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部:水无常形 第七章 雷霆震怒(1/3)

我站在教官队列中,看着文侯在台上不紧不慢地说着,心里却只是想着昨夜文侯的一席话。

文侯现在说的,无非是年年对新学生的训话。

军校名义上的正祭酒是太子,但实际负责的全是身任副祭酒的文侯,我记得我在刚入军校时,那时祭酒还由帝君亲自担任,在我入学时,帝君也哼哼哈哈地说了没几句。

后来帝君大概觉得每年都要有两次来军校训话实在太累,才把这副担子扔给了太子和文侯的吧。

文侯口才相当好,侃侃而谈,声音响亮,军校里教官和学生共有两千余人,人人都听得清楚。

只是他的话实在也没什么惊人之处,而昨夜太子去和花月春共度春宵后,文侯说的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过和我们讨论了一下东平城战守之策。

文侯昨夜说得并不是太多,大多时候只听着部将们的发话,偶尔才说上一两句,似乎他宁可让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弄臣一类的角色。

但是文侯纵然掩藏得甚好,在太子起身时,他突然说出的那一句话还是让我窥见了他的真实面目。

文侯,绝不是个弄臣。

一片掌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文侯已讲完了。

每年军校放完春假和暑假后开学,都要由太子和文侯来训话的。

虽然是老生常谈,文侯所说的也无非是“军人当以‘忠义勇决’为本”之类的话,帝君也会说,更不用说文侯了,但文侯说来倒总有些新鲜之感。

会议散了。

会场上所有的教官和学生都向文侯和太子跪下行了一礼,然后很有秩序地散去。

军校五年,每个年级都有八个班,每班一律是五十人,一共也就是两千人。

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世家子弟,也许是因为世家子弟越来越不愿从军,因此在我入学前几年才开始招收平民子弟,当时每年只招一个班,现在已经有两个班了,其中一个平民班正是由我教导枪马。

难道,文侯真的是要我终老于教官之位吗? 每天,在轮到我上枪马课时,我便带着全班五十个学生在操场上练枪。

这班学生都是平民出身,要负担学费也不容易,学得相当刻苦,尽管考进来时有不少人连马都不会骑,但五天过后,全班的人都会骑马了,让我很是吃惊。

我当初入军校,算是成绩较好的,也还不及他们学得如此之快。

这一天,我授完课回到自己住处,已是一身臭汗。

在井台前洗了个澡,我搬了个藤椅躺在晒台上,看看书。

这房子是文侯给我们这批单身的教官准备的,并不太大,不过只有一个人住,这间屋子也显得有点空空荡荡了。

我半躺着,翻着那本从高鹫城拿回来的书。

书里的内容依然看不懂,但一拿着这本书,眼前又好像出现了在城中那些烽火和刀光。

不可一世的南征军,难道真的只逃出我们几个吗? 路恭行昨天已经和二太子出发增援东平城了。

他走之前,我去路府见了他一回,听他说,南征军没有多少人逃出,但肯定还有一些,只是可能走的道不对,北归的道路已被蛇人遮断,直到现在他们还未能回帝都。

不过就算都逃回来,人数也不会超过两千了。

十万人,逃脱的,已不超过两千。

路恭行在说起时也不胜唏嘘。

这是帝国军征战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败仗,以前虽也有失败的,但从来不至于会全军覆没,这次阵亡之众,也是帝国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

不仁者,天诛之。

眼睛看着书页,我的眼角却已有泪水滑落。

这时,忽然听得有人道:“楚将军在吗?” 那是吴万龄的声音。

我皱了皱眉,抹去眼角的泪水,道:“吴将军,我在上面。

” 到军校后,吴万龄教导他们队列,就在我所教的枪马课上一节,但这几天我还没有和吴万龄说过一句话,直到现在还是没有忘了他向陶守拙泄密的事。

不过他来看我,面子上的礼貌总得有。

吴万龄走了上来。

他现在虽与我同是教官,但官职比我小得多,见了我,先行了一礼,道:“楚将军,末将有礼。

” 我道:“你坐吧。

” 吴万龄坐了下来,脸上也有点局促不安,我也没有再说什么,只顾半躺着,不和他说话。

半晌,忽听得他长长地叹了口气,道:“楚将军,我知道你还在怪我。

” 我把书拿下来,道:“吴将军,现在我们是同僚,请你不要说这等话,我可担不起。

” 他站起来,道:“统领。

” 他突然又叫我为“统领”,我不禁心也猛地一跳,放下了书。

他直挺挺地跪了下来,脸上已是满面羞惭。

我扶起他道:“吴将军,你别这样。

” 他擦了把泪,道:“统领,我自以为心思缜密,当时又一心想着要留在西府军,以至于大错铸成,统领,吴万龄实是罪该万死。

” 他说话一向沉着从容,但此时也说得断断续续,我听了半天才算明白。

在西府军我去拜见周诺时,陶守拙来见过吴万龄,这件事吴万龄当时便告诉过我。

当时陶守拙告诉他,周诺有意留我在西府军,让我任第三指挥使,吴万龄他们也编入三路军。

吴万龄当时已想到过,一旦回到帝都,她们的事可能会节外生枝,也有意留在西府军,因此把我们的事全盘托出。

后来的事,却是在他意料之外了。

陶守拙早在听说我们到符敦城就打定了主意不让我留在那儿吧。

即使吴万龄不说,他一定还会有什么别的主意的。

我走到晒台边,看着西边的山岭。

太阳已落到山头,华表山上的郊天塔正好将夕阳分成了两半,边上一些云也映得血一般红。

春暮,黄昏时还有些寒意,风吹来时,我身上也不由得有些发抖。

只是,这寒意已如冰水一般浸到了心底。

我一向只是在军中,很少碰到过这等钩心斗角的事,在高鹫城时,苍月公的舍身之计已让我惊愕得目瞪口呆,不用说高铁冲这等躲藏得极好的内奸了。

而直到此时才发现,论枪马,我未必会输于任何大将,但如果论谋略,我实在还不算什么。

上将斗智,下将斗力。

我默默地背着《行军七要》里这两句话。

《行军七要》是军校的必读书,以前也以为里面不少都是些空洞的套话,现在想想,却另是一番滋味。

我扭过头,长长叹了口气道,向吴万龄伸出手道:“吴将军,我们曾一同出生入死,应该算生死之交吧?” 吴万龄有些茫然地看着我,我道:“吴将军,你曾经帮助我渡过许多难关,希望我们能开诚布公,不要再自相猜忌了。

” 吴万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统领,你原谅我了?” “我从来没有怪过你。

” 他精神一振,伸手握住了我的手道:“统领,你的知遇之恩,吴万龄时时铭记在心,你放心吧!” 我抓着他的手摇了摇,只是,心底隐隐地总是一丝痛楚。

怪吴万龄是没什么用,可是,她从此和我已行同陌路,只怕我再不能见到她了。

放开吴万龄的手,我又转过身看了看西边的华表山,隐约中,好像眼前又飘过了她的身影,淡黄的轻衫,如白玉般的手指,我强忍着才不让泪水落下来。

吴万龄大概得到我的原谅,很有些兴奋,道:“统领,你觉得文侯这人怎样?他懂兵法吗?” 我道:“怎么了?突然想起说这个了。

文侯怎么会不懂兵法?他虽是士人出身,但一向也带兵,当初苍月公攻到大江南边,若不是文侯火烧战船,只怕叛军早攻破帝都了,我们今天哪儿还能这般安稳地在这里。

” 吴万龄道:“我听说,太子和二太子向来不睦,两人为了储君之位,以前斗得不亦乐乎,太子若不是有文侯坐镇,只怕早被二太子掘下来了。

” 我道:“咦,这些宫闱秘史你倒知道得清楚,哪儿听来的?” “这也不用如何费力,帝都几乎人人都知道啊,你晚上去茶馆坐坐,一听便知道了。

” 茶馆?我皱了皱眉。

帝都的茶馆流行时间不长,也不过这几年,在军校时有些同学就常去泡茶馆,据说其乐无穷,不过我从来没去过。

我道:“茶馆里说这些吗?” “是啊,什么都说,反正谁也不知道谁。

统领,你没去过吗?” 我想了想,道:“晚上你带我去看看吧。

” “好说。

”他也有点兴奋了,又道,“统领,这回文侯让二太子做援军大将,不免失策。

如今太子和二太子两人之间的实力只在伯仲之间,如果二太子凯旋,那太子的风头便要被二太子压住,对他保住储君之位大是不力,如果我是文侯,定要力争带兵,真搞不懂他为什么这般轻易放弃。

” 吴万龄的话让我也不由一凛。

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些,只是觉得谁带兵都是一样。

现在听得吴万龄这等分析,我才发现此事大是蹊跷。

东平城是之江省首府,十二名城之一,北临大江,和对岸的东阳城夹江对峙,正如一道锁扣锁住大江下游。

东阳城虽然城池只有东平城的一半大,但也不算是小城了。

正因为有东阳城做后援,东平城不必担心敌人由后攻来。

而东平城不落,敌人绝不敢强渡大江去直取东阳城的。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东平、东阳两城结为一体后,可以说是无法攻取的,但如果两个城池分开后,则两城都变得岌岌可危,因此有人说,虽然东平城名列十二名城,东阳城根本排不上号,但实际上两座城应该是一个整体。

在苍月公叛乱时,东平城守将在苍月公大举陈兵南岸时也献城投降,但东阳城当时是由文侯手下的风将邵风观把守,在苍月公的水军发动第一次进攻被他用奇计击退,几乎全军覆没后,东平城就门户大开,无法再组织攻击了,以至于苍月公只得在南岸造船,准备大举进攻。

这也使得文侯有了可乘之机,趁机烧尽苍月公的战船,大破共和军三十万,才能有武侯随后势如破竹的南征之役。

可以说,苍月公败北的转折点,正是源于邵风观的东阳城之战。

邵风观,和劳国基是同一年的军校生。

那一年军校生中,成绩最好的四个学生被称为“地、火、水、风”四将,因为劳国基是第一名,他的名字中恰好有个属“地”的“土”字。

而邵风观那一年是第四名,在这四将中排名最末,水将邓沧澜和火将毕炜一直跟随文侯身边,邵风观则以文侯部将的身份出守东阳城。

交战以来,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劳国基在前锋营中一直没什么起色,最后只是以性命换来了军功——只是这军功也没人记了。

反倒是邵风观,东阳城一战后名声大噪,由帝君钦点,升为东平城守将,节制东阳城。

他虽然是文侯的部将,但是那天在醉枫楼里,文侯根本没提到过他,连与邵风观齐名的“水”、“火”二将也没提起过他,好像邵风观只是个外人。

而路恭行北归时,正是邵风观送来的,本来该送到文侯处,可是路恭行却是二太子带着。

这些事吴万龄不知道,所以他搞不清了,而我以前对这事根本不曾想过,听吴万龄这般一说,那么无疑,邵风观定然已与文侯反目了。

如果由太子带兵,文侯必要随同一起去,而如此一来,便要和邵风观面对面。

不知邵风观会如何想,两军不和之下,只怕太子反而要吃个大败仗,连东平城都要保不住。

权衡之下,文侯才让二太子带援军吧。

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文侯真是个顾全大局的人。

我不禁喃喃道:“不错,不争为上策。

” 吴万龄在一边被我这句话弄得莫名其妙,道:“统领,你觉得不争才是上策吗?” 我道:“这事文侯定是成竹在胸,不会错的,我们不必多管。

”我看了看天,夕阳已有一半没入山后了,道,“我们还是快点去茶馆看看吧。

” 茶馆有不少,远多于酒楼,但战事一起,茶叶供应不足,日见凋敝。

但自从李湍败亡,与天水省的交通恢复后,京中的茶馆便又纷纷重开,此时京中据说有两百家茶馆了。

我和吴万龄换了便装,去了一家较近的茶馆。

这家茶馆因为靠近军校,有不少军校的教官也来喝茶聊天,听吴万龄说,着实能听到不少小道消息。

如果要成为一个名将,那一定要学会敏锐的判断。

刚这般一想,心里不禁失笑。

我还是没有忘掉当一个名将的志向啊。

在沈西平的灵柩前,我曾经发过这个誓,但直到现在,我才算有时间想想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25本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随身英雄杀

穿越到了异界的郑鸣,随身带着一副英雄牌,只要有足够的声望值,就可以召唤出这些英雄牌中的英雄: 借助这些英雄的力量,你可以横刀立马,你可以飞檐走壁,你可以打出天外飞仙,同样也可以让你魔临天地! 当然,御剑九天上,斩魔天地间也不是梦想,就是化身太古金乌,焚天煮海,也不是没有可能 /

寡夫门前是非多

现代高知女穿到女尊懦弱侯身上,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理念,坚决将三好(吃好,喝好,睡好)贯彻到底。 活了两辈子都不知爱为何物的人,偏一来就有了个未婚夫,这未婚夫跟自己隔心不说,家里还有个时时刻刻想谋害她的大姑姐,退婚,坚决退婚,小命重要。 好不容易有了个心上人,一个两个却都要来碍事,寡夫怎么了,吃你家大米,喝你家汤了,头可断,血可流,爱情坚决不能抛。 混朝堂,斗皇女,破阴谋,杀小人,千帆过尽,/

穿越后我怀了豪门霸总的崽

相貌平平小弱受穿越进一本狗血生子里,化身成了光芒四射的明星。 穿越第一天他进错了总裁的房间。 蒋苗揉着腰:这不是言情狗血文的套路吗?怎么现在耽美也搞这一套了!好在男人不能生孩子,不然再给我弄个带球跑的剧情。 一个月后,他发现自己怀孕了。 蒋苗: /

物语系列

《物语系列》是由日本轻小说作家西尾维新创作、台湾插画家VOFAN(本名戴源亨)负责插画的轻小说系列,分为First Season、Second Season、Final Season、Off Season和Monster Season五个系列。 作品以21世纪初的日本某小镇为舞台,描述一名高中少年阿良良木历与少女们遇到许多日本民间传说的怪谭故事。本作品跟一般怪谭故事不同,不以击退妖怪或寻找/

只要你是大佬你就是我爹

瞿英珺为救人挂了,死后被地府官差告知,自己是个十世善人,功德无数,十世累积的功德正好可以抽个奖。 奖品中有个不可控、常年销售不出去的福袋 据说是根据抽奖人的性格和需求,随机出现的奖品 然后瞿英珺放心大胆抽了,奖品是大佬全是我爹! 下面附带了说明:只要你是个大佬你就是我爹! 瞿英珺: 【不,你误会了!我绝不是这种势利的女人!】 后来瞿英珺投胎成了个小乞丐。 在小乞丐吃不饱穿不暖险些饿死的时候/

锦绣未央(庶女有毒)

《锦绣未央》又名《庶女有毒》 她是相府三小姐,却过着爹不疼妈不爱的日子,只因她是出生在二月的庶女,是命定的灾星。八年卧薪尝胆,终让她一朝为后,凤临天下。然而世事难料,自己的至爱却是伤自己最深的人,辛苦付出却换来毒酒收尾。 幸好老天给了她重来的机会,她怎能辜负这大好 时机?谁说庶出活该被人欺?我命由己不由天,这一次绝不重蹈覆辙! 她摇身一变,不再是丞相府里任人欺凌的善良淑女,那些曾经陷害她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