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章 哑舍·天钺斧(2/3)

荣便成了他的养子,成为了皇位继承人。

太子柴荣因为此战看中了赵匡胤,将他调到了自己身边,提任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从地方副官一下子晋升为京中重臣,赵匡义知道他大哥可以称得上是平步青云,而这一年他大哥才二十七岁。

十五岁的他站在城门口,看到白马轻骑回京的大哥,觉得无比陌生,那战场是凝练出来的杀气与霸气扑面而来,令人望而生畏。

“二弟,自从得了你送的天钺斧,你大哥我鸿运当头啊!”赵匡胤下了马,意气风发的对赵匡义说道。

他在外流浪时曾连饭都吃不饱,差点饿死街头。

如今短短三年间,他位极人臣,这是在不得不让他感叹世事难料。

赵匡义这是第二次听到自家大哥特意提到天钺斧,心中微愣,随即也露出一个真心的笑容。

人都是这样的,总会为自己找个寄托。

赵匡以并未多想,而是羡慕的摸着赵匡胤的白马。

赵匡胤看在眼中,略一沉吟,便道:“二弟,你年纪也不小了,我以前怕在战场上无法顾你周全,才没把你带在身边。

如今大哥我回到了京城,你就先跟着我吧!你可愿意?” 赵匡义惊喜的连连点头。

但赵家兄弟谁也没想到,赵匡胤的开封马直军使并未当多久。

皇帝郭威在这一年年末便病重卧榻,好不容易熬过了年关,却并没有好转,在他登基为帝第三年时驾崩,他的养子柴荣在他的灵前继位。

紧接着在右军溃败甚至由数名将领开始逃亡的时候,他大哥赵匡胤在高平之战的危急时刻力挽狂澜,改变必败之局。

赵匡义既崇拜又骄傲,在血染的战场上,大哥就像是一座巍峨的山峰一般,令人感到无比可靠。

甚至要比身穿黄袍的皇帝还要震撼人心。

在这一刻,赵匡义鬼使神差的想起那片锦布上的话语。

“天钺斧,周武王之斧,姜子牙姜太师所制,传非天命之人所不能执......” 公元960年,陈桥驿。

赵匡义迎着鹅毛大雪骑着马奔往驿站,还未满弱冠之年的他,已经随着他大哥在战场上驰骋三四年了。

战火的洗礼让他褪去了眉宇间的稚气,几度生死间的历练让他可以临危不惧,养成了沉静稳重的脾性。

可是现在的他却有些紧张,扶着缰绳的手微不可查地轻轻颤抖着。

在一幢歇檐式屋顶的建筑前勒马停下,赵匡义飞身下马,把缰绳交给了属下,深深地呼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后,才踩着雪拾阶而上。

这是一座不算很大的院落,院中栽着一棵古槐,黑褐色的枝干弯曲下垂,上面已经落满了一层厚厚的雪,黑白分明。

而他大哥正穿着狐裘披风站在槐树下,背对着他,仰头凝望虚空,手中习惯性地摩挲着那把不离身的天钺斧。

赵匡义本想上前相见,却发现大哥的披风上已经落上了一层雪花,看样子已经在这里站了许久。

也是,他们所要面对的事情很难抉择,应该由他大哥自己好好斟酌才是赵匡义如此想着,便就那么站在那里,看着自家大哥的背景,久久回不过神。

才不过几年时间,他大哥已经成为了殿前都点检,掌统率亲军,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这时,柴荣却病重而逝,登基为皇的,是他七岁的幼子。

君弱臣强这五代十国的混乱年代,但凡出现这样的情况,无一不是强者取而代之。

赵匡义目光复杂地看着他大哥手中的天钺斧,九年前的他,何曾会想到,这戏言居然会有成真的一天。

“槐之言怀也。

怀来远人於次,欲与之谋。

”伴着吱嘎的踩雪声,一个儒雅的声音徐徐传来。

赵匡义循声看去,见来人是他大哥的掌书记赵普。

这个赵普是他大哥最信任的谋士,但书读的并不多,号称自己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匡义很惊奇:以他的学识,居然能说出《周礼·秋官·朝士》中郑玄的注释。

看来这人也并不是像他表现出来的这么淡定。

“站在树下,盼望与来人谋事,此处倒是应景。

”赵匡胤把手中的天钺斧挂回腰间,回头看了眼自己一文一武的左膀右臂,笑着道:“都准备妥当了?”赵匡义和赵普两人齐声应是,年轻的面孔上掩不住的是极度的兴奋。

毕竟此事若成,他们的人生将天翻地覆。

当然,若是失败,他们也将会万劫不复。

赵匡胤却并没有他们那种患得患失的情绪,他微微一笑道:“想世宗北征之时,曾得一木牌,上书'点检做天子',看来此乃天意也。

” 赵普知趣地接了几句话,赵匡义却在心下暗笑。

他大哥口中的世宗便是前不久驾崩的周世宗柴荣当年的殿前都点检是一直和他大哥不对付的张永德。

他们只是略施了小计,弄了个莫须有的木牌,便让张永德受到了世宗的猜忌,被罢免了点检一职,赵匡胤才得以上位。

但此时看来,当初他们定下的这个计谋,确实是颇有先见。

赵匡义揣摩到了赵匡胤的心思,知道他是想再次利用这个计谋顺应天意,连忙拱手道:“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做天子。

我这就安排人去军中散播。

”赵普虽然足智多谋,但还是对他大哥了解不够深。

他大哥极其在乎自己的名声,是绝对不会主动去篡位的,必须要有恰当的契机。

赵匡义迅速地为这件事定了位。

赵匡胤摩挲着腰侧的天钺斧,满意地朝自家二弟点了点头。

赵匡义现在已经不叫赵匡义了,他大哥已经在几个月之前的陈桥兵变中顺利地黄袍加身,登基为皇。

为了避讳,他改名为赵光义,他们的小弟赵匡美改名为赵光美。

只是他们的小弟今年才十二岁,根本用不上他,依旧在开封呆着,赵光义还是跟随着赵匡胤南征北讨。

因为登基匆忙,代表皇帝尊贵的帝服并未来得及缝制,大哥虽然和以前一样,穿着将军的铠甲,但那周身的气度,让人不由得躬身拜服。

赵光义觉得他大哥变了,这是正常的。

人的身份不同了,自然性格气质也随之改变,而且改变的也不光是他大哥一人,赵光义也控制着自己在赵匡胤面前的态度。

他们虽然还是兄弟,可也是君臣了。

但偶尔,赵光义也难免怀念起过去,那是可以和大哥欢笑无忌的时光。

“二弟,在想什么?”赵匡胤交代完政事,挥退旁人,就发现自家二弟正一脸神游太虚的表情,不由得拿起手边的天钺斧伸过去拍了拍他的肩。

“没什么,昨晚有点没睡好。

”赵光义哭笑不得,他知道自家大哥很喜欢这柄天钺斧,可是这不代表其他人会喜欢。

他听说他大哥前几天因为一事大怒,顺手就拿起天钺斧砸了过去,那惹祸的臣子连门牙都被砸掉了。

现在那帮臣子们参奏都一个个保持着安全距离,生怕遭受无妄之灾。

赵匡胤见自家二弟的目光落在他手中的天钺斧上,便状似不着痕迹地问道:“二弟,朕还从没问过你,这柄玉斧你是从哪家店买到的?” 赵光义一愣,这一晃都九年过去了,他大哥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事?赵匡胤轻咳一声道:“不记得就罢了,朕也就是随口一问。

” “不,臣弟还真记得在哪家店买的。

”赵光义摇了摇头,“因为那家店的店名挺别致的,所以臣弟一直没忘。

” “哦?说说。

”赵匡胤被吊起了胃口。

“那家店叫哑舍,古董无声不能倾述之意。

”赵光义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真他大哥的神情。

赵匡胤默念几遍哑舍之名,点头赞叹:“那老板定是个雅士,回头有空二弟一定要陪朕去拜访拜访。

” 赵光义心下一惊,自家大哥现在好歹也是一国之君了,居然会用到拜访这个词?但他来不及多想,连忙道:“皇兄,那家店在第二天就搬走了,我也没有见过那家店的老板,这玉斧还是因为那家店急着搬走,我从那店里的伙计手中贱价买过来的。

”他并没多费唇舌解释当年和那少年的赌约,他下意识地觉得这件事不能告诉他大哥,连锦盒里的那片锦布他也不能说。

赵匡胤颇为遗憾地叹了口气,不过转念一想,若不是那家店急着搬迁,他二弟当年带的那么点钱,又怎么可能淘到这么好一件物事?如此想着,赵匡胤也就释然了。

他摩挲着手中的天钺斧,忽道:“二弟,你觉得义社十兄弟该如何处置?” 赵光义神色一凛,义社十兄弟是当初他大哥仿造周太祖郭威在军中结社的做法,在殿前司系统中搞的一个组织。

为的自然就是笼络和结交军中高层的军官,发展自己的势力。

而这义社十兄弟自然也在之前黄袍加身的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喊着“点检做天子”的口号,拥护着赵匡胤成为了大宋天子。

现在这些人,反而成了赵匡胤的心病,现在这些人可以拥护别人,甚至他们自己。

就算他们没有这个想法,到时候他们的属下也会有的。

赵光义小心地措词道:“皇兄,你初登大宝,若是良弓藏走狗烹,会让众人心寒的。

”赵光义自然是觉得这事不应该这么早就办,他大哥刚登基没几个月,根基尚不稳,若是动了这些亲信,那么其他人又会怎么想?就算是刘邦大杀功臣,也是登基几年以后的事情吧? 赵匡胤也知道赵光义说得没错,但若是被那些人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到时候再下手,就难办了。

赵匡胤自己在军中发迹,也不过是两三年的事情。

现在四处征战,军官立战功实在是容易得紧。

赵匡胤并没有听得自己想要的回答,便沉了几分脸色,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此事再议。

不过二弟,这殿前都点检的位置,我可不放心给其他人坐,你来吧。

” 虽然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但赵光义的心还是免不了狠狠一跳,不知道怎么就突然想到了“点检做天子”的那个木牌语言,更是眼皮直颤。

为了掩饰,连忙低头离座下跪谢恩。

他听到平身的话语站起身,看到赵匡胤脸沉如水地把玩着那柄天钺斧,显然是依旧忌惮那义社十兄弟。

赵光义无声告退,回到自己书房,翻了一夜,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杂物箱中找到了那块破旧的锦布,上面的字迹依旧鲜明无比。

“天钺斧,周武王之斧,姜子牙姜太师所制,传非天命之人所不能执。

武王因此斧怒斩挚友,后大悔,言执此斧之人,猜忌之心大起,祸及左右,于武王十二年封印。

” 猜忌之心吗?赵光义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多心,这天钺斧不是编造出来的吗?为什么……他攥紧了手中的锦布,一时心乱如麻。

公元973年垂拱殿 “砰!”赵匡胤把奏折狠狠地拍在御案之上。

一个印花影青圈足碗被扫落在地,随着一声清脆的碎裂声,里面的羹汤洒得四散飞起,溅在赵匡胤的云龙红金条纱绛纱袍上,留下星星点点的印迹。

可是并没有内侍敢来收拾,此时这垂拱殿内,只有赵光义一个人。

赵光义眼观鼻鼻观心,他大哥看到的奏折,是他递上去的,自然知道大哥为何震怒。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商州司户雷德骧之子雷有邻状告中书堂后官胡赞、李可度情托受贿,上蔡县主薄刘伟伪造履历骗取官职等等数事。

其实这些事如果单拿出来,根本就细碎得报不到皇帝面前,可是整合在一起,便完完全全地指向了隐藏在这些事后面的一个人,宰相赵普。

如果没有赵普包庇,是不可能有人敢欺君罔上,以权谋私的。

赵光义低头看着依旧在地上震颤的杯碟碎片,默默想着,也许他大哥以前是信任赵普的,甚至拿他当家人来对待,经常去他家里做客,直呼赵普的妻子为兄嫂。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是会变的。

当初他大哥刚登基一年,便在赵普的献计下,杯酒释兵权,和平圆满地解决了武将专权的事件,把军权收回囊中。

他大哥任命赵普为宰相,但也并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赵匡胤设立了枢密使以管军事,三司以管财政,让原来事无不统的宰相,沦落到只负责日常的行政事务。

还分别设置了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和三司副使作为三者的副手,互相牵制约束。

把宰相的权力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可见其对赵普的猜忌之心有多重。

可是就是这样的防范,也终究放不下心。

地上的杯碟终于停止了震颤,赵光义弯下身,把碎瓷片捡在手中,慢慢地收拾起来。

这种活其实用不着他来做,但他怕他不做些什么,就要说些什么。

与其说错话,他还不如多做事。

他大哥有时候看起来会很大度,赵光义这样想着。

那周世宗柴荣的小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小龙女游记[综神话]

通天教主:玉虚弟子歹看面,不过那条小龙萌萌哒! 女娲娘娘:通天教主的眼光还是很好的! 玉鼎真人:徒孙每天都萌萌哒! 西海龙王:+1外孙女萌萌哒! 但事实是 太上老君:我勒个去!杨戬,你女儿拿我的炼丹炉煮汤! 月老:杨戬,你女儿抢了我的红线! 嫦娥:杨戬,你女儿把我的玉兔丢人间去了。 杨戬:果然出来混是要还的! Ps:小龙女苏到没朋友,总之就是苏出天际了! 小剧场: 杨戬:这小东西小小年纪,/

时光和你都很美

婚后的林嘉歌,没多久就被时瑶逐出家门了,他为了回家,用尽所有的方法都没能成功,最后将目光放在了小包子的身上。 小包子听完林嘉歌的提议,和他勾了勾手指,软萌萌的回:合作愉快! 于是 小包子收到机器人的当晚,把时瑶骗到餐厅,偷偷对林嘉歌说:爹地,妈咪陪你吃饭。 小包子收到奥特曼的当晚,把时瑶骗到游泳馆,偷偷对林嘉歌说:爹地,妈咪陪你游泳。 小包子收到小火车的当晚,把时瑶骗到酒店套房,给了林嘉歌/

我是炮灰呀[快穿]

苏伊是一心想要退休的佛系大魔王,一朝穿成书中的小炮灰,后来,主角和反派们都叫她大佬。 炮灰一:霸总记忆中早逝的继妹 哥哥今天妹控了吗?(0-30章) 炮灰二:反派那又作又美的亲妈 白月光的小叔叔爱上她。(31-60章) 炮灰三:女主那容貌倾城的嫡母 残暴王爷霸上臣子之妻!(61-80章) 炮灰四:男配的小仙女未婚妻 不是说退婚,怎么还不退?(81-105章) 大魔王穿成小炮灰后的养老生活 /

穿成人鱼后,我嫁给了一条龙

帝国太子兼战神闻景,星际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无心选妃,沉醉于征服星辰大海。 一晃眼,成了两百岁的老光棍。 帝国人民以为他会孤身到老,皇室选妃了。 万众期待的选妃大典,各种族的美人争相报名,有能力,有才华,有背景,有美貌。 太子本人却选了最不起眼,最没实力,还是个能力觉醒失败的人鱼。 帝国民众:太子是不是没有睡醒? 众人等着皇室宣布太子妃重选,等啊等,等到了太子和人鱼订婚大典。 所有媒体蜂拥/

冠位御主

那天,黑发蓝眼的少年听到了世界的声音── 〔一切重新开始,你是否还会选择拯救这个世界?〕 ─ 藤丸立夏这一生只玩过一个游戏。 其名为,命运冠位指定(fate grand order)。 指定人藤丸立夏,冠位御主。 法兰西圣少女的旗帜,誓约胜利之王的宝剑,尼罗河流域热砂金黄的国度,七宗罪的降临。 昔日年少之梦的亡者,在海水和尘埃里归来。 相传横滨有一本奇妙的〔书〕,据说被写在上面的一切都会成/

我哥是大佬[快穿]

晏卿的妹妹下凡历劫,却被人设计,每一世都穿成下场凄惨的女配角色。 为了拯救妹妹,快穿退休满级大佬晏卿,再次踏上了世界穿梭之旅,硬核护妹,虐渣逆袭。 然后 被赶出家门的真千金:不好意思,我的首富哥哥来接我了。 被抛弃的白月光替身:不好意思,我哥说你皇位没了。 被打脸的炮灰女配:不好意思,国家宠我哥我哥宠我! 提示:主角是哥哥晏卿,这是一篇带妹逆袭文。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