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二回 新锦衣卫(2/3)

怎能少了洁庵和尚?” 天慈听洁庵如此说,呵了一声道:“老衲明白了,是建文皇帝要你回南京?”洁庵笑笑,并未立刻回答。

洁庵当年是太子朱标的主录僧,与世孙时期的朱允炆甚是熟识。

建文自幼时便知这位僧人文武双全,见识卓越,深得父亲朱标的信任,上次驸马梅殷建议成立新锦衣卫时,他便想到要请洁庵来京师一趟。

郑芫见到师父,喜孜孜地上前抓住洁庵的僧袍道:“师父,您去了泉州便不理徒弟了,芫儿好生想念您老人家。

”洁庵哈哈笑道:“闻说锺灵女侠武功大进,怎么见了师父便作小女儿态?”朱泛在泉州查访丐帮秘笈一案时便见过洁庵,这时连忙过来见礼。

洁庵道:“方才俺躲在林子里,听天慈师兄说红孩儿已得钱帮主传授莲花杖法,少年英雄,可喜可贺。

”朱泛道:“距上次泉州查案,匆匆又是大半年,那时俺小叫花在开元寺偷偷摸摸地寻找线索,没有正式拜见住持大师,还请包涵莫罪。

”说着便朝洁庵下拜行礼。

洁庵笑道:“小施主不要客气,那时你在开元寺进进出出,如入无人之地,天慈按住老衲不动声色,只在暗中观看。

小施主偷看少林方丈写给天慈的秘信,看了一封又一封,天慈师兄都不恼你,老衲岂会怪罪于你?” 郑芫闻言哈哈笑道:“朱泛,你跟我说起这事时,我便说两位大师早就看穿你那偷鸡摸狗的勾当,只是不肯说穿而已,你听咱师父说的没有?”朱泛有些羞愧,便讪讪地道:“早知两位大师都瞧在眼里,朱泛便正式登庙门求见了,也省得如今吃芫儿耻笑。

”心中暗骂:“这两个老和尚还真贼,我红孩儿自以为能干,却成了演戏给这两人观赏的丑角。

” 洁庵对天慈道:“不瞒师兄说,是天禧寺的住持传信,要咱兼程赶来京师,他的主儿要见小弟。

”天慈微笑颔首,心知天禧寺的住持就是溥洽大师,而溥洽大师正是建文皇帝的主录僧,便问道:“朱允炆登了大位,溥洽怕是要封僧录司的善世了吧?”洁庵道:“不错,日前已经下诏封了善世。

” 明朝自洪武立国以来,十分重视寺庙及佛事的管理,原设“善世院”,洪武十五年改制为“僧录司”,不过掌管司务的首席官僧仍沿旧称为“善世”。

溥洽既为建文的主录僧,建文当了皇帝后,他便自然受封为僧录司善世。

两个老和尚还在谈佛门之事,两个少年人已跑到一边去,谈他们明日就要报到锦衣卫的事。

朱泛道:“方才大师说那旧锦衣卫里几个难缠的人物,咱们要特别小心,依俺看,他们明里不敢怎么样……”郑芫插嘴道:“章逸有皇上撑腰。

”朱泛道:“不错,但怕就怕他们暗中下手整咱们,防不胜防。

”郑芫想了想,忽然问道:“朱泛,倘若上头命令咱们去杀一个无冤无仇不认得的人,你是杀还是不杀?” 朱泛暗笑:“你到此刻才想到这个?”他拍拍郑芫的肩膀,道:“俺手下多的是包打听,咱们总要先弄清楚,该杀的才杀,不该杀的就放了。

”郑芫道:“可以这样么?皇上怪罪起来怎么办?”朱泛道:“怕什么?上头怪罪得大了,便教章逸去顶,咱们搞不好就不干这个官,提早告老还乡。

”郑芫笑道:“依你这脾气,只怕只干得一个月便得告老还乡,也太年轻了一点吧?”朱泛道:“你遇到不想干的事就推给俺,俺若也不成就推给章逸。

章逸另外还找了些党羽,章逸不想干的话,也许就命他的狐群狗党去办。

总之,咱们不怕。

”郑芫道:“明日起大家就是同僚,那能叫人家狐群狗党,岂不把咱们自己也骂进去了?” 朱泛见郑芫脸色总不见昔日的开朗,以为她仍在担心,便安慰道:“芫儿,你没事的话,每十天半月便抽空上灵谷寺,来找你的靠山请益。

如今除了天慈大师又多了一个洁庵大师,这两个老和尚武功既高,心思又相当缜密,有他们帮你,俺瞧你是吃不了什么亏的。

”郑芫道:“那你呢?”朱泛道:“不担心,你去江湖上打听一下,丐帮的红孩儿是不是好惹的?” 郑芫打了他手背一下,道:“我可是不敢惹的……”忽然话锋一转:“朱泛呀,你不是见多识广吗?你瞧章逸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朱泛奇道:“你娘跟他那么……那么熟,你还问俺?”郑芫道:“哎呀,不是问这个。

我是问他的武功如何,比不比得上鲁烈他们?”朱泛侧首想了好一会,然后摇摇头道:“高深莫测。

此人深藏不露,高深莫测。

” 郑芫瞪大了一双眼睛,想了一会,却是无语。

朱泛转首望了望,见天慈和洁庵两位禅师仍在原地谈论天下大势,便拉着郑芫在一块大石上坐了下来,问道:“芫儿,你到底是为了啥,竟答应章逸加入他的锦衣卫?”郑芫笑道:“你这问题我也自问过,我猜有三个原因。

”朱泛奇道:“居然有三个原因?了不起。

” 郑芫道:“第一,我为我娘帮章逸一把。

第二,当了官有权有势就能做大事,我要仗着锦衣卫的特权和威风去行侠仗义。

你想过没有,自来那有穿着官服行侠仗义的人?咱们可以动用官府的力量,做几桩大快人心的侠义之事呀!” 朱泛听了又惊又喜,张大了嘴喃喃道:“芫儿这想法太……太妙,简直妙极,我怎么从来没有想到过?”他见郑芫笑而不言,便催问道:“还有第三个原因呢?”郑芫低声道:“第三个原因,为了好玩呀。

”对朱泛这好事之徒来说,只要“好玩”,永远是个好理由,当下连声道:“不错,不错,为了好玩。

” 但郑芫心中真正的感觉,朱泛此刻却感受不到。

傅翔原是她幼时的好伴儿,当中分别了四年,没有机会发展成另一种感情……再见到他时,更像是个哥哥了。

这时朱泛撞了进来,日子变得多彩有趣,只要有他在,自己总是被逗笑,开心不已。

但忽然之间,傅翔生死不明,不知为何,那心底里的思念悄悄地又化为刻骨铭心的情愫,少女的日子过得有些烦,要寻些刺激好玩的事试试。

这些女儿家的心事,朱泛怎体会得到? 燕王朱棣的奏摺终于送到了建文手中。

朱棣这个最强悍的四叔表现得极为顺从有礼:朝廷所派治燕大员一律欢迎,燕王府将全力配合,另请求皇上恩准,由燕王亲率三个儿子到南京面谒圣驾,恭贺建文新元。

细节将由长史葛诚先进京面呈。

建文在朝廷上当众夸奖了燕王一番。

退朝后,他留下了黄子澄、齐泰、方孝孺及郑洽,在议政厅中继续商议大事。

齐泰首先表示,此为朱棣的缓兵之计,千万不可当真。

他的亲信谢贵在上任北平都指挥使后,以六百里快马来报,燕京城的兵力布置及重要军务,燕将朱能、张玉等一概不肯合作,有的是百般推拖延时,有的根本不让接管。

显见燕王是说一套做一套,请皇上千万不可相信他奏摺上所言。

接着黄子澄也奏禀,朝廷派去的北平布政使张昺回报,自到任后,燕王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每宴必有馈赐,必言对朝廷服从、对皇上忠心,但政务移交却迟迟没有进展。

黄子澄补充道:“燕王朱棣还派了燕王府右长史金忠到大宁去见宁王,手送一封朱棣的亲笔信给朱权,此事极不寻常,须得再着人查清楚。

” 建文听了齐黄两人的报告,皱眉道:“燕王采取阳奉阴违及拖延时间两条计策,看来朝廷派去的文武官员都无法真正掌控局势,众卿计将安出?” 齐泰早就有备而来,他又将那幅地图铺在建文脚前地毯上,指着北平府附近几个屯兵的地点,道:“启奏皇上,咱们可以立刻派遣大将带领精锐之师,移防这些屯兵重镇,并将燕王的部队借故他调,离燕京愈远愈好,再试一下燕王府的动向。

” 方孝孺奏道:“臣以为此策虽佳,但不可立即施行。

”建文道:“孝孺何出此言?”方孝孺道:“从方才齐尚书、黄学士所奏可知,燕王府对朝廷已有异心。

他奏摺上写得愈恭谨顺从,愈要小心其暗藏之祸心。

倘若此刻动了军队,无异提前以武力削藩,咱们这边的兵力似乎尚未准备周全。

倒是宁王是否会和燕王联手,确实值得留意。

微臣建议遣能干之士暗赴大宁,对宁王给予厚赐,并趁机刺探宁王府的虚实。

” 齐泰奏道:“方学士既言燕王‘暗藏祸心’,又言其‘对朝廷已有异心’,却又不赞成采取行动。

须知当断而不能断,坐失良机,等对方备战到位,燕宁联手,朝廷再动手就来不及了。

” 建文点了点头,忽然转头问郑洽:“郑卿,你有何看法?” 郑洽原不打算发言,没有料到建文竟然问到自己,便恭声奏道:“臣以为调动军队之举或可稍缓,朝廷可先准许燕王率子来京进贺,同时遣能臣赴大宁,安抚宁王,告以朝廷不会对大宁削权。

无论朝廷最后决定是削藩或是怀柔,先稳住宁王都是上策。

”方孝孺补奏道:“燕王率子来京朝驾,恭贺新元之后,可留下其子在京学习政务。

” 建文陷入长考,众臣不敢发言相扰。

过了一会,建文道:“子澄先发诏书给燕王,准其择日率子来京师朝贺,便说朕甚想念四叔及诸堂弟,盼彼等尽早成行;齐泰选一良将,率数万精兵进驻开平……”他以手中一支玉笔指向地图,齐泰立即接口道:“开平原是屯兵之地,距燕京城三百里,骑兵急行军两日之内可抵达……”他对军事相关之人、地、事记得一清二楚,几乎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还待讲下去,建文伸手拦住,续道:“开平距燕京距离适中,三百里之遥不致引起燕王身边那些人的恐慌,但也不致太远。

若有事变,大军两日可抵,可谓允当。

至于调移北平府燕王亲军之举,便先摆一摆吧。

派人到大宁去稳住宁王之事,孝孺想好细节再议。

” 众臣称诺。

这时后堂闪出一名年迈太监,双手捧着一碗冰糖燕窝进来,跪禀道:“太医说皇上喉咙有些火气,睡前用一碗燕窝汤,最是有效。

” 郑洽见这老太监年约六旬,手脚步履仍然十分便捷,想来应是太祖洪武帝留下的宫中老人。

建文果然命他将燕窝汤放在案上,道:“江太监,你给众卿也各进一碗燕窝汤吧。

”那老太监叩首道:“皇上这碗燕窝汤乃是皇后亲手熬的,今日就此一碗。

四位大人各进一碗冰糖莲子汤,有现成的,皇上说可好?”建文挥挥手道:“好罢,要快。

” 建文望着那老太监退出议政厅,略带笑容地对众卿道:“自朕登基以来,宫中一切皆去奢从简,人员亦是如此,太监宫女人数减半。

这江太监是太祖贴身的老人家了,朕幼时便唤他江公公,还抱过朕在宫院里玩耍呢。

每次见他下跪行礼,心里好生过意不去。

” 黄子澄赞叹道:“皇上仁慈好心,但朝廷礼仪亦不可废。

说到皇上仁心,臣犹记得皇上为太孙之时,曾向太祖跪请修订《大明律》,求了数次,太祖终于恩准。

于是皇上彻夜不眠,命臣等翻阅群书,遍考《礼经》及历朝刑法,删改了《大明律》中过于严峻的刑法七十三条之多,天下莫不赞颂皇太孙的仁德。

” 建文笑道:“那一回呀,子澄你还有暴昭他们都两整天一整夜未休息,一口气将条文修定好,每一条都附上为何须修改之条陈及实际之案例。

就怕做得慢了,太祖又改变心意。

” 黄子澄道:“皇上说起暴昭,今日臣见到刑部他的摺子,陈报天下在囚的犯人,自皇上登基减刑大赦以来,截至去年底,只有洪武往年十之三矣。

这是何等的仁政!‘建文’两字,行将成为‘仁治’的典范。

” 正说到这里,江太监端着四碗冰糖莲子汤进来,四人谢恩后,建文才端起自己那碗燕窝汤,和臣子一同享用。

郑洽吃了一口莲子汤,只觉清香沁鼻,甜在口里,感怀在心里,暗道:“皇上勤政聪敏,他所信任之臣子的建言,对他的决策似有甚大的影响。

我郑洽何德何能,初入仕途,便得到皇上的信任。

这分恩典只有剖肝沥胆,尽献所学,力助皇上成为一位仁政爱民的明君。

” 齐泰一直没有说话,直到大家吃完了点心,他才发言奏道:“皇上方才指示加派良将率军屯驻开平一事,臣仔细思之,在北方军务中,临清、山海关皆有老将屯守,而这开平一镇,需要一位智勇双全且有实战经验的将军,方能压住阵脚。

臣举一人,姓宋名忠,现为锦衣卫指挥,可担任此职。

” 建文问道:“此人是何来历?”齐泰道:“此人洪武二十八年前后便做了锦衣卫副指挥,曾有一次,有一百户人家被冤枉入罪,全被他上司处了死刑,宋忠查明这些人无罪,便仗义施救。

上司找御史弹劾他,太祖知其忠义,便将他调离锦衣卫,派到凤阳去当个带兵官。

去年他随将军杨文征讨西南夷有功,又复了锦衣卫指挥之职。

臣以为,若派此人率军三万屯兵开平,堪当大任。

如陛下同意,明日臣便奏章呈报。

” 建文一面听,一面点了点头,待齐泰说完,便道:“听齐卿说来,朕有些印象了,朕还记得太祖当年曾斥那御史滥权。

那御史好像姓刘吧?”齐泰道:“正是,皇上好记性。

”建文道:“既是如此,便准奏,明日兵部办章呈来。

” 郑洽随众卿辞出,他回思方才听到的那番对话,心中暗暗吃惊,忖道:“向来只知太祖治国严峻,对下属尤其严厉寡恩。

但从这宋忠的案子看来,太祖好不容易发一次善心,要求不得滥杀无辜,却止不住御史坚持弹劾宋忠。

事后还怕锦衣卫的上司报复宋忠,需将他调离南京才能保命。

看来洪武末年的朝廷里,锦衣卫和言官的势力已经到了连太祖都无力全面控制的地步,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想到这里,他想起自己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被建文委以改革锦衣卫的重责大任,不禁好端端地打了一个寒噤。

“待我去找章逸一谈,最好现在就能找到他。

”他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四周。

京师过年总比其他地方来得长,虽然年已过完,十里秦淮到夫子庙一带的灯火仍然比平日更加辉煌,天空不时升起五彩缤纷的焰火,引得全城人仰首惊艳,呼叫之声不绝。

郑洽朝那边走去,暗忖:“这时辰说不定到郑家好酒就能寻着这浪子。

” 果然“郑家好酒”仍未打烊,门口挂着四个灯笼,灯上各画了一只白兔,是用铁线描的手法浓墨单勾的。

线条细而有力,寥寥数笔就把四只姿态各异的兔儿活泼地勾在灯上,只有兔眼上点了红色,在烛光透照之下,如同活的玉兔一般。

郑洽走到灯笼下细看,分明出自名家之手,不禁啧啧称奇。

坐在柜台边的郑大娘一眼就瞧见了郑洽,便迎了出来,招呼道:“郑学士这么晚了还来喝酒?一个人吗?”郑洽问道:“这灯笼上四只兔儿,出自何人的手笔?高手啊!”郑娘子喜孜孜地道:“是乌衣巷的马青山马相公给咱画的,这些灯儿是咱自家糊的,好看不?” 郑洽道:“好看极了。

马相公?原来是大画家马琬的公子的手笔,怪不得令人惊艳。

不错,马琬就住在秦淮河畔,真是家学渊源,名不虚传。

郑大娘好大的面子,我瞧这秦淮河两岸所有店家门上挂的,要数你这四盏灯笼最为名贵。

” 郑娘子喜道:“那马相公常来咱店里点两个小菜,喝几两黄酒,临走总是拿只漆黑的葫芦,沽上一斤半的老酒带回家孝敬老人家。

过年前他来店里时,见我正在裁绵纸糊灯笼,他一时兴起便道:‘娘子若不怕我涂坏了你的灯笼,便让我帮你画上几笔。

’我大喜之下拿出笔墨,正要问他这些记帐用的笔能不能合用,马相公提笔挥几下,便是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儿。

画完四只兔儿后,便问我要换支笔,弄些朱砂来。

店里新笔倒有一支,可那里去找朱砂?马相公说用印的印泥也使得,便用大红印泥点了四只玉兔的眼。

您说神不神?” 郑洽道:“过完了年,你这四盏灯笼可要收藏好了。

这种即兴之笔可遇不可求,你再用八人大轿将马青山抬来,用上好的纸笔墨泥,他也未必能再画得出这几笔呢。

” 这时章逸穿着便服,从店内出来拱手道:“郑学士快请进来喝两杯,俺请了刚加入咱们的两位好汉在此用饭……” 郑洽走进酒店,店中客人都已吃完离去,只剩下章逸等三人一桌在添酒加菜,那于安江是锦衣卫的旧人,沙九龄才从龙腾镖局转来锦衣卫,大家见了郑洽连忙起身招呼。

郑洽挥手道:“快快请坐,莫要因我一来便拘束了。

大家今后都是同僚,千万不可客气生分,来……我先敬各位一杯。

” 郑娘子递了一个酒碗给郑洽,又替他斟满了。

郑洽要在这些豪客面前展现些气势,便一口干了那碗黄酒。

沙九龄一面干了自己的酒,一面伸出大拇指道:“久听章指挥说,咱们郑学士学问好,人也豪迈义气,心中好生钦佩。

今日见了果然不错,想那国家大事咱们那里懂得许多,今后咱们都听郑学士的吩咐便是。

” 郑洽谢了,转头对于安江道:“于兄原在锦衣卫多少年了?”于安江已喝了不少酒,说话已经有些大舌头,他拱了拱手道:“俺从十八岁加入锦衣卫,从打杂的小军士做起,好不容易做到宋忠指挥的副手。

那知宋指挥得罪了上头,也不知是那一个头儿的贱主意,竟然找个什么御史来弹劾宋指挥。

结果宋指挥被调到凤阳去带兵,俺就归到章指挥手下,这一下就走运了……” 郑洽听他说得夹缠不清,问他在锦衣卫待了多久,讲了半天却没讲清楚。

但无巧不成书,方才在宫里齐泰推荐宋忠率军屯驻开平时,才听他说起过这段故事,想不到马上就在“郑家好酒”碰到宋忠从前的副手,不然还真听不懂于安江在说些什么。

他哈哈笑道:“我知道,宋忠后来打西南夷建了军功,又回到锦衣卫来了。

你怎不回去跟他?” 于安江猛抓脑袋,头顶发髻都被他抓散,头发垂了下来,显得有些滑稽。

他结结巴巴地道:“你……你怎么知道的?怪了,怪了……哦,你问我为啥不回去跟宋忠?我有三个……三个理由。

”郑洽奇道:“三个理由?” 于安江道:“不错。

第一,章头儿待弟兄如兄弟,有好处从来少不了底下的,他……他自己却总是一文也不要。

第二,那宋忠的名字有些……有些邪乎。

我原来在他手下干活也就罢了,这时若再回去,岂不是有点回去送他……那个终的意思,这样不好吧?学士?” 郑洽听了初觉十分可笑,但再想一想,觉得宋忠这名字确实有点邪乎。

那么,这次皇上把“宋忠”送到燕京附近去屯兵对付燕王,是不是有点不妙?他心中忽然升起一丝莫名的不祥之感。

却见对方瞪着自己等答话,便连忙止住遐想,问道:“那么第三个理由呢?” 于安江瞪大了一双眼睛,喃喃道:“第三个?……第三个理由?咦,我方才说过有三个理由么?” 章逸看不下去了,便接口道:“这于安江有一项本事,便是包打听。

锦衣卫里上上下下他无一不熟,任何大小事都逃不过他的耳目。

”郑洽道:“哦,这本事可真有用了。

”章逸道:“不错,俺找于兄弟来这边,便是做为咱们耳目的意思。

郑学士,你坐下来聊。

” 郑洽环目店中,见没有闲杂人等,便低声对章逸道:“有一事我须知道实情,章指挥请据实告诉我。

”章逸听他问得十分严肃,便道:“郑学士请说,章逸知无不言。

”郑洽道:“咱们在锦衣卫另起炉灶,想来金寄容、鲁烈他们已有掌握。

咱们如果进一步壮大,分了他们的权力,难保不起冲突,若是……若是真正斗起来,咱们这边有足够实力么?” 章逸暗骂:“书呆子,到这时候才问这个问题,不有点太迟了吗?”口头却答道:“论人数,当然是咱们人少,但咱们之中有武功极高强的高手,未必便会输给金鲁二人。

倘若对方要以人多取胜,咱们也不怕,郑芫背后有灵谷寺,朱泛背后有丐帮,沙兄弟背后还有龙腾镖局的好汉哩!” 郑洽道:“便是方才于兄弟所说的宋忠之事,可以看出来,即使是洪武帝还在的时候,朝廷已经管不住锦衣卫了,不然宋忠何必躲到凤阳去带兵?”章逸点点头,于安江和沙九龄也都静了下来。

章逸道:“太祖晚年对锦衣卫很有意见,总指挥出了缺,几年也不补,又严令关人审案的事全部回归三司,为此金头儿还很不满呢。

” 郑洽正色道:“今日我来便是要商议一下,咱们……尤其是你们几人,自身的安全问题。

章逸方才说不怕他们人多势众,但我怕的是他们玩阴的,只怕你们都不是对手。

” 那沙九龄道:“郑学士所虑极是道理。

咱们走镖的,在江湖上最怕的就是躲在暗处的劫镖人。

正面打他绝不出面,找他套交情吧,他死不承认,直到镖被劫了,还是不能确定究竟谁是正主儿,要讨镖要报仇,都没有对象。

你莫看龙腾镖局走镖时,一路喊到目的地好不威风,其实就吃过几次暗亏,至今无解。

那一年……” 章逸见沙九龄不发言时像个闷葫芦,一打开话匣子就滔滔不绝,愈讲愈远,便赶紧打断他说下去,问道:“沙兄弟你先莫讲那年的事。

倒是请教,你们走镖时如何防范这种暗中玩阴的劫镖贼?” 沙九龄道:“咱们如果听到什么风声,不管对方承不承认,套交情的做法总少不了。

总镖头透过他的人脉关系,一一打点拜托,礼数不缺。

之后走镖时分成两路或三路,真真假假鱼目混珠,减少敌方一击便中‘正车’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咱们有一套联络消息的办法,一出事便能迅速而准确地相互支援。

反看对手,力量先被咱们分成两三股,到时如不能比咱们更快会合,咱们便可稳操胜算。

这一套联络消息的方法,助咱们镖局几次转危为安,反败为胜。

” 章逸听得极感兴趣,忙问道:“沙兄,你们是怎样联络的,能比劫匪更快更准?”郑洽也专心聆听,连那于安江竟也似酒醒了大半,睁大了双眼等待沙九龄说下去。

沙九龄见自己一发表意见,便引得众人纷纷关注,不禁感到满心欢喜,江湖人的老毛病又犯了,暗忖道:“此时我且先卖个关子。

”便吃一口菜,喝一口酒,微闭着双目把一个脑袋转了两圈,才缓缓道:“这就不得不佩服咱们总镖头的厉害了。

那一年咱们保了一批吐蕃的佛教宝物到云南,因为我的缘故,便由我负责总筹划……” 那于安江粗声打断他道:“什么因为你的缘故,什么缘故呀?讲得乱七八糟。

”沙九龄瞪了他一眼,道:“章头儿就知道,因为我是云南点苍派的关系呀!我们一路从山路走……”章逸又听不下去了,打断他继续讲故事,正色道:“沙兄,你先说说龙腾镖局走镖时如何联络消息……”沙九龄停下来轻叹一口气,似乎对没法把精彩的往事讲完感到十分惋惜。

他对章逸点了点头,道:“好,我说。

咱们镖局跑到浏阳去特制了一批花炮,比寻常焰火要亮一倍,冲得也高一倍。

点燃升空是一条彩色的龙,每种颜色代表不同的信号。

总镖头自己也是浏阳人,回来后便在引信上加了一些小玩意,有一片薄燧石、一片小钢片……懂了吧?” 郑洽听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便摇了摇头。

沙九龄得意洋洋地解释道:“火炮引信固然可以用一根燃香,或是火摺子点燃发放,但加上这两片玩意后,在咱们有武功的人手上,只要潜运内力,夹住引信一搓,燧石的火花便可将火炮引信点燃了。

” 章逸点头道:“好办法!你们遇到事急有变,随手就能发放火炮传递信号,敌人防也防不住。

”沙九龄又补充道:“如果是最重要的镖货,咱们分三路同时走,事先三条路线都派人勘察清楚,定下每日走几里路的定点,每几里就有联络站,然后派人埋伏在各站,专门负责联络之事。

如此三路镖师随时都知晓其他两路的情形,谁为正谁为副,正奇相间又互为支援,便似一条龙首尾相护,再无破绽。

” 这一下连郑洽也听懂了,不由得对这些江湖豪客另眼相看。

章逸道:“沙兄弟,咱们也来好好设计一套联络办法,让咱们五人随时可知其他四人的情形,以最快的方式相互支援。

这样就不怕有人暗中偷袭,对咱们单独下毒手而致各个击破了。

” 郑洽拍手道:“不错,这正是咱们需要的。

章指挥,你们设计好了,演练时可要知会我一同观看。

那浏阳火炮也要赶快去订制。

”沙九龄道:“我那里还有一批藏在镖局里可以先用,同时要派专人跑一趟浏阳,多添制他妈的一些备用。

” 于安江此时酒已醒了,忽然道:“我瞧,我还是设法调回宋忠指挥那里比较安全,对方愈不防范俺,俺打探消息愈方便。

章指挥,明日你就寻个碴儿把老子臭骂一顿,降薪降级随便你,俺便向马札大人那里诉苦,请求调职。

” 沙九龄道:“好主意,这是个打黄盖的苦肉计。

”郑洽心想:“计是好计,但他们不知道,过不了几日,宋忠便要调离锦衣卫,北上开平屯兵去了。

”只好点头道:“此计先摆一下,见机行事吧。

” 散席后,“郑家好酒”就打烊了。

章逸护送郑娘子回她舅舅家,两人沿着贡院街往南走,左边秦淮河的笙歌灯火尚未歇息,贡院街上的行人已少,丝竹之声从远方传来,无端便有一缕凄凉之感。

郑娘子轻声道:“方才你们在谈的,我多少也听到了一些。

新皇帝要想拔掉锦衣卫的旧势力,这可是极危险的事啊!”章逸道:“俺会格外小心,你尽管放心。

”郑娘子道:“干么放着平安快活的日子不过,定要去冒这个险……还有芫儿也在里头……” 章逸道:“芫儿和朱泛年纪虽小,身上已有武林中一流的武功,我瞧锦衣卫里没几个人是他俩对手。

”郑娘子道:“那个鲁烈和马札呢?”她仍记得鲁烈、马札率锦衣卫到卢村杀人放火的往事。

章逸道:“若论武功,芫儿不见得输给他们,但临敌经验差了些。

她若有朱泛的实战经验,就不会输他们了。

” 郑娘子想了一会,忽然问道:“章逸,你的武功有多高?”章逸吃了一惊,不知如何回答。

郑娘子又问:“你的武功能敌住那马札吗?”章逸微笑道:“我的武功有多高是个谜。

” 郑娘子听不懂,还待再问,这时一个少年叫花子迎面走来,直向两人奔近。

章逸吃了一惊,上前一步将郑娘子挡在身后。

那小叫花与章逸擦身而过,却轻声撂下一句话:“快走,有人要堵杀你!” 章逸知他是丐帮的弟兄,于是当机立断,一把抱起郑娘子,轻声道:“抱紧我!”便施展轻功全力前奔。

郑娘子被他一把抱起,吃了一惊,旋即有如腾云驾雾般向前疾驰,快如原野奔马,却稳如水上行舟,弹指间便已到了家门前。

章逸在对街一棵大柳树旁停下身来,抱着郑娘子深深亲了一下,放下她低声道:“快过街回家,不要回头。

” 郑娘子心跳如擂鼓,又是紧张又是兴奋,她靠在章逸怀中,仰头问道:“那你呢?”章逸道:“我没事,你快走。

”郑娘子依言快步过街,章逸全神贯注地盯着她,待她进了屋,忽地跃身而起,朝东飞奔而去。

就在章逸飞奔过了贡院大街,直趋秦淮河畔时,夫子庙侧的牌楼上飘下两名黑衣人。

这两人轻功极为了得,轻轻跨出大步,毫不费力地就飘出数丈,由于抄了近路,很快就追到了章逸身后。

章逸察觉到后有追兵,而且来人轻功奇佳,不禁骇然,于是把轻身功夫发挥到十成,片刻便到了秦淮河边。

他毫不犹豫,一跃就跳下秦淮河。

那两个疾追而来的黑衣人见章逸跳下河去,齐声惊呼,待得追到岸边下望,黑黝黝的河水倒映着河上画舫及岸上酒家青楼的灯光,煞是好看。

只见不远处有一艘画舫缓缓南行,却那里有章逸的影子? 这两个黑衣人都用黑布蒙面,左边一个身材瘦小,右边的却是条壮硕汉子。

两人对望了一眼,暗道:“明明见他跃入河中,难道借水遁跑掉了?” 其实章逸并未真正跳入河中,他一奔到河边,便瞅见一艘画舫正缓缓离岸,岸边一排小船泊在栈桥旁。

章逸是个反应极快的人,他毫不考虑就飞身跃下,落在一条小船上,紧接着再跃起落在前面的一条小船,两个起落后,便稳稳上了那艘华丽的画舫船尾。

章逸抬头看那桅竿,上面挂着一串四个灯笼,其中有三个红灯笼,只有第二盏是青绿色。

章逸是个秦淮老客,心想:“右边第二间还没客人,俺且去躲他一躲。

” 站在侧舷上撑篙的梢公发现有人上了船,喝声:“什么人?”正要到船尾来拦阻,章逸早已从船尾掀帘而入。

帘里坐着的老鸨吓了一跳,正要大叫,章逸一手抚住老鸨的嘴巴,一手丢了一小锭银子,低声道:“二号房是那个姑娘?”老鸨定睛一看,回惊为喜道:“原来是浪子指挥,船在河里走,你怎么上船来的?二号主今晚是罗紫云。

” 章逸不再多说,直奔画舫右边间房,老鸨跟上去才叫了一声:“紫云……”房门开处,一个艳妆俏丽的姑娘喜孜孜地一把握住章逸的手,道:“原来是浪子哩,怕有一年没见着你,到那里去快活了?”章逸笑道:“这不就来看你了吗?”紫云伸手一拉,便把章逸拉入房内,转手关上了房门。

章逸见那船上小小一间房,居然布置得富丽堂皇。

那紫云侍候章逸在一张绣榻上坐下,立刻投怀送抱,捧着章逸的脸便亲上去。

章逸心中有一些抗拒,但行动上却没有闪躲的余地,美人香吻送来,他也就尽量温柔地亲了回去,但热度不免低了许多。

紫云觉他亲热得有些敷衍,不太像记忆中的浪子指挥,便更加卖弄风流手段,一面亲一面嗯,身子在章逸怀中轻轻扭动。

章逸打起精神,好好应付这番温柔阵仗。

过了半刻,两人衣带半解,却忽然听到坐在船尾的老鸨一声尖叫:“什么人?哇,杀人了……”接着便听到船舷边重物落水的声音,夹着老鸨的惨叫声。

章逸一把扯下紫云的衣衫,抱着她滚进绣床,顺手扯落了纱帐,两人踢脱了鞋,章逸双手搂住紫云的腰,按着紫云跨坐在自己身上。

这时房门被人粗暴地拉开,紫云一回头,看见一个蒙了黑布的头伸进屋来,一双锐利的眼睛正盯着自己半裸的上身,吓得她尖声惊叫。

同时对面的房间也传出尖叫声,看来突如其来的怪客还不止一人。

那蒙面人闯进来喝道:“出来!让老子看看床里面是什么人?”紫云待要下来,章逸却双手握住那盈围蛮腰不放。

紫云半裸的上身挣扎着摆动,瞧在那蒙面人眼中,撩拨得他双目喷火,骂道:“妈的,死到临头还在风流吗?”便走近床边,伸手抓住紫云的香肩一推,紫云便倒在章逸的身子上。

蒙面人见美人身下那个汉子躺着动也不动,只是不住喘气,大半个脸孔被一个绣花垫压住,便怒骂道:“快活得死了吗?还不快给我……” 话未说完,躺着的章逸忽然抓起盖在脸上的绣花垫,朝蒙面人的脸丢去,上半身已猛然弹起,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明珠劫

雪封大地,白茫茫的一片银色世界。大道穿越起伏的山区,积雪没径,行旅绝迹。北面出现了三匹健马,三位骑士一面策马徐行,一面不住察看左右的山势,风帽裹住了头脸,只露出一双锐利明亮的眼睛。鞍后有马包,腰间佩了剑,骑装外加了大氅,很难从外表估计他们的身份。走在中间的骑士勒住了坐骑,向右面的同伴笑道:谢智高,这里好像很不错。谢智高仔细地向四周察看,点头道:是很不错,大哥。前不沾村,后不近店,山高林密,/

在逃生游戏里当BOSS

这个世界有一个平行世界。只有被选中的人才会穿越过去,参加各种逃生游戏。白乐水也穿越了过去。不过他不一样,别的玩家在逃生,而他被安排当鬼。 系统:让我们登顶成为最大BOSS吧。 第一个副本:豪门疑云。 角色:新嫁的寡嫂。 角色基础设定: 1,你是个疯子。 2,你是个女装癖。 请宿主保持设定融入副本背景,不要崩人设不要被玩家发现鬼身份,淘汰求生玩家吧! 白乐水:这设定没错??? *******/

总裁她总是哭唧唧

沈宁馨毕业后进了家企业,做了一名实习生。 公司里氛围不错,工作也比较清闲,同事们都很照顾她,除了那个成天黑着脸,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冰山老板。 这个方案不合格,重新改。 你这单子做的是怎么回事,我之前告诉过你几遍了? 今天要是再做不完,晚上就别想走了。 沈宁馨感觉自己上辈子绝对作了孽,所以才会摊上这么个一点都不可爱的上司。 直到有一天她偶然发现了上司的微博小号。 今天大家下班后聚餐没带我,我好/

人间正道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我国当代改革生活的作品,作品以经济欠发达的平川地区为切入口,以一千多万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经济大建设为主线,在两万八千平方公里土地上,在上至省委,下至基层的广阔视野里,展开了一幕幕悲壮而震撼人心的现代生活画卷。市委书记吴明雄押上身家性命投身改革事业,在明枪暗箭和风风雨雨中为一座中心城市的美好明天艰苦地奋斗着 /

哥儿如此多骄

十年末世,贺泽觉得自己早已修炼得冷硬如刀,一朝身死,却是魂归异世。相比末世,这里简直就是天堂,除了什么?这里没有女人只有哥儿?! 贺泽:身为一个哥儿,你这么凶残真的好吗? 林煜:我我也不想这样的 话音未落,林煜泫然欲泣,却是两手抱拳,指节咔咔作响。 贺泽:媳妇,我错了我可以解释啊! 本文食用指南: 1:主攻,互宠,末世直男攻VS暴力美人受。 2:金手指粗壮,苏苏苏爽爽爽甜甜甜~ 3:后期会/

讨情债

文案1: 傅可的女友劈腿,她果断分手。 虽然一滴眼泪没流,但好友还是说带她去快乐一下。 但人刚在快乐现场坐下,公司一个电话打来,要求她去机场接公司高薪聘请的法语翻译。 领导:对方叫喻近期,是诚翻公司的明星翻译,这是她照片,别认错了。 傅可看着照片,眼皮跳了一下。 她怎么会认错? 这可是她六年前睡过的青梅。 文案2: 喻近期人好看声音好听,一口法语说得极其流利,公司的新项目因为她的到来,进展/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