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时候,性急的胡尚书已经忘了景隆帝能把他们叫过来讨论这事儿,而不是选择立即将对方训一顿,就很能表明景隆帝的态度了,只当景隆帝是被奸人蒙蔽,被那个诱人的数字迷了眼,一时犯了糊涂。
景隆帝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公布了正确答案,“这折子,是虞衡呈给我的。
” 胡尚书一肚子埋怨的话都卡在了嗓子眼,想想自己当初夸虞衡的那番话,再想想刚才自己对写折子的人的谩骂,胡尚书当即眼前一黑,费了老大劲儿才撑住,不可思议道:“虞衡写的?他怎么可能会写这么一份折子?是不是弄错了?” 那小子分明就是个干实事的人,怎么可能会有这么不切实际的想法? 莫不是他说的是真的? 由此可见,第一印象有多重要。
换做其他人,胡尚书等人这会儿指定将对方祖宗十八辈都骂成狗,但景隆帝一提虞衡,他们反倒犹豫了,主要是虞衡先前表现太亮眼,他们实在难以相信虞衡会是个连吹牛都不会吹的傻叉。
要不,把虞衡传进宫来方面问问,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好好一个少年天才,可别走了歪路。
景隆帝也是这么想的,这才有了命人传唤虞衡之事。
虞衡扛了一麻袋的红薯进了宫,一进御书房就对上了七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其目光之灼热,虞衡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下意识地缩缩脖子,这么吓人的吗? 秦首辅心理素质强悍,面上看不出什么情绪,伸手指了指虞衡扛来的麻袋,温声笑道:“这就是你提到的,亩产两千斤的红薯?” 在说到两千斤时,秦首辅还特地加重了声音。
虞衡特实诚地点头,将麻袋打开,露出里头个大味美的红薯,又将管事记录的红薯生长手册也拿了出来,温声解释道:“这红薯是下官先前在海外来的一个商人手中买的,说是产量极高,下官好奇之下便让人试着种了种,每天记下红薯的变化,倒是没成想,产量竟然会如此吓人。
” 嗖嗖翻了四番,能不吓人么? 胡尚书还有些不大相信,上前拿过虞衡手里的记录本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一笔一笔地记得确实十分清楚,从种下红薯的那天开始记录,一直记到把红薯挖出来为止。
这么详尽的记录,瞧着也不像是能弄虚作假的,莫非这确实是真的? 胡尚书当即站不住了,一把抓住虞衡的袖子,连声催促道:“红薯地在哪儿,我得亲眼看看才能相信它真的有这么高的产量!” 其他人也纷纷响应,都嚷嚷着要亲自去地里看一看。
就连景隆帝都没忍住,开口道:“朕也要去瞅瞅。
” 真要像虞衡折子说的那般,这得是多大的功绩啊! 自古以来农耕就是大事,但田地有限,粮食产量也并不尽如人意,太平年间都有许多百姓食不果腹,更别提灾年了。
要是红薯产量真的有两千斤,那这不就解决大半百姓的温饱问题? 作为解决百姓口粮问题的皇帝,景隆帝别说被史官夸明君了,就算直接称他为圣君都不过分! 这等名垂青史的功绩就在眼前,景隆帝能不在意吗?想一起去看看,完全不意外。
事实上,见了虞衡,又看了那本记录本后,景隆帝和阁老们心里都已经信了大半,主要虞衡这一路顺风顺水的,不用搞事情也能有个号前程,再做出这个骚操作完全就是得不偿失。
之所以没全信,那是怕虞衡年轻,一个不慎就被人给忽悠了,上当而不自知。
景隆帝要出宫,这可是大事。
秦首辅等人拦了许久都没能拦住,只能提心吊胆地跟在景隆帝身后,生怕路上碰到什么曲折。
好在景隆帝为了避免麻烦,选择的是微服出巡,不然的话,光是天子车架出巡,还得提前封路,不是一般的麻烦。
但这样,对护卫们的要求也更高了,近卫们都提着一口气不敢有任何懈怠。
最轻松的就是萧蕴了,他本来就是个透明体质,就算站在景隆帝身边都不会让景隆帝觉得碍眼,毕竟他存在感太低,就算站在景隆帝旁边景隆帝都能自动忽略掉他,想迁怒都忘了人。
另外,萧蕴对虞衡也很有信心,明白他绝对不会信口开河乱吹牛,也就是说,这一次虞衡立大功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作为好朋友,萧蕴自然替虞衡感到高兴。
庄子上的人还奇怪呢,怎么三公子又来了?仔细一看,好家伙,这回来的车架可不少。
佃户们当即想起虞衡的话,大概猜到这可能是朝廷的人过来查看红薯了。
想着自己辛辛苦苦挖出来囤好的红薯马上就要被带走了,佃户们心里还怪舍不得的。
虞衡每家分了一点让他们尝尝鲜,愣是没人舍得吃,这可是种一个能得三四个的好宝贝,本就没多少,吃什么吃?赶紧收好,等到了明年种下去才是。
胡尚书一下马车便直奔红薯地,入眼所见确实是一片刚刚被挖完的土地。
红薯藤也是能吃的,佃户们舍不得浪费,挖完红薯后就全都收回家准备煮着吃,这又是好几天的口粮。
现在胡尚书等人也只能看到一片光秃秃的松泥地。
胡尚书目测了一下,暗暗点头,小声禀报景隆帝,“确实是五亩地没错。
” 虞衡便带着他们去看昨天挖出来的红薯。
这可比刚才那光秃秃的几亩地的冲击力大多了,一万多斤红薯,一间屋子都放不下,佃户们空出了一排屋子来装红薯,每间屋子都堆得满满当当。
事实就在眼前,哪怕胡尚书他们再怎么觉得这事儿非常梦幻,也不得不相信,这世上真的有农作物的产量能高到这么变态,那可真是……太好了! 胡尚书当即双眼放光,紧紧握住虞衡的手,一副快要昏过去的表情,激动道:“这些都让户部拿去,我给你补银子!一万多斤呢,九个州再加上京城,每个地方能分上一千斤呢!先让各州领了红薯试着种上一年,确保每个地方的土地种出来的红薯产量都有这么高后,立即让百姓们开始种!早种早享福,多少人都不用再挨饿了呢!” 秦首辅也点头,瞥了虞衡一眼,又叹道:“只可惜先前挖红薯时我们不在,没能见到那个振奋人心的场面。
” 虞衡眼前一亮,“侯府还种了半亩红薯,现在还没挖呢!陛下和诸位阁老若是有兴趣,不若去侯府瞧瞧?” 那可太好了,亲眼看到从地里挖出这么多红薯才放心啊!胡尚书再三向虞衡保证,“把这些红薯卖给朝廷,朝廷定然不会亏了你的!” 虞衡无奈,只能摊手叹道:“下官若是不愿意,也不会挖出红薯就赶紧将此事禀明陛下了。
胡大人也别再说什么银子之事了,先前陛下赏了下官那么多东西,下官心中很是惭愧,这回终于能有机会为陛下分忧,下官高兴还来不及,哪能要什么银子?” 这话说的就很到位,景隆帝亲眼见了这么多红薯后,面上的笑容就没下来过,闻言立即乐道:“朕可不好占你这个小辈的便宜,收了你的东西,定然不会让你吃亏。
” 景隆帝都这么说了,虞衡也没啥好推辞的,又说自己要留个一千斤预备着送亲朋好友,胡尚书对这个零头完全不在意,瞧着小山似的红薯嘿嘿直笑。
一行人又去了侯府,虞启昌还懵逼着呢,阁老们来也就算了,陛下您怎么跑来了? 当然是来挖你家红薯的呀。
在所有人的亲眼见证之下,侯府这半亩地挖出了一千零几斤的红薯。
胡尚书当即一拍巴掌,“太好了,今年赈灾的粮食可以多放点!” 有了红薯,明年国库不得爆满? 胡尚书顿时觉得阔气了不少,也敢大手笔发粮食了。
挖都挖出来了,众人也挺好奇红薯的味道到底如何。
考虑到诸位阁老都不算年轻了,虞衡便让人简简单单地将红薯蒸熟,景隆帝和诸位阁老一尝,嘿,味道还真不错,比一般粮食强多了。
好东西啊! 景隆帝啃着红薯,又猛然想起来,“上回你不是用红薯做了好些个零嘴,承恩公还在朕面前念叨过一回来着。
赶紧的,这两天继续做一些,朕也尝尝鲜,看看味道是不是像承恩公说的那般好。
” 原来上回把消息透露过景隆帝的人是承恩公啊,虞衡当即点头,“是,臣马上让人去做,明天便给陛下送一些过去。
” 景隆帝满意地点头,觉得红薯的滋味确实不错,又命人装了一大袋,准备带回宫去。
太后牙口也不太好,这几年都食欲不振,这红薯指定合她口味! 景隆帝抢了一波虞衡的红薯,美滋滋地回了宫,一路上,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口粮问题竟然就这么解决了大半?这等功绩,不说功盖三皇五帝,起码也能排进历代帝王前十吧? 虞家这小子,是真不错! 景隆帝摸了摸下巴,仔细思忖着:就这功劳,给这小子一个爵位,应该不为过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高能山大王 VS 书院小才女 美人书生被逐出皇城,因缘巧合上山为匪,留了一把乱糟糟的大胡子,打下一片赫赫威名,做了统领十八座匪寨的东夷山君,还在这一年早春,绑了一皇城书院来的贵人,不多不少,刚好十六位宫学女公子,他不要财不要色,唯独定下一番古怪的赎人规矩 缘分就从这里开始,青山绿水,匪气盎然。 【一句话简介:仗剑走书院,匪气怼天地,宠友宠妻宠兄弟。】 男主能文能武能撩妹,三分恣意,七分情深/
文案: 为了汲取信仰,给地府供电,鬼王林璇投身娱乐圈努力吸粉。 然而贵圈不好混,鬼王殿下奋斗两年,混成了娱乐圈毒瘤,走投无路只好去抱圈内第一霸总的金大腿 霸总掏出了又粗又长的桃木剑 「烛光晚餐」 林璇:不是要请我吃大餐吗?带我来这儿干嘛? 宋天师:所以你不吃 林璇:我不吃厉鬼也不在凶宅进餐谢谢! 「片场」 导演:你对角色的理解有问题 林璇:不会啊,我咨询过作者 导演:作者死了五十年了 林璇/
鸟啼远山开,林霏独徘徊。 清雾闻折柳,登楼望君来。 锦缎珠翠之间,她只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庶女 ※※※ 总而言之,就是一部庶女奋斗史! /
《锦绣未央》又名《庶女有毒》 她是相府三小姐,却过着爹不疼妈不爱的日子,只因她是出生在二月的庶女,是命定的灾星。八年卧薪尝胆,终让她一朝为后,凤临天下。然而世事难料,自己的至爱却是伤自己最深的人,辛苦付出却换来毒酒收尾。 幸好老天给了她重来的机会,她怎能辜负这大好 时机?谁说庶出活该被人欺?我命由己不由天,这一次绝不重蹈覆辙! 她摇身一变,不再是丞相府里任人欺凌的善良淑女,那些曾经陷害她的/
都行可以没关系,佛系三连,也是陈墨的口头禅。 虽然生活不易,但陈墨本人却佛系的要命,使得周围人想让他干点什么,都要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穿越前,遭受此佛系话语荼毒的,是陈墨的好友们。 穿越后,受难的众就更广了。 穿成丢失圣心的太子,最后,臣子抱着太子的大腿哭喊:殿下,求您登基吧! 穿成受诬休业的教授,最后,学生抱着教授的胳臂哭喊:教授,求您上课吧! 穿成有自闭症的哥哥,最后,弟弟摇着哥哥的肩/
程湛兮逃婚了。 到泗城的第一天,她对一个女人一见钟情,画室里挂满了她的画。 第二次见面,是在酒吧,对方主动邀请她共度良宵。 程湛兮:这位小姐,我是个正经人。 郁清棠扭头就走。 程湛兮:请等一下! 春风一度后,郁清棠不见踪影。 得知对方是泗城一中的高中数学老师,程湛兮进入一中,成为了一名体育老师。 郁老师,晚上陪我看电影吗? 没空。 那我明天那节课给英语老师? 晚上几点? 后来,程湛兮去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