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煮酒论史篇】 经学与周礼(2/3)

绪可寻,而且先秦文献也没有提到此书,所以,其真伪和成书年代问题成为聚讼千年的一大公案。

历代学者为此进行了旷代持久的争论,至少形成了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秦汉之际说、汉初说、王莽伪作说等六种说法。

古代名家大儒,以及近代的梁启超、胡适、顾颉刚、钱穆、钱玄同、郭沫若、徐复观、杜国庠、杨向奎等著名学者都介入了这场讨论,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作为主流派的意见,古今判若两途。

古代学者大多宗刘歆、郑玄之说,认为是周公之典。

清代著名学者孙诒让认为,《周礼》一书,是自黄帝、颛顼以来的典制,‘斟酌损益,因袭积累,以集于文武,其经世大法,咸稡于是‘(《周礼正义序》),是五帝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经世大法的集粹。

古代学者以五帝、三代为圣明之世、至治之极,其后则是衰世。

周公是五帝三代的集大成者,古人将《周礼》的著作权归于周公是十分自然的事。

近代学者大多反对古人的这种历史观。

从文献来看,比较集中地记载先秦官制有《尚书》的《周官》篇和《荀子》的《王制》篇,《周官》已经亡佚。

最初曾有人认为,《周礼》原名《周官》,应当就是《尚书》的《周官》篇。

但是,《尚书》二十八篇,每篇不过一、二千字,而《周礼》有四万余字,完全不象是其中的一篇。

《荀子·王制》所记官制,大体可以反映战国后期列国官制的发达程度,但是总共只有七十多个官名,约为《周礼》的五分之一,而且没有《周礼》那样的六官体系。

《春秋》、《左传》、《国语》中有不少东周职官记载,但没有一国的官制与《周礼》相同。

从西周到西汉的每一个时期都可以找到若干与《周礼》相同的官名,但谁也无法指认出与《周礼》职官体系一致的王朝或侯国。

近代学者在文献学研究的基础上辅之以古文字学、古器物学、考古学研究等手段,对《周礼》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周礼》成书年代偏晚,约作于战国后期。

持其它意见的学者也不少,彼此争论很激烈。

争论的实质,是对于古代社会的认识,即《周礼》所描述的是怎样一种性质的社会?它的发展水平究竟与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的千年历史中的哪一段相当?由于涉及的问题太复杂,《周礼》的成书年代问题至今没有定论。

二、理想化的国家典制 《周礼》展示了一个完善的国家典制,国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富于哲理。

三读之后,令人顿生‘治天下如指之掌中‘的感觉。

例如,国家的行政规划有以下表述: 国都。

《周礼》国都地点的选择,是通过‘土圭‘来确定的。

《周礼·大宗伯》云: 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

……日至之景(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

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

土圭是一种测日影长短的工具。

所谓‘测土深‘,是通过测量土圭显示的日影长短,求得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之地,也就是‘地中‘。

夏至之日,此地土圭的影长为一尺五寸。

之所以作如此选择,是因为‘地中‘是天地、四时、风雨、阴阳的交会之处,也就是宇宙间阴阳冲和的中心。

九畿。

《周礼》以土圭测日影,在地中建王城,既是哲学寓意的需要,也是‘体国经野‘的需要。

王者划分国野和野外之地,都以王城为中心。

如方千里的王畿,就是以王城为中心建立的。

王畿之外有所谓‘九畿‘。

《周礼·夏官·大司马》云: 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

可知九畿的分布,是以方千里的王畿为中心,其四外的五千里之地,依次划分为侯畿、甸畿、男畿、采畿、卫畿、蛮畿、夷畿、镇畿、蕃畿等九层,大小相套,依次迭远。

相邻之畿的间隔都是五百里。

《尚书》中确有侯、甸、男、卫、采等外服的名称,却没有如此类似于同心圆的分布。

居民组织。

《周礼》的居民组织有两类:国都之外的四郊之地称为乡,郊外之地称为遂。

乡之下细分为州、党、族、闾、比等五级行政组织。

遂之下细分为邻、里、酂、鄙、县等五级行政组织。

根据地官的《大司徒》、《遂人》等记载,乡、遂的民户构成分别为: 一比:5家一邻:5家 一闾:25家一里:25家 一族:100家一酂:100家 一党:500家一鄙:500家 一州:2500家一县:2500家 一乡:12500家一遂:12500家 乡、遂各级组织的编制极其整齐。

此外,乡和遂的数量都是六个。

六乡、六遂的居民数似乎恰好相合,既无不足,也无羡余。

如有天灾人祸,民户之数发生变化,无法满足以上要求时当如何处理?《周礼》未曾提及。

农田规划《周礼》对于‘野‘的农田的规划,也是整齐划一。

《地官·遂人》云: 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

这里记载了两个系统,一是农田系统,二是沟洫系统。

农田以‘夫‘为基本单位,一夫受田百亩。

夫田与夫田之间有称为‘遂‘的水渠,遂上有称为‘径‘的道路。

每十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沟‘的水渠,沟上有称为‘畛‘的道路。

每百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洫‘的水渠,洫上有称为‘涂‘的道路。

每千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浍‘的水渠,浍上有称为‘道‘的道路。

每万夫之田之间,有称为‘川‘的水渠,川上有称为‘路‘的道路。

如此通达于王畿。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沟洫、道路系统有严格的丈尺规定。

据郑玄的注,遂,宽、深各二尺;沟,宽、深各四尺;洫,宽、深各八尺;浍,宽二寻、深二仞。

沟洫上的道路的宽度,径可以让牛马通过,畛可以让大车(车轨宽六尺)通过,涂可以让一辆乘车(车轨宽八尺)通过,道可以让两辆乘车通过,路可以让三辆乘车通过。

仅就以上数例,就不难发现《周礼》的制度有相当的理想化的成分。

将国都建在‘地中‘,其理论色彩十分鲜明,实际上是无法操作的。

整齐划一的九畿制度、居民组织、沟洫道路系统,遑论古代中国,就是移山填海的大跃进时代也没有实现过。

因此,我们说《周礼》是理想国的蓝图。

三、以人法天的思想内核 《周礼》作者的立意,并非要实录某朝某代的典制,而是要为千秋万世立法则。

作者希冀透过此书表达自己对社会、对天人关系的哲学思考,全书的谋篇布局,无不受此左右。

儒家认为,人和社会都不过是自然精神的复制品。

战国时期,阴阳五行思想勃兴,学术界盛行以人法天之风,讲求人与自然的联系,主张社会组织仿效自然法则,因而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

《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神诡大明

我是姬象,谢邀。 人在大明,刚死在紫禁城。 信号不好,神鬼怪事太多。 匿了。 /

AI替身中了沙雕病毒

夏歌一朝穿越,穿成了星际时代某最大佬的AI仿生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的一切数据,都是照着大佬那求而不得的白月光设定的,从外貌到身材,从声线到性格,和那个人一样温文尔雅,和煦如风。 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AI替身机器人。 然而,就在夏歌穿越过去的当天,这个替身AI的数值程序就彻底崩坏了。 陆行深看着一边大喊老子活了!一边满屋子疯跑蹦跳鬼叫不止的疯批,觉得自己的完美替身机器人一定是中病毒了,才会程序/

末日之无上王座

一帝二后三皇四尊,七绝城末日争辉! 当一切重启,苍穹下,江峰执掌雷霆,仰望星空! /

光明!

【屋内的光照强度低于3,目前处于黑暗状态,8分45秒之后出现1级怪异。】 许乐下意识缩了缩脚。 【你正在恐惧,恐惧是所有怪异的食粮,会吸引他们。】 许乐:? 缩个脚都不允许了? 在略微慌乱的情绪中,许乐快速生起了火堆。 光明涌现。 【屋内的光照强度为4,目前处于明亮状态,安全。】 许乐刚刚松了一口气,才发现这一切只是开始。 扭曲的火焰形成了新的文字! 【房屋内有一具尸体,死亡时间已超过4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众所皆知,A医大附属济华医院妇产科有两位王不见王的副主任医师。 江叙和沈方煜从大一入学到博士毕业再到规培评职称,简直拼得你死我活,天昏地暗,堪称你不卷死我,我就卷死你,你考九十六,我考九十七。 卷到最后,居然连看上的姑娘的都是同一个。 谁能想到,没等两个人斗出个结果,心上人直接挽着同性女友的手,在他俩面前笑吟吟地出了个柜。 白白针锋相对了三个月的俩直男三观尽碎,同仇敌忾地一顿苦酒入喉,稀里/

我要与超人约架

我在dc宇宙重生了,有个外挂,挨打就能升级,虽然技能点只能加防御。 大超被约架,似乎没赢过,每次都灰头土脸;蝙蝠侠与人约架,似乎没输过或许可以和大超约一架,把防御加到谁也打不死的钢铁之躯?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