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毛泽东表现的历史自觉,大量通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来体现;朱德在革命最困难时期的革命坚定性、坚决性,表现出了他的历史自觉;周恩来同志的历史自觉,体现在他对中国共产党所提供的组织协调。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配合是中国共产党的万幸。
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是真人。
说真话,办真事,行真理,义无反顾地追求心中的理想,而且为了这样一个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是他们给我们今天留下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29.周恩来的历史自觉在革命中的作用 毛泽东表现的历史自觉,大量通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来体现;朱德通过对革命的信心与信仰,尤其在革命最困难时期的革命坚定性、坚决性,坚信革命能够成功,表现出了他的历史自觉。
那么,周恩来同志大量的历史自觉是通过什么表现的? 是他对中国共产党所提供的组织协调。
我们经常讲周恩来同志是一个很大的谜,他这个人非常大的一个特点是牺牲个人、维护组织,这个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
那么周恩来同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尼克松对他有一段评价。
尼克松20世纪70年代初访问中国,多次与毛泽东、周恩来有过接触。
尼克松说:“毛泽东是一团烈火,周恩来是一个控制火势的人。
”这个说法沾点边,但并不是太贴切。
我自己想了这么一个比喻:打开一个手电筒去照射的时候,顶多十几米光线就散了;而要是一束激光,几公里之外可能都能烧穿一块钢板。
激光的能量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它的高度聚焦。
周恩来在我们党内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的实质就是“高度聚焦”。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由这么多人组成的一个党。
尤其是党的领袖集团成员,兴趣各异、脾气各异、爱好各异,各人有不同的观点,各人有不同的主张。
这样一个环境中,周恩来通过大量的工作,使大家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块儿使。
周恩来在党内无人可替代。
我在这儿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长征之初,博古同志是中共中央负总责的人,有传言说他在长征的时候不想带毛泽东同志走,想把毛泽东同志留在苏区。
其实这个问题今天已经讲清楚了,不是博古同志不想带毛泽东同志走,而是长征之前毛泽东同志给博古同志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上提出来,他自己不想走。
这封信毛泽东主要讲了这么几点: 首先,他与第一、三军团的领导交换过意见,第一、三军团的部分领导都同意留下来,和他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 其次,要求红九军团留下一个师,这样毛泽东同志带着第一、三军团的少部分领导人和红九军团的一个师坚持苏区斗争; 最后,欢迎中央再回来。
当然这里面有这样几层意思: 第一点,毛泽东同志不想和上海来的中央诸位领导同志在一起。
因为这些同志从上海一来,很快就把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撤掉了,而且很快中央苏区反“围剿”也失败了。
以毛泽东的个性,他不愿和这些吃过洋面包的人在一起,觉得有点格格不入,所以他提出来他不走。
第二点,当时叫战略转移,不叫长征,谁也不知道离开苏区后,就一去不回了,走了二万五千里都不知道。
当时战略转移最直接的目标是去湘鄂西与贺龙、萧克领导的二、六军团会合。
在这几个重要的因素之下还有第三点,毛泽东同志对蒋介石要一举拿下中央苏区的决心有所低估。
我们可以想,如果毛泽东同志要留在苏区,后果不堪设想。
留在苏区的瞿秋白同志、贺昌同志、刘伯坚同志都纷纷牺牲了,能活下来的也九死一生。
而且长征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参加,那又会是一种怎样的长征?红军还能不能走出来?我们还有没有遵义会议…… 这就是在长征最初的时候,毛泽东表示他留下来不走的原因。
那么后来怎么样?谁劝说了毛泽东同志跟着部队一起走? 这个人就是周恩来。
30.周恩来与毛泽东改变中国命运的谈话 我们上节讲到毛泽东同志给中央写了封信,他要留下来坚持在苏区斗争,欢迎中央再回来。
当时中央的总负责人博古,非常年轻,大约28岁,看见这封信以后不知道怎么办,便拿着这封信直接去找周恩来,他说:“老毛提出不走,你看怎么办?”周恩来迅速看完这封信,跟博古讲了一句话:“我去找他谈。
” 周恩来同志当天骑着马从中央所在地瑞金赶到了毛泽东同志的住地找他谈话,核心就是劝毛泽东同志跟着走。
那个谈话进行了一晚上,那天晚上周恩来与毛泽东之间谈了些什么,谁都不知道。
当天警卫回忆当夜雨下得很大,雨水顺着屋檐往下流,流到斗笠上,斗笠湿了,从斗笠流到蓑衣上,蓑衣湿了,蓑衣的雨水流到绑腿上,绑腿湿了,鞋子湿了。
领导人在里面的谈话迟迟谈不完。
他们开门进去给领导倒水,门一开,两位领导同志一句话都不说了,就看着他们,等他们倒完水退出去,门关好了才又开始说。
所以警卫也没有听见这两位领导同志在里面谈了什么。
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周恩来同志骑马返回瑞金,见到博古同志,就讲了一句话:“他同意跟着走了。
” 我觉得这句话虽然非常简单,却意义极其重大,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一句话。
我们可以设想,毛泽东同志如果不跟着走,在苏区能保证他的安全吗?而如果毛泽东同志不走,那我们的长征是什么样的长征?红军能不能从困境中走出来?我们的结局又将如何? 恩格斯讲过一句话:“历史的必然通过大量的历史偶然去实现。
”不是说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它就是必然会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会经过许多路口,需要跨过许多急流险滩。
我们从这个问题上看周恩来,他不是对党和军队的命运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吗?而且像这样的事情周恩来终生对任何人都没有讲过。
周恩来晚年病重的时候,叶剑英元帅当时就认定:周总理肚子里要说的话很多,你们身边工作人员一定要随时准备好笔,把他说过的话一一都记录下来,哪怕在昏迷中说的话也要把它记下来。
周恩来同志身边的工作人员,确实按着叶帅的要求准备好了纸笔,要把周恩来说的任何话都记下来。
结果一直到周恩来去世,警卫也好,护士也好,他们准备的笔都没动过,纸还是一张白纸,一个字都没有记录。
周恩来同志一辈子都是这样以组织为核心,以组织的生命为核心,以组织的利益为核心。
他完全牺牲了自己。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讲周恩来同志的贡献,但一直都讲得不够。
周恩来同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称赞他。
但也不光是称赞,诋毁周恩来的话也有,像周恩来同志的“世故主义”,周恩来同志如何如何“不讲原则”,周恩来如何“和稀泥”,这方面讲的人也很多。
我觉得不管是称颂的或者是诋毁他的人,都没有认识到在中国革命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关头,周恩来同志作出的关键性贡献。
当时的党中央不知道少了毛泽东的长征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当时的毛泽东同样也不知道自己留下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所谓的历史真实,不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安排好了的,我们走到这就是遵义会议,走到这就是延安,走到这就是天安门,没有这样的安排。
全是什么?全是人的努力、奋斗、牺牲。
共产党一步一步这么走过来,在这其中周恩来表现了极大的历史自觉。
他通过组织,通过协调,把党的力量最大可能地凝聚在一起,把一个散射的手电筒的光芒变成一束激光。
组织协调工作当然不光是周恩来同志一个人做的,但是周恩来同志是党内最杰出的组织协调工作者。
这点,我觉得是毫无疑问的。
在长征之前那个晚上周恩来与毛泽东的谈话,它的结果决定中国革命命运。
31.周恩来巧解博古心结,毛泽东获真正领导权 在长征的过程中周恩来与博古还有一次重要的谈话。
博古当时是我们党内很年轻的领导者,他出任中共中央临时总负责人时还不到25岁,很年轻,长征的时候博古同志也就是二十八九岁的样子。
这样一位年轻的领导者,当然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思虑还不够周全。
因此,博古在指挥反“围剿”的过程中,在指挥红军长征的过程中,有一些失误。
那么到了遵义会议的时候,就有一个更换领导权的问题。
博古在当时不太适合继续担任中共中央临时负责人了,要做一个调整。
当时倾向于由张闻天来负责,但是还没有完全地明确。
由于这个原因,遵义会议开过之后,中央的两个挑子,一个是中央的印章,一个是中央的文件,这两个挑子还跟着博古同志。
从内心来说,博古还是有些疙瘩没有解开,思想上还存在着问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假如你重生了,最想做什么? 高明程仔细的想了想,觉得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比较好! 年轻貌美的老婆,那就绝不能被艰苦的生活给磨去了颜色。 沉默内向的大儿子,打小就得好好培养。 至于走上邪路的小儿子,嘿嘿,教你做人套餐已上线,套餐包括:遍体鳞伤、皮开肉绽、头破血流。 至于钱嘛 我对钱不感兴趣,上辈子赚够了,这辈子只想小富即安,悠哉过好小日子! /
凌霄穿成了书里的配角真千金。 假千金认回了比他们家有钱一百倍的豪门,成为两家团宠。 而真千金是乡下来的又黑又柴可怜兮兮的土包子。 未婚夫:就算是我高攀不起明珍,也不会看你一眼! 父母:你多跟明珍学着点,她什么都比你强,愿意教你是你的福气。 假千金含笑答应:我一定好好教凌霄。 然后开始教身无分文的她怎么花一万块。 凌霄下意识看了一眼。 滴 【山阴公主已上线】 【太平公主已上线】 【平阳公主已/
又名:被学姐赖上的日子 校花:王易,脚酸,捏 校花:王易,怕黑,牵 校花:王易,你是我的人了,你跑不掉的! 王易一觉醒来,重生回到20年前高考现场。 面对天书一般的试卷,直接懵逼。 考试不顺利就算了,回头还被校花骑在身上一顿胖揍。 我不要脸的吗? 算了,脸给你了,身子也给你了! 校花:王易,我帮你背了黑锅,锅太沉了,你背着我走吧! 高端的猎人,经常以猎物的身份出现在眼前。王易发现,自己七岁/
久作,代号Q,13岁,异能是[脑髓地狱],是即使在异能当中也最被忌讳的精神操控的异能,被称为【活灾难】,因此终日被关在港口mafia的地牢不见天日。 [嗡嗡嗡] 在睡梦中听见了十二点的钟声响起,再一睁开眼,他发现自己坐在一辆黑漆漆的车里,而身旁的开车的人,是一只大蝙蝠? 啊咧,是梦吗?但是,这里好像很有趣的样子~ 怀抱着人偶的少年露出一个崩坏的笑容,眼中的星星闪烁,[既然是在梦里,那就让我/
当幻想侵入现实,当科技与人性碰撞,当世界面临抉择,当毁灭悄然到来 注定要成为救世主的屌丝,那一日用笃定的语气教育世人:历史是人民众创造的,但好歹得先活下来,才能自称是人民众的一员吧? /
黎欢穿书了,穿成了女主堂姐在直播节目里的对照组,女主踩着她立了一个豪门千金的人设爆红网络,抢了她的老公,嫁入豪门生儿育女幸福一生,而她却活成了墙上的黑白照。 黎欢来的时候正好是节目第一期,系统:生命倒计时一年,友情提示:只能花钱才能活命。 节目里,女主正在化妆台前展示数万一瓶的面霜,用小勺子挖了一点涂在脸上。 另一边镜头,同样的面霜,黎欢食指抠出一坨,漫不经心地擦脚。 珠宝店里,女主正在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