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之前在南书房,贾里玉为了套康熙的话,故意说自己想和十三阿哥切磋切磋武艺,后来康熙果然主动提起十四阿哥,并笑着跟贾里玉说,不要找身体不好的十三阿哥,要切磋就去找纵横沙场的十四阿哥。
当时康熙提到十四阿哥的语气十分欣慰和自豪,有一种在诸多儿子中,老十四最得朕心的感觉。
不过俗话说,天威难测,自古帝王心深如海,做事情往往虚虚实实,故意让人捉摸不透,贾里玉当初做皇帝虽然是玩票性质,但身居其位,对应的心态还是能轻易感受得到。
因此,为了测试康熙对十四阿哥的真正态度,他特地设计请回了十四阿哥,加入康熙最终决定留下十四阿哥,那就说明在老四和老十四之间,他仍旧没有打定主意,两人仍旧各有五分胜算。
如果康熙最终还是送走了十四阿哥,那就表示他下定决心要扶持老四,这个时候,贾里玉就需要稍微调整一下计划,那就是跟老十四一起去边疆。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是大将军王在外? 为了确保自己最终能跟十四阿哥一起去边疆,他特地找到冯唐,慷慨激昂地向他表达了自己想建功立业的愿望,阐述了自己一心征战沙场的决心。
在和贾里玉的聊天中,冯唐发现贾里玉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对兵法也十分精通,排兵布阵,岩演示战略,全部游刃有余。
这个发现让冯唐既惊且喜,贾里玉趁机说出自己的猜测:“如今边疆战事依然吃紧,如果我所料不差,等到大将军王身体康复之后,陛下多半还会送他回战场。
十四阿哥千金之体,皇家血脉,重伤初愈的他再回战场,将会凶险万分,到时候还请冯将军向陛下保举在下,随同大将军王一起去往边疆,有在下随身护卫,可保大将军王万无一失。
” 冯唐一听,哪有不赞成的道理,当即答允,表示只要陛下再度派遣十四阿哥去边疆,他会第一时间出来保举贾里玉。
宴席之上,康熙不出贾里玉意料地当场下旨,令十四阿哥三日后启程去边疆,继续督战,加封固山亲王,令南书房行走贾里玉随同固山亲王一道去边疆,封一等飞云卫。
那边十四阿哥正在黯然伤神,听到什么贾里玉要跟他一起去边疆,而且还是疑似老四的人冯唐保举的,正好想借此发泄一下自己的不良情绪,当即道:“皇阿玛,边疆战事十分凶险,想来一个南书房行走未必见过那样的场面,一同前去的话,到时候儿臣反而要分心去照顾他,依儿臣之前,这个飞云卫还是不必了。
” 康熙道:“皇儿切莫拒绝,正如冯将军所言,这个贾里玉不仅是南书房行走,而且还是神武营总教头,武艺可非同一般啊。
” 十四阿哥道:“既然皇阿玛这么说,儿臣恳请当场试一试这位飞云卫。
” “好,速传贾里玉进来。
” 旁边的执事太监立即高声宣旨,外面早有人飞奔而出,去神武营宣贾里玉,大约过了一刻钟,一身甲胄的贾里玉出现在大殿。
“见过陛下,恕微臣甲胄在身,不能行礼。
” 康熙一贯把贾里玉当做韦小宝的替身,对他的礼仪问题也不大在意,摆摆手,道:“不必多礼,今日朕宣你来,是有旨意给你。
” 贾里玉洗耳恭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文案: 机缘巧合之下,瑶兮跌入情沦劫,在梦境中与人春风一度,醒来以后,她觉得很尴尬。 因为她春风度了的,是她暗恋多年但清冷寡言、不苟言笑的师父。 在梦境中,他对她笑、对她柔情、对她纵容,处处似是有情一不小心,她没有把持住。 师父那边就不知道是为什么没把持住了,但瑶兮也不好意思问。好在情况不算十分严重,他们互相道了歉,就在极为尴尬的气氛中继续当师徒。 然而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不久之后,瑶兮发现/
芜之卦,卦卦皆无你。 既然如此,便弃了这卦,封了这天,也罢。 /
A班的班主任有一只茶杯猫。 他纵容这只猫出入教室,办公室,趴在他头顶睡觉。 某一天,在他即将被敌人暴揍的时候,猫忽然巨大化,一爪掀飞敌人:揍你个乌龟王八蛋,老子的奴才也是你能打的? 被猫卷在尾巴上渺小至极的他:喵喵喵? 喜欢看美少年的猫妖x并不是美少年的A班班主任 ps:无脑小甜饼,猫妖会变人的恋爱文,私设如山,请勿较真。 /
今朝修仙不为仙,只为春色花满园:来日九星冲牛斗,且看天刑开纪元。 /
褚晴高三最后悔的事,就是身为学渣,跟学神戚未晨他谈了恋爱,导致整个上半学期都被逼着学习 忍了半年,她终于提了分手,结果下一秒双双穿到23年后,跟刚满18岁的儿子成了同班同学 嗯,儿子是他们俩亲生的 褚晴看着眼前五分像自己、五分像戚未晨的少年,崩溃了 更崩溃的是儿子随她,也是学渣 更更崩溃的是,两个人在几次考试都倒数后,被戚未晨强押着开始补课,学不好就挨罚的那种 一连被罚多次,学渣儿子愤而反/
女主角是商户之女,重生之后,为了躲过前世厄运,不择手段千方百计想要嫁给本文男主裴石安。裴石安是国公府长子,增经少年卿相,名动京城,十六岁时却背负污名,远走西南。裴君子瑞方,律己正身,终还是载在了小表妹的手上,被迫娶她为妻。身世之困,父子君臣,随着小表妹这个小福妻的强行到来,男主角的人生也就此改变。本文女主重生,但没有多少金手指,非爽文。写男女情爱,痴云腻雨,也写父子君臣,相爱相杀。借用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