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9章(1/3)

齐管家带回来的消息让许殊大惊失色。

市面上的炭价确实如陆泽明所说,要一文一斤,如此贵的价格,普通人家根本用不起。

但与之相反,玉州城内的各富户、官宦之家所采购的炭却要便宜足足一倍,一斤只需半文钱。

而且这种情况不是今年才出现的,前几年就已经有了苗头,只是不像今年这样贵得离谱而已。

至于许殊和齐管家为何会不知情,这也是因为采买回来的炭价并无变化,他们只看看大体的账目,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去过问府中的小事,也就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夫人,小的还让人去仔细查查前几年的消息,应该过两天就会有消息。

许是一些大户囤炭,故意抬高价格吧。

”齐管家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大事。

商人重利,有利可图,哪管旁人死活,这世上有像他们家夫人这样心善的,也有那些誓死要从穷人的棺材板里都有扣个子出来的。

冬季用炭量大,城内木柴供应也不及时,炭价、木柴价都会上扬,为了挣钱,这些人趁机哄抬价格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许殊撑着额头:“你让我想想,没这么简单。

” 若真是为了囤积图利,又为何要先安抚住这些大户,给他们便宜的炭用。

毕竟,真正掏得出钱的用炭大户正是这些官员富商,他们随便一家冬季的用炭量都抵得上普通百姓好些年的用炭量。

更重要的是,齐家的船队每年秋天就会北上拉炭,可炭涨价,她这个当家主母和齐家管,都完全不知道,若说这里面没点门道,谁信? 莫非这就是刘弼千方百计要隐瞒的真相? 可就凭刘弼一个小小的管事,就能掌控全玉州城的炭价和供应吗? 许殊直觉不对,她抬头问道:“齐管家,玉州城去北方拉炭回来的船,只有我们齐家船队吗?” 齐管家摇头:“这倒不是,冬季是用炭的旺季,每到秋天,城里北上的船只返航后,只要没拉货都会运炭回南方,即便咱们玉州城用不完,沿途不少城市,还有下游的城市对炭的需求也不少,多少能赚一笔。

所以大商户都有所涉猎,据小的所知,贾家、城北的张家,还有李家的船队每年冬天都会运炭回来。

” 再加一个齐家,是玉州城最富盛名的四个大商贾,大地主,玉州的炭价就由他们给把控了。

四家都牵涉了其中,恐怕还联合起来了,不然如何能统一市场上的炭价,做到富人穷人两个价? 这里面的水恐怕比她想象的还深! 许殊揉了揉额头,问齐管家:“你说胡大人知晓此事吗?” 齐管家摇头:“这就不知了。

胡大人是去年到的玉州,在他来之前,玉州就出现了这种状况。

” 这可不好说,就算先前不知情,可也来了一年,对玉州城里的情况还是完全不知吗? 许殊怀疑,齐府被蒙在了鼓里,其他人是知情的,至少另外三家很可能知道些什么。

就是不知道原身的丈夫,以前齐家的男主人知不知道这其中的猫腻。

在没有搞清楚具体的情况和敌我之前,不能将齐府暴露,否则什么都不知道的齐家孤儿寡母很可能将做了对方的替罪羊。

许殊吩咐齐管家:“此事你知我知,便是晶晶那里也暂时不要透露分毫。

让人暗中查仔细了,玉州城是从何时出现冬天炭两个价的。

” 交代了齐管家去查证此事,许殊犹不放心,又让人去请了陈施。

—— 虽然如今天寒地冻,可陈施还是每日上午便出门去码头替人代写家书。

今日他刚出门没走多远,一个小厮打扮模样的年轻小伙拦在了他的面前:“陈公子,小人乃是齐府家丁,奉我家夫人之命请陈公子过府一叙!” 陈施自从上次单独去齐府道歉后,就再也没见过许殊。

倒是每十日将自己的码头见闻派人送去给许殊看,每每看过之后,许殊会回他一封信,只聊聊几笔,但不乏对他码头见闻的欣赏。

被人认同无疑是让人很愉悦的一件事,陈施也不例外,他的码头见闻因此写得越发来劲儿了。

今日听说许殊要见他,当即也不推辞,笑着拱手说:“那劳烦小哥在前面带路。

” 家丁将其带到了齐府,许殊已经在暖阁中等着,无烟的炭在角落里燃烧,将整个暖阁温暖得仿若暖春。

陈施踏进来就感觉到了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两个丫鬟连忙上前解下他的大氅和装书的木箱:“陈公子里面请。

” 陈施进去,见许殊在慢悠悠地泡茶,连忙行了一礼:“小生见过夫人。

” “陈公子不必拘礼,请坐,今日请你来是有些事情想向你打听打听。

”许殊邀请他坐下,又让丫鬟给他上了好茶。

陈施坐在许殊下方,拱手道:“夫人有事请讲,但凡小生知道,定知无不言。

” 许殊笑着点头:“那就谢谢陈公子。

你在码头,应是每日见过不少船队回来。

如今天寒地冻,去运煤的船可准时回来了?” 陈施笑道:“这个最近确实回来了不少,有好几支运煤的船队都回来了。

” “那运回来的煤多吗?堆放到了哪里,你可清楚?”许殊又问。

陈施想了想说:“挺多的,最近一段时间,下了很多货,都送去了码头附近的仓库。

” 许殊拧着眉:“那你在码头附近可有听人议论过炭价?” 陈施的表情有了一些变化:“有,听船员说,今年北方的炭开采比较难,价格又长了不少,还有半路卖了一些出去,不若往年的多。

” 难道真是她想多了?许殊微微点头,笑道:“这样啊,那炭涨价的事你也知道了?” 这下陈施有些羞赧:“小生不理庶务,家中一切都是母亲在打理,倒是不知究竟长了多少,只听码头的百姓说过比去年又长了一些。

” “这样啊,谢谢陈公子,我找你问此事是想了解一下炭的行情,看看明年能否增加船只,提前去北方运炭,以免冬天无炭可用。

”许殊找了个借口糊弄陈施,又将话题转到了陈施的码头见闻上,“陈公子所记之事颇有意思,可否考虑过在书局出一套码头见闻?” 陈施从未想过此事,听到这个提议激动得脸都红了:“齐夫人觉得小生的随笔真的可以出书?” 许殊含笑点头:“旁人我不清楚,但若公子出书,我必是要买一套放家里的,齐家学堂也会买两套放在里面供学子借阅!” 这无疑是对他极大的认同,陈施站了起来:“夫人大恩,小生铭记于心。

” 许殊瞠目结舌地看着他,她做什么了?就答应买他三套书而已。

“陈公子不必客气,你若有心,可将码头见闻润色修改一番,送一份去书局,试试。

”许殊提议。

陈施连连点头:“小生回去就做准备!” 说完,便提出了告辞,许殊让人将其送出了门了。

过了三天,齐管家那边更详细的调查结果也出来了。

玉州城出现两个炭价是从五年前开始的,最初,差异没这么大,一斤炭只相差一厘钱左右,后来这个差距才逐渐扩大的,到今年变成了相差一倍。

而且以前的炭价更便宜,一文钱能买好几斤。

后来听说北边的炭矿浅层已被采光,剩下的比较难挖,因此价格也跟着上涨,玉州城的炭价在十几年间翻了几倍。

之所以很多人没太大的感觉是因为温水煮青蛙效应,每年增加那么一两厘钱。

这样跟上一年相比,增幅并不大。

另外,玉州城的很多穷人用不起连年涨价的炭,都已经习惯了提前做准备,秋天的时候不少人就会去乡下买柴,堆积在家里过冬。

而且玉州城冬季虽然寒冷,可到底比不上北方,不烧炭取暖也冻不死人,如此一来缺炭也没引起多大的民愤民怨,如此一来也就没什么人过于关注此事。

许殊捏着这份调查笑了:“有意思,玉州城很多老百姓都不用炭了,这炭价还居高不下,与其说是为了暴利倒不如说是他们不想给普通人用炭了!” 齐管家听得眉心一跳,万分不解:“夫人,这……好好的挣钱买卖他们不做,到底图什么啊?” “图更赚钱啊!”许殊虽还没摸清楚真相,但猜也猜得到,肯定是更有利可图的事情在等着他们,他们才会这么做。

而这一切都指向了码头。

只是在事情没完全弄清楚之前,她不能打草惊蛇。

但刘弼他们瞒得这么紧,肯定是干不法的事情,那胡大人的态度是什么呢? 官府的态度很重要,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若胡大人也是他们那边的,许殊哪怕查清楚了真相,暂时也不能动,只能等钦差大人到来。

可钦差大人一旦到来,齐家的命运就难说了,而且寇正元的第二位真命天女又会出现,事情还会出现变故。

许殊是不希望钦差到的,所以她想在钦差来之前就将此事给查清楚,解除了隐患,以免再生事端。

但她不能站出来试探胡大人的态度,这样会暴露齐家。

若胡大人不是与刘弼他们一伙的便罢,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最新更新
热门小说推荐

官票

李明桥前往蓟原出任代县长。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当地四大局长开刀让他们让出霸占许久的位子。一场险象环生的博弈开始上演最终,李明桥非但没有扳倒四大局长,自己还在人代会换届中落选。就在山穷水尽之时,八年前的一桩命案逐渐浮出水面 /

摄政王还没驾崩

诸鹤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不仅成了最后一只没有飞升的玄鹤,还穿进一本万人迷小说里,当上了里面的摄政王。 摄政王身体羸弱,姿容绮丽,性情暴虐。 临政两年,朝野哀鸿遍野,百姓生不如死。 诸鹤: 做摄政王好,吃好穿好,更好的是过个几年之后 拿主角受剧本的万人迷小太子晏榕名冠天下,德行无双,引风流人士竞折腰。 邻国皇帝:阿榕,摄政王不仁,待我为你平了这乱世! 镇国大将军:太子殿下,末将愿为你取摄政王项/

饕餮娘子3:蜜语楼

十二岁少女桃月儿,生逢明末乱世,与侍奉的严家少爷一起遭遇天灾人祸导致的家破人亡,她按照柳青街欢香馆神秘老板娘桃三娘的指点,一路南下逃亡。途中因为一时病困钱尽,只得滞留钱塘西湖的头羹店,靠帮佣赚取路资。 月儿因为送餐,无意中前往西湖畔一处只在天黑后才开张营业的青楼萼楼,并身陷其中昆仑觞、抱娘蒿、血衣梅、莲舫鱼、赵头羹、玉面丸月儿究竟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巧手逃出生天?香艳诱人的萼楼女子们究竟有着怎/

我养大了暴戾魔龙[穿书]

姜漾羽一朝穿书,穿成了一本修真小说的炮灰。 在书中,原主是女主的恶毒嫡兄,虽身为仙二代,却格外飞扬跋扈,阴险恶毒,最后被自己饲养的灵兽撕成碎片,魂飞魄散。 而姜漾羽知道,那只丑陋、不被原主看好,甚至格外厌恶的灵兽其实是修真界唯一的神龙,也是未来的魔神之首。最后被小白花女主感化,成为女主的金大腿。 他穿过来的时候,正好是原主将神龙虐待得快尾声的时候。 再不久,神龙便会因入魔而突破封印成为魔龙/

病弱相公不好惹

向漠北见过几回隔壁家的小女儿,娇丽乖巧,她入了他几回梦。 他知她于家中过得不好,他不是没生过别样的念头,但想到自己不健全的心,终是作罢 然而某天,她竟站在他面前,娇声细气地问他:官人可要娶小女子? 他看着她绯红的面靥,鬼使神差地点了头。 后来他发现,她不仅乖巧,竟还会打人。 * 孟江南随向漠北初回京时,他时常担心她会受欺负,谁知却是他人先到他面前来哭着告状:她打人! 孟江南站在一旁,低着头/

帝师夫妇日常

张猎户家的女儿生得威武雄壮,赤手空拳打死过老虎,十里八村的小伙子没有一个敢娶她的,可愁坏了张猎户夫妻俩。 直到有一天,一个文秀俊雅的书生带着个拖油瓶前来投宿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