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卷三 ○对突厥内大雪 北蕃归朝人奏称:“突厥境风大寒雪,人饥,羊马并死。
中国人在彼者,皆入山作贼,其人情大恶。
”太宗闻之,谓公曰:“观古来人君,行仁义、任贤良则理;行暴虐、任小人则乱。
突厥所信任者,并共卿等见之,略无忠正可取者。
颉利复不忧百姓,恣情所欲为,朕以人事观之,亦何可久,卿以为何如?”公对曰:“昔晋文侯问李克,诸侯谁先亡克曰:吴先亡。
文侯曰:何故克曰:战数胜战。
数则人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驭疲人,不亡何待颉利逢隋末中国丧乱,遂恃众内侵,今尚不息,此其必亡之道。
”太宗然之。
○对北蕃扰乱须发兵 太宗谓公曰:“今北蕃扰乱,须发兵收取河南地。
”公对曰:“突厥虽乱,未甚指的。
必其牙所有事,自不敢住在河南。
臣愚请更详审。
”太宗曰:“古有好仁义而亡者,有好战伐而灭者,朕意止欲安静,得非病邪?”公对曰:“静者为化之本。
” ○对大乱之后大可致化 太宗论自古政化得失,因曰:“当今大乱之后,造次不可致化。
”公对曰:“不然。
凡人居安乐则骄逸,骄逸则思乱,思乱则难化。
在危困则忧死亡,忧死亡则思化,思化则易教。
然则,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也。
”太宗曰:“善人为邦百年,然后胜残去杀,大乱之后,将求致化,宁可造次而望乎?”公对曰:“此指常人,不在圣哲。
若圣哲施化,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期月而可,信不为过。
三年成功,犹谓其晚。
”太宗深纳其言。
右仆射封德彝等,咸共非之曰:“三代以后,人渐浇讹。
故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皆欲化而不能,岂能化而不欲。
魏徵书生,不识时务,若信其虚论,必败乱国家。
”公曰:“五帝三王不易人而化,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在于当时所化之而已。
考之载籍,可得而知。
昔黄帝与蚩尤七十于战,其乱甚矣,既胜之后,复致太平。
九黎乱德,颛顼征之,既克之后,不失其化。
桀为乱虐而汤放之,在汤之日则得太平。
纣为无道,武王伐之,成王之日亦致太平。
若言人渐浇讹,不返淳朴,至今应悉为鬼魅,宁可复得而教化邪?”德彝等无以难之,然咸以为不可。
太宗力行不倦,三数年间,契丹、靺鞨内附,突厥破灭,部落列为编户。
太宗每谓侍臣曰:“贞观之初,人皆异论云:当今必不可行帝王道,唯魏徵劝我而已。
我従其言,不过数载,遂得华夏安宁,远夷宾服。
突厥万代以来常为勍敌,今头首并带刀宿卫,部落皆袭衣冠,使我不动干弋,数年之间遂至于此,皆魏徵之力也。
”又复谓公曰:“玉虽有美质,在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若遇良工,即为万代之宝。
朕虽无美质为公所切磋,约我以仁义,弘我以道德,使朕功业至此,公亦足为良匠,唯惜不得使封德彝见之。
”公再拜,谢曰:“匈奴破灭、海内康宁,自是陛下威德所加,实非群下之力;但喜逢明圣,不敢贪天之功。
”太宗曰:“朕能任公,公称所委,其功独在朕乎何故饰让也。
” ○对上封人请亲纳表奏 上封人多请太宗亲纳表奏,以防壅塞。
太宗以问公,公对曰:“观此人意见,殊乖大体。
若请陛下,不任百司亲庶事,岂唯朝堂一所,则州县之务亦须陛下亲断。
” ○对隋日禁囚 太宗论隋日禁囚,公对曰:“臣昔在隋时,闻有盗发炀帝,令士澄捕之,但有疑即苦加拷掠,枉承贼者二千于人,并令同日斩决。
大理丞张元济怪之,试寻其状,乃有六七人盗发之日,先禁他所,才被放出,亦遭推劾,不胜苦痛,虚以自诬。
元济因此更事,寻究二千人内,唯有九人不明,又案验九人,四人非贼。
有司不敢执奏,遂并杀之。
”太宗曰:“非唯炀帝无道之君,臣下亦不尽忠。
须相匡谏,不避诛戮。
岂得苟行谄佞,求悦誉乎君臣如此,何能不败赖公等共相辅弼,遂得囹圄空虚。
欲公等善始令终,常如今日。
” ○对齐文宣何如人 太宗谓侍臣曰:“齐文宣何如人?”公对曰:“非常颠狂,然与人共争道理,自知短屈,即能従之。
臣闻齐时,魏恺先任青州长史,尝使梁还,除光州长史,不就,杨遵彦奏之。
文宣帝大怒,召而责之。
恺曰:‘臣先任青州大藩长史,今有使劳,更无罪过,反授小州,所以不就。
’乃顾谓遵彦曰:‘此汉有理。
’因令舍之。
”太宗曰:“往者卢祖尚不肯受官,朕遂杀之,宣帝虽颠狂,尚能容止,此事朕所不如也。
祖尚不受处分,虽失人臣之礼,朕即杀之,大是伤急。
一死不可再生,悔所无及,宜复其官阴。
” ○对周孔儒教商韩刑法 太宗曰:“周孔儒教,非乱代之所行;商韩刑法,实清平之粃政。
道既不同,固不可一概也。
”公对曰:“商鞅韩非申不害等,以战国纵横,间谍交错,祸乱易起,谲诈难防,务深法峻刑以遏其患,所以权救于当时,固非致化之通轨。
” ○对为政之要务全其本 太宗与贵臣宴于丹霄殿,谓群官曰:“为政之要,务全其本。
若中国不静,远夷虽至,亦何所益朕与公辈共理天下,令中夏乂安,四方静肃,并由公等咸尽忠诚,共康庶绩之所致耳。
朕实喜之。
然安不忘危,亦兼以惧。
朕见隋炀帝篡祚之初,天下强盛,弃德穷兵以取颠覆;颉利近者,足为强大,意既盈满,祸乱斯及,丧其大业,为臣于朕;叶护可汗亦大强盛,自恃富贵,通使求婚,失道怙乱,奄致破灭;其子既立,便肆猜忌,众叛亲离,覆基绝嗣。
朕虽不能远慕尧舜禹汤之德,自睹此辈,何得不诫惧乎公等辅朕,功绩已成,唯当慎以守之,自致长保,并宜勉力,事有不可,则须明言,君臣同心,何得不理。
”公对曰:“陛下弘至化,安天下,可谓功已成矣。
然每睹非常之庆,弥切虑危之心,自古至慎,无以加此。
臣闻鲍叔牙饮桓公,祝曰:‘愿君无忘在莒,管仲无忘在鲁,甯戚无忘饭牛’。
陛下居安思危,在治思乱,无忘之念过叔牙之愿矣。
臣闻上之所好,下必従之,明诏奖励,足使懦夫立节。
” ○对为君之道先存百姓 太宗问拓设使人曰:“拓设兵马,今有几许?”对曰:“见有四千余兵,旧有四万余人。
”太宗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如割胫以自啖,腹饱而身弊。
”又曰:“身安天下安。
必须先正其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高能山大王 VS 书院小才女 美人书生被逐出皇城,因缘巧合上山为匪,留了一把乱糟糟的大胡子,打下一片赫赫威名,做了统领十八座匪寨的东夷山君,还在这一年早春,绑了一皇城书院来的贵人,不多不少,刚好十六位宫学女公子,他不要财不要色,唯独定下一番古怪的赎人规矩 缘分就从这里开始,青山绿水,匪气盎然。 【一句话简介:仗剑走书院,匪气怼天地,宠友宠妻宠兄弟。】 男主能文能武能撩妹,三分恣意,七分情深/
文理分科后,林窕的同桌是十中赫赫有名的大佬江延。 十中人人皆知,大佬江延乖戾嚣张,视女生如洪水猛兽。 林窕深谙此理,对大佬避之不及。 谁知道过了不久,还是有人暗地里传出江延喜欢她的传闻。 林窕为证清白,彻查传闻之人,可惜无功而返。 迫于无奈,她只好当着江延的面痛斥此人:这太不像话了!要是让我抓到这人!我一定 话还未说完,江延突然打断她:一定怎样? 林窕义愤填膺:我一定弄死他!!! 江延听完/
金仆姑是箭名。以鹫翎为翼,箭身特长,射程特远,剑敌力特强第一次出现于文字记载是左传-庄公十一年,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然而在一般江湖武林健雄豪士们的心目中,这三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却不如此简单它象征着死亡,代表着正义。它!也是一个难解的谜。金仆姑惊传江湖只是两年来的事,从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能像它一样,在短短的岁月中,造成如许的轰动。总共有十六个人丧生于这支长箭之下!其中十二个是闻名江湖绿林巨/
日本有一位常年霸占畅销书榜首的现代文学作家。他的故事充满想象,却也讽刺着人性的黑暗。 为了鼓励更多有想法的年轻人踊跃创作,文学界用那位作家的名字创办了一个新的文学奖项,芥川奖 芥川从小就有一个特殊的超能力,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陷入沉睡,在睡梦中他会穿越到不同的世界。 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身边的人,可是没有一个人相信是真的 然后 芥川就把穿越的事情写成书告诉了全世界的人 再然后 他的书火了。 芥/
《物语系列》是由日本轻小说作家西尾维新创作、台湾插画家VOFAN(本名戴源亨)负责插画的轻小说系列,分为First Season、Second Season、Final Season、Off Season和Monster Season五个系列。 作品以21世纪初的日本某小镇为舞台,描述一名高中少年阿良良木历与少女们遇到许多日本民间传说的怪谭故事。本作品跟一般怪谭故事不同,不以击退妖怪或寻找/
恐怖的割肾者出现,是城市传说成真还是有人故弄玄虚?婴儿离奇被盗,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当一切线索都断绝时,科技究竟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罪案总在发生,侦缉永不停歇。 而生活,则总是充满了变数,当爱情与亲情,理性与感性,甚至是生与死的抉择摆在眼前,他们又能否如破案一般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