都没缓过来。

朱明月叹道:“爹爹,庙堂不比中军大帐,一言一行都需谨慎才是。

” 朱能垂头丧气地抓着那几道文书,皱眉犯起愁,“不说不行,可说又说不得。

皇上只给刑部三天时间,逾期必罚。

这可如何是好?” 此刻换作其他人,首先想的,定然是将几个辽东的地方官捉拿起来严惩,将自己撇出去。

“诏命下到刑部之后,就没有官员给爹爹出主意?”朱明月问。

朱能忿忿地说道:“那些人,就恨不能赶紧抓几个来顶包!” 朱明月在意料之中,心里面仍是涌出一丝喟然。

忽地就想到,是否正是深知爹爹这般秉性,皇上才会放心将此事交给刑部。

“此事说难办也真是难办,”朱明月道,“但并非没有应对的法子。

” 朱能眼睛一亮,“月儿,你有办法?” 朱明月道:“爹爹可还记得一个人、一件事?” 朱能茫然地看着她,朱明月给他倒了杯茶,提醒道:“年节正月十三的时候,李尚书不是提出过一个建议吗?” 朱能摸着脑袋,跟着去回想,正月十三,皇上按祖制祭祀完天地回到皇宫,当时君臣们相聚一堂,的确是有一个叫李至刚的礼部尚书,提及北平是皇上承运龙兴之地,并建议皇上遵循太祖高皇帝另设一个都城的制度,把北平立为京都。

“李尚书倒是有这么一说,皇上龙颜大悦,当即就下令将北平作为王朝第二个京都,并下圣旨昭告天下。

可这与北平的防务有何关联?”朱能问道。

“若猜得不错,皇上应该是早有……早有‘迁都’之意。

” “迁——都!”朱能眼睛瞪圆了,愕然道,“你是说,皇上有意把整个都城都迁过去?” 这可是大事!满朝文武想都未曾想过! 朱明月道:“早前宫中的德兴太监来府上时,无意中提到皇上这段时间噩梦连连,哪怕是夙夜处理政务,也不愿意在寝宫里安歇。

这么巧,李尚书就提出了‘定都’的建议,而皇上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爹爹不觉得这很奇怪?” 那李尚书也不知是摸准了皇上的喜好,还是根本就被暗中授意,特意挑了个恰当的时候将此事提出来。

皇上当即将那道“定都”的旨意发出去,算是对群臣的试探,也是一种铺垫;而今北方布防空虚,又逢蒙古骑兵来犯,正好到了付诸实行的大好时机。

“从皇上的种种态度来看,他喜欢北平更甚于应天府,但是就算有心将都城搬过去,涉及祖制,又将耗费数年之功,不是那么轻易能去做的。

现在却不同了,北平的防务牵扯到朝廷安危,且是皇上自己结的死疙瘩,不能指责,不能深究,又想要彻底根治,不如用一个三全齐美的办法。

” “什么三全齐美的办法?” 朱能问完,自己就先恍然一怔,“你是说迁都?” 朱明月点点头,“一旦将都城迁至北平,重新回到燕军驻守之地,既能根治北方的隐患,又给了皇上一个台阶,并在一定意义上使得‘永乐’年号真正成为正统,解决了皇上心有所想、口却难开的事,难道不是三全齐美?” 此时此刻,皇上也许正等着一个人,将这个提议说出来。

“这倒的确是……是个好办法……” 朱能被说动了,有些激动,又有些踟蹰,很多之前从未想过的、没留意过的事情,他开始在心里仔细地琢磨。

但他又觉得满腹忐忑、心事重重,“这可是大事。

大事,需要慎之又慎……”朱能摩挲着那道奏本,喃喃说道。

是大事。

但皇上早就想好了,何时做、怎么做,只是时间问题。

“月儿,你是如何想到这些的?” 朱能看着她,有宠爱也有赞叹,说罢,又兀自道:“你瞧爹,差点忘了,我闺女原就是御前掌席,论资历,比起那些书吏来不知强出多少!” 朱明月道:“女儿哪有什么资历。

这事也并非只有女儿能想到,御门前的朝臣们一向最懂得揣摩圣意,怕是早也想到了。

只不过这差事最终落在爹爹头上,爹爹怕是要当那先出头的椽子了。

” 还有一个原因,朱明月没说。

天底下最出类拔萃的一群人,其实都集中在庙堂。

帝都易主之后,那些治国之才不是被株连,就是心灰意冷地出仕,现今围绕在皇上身边的旧部,再有能耐,一人也无法当百人用。

百废待兴,能臣缺乏,否则刑部掌印也不会推到爹爹的手上。

像这种弯弯绕的事,原北军并不在行,姚广孝能想到,但他身份特殊,没有立场去提。

归顺的建文旧臣们想到了,却也不会说,他们所有人的家大多在应天府,在富庶温暖的江南,谁愿意有朝一日突然迁至北平那种苦寒之地! 朱明月能预料到,一旦爹爹将这个想法在朝堂上提出来,会引起怎样的波澜。

朱能不知朱明月的千回百转,砸了咂嘴,无比豪情地道:“国公府有今日,皆赖天恩庇佑,舍身图报,舍我其谁!” 说到此,又笑着道:“前段时间你还说想回北平,现在不想回也得回了,正好借着了这个机会。

” 朱明月不由得苦笑,她哪里是那意思。

离开衙署,已是黄昏时分。

从通政司穿出来,出了内皇城,走到长安街西大街上,很多酒肆和作坊都开始打烊了。

走街串巷的小贩挑着扁担回家,剩下那些摆着的小摊,要赶在夜市来临、宵禁之前去城西。

街道两旁的房屋里,渐渐升起了袅袅炊烟。

红豆拎着食盒,一路撅着嘴,却是老大不乐意。

“小姐,奴婢以为那些点心是做给老爷吃的。

有几道的手艺还是跟北平府里过来的老厨娘学的,岂知被那些刑部官员给分食了个干净。

” “吴妈妈可是出了名的好手艺,居然肯教你。

” 原北平府邸里面的老人儿已经都过来了,长途跋涉,路上病的病,累倒的累倒,耽搁了很多时日,总算是一个不差地来了京城。

旧府邸里只留下一个老园丁看门。

若让他们知道,皇上有意迁都,几年以后很可能又要回北平,想必是要气歪了鼻子。

红豆笑着道:“吴妈妈说,小姐先是被接回老家,又一个人在苏州府里养病,那么多年,奴婢一直陪在小姐身边,她们是感激都来不及的。

” 朱明月望向远处夕阳温暖的余晖,含笑未语。

隔日上朝,朱能就在廷议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迁都”以守国门的提议报给了皇上。

皇上听罢,拿着那折子看了很久,从龙椅上站起来之后背着手踱步,来回来去地走了好久,半晌都没表态。

殿上百官,却是炸开了锅—— “迁都?当是乔迁还是建府!岂不知北平荒凉之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要重新规制。

这么浩大繁杂的工程,得动用多少人力,消耗多少物力?又得花上多少年!” “江南雨润物丰、水土富渥;北方却寒冷干燥,当地不产粮食,且不通陆运。

迁都之后,京城百姓以何为存、朝廷又以何为存?” “皇上刚刚登基,新朝未稳,百业待兴,天下之民也亟须安抚。

眼下却要大兴土木,且不说劳民伤财;应天府乃开国时定立的都城,离根断脉,岂不是会动摇国之根本!皇上切不可因一己之好而做出有损国祚之事啊!” 朝中诸臣一人一句,质疑和反对的声浪非常之高。

又尤其是最后几位,几乎是谏言耿直到了不惜触怒龙颜的地步。

朱能跟身边的几个同僚面面相觑,没想到仅是一个提议,就遭到这些文臣如此激烈而坚决的反对。

皇上在踱步,始终未语。

“迁都一说对社稷百害而无一利,成国公提出如此不忠不义之事,却是何居心!” “成国公的私心甚重啊。

北平是原燕军藩邸,一旦迁都,成国公便能衣锦荣归,好不风光!” 矛头,又直接指向了朱能。

“你说什么,老子什么时候有私心了!老子的祖宅在徽州府!”朱能反驳道。

那朝臣一甩袍袖,冷哼道:“只个人喜好,就不顾黎民百姓的死活。

这做法比奸臣、佞臣如何?说是私心已经留情面了!” 有些六科言官年轻气盛,为表明自己不畏权贵,当堂直谏,讲得一句比一句难听。

这下,原北军那些老将领再也忍不下去,纷纷气愤地反唇相讥,尤其是刑部的人,朱能名为暂代,却不能任由其他官员如此污蔑斥骂。

偌大的殿堂之上,文武官员就这样开始互掐,比比划划,唾沫星子乱飞。

有几个武将反驳不出来,不能动手,气得吹胡子瞪眼睛。

“臣等忠心,日月可鉴。

还望皇上三思。

” “请皇上三思。

” “请皇上三思。

” “请皇上三思。

” 此起彼伏的请求声,无数的文臣俯首叩拜,呼啦啦跪了一地。

皇上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来来回回地踱步。

跪倒的群臣又是一阵山呼万岁,激愤之情,溢于言表。

武官们梗着脖子站在原地,忿闷又有些无奈地瞪着那些倔强执拗的文臣。

过了良久,只听见传下来一句“再议”,皇上气急离开,将满朝文武都打发了回去。

朝臣们摇头的摇头,叹息的叹息,纷纷退出殿堂。

有的武将经过朱能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跟谁争,也别跟那些犟驴争,弄急了,人家可是要抹脖子的。

朱能本人也很受震动,同时不禁在想,难道会意错了?皇上根本没那打算要迁都。

定都北平,不过是年节喜庆,应个景儿? 没等他走出朝堂,迎面就过来一个太监,是御前伺候的总管,请他过去奉天殿侧殿议事。

朱能有些摸不着头脑,去后才发现很多北营老将领都在;还有些年轻的文官,都是新提拔上来的…… 衙署中,红豆在熬汤。

刚到下早朝的时候,官员们都从城门徒步走出来,等陆续回到刑部衙署,那汤刚好熬到了最香浓处。

汤汁的材料发挥到极致,一股浓香飘散,勾人津液。

这些官员多是一大早天不亮就离开府邸去上朝,骑马坐轿,一路颠簸,谁也不会吃很多。

否则上朝时坏了殿里面的气味,冲撞圣颜,有碍观瞻。

而后在朝堂雄赳赳气昂昂地辩论了两个时辰,早上那口粥,早就不剩了,饿得前胸贴后背。

“乖乖,是啥味道,那么香呢!” “这个时辰,各家各户都开始起灶了。

还能是啥味儿,饭味呗。

” “扯淡。

衙署在皇城,市井在城外,谁家弄饭还弄到刑部门口来了!” 刑部的大小官吏一边说着,一边跨进了门槛。

刚进门,那股味道更浓了。

红豆从袅袅炊烟中抬起头来,抡着勺子道:“回来的正好,这蘑菇汤刚做得,烦请各位趁热来尝尝!” 此时此刻,朱能被朝堂上的反驳之声砸得焦头烂额,又被皇上的侧殿“另议”弄得有些糊涂,一路往宫外走,半路上被两个官员一前一后地拉住磨叽了半天,心里既郁闷又烦躁。

回到衙署,就瞧见他手底下的一帮官员正围在桌子旁边端着碗喝汤。

气不打一处来。

可还没等发火,自己的肚子也“咕噜”了一声。

红豆见老爷回来了,忙从后面桌子上拿出备好的一碗汤,朝着他招手。

“可真有你的,居然跑到刑部衙署里面来熬汤,”朱能嗅着香味,咽了口唾沫,“小姐呢?” “刚刚府上来了几个宫里面的赏赐马车,小姐就让奴婢先过来了。

”红豆说完,将那汤碗端到他面前,“趁着还热,老爷赶快喝一口,去去身上的凉气儿!” …… 江南的冬日不比北方的漫长,据说是寒天冻地、大雪封门,鹅毛般的雪花能将整座城池都覆盖住,一眼望去,一片纯净的银白。

就如秦淮河上画舫中偶有唱到的,“年年雪里,冰冻莲足僵”,光是听一听,却是无法想象是怎样的寒冷。

应天府的冬日却很短,入冬以来阴冷阴冷的。

秦淮河面未尝封冻,变得一片黑色,被船灯照着,幽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在逃生游戏里当BOSS

这个世界有一个平行世界。只有被选中的人才会穿越过去,参加各种逃生游戏。白乐水也穿越了过去。不过他不一样,别的玩家在逃生,而他被安排当鬼。 系统:让我们登顶成为最大BOSS吧。 第一个副本:豪门疑云。 角色:新嫁的寡嫂。 角色基础设定: 1,你是个疯子。 2,你是个女装癖。 请宿主保持设定融入副本背景,不要崩人设不要被玩家发现鬼身份,淘汰求生玩家吧! 白乐水:这设定没错??? *******/

总裁她总是哭唧唧

沈宁馨毕业后进了家企业,做了一名实习生。 公司里氛围不错,工作也比较清闲,同事们都很照顾她,除了那个成天黑着脸,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冰山老板。 这个方案不合格,重新改。 你这单子做的是怎么回事,我之前告诉过你几遍了? 今天要是再做不完,晚上就别想走了。 沈宁馨感觉自己上辈子绝对作了孽,所以才会摊上这么个一点都不可爱的上司。 直到有一天她偶然发现了上司的微博小号。 今天大家下班后聚餐没带我,我好/

黑化男配是我同桌

蓝小鹊发现自己是一本书里的炮灰女配,同桌是会黑化的深情男配。 总有一天,同桌会因为失去女主而投放病毒,毁灭地球,导致蓝小鹊全家死无全尸。 这可不太妙! 为了拯救地球和自己,蓝小鹊天天热情洋溢活力四射,给同桌传递正能量思想,为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帮他疯狂追求女主,助他实现各种愿望。 但不知道为什么,同桌还是黑化了! 蓝小鹊欲哭无泪:我再也不对着你念八荣八耻了,你先松手好不好。 晏改/

大国重工

冶金装备、矿山装备、电力装备、海工装备一个泱泱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重型装备工业。 国家重大装备办处长冯啸辰穿越到了1980年,看他如何与同代人一道,用汗水和智慧,铸就大国重工。 /

讨情债

文案1: 傅可的女友劈腿,她果断分手。 虽然一滴眼泪没流,但好友还是说带她去快乐一下。 但人刚在快乐现场坐下,公司一个电话打来,要求她去机场接公司高薪聘请的法语翻译。 领导:对方叫喻近期,是诚翻公司的明星翻译,这是她照片,别认错了。 傅可看着照片,眼皮跳了一下。 她怎么会认错? 这可是她六年前睡过的青梅。 文案2: 喻近期人好看声音好听,一口法语说得极其流利,公司的新项目因为她的到来,进展/

打工狗勾只想吃咒灵

九津珀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只萨摩耶,他有着雪白柔软的长毛以及天使一样的微笑。 虽然食量大了点,食谱奇怪了点但也没有人规定,萨摩耶不可以吃咒灵和妖怪嘛! 在寻找好友的路上,身边奇怪的人逐渐增多。 会搓黑球有着奇怪刘海的饲主+1、讨厌的白毛六眼+1,友善的同班同学+2,图谋不轨的长发除妖师+1 刚找到好友没几天,便和只花狐狸滚作一团进了扭曲的时空,身边增加了n个奇怪的刀剑付丧神。 九津珀被散发不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