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章 红雪(1/3)

秋季攻势后,是连续三个月的大规模冬季攻势。

三次攻势,共歼灭国民党军队30万8千多人,攻占城市77座。

共产党占领区面积已占黑土地的97%,人口达到86%。

民主联军发展到十二个纵队,又一个炮兵纵队,一个铁道兵纵队,十七个独立师加地方军,共105万人。

国共两党在黑土地上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血液是胜利的代价。

” 克劳塞维茨说的。

红与白 1947年12月15日开始、1948年3月15日结束的冬季攻势,第一仗攻克彰武,全歼守军49军79师,接着将新5军43师、195师聚歼于公主屯地区。

第二阶段攻势转向辽南,先后攻克辽阳、鞍山,迫使营口暂58师火线起义。

乘冰雪未融化,锋锐指向战略要地四平,一举夺下。

吉林守军见势不妙,弃城逃进长春。

血战彰武 秋季攻势还未降下帷幕,雪花就扯开了冬的幔帐。

一层又一层,纷纷扬扬,把烟火薰燎的战场打扫、铺撒得晶莹、银白。

纯净而冷酷的雪白统治了空间,还想掠劫时间。

手表上的时针,因气温骤降变得踉踉跄跄。

倒是揣在胸前、今天已经差不多成了古董的怀表,以从容自若的步履显示着自身的优越。

瑞雪兆丰年。

从1946年的奇寒中走出来的共产党人,天天月月都是金秋。

眼下,他们又要收获一座血城——位于沈阳西北的郑家屯和大虎山铁路线上的彰武。

守军利用彰武县城周围高地,修筑很多地堡。

夺占彰武,首先要控制这些制高点。

在这次占斗中荣立特等功,成为战斗英雄的黄达宣,所在连攻击目标为城南山上一座苗圃。

排长黄达宣的3排为尖刀排。

老人说,看地形时,哪儿有棵小树,哪儿有堵雪墙,哪儿有个雪洼,都指点得清清楚楚。

哪个班从哪儿上,哪个组爆破哪道障碍物,炸药包放什么地方,拉火后在哪儿隐蔽,哪挺机枪打哪儿,掩获谁,都讲得明明白白,落实到具体人。

回来后,又在沙盘上反复演练。

实战时只在1排攻击时出点意外,被敌人火力压迫在雪坡上。

这时,3排已将几座地堡炸毁,完成任务了。

见状,他立即将3排兵分两路,从侧翼攻了上去。

外围战斗很顺利,2纵和7纵都按预定计划控制了制高点。

攻击县城,5师5分钟突破防线,5小时结束战斗。

守军依托工事顽抗,不断组织反冲击,都被打垮。

整个战斗呈一面倒趋势,没有僵持,也没有几次冲击不下的情景。

这一节的题目,似乎不妥? 刘学友老人说:从军政大学毕业后,长那么大第一次上战场,就是在彰武前线抢运伤员--我是民工大队的副大队长。

冲击道路的雪地上,红的,黄的,到处是伤员和烈士遗体。

第一次见到那场面,真懵。

民工比我还懵,问我:这个腿断了,那个脑袋有个窟窿,先背哪个呀?我哪明白呀!可乌纱帽戴在头上,也不能装孬,就说:什么这个那个的,快背!第一个肠子出来了,我不大敢看。

那个伤员还明白,但说不出话,就用手抓抠我的肩膀,那意思是感谢我背他。

我这眼泪都要下来了。

都是军人,人家打仗命都豁出去了,咱背一下子算个[毛求]?就说:好同志,你放心,我一定把你背出去!背几次就有经验了,先摸摸鼻子有没有气儿,先背重的,后背轻的。

重伤员大都不会说话,一是流血多,二是冻的。

有的抓住你就不放。

是轻伤,就告诉他:先等会儿,我先背重伤的,马上就回来背你。

我背回10多个伤员。

身上弄得那血呀,冻得哗啦哗啦的。

回去后,棉衣都拧出血来,做梦都粘乎乎的。

最后处理烈士遗体。

用大车拉,一车十几个,二十几个,一车车拉到山上一个大坑里埋了。

我们弄的那个大坑里有几百。

开头有木柜子,后来没有了,就那么埋。

木柜子都是老乡的,东北家家户户都有那种装米的一人长短的大柜子。

不管在什么地方,打一仗,附近村子的米柜就光了。

大坑旁山坡上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站在那里,闭着眼睛,直念“阿弥陀佛”…… 血染王道屯 攻占彰武后,2纵、3纵、7纵将新5军两个师,包围压缩在沈阳西北王道屯、文家台、黄家山和公主屯一带村落里。

王道屯一仗打赢了,也打惨了。

张耀东老人,当时是2纵6师17团1营1连3班副班长。

老人说:王道屯是个不到50户人家的小村子。

敌人是195师585团,已经修好了工事等上了。

侦察报告却说是一个连加个营部,刚进村。

团里决定趁敌人立足未稳,冲进去把它一口吃掉。

就我们一个营攻击。

1连、2连并肩突破,3连是预备队。

村口有个胳膊肘弯儿,两个连全打那儿了。

那轻重机枪打的呀,就像用扫帚似的,雪打得都迷眼睛,我的狗皮帽子穿俩窟窿。

3连再上,也不讲究战术,还是硬上,也打趴那儿了。

头天夜里飘一夜大雪,深没膝盖,雪一停,那天“嘎嘎冷”(东北话,形容天极冷)。

我的脚指甲全冻掉了。

你想想,从上午9点多钟到天停黑,就那么在雪窝子里趴着,那人能怎样?可当时不知道,好你也没觉怎么冷。

我趴在个尺把深的车道沟里,前后左右全是人,黄糊糊的,血糊糊的,把眼睛都看红了。

大都是负伤后冻死的。

团里担架连没来。

营连几副担架也都打那儿了。

没炮火掩护,有担架也上不来呀。

天快黑了,炮响了,后续部队上来了。

我们开始冲锋。

都冻僵了,也爬不起来呀,爬起来也晃晃悠悠站不住。

站不住也冲了进去!人到了那份儿上,什么想不出来的事都能做出来。

我还炸掉了个地堡,立了一大功。

战斗结束,我把全连机枪划拉划拉扛回来,5挺,扛两次。

一看人,连长,通信员,司号员,还有个4班副,都是趴在车道沟里活下来的。

还有在后边做饭的司务长和两个炊事员。

全连126人就剩8个。

2连剩21个,3连剩40多。

早晨还一口锅里吃小米干饭,猪肉炖粉条儿,都唠快胜利了,也该回家娶个老婆,好好种上几亩地过日子了。

昨晚一个连住半拉村子,现在连一铺炕也住不满了。

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人,这么快就没了。

指导员和我的排长都是苏北人。

指导员总爱讲将来办集体农庄,用拖拉机种地。

有人问他拖拉机什么样儿,他愣了一下,笑笑,说不知道。

排长对我可好了,行军给我扛枪背行李,吃饭总往我碗里夹肉,说你有文化,好好干,将来有出息。

他说惦着要看看“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夜里行军老远见到沈阳灯火通明,就说将来一定要进去看看。

打下彰武有电灯了,却停电,只看到个电灯泡。

(有的老人说,他老家的乡亲们到今还在点煤油灯。

)连长不知怎的说了句“烧水”。

通信员端来热水让他洗脚,他傻了似地愣坐在炕沿上没反应。

通信员碰碰他,他一脚踢翻脸盆:洗你妈个巴子!吼一声,抱着脑袋蹲在地上,呜呜哭。

要去看看倒下的战友,团里不让。

纵队派来文工团演节目,让我们去看。

谁还有那心思呀! 唉,王道屯,王道屯,王道屯…… 血溅文家台 厚重的积雪,压迫着山岭、沟谷和大地。

文家台的茅草房好像承受不住了,挤挤擦擦地依靠在一起。

坡坎上的房子,坡上的一边被雪埋住了,另一边露出黑褐色的泥墙。

冰锥像巨兽的獠牙挂在屋檐下,窗户纸在风雪中发出呜呜的颤音。

破处用烂布团塞着,远看就像乱七八糟瞪着的一支支黑眼睛。

新5军军部、43师和195师残部,军长陈林达和师长谢代蒸,留光天,就是在这里被歼灭、俘获的。

雪野中一场血战。

3纵7师20团3营,最先冲进文家台。

赵绪珍老人说:当时我是宣传股长,随3营做战时宣传鼓动——那时好像还没有“蹲点”这个词。

突进去敌人就反冲击,一次又一次,想把我们赶出去。

新5军是精锐,装备好,也真有股子死硬劲头。

几次反冲击被打下去,就组织军官敢死队,端着冲锋枪往上冲。

冲不动了,就把尸体垒成肉垛子工事坚守,或是推着尸体一点一点往前拱。

3营据守村边一个地主大院,房子和围墙打得七裂八半,窟窿豁子冒烟起火。

不断有人倒下。

脏污的雪地上,烈士和伤员倒卧在一起。

能动弹的,就撑着爬着,找个背风的角落偎着。

营长牺牲了,副营长、战斗英雄李海西也牺牲了,教导员张林经(离休前为原昆明军区炮兵政委)负了重伤,副教导员在后边组织抢动伤员。

没人了,我就指挥。

我抱挺加拿大式机枪。

不管伤得怎样,能拿动枪的都打。

也不知打死多少,就看见黑糊糊的一片。

天亮了也未注意,打完仗一看哪,阵地前开阔地上没膝深的积雪没白色了。

最前沿一条20多米宽的干河沟,米把深的河床都填满了。

3营伤亡2/3,一座大院也快红了。

唉,别提了。

战斗后期,有些伤亡是自己的炮火打的。

炮纵四个营调上来,初学乍练,有的炮弹打到自己阵地上了。

被自己的炮弹打死,那滋味儿不一样。

可大家还是挺高兴,不然伤亡就更大了。

没打过仗不知道,一听说伤亡多少多少吓一跳,以为都死了。

一仗下来,一、两个月养好伤,大部份又都回来了。

可在那“鬼呲牙”的天里打仗,受伤抢救不及时就完了。

好人都冻僵了,伤员流那么多血能受得了?什么姿式都有。

缩头袖手的,往屋里爬没爬到的,互相搂抱着取暖的,扯也扯不开……唉,别提了。

敌人也是,大都是冻死的。

有的冲锋时打伤了,腿一软就跪那儿了,雪深,也不倒,一刽儿就硬梆梆冻那儿了。

一个个呲牙咧嘴,鼻涕拉花的,有的坐在那儿,瞅着好人似的,脸上还是副笑模样…… 打完仗,一个个身上血呀雪呀冰呀的,也不爱说话。

有的就蹲在那儿,叭嗒叭嗒抽烟,叭嗒叭嗒掉泪…… 四平 一场雪下来,太阳一照,没到中午就开始融化了。

水叽叽的,一抓一个团。

太阳落山,一晚上又冻得硬梆梆的。

四平就是在这时打下来的。

1纵、3纵、7纵攻击,炮纵160多门野炮、榴炮、山炮轰鸣。

仍由1纵司令员李天佑指挥。

1纵首先突入城内,3纵和7纵也相继突破。

23小时结束战斗。

7师出了点麻烦。

二保临江时,吕效荣率领煅击排冲进敌团指挥所。

一颗子弹从左耳打进,从脑后穿出,组织股把他的名字写进了“烈士花名册”。

四战四平,又险些当了烈士,一块弹片至今还嵌在肺尖上。

(采访过的身上带着弹片的老人,很多都是在四平留下的“纪念”。

)部队冲到城根时,两个暗藏的火力点,突然在屁股后面打响了。

前后夹击,突击连都打在雪地上了。

师长在指挥所骂:娘卖X的,都趴着干什么?怕死鬼,给我冲! 师长骂团长,团长骂营长:你们怎么搞的?怕死鬼……… 团长没骂完,教导员薛新文跳出指挥所,一挥手枪:跟我上!没冲出20米远,就被打倒了。

很多老人都记得薛新文:中等个子,小白脸,火暴脾气,能说能干能打仗,自尊心特别强。

教导员牺牲了,副教导员吕效荣带人上,也被打在那儿了。

前边趴着带突击连的副营长,也负了重伤。

那血,一会儿就把水叽叽的雪浸红了。

全营340人,打完仗算上炊事员不到150人。

两个火力点敌人支撑不住了,出来投降。

“我操你妈呀!”8连副连长操起机枪就是一梭子。

枪被抢下了。

副连长受了处分。

血腥和尸臭。

早已被岁月的风雨洗刷罄尽了。

但战争的遗迹,在今天的四平清晰可见。

英雄街有座“大破楼”,里面住着几户人家,还有个五保老人。

那种弹痕累累的残破,一眼就能与被风雨剥蚀的残破区别开来。

“四平”这个名字本来另有出处,一些四平人却那么自信,说是这里当年打了四次,才得名“四平”。

并认为这个名字不吉利:叫个什么不好?叫个“四平”——不打四次能安稳平静吧? 从民房到公共建筑,四次共打平了多少?这是很难说得清的。

但四平平得不够,是不应置疑的。

在“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斗争的继续”的“文化大革命”中,四平是黑土地上打得最凶的城市之一(还因为它是战略要地吗?),有些当年幸存的建筑,又在武斗中打坏了…… 再死一次 ——黑土地英雄谱之二 四平有条“仁兴街”——那是为纪念倒在血城中的邓华纵队长1师师长马仁兴而命名的。

辽源有座“树棠山”——那是为纪念3纵8师-位排长陈树棠而命名的。

锦州有条“士英路”——那是为纪念2纵5师一位董存瑞式英雄梁士英而命名的。

笔者看过几本黑土地英雄谱,仅一个3纵,命名的战斗英雄就有100多。

还有那没有命名的。

黄达宣老人说,1946年9月,独立旅1团攻打哈尔套。

从偷袭未成就强攻。

2连没冲进去倒下一片,1连冲进去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末日之无上王座

一帝二后三皇四尊,七绝城末日争辉! 当一切重启,苍穹下,江峰执掌雷霆,仰望星空! /

二爷家的麻雀成精了

黎非凡穿书了,穿成豪门霍家霍二爷包养的金丝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能在大佬身边三年屹立不倒的唯一原因,就是像极了大佬求而不得的白月光。 金丝雀对金主可是真爱,无奈脑子不够使脾气还坏,结果人正主一回来他就被踹了。 黎非凡就不一样了。 金丝雀就要有金丝雀的自觉。 床上狐媚惑主床下温柔小意,没事儿斗斗妖艳贱货,有事儿大佬棒棒绝不出头。 背地里呢。 霍家大爷狼子野心黎非凡私人腰包进账五百万。 对家上/

地球玩家[无限]

传说中那个以一己之力带飞整个地球的女人! 叶陌,大龄工科女博士,世界500强集团高级机械工程师,偶然间点进一个幸存者app,从此世界观、科学观、人生观都裂了。 【恭喜叶陌获得幸存者资格,已开启系统商城,详细攻略请自行探查。温馨提示,下个副本正在载入。】 三观同裂的地球村:陌大佬求带飞! 「副本一(第一轮内测):末日升级流。 副本二:哥布林工匠。 副本三(第二轮内测):春秋战国墨家。 副本四/

少女契约之书

当二次元与三次元产生冲突,林洛得到了名为契约之书的把妹礼包只要好感度达到九十以上,他就可以与二次元世界里,智慧与武力并存的美少女们签订心之契约。 傲娇强气的LV5超电磁炮御坂美琴! 天才魔术师红色恶魔远坂凛! 吸血鬼真祖黑暗福音依文洁琳! 最终血统之七煌宝树蕾芙丽! 不老不死之命运的魔女C.C! 炎发灼眼的讨伐者灼眼的夏娜! 蓝焰焚尽恶世的重炮者黑岩射手!这,只不过是开始 于是,轰轰烈烈的/

是神棍,不是军师

当代玄学大佬祝卿安,穿到一个陌生的雄割据时期,莫名其妙成了中州侯新截获俘虏的细作。 起初是为了保命,能踏实睡个觉,祝卿安牛刀小试,帮中州侯看人平事断战机 此人命坐七杀,七杀朝斗,天生杀将说的就是他!侯爷用他! 此人紫府同宫,田宅化禄,福德宫父母宫旺,穿成乞丐模样定是流年逢煞遭人骗了,他妥妥团宠富二代,侯爷快去掳救他!千万不能让他跑了! 此人虽不知生辰八字,但耳厚耳长大耳垂,佛口向善,眼睛通/

异世海商

贺荀澜二十那年作死海钓,被海鱼连人带钩钓进了海底,穿到了武定大陆同名同姓的痴儿身上。 痴儿虽傻,但家庭和睦,家财万贯,海运生意做得又大又强。 但都是曾经。 现在他家刚被抄,本人被当今圣上千里追杀,身边仅剩忠心护主一米六小厮一枚。 两人乘着艘破破烂烂的小木船出了海,举目四望,只能发出大海啊全是水的感叹。 贺荀澜:再跳个水还能回去吗? 一米六盲目乐观:少爷别怕!咱们信奉四方海君,这海里是咱们家/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