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3章 大肥肥皇上的尴尬(1/3)

康熙四十六年,是历史铭记的一年,这一年,大清国的粮食,首次完成“人人吃饱的自给自足”,不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不需要老百姓吃完上顿愁下顿,秋天开始秋收的时候,粮仓里都是粮食。

白花花的大米、散发着麦子香气的大麦、红红艳艳的红小豆、花生米儿、圆圆滚滚的小绿豆、黄豆、小碗口…… 还有辣椒、白菜、土豆、大蒜…… 还有价格公道的油盐酱醋,特别是盐巴——普通老百姓的饭桌上,不光有米面,还开始有菜有肉类了,开始变得有滋有味了。

尽管还不是顿顿八大碗那样大鱼大肉的,可是一个人的肚子就那么大也不需要不是?结实的大白米饭,两三小碟子菜、零星的肉片、一份腌菜疙瘩……对比以前就着咸菜喝稀粥,那可真是地主老爷的日子。

有胆气隔个几天买点儿肉,糖啊果子的,给家里的老老小小打打牙祭,这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各个村落里,吃饱喝足、通体舒畅的老少爷们聚在一起,乖乖地听老秀才念小报,读文章,还有那当年因为没钱读书的青年人笨笨地学写自己的名字…… 老秀才对比高中举人,有了新的人生成就感。

大小姑娘们一边跟着村里的老人认识称星子,学称称;一边瞧着年轻人认真的模样,不由地面颊上飞起红霞…… 读书的小儿郎们昂首挺胸地,专心致志地,教导村子里的叔叔伯伯婶婶哥哥姐姐们,写“123456……” 一个个老人家蹲坐墙根儿,舒坦地用着烟袋锅子,浑浊的老眼里散发喜悦的光芒…… 生活中当然还有很多打闹纠纷,喜怒哀乐,还有不少不平事……可是肚子里有实在饭,粮仓有满满的粮食,也有余钱做身整齐衣裳出门逛逛…… 人生有了安稳和希望了,活得有人样儿了,真好。

十月中旬的时候,皇上看着各地方的秋收汇报,乐呵得来——除了几个地方因为水旱灾害需要救济,其他地方都好,都好。

皇上和大臣们商议,有关于大清的税赋问题改革,大清开始公立学院制度、全国性质的土地清查。

公立学院分为两部分,男子学院和女子学院。

这需要很多资金,还需要很多老师、国家目前无法免费供应全部,实际条件上也没有那么多老师,一个县里的公学和私塾加在一起堪堪满足大部分的孩子。

当然,这都是男子学院。

弓马骑射、礼仪体态、琴棋书画……什么都学,什么都考。

即使你学习只为了识字将来还是要做农户/匠人,不考科举,可谁也没说好的体态礼仪,就是科举人的专用啊? 农户/匠人有一个好的礼仪体态不好吗?农户/匠人学弓马骑射不好吗? 而女子学院那?大清人的认知还是多子多福,男孩子继承家业,给父母养老,女孩子嘛,虽然现在可以养得起了不缺那碗饭了,可到底是嫁人的、嫁人还要给嫁妆…… 富裕人家知道女子对于家族的作用不比男子差,给女孩子请老师在家里学,或者去女私塾,琴棋书画规矩礼仪刺绣什么都学,一般人家…… 一般人家按照本意来说,很少很少愿意供女孩子读书,他们的思想还是女孩子就是赔钱货——可是县老爷家的女儿都去学院,邻居家也有送女儿去学习,他们家的女儿不送去,多现眼,好像他们供不起一样。

大清人爱面子。

各个省,女子学院一个县里统共就四五个,一开始人头都不满,慢慢的,进学的女孩子开始多起来,到女子学院里人满为患—— 其他人家的女儿都读书好,读书识字,好嫁啊,女婿半个儿啊,不识字的女儿将来怎么嫁人啊?不求做才女,要识字啊。

大家都识字,就你不识字,多难啊,多没面子,是做父母的没有面子啊! 小殿下说了,我们现在有粮食了,心态要转变,不能和以前一样了。

女孩子去学一学,认识个字,家里也不是真供不起,虽然女孩子不是男孩子顶门立户,可女孩子也是自己的娃娃不是? 至于家里孩子多,怎么能都供应读书?家里喂猪喂鸡的活儿都没人做了……父母胆子重啊的之类的问题? 哎呦呦,吃饱了,干活了哦。

以往不是农忙的时候、反正也没有粮食吃,一个个的不用吃饱饭不用出门只闲在家里,现在吃饱了啊,就要动弹啊,就要去干活了哦。

地方官们架起来大喇叭卖力地吆喝,沟渠要清理淤泥、烧砖瓦玻璃的作坊里都要人,还要继续修桥铺路、还要建儿童玩乐场…… 零工的工钱不多,可总么也是一个收入不是?而且人吃饱了也确实需要活动活动,农户人家那可不能养出来一身肥肉膘子…… 一个个做母亲的在家里忙乎,一个个小娃娃懂事地在放学后做各种家务,毕竟年长的这一代女子还多是小脚,能做的事情太少。

做母亲的一面欣慰于孩子的孝顺,一边又忍不住感叹感叹:“你们这些小娃娃,就是命好,想当年……哎,等娘老了,留在家里被人嫌弃的时候,想出门看看,这双小脚也走不动。

” 小娃娃齐声喊:“娘你要出门我们做火车。

” 做父亲的一面瞧着自己建成的玩乐场心动,一面也是酸溜溜地感叹感叹:“瞧瞧这些小娃娃,有大白米饭吃,有书读,还有玩乐场……嘿,咋没有年龄大的人的玩乐场那?” 巡视工程进度的县太爷恰好听到,好大一个白眼儿:“谁说没有的?过两年县里银子多了,老爷给你们建。

” 老人们生活一辈子什么都想得开了,年轻的父母们委屈,县太爷也觉得委屈啊——咱没生在好时候,咱也赶上好时候了不是?咱辛苦一辈子,该花就花,盖玩乐就玩乐。

一个个大清国人乐哈哈的,看在弘星的眼里,那就是自我价值的小小思想萌芽,这是好事儿,大好事儿。

十一月的时候,朝廷开始清查土地,开始摊丁入亩、一条鞭法……的改革税赋,大清国人觉得应该,应该,很应该;小弘星也觉得,应该,应该,很应该。

无他,改革后的税负算一算,其实并不比以前多,仔细算算还能发现少了一些。

关键是,简单了很多。

不像以前这个税,那个税的,乱七八糟的眼花,只看着少,隆隆总总的加起来那是真不少。

关键是,他们现在手里的土地和粮食多了很多,可以出口,可以做成小吃食买卖,这可都是收入,除去交易税等等,还是一笔大额收入! 最重要的是,这些交上去的税赋,除了运送国库的一部分外,其余的,最终都花在老百姓自己的身上,比如垃圾清运、比如富裕县的医学院、比如修桥铺路……老百姓可以看到,甚至亲自参与到…… 而不是以往那样,都给贪官给收自己荷包了。

至于皇上和朝廷说的,人头税增加,人口缓慢增长,老百姓也模糊明白。

大道理他们不懂,可是这家孩子多,四五个读书的、自家勒紧裤腰带供应还需是紧紧巴巴的;另外一家孩子少,只有两个读书的,还有余钱培养孩子的个人小爱好…… 这将来,这些不同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后,那能力才华能一样吗? 听说那富贵人家的孩子,三岁就开蒙,四五岁就能熟读史书,还会吹乐器,还会画画儿……你忍心你家孩子将来啥也不会,就会读书?就是光比读书,你也比不过娘胎里就学习的啊。

可别说富贵人家的都是纨绔,除了几个真不可救药的败家子儿,你看哪一家真纨绔了?看到没有?那明朝传下来的文征明的后人不还是江南望族?那宋朝传下来的岳父的后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我风靡了星际修真两界

因父不详,还碍了天下第一尊者的眼,木澍濡茕茕孑立,最后被师兄们迫害关进秘境。 没想到秘境里的上古凶兽都是小可爱,这里还联通了科技高度发达的星际。 呆萌全能小机器人满地跑,种田养花盖房子。 外凶内萌小凶兽层出不穷,蹭饭送宝打坏蛋。 还有星际光粒子、中原子、超高音武器护身。 木澍濡不但没死,还过上了神仙日子。 星际大佬所在荒星一棵草都活不了? 养的小花刚成小妖正调皮,正适合开垦荒星。 星际人民/

杭十七不是哈士奇

二哈受X狼王攻 杭十七穿越到兽人世界,变成了一只本体为哈士奇的兽人,被一只高大健硕的,外形相似的犬科动物带回部落。 杭十七:遇见了同类了,开心。 后来,杭十七发现事情并不简单,他喜欢拆家搞破坏,咬尾巴转圈圈,讨厌被约束。 部落里的其他兽人却纪律整肃,等级分明。喜欢集体捕猎。而把他捡回来的兽人敖梧,就是这兽人的老大。 同样是二哈,怎么差距那么大呢。杭十七羡慕地盯着敖梧锋利的獠牙和利爪想道。 /

我被万人迷Omega标记了[穿书]

云织穿成了极漂亮的Omega,差点被人侵犯,幸好被一颜值逆天的Omega救出 好心的Omega正是他曾看过的《极致臣服,变态Alpha狠狠爱》里的清冷美人受 主角受信息素有着绝对的诱惑力,偏偏一张脸清冷倨傲,激起一众变态大佬们疯狂的占有欲 偏执霸总,病娇贵少爷,多情影帝,个个都想将他占为己有 践踏尊严,囚禁折磨,主角受依旧死不服从,最终落得个自毁腺体,跳楼自杀的下场 熟知剧情的云织决定,一/

定海浮生录(定海浮生录原著小说)

仙术、法宝、神通,以及天地间浩浩瀚瀚的灵气,一夜之间消踪匿迹,众多驱魔师尽成凡人。 三百年后,五胡入关,拉开了华夏大地一场大动荡的序幕,亦随之带来了千魃夜行,神州覆灭的末日。 幸而在这万法归寂的长夜里,尚有一枚星辰,在地平线上熠熠生辉。 心灯现世,光耀四野,一名年方十六,并将在二十岁那天结束自己生命的少年,踏上了找回被封印的天地灵气的道路只剩四年时间 前路荆棘重重,看上去不太像能成功的样子/

怒江之战1

六十多年前,十万中国远征军溃败怒江,穿越胡康河谷原始丛林的撤退过程中,非战斗减员将近五万将士。自此,这片土著口中的魔鬼居住地,再无人敢接近。然而不久后,令人惊诧的事情发生明明是没有生灵的丛林,英国驻印空军的飞机盘亘不去,屡屡轰炸,他们想消灭什么东西?丛林里存在着什么?几乎在同一时间,新三十八师,派出一支十人特别分队,潜入野人山执行不知终点的任务。但在应当绝密的任务,却随着深入丛林之后,一变/

末日女神养成攻略

程嘉懿喜欢看小说,尤其是网络小说,不但喜欢看,还喜欢和同桌杜一一讲。 杜一一喜欢看猎奇的故事,也喜欢和同桌讨论真伪。 有一天所有人都得了饿病,要不停地吃。对网络小说套路和猎奇故事烂熟于心的两个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变异、世界末日。 于是,他们开始了打怪夺宝升级的过程。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过程会如此艰辛,如此考验人性。 为什么?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