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6(3/3)

花的脚步走,就赶到了山西高平。

正是六月时节,高平的野生黄荆条花开得漫山遍野都是。

管桩桩有时会给一个诗意的比喻,说那是大自然的心花一朵朵开足了。

时间很快走进七月、八月。

河南的芝麻开花了,他们就折回去赶芝麻花。

阳光、花香、温暖,似乎还有父亲的气息,淡淡的,有一点点甜。

管桩桩想,在路上,自己的脚印没准儿会和父亲的脚印重叠呢,自己这回搭帐篷的地方,是否正是父亲上回停留的那片地?这样想的时候,管桩桩心里会有一片朦朦胧胧的幸福与安详。

九月到来,管桩桩他们就不去更远的地方了,他们当然可以一年在路上追着花走,一年都活在春天里,如果他们愿意的话。

但是,他们在九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回家。

管桩桩一直在说“我们”。

“我们”,从前是他和他的蜜蜂,现在是他和妻子和蜜蜂。

让妻子待在自己和蜜蜂之间,管桩桩心里的欢喜没法和外人道,但他就是这样排序的。

从前,管桩桩回家是要看母亲,现在回家,是看母亲和自己四岁的儿子。

管桩桩在独自赶花的第三年结的婚。

管桩桩觉得自己的心旖旎如四月的油菜花田,但他是多么腼腆多么羞怯啊。

倒是他的新娘大方、主动。

她主动跟他说,她嫁给他,就因为他是个赶花人。

她说一个赶花人,成天跟那些花啊蜜蜂啊蜂蜜啊在一起,他的脸虽然被太阳晒得黑里透黑,看上去远比实际老,可他的身体是年轻的,心透得像孩子。

这样的男人不会对妻子不好,就算偶尔不好,也不过小孩子赌气,不是大事。

管桩桩仔细看妻子的脸,又拿起妻子的白手翻来覆去地看,他觉得这个女人的话真英明,这个女人真了不得。

结婚第二年,他们一起上路赶花了。

生活真好。

管桩桩叹息一般在心里说。

从前管桩桩听父亲说,做赶花人,就是“做神仙、做老虎、做狗”。

所谓做神仙,是说养蜂人到了转场的地点,和周围村子的人关系打点好了,蜂箱卸好了,帐篷搭好了,天却下起雨来了。

下雨蜜蜂采不成蜜,养蜂人没事干,就会穿着干净衣服去周围溜达,或者去另外的赶花人那里聚会喝酒,优哉游哉,仿佛神仙。

做老虎呢?就是要赶场,要把蜂箱钉好装车,要卸车,在产蜜高峰期,要摇蜜、要起蜂王浆,忙得养蜂人跳着走,像跳老虎。

至于做狗,是说常年颠簸的苦,到了转场地无处落脚的苦,在住户附近凑合的苦,不敢得罪地方上人的苦,活得跟个狗似的。

但是,就算遇上这种种的苦,在管桩桩那里都有心力去化解。

自从有了妻子之后,他觉得自己简直有使不完的力。

这点点烦难,算得了什么呀。

四月的一天,管桩桩在如海的油菜花田间忙着摇蜜,抬眼的间歇,看见一辆汽车一颠一颠地向自己这边开来,因为太忙,他没十分在意来人,他猜他可能是来这里采风的艺术家吧,反正每年管桩桩都会和类似的旅游者、画家、摄影爱好者相遇。

那人倒安静,顾自忙自己的,停车,选地方,搭帐篷。

黄昏收工后,那人来到了管桩桩的帐篷前,主动请管桩桩夫妇喝了点啤酒,吃了点铁盒子装着的食物,管桩桩就用蜂蜜水招待来人,还挖了一大勺蜂王浆劝客人吃,管桩桩说:你吃了吧,保管你这一年都不得感冒。

第二天,当他们又忙着摇蜜时那人开车走了,只把一顶帐篷留在那里。

那人傍晚归来,果然带着如枪炮的照相机,折过管桩桩的帐篷,再次请他和妻子吃先一次吃过的东西,和他们聊天,问他们的收入,每年赶花的线路,零零碎碎的话。

管桩桩问他是不是记者,他说不是。

那你是做什么的呢?那人就在一个本上画了一座很好看的房子。

你是个盖房子的?那人呵呵笑了,说差不多,是收拾房子里面的。

管桩桩推测说,那你是个泥水匠了?刷房子的吧?这倒真是不像。

但是,就算猜错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二天一大早,那人就拔帐篷走了。

看着他的车子像来时那样一颠一颠地开走。

“嗨,他倒是赶场赶得快呢!”管桩桩心里说。

一个理想油然产生,并迅速生根,转眼枝繁叶茂。

管桩桩想要一辆能装得下自己和妻子,以及五十箱蜜蜂的大车子。

那样,在往后赶场的日子里,车子就是他们的房子,是他们在路上的家,车子的样子大概就是大卡车的样子,改装后一边摆放蜂箱,一边做他和妻子的起居间。

那时候,自己就开着这车,带着妻子和蜜蜂,在青空下追赶着鲜花的踪迹,他们到达的区域将会扩大,他们要从海南沿海北上,要去云南罗平、贵州安顺、安徽歙县、江西婺源、江苏兴化、甘肃陇南、新疆昭苏大草原,还要去青海湖,去陕西汉中……那都是他听别的赶花人说过的地方,他们夸说那些地方的美,说那里的油菜花田是世界上最动人的风景。

开着那辆车,追着赶着,没准他们就把中国走遍了呢。

自从有了这理想,管桩桩觉得日子真是空前的美好。

姑娘楼

人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莲雾村嫁出去的姑娘,哪怕是水,也能绕流回来。

城市像一只大章鱼,爪子一伸,莲雾村就被揽进章鱼嘴里了。

村子的地不可抗拒地被征了去。

征了只能征了,像大多数的城中村一样,村民用自己的地换来分红,换来高楼上的房子。

莲雾村那些没有儿子只有姑娘的人家会多分到一套小小的住房(当然这套房子是要交纳一部分建房基金的),以方便那嫁出去的姑娘照顾老人。

村人给这类住户聚集的那栋楼起个温暖的名字:姑娘楼。

现在,一个叫苟福的年轻人和莲雾村的姑娘楼有了关系,和莲雾村姑娘楼的一扇窗子有了关系。

说苟福吧。

苟福一次和人抬杠,争论山里人为啥吃苦耐劳。

我告诉你为啥!比如我要挑一担大粪从村里到山上的洋芋地,半山上我不能歇,我一歇,粪桶就倒了,我得咬牙挣扎到自己的地边,才能放挑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把隐忍当成了习惯。

听的人觉得苟福的语气虽然粗暴些,但话有道理,服了。

苟福不是抱怨,相反,他是感恩知足的,是少见的懂得满足和感恩的人。

苟福说自己以前要挑大粪,但那时不乏力气,一气把粪担挑到地里,不是多难为的事。

后来,苟福进城了。

苟福从一个建筑工地上的小工开始。

不再挑大粪,苟福喜滋滋的,他那么喜悦着能参与一幢幢高楼的生长,就像笋子从地壳冒出来,吱吱地往空中长。

这是苟福的联想。

几年后,苟福从小工变成领工。

他越发喜滋滋。

苟福做梦都不会想自己有一天会接工程,会召集建筑工人,会做小老板。

但是命运对这个爱笑的人也是笑眯眯的。

苟福真从一个同乡手里承包了一幢小楼的建设。

那幢楼有个别致的名字:姑娘楼。

掰着指头算,苟福进城才八年。

八年,他走了多远啊。

比在山里翻越几座大山可是远多了。

苟福说。

这座被莲雾村人称做作姑娘楼的楼上有一个姑娘看上了苟福。

那是一个好美丽的姑娘,苟福把自己和这个姑娘的姻缘巧合看成天赐。

可不正是天赐的嘛,若是自己那天快一步慢一步,不就遇不上那个爆了摩托车胎的姑娘了么?那他就没法帮那姑娘把车子推到修车铺子,若是那姑娘那天没有忘带钱包,他不也就没机会给姑娘垫钱,也就没机会再见那姑娘了么?可见自己实在是个幸运的、有福的人,他甚至感激父亲给了他苟福这个名字。

一来二去的,那姑娘看上苟福了。

我可是山里人,只有一个老娘,几间瓦屋,几亩山地,我贫呢。

苟福说。

我有老父老母,我连地也没有了,地要盖房了,不过,我能在“姑娘楼”里分得一套小单元房子。

这个叫莲巧的姑娘说。

苟福觉得这个城里姑娘真善良,怕自己不愿意两人相好似的。

于是苟福用抒情的、真诚的语气跟莲巧说,他很幸运能遇上她,更感谢她能看上他这个山里的孩子,他是有力气的、有良心的,他愿意一心一意对她好。

不久,苟福确定自己将要建设的那幢楼恰是莲巧村里的姑娘楼,一想到自己一手建起的楼里,将有一扇窗子是属于莲巧和他的,苟福觉得这真是世上最美好的期待。

那幢楼开工了,打地基了,出地面了,一层层长高起来了……苟福觉得自己从来都没有现在这么幸福过,幸福得想要摇摇摆摆的了。

姑娘楼交付验收的那个晚上,苟福对自己奢侈了一下,他把每户的灯都拉亮,他慢慢绕楼房一圈,仰望每一扇亮着灯火的窗子,感受一种深沉的晕眩感。

透彻骨头的幸福是晕眩的。

苟福总结自己的感觉。

莲巧,不管哪扇窗子属于咱们,我都喜欢。

每一块砖都是放心砖。

莲巧你放心,我要对得起你,对得起我们将来的好日子。

苟福看头顶那片星光一样的灯火,觉得春风刮过无人野地的声息像极了自己的心声。

大野地

现在是夏收之际,五月的阳光在大野地流荡,把麦子的焦香四处播撒。

大野地的深处,有一个黑点慢慢移动,慢慢地,越来越近,直至看得分明。

看分明了,是一对拉着板车的老夫妇。

老夫妇确实够老,但你却难判断他们的具体年岁,也许六十,也许七十。

长途的跋涉与劳累,加上夏天骄阳的暴晒,使他们看上去苍老委顿得犹如两截枯木桩子。

望不到边际的麦田和他们身后的景象比,已是另一片天地,平地使他们的板车走得略显轻松了些,现在,是老妇坐在板车上,老夫拉车。

老妇怀里搂着一个通常被称作蛇皮袋子的大口袋,没人知道,里面装着的是馒头,形状、大小、成色不一的馒头。

看得出,它们来自不同的厨房,出自不同女人的手。

当然,袋子最底下,有十二个馒头看上去是一样的,那是老妇从家里带出来的,她亲手蒸的馒头,家里旧年的最后一点陈麦子,陈麦子蒸馒头劲道,儿子最爱吃她蒸的馒头,因为揉面团下了功夫,口感瓷实,劲道,就这点诀窍。

想到儿子,昏昏欲睡的老妇振作了一下。

她眯着眼睛尽量向大野地的远处望,她嘱咐老夫停车,她下了车,活动有点麻木的腿脚,走进路边的麦茬地,蹲下去,站起来的时候她手上是两个沉甸甸的麦穗。

她呼喊老头把车停稳,腾出手和她一起去捡拾麦穗。

他们果真捡拾到了一大把麦穗,他们在一个无风的垄沟点燃了一窝麦茬,用麦茬燃起的火焰烧熟了麦穗,把焦黑的麦穗在手心揉搓后,吹掉麦壳,张大嘴巴,把麦粒投进各自的嘴巴。

慢慢咀嚼,吞咽下去。

这就是他们的午餐了。

他们一路上除了偶尔向人讨要吃的果腹,这是他们最自在的午餐,因为在他们看来,从不动声色的大地那里讨施舍总比从表情丰富的人那里讨要安心些。

他们从北方来,向南面走,一路上,他们总有麦穗可捡。

他们尽量减少去村庄讨要的次数,妇人每次在向人家伸手的时候总要鼓起勇气说,要是有馍馍,就给我一个馍馍,一个就好。

有次她刚刚走到一家的大门边,就迎上一股麦香气,老妇沉迷住了,她像中了蛊的人似的迷迷瞪瞪地说,我闻见馍馍的香气了,我就要一个馍馍,请给我一个馍馍吧。

那刚好走出来的年轻女人把老妇脸上的沉迷当成了赞赏,当成对她蒸馍手艺的最高赞赏,一高兴,就给了老妇两个刚出笼的大馍馍,说,就让您老先尝尝我家新麦子蒸的馍馍吧。

老妇捧着两个馍馍回到板车边上,她和老夫轮流闻新蒸馍馍的香气,仿佛香气也能填充他们的辘辘饥肠,最后,那两个馍馍还是躺到了板车上,躺在靠近车前辕的木板上,在那里,被夏天的骄阳迅速暴晒成了两坨馍干。

老妇人闻了闻,麦子的香气大不如前了,但她还是把两个缩小了的干馍馍放进蛇皮袋子里,她听着袋子里克拉拉的响动,像富翁听见金币响一样感到宽慰。

她想,这些馍馍,足以给她儿吃上好几个月的。

老夫老妇的儿子,他们唯一的儿子进监狱快一年了,儿子三番五次地捎信给父母,说,别人都有家里人去探看,唯独他没有,为此他被同监室的人嘲笑。

这一次,儿子更是说了狠话,要是父母嫌弃孩子了,现在就断交。

断交这话伤了老夫妇,老夫连夜去把放在后窑的板车修理了,他们决定拉着板车去看儿子。

板车在白天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他和老妇可以轮流在上面坐着歇息,晚上打开铺盖还可以供他们栖息,这样,能省下来去的盘缠。

他们早算好了,一定要在出门的第八天赶到儿子所在的监狱,因为那天是探视日。

现在,趁这对老夫妇还在路上,让我们来想象一下,那袋差不多和他们一般苍老的馍馍干,被小心翼翼地推到那个年轻人面前时的情景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佟娘娘的养崽日常

末世生存两年,在如愿为自己儿子报仇后,童瑶意外来到了历史上的大清朝,成为康熙皇帝的贵妃佟佳氏。 没有求生欲的童瑶对这锦衣玉食的生活提不起任何兴趣,宫斗是什么?没兴趣!皇帝的宠爱又是什么?能吃吗? 直到见到原身的养子后童瑶爆发了,谁敢动老娘的儿子?不就是宫斗?谁怕谁啊!不斗的你们哭爹喊娘,你们不知道老娘的厉害。至于皇帝的宠爱?分分钟手到擒来。 童瑶:儿子在手,天下我有,至于宫斗和男人,那不过/

和前男友一起穿到23年后

褚晴高三最后悔的事,就是身为学渣,跟学神戚未晨他谈了恋爱,导致整个上半学期都被逼着学习 忍了半年,她终于提了分手,结果下一秒双双穿到23年后,跟刚满18岁的儿子成了同班同学 嗯,儿子是他们俩亲生的 褚晴看着眼前五分像自己、五分像戚未晨的少年,崩溃了 更崩溃的是儿子随她,也是学渣 更更崩溃的是,两个人在几次考试都倒数后,被戚未晨强押着开始补课,学不好就挨罚的那种 一连被罚多次,学渣儿子愤而反/

老婆是顶级Alpha,我该怎么办

努力做个学渣 清冷蔫坏攻 你混我也混 疯批美人受 容时从小就是学神,俊美人狠,战功赫赫,不到三十岁就晋升少将,公认的顶级Alpha,却意外卷入权利斗争中,因拒绝强|制匹配而身陷囹圄。 再次醒来,他回到了十八岁。 看着刚到的入学通知书,他决定隐藏锋芒,调查真相。 开学典礼上,容时一句我是来混日子的。引发轩然大波。 作弊入学、废物点心、逃兵之子的话题在军校里热议。 他以为这样就足够低调,却还是/

芈月传

郑晓龙执导、孙俪、刘涛主演的电视剧原着小说,唯一正版,全网独家!继《后宫甄嬛传》后2015年令人瞩目的史诗巨献!女性大历史小说开创者蒋胜男壮阔演绎中国首位太后的惊世传奇!她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传奇女性。太后一词由她而来。太后专权,也自她始。她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高祖母。她沿着商鞅变法之路,奠定了日后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到现在都还有学者坚信,兵马俑的主人其实是她。在芈月爱恨情仇、波澜壮阔一生的叙/

全服第一炼器师[全息]

不可一世矜娇美人X假正经真腹黑先生 帝国上将邵严因伤退役,回家继承十几颗矿星家产,一跃成为帝国最想嫁男人榜首,追求者不计其数。 但据小道消息称,邵严目前已跟一人同居,对方只是个平平无奇帝星学生,且无父无母,性格懦弱,还是个F级的垃圾体质,看着甚是好欺负。 很快就有上将狂热粉丝将人堵在学院门口。 你和上将怎么认识的? 司星辰眨着一双小鹿眼,糯糯道:网上玩全息游戏认识的,我卖他装备。 狂热粉丝/

我真的不想继承家业

顾倾酒是顾氏集团总裁走失多年的小儿子, 受尽千辛万苦,终于被接回了顾家。 只可惜他听信小人谗言,费尽心思和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争夺家产, 又被小人陷害,最后落得个惨死街头的下场。 好在老天爷给了他一次机会,他重生了! 顾倾酒重生到了刚刚被亲生父亲接回顾家的那一天, 这一次他没有再和亲哥哥亲姐姐耍脾气, 而是乖乖叫了声哥哥好,姐姐好, 从此他多了两个弟控哥哥和一个弟控姐姐。 霸总大哥顾倾雷:倾酒/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