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东西,吸多了,能把我们全废逑了。
”停顿了一下,说了句,“还是茶叶好,喝了强健筋骨,明目醒脑。
” 程正光惊愕不已。
狼王道:“我们现在去看卖茶叶的。
” 三人转了几条街,眼前一座大戏院:绍兴戏班。
程正光来了兴致:“大哥,难得进城一趟,我们去开开荤。
” 狼王千人斩大手一挥:“看看。
” 戏班的大门口,用一块红布帘子遮挡着,门口有一个壮丁看守大门。
壮丁一看到狼王等人,远远就问:“三位大爷,今天演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们戏班的压箱之作,包厢已经满了,不过还有几个座位……” 程正光扔给他一锭银子,喝道:“带路,给大爷选个好位置。
”一锭银子买两张戏票绰绰有余,可看门的壮丁有些为难:“大爷,好的位置真的没有了,要不,我给两位爷预留明天的位置?” 程正光正欲发作,狼王却道:“也就随便看看,带路。
” “大爷请。
” 三人进了戏院。
戏院也是窨子屋,只是第一层的格局和寻常的窨子屋不同。
戏台搭在天井之中,戏台里面和外面黑压压坐满了人。
二楼的雅间门和窗户大大开着,里面的人从门窗往戏台上看。
只有靠近大门口处有一两条凳子没有人。
狼王千人斩他们坐在最后,伸长脖子往前看。
戏台上,丝竹哀怨,琴声悠扬,缠绵悱恻。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个长剧,从两人在书院结缘、结拜、结怨、结恨,再到相知、相爱、相送、相许、相误、相会、相怨、相逼、相抗,直至最后相殉、化蝶,双宿双飞。
狼王看得津津有味,忽然程正光拽了拽他的衣角,并在他耳朵边小声说:“大当家的,你往左边看,倒数第二排,最里面两个。
” 狼王抬头一看,发出低低的一声惊叫:“逑啊……”陡然意识到了不妙,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幸好前面的人都看得入迷,没有注意到狼王的惊叫声。
里面坐着一男两女,正是余海风、刘巧巧和王熙美。
虽然两家大人已经有了明确意向,两人又彼此相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规矩摆在那里,但若是想见面,便不得不拉王熙美过桥,三人为公嘛。
程正光认识余海风,狼王也认识余海风,只是他们不认识刘巧巧和王熙美。
狼王望着余海风,久久没有移动目光。
程正光不知道原因,在他耳边低声说:“大当家的,我们先出去吧!”程正光和狼王虽然化过装,还是担心被余海风认出来。
狼王恍若梦中一般。
程正光心中大为奇怪:“大当家的……” 狼王终于回过神来:“怎么?” 程正光用眼神示意,站了起来,往外走去。
狼王又看了一眼余海风,跟着出了戏院。
三人走到街角,看看四周没人,程正光凑过来,凶狠地说道:“大当家的,那小子是风云商号的大少爷余海风,嚣张得很。
我们等他看完戏出来,背后捅他一刀,把他做逑了。
” 狼王喝道:“捅个逑,这个人杀不得!” 程正光一惊:“怎么杀不得?” 狼王顿了顿:“老子说杀不得就是杀不得。
回山里之后,你要告诉所有的兄弟,就是把洪江城里的人杀光了,也不能杀他。
” 程正光张口结舌。
狼王继续道:“还有他身边那两个小娘们,也不能杀。
” 程正光点了点头:“是。
” 狼王双眉飞舞:“走,回万花楼,喝酒玩女人。
” 程正光问道:“大当家的,不是要找少当家的吗?” 狼王千人斩道:“不找了,少当家的鬼点子多逑得很,不用我们担心。
” ※※※※※※※※※ 天还没亮,余海风早已经出门,急急来到忠义镖局门口。
洪江的凌晨,就像一个洗尽浮华的美少女,正在酣梦之中,又是一种景致。
不见灯光,只有天幕上挂着星星,东方一线熹微,窨子屋就像某种古代的符号一般伫立着,雄鸡此起彼伏地啼叫。
余海风是来等刘巧巧的。
由于多方努力,洪江民团已经初步建立。
几天前,守城队已经开始出操,今天是护城队第一次出操。
因为是初建,民团的人数有限,守城队还只有三十多人,护城队也不过一百多人。
尽管人数不多,但既然是建立了队伍,就一定需要后勤补给,尤其是守城队,需要吃饭需要发饷,这些钱没有来源,只能从洪江的商户中募集。
募集粮饷的任务,就由余兴龙、王子祥和老布三人负责,这三人在洪江可谓德高望重,只有他们出马,才有足够的号召力。
民团的事既然是刘承忠和马占山领头,刘马两家的晚辈,自然全都到齐。
马家的年轻一代很多,除了那些未成年的,仍然有十七人。
刘家两兄弟,各有两个儿子,余家的儿子倒有不少。
余兴龙这一支,有十个儿子,在洪江的有四个。
而整个余氏家族,在洪江已经五代人,目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二十多个。
王家老大有五个儿子,其中两个超过了三十岁,未列入。
老二有四个儿子,来了三个。
老三王顺清自然不能落后,也把三个儿子送来了。
老四王顺喜没有纳妾,妻子张文秀给他生了二儿一女,全部送到长沙读书去了。
刘巧巧自小习武,也想为保卫家乡做点贡献,她和父亲一说,父亲同意了。
刘巧巧主动要求参加护城队,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可以每天见到余海风。
余海风虽然想和刘巧巧一起上操,却不敢大鸣大放地约她,只能悄悄地躲在忠义镖局的门口,等刘巧巧出来。
余海风刚刚将身子藏好,便见不远处有一个人走来。
因为太熟悉,仅仅只是看一眼身形步态,余海风立即知道,此人是弟弟余海云。
余海云也爱着刘巧巧,哪怕余家内部已经明确,准备让刘巧巧和余海风定亲,余海云也不想放弃,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往刘巧巧身边凑。
这件事,还真是余海风的大麻烦。
如果换了别人,他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办法,将情敌打败,问题在于,这个情敌是自己的亲弟弟,麻烦就大了。
对此,他有些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快点把亲事定下来?只要正式定了亲,三媒六证,弟弟应该会渐渐打消追求巧巧的念头吧。
余海风有点摸不清父母的意思。
按理说,他年龄不小了,若是别人家,这种年龄早已经做父亲了。
可他的婚事,父亲是不太管的,母亲倒像是不很着急,舅舅的态度似乎也是冷冷的。
这一切令他不解,难道说,舅舅并不希望他娶巧巧,相反,希望促成海云? 为此,余海风痛苦不堪,却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他唯一期望的是,四月花朝早点到来,只要这个好日子一到,余家请了媒人,到刘家定下亲事,这个事,大概也就不会有变数了。
余海风躲在树后想着心事,弟弟余海云倒是没有半点顾忌,在忠义镖局前面走来走去。
忠义镖局的门开了,走出一群人,领头的是二姑父刘承忠,后面是承义叔。
在两人后面,走着刘家的几个晚辈,刘巧巧身在其中。
余海云也看到了这群人出来,一开始,他似乎想躲开,可毕竟他离大门太近,刘承忠一眼就看到了他,首先打了招呼,他只好站出来,分别向刘承忠、刘承义问好,最后跟着这群人一起向城外的江滩走。
余海云直接走到刘巧巧身边,两人之间的距离很近,而且有说有笑。
这一切,被躲在树后的余海风看得真切,心中有一股特别酸的滋味翻滚着。
如果这个人不是自己的亲弟弟,余海风肯定会冲上去,将此人狠狠地揍一顿。
可事情一牵涉到至亲,处理起来就棘手了。
满腹醋意的余海风不得不远远地跟着。
昨天,余海风约刘巧巧以及王熙美去看戏的时候,刘巧巧悄悄地告诉他一个消息,洪江城的富商家族,想和刘家结亲的不少,已经有好几家托人来探刘家的口气。
一家养女百家求嘛,刘家有女初长成,既是花容月貌,又是富甲一方,谁家若是和刘家联姻,在洪江的社会地位,就会猛地向上窜一截。
刘巧巧只不过当笑话在说,或者说对自己的心上人说点体己话,余海风听了,却是心惊肉跳。
他很想告诉父母,不要等什么四月花朝了,快点托媒人去提亲吧,再晚了,还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
可是,作为后生晚辈,这种话,他实在说不出口。
操练场在城外,沅水边的一块滩涂之地。
洪江城里寸土寸金,根本找不到适合的操练场所。
守城队由马占山统领,已经训练几天了,看上去有模有样。
护城队就比较麻烦,才训练几场,刘承忠已经意识到,这事玩不下去。
他带镖师,有金钱来维系,官员带军队,有权力来维系,而现在这个民团,什么维系都没有。
比如本城首富张祖仁的儿子张金宝,人长得实在太胖了,乍暖还寒的天气,才训练几下,就全身冒虚汗,再让他练下去,他不干了,刘承忠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可不干还不行,一来,洪江人会笑话自己,二来,土匪真的袭击洪江,如果一个人没有,就只能任人宰割。
有什么办法?第一天训练的时候,护城队到了三百多人,第二天,就只剩两百多了。
到了今天,张眼望去,只有一百多人。
再看看守城队那边,都是平民子弟,又是拿饷银的,自然积极,马占山说什么是什么。
到此,刘承忠才明白,马占山果然是滑头,当初把护城队交给自己,原来是藏了私心。
现在,刘承忠才知道什么叫骑虎难下。
继续走下去?明天说不定只剩下十几个人了。
不训练?他怎么向洪江的父老交代?若是真有土匪来攻,他就是洪江的罪人。
余海风来到操练场,放眼一望,也有些傻眼。
他被安排为队长,他这个队,原本有十五个人,分成三伍。
伍是军队最基层的建制,五人为一伍,据说是管仲创立。
不过,按照管仲的建制,十伍为一里。
一里就是五十人。
刘承忠如果按照这个办法建制,所有人也只能建成两里。
为了将来的发展,他搞了点自创,以三伍为一队。
余海风这个队,主要基础,就是那天在太白楼喝酒的慷慨之士。
没想到,这些人喝酒慷慨,真的吃苦,就一点都不慷慨了。
才不过三天时间,一队仅剩了五个人,只够编成一伍了。
余海风还在为此悲哀,却见马智琛跑过去和刘巧巧套交情。
马占山统领守城队,马家青年却在护城队。
马智琛被古立德招募到了麾下,却又一直住在洪江,他到底在替古立德执行什么任务,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
同时,马智琛也是护城队成员,每天早晨都要参加操练,余海风在此处常和他见面,但因为众目睽睽,两人也不好说话。
对于马智琛的神秘职务,余海风有些好奇,甚至觉得,如果有可能,他也愿意替古大人当差,只不知古大人还要不要人。
马智琛显然也在爱着刘巧巧,这是一个不妙的信号。
余海风正有些不知所措,却见弟弟余海云快步向马智琛走去。
“离我表妹远一点。
”余海云发出警告。
刘承忠在一旁吹哨子,发出集合号令。
就算余海云不过来,集合号一响,马智琛和刘巧巧也会分开。
而现在,余海云逼了过来,马智琛自然不肯退缩。
刘巧巧冰雪聪明,一看余海云的脸色,就知道可能出现麻烦,立即说:“表哥,集合啦。
” 马智琛年轻气盛,哪里把余海云放在眼里,当即回道:“关你什么事?” 余海云不理刘巧巧,而是对马智琛说:“我叫你离我表妹远一点,你听到没有?” “我想离谁近一点,碍你什么事?” 见马智琛说话很不客气,余海云早已经按捺不住。
马智琛刚刚说完这句话,余海云已经出拳,一拳打在马智琛的腮帮子上。
马智琛没料到余海云会出手,猝不及防,虽然做出反应,准备跃开,毕竟是晚了,拳头已经打上了脸。
马智琛年轻气盛,哪肯吃这种亏,当即大叫一声,拉开架式,和余海云干起来。
如此一来,大麻烦出现了。
整个江滩上,只有两队人马,一队是守城队,那边已经开始列队,训练即将开始,主持训练的,是马智琛的父亲马占山。
马占山有三兄弟,二弟马占林,在和野狼帮的战斗中受了伤,此刻还在家里养伤,站在马占山旁边一起指挥训练的,是马占山的三弟马占坡。
马智琛这一辈,有十几个人,加上白马镖局的镖师,一共几十人,均参加了护城队,此刻就站在刘承忠这边的队伍中。
马家人对马智琛这个另类也说不上有多深的感情,彼此甚至有较深的矛盾,可在一致对外的局面下,他们是绝对团结的。
马家哪容自己人受到欺负?呼啦一下,冲上了一大堆人。
余家人更多。
余兴龙的父亲有三兄弟,余兴龙本人,有兄弟五个,堂兄弟七个,到了余成长这一辈,堂兄弟已经有三十多个,而余海风这一辈,堂兄弟超了一百多人。
目前在场的,就有三十多个,加上刘家的王家的,后生一辈,有五十多人。
这些人原本就对白马镖局的嚣张不满,此时便找到了发泄的机会,也都围了过来。
余家和刘家的人中,有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余海云的舅舅崔立,另一个是忠义镖局的镖师朱七刀。
朱七刀比较冷静,只是在一旁观战。
崔立的脾气要火爆得多,他作为余家的舅舅,毕竟要站在自己人这一边,因此,早已经做好了动手的准备。
余海风没想到出现这样的结果,大吃一惊,连忙冲过去,拦在两人之间。
余海风说:“不准动手,有话好好说。
” 无论是马智琛还是余海云,都不可能停止,各自出手,最后,全都打在余海风的身上,眨眼之间,余海风已经挨了好几拳。
幸好刘承忠的反应快动作更快,一步跨过来,伸出一只手,抓住余海云出的拳,轻轻向旁边带了一下,将余海云拉到一边,又伸出另一只手,将马智琛攻来的拳化解。
“都给我住手!”刘承忠大喝一声。
两边已经形成对阵,见刘承忠发话,所有的动作,也都停止下来。
也就在这一瞬间,刘承忠出手了,抽了余海云两记耳光。
抽过之后,刘承忠质问:“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打你吗?” 余海云将这笔账算到了马智琛头上,对马智琛怒目相向,不说话。
刘承忠说:“按照军规,你的行为,至少要挨二十军棍。
” 余海云指着马智琛,说:“挨就挨,如果我挨,他也要挨。
” 刘承忠:“你还狡辩?我明明看到,是你先动的手。
现在,我命令你,向他道歉。
” 余海云才不会向马智琛道歉。
听了二姑父的话,他鼻子里出了一口气,又恶狠狠地瞪了哥哥一眼,转身走开。
刘承忠大喝一声:“你要去哪里?” 余海云说:“我不和你们玩了,成不?”说着,继续向前走,显然是要离开。
“你给我站住。
”刘承忠叫道。
余海云根本不理会,继续向前走。
迎面,马占山过来,和余海云错身而过的时候,一伸手,将余海云抓住。
“你要干什么?”余海云怒问。
马占山不说话,拉着余海云向前走。
毕竟,马占山属于长辈,余海云就算再横,也不敢和马占山动手。
马占山将余海云拉到队伍前,松开手。
余海云不好再走,只得站在那里等待马占山开口。
马占山指着儿子马智琛,说:“来人,把他给我捆起来。
” 所有人全部愣住,没有一个人敢动。
马占山发火了,大声说:“我的命令不起作用是吧?我们今天在这里训练,为了什么?为了将来打土匪。
将来要打土匪,我们就是军队,军队就要有军规,有军令。
现在我命令,马智琛违反军规,打十军棍。
”他指了两个人,全是马家的人,你们两个,立即执行。
刘承忠冷眼旁观,自然明白马占山这是在唱一场戏。
他和马占山,一个是总指挥,一个是副总指挥。
副总指挥虽然站到了这里来,可那边的守城队,由马占坡指挥着,正在进行训练,丝毫不乱。
而他这个总指挥却无法弹压部队,出了乱子。
出了乱子,按照军规,是要处罚的,但身为总指挥的刘承忠投鼠忌器,只是抽了余海云两个耳光。
余海云是刘承忠的内侄,抽耳光更像是执行家法而不是军规。
马占山过来,对自己的儿子执行的正是军规。
马占山指定的两个人,一个将马智琛按在地上,另一个抡起棍子,打了十棍。
表面上,这十棍打得很凶狠,实际上有窍门,落下去时,都很轻。
可无论多么轻,毕竟是执行了军法。
在刘承忠看来,棍子落在马智琛的屁股上,疼的却是自己的脸。
事情是余海云挑起的,马智琛挨了十军棍,刘承忠不得不有所行动,而且数目还不能少,只得将余海云打了二十军棍。
这二十军棍,同样打得煞有介事,但于被打者,不会有太大伤害。
可每一棍子,都打在刘承忠的脸上,这等于刘承忠在自抽耳光。
这一切,被躲在不远处的罗小飞看在眼里。
罗小飞皱了皱眉头,一双漂亮的眼睛迅速转动着,显然在想什么主意。
而另一边,同样有几双眼睛在看着操练场,这些人,是狼王千人斩派出的探子。
※※※※※※※※※ 洋枪队是这天下午回到洪江的。
洪江并不止老布一个西洋人,还有一个西洋人艾伦·西伯来。
两人虽都是西洋人,但并不是同一个国家,艾伦·西伯来是英国人。
当地人叫洋名字,觉得太长太拗口,就简单地叫一个字,后面再加一个先生,老布就被称为布先生,西伯来就被称为西先生。
西先生和布先生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布先生说,他代表的是教会,是主,西先生却说,他代表的是大不列颠,他背后还有一个公司,叫东印度公司。
据说,这个公司和朝廷做生意,而且做的是大生意。
东印度公司和朝廷做的是什么生意,洪江的老百姓并不清楚,不过,西先生在洪江做的是什么生意,大家心里透亮。
表面上,西先生做的是茶叶生意,因为他每次来洪江,都会带走一大批黑茶。
但所有的商队,都不愿走空路,走的时候运茶,来的时候,也一定要运货,运的是鸦片。
英国人在当地卖鸦片,一定不会一包一包地卖,更不会一家一家地送,一定会在当地找代理人。
找代理人的好处是,不仅能将他运来的鸦片销售,还能替他收购黑茶,少了他很多功夫。
既然是做生意嘛,自然是互利互惠。
最初,西先生找的是余成长。
余成长是最早将湖南黑茶运到云南腾冲的洪江商人,自然也是最早将缅玉运回洪江销售的商人。
洪江的商贸有几个重要阶段,明朝以前,洪江主要经营洪油和木材,运输通道也是通过沅水运往下江。
到明末,洪江商贸迎来了第二个阶段,即茶叶生意。
洪江的茶叶生意,最早有两条通道,一条仍然是走黄金水道,通过沅水,将茶叶运往武昌,再沿汉江而上,运往陕西,通过陕西走陆路到西北。
另一条是陆路,通过湘西经贵州前往云南,再从大理、丽江运往西藏。
这条道,被认定为茶马古道的主干线。
余兴龙分家,余成长仅仅只分得一间旧仓库,差不多是净身出户。
最初一段时间,余成长往来的,仍然是这条线,可这条线的利润已经非常之薄。
此前茶马古道之所以长盛不衰,因为进行的是茶马交易。
而清朝是少数民族,自己养马,他们最亲密的民族蒙古,更是有良种马。
因此马价大跌,由茶马古道贩马回内地,由于中途死亡等原因,很可能连本都保不住。
茶马生意之所以兴隆,甚至成为中国几百年的经济支柱,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内地茶叶价格便宜,而西北茶叶价格奇高,而马价西北便宜,内地价格奇高。
茶马商人两头不落空,都能赚到大的差价。
马价下跌之后,茶叶商人运过去的仍然是茶叶,返程时,便不再运马,为了摊薄成本,他们会运回一些藏药或者土特产之类。
清朝政府见这项生意利润薄了,再搞茶引制度也没什么意思,便从雍正时起,废止了为明朝带来大利益的茶引制度。
茶引制度一旦废除,平民百姓,都可以往西北贩运茶叶,茶商突然多起来,是个人就可以往西北贩茶叶,茶叶价格大跌,利润更加薄了。
也就是这时候,余成长时来运转,他不再往西藏运茶叶,而是开辟了一条新路,将茶叶运往云南腾冲,再由腾冲销缅甸。
清政府不设通商口岸,理论上,便没有了外贸交易。
但在陆地,由于历史原因,相邻的两个村两座城,分属于两个国家,可其民众却是亲戚朋友,保持着密切的来往。
这类地方,商贸上的互通有无,便无法禁止,因此形成了一些边贸城镇。
腾冲的和顺,就是这些边贸城镇中最早也是最大的一个。
和顺的兴起,恰恰源于古老的以货易货。
在茶马交易极度繁荣的时代,和顺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城。
茶马交易衰落,和顺迅速崛起。
和顺的崛起,有两大原因,其一,英国人突然爱上了茶叶,大量的中国茶叶从和顺出境,销往缅甸、印度,再通过海运,销往英国。
而缅甸盛产翡翠,由内地运茶叶到云南的马帮,若是运往西藏,只能换回土特产,利润极薄。
若是运往和顺,可以换回翡翠,利润则厚得多。
余成长不走西藏走和顺,做的,就是这个生意,也因而迅速发展起来。
西先生在和顺做生意,既收购茶叶,也贩卖鸦片,和余成长是生意上的伙伴。
曾经有一段时间,西先生竭力游说余成长不运玉石运鸦片。
西先生的理由很充分,玉石是富人玩的东西,一般的穷人,哪怕是买,数量也有限,市场只有那么大。
鸦片却不同,消费市场大得很。
再退一步,你一个马帮,几百匹马,如果全部拉玉石,缅甸玉石的产能显然不够,而玉石的价格奇高,你的能力,也不足以用整整一个马帮来运玉石。
相反,若是贩运鸦片,却不需要这么大的成本。
更退一步,运鸦片也不影响你带玉石。
这些道理,根本不需要西先生说,余成长太清楚了。
每次,余成长组织的马帮,运过去的,全是茶叶,但回程时,确实不可能全部运玉石,能有一两匹马运玉石,就已经非常可观了,其他的马匹,只能运回一些土特产。
若是改运鸦片,玉石生意不受影响,鸦片生意又能赚大钱,从经济上算,这是最划算的买卖。
可余成长见识过很多吸食鸦片的人,深知鸦片之害,当场拒绝了西先生。
西先生却不甘心,自己往洪江跑了一趟,恰好遇到张洪昌拿着一把刀追杀张祖仁。
西先生带着翻译,一问,才知道张祖仁是张洪昌的儿子,不争气,染上了鸦片瘾,从柜上偷钱去吸鸦片。
西先生当即找到张祖仁,希望和张祖仁合作,贩运鸦片。
张祖仁是个烟鬼,自然对这个计划心驰神往,可是,他不敢做。
根本原因在于,西先生提出的条件是由张祖仁组织一个马帮,将湖南产的黑茶运到云南,在那里和西先生换鸦片,再运回洪江。
一方面,张祖仁从未走过这条道,二来,他知道这条路不太平,如果没有实力保障,说不定就被土匪抢了。
同时,张祖仁又想做这笔生意,如果有了这笔生意,就算他吸再多鸦片,也不用再看父亲的脸色。
可张祖仁既是个鸦片鬼,又是个花花公子,哪做得了大事?他跑来找妹夫王顺喜商量。
王顺喜那时候,日子过得不顺,心情正郁闷。
他的父亲王子祥学余兴龙,搞了一次分家,竟然给最小的儿子分的家产最少。
王顺喜开了一间茶叶店,自己没有能力组马帮,只是在别人的马帮里搭些货,利润非常低。
张祖仁对王顺喜一说,王顺喜立即意识到,这是一桩好买卖。
不过,他有两点忧虑,第一,自己如果公开经营鸦片,父亲可能会打断他的腿。
第二,自己组织马帮,因为没走过,不熟情况,搞不好就被劫了货。
因此,他给张祖仁出主意,第一,他们可以合股做,但是,对外一定不能说他入了股,只说张祖仁单独经营。
第二,不去云南接货,要求西先生把货运到洪江,有多少,他们就要多少。
可即使如此,张祖仁也为难,他的名声早已经臭了,根本无法从父亲那里搞到本钱,想合股没有本金。
王顺喜说:“这个不难。
你有多少出多少,不够的,我先帮你垫上。
我们在洪江开一个贸易行,你我各占五成股份。
” 于是,两人成立了一个祖仁贸易行。
说是张祖仁有多少出多少,事实上,张祖仁一分钱没有,全部钱都是王顺喜出的。
此时的王顺喜,对张祖仁还真不放心,怕他把这些钱拿去抽了大烟,整个贸易行,都是王顺喜在筹办。
别人问起,他就说,是帮舅子哥弄的。
因为是租用商铺,开办资金,才用了不到一万两,加上备用资金,也才不足两万两,王顺喜却对张祖仁说,一共四万两。
从账面上说,王顺喜开祖仁贸易行,占了百分之五十股份,实际上一分钱没出。
这个祖仁贸易行,王顺喜肯定不放心交给张祖仁经营,自己又不方便出面,只有一种办法,请职业经理人,银钱等,都不由张祖仁经手。
西先生说干就干,请了华生和杰克两个英国助手,又雇了二十名印度兵,给他们配上洋枪,组建了一个洋枪队,开始向洪江运鸦片。
每年,西先生的马帮往洪江跑三趟,每趟大约贩运五百箱鸦片。
祖仁贸易行将这些鸦片出手,可赚大约十五万两银子的纯利。
张祖仁手中有了银子,自己又要吸食鸦片,于是,一家又一家开起了鸦片馆。
祖仁贸易行卖鸦片是批发,鸦片烟馆卖鸦片是零售。
一整箱有四十包,每包约三斤重,可以分成几十次吸,收益也就比批发多出几倍。
所以,王顺喜每年从西先生贩来的鸦片中,只赚到六七万两银子,张祖仁却可以赚到三十多万两。
他的洪江首富,就这么赚来了。
王顺喜知道大舅子开鸦片烟馆赚了大钱,可他不敢公开干这件事。
好在他还有些别的名堂在玩,赚钱的路子有不少。
中国政府下了多次禁烟令,鸦片始终是违禁品,如果没有官府在背后支持,西先生绝对不敢把鸦片运到洪江。
要取得官府的支持,两个人物是关键,一个是王顺清,一个是乌孙贾。
王顺清和乌孙贾又不敢公开收钱,必须找个中间人,王顺喜自然就是这个中间人。
艾伦·西伯来乐于用钱打通关系,每次到了洪江,就像回到自己国家一样。
他在洪江买了一幢窨子屋,养了一个中国女人。
他不在的时候,这个中国女人替他打理洪江的生意,他一旦来到洪江,这个中国女人,便负责他以及洋枪队的衣食住行。
说是负责衣食住行,可实际上,洋枪队需要她做的事并不多。
这些印度大兵,一路上高度戒备,到了洪江,自然要放松,到达洪江的第一件事,便是找乐子。
沿途经过的集镇虽然也有妓女暗娼,一来他们负责押货,不敢轻易离队,二来,那些地方的妓女,自然不能和洪江的相比。
所以,这些洋人们一旦到了洪江,有些差不多是住在妓院里。
他们之中,几乎每个人都有相好,住在相好那里,吃喝拉撒,一切都解决了。
洋枪队的队长叫阿三,他的相好在怡红院。
这次,他不想去怡红院了,因为他听人家说,万花楼是洪江最有名的妓院,里面的姑娘是最好的,洪江任何一家都无法与之相比。
所以,他带了两名手下,直奔万花楼而来。
国籍不同,肤色不一样,语言各异,但欲望却是一样的。
万花楼的龟公们虽然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但知道他们是洋枪队的外国人,也明白他们的意思,顿时笑脸相迎,把他们引入姑娘的闺房。
印度人没有问价,以为洪江所有妓院的价格是相同的,可他们忽视了两大关键性因素。
第一,万花楼之所以有名,价格自然也比别处高。
第二,他们在别处,人家做的是熟客生意,还属于大宗交易,价格自然便宜。
轮到付钱的时候,他们按相好的价格付账,姑娘们不干,说:“银子不够。
银子不够。
”洋人们说:“古得,古得。
”完全是鸡同鸭讲。
闹了半天,印度人掏光了身上的钱,姑娘们还是拉着他们,不让走。
如此一来,印度人恼了,不仅仅摔茶杯灯盏,还打姑娘们耳光。
万花楼有十几个龟公,龟公不仅仅负责迎进送出,还负责保护万花楼的安全。
龟公之中最厉害的叫孙大龙,是个敢打敢杀的家伙,在万花楼吃香喝辣,还有大把的银子拿,平时基本没有出过大力。
如今,有人到万花楼找麻烦,岂有不效忠主人之理。
孙大龙提了根木棒,指挥着几个龟公:“拦住这三个家伙,想吃白食,活得不耐烦了,找死!” 阿三对两个洋兵喊:“狗。
狗。
狗。
” 孙大龙还在奇怪:进来了三个洋人,难道还进来了条狗?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双方在一楼大厅狭路相逢。
阿三手里举起一把短枪,两个士兵举着长枪,他们对面是十几个龟公,手里提着棒子。
阿三不会说中国话,说的是洋话:“谁敢上来,谁死。
” 没人能听懂他的话,孙大龙大声吆喝:“大家别怕,洋人不敢开枪,很快把总爷就会带人来抓走他们。
”把总王顺清和花蝴蝶的关系,外面的人也许有不知道的,但花满楼的人都知道。
大家都明白这一点,他们不放洋人走,洋人也不敢开枪,他们三把枪,但只能开三枪,三枪之后必须装填火药才能再开火。
真是如此,他们最多打死打伤三个人,此后就只有挨打的份儿。
所以,他们还真不敢开枪。
双方对峙时,早有人从后门溜出,飞奔汛把总,报告王顺清。
王顺清听说洋人竟然敢在万花楼闹事,当即手一挥,指着两个铁杆弟兄杨兴荣和邹中柱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文案1: 傅可的女友劈腿,她果断分手。 虽然一滴眼泪没流,但好友还是说带她去快乐一下。 但人刚在快乐现场坐下,公司一个电话打来,要求她去机场接公司高薪聘请的法语翻译。 领导:对方叫喻近期,是诚翻公司的明星翻译,这是她照片,别认错了。 傅可看着照片,眼皮跳了一下。 她怎么会认错? 这可是她六年前睡过的青梅。 文案2: 喻近期人好看声音好听,一口法语说得极其流利,公司的新项目因为她的到来,进展/
季闻夏最近拥有了一种奇怪的能力碰到危险就会瞬移到影帝身边。 偏偏他还很容易碰到危险。 走在夜路井没盖。 上个节目舞台塌。 玩场赛车被雷劈。 起初他还觉得难为情,后来他悟了。 生活不易,保命要紧,且瞬且珍惜。 - 影帝沈听河最近绯闻缠身,对象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季闻夏。 说好的一个人去洗手间,出来时身边却跟着十八线小明星。 说好的回家洗澡睡个觉,一开门却撞见某帅哥闪现在他家。 说好的不带家属上综/
陈檬穿书了,穿越到了七零年代的山沟沟里,成了陈小军媳妇肚子里面的小豆丁。 山里下了一场大雨,陈小军在洪水中被冲走,人人都说小军媳妇肚子里的合该是个灾星要克死全家, 谁知道小军媳妇生了个闺女,重男轻女的婆婆变了,抱着小孙女稀罕得不行。 从此以后福星高照,家里好运连连,日子过的美滋滋。 大河村的村民都知道,那是因为陈家来了个福娃娃。 都说阿檬是个灾星,还没出生爹就下落不明,奶奶又是个重男轻女的/
燕妙妙胎穿了一本BL,成了原书中梗在官配之间的二师姐。 为了早一日磕到真cp,老母亲燕妙妙身体力行地当起了助攻手,立志要为自己的大师兄和小师弟奔向人间大和谐添柴加火。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仙侠世界里,到底几岁才能拥抱大和谐? 五岁的燕妙妙抱着怀里刚满月的小师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小剧场】 妙妙师姐!温师兄中了迷心散,正在冷泉中运功排毒! 燕妙妙眼前一亮,转身就把榻上睡得正迷糊的小师弟扔进/
测字师,一字知阴阳,一字识因果,一字看尽过去未来,一字观遍宇宙乾坤。 卿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朝穿越到病秧子小丫头身上,面对无限闯关中轻贱蔑视、不怀好意的队友们,她笑了。 一开始 队友:小丫头片子,不要拖后腿。 卿八手持菜刀,干净利落的斩杀npc。 队友:卧槽? 仇敌:呵呵,这个题目绝对让他们全军覆没。 队友:惨了惨了,这下死透了。 卿八:莫慌,让我算一算。 当仇敌在解题世界重逢,面对谁解/
浊杯酒,种风情 照无眠,意难平 一杯一快意,一曲一温柔 敬你一杯血性豪情 大好头颅,不过一刀碎之。一部独特的武侠经典作者用传统的笔法,写出反传统的情感和意识当知书达理的名门闺秀祝嫣红遇上这个潇洒不拘的浪子,她突然明白,自己一生中最想要的,始终还是没有得到。尽管她衣食不愁、呼奴使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