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章 屯田初具农事兴,陈留新象引四方(1/3)

朔风卷过颍川战场,只余满地狼藉。

折断的竹枪、破烂的草鞋、凝固成暗褐色的血洼,还有那几具未来得及拖走的黄巾尸首,在惨淡的冬日下无声诉说着方才的惨烈。

然而,这片浸透血与汗的土地之上,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机,正破土而出。

颍水之畔,陈留划定的屯田区,仿佛一块巨大的伤疤正在被勤劳的针线密密缝合。

无主的荒滩野地,被一道道新掘的田埂切割成整齐的方块。

成千上万的流民,如同归巢的工蚁,在属于自己的那块“授田”上奋力劳作。

男人赤着精壮的上身,古铜色的脊背在寒风中蒸腾着热气,高高抡起的崭新铁锄,带着沉闷而令人心安的“噗噗”声,深深楔入板结的冻土。

每一次挥落,都翻起带着冰碴的黑泥,泥土特有的腥气混合着汗水的咸涩,在凛冽的空气里弥漫开来。

“嘿——哟!”一声整齐的号子响起。

十几个汉子,肩头勒着粗麻绳,正合力拖拽一架巨大的物事。

那不是耕牛,而是一具闪烁着冷硬青灰光泽的——铁犁!犁铧狭长锐利,在冻土上犁开一道深沟,两侧翻卷起的泥土如同被利刃剖开的黑色浪涛。

这犁身结构精悍,关键部位都用厚实的锻铁加固,正是马钧那蒸汽鼓风炉炼出的精铁所打造。

它比老旧的木犁沉重得多,可一旦动起来,其破土开荒的蛮横力量,却让所有习惯了骨耜、木犁的老农看得目瞪口呆。

“我的老天爷…”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农王老栓,拄着豁了口的旧锄头,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那铁犁犁出的深沟,沟底湿润的沃土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这…这铁疙瘩,一天怕不是能犁出俺们用木犁三天的地?”他粗糙的手指颤抖着,想去摸那冰冷的犁铧,又敬畏地缩了回来。

旁边一个精瘦汉子抹了把汗,咧嘴笑道:“王老爹,刘府君说了,这叫‘授田铁器’!咱分到了田,这铁家伙就是咱吃饭的命根子!您瞅瞅这劲头,开春前,咱这片野滩子,全得变成能长金子的熟地!”他拍了拍腰间挂着的一把同样崭新的铁镰刀,刀口寒光闪闪,映着他眼中对未来的灼热期盼。

不远处的田埂上,王石头正低头侍弄着什么。

他面前的土地已经翻整得异常平整松软。

他蹲着,仅存的右眼目光专注,布满老茧和冻疮的大手,正握着一柄短小的、同样闪烁着新铁寒光的锄头,小心翼翼地清理着田垄边缘最后一点顽固的草根和碎石。

他动作沉稳,一丝不苟,仿佛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宝。

偶尔,他粗糙的手指会无意识地拂过锄柄末端那精心配重的纹路——这纹路,竟与张辽那支夺命投矛尾部的配重纹惊人地相似。

冰冷的金属触感透过皮肤传来,带着一种沉甸甸的、令人心安的力量。

这不再是夺人性命的凶器,而是守护生机、开辟活路的依仗。

他停下动作,独眼望向远处地平线上那些早已消失无踪的黄巾溃兵逃遁的方向,刻骨的恨意并未消散,如同深埋地底的炭火,但此刻,这恨意之上,却清晰地覆盖着手中铁锄冰冷厚重的轮廓,以及脚下这片刚刚翻整、散发着泥土清香的、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土地。

他伸出沾满泥土的手指,用力地、近乎虔诚地,抹去锄头木柄上沾染的一点泥渍,动作缓慢而郑重。

“石头哥,喝口水歇歇!”一个半大孩子提着个粗陶罐跑过来,小脸冻得通红,眼睛却亮晶晶的,“府衙的粥棚快开了,稠得能立住筷子!俺娘说,托刘府君的福,今年冬天饿不着了!” 王石头接过陶罐,仰头灌了几口温热的清水,喉结滚动。

他抹了把嘴,没说话,只是把陶罐塞回孩子手里,又重重地拍了拍孩子的肩膀。

那力道,传递着一种无声的、磐石般的安稳。

孩子咧开嘴笑了,像只欢快的小鹿,蹦跳着跑向另一片正在开垦的土地。

*** 陈留城西,原本空旷的河滩地,如今已矗立起一片连绵的简易窝棚。

袅袅炊烟从茅草顶上升起,驱散着冬日的寒意。

这里便是“十杰营”新兵和部分最先安置流民的聚居点。

窝棚虽陋,却排列有序,留出了宽阔的通道,显出一种乱中有序的生机。

窝棚区中央,几口巨大的铁锅正架在临时垒砌的灶台上,底下柴火烧得噼啪作响。

锅里翻滚着浓稠的粟米粥,米香混合着一点点咸菜的气息,勾得人肚肠咕咕直叫。

衣衫褴褛但脸上已有了些血色的妇孺老弱排着长队,手中紧紧攥着标明身份和授田位置的粗糙木牌,眼巴巴地望着那翻腾的热气。

负责分粥的是几个伤愈后留在后勤的“十杰营”老兵,他们动作麻利,大声吆喝着维持秩序:“都排好!别挤!府君有令,人人有份,管够!” 一个瘦得脱了形、裹着破旧单衣的老妇人,颤巍巍地接过盛满热粥的粗陶碗。

滚烫的温度透过粗陶传到她冰凉的掌心,那沉甸甸的、实实在在的饱腹感,让她浑浊的眼中瞬间蓄满了泪水。

她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最终只是朝着陈留城的方向,深深地、深深地弯下了佝偻的腰背。

周围,捧着热粥狼吞虎咽的流民们,脸上麻木的绝望已被一种近乎贪婪的满足和小心翼翼的希冀所取代。

食物的热量顺着喉咙滚下,暖了肠胃,更暖了那颗在乱世中早已冻僵的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十杰营”的新兵们结束了一天的操演,三三两两结伴返回这片营区。

他们身上的玄色军服沾着尘土,脸庞犹带稚气,但眼神却比初入营时沉凝锐利了许多。

经过颍川初战的洗礼和连日严苛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大国重工

冶金装备、矿山装备、电力装备、海工装备一个泱泱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重型装备工业。 国家重大装备办处长冯啸辰穿越到了1980年,看他如何与同代人一道,用汗水和智慧,铸就大国重工。 /

人间正道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我国当代改革生活的作品,作品以经济欠发达的平川地区为切入口,以一千多万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经济大建设为主线,在两万八千平方公里土地上,在上至省委,下至基层的广阔视野里,展开了一幕幕悲壮而震撼人心的现代生活画卷。市委书记吴明雄押上身家性命投身改革事业,在明枪暗箭和风风雨雨中为一座中心城市的美好明天艰苦地奋斗着 /

哥儿如此多骄

十年末世,贺泽觉得自己早已修炼得冷硬如刀,一朝身死,却是魂归异世。相比末世,这里简直就是天堂,除了什么?这里没有女人只有哥儿?! 贺泽:身为一个哥儿,你这么凶残真的好吗? 林煜:我我也不想这样的 话音未落,林煜泫然欲泣,却是两手抱拳,指节咔咔作响。 贺泽:媳妇,我错了我可以解释啊! 本文食用指南: 1:主攻,互宠,末世直男攻VS暴力美人受。 2:金手指粗壮,苏苏苏爽爽爽甜甜甜~ 3:后期会/

结婚之后我终于吃饱了

云子宿什么都好,乖巧老实,任人宰割,花瓶一个。 就有一点:吃得太多。 家里人算计完了他父母的遗产,就把他打包嫁给了韩家那位阴气沉沉、克妻克亲、三年必死的韩大少。 别人见了韩大少恨不得绕着走,只有云子宿,他第一次见到韩大少眼睛就亮了。 这人身上有他最喜欢的诱人香气! 饿了三百多年的云子宿终于能吃饱了,为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他决定帮对方活得久一点。 结果他帮着帮着却发现对方活过的时间好像比他还/

七零年代福星高照

陈檬穿书了,穿越到了七零年代的山沟沟里,成了陈小军媳妇肚子里面的小豆丁。 山里下了一场大雨,陈小军在洪水中被冲走,人人都说小军媳妇肚子里的合该是个灾星要克死全家, 谁知道小军媳妇生了个闺女,重男轻女的婆婆变了,抱着小孙女稀罕得不行。 从此以后福星高照,家里好运连连,日子过的美滋滋。 大河村的村民都知道,那是因为陈家来了个福娃娃。 都说阿檬是个灾星,还没出生爹就下落不明,奶奶又是个重男轻女的/

师姐只能帮你到这了

燕妙妙胎穿了一本BL,成了原书中梗在官配之间的二师姐。 为了早一日磕到真cp,老母亲燕妙妙身体力行地当起了助攻手,立志要为自己的大师兄和小师弟奔向人间大和谐添柴加火。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仙侠世界里,到底几岁才能拥抱大和谐? 五岁的燕妙妙抱着怀里刚满月的小师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小剧场】 妙妙师姐!温师兄中了迷心散,正在冷泉中运功排毒! 燕妙妙眼前一亮,转身就把榻上睡得正迷糊的小师弟扔进/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