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3章(3/3)

权限吧?” 刘宇明瞬间高兴起来,赶紧磕头谢恩。

林柳无奈摆手:“你若是没事就先退下吧,赶紧将工部尚书给朕叫过来。

” 工部尚书是原本的右侍郎,因为建造水泥坊有功,也为了给猫寿与刘宇明腾位置,便被林柳直接升到了尚书的位置。

林柳原本对这位工部尚书没什么印象,还想过若是此人也和她之前罢免的工部尚书与左侍郎一样,都是尸餐素位之人,她找个机会便直接将他的尚书之位撸下去,直接让猫寿担任。

反正猫寿专业对口,还不会搞七搞八,让他暂时将尚书的位置占着,也还算合适—— 猫寿是搞研究的,必然在工部待不久,以后林柳肯定是要组建一个独立于朝廷六部之外的部门,专门交给猫寿打理的。

毕竟,科研人员还是和科研人员待在一起更合适,朝廷就负责给钱给物给人就好了,指手画脚的就算了。

刘宇明点点头,一脸高兴地退下了。

回去后他便直接找到工部尚书,将林柳的话直接转告了他。

工部尚书也知道刘宇明确实有几分真本事,做事也比其他人认真负责,所以对皇上的安排没有任何异议不说,还欣慰地拍了拍刘宇明的肩膀:“右侍郎那群人都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你过去之后不要闭门造车,遇上什么问题就直接去找右侍郎。

右侍郎心善,会帮你的。

” “而且人的关系本就是在你来我往之中建立起来的,你问问题问多了,与右侍郎的关系自然就好了,以后跟在那群人身边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 工部尚书也就是自己年纪大了,不然也得整天往那群人身边凑。

那群人脑子里面的东西,可比其他人多多了,整个工部能跟上他们的也就只有右侍郎一个人,连他也只是勉强能跟上,这便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那群人随便一个,都能给他当老师。

刘宇明知道尚书提点自己,是为了自己好,于是连连点头:“尚书大人您放心,下官过去之后一定多看多问,尽量多学一点儿东西。

” 工部尚书点了点头,这才进了皇宫。

林柳将工部尚书叫过来也没其他事儿,就是想要问问,工部里面像是刘宇明这样的人到底多不多。

工部尚书想了想,摇头:“官员里面像是右侍郎和刘宇明这样的,到底是异类。

” 他小心地看了眼林柳,见他没有生气,这才继续开口,“老臣以前也与刘宇明一般,脑子一根筋儿。

老臣甚至不如刘宇明孤僻,但仍旧被人排挤。

时间长了,自然就改变行事作风了。

” 他算是改得比较少的,其他人在长时间的生活中,早就磨光了身上的尖刺,与其他人分不出你我来了。

林柳皱眉,越发坚定了要将猫寿等人单独分出来的想法。

工部尚书想了想,笑道:“官员里面没有皇上想要的人,但工部与内务府养着的那些匠人里面,倒是有不少这样的人,做事认真严谨,也喜欢自己做些小东西的匠人。

” 林柳眼睛亮了亮:“你都认识?” 工部尚书点点头:“时常与他们打交道,所以认识。

不过与工部这边的匠人更熟悉一点,内务府那边就要生疏一些。

” 林柳并不介意,毕竟这已经是意外之喜:“你想办法考核一下那些匠人,若是合适的全都挑出来,直接送去皇庄那边让他们帮忙打下手。

” 猫寿等人身边一直没什么助手,之前一群人研究一个东西还好,互相可以帮助,可如今自己研究自己的了,难免会觉得不方便。

这些助手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既能为猫寿等人提供帮助,也从猫寿等人身上学到知识,若是聪明些抓住机会,认了那些大佬当老师也不是不行啊。

一举两得的事儿,林柳还是挺重视的。

工部尚书效率颇高,没多久就选出来了大约三十来个匠人。

除了极个别外,大部分都非常年轻,眼神透亮,看起来朝气蓬勃。

林柳看着这些年轻匠人,心中一动:“你们好好跟着右侍郎他们学东西,以后指不定能有更大的造化。

” 一群人茫然四顾,都没太明白林柳的意思。

林柳也不解释,等人走后才带着工部尚书一起,去工部找了那些留在工部研究理论的大佬们。

她与这些人关系也都熟悉了,寒暄之后便直切重点,问道:“你们之前写的那些文章应该都有保存吧?可以将那些交给我吗?” 一群人面面相觑,点头后纷纷将自己之前的研究成果都交给了林柳。

林柳看了一眼,除了英语和法语,其他语言她全都不认识。

就算是英语和法语,不少专有名词也让林柳看得一头雾水。

但这并不算什么,毕竟朝廷有一个专门接待外国人的部门,里面全都是负责外交的官员,语言对他们来说就是基本技能。

林柳点点头:“很感谢大家能将这些东西交给我,我之后会让人支付一份报酬给你们的。

” 这对其他人来说可是意外之喜。

这些研究成果出来的时候,林柳便已经支付过他们一次酬劳了,他们都已经默认,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让林柳随意取用了。

只是能白得一份报酬虽然高兴,他们还是不免疑问。

领头的大卫忍不住开口:“皇上将这些文章要去,是想要做什么?可以告诉我们吗?” 林柳笑着点了点头:“也没什么特别的作用,只是觉得这些东西既然已经研究出来了,若是不流传下去实在可惜,所以准备将其翻译之后,编入教材,以后也加入考试当中。

” 这些外国人在华夏生活了这么长时间,不说对华夏的方方面面都了解,却也清楚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什么—— 科举考试。

他们刚刚知道这个国家的所有人都有机会读书,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提升阶层,改变自己的命运时,是有些震惊的。

这群大佬当中,并非每一个人都家境优越,或者说,其实大部分人的家庭都不算特别好。

所以他们非常清楚,一个人想要通过自己改变自己乃至于整个家族的生活阶层到底有多困难。

但在华夏,这样一条坦途却已经存在了上千年。

所有人都为此震惊,并将科举制度称作华夏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群科研大佬们胡心甘情愿地留在华夏,也是因为看到了希望。

他们之前问过林柳,若是自己的孩子长大,是否有机会参加科举。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科举制度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如今除了奴籍贱籍,以及罪人之后外,只要你读书识字,就可以参加科举。

林柳登基之后,连女人也拥有了科举的权利。

这些外国人都是真正有本事的人,只要他们愿意,为什么不允许他们参加科举? 也正因为林柳的答复,这群人对华夏更有归属感了。

要知道,如今的欧洲阶级固化,可没有这样明显的改变自身阶级的渠道。

但正因为知道科举的重要性,这群人才更不安—— 若是贸然将这些知识加入考试范围,他们倒是不觉得有什么,甚至还隐隐窃喜。

但这个国家的其他读书人,真的不会反对吗? 毕竟千百年来,这个国家读书人的考试范围都是四书五经和史书而已。

见大家一脸担心,林柳笑道:“你们放心,我会给出缓冲时间的。

” 而且这个时间,起码是六七年起步。

若是实在不想学新知识的,抓紧时间赶紧考,若是想学的,以后就算科举考不上,也会有其他非常好的机会。

毕竟等蒸汽机开始防范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后,各行各业对新知识,以及懂得新知识的读书人的渴望也会与日俱增,他们可以接触到的机会自然也比以前多出不少。

若是有人不想当官儿,也有了其他选择。

比如,科研。

但这些具体细节,就不好与大卫等人讨论了。

他们也都理解,于是没有再追问。

只是等到林柳走后,一个个暂时都没了研究的兴趣,反倒开始谈论起自己的家人会不会过来,又会等多久才会过来,过来之后自己又要怎么教导孩子,让他们拥有比其他人更多的优势…… …… 林柳拿到研究成果之后,便直接找到鸿胪寺的官员,让他们将文章内容全部翻译成大白话。

“若是有不懂的,就去工部找大卫。

” 鸿胪寺的官员接到这个任务之后,不敢懈怠,立刻开始了翻译工作。

然而,等到翻译结果出来后,一群人看着文章内容两眼茫然—— 大地是个球?地球围着太阳转?天空没有实体,是由气体组成? ??? 所有人都懵了,几乎要怀疑自己翻译水平下降,翻译出错了。

一群人一脸忐忑地找到皇上,却不想没有受到一点儿责难,反倒捧回来了不少赏赐。

所有人:“……” 所以,他们没有翻译错? 可是那些文章上的东西都写得是什么狗屁?大地怎么可能是个球?明明是平的! 天圆地方可时流传了几千年的至理! 一群人直接冲进了工部,想要找大卫等人理论,然后直接被大卫等人甩出来的数据与证据给砸懵了。

一群人气势汹汹地冲进工部,却又垂头丧气地走了出来。

这样的场景着实引人注目,成功在文武百官中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

不少人还在看鸿胪寺的笑话呢,没想到过了几天,当今皇上就直接在大朝会上扔下了一个大雷—— “朕与林首辅、季将军等人商量之后决定,下一届科举之后,每一次科举都会逐年增加部分算学与物理、化学等知识,直到最后单独列为一门考试,比重与四书五经相等。

具体内容等到大朝会之后,朕会让人以邸报的形势发到各位手中,下次大朝会,再就此事进行认真严肃的讨论。

” “除此之外,京城的三所女学学生人数已经超过不少,全国各地也都上书想要在当地开办女学,朕仔细思考之后,觉得可行,着吏部右侍郎盛蔓负责此事,定要在全国各省城都开上至少三所女学。

” “朕已让人将海外前来的各位先生的研究成果整理出来,不日就要出书,全国刊印发行,以后科举采用的知识都将从中选取。

国子监不强求,但女学必须增加一门相关课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三界解忧大师

纪晗一觉醒来,感觉谁都欠他的 应该是有什么原因,但他想不起来 于是他开了间解忧铺,打人打鬼打神,日天日地日三界 凡人来求,贡献一缕记忆便可 鬼神来求,那就要付很多很多的酬金 微府老大:天帝,纪晗乱收费,不给就打 天帝:给吧给吧,不够的话来天上打欠条 白无常:阎王殿下,纪晗看上你最喜欢的赤名岩了 阎王:给给给,只要让他走,要什么都给 阎王:纪晗这人奸诈贪婪,你就不觉得他有点什么? 绍原沉思片/

法师乔安

1620年代的瓦雷斯世界,正处于时代更迭的转角。 魔导蒸汽机吹响了工业革命的号角,启蒙思潮正在冲击封建皇权的根基,旧大陆的帝国日薄西山,新世界的殖民者野心勃勃,一千六百年来建立在剑与魔法之上的旧秩序,即将为一种全新的秩序所取代。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这就是殖民地少年乔安维达学习和生活的年代。 人人生而自由,但施法者更自由。 这是一个关于魔法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相/

隔河千里,秦川知夏

白浮泉遗址公园的管理者秦川热衷于小动物保护,科普博主,一个机缘巧合下,博学的他应邀为詹知夏设计了一条京杭大运河的旅游线路,生命之中的一次偶然的交集,演绎出一段共路的人生。从相识、相知、相恋,借着大运河美丽的风光,本已两难的人生,因爱而变得熠熠生辉。相恋后,两人为修复白浮泉还原遗址倾尽全力,为完成这一使命,克服了所有困难,用他们的奋斗书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

小熊猫每天担心掉马

小熊猫秋湎湎渡天劫失败来到星际文明,这里既没同类小妖怪也没有好吃的食物,但被温暖的舅母收留。 舅母:湎湎我们家是不是多了只老掉毛的小动物? 努力藏住马甲的小熊猫:没,没有!「我才不掉毛!」 舅母:哦「有点小失望」 某天布莱恩特将军的竹林里来了只骗吃骗喝,但长的毛绒绒超可爱的小熊猫。 年轻的将军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就希望小熊猫能给他摸摸软乎乎的小肚皮。 直到有一天,他从肉呼呼的小熊猫身上嗅到了/

百草记年

女主无cp 易玲珑,无人见过其面目,无人知道其性别,不过江湖传言,这是个貌若好女的男子。 他武功高强,冷若冰霜,一把匕首仿若可以杀尽天下所有生灵。 他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却又有着一股和其他江湖人不一样的特立独行。 他的事情可以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身为刺客里面一个独树一帜的存在,他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 我跟你说我男神事迹呢,你听见了没有? 听见了,听见了。还有事没您?没事我去积酸菜/

海上华亭

前朝名臣孙女孟兰亭家道中落,南下投未婚夫,偶遇冯恪之 。 冯恪之在家排行老九,前头八个都是姐姐。他出生后,算命的说他额广人中阔,乃不求福,福却自来的好相貌,冯家放了三天炮仗,门口摆了三天流水席,老冯请来大儒,给儿子取字引翼字出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殷殷之情,可见一斑。 可惜这孩子养歪了,长大后,成了十里洋场有名的小九爷,那是真的爷。 小九爷看着孟兰亭,等她从雪地里走了过去,朝边上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