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儿忘了干什么来了。
”朝锦书拱了拱手,“姑娘攀着高枝儿,眼看着就能熬出头来了。
才刚吃晌午饭前,太子爷随侍的冯禄找我传太子爷口谕,姑娘这几天不必当差,只管歇着就是。
太子爷说等明儿请老祖宗恩旨,再给姑娘指派差事。
要是凑了巧,姑娘上东宫或是御前当差,到时候可别忘了咱们这些老人儿。
” 屋里另几个人大感吃惊,围着锦书问:“有这事?这可是好事儿!只要差当得好,往后求主子一个恩典,在内务府记档脱了奴籍,到了年纪就能放出去了。
” 宇文湛这性子还是没变,他定下的事就要办,别人说什么都是题外话,他全当没听见。
春桃得着了大新闻,追着盘问:“你什么时候认识了那位主子爷?宫里别的皇子常走动,只太子爷少见。
听说下了朝不是上布库场就是在上书房做学问,陈谙达说得没错,你真是个有造化的。
” 锦书低头道:“也没什么,早上打广储司回来,在夹道上碰着的。
” “说话了吧?”荔枝凑过来拿肩顶她,“说了什么?” 锦书怔了一下,“就问叫什么,在哪儿当差。
” “瞧瞧,可不是时来运转了!”三个女孩儿笑得一脸暧昧,“回头得了势,好歹顾念着咱们,锦姑姑。
” 锦书不理她们打趣,往陈太监杯里叙水,“谙达,那我这两日就在屋里听信儿,萧姑姑那儿劳您给告个假。
”陈太监想起前边传萧姑姑到会计司,把这事告诉她时她一脸的恍然大悟,“怪道我说调她到太皇太后跟前当差她不愿意呢,原来还有这茬。
” 陈太监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七八分,心里替自己的干儿子可惜了。
小德张是伺候太后的梳头太监,才进宫那会儿就认了他当干爸,有几回路过掖庭看见了锦书就动了心思,求了他两回让说媒。
宫里太监宫女结“对食”是常事,两个可怜人凑在一块儿过日子,好有照应。
其实和一般夫妻差不多,就少了“那事”罢了。
太监不能人道,可也知道疼老婆。
他看在小德张叫他一声干爸的分上就答应了,才打算找个没人的时候单独和锦书说就出了这事,看来是要把话烂在肚子里了。
回头还是叫小德张死了这条心吧,太子爷叫留着的人,谁活腻味了敢动。
忙应道:“你放心,我和萧姑姑打过招呼了,你安安心心歇着,等上头有了吩咐,我再打发人来知会姑娘。
”起身拍拍衣裳道,“行了,我该走了。
” 屋里人都客客气气送到门前,“谙达请慢走。
”陈太监回了回手,打着伞慢慢悠悠出院子去了。
几个人上炕坐定,闲聊了一会儿,荔枝说:“亏得有这出,要不得出事儿。
” 锦书不太明白,“怎么了?” 荔枝掖了掖搭在腿上的被角,抬抬下巴道:“就那陈太监的干儿子,梳头张,不知和我打听了你几回。
我瞧那小子憋着坏,太子爷不发话怕是就要叫他干爸来保媒了。
陈太监什么人?老虎头上都敢薅一把毛的主儿。
你要是不答应试试,除非你不在大内,否则就得整治死你,这回算你命大。
” 锦书涨红了脸,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脆脆啐了口道:“这些没阳寿的!缺了嘴子的茶壶,还学爷们儿讨媳妇,也不怕下辈子做牲口!” “所以我说是好事,能出掖庭就成,白捡了半条命似的。
”春桃叹口气道,“难得这么齐全,亏得今儿下午准了我半天假,咱们才能凑到一块儿。
说起对食,浣衣局银针的菜户是谁,你们知不知道?”春桃是个话篓子,又在同样爱听闲话的定妃宫里当差,那新鲜事,说起来一车一车的。
见众人摇头,得意道:“告诉你们吧,配了背宫的郑全福。
就是候在养心殿东梢间,背着小主送上龙床的那个太监。
” 脆脆歪着脑袋问:“怎么是在梢间里?听说是从小主寝宫里背出来的。
” 春桃嗤了声道:“你当是背着个大活人满世界瞎跑呢?我听姑姑们说,皇上翻了谁的牌子,那个妃嫔就等着提灯太监来领,到了养心殿有专门的人伺候宽衣,脱完了大披风一裹背到皇上寝宫,也就几步路的事儿。
” 荔枝觉得好奇,“都说皇上雨露均沾,到底心里有偏向的人吧,敬事房谁的记档最多?” 女孩子们对这类话题一般都感兴趣,一面红着脸,一面满含期待地望着春桃,春桃皱了皱眉,“大致差不多,皇上勤政,传侍的天数很少,有时候深更半夜爬起来批折子,批到不痛快的地方就拍桌子骂混账,把御前的人吓得气儿都不敢喘。
我昨儿从银针那里听来些里头的规矩,学给你们听听,要不要?” 荔枝和脆脆拿帕子掩着嘴,春桃见锦书愣愣的,便问:“听不听,快说,回头又骂我没正形。
” 锦书最大方,点头道:“你说吧,咱们都想听。
” 春桃被她一句话逗乐了,“你倒是个直肠子,比她们爽快多了。
”推开南窗看看,见左右无人方压低了嗓子道,“前面翻牌子的一溜过了,万岁爷先上龙床,被子盖到脚踝处,脚丫子露在外头,等背宫太监把人送来。
妃子得从龙足这头匍匐钻进大被,然后就‘那个’……总管在窗外候着,还掐时间。
要是时间长了,就在外头提醒,说是怕皇帝马上风。
” 荔枝对“马上风”一说不能理解,又缠着春桃要听解释。
春桃冥思苦想半天,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
锦书很坦然,这个她是知道的,大邺时宫里出过这事,发生在她堂兄身上,当时就死了,所以一直记得太医说的话,她复述一遍,“马上风就是房事猝死,中医称‘脱症’,民间叫‘大泄身’。
” 春桃道:“没错,就是这个。
我没念过书,说不出来。
”转头问锦书,“你是怎么知道的?” 锦书噎了下,拉过炕桌上的篾箩低头穿针,随口道:“我小时候听人说的。
” 雪后初晴,太皇太后坐在炕头的锦字大坐垫上。
阳光从窗口照进来,照得头上的珠子熠熠生辉,太子上前行礼,“东篱给皇太太请安,皇太太吉祥。
” 太皇太后慈善地笑,“好孩子,今儿没去练布库?难为你一大早就巴巴地跑来,你皇父还不曾来呢,今儿你赶得早。
” 太子道:“朝堂上有要紧的公务,漠北的八百里加急才到的京师,皇父这会子正和几位中堂在东暖阁议事,要晚些才过来给老祖宗请安。
” “咱们不管他,好孩子,饿了么?”太皇太后笑着招呼嬷嬷,“把奶皮子端来给你们爷用。
” 那奶子豆腐似的晃悠,上面洒了芝麻和杏仁,衬着翠绿的琉璃盏,卖相一等一的好。
太子在外朝站了一早上,这会儿才发觉真是饿了。
接过盏谢了恩,捏着银匙低头慢慢地用。
太皇太后看着他吃,便问他:“你皇父处理政务,你不在旁边学着,怎么溜出来了?” 太子把盏放在宫女候着的银托盘里,掖了嘴道:“我得皇父的恩准,先来给老祖宗请安的。
”又故意撒起娇来,“老祖宗真是的,东篱好容易偷个懒,头一个来给老祖宗磕头,老祖宗倒不待见我。
” 太皇太后对旁边的贴身嬷嬷笑,“你瞧瞧这孩子,就会哄我高兴。
”招手道,“来,坐到太太跟前来。
” 太子摘了红绒结顶冠,挨着太皇太后坐下。
因为身量颇高,偏要像孩子似的靠在太皇太后怀里,窝着石青色的燕服,两条腿伸得直直的,看上去十分可笑。
太皇太后捋了捋他袖口的海龙紫貂滚边,“我常听说你学业精进,心里也觉着安慰。
你皇父二十岁御极,这风雨飘摇的江山到他手里,花了这些年才渐渐富足强盛。
你可知道物竞天择的道理?多用些时候在为君之道上,方不辜负你皇父的心血。
你皇父日夜为国事操劳,你要多替他分忧,才是你做儿子的孝道。
” “老祖宗教训的是,东篱会时时记在心上,一时也不敢忘记。
”太子的脸贴着太皇太后胸前冰冷的珊瑚佛珠,讷讷道,“太太,我昨儿遇着一个宫女……” 太皇太后哦了声,“咱们太子爷大了,前儿你额涅和你皇祖母还说呢,你十五了,该开衙建府了。
等过了年吩咐宗人府拟个册子上来,咱们好好挑挑,给你选个好媳妇。
”顿了顿又道,“你才刚说瞧上个宫女?问了在哪个宫当差么?是谁家的女儿?要是门第过得去,我就给你做主了。
再不济,先收在房里,回头封个良娣也成。
” 太子想了想,这件事不太好办,要瞒是瞒不过去的。
太皇太后虽然上了点年纪,可这心里还是明镜似的。
当年的合德帝姬是她的嫡媳,十里红妆迎娶进门,那时候娶了个大长公主何等的荣耀,现在宫里剩了个前朝的遗孤,平时大家都心照不宣,忘是绝对不会忘记的。
后宫宫务一般是由皇后主持的,只怕额涅那里难应付自己就是想着凭仗太皇太后疼爱子孙的心,。
倒不如先和皇太太说,老祖宗一发话,额涅和皇阿奶自然得顺着。
于是拿眼睛扫旁边伺候的人,故意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来。
太皇太后一瞧,这么个大小子像个丫头似的扭捏,便笑着示意屋里的人出去。
等人都退完了才道:“别臊了,都走了,有话就和太太说吧,我做不了主还有你母亲呢!” 太子抚了抚额,小心看着太皇太后的脸色道:“这个人太太也知道,我说出来,太太别不高兴。
” 太皇太后略一顿,“你先说。
” 太子道:“她在掖庭当差,叫锦书,是……前朝的太常帝姬。
” 太皇太后的脸果然阴沉下来,抿着嘴半晌不出声。
太子心里突突地跳,偷眼看太皇太后,老太太不搭理他,往锦靠垫上倚过去。
太子忙下地垂手站着,嗫嚅道:“求皇太太恩典。
” 太皇太后拿眼横他,“我说你怎么不同你额涅说去呢,也亏得先来找我,换了太后或者皇后,早一条绫子赏下去了!” 太子打了个颤,脑子里嗡嗡作响。
他知道自己不论求谁都有风险,不过看来求太皇太后是求着了,至少不会一下子就杀她。
“我常说你是个有分寸的孩子,怎么现在看来倒不是这么个事了!”太皇太后道,“你是太子,是大英的命脉,将来要做皇帝的,办事不过脑子么?留着她一命已经是格外开恩了,她记恨咱们家,谁敢把她放到你身边?你年轻不懂事,万一有个好歹,后悔都来不及!我瞧那丫头是个有心眼的,怎么好端端的能和她碰上?你和我说说是怎么回事?” 宫里人多,妃嫔贵人们为了争宠拔尖,各种手段都使得出来,制造个偶遇是最简单的招数,难怪太皇太后会怀疑。
太子忙不迭解释,“老祖宗明鉴,昨儿散了朝我听说建福宫的章贵妃凤体违和,就拐了个弯绕道去建福宫问安。
我向来是不走那条道的,昨儿也不知怎么了,她上广储司领东西,出来的时候正巧碰上了。
” 太皇太后一哼,“你别给她打掩护,就算小时候一块儿玩过,这么多年没见,还认得出来?可见是她先挑唆你的。
” 太子躬身道:“老祖宗别冤枉她,她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是我先认出她的。
她和小时候没什么差别,就是脸变尖了点儿,模样还是那样,可不一眼就认出来了!” 暖阁中极静,太皇太后手里的念珠不急不慢地拨动,发出细碎的碰撞声,沉默半天才道:“这么说,你是打定了主意要把她纳进房里了?” 太子想起那双眼睛,脸上不由一红。
心里忖着,现在就算有这意思也不能说,否则锦书就真的没命了。
宫里的厉害他是知道的,皇太太、皇阿奶,还有额涅,她们为了护他周全会不惜一切代价,杀一个小小的锦书,就跟喝口茶那样简单。
他这会儿由着性子来,回头她那里恐怕就要大大的不妙。
想明白了便道:“太太误会了,东篱是可怜她在掖庭做杂役辛苦,看在相识一场的分上想给她找个轻松点的差使。
可巧我那边短个人,就想把她拨过去,并没有别的意思。
” 太皇太后道:“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何尝知道短人了?就是缺人使,也有你宫里的管事张罗,哪里就用得着你亲自过问?可见你在扯谎!” 太子讪讪的,支吾了半天道:“老祖宗明察,我真是想调她到东宫伺候,也好拂照她一些,叫她不受旁人的气。
”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你这孩子自小就心眼儿好,到现在还是这个样。
你心里想什么我能不知道吗?其实对她来说,安安稳稳在掖庭活着,未必不是好出路。
你偏要把她拉到人前来,她这么尴尬的身份在宫里可怎么处?不若这样吧,我叫人把她传来,且试她一试,看她是什么意思,到时候再作定夺。
” 太子脸色发白,看着太皇太后吩咐宫女去掖庭传人,低头坐在桌旁心事重重。
他是好心,好心别办坏事才好。
要是不尊宫里的规矩,暗地里把锦书弄到东宫也不是不行,就是怕回头事情抖出来更难收拾。
太皇太后说要试,试什么?试完之后又怎么样呢?他抬眼看她,“皇太太,她到东宫的事……” 太皇太后半合着眼不说话,太子又看一旁的塔嬷嬷。
塔嬷嬷是老祖宗从南苑带回来的,是最贴心的人,就是退下了也不出耳房,他们说些什么她都能听见。
太子也不和她生份,因着老祖宗疼爱,在南苑时有大半时间在老祖宗园子里读书习字,塔嬷嬷对他无微不至地照顾,就像亲祖母一样。
她的丈夫在东昌之战时阵亡了,又没给她留下一儿半女,太皇太后和皇帝皇后感念她,让他管她叫“嫲第”,所以塔嬷嬷向着他,和他也特别亲厚。
他不太吃得准太皇太后的意思,便想着向她求教。
塔嬷嬷微摇了摇头,“太子爷,太皇太后自有打算。
” 太子只得闭上嘴,太皇太后对塔嬷嬷道:“你去宫门上传话,今儿我身上不好,晨昏定省就免了,叫他们都去歇着,不必进来。
” 塔嬷嬷应了,临出门看了太子一眼,太子会意,起身跟了出来。
见廊庑底下没外人,太子不安道:“嫲第,老祖宗是什么打算?” “你提这事儿,招老佛爷不痛快。
你也别追着问了,奴才跟了太皇太后这么多年,说句逾矩到话,大概能猜出七八分来。
回头问话,就看锦书聪不聪明了。
你那个东宫她是万万去不成的,她要是知进退,或者还能保住命。
要是有半点攀高的心,恐怕是不能留的了。
” 太子一急,顿时方寸大乱,“那怎么办?嫲第,你替我想想法子吧!” 塔嬷嬷看他一眼道:“奴才和太皇太后一样的想法,这事帮不得太子爷。
我不能放把刀在你身边,你是太皇太后看着长大的,宫里这么多的皇子帝姬,她独偏爱你一个。
奴才手把手带大你,你叫我声嫲第,就冲这个,我也不能让你有危险。
” 太子惶惶靠在墙上喃喃,“本来她好好的,我这样岂不害了她……” 塔嬷嬷调过视线瞧远处,寒声道:“就看她的造化吧!她要是有害你的心,那杀了也不为过。
” 慈宁宫派人来传话的时候,锦书正爬在炕头上糊窗户纸,糨糊弄得满手都是。
慈宁宫侍寝的带班宫女仰头看她,“哎,快下来,收拾收拾跟我面见太皇太后去。
” 锦书愣了愣,麻溜地下炕穿鞋洗手净脸,带班宫女不耐烦地催促,“快点儿,别叫老佛爷等着。
” 锦书应了,匆匆拾掇完了对她蹲福,“劳烦姑姑来传话,我好了,姑姑先请吧。
”带班宫女一甩乌油油的大辫子转身出门去,锦书跟在后面,本来想探探口风,后来一琢磨,少不得挨一句:不许瞎打听!也就偃旗息鼓了。
回身看看那扇糊了一半的窗户,这一走不知道还有没有命回来。
荔枝她们上夜还没下值,她也来不及交代,她箱子里还有些碎银子和几件首饰,是这几年往西六所送东西,小主们赏赐了攒下的。
她要是一去不回了就让她们分了,宫里哪个人没了,生前的箱笼被褥都要扔到荒地里烧了的,她们不拿,白便宜了烧化太监。
太皇太后传召,这回凶多吉少。
自己要是应付不了还不知落个什么下场,不是赏酒就是赏绫子。
这两样还好些,至少全须全尾地去。
万一叫杖毙,挺大个姑娘,裤子退到腿弯子里,活活给打烂了,那也死得忒埋汰了。
乌七八糟想了一堆,心里沉甸甸压着。
夹道里的风横扫过来,带班宫女那身单薄的衣裳不顶用,冻得缩起了脖子,鬓边的红绒花也吹秃了,她嘴里抱怨,“这么大冷的天,不打发别人专指派我,这不活冻死人吗!” 各宫地下都是供炭的,屋子里和外头不一样,宫女只穿夹的就成,伺候起来也爽利。
可一到外头就要了命了,紫褐色的夹袍子,不吃风不耐寒,走上一圈能冻得你腰疼。
那宫女说归说,一出夹道又走得安安详详。
宫里规矩多,走路姿势是顶着水碗练出来的。
在外头溜达,一时半刻兴许冻不死,但要是失了体统叫尚仪局太监看见了,那才真够喝一壶的。
锦书低头跟着,经永寿宫过嘉祉门,沿夹道往徽音左门去。
渐渐接近慈宁宫,只觉心头悸栗栗的没着落。
带班宫女脚下加了紧,进宫门引她往廊子上走。
她有些伤感,以前慈宁宫是她皇阿奶的住处,她常由宫人抬着来问安。
现在天下易了主,这里成了人家的地盘,她这个昔日的主反倒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加着小心,连气都不敢往大了喘,人家占了你的窝,你还得点头哈腰地问:“您住得舒坦吗?”天下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此了吧! 慈宁宫是三明两暗的格局,正中的一间设有正坐,是接受朝拜用的。
西偏殿是太皇太后的卧房,东一间临南窗子下有一铺炕,这儿很豁亮。
锦书进房,太子垂手侍奉,太皇太后就坐在炕东头。
她跪下来磕头,“奴才给太皇太后请安,给太子爷请安。
” 太子故作镇定不吭声,太皇太后对她的温顺比较满意。
心道是个识趣儿的,要是进来梗脖子,那就什么都不必问了,直接拉出去沉井。
瞧她那身段眉眼,真是没得挑的!风华正茂的年纪,脸上的肉皮儿嫩得掐一把就出水,也难怪太子动心思。
太皇太后是个开明的人,她不常拿人的相貌作为衡量标准,起码不会一看她漂亮就断定她是个祸害,语气很平淡,“起来吧!今年多大了?” 锦书谢恩起身,敛神道:“回老佛爷,奴才过年满十六了。
” 太皇太后嗯了声,又道:“这些年在掖庭待着委屈你了。
” 锦书知道要活着就得谦卑,便小心翼翼道:“奴才戴罪之身,蒙皇上和太皇太后恩典,让奴才苟活着,奴才已经感激不尽,绝不敢说半句委屈。
” 太皇太后在意的也不是这个,官面上的话听得多了,眼下只瞧她心术正不正罢了。
宫女端了茶过来,太子讨好地呈敬,“太太喝茶。
” 太皇太后接了茶盏,拿盖子刮茶叶,慢悠悠对锦书道:“今儿太子爷为你的事来求我,缠了我一早上,怕你在掖庭受苦,要封你做良娣。
我知道这是你们小时候的情分,特地传了你来,好问问你的意思。
” 锦书被吓了一跳,转瞬一想,这老太太手段高,拿这个来试探她。
莫说她没这个心,就是有这个想法也不能蠢到去磕头谢恩。
自己是什么人?是大邺皇帝慕容高巩的女儿。
他们防她还来不及,哪里会把她放在太子身边。
她要是应了,保准明天的太阳能照在她坟头上了。
忙又屈腿跪下,趴在地上道:“谢太子爷垂怜,只是奴才身份卑贱,太子爷是天皇贵胄,奴才不敢作非分之想。
奴才只求在掖庭做杂役赎罪,求老佛爷明鉴。
” 太子松了口气,他知道她不会答应,虽在预料之中,但听她断然拒绝,心里总归不受用。
不好说什么,侧过头有些上脸子。
太皇太后手里茶盏往炕桌上砰地一搁,众人大惊,皆低头屏息不敢妄动。
锦书伏在地上竭力镇定,冷汗却从鼻尖上渗出来,暗想今儿横竖逃不过一劫,再挣扎也无用,听凭发落就是了。
“不识抬举。
”太皇太后一哼,语气里满是不悦,“太子高看你,你就这么白糟蹋他的一片心?塔嬷嬷,教教她规矩!” 塔嬷嬷道嗻,叫家法太监取了藤条来。
宫女子打脸是大忌,女人一生的荣华富贵全在脸上,掌嘴是太监常领的责罚,宫女是宁可传杖也不动脸的。
藤条约两指宽,一尺五寸长,因为常用,柄上磨得又光又亮。
太子在一旁着急,又不敢求情,太皇太后的脾气就是这样,越求情罚得越狠,只好眼睁睁看着塔嬷嬷举起家法。
呼的一声响,藤条往那双裂开了口子的手上抽打过去,她咬着唇忍耐,杂役房的人什么活都干,不像主子跟前伺候的,能把手保养得油光水滑。
太子看着她虎口处汩汩流出血来,只觉鼻子发酸,每一下都像抽在他心上似的。
他转过脸看太皇太后,欲言又止。
他明白太皇太后的用意,这是在警告他,他越是对锦书好,她的日子越难熬。
他没法子,只得垂下眼不去看,打一下默数一下,等数够了二十下,背上的亵衣已经湿漉漉地粘在身上了。
锦书蜷着手指磕头,“谢老佛爷恩典。
” 太皇太后看着她的眼睛问:“这会子怎么样?你应不应?” 锦书挺直了脊梁,“奴才高攀不起太子爷,老佛爷就是打死奴才,奴才也还是这句话,求老佛爷开恩。
” 太皇太后冷笑,“不愧是慕容家的女儿,有气性!你既然不答应,那就给我到廊子底下跪着去,等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来回我。
” 锦书谢恩退出去,跟着苓子到了西边配殿前。
苓子趁着左右没人,拿脚尖把墙根下的积雪踢开一些,朝那片光地努了努嘴。
锦书感激地冲她笑笑,刚才受罚再疼也没想哭,这会儿却因为她的一个动作嗓子眼里发堵。
她吸了吸鼻子跪下,苓子没好说话,同情地看她一眼转身去了。
她抬头数那砖墙上的纹路,想张开手,发现满手的血已经粘住了。
叹口气,总算捡回了半条命。
只要太子不再出幺蛾子,剩下那半条也能捞回来。
屋里的太子失魂落魄,太皇太后拿铜箸拨了拨鎏金香炉里的塔子,笑吟吟道:“你瞧,她全然不领你的情。
” 太子无言以对,只得道:“皇太太圣明。
” 太皇太后转眼儿瞧塔嬷嬷,“依着你,那孩子怎么样?” 塔嬷嬷看看太子,不忍心捅他心窝子。
况且女孩儿看着也不错,便道:“我瞧是个齐全孩子,懂道理,知进退,也没什么锋芒。
老佛爷看人准,老佛爷的意思呢?”太皇太后想着不能让她到太子身边,又要给太子吃定心丸,略一思忖道:“慈宁 宫有缺没有?苓子到岁数该放出去了,要不就让她顶苓子的缺吧!” 塔嬷嬷笑道:“老佛爷真是独具慧眼,您常夸火眉子搓得好,其实就是那丫头搓的,叫她侍烟再合适不过了。
” 太皇太后听了点头,“那真是歪打正着了。
”对太子道,“我把她留在慈宁宫,太子爷觉得怎么样?” 塔嬷嬷忙使眼色,太子是再聪明不过的,知道里头厉害。
锦书这一罚,消息很快就会传遍东西六所,要是再回掖庭,恐怕没有她的活路了,唯有留下伺候太皇太后才能保得住。
太子跪下磕头,“谢皇太太恩典。
” 太皇太后闭眼道:“我活了六十六岁,也够够的了,她要害就害我,只要我重孙子好好的,我就是死了也有脸见祖宗。
” 太子一凛,“她不会……” 太皇太后摆了摆手,“叫你闹了这半天,我也乏了,你跪安吧!塔都送送他。
” 太子放下箭袖打千,随塔嬷嬷退出偏殿。
远远看那个跪着的身影,稍一顿,回身抓住塔嬷嬷的袖子嗫嚅,“嫲第……” 塔嬷嬷知道他要说什么,拍拍他的手道:“太子爷只管回去,奴才心里有数。
” 太子长叹着道谢,这才一步三回头地挪出了慈宁宫。
太皇太后歇了午觉起来已是午时末,隔着大玻璃窗往外看,墙根下的人腰杆子依旧挺得笔直。
屋顶上晒化的雪从瓦檐上成串滴下来,没头没脑地淋湿了她的头发和棉袍子。
这丫头挺得住,像座石像似的岿然不动。
太皇太后问塔嬷嬷:“她跪了多久?” 塔嬷嬷看一眼铜漏,“三个时辰了。
” 太皇太后是菩萨心肠,也见不得人受苦,叹息道:“难为她了,从小身娇肉贵养着,这会子这样,怪可怜的。
” 寿膳房进茶点进来,总管太监崔贵祥接了大提盒,由塔嬷嬷揭了黄云龙套。
宫女们摆上炕桌茶几,崔贵祥捧了牛骨髓茶汤到太皇太后面前,花梨木的茶几上铺排开各种点心,太皇太后旁的未动,只接了奶茶抿一口,对带班宫女道:“春荣,让她起来吧!带下去换了衣裳,让苓子帮着你好好调理。
” 春荣屈腿道是,出屋招呼,“老佛爷开恩了,快起来吧。
” 锦书冻过了头,摆子打得连话都说不全,使了好大的劲儿才勉强磕头,“谢老佛爷恩典。
”想扶墙站起来,可腿僵了打不直,挣扎了半天还是起不来。
苓子从身后架了她一把,春荣也伸手搀她。
分明这副惨样儿,她却还笑着说谢谢。
两个人听了都不好受,万万没想到她竟然是前朝的太常帝姬。
大邺皇帝有十二个儿子,儿子多了不稀罕,女儿她是独一个。
那种众星拱月的架势,该是宠到什么地步!如今家国没了,充到掖庭做杂役,这天差地别的待遇,何止相距十万八千里,其中的苦也委实难以想象。
春荣带她到体和殿南门偏东的两间小窄房子里,那是带班的下处,是太皇太后身边亲近的人才能住的地方。
着人到内务府领了宫女的行头,把她那身灰不溜丢的杂役服替换下来,苓子倒了热茶给她,一面道:“喝茶往出廊下去,廊子底下有个铜茶炊,白天黑夜都不灭炉子的。
” 春荣道:“老佛爷留你替苓子,苓子把你带出来就放出宫去的。
这阵子你先当散差,跟她好好学,我就不训诫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要小心谨慎耐得住。
至于敬烟上的规矩,这些往后慢慢学。
” 锦书一时回不过味来,不明白太皇太后怎么会把她留在慈宁宫。
小苓子说:“你别琢磨了,老佛爷自有她的打算,你万事多留神就成了。
”指着春荣调侃,“这是荣姑姑,太皇太后的侍寝,咱们宫女里的特特等!” 春荣不好意思地敲了小苓子一下,锦书忙行礼,“我一定好好当差,绝不给姑姑丢人。
” 春荣脸上有点别扭,她十三岁进宫,当差七八年,给主子磕过头,也受过小宫女跪拜,可像现在这种情况还是头一回。
前朝的公主朝她行礼,管她叫姑姑,多少让她有些难堪。
受了不好,不受又不好,谦让一番对苓子道:“你带着她,我先到前头去,老佛爷那儿离不得人。
” 苓子是个痛快人,应下了对锦书道:“咱们这儿挺好,时候久了你就知道了。
老祖宗极和气,下头人也不赖,不像别的宫,各人身上都包着一层蜡似的。
你只要加着小心,准没错儿。
回头我再去求求塔嬷嬷,让你和我住。
这会儿挤挤,等开春我放出去了,到时候你就住单间儿。
” 锦书淡淡地笑,“苓子,认识你真是我的福气。
” 苓子红了脸,“你可别这么说,我偷懒耍滑,纸眉子都是你替我搓的,论起来,是我该谢谢你才对。
” 锦书抿嘴笑道:“这有什么,本就是我分内的事,哪里值当你一谢呢!” “瞧瞧,原就说你合该来替我的。
”苓子替她正了正背心,看着空落落的腰身拿手比了一下,“大了点儿,这是内务府现拿的,腰里肥了。
等开了春进二月份,体和殿专设了人量衣裳尺寸,到时候让师傅给你仔细地量,也省了拆改的功夫。
” 锦书梳完了头上菱花镜前照照,从前在杂役房图方便,一人备了一块三角包头巾,放眼看去一屋子老太太。
现在梳了大辫子,看着挺精神。
到底十五六岁的姑娘爱漂亮,拉拉衣角,拍拍皱褶,前后照了个遍,看得苓子直乐,“还瞧呢!够美的了!狗屎色都能穿出这个味儿来,等春夏换了绿,还知道怎么美呢!” 锦书依旧腼腆地笑,苓子抓了抓她的手问:“还冷吗?暖和了咱们就往老佛爷跟前谢恩去。
”走了两步回头又问,“你和太子爷是怎么回事?” 锦书木讷地嗯了一声,抬头道:“你不是说不该打听的别打听吗?” 小苓子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这是咱们的事,不算瞎打听不是?你告诉我吧,我不和别人说。
” 锦书顿了顿方道:“也没什么,就是打小认识,他看我在掖庭当差可怜,想给我换个轻省点的差事。
” “那怎么又说到封良娣的事儿了?”苓子不依不饶,“我还想呢,跟了太子是多好的事啊,你怎么不应呢?” 这苓子是一根筋到底的主,哪里想得到里头那些厉害!封良娣不过是太皇太后拿来试探她的由头,看她动不动心而已,这傻子竟然还当真!同她说也说不清楚,况且太皇太后的用心岂是可以随意揣度议论的!锦书拉了她一把,“快走吧,往后我再告诉你。
” 从前出廊兜过去,五六个小太监举着掸子在廊檐下除尘,绞蛛网子。
看见苓子过来,忙躬了身子垂下眼皮叫声姑姑好。
小苓子都不搭理他们,昂着脑袋过去了。
锦书暗笑,这就是做姑姑的威风啊,自己还真是没少受姑姑的祸害。
或许也该谢谢太子爷的体恤,往后倒是用不着给姑姑们改衣裳袍子了,只不过小命有点玄乎。
再退一步想,一切都是命里注定的,命大的人死不了,自己尽了心,也就是了。
进了慈宁宫偏殿,太皇太后正在报礼单,让长春宫的通嫔把过节往南苑老家赏的东西拟成帖子。
后宫的妃嫔宫女大多不识字,西六所只有通嫔一个人还能读写,太皇太后就让太监传了她来。
可怜通嫔大着肚子,坐久了就腰疼,只能写两笔再起来走两步,来来回回地折腾,很是吃力。
锦书进来磕头谢恩,太皇太后看见她也不说别的,只问:“你会写字吗?你们通主子不能受累,坐长了怕憋着孩子。
” 锦书琢磨了下,要是说会,怕被抓住把柄,若说不会,那罪过就更大,只得道:“回老佛爷,奴才小时候学过,只是写得不好。
” 太皇太后见她笑吟吟的,颊上隐约有两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种文,主角每天都在被各种身心虐或者在被各种身心虐的路上,神奇的是,这文的结局居然能he!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种生物,自己喜欢的人再怎么渣,他依旧选择毫无自尊的爱着对方,这种生物有个亲切的别称:贱受。 贺归唯一的任务就是,让贱受远离渣攻,并且他还要宠着贱受,把渣贱剧情扭转为甜宠剧情。 穿到手下作者虐文里的贺归深吸一口烟,表示:这也太特么艹蛋了! 注意!注意!注意! ①主攻文/
柏易身为人生赢家,年轻有为,八面玲珑,因为意外绑定了拯救反派系统。 反派各有不同,阴鸷、狠毒、偏激、暴虐、凶残却有一点相同 都想占有他。 反派:只要你在我身边,我可以成为一个正常人。 如果你离开我,我还有什么理由去爱这个没有你的世界? 你是我唯一的光,我荒芜世界里的玫瑰。 表面温柔内里冷漠理智受X人格缺陷攻 攻是一个人 请勿指导写作,谢绝无理KY /
方茴在修真时遭遇雷劫,一觉醒来被劈回了前世,这时她即将嫁给前男友的植物人叔叔,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大佬,前世的他在两年后会醒来,双腿残疾,从云端跌落泥里,可她知道,他会很快爬起来,让世人见识他的狠厉,那时候她心里有别人,惧他怕他恨他,正眼都不瞧他,她一直以为他们是没感情的,直到他为她下跪,把他的尊严扔在她脚底下。重活一世,她要把欠他的都还回去,若是能救好他的腿,那就更好了。本文情节流畅,节奏/
1. 高中时,云悄和林桀关系亲密,但无人认为他们最后会在一起,只因两人是不同世界的人。 一个出身书香世家,成绩优异,是南城九中公认的天之骄女;另一个离经叛道,整日不学无术,活脱脱的纨绔再世。 可没有人知道,那些懵懂岁月里,他们是彼此的念念难忘。 高考完那晚,云悄鼓足勇气拨通林桀电话告白,才一接通,那边就响起少年吊儿郎当的声音:别打电话告白了,我有喜欢的人。 不好意思,打扰了。 云悄默默挂断/
某年某月某日,神女醒醒奉旨下凡历劫,却被好友一脚踹下云端,从此整个人生轨道完全走偏 本以为就她这非富即贵的身份,再怎么不济也是个王侯将相,怎的就成了个乞丐? 要饭有风险,外出需谨慎。 羞涩啊!她竟然能被名震六界的战神强行捡回去做了他的徒弟?! 然而师傅的烂桃花也太多了啊有没有? 火神的后裔妖娆似火;魔族的公主能文能武; 龙族的公主温婉可人,满满都是JQ,简直让人把持不住(・・`) 醒醒,为/
1、十六岁的南初家中失火,她被困在房间里,迷糊之间,看到一个男人,身穿制服,从火光中走来。 2、南初作为女一主演的《炮轰前男友》即将上映,一日,她在参加一档综艺节目宣传时输了游戏,惩罚内容是给前男友打个电话,南初打给了林陆骁。 全场瞩目,屏息等候那边的人接电话时。 嘟嘟嘟,响过三声,被人挂了。 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是殉难者的生命。南初 我的命是国家的,但我的心是她的。林陆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