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4章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 “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 礼记的开篇,自然在强调礼的重要。
道德仁义,教训正俗,等等,几乎涵盖了人的方方面面。
这样的礼,到底是什么地位,想必没有人会不知道。
而《礼记》的开篇,在整个丙等堂里,也没人不会背。
更理解他的意思。
说起来科举发展到天齐国,已经有数百年,这句话也考过很多次。
任何一个学生想要答得漂亮,都轻而易举。
所以如何能答得新颖? 纪元沉思片刻,礼,涵盖生活方方面面,人不学礼无以立。
题目简单,却不知该怎么开篇写自己的文章了。
子书《荀子》曾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大意为礼仪道德,人人都要遵守。
引用这句开篇? 纪元刚要落笔,又停住了。
荀子没有正式列在必读科目里,县学也没有讲过。
可《荀子》又是课外必读科目之一。
这句话,实在太普通了。
《将苑》倒是说,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这是本军事类的书籍,罗博士说他这版本最全,应是正荣县唯一一套。
纪元还是没落笔。
比得过同窗,却难说夫子博士们会不会满意。
思索片刻,纪元又拢了拢袖子,看得隔壁刘嵘更紧张了,自己都写了半篇,往日下笔如有神的纪元为何还未动笔。
难道说,这题目自己想得简单了? 好在纪元动笔了。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
” “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
”① 此话从国家起笔,格局便已经不同。
随后又讲家族若崇尚礼,家业便能兴旺。
人的品格崇尚礼仪,人就会有教养。
心里,也就是自己的想法崇尚礼仪,则人就会平和安定。
四句话,已经把文章的基调定住了。
后面进一步诠释礼的意思。
不到三百字的文章,写到考试结束,正好停笔,竟是连抄录的时间都没有。
好在他如今这一手台阁体,清雅漂亮,根本不需要再誊抄。
负责监考的郭夫子看了一眼,眼神流露出满意。
他刚刚转了一圈,大部分学生的试卷他都看了,纪元这开篇,便又是第一了。
郭夫子想起研学处夫子们在讨论岁考试题时的讨论。
“纪元能不能参加升堂考,就看岁考了。
” “问题不大,他的本事,夫子们还不知道?” “那就把题目出难一点,看他怎么考。
” 殷博士却摇头:“不行,要出的简单。
” 罗博士瞪了殷博士一眼,明显看出他想做什么。
殷博士才不怕,把话说明白了:“题目出的简单,才能看出谁才是别出心裁的那个。
” 普通的题目,大家都会答。
那谁在众多答案中,当最特殊的那个呢? 所以不怕考试太难,反正大家都做的一样的卷子。
就怕太简单,答对的人太多,筛选下去的人太少。
殷博士还真是会折腾学生。
平日里大家还当他是最好脾气的那个。
不过殷博士也确实相信纪元的本事,他后面还道:“纪元答出新意,明年我亲自指点他《礼记》” “不,礼类通教。
” 礼类不仅有《礼记》,还有《周礼》《礼仪》《白虎通义》《大戴礼记》等等。
越想功名往上进一进,这些肯定要读。
甚至不是考秀才的本事,而是考举人的本事了。
殷博士这么说,那就是有教纪元的心思。
全靠纪元能不能过了这关。
让殷博士教这些书,便是郭夫子都有些羡慕纪元了。
浙东余姚对这些书的理解,在天齐国都属于上乘。
更别说殷博士这种真才实学的举人。
看了一圈的试卷,郭夫子就知道纪元已经过了岁考。
他肯定是岁考的第一。
能不能进乙等堂,则要看五日后的考试。
等会,殷博士当时说的是,只要纪元能答出新意,他就会教。
并未说纪元能进乙等堂,他才教吧? 也就是说,这篇文章过了殷博士那关,明年纪元无论在哪,都能去殷博士那学习? 说起来,罗博士的《春秋》课,确实结束了吧。
郭夫子有点怀疑,殷博士是不是早就想教纪元了,正好找了借口。
郭夫子收了试卷,对学生们道:“跟往年一样,明日上午会出岁考成绩,各自按排名写课业。
” “下午便开始放冬假,除了准备升堂考的八人之外,其他学生可以归家。
” “记得,明年还是正月十六开学,若有事情,提前告知。
” 这是每年冬假前的流程。
其实到现在,已经算是放假了。
除了升堂考的人。
今年丙等堂里,有八人参加升堂考。
或者说九个,纪元是那个待定的,他能不能考试,还要看明日的成绩。
其他学生等成绩,就是看自己要不要做冬假的双倍课业。
只有纪元,还在等待考试资格。
虽然考试结束,很多人都来说:“你应该还是第一。
” 话是这样讲,同窗还是道:“要不我们对对文章?” 刚考过的试,还有人誊抄过一遍,文章都在手边,对对文章,自然能看出优劣。
到纪元这,纪元双手一摊:“时间来不及,没抄录。
” 刘嵘终于找到机会,问出疑问:“这次考试的题目不难啊,你怎么想那么久。
” 纪元想了很久?! 刚刚觉得自己考试良好的同窗们,瞬间打起精神,李廷跟钱飞更是道:“不是吧?不是很简单吗?” 钱飞也道:“对啊对啊,礼记的开篇,都明白的。
” 其他人跟着点头。
纪元想想该怎么解释,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问题。
说起来,他终于不用吝啬纸张了,等他升堂考结束,就能回安纪村领钱,想想就开心。
纪元写的问题是:“一加一等于多少?” 这还用说啊。
“二啊!” 同窗异口同声道。
“若这个题目为考题,那你们谁是第一?” 这怎么分辨? “我们都答出来了,答的时间也一样,怎么分。
” 纪元又写了一题:“五十六乘以三十九,等于多少,立刻答。
” 手疾眼快地已经去计算了,钱飞道:“两千一百八十四!” 刘嵘都比钱飞慢了一步,甚至也不如李廷快。
其他人更不用说。
“第一,第二,第三。
这不就出来了。
”纪元看向钱飞,李廷,刘嵘。
李廷明白了,解释道:“题目简单,不容易分出胜负,题目难了,才能看出谁最厉害?” “所以这次的考试,看似简单,其实很难?” 一加一等于二,要从中选出最先喊出来的,甚至最先举手的。
啊? 这,这怎么搞啊。
本来沉浸在,岁考真简单真快乐的同窗们,现在傻眼了。
从来没人告诉过他们,题目太简单也是问题啊。
那怎么办? 他们还美滋滋地答了舒适区内的文章。
“你呢?你怎么写的?”又有人问道。
纪元看着众人目光,干脆背默出来。
他写字极快,又是极好看的馆阁体,几乎他一边写,周围人一边念。
与此同时,研学处也在念纪元的文章。
殷博士看着开篇的文章,赞道:“很有儒家之风。
” 说着,忍不住给周围人传阅:“都说纪元是有天赋的,不信你们看。
” 很多人看着纪元的勤奋,便忽略他的天赋。
可他的夫子们却知道,纪元的天赋远超勤奋。
十岁的年纪,就能做出如此文章,实在不得了。
“明年的礼记,我教定了!” 郭夫子默默腹诽,看来他猜得没错,殷博士早就想好要教纪元,只是没找到时机。
要是老赵知道这件事,估计也会很开心。
他这个学生,真是人人抢着要。
纪元的试卷在研学处传阅,已经是无可争辩的第一。
路过的教谕都夸了几句,他最近经常去衙门,这会还是过去,顺口道:“我就知道纪元会是第一。
” 啊? 您这就知道了? 不管怎么样,纪元升堂考的资格,确实有了。
升堂考在五日后,十一月二十五。
如果说岁考,是考一年学习的内容。
升堂考就是真的考四书五经了。
虽然重点还在四书,但五经也会涉猎。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看学生们的掌握情况。
十一月二十一下午,看到成绩以后的甲乙丙三个明伦堂的学生,全都陆陆续续回家。
往日热闹的县学变得安静下来,只留了九个学生。
他们就是丙等堂的考生们。
其中有几个,是去年考过一次的,看起来格外紧张。
特别是蒋克,他是丙等堂的副舍长,以前还会嘲讽穷学生们为穷酸社,今年却收敛心性。
一个是县学的氛围变了,二是他去年升堂考并未考过,一整年都在努力复习。
纪元在其中,自然是年纪最小,也最晚进县学的。
他跟其他人也不算特别熟,但这会学堂只剩下九个人,难免多说一会话。
蒋克念念叨叨:“我爹说,最近几年,可能是正荣县县学最好的时候,如果在这种环境下还考不上秀才,那多半没指望了。
” “反正正荣县的机会难得一遇,我们一定要把握住。
” 升堂考不设名额。
九个人都不是竞争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我是姬象,谢邀。 人在大明,刚死在紫禁城。 信号不好,神鬼怪事太多。 匿了。 /
*泼辣小厨娘x神颜公子哥 人家穿越到文工团是舞蹈演员,顾芊穿越过来居然是一名食堂女工。 罢了,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厨子虽然没有跳舞体面,也算是一门手艺。 正好,顾芊穿越前是一名神厨。 持起锅铲就是一顿干! 糙面、野菜、麦麸咸菜饼子都能给你做出朵花儿来。 任何糟糕的食物到了顾芊手里,皆能成为化腐朽为神奇的美食。 一不小心就从食堂女工升职为主厨,成了文工团人人追捧、不敢得罪的顾神厨! 就在顾芊开/
久作,代号Q,13岁,异能是[脑髓地狱],是即使在异能当中也最被忌讳的精神操控的异能,被称为【活灾难】,因此终日被关在港口mafia的地牢不见天日。 [嗡嗡嗡] 在睡梦中听见了十二点的钟声响起,再一睁开眼,他发现自己坐在一辆黑漆漆的车里,而身旁的开车的人,是一只大蝙蝠? 啊咧,是梦吗?但是,这里好像很有趣的样子~ 怀抱着人偶的少年露出一个崩坏的笑容,眼中的星星闪烁,[既然是在梦里,那就让我/
我在dc宇宙重生了,有个外挂,挨打就能升级,虽然技能点只能加防御。 大超被约架,似乎没赢过,每次都灰头土脸;蝙蝠侠与人约架,似乎没输过或许可以和大超约一架,把防御加到谁也打不死的钢铁之躯? /
传说中那个以一己之力带飞整个地球的女人! 叶陌,大龄工科女博士,世界500强集团高级机械工程师,偶然间点进一个幸存者app,从此世界观、科学观、人生观都裂了。 【恭喜叶陌获得幸存者资格,已开启系统商城,详细攻略请自行探查。温馨提示,下个副本正在载入。】 三观同裂的地球村:陌大佬求带飞! 「副本一(第一轮内测):末日升级流。 副本二:哥布林工匠。 副本三(第二轮内测):春秋战国墨家。 副本四/
京城第一公子谢凌,出身名门,仪容儒雅,是朝中最年轻的宰辅。 昭宁三年,遵守祖辈婚约,迎娶江南第一世族秦家大**为妻。 新婚当夜,看着妻子娇若芙蓉,难掩姝色的容貌,谢凌心尖颤了颤。 婚后,二人举案齐眉。 ** 秦谢两家婚约乃是祖辈婚约,奈何长姐心里早已有心上人。 百般权衡之下,妹妹秦若硬着头皮嫁了过去。 谢家每一个人都对她很好,包括她那位权势滔天,矜贵自持的夫君。 一朝身份被揭穿,秦若自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