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后记(2/3)

尔。

阖庐曰(14):“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

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则我宜立者也。

僚恶得为君乎?”于是使专诸刺僚(15),而致国乎季子(16)。

季子不受,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

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

”去之延陵(17),终身不入吴国。

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贤季子。

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

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

春秋贤者不名(18),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19)。

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

选自十三经注疏本春秋公羊传—— [作者小传] 本篇节选自春秋公羊传。

公羊传的始作者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

公羊春秋作为家学,世代相传至玄孙公羊寿。

汉景帝时,公羊寿与齐人胡母子都合作,方才将春秋公羊传定稿“著于竹帛”所以公羊传的作者,班固汉书?艺文志笼统地称之为“公羊子”颜师古说是公羊高,四库全书总目则署作汉公羊寿,说法不一。

但比较起来把定稿人题为作者更合理一些。

今本公羊传的体裁特点,是经传合并,传文逐句传述春秋经文的大义,与左传以记载史实为主不同。

写作方法多以设问、自答展开传述。

如本篇“吴子使札来聘”即是春秋襄公二十九年经文中的一句,以下部分都是公羊传对这句话的“微言大义”所作的传述和解释。

[题解] 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吴国派公子札访问鲁国,左传对经过情形有详细记载。

当时的吴王馀祭是公子札的二哥。

吴国在公子札的父亲寿梦就位时(公元前585年)就已称王。

但中原诸国还是视吴国为蛮夷之邦,春秋记事称之为“吴子”“子”的爵位在公、侯、伯之下,所以实际上是贬称。

而公羊传出于“诸夏”的民族偏见和地域偏见,甚至否认吴国“有君、有大夫”对春秋记事用语理解为抬高了吴国的地位。

本文就是公羊传解释春秋为什么用“吴子”肯定吴国“有君”用“聘”肯定吴国“有大夫”的。

全文层层设问,步步深入,以事实说明公子札的贤、仁、深明大义,使吴国在诸夏心目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译文] (春秋记载:)“吴子派札来(鲁国)访问。

” 吴国本无所谓国君,无所谓大夫,这则记载为什么承认它有国君,有大夫呢?为了表明季子的贤啊。

季子贤在哪里呢?辞让国君的位置啊。

他辞让君位是怎么一回事呢?谒、馀祭、夷昧跟季子是一母所生的四兄弟,季子年幼而有才干,兄长们都爱他,一起想立他做国君。

谒说:“现在如果就这样仓促地把君位给他,季子还是不接受的。

我愿不传位给儿子而传位给弟弟,由弟弟依次接替哥哥做国君,最后把君位传给季子。

”馀祭、夷昧都说行。

所以几个哥哥在位时都勇敢不怕死,每次就餐必定祈祷,说:“上天如果让吴国存在下去,就保?v我们早点遭难吧。

”所以谒死了,馀祭做国君。

馀祭死了,夷昧做国君。

夷昧死了,国君的位置应当属于季子了。

季子出使在外,僚是寿梦的庶长子,就即位了。

季子出访回国,一到就把僚当作国君。

阖闾说:“先君所以不传位给儿子,而传位给弟弟,都是为了季子的缘故。

要是遵照先君的遗嘱呢,那么国君应该季子来做;要是不照先君的遗嘱呢,那么我该是国君。

僚怎么能做国君呢?”于是派专诸刺杀僚,而把国家交给季子。

季子不接受,说:“你杀了我的国君,我受了你给予的君位,这样我变成跟你一起篡位了。

你杀了我哥哥,我又杀你,这样父子兄弟相残杀,一辈子没完没了了。

”就离开国都到了延陵,终身不入吴国宫廷。

所以君子以他的不受君位为义,以他的反对互相残杀为仁,称许季子的贤德。

那么吴国为什么有国君,有大夫呢?既承认季子是臣,就应该有君啊。

札是什么呢?吴季子的名啊。

春秋对贤者不直称其名,这则记载为什么称名呢?认可夷狄,不能只凭一事一物就认为够条件了。

季子是被认为贤的,为什么季子还不够条件呢?认可做人臣子的,一定要使他象个臣子;认可做人儿子的,一定要使他象个儿子。

(言外之意是:季子是夷狄之邦的臣子,是夷狄之王的儿子,就要在用语遣词上显示出这一点来。

这就是所谓“春秋笔法”)(王维堤) [注释] (1)聘:古代诸侯国之间派使者相问的一种礼节。

使者代表国君,他的身分应是卿;“小聘”则派大夫。

(2)贤:用作以动词。

季子:公子札是吴王寿梦的小儿子,古以伯、仲、叔、季排行,因此以“季子”为字。

史记称他“季札” (3)让国:辞让国君之位。

据史记?吴世家记载,寿梦生前就想立季札,季札力辞,才立长子诸樊(即谒)。

寿梦死后,诸樊又让位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止。

(4)谒:寿梦长子,一作“遏”号诸樊。

春秋经写作“吴子遏”左传、史记称“诸樊” (5)馀祭:寿梦次子,左传记其名一作“戴吴”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帛书春秋事语作“余蔡” (6)夷昧:寿梦三子。

左传作“夷末”史记作“馀昧” (7)迮(zé责,又读zuo做):仓促。

(8)尚:佑助。

悔:咎,灾祸,这里指亡故。

(9)谒(yè)也死:谒在位十三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在伐楚战争中,中冷箭死于巢(今安徽巢县)。

(10)馀祭也死:馀祭在位四年(史记误作十七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在视察战船时被看守战船的越国俘虏行刺身亡。

(11)夷昧也死:夷昧在位十七年(史记误作四年),鲁昭公十五年(公元前527)卒。

(12)使而亡:出使在外。

史记?吴世家所记与此不同:“王馀?t(mèi)卒,季札让,逃去。

”认为季札是为让位而逃走的。

(13)僚:公羊传这里说他是“长庶”即吴王寿梦妾所生的长子,季札的异母兄。

史记?吴世家则说他是“王馀?t之子”以公羊传为是。

(14)阖庐(lu闾):公子光即吴王位后的号,史记说他是诸樊之子,世本说他是夷昧之子。

(15)专诸:伍了胥为公子光找到的勇士,吴王僚十三年四月丙子,公子光请王僚喝酒,使专诸藏匕首于炙鱼之中,进食时取出匕首刺王僚胸而杀之。

(16)致国乎季子:把王位给季札。

史记?吴世家谓阖庐刺杀王僚后即承吴王位,无让国于季札之意。

(17)延陵:春秋吴邑,今江苏常州。

季札食邑于此,所以又号“延陵季子” (18)不名:不直称名。

古人生三月取名,年二十行冠礼,另取字。

对人表示尊敬,就称其字而不称名。

(19)不一而足:不因为一事一物就认为够条件了。

与今义不同。

子虚乌有的“王莽撵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非典型求生欲[快穿]

霁摘星在无数次转生中,按部就班地做气运之子的工具人。 突然有一天,他想活得久一点。 星际世界 有幸和三殿下达到99%的基因适配度,平步青云的第一步,就是让皇室将他塞入帝国学院借读,好镶金。 天骄们对其不学无术十分鄙夷,直到有日他们发现,这个借读生论文比他们多写十页纸,课题习惯用三种方法解答,随堂测永远最高分。 于是等三殿下宣布心爱之人另有所属,众天骄振奋:真的?那我可以追求霁首席了吗? 修/

代嫁

深情深沉军官攻X诱惑香甜女装受 【先婚后爱】非历史时代请勿对号入座 ------------------------- 迟迟是他姐的代嫁。 没错,代替她嫁到顾家的那种。 迟迟以为自己嫁的是个膀大腰圆,一脸横肉的瘸腿男。 后来迟迟才知道,顾三少明明样貌超绝还身材一流。 迟迟起初想逃来着,不过已经来不及了。 ------------------------ 排雷: 1、攻很心机,为了受安排了很/

反派疯狂迷恋我[无限]

一睁眼,姜意眠失去所有记忆,身处恐怖游戏。 完成副本,我将为您实现所有愿望。 系统附在耳边,如是说着。 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硬的温柔,如邪恶之物对人类拙劣的模仿。 * 【听见死神的声音】 连环杀人案凶手的日记: 她好可爱。 今天触摸到她了。 今天和她单独相处,还亲了她。 好喜欢她,好想永远拥有她。 【诸神之子】 神的诅咒:以生命为代价,所有具有智慧的生物都将无法抗拒地贪慕神的光辉。 /

隔河千里,秦川知夏

白浮泉遗址公园的管理者秦川热衷于小动物保护,科普博主,一个机缘巧合下,博学的他应邀为詹知夏设计了一条京杭大运河的旅游线路,生命之中的一次偶然的交集,演绎出一段共路的人生。从相识、相知、相恋,借着大运河美丽的风光,本已两难的人生,因爱而变得熠熠生辉。相恋后,两人为修复白浮泉还原遗址倾尽全力,为完成这一使命,克服了所有困难,用他们的奋斗书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

师姐她画风清奇

虚假的反派:杀人放火谋害主角 真正的反派:热爱核平是主角的好师姐 再具体点,用两个字概括言曦 言曦看着自己身前的三个分属于三本龙傲天小说的男主们,三个人在她这里的名字:万剑穿心,碎尸万段,魂飞魄散。 嗯,自己未来死的很惨 言曦:不如我先下手为强? 某筋脉尽断的前天才:我会被侮辱,会被打骂,但是我要忍莫欺少年穷? 被下毒虐待的小可怜:果然根本没有人会在意我的死活 被迫入魔的废人:我如今这样,/

影帝是只白狐妖

(年下深情霸道总裁攻+腰细腿长肤白貌美心机诱受 ) 活了万年的狐妖绥怎么也想不到,他遭了场无妄之灾,竟是见到了人间千万载之后的景象。 高楼大厦,灯火辉煌,车如流水马如龙。 一朝穿越时空,古代狐妖成了现代小明星。 且看琴棋诗画,阴谋阳谋样样精通的老妖精,一朝穿越成过气花瓶,如何一路艳惊四座,在娱乐圈掀起惊涛骇浪! tips: 1.破镜重圆/古穿今/前世今生梗/受宠攻/双洁。 受君撩天撩地,一/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