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乙编·卷一(1/3)

高庙配享,洪容斋在翰苑,以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俊四人为请。

盖文武各用两人,出于孝宗圣意也,遂令侍从议。

时宇文子英等十二人以为宜如明诏,而识者多谓吕元直不厌人望,张魏公不应独遗。

杨诚斋时为秘书少监,上书争之,以欺、专、私三罪斥容斋,且言魏公有社稷大功五:建复辟之勋,一也。

发储嗣之议,二也。

诛范琼以正朝纲,三也。

用吴以保全蜀,四也。

却刘麟以定江左,五也。

于是有旨再令详议。

越数日,上忽谕大臣曰:“吕颐浩等配享,正合公论,更不须议。

洪迈固是轻率,杨万里亦未免浮薄。

”于是二人皆求去,容斋守南徐,诚斋守高安,而魏公迄不得配食。

诚斋诗云:“出却金宫入梵宫,翠微绿雾染衣浓。

三年不识西湖月,一夜初闻南涧钟。

藏室蓬山真昨戏,园翁溪友得今从。

若非朝士追相送,何处冥鸿更有踪。

”又云:“新晴在在野花香,过雨迢迢沙路长。

两度立朝今结局,一生行客老还乡。

犹嫌数骑传书札,剩喜千峰入肺肠。

到得前头上船处,莫将白发照沧浪。

”此去国时诗也,可谓无几微见于颜面矣。

其冢嗣东山先生伯子跋其《论配享书稿》云:“覆羹真得皂囊书,锦水元来胜石渠。

但宝银钩并铁画,何须玉带与金鱼。

”盖苗刘作乱时,矫隆诏贬窜魏公,高宗在升宫方啜羹,左右来告,惊惧,羹覆于手,手为之伤。

既复辟,见魏公,泣数行下,举手示公,痕迹犹存。

左次魏和伯子诗云:“銮坡蓬监两封书,道院东西各付渠。

乾道圣人无固必,是非付与直哉鱼。

”词意亦佳,但当途乃江东道院,容斋守南徐,非当途也。

渡江以来,士大夫始衣紫窄衫,上下如一。

绍兴九年,诏公卿长吏毋得以戎服临民,复用冠带。

论者以为扰,于是士大夫皆服凉衫。

乾道中,李献之上言:“会聚之际,颜色可憎,今陛下上承两宫,宜服紫衫为便。

”上从之。

盖人情乐简便久矣。

昔节孝先生徐仲车事母至孝,一日,竦然自省曰:“吾以衤阑幞谒贵人,而不以见母,是敬母不如敬贵人也,不可。

”乃日具衤阑幞揖母,人皆笑之。

节孝行之终身。

近时静春先生刘子澄,朱文公高弟也,守衡阳,日以冠裳莅事。

宪使赵民则尝紫衫来见,子澄不脱冠裳见之。

民则请免冠裳,子澄端笏肃容曰:“戒石在前,小臣岂敢!”民则皇恐,退具冠裳以见,然由是不相乐。

夫衤阑幞揖母,冠裳临民,常事也,而世俗且笑之,且难之。

至于紫窄袖衫,乃戎服也,出于兵兴一时权宜,而相承至今不能改,然则古道何时而可复乎? 李泰伯著《常语》非孟子,后举茂材,论题出“经正则庶民兴”,不知出处,曰:“吾无书不读,此必《孟子》中语也。

”掷笔而出。

晁说之亦著论非孟子,建炎中,宰相进拟除官,高宗曰:“《孟子》发挥王道,说之何人,乃敢非之!”勒令致仕。

郑叔友著《崇正论》,亦非孟子曰:“轲,忍人也,辨士也,仪、秦之流也。

战国纵横捭阉之士,皆发冢之人,而轲能以诗礼者也。

”余谓孟子以仪、秦之齿舌,明周、孔之肺肠,的切痛快,苏醒万世,此何可非!泰伯所以非之者,谓其不当劝齐、梁之君以王耳。

昔武王伐纣,举世不以为非,而伯夷、叔齐独非之。

东莱吕先生曰:“武王忧当世之无君者也,伯夷忧万世之无君者也。

”余亦谓孟子忧当世之无君者也,泰伯忧万世之无君者也。

此其特见卓论,真可与夷、齐同科,至于说之、叔友拾其遗说而附和之,则过矣。

平原、盂尝君养天下客,而未尝得一客。

张汤、公孙弘接天下士,而未尝得一士。

鲁仲连固不肯与鸡鸣狗盗者伍也,汲长孺固不肯与奴颜婢息者齿也。

若得一鲁仲连,则一客可以敌千客。

若得一汲长孺,则一士可以埒千士。

故山谷诗曰:“匹士能光国,三孱不满隅。

” 不主痈疽、瘠环,所以为孔子。

不礼臧仓、王欢,所以为孟子。

宋不与内侍交语,明皇深加奖叹。

杜不从监军请选娼女入宫,武宗知其有宰相才。

范纯夫为谏官,东邻宦官陈衍园亭在焉,衍每至园中,不敢高声,谓其徒曰:“范谏议一言到上前,吾辈不知死所矣。

”此其所以为范纯夫也,此其所以为元也。

王黼为宰相,与宦者梁师成邻居,密开后户往来。

徽宗幸黼第,徘徊观览,偶见之,大不乐。

此其所以为王黼也,此其所以为崇、观、政、宣也。

东坡于世家中得王定国,于宗室中得赵德麟,奖许不容口。

定国坐坡累,谪宾州。

瘴烟窟里五年,面如红玉,尤为坡所敬服。

然其后乃阶梁师成以进,而德麟亦谄事谭稹。

绍兴初,德麟主管大宗正司,有旨令易环卫官,宰相吕颐浩奏曰:“令峙读书能文,苏轼尝荐之,似不须易。

”高宗曰:“令峙昔事谭稹,为清议所薄。

”竟易之。

士大夫晚节持身之难如此。

余观屈平之《骚经》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朱文公释之曰:“世乱俗薄,士无常守,乃小人害之。

而以为莫如好修之害者,何哉?盖由君子好修,而小人嫉之,使不容于当世,故中材以下,莫不变化而从俗,则是其所以致此者,反无有如好修之为害也。

”呜呼!其崇、观、政、宣之时乎,宜二子之改节易行也。

张无垢在越上作幕官,不请供给钱;在馆中进书,不肯转官,人皆以为好名之过。

无垢曰:“既请月俸,又受供给,偶然进书,又便受赏,于我心实有不安,此亦本分事,何名之好!贪者往往不曾寻思,此心病也。

心有病,人安得知?我知之,当自医。

别人既不自知病,反恶人医病,犹妇人妒者,非特妒其夫,又且妒人之夫,其惑甚矣。

”无垢此喻甚切。

世降俗薄,贪浊成风,反相与嗤笑廉者。

谀佞成风,反相与嗤笑直者。

软熟成风,反相与嗤笑刚者。

竞进成风,反相与嗤笑恬退者。

侈靡成风,反相与嗤笑俭约者。

傲诞成风,反相与嗤笑谦默者。

贾子云:“莫邪为钝兮,铅刀为。

”东坡云:“变丹青于五莹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替身结束后他后悔了

我是大佬找来的白月光替身。 清晨,大佬结束了晨练,在窗边抽着事后烟,迷离地看着我:你不是他。 我内心疯狂点头。 中午,大佬带我去他名下的商场逛街,逛到一半白月光来电,他不顾我的颜面转身就走,只留下我,和保镖手里拎着的几十个大牌纸袋。 傍晚,大佬开着游艇,在夕阳下的海面上思念心爱的人,看也不看我一眼,而我孤零零地坐在豪华的船舱里,独享82年的老酒,尝着刚捞上来的极品大龙虾,啊,这是孤独的味道/

穿成苦情女主的渣A老妈

比起穿进血型文中更让江楚些崩溃的是,她穿成了这本书女主的渣A老爸或者说老妈? 渣A老妈靠着女主母亲顾灵均家飞黄腾达,联合小三害死原配后夺取了本该属于女主的家产,让女主有了苦情的基本条件。 至于结局,这个渣A当然也没好到哪里去,最终被女儿的六个A搞得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 江楚些一点儿也不想重蹈原身的覆辙,既不想渣人,更不想被杀,她只想平静地度过等等,旁边睡的这个人怎么那么像顾灵均? 江楚/

宫学有匪(青青子衿原著小说)

高能山大王 VS 书院小才女 美人书生被逐出皇城,因缘巧合上山为匪,留了一把乱糟糟的大胡子,打下一片赫赫威名,做了统领十八座匪寨的东夷山君,还在这一年早春,绑了一皇城书院来的贵人,不多不少,刚好十六位宫学女公子,他不要财不要色,唯独定下一番古怪的赎人规矩 缘分就从这里开始,青山绿水,匪气盎然。 【一句话简介:仗剑走书院,匪气怼天地,宠友宠妻宠兄弟。】 男主能文能武能撩妹,三分恣意,七分情深/

夙夜宫声

从乡野走向深宫,从幕后走到台前,从飘零孤女到权握天下! 数不尽的权利倾轧,道不清的爱恨情仇 待尘埃落定,是执子之手,还是天人永隔? 身世如谜的金枝玉叶,权倾天下的太后,势通朝野的女官,不为人知的深闺秘辛,零落尘埃的宫门幽怨,权与智的角力,谋与勇的交锋。 谁说女子只能归于寂寞宫阙,谁说女子不如男? 难道身为女人,就不能居于庙堂之上,俯瞰大好河山? /

无上真身(道尽轮回)

终有一天,不是我容不下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再也没资格容得下我! 世间一切,自有其法则! 规章、法则、制度,即道,即天道! 天道主杀! 修为划分:炼气、化神、返虚、合道。 /

总裁他妈是团宠

顾箐箐出生豪门,嫁入豪门,生下豪门继承人。 丈夫尊敬,儿子孝顺,兄弟出息,人生堪称顶流贵妇模范,过得光风无限。 这只是在外人眼里的顾箐箐。 实际上,顾箐箐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夫妻关系冷淡,母子关系僵硬,姐弟间更是一见就吵架,人生处处不顺。 前天刚冲儿子的草根女友甩完支票,第二天醒来,她缩小成了三岁奶娃娃。 得知消息的丈夫,儿子,兄弟们赶回家,齐齐围住沙发上抱着毛绒熊的粉嫩小团子,沉默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