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52 章 第五十二章(3/3)

论尊驾亲临,或是亲友代取,都如数奉上。

超出这二十年,只要尊驾在世,仍是年年六百两相赠。

不论我贺庆佑死活,只要我贺家有一个人在,便遵照此契。

” 蔡三又沉默了一时,贺庆佑知他内心松动,趁势再道:“的确是贺某凑不出多少现银,才求此通融之策。

不然,几年内连本带利结清其实我更划算。

尊驾定还与卓西德有一番叙旧,亦可将我这里做长远之取,在他那边提拿本金,这如此远近兼顾,更加合宜。

” 蔡三沉吟良久,将眼一眯:“二十年太短,爷爷我今年才四十余,祖传长寿。

八十岁想还活得,又怕到时候不便奔波,要儿孙代取。

改成三十年吧。

” 贺庆佑立刻点头:“依尊驾所言,就三十年!”当即在附近的摊子上借了纸笔,与蔡三签下契书,按了手印。

各执一份。

张屏问:“贺老板可带着你那份契书?” 贺庆佑即从怀中取出一张纸,双手托起。

云府的随从接过,却先奉与柳桐倚,柳桐倚目光一扫,双眼随即一亮,轻碰张屏手臂,示意他看纸上。

只见旧纸开头即书写一行大字—— 「立契人散材坜州府析县小瓦乡散家村人氏」。

因文牒丢失,一直未能查到的死者户籍所在,竟在这里得知。

契书的文字与贺庆佑所说一致,即是某年某月某日,「散材」借六千两银与贺庆佑,从今后每年清明来取利金六百两,三十年内,无论「散材」本人或亲友,执另一份契书到来,即可收取。

若赶不及清明,亦可改为其他日子。

三十年后,倘若「散材」本人在世,亦可继续每年收取利金。

贺庆佑及其子孙亲眷必须遵守。

若有违约,需将六千两本金返还「散材」,此前支付的所有红利不计算在其中。

如有纠纷,双方可凭各自契书,请官府审断云云…… 末了签着贺庆佑和散材的名字,名字旁边各有一枚指印。

贺庆佑的签名与契书文字一致,契书是他写的。

散材的签名十分粗拙,一看就是没读过什么书。

契书的边缘左侧是两人的签名各一半,右侧是两人的指印各一半,另一半定是在散材手中的契书上。

这是签契书常用的方式——将两份契书摆在一起,在两张纸相接处写上名字,按下指印或名章,动用契书时拼接在一起比对,防止一方作伪。

贺庆佑又叩首:“契书绝对真实,大人们可去比对那蔡三的指印验证!” 张屏问:“这里有蔡三的签名,字迹是否与你曾收到的那封恐吓信一致?” 贺庆佑却摇头:“罪民觉得,不是一个人的笔迹。

他签字后,罪民也留意了,但觉得字虽然都挺丑的,但非同一人所写,丑得不一致。

” 柳桐倚道:“方才贺老板还说,你不甚懂文墨。

” 贺庆佑忙作揖:“大人明鉴,罪民是不通文墨,不晓得书法里讲的这个书那个书到底是什么书,也不晓得这位圣人那位圣人讲过什么句子。

但多年做买卖,常与人签文书,笔迹倒还能辨辨。

绝不敢在大人面前扯谎。

” 柳桐倚未再言语,贺庆佑忐忑地偷眼瞧他,张屏又问:“蔡三在契书上签的名字是散材,贺老板是否询问过他,怎么用这个名字,以及这坜州府散家村人氏是否他真实户籍所在?” 若蔡三是蔡家下人,应是仆籍,挂在蔡府名下。

贺庆佑面露艰难:“这……罪民哪敢多问,他让怎么写怎么写罢了。

” 桌上茶水已冷,云毓摆手命左右换上新的,又道:“算来此人几年间讹了贺老板三千两银子,而今他死了,贺老板总算能及时止损,今后可高枕无忧。

” 贺庆佑忙叩首叫屈:“可罪民成了杀他的嫌犯!真是当年财迷心窍的报应!求两位大人和张先生明断详察,早日拿到真正凶徒。

” 张屏再问:“贺老板每年都如何给他银钱?”六百两银子,换成银锭子也蛮沉。

贺庆佑道:“一般是碎银和银票,可全国通兑的那种小票。

各个大银庄的都有。

罪民不知他和卓西德如何往来,但罪民交钱的地方仍是在二里坡的烟波亭。

每年只要他到了,必会在卓西德的客栈住下,然后到罪民的酒楼大吃一顿。

次日下午,罪民便将钱装在一个灰褐色的包袱里,到烟波亭处,假装赏景,他也拿一个同色的包袱,调换取走。

” 张屏道:“他今年吃完酒菜,出门便死了,你的包袱如何送出?” 贺庆佑垂下头:“自然是没有送。

本来都包好了,可一得知他死了,罪民立刻就把东西都掏出来,包袱皮也窝藏起来了。

” 柳桐倚道:“包袱皮请取来一看。

” 贺庆佑连连点头应承。

张屏又问:“每年,贺老板都只看到他一个人,未曾见过疑似他的同伙或令你觉得可疑的人?” 贺庆佑道:“说实话,罪民一直也想找到他的同伙,但这厮与其同伙都小心得很,罪民留意查看,从未发现形迹。

” 门旁的小文吏取来记录下贺庆佑供词的文书,先呈交柳桐倚审阅,再着贺庆佑看过后签名按指印。

柳桐倚让贺庆佑先行退下,但其与家人不得离开县城。

贺庆佑战战兢兢离去。

云毓望着其背影道:“真是好一桩离奇案件,我也不禁想知道真凶是谁了。

原来勒索竟能谈价,还谈成了。

那死者挺厚道,一年六百两银子都答应。

” 张屏肃然问:“云公子觉得,一年六百两银子,不算多?” 他感觉非常多了。

他之前做县丞,每月俸银八两,升做知县可拿到十两,但没上任几天就被罢官,一文都拿不到了。

云毓略一怔,继而露出微笑:“六百两银子,自……不算小数。

可蔡家的人之前在两江处做督办采买事务。

两江之地是何等富贵地界,想来所见皆是豪商巨贾,仆从门客应有几分见识。

此仅是云某的一点浅薄愚见,随口一说,望不会干扰柳兄与张兄对案件的判断。

” 柳桐倚拱手:“云公子客气,今日多亏云公子相助,不然柳某与张兄将束手无策矣。

” 云毓起身还礼:“柳兄此言才是客气。

今日托柳兄与张兄之福,有了一番精彩见识。

二位应需继续查访,小弟亦有些其他事情,便不多打扰。

” 三人即彼此客气一番作别。

云毓与随从先离开客栈,柳桐倚和张屏随后出门,张屏看了看门外景色,又沿着当日蔡三曾走过的路徐步前行。

一直走到散材倒下死去之处,张屏停步,打量身边的围墙。

这是百巧纸鸢坊的院墙。

柳桐倚轻声问:“张兄,你我可要入内?” 张屏摇摇头:“卓老板在客栈内,桂兄和燕兄或想等柳兄与我到后才问供,先回客栈?” 柳桐倚颔首:“好。

” 两人一路走回客栈,小伙计侍候他二人上楼,引到丁字一号房前,便飞速又不失恭敬地退下,全无一句闲言。

柳桐倚在房门上轻叩两下,桂淳打开房门。

“正等二位。

卓老板有些话想聊聊。

某与燕兄觉得还是等二位回来再说,正好能与酒楼里的话比对比对。

两位看是在这屋聊,还去二位的房内?” 柳桐倚转而看张屏:“张兄觉得哪间合适?” 张屏望了望屋内抱着茶盏斜坐在下首的中年男子:“丙一吧。

” 在散材住过的房间,更方便问话。

桂淳干脆地点头:“好。

”上首的燕修亦起身,下首那男子也放下手中茶盏,一副恭顺姿态地跟着站起。

进了丙一房,不待张屏、柳桐倚、桂淳和燕修落座,那男子便扑通跪地:“罪民卓西德,拜见诸位大人与张公子。

” 柳桐倚和蔼道:“卓老板请起,只是有些疑问请教,不必如此。

” 卓西德立刻道:“不敢不敢,身犯大过之人,怎能当大人一个请字!” 张屏捧出账册:“方才,在下与柳断丞在酒楼与贺老板算了算历年账目……” 卓西德又一揖:“不用算不用算,罪民许多钱财来路不明,自知难逃法眼!” 柳桐倚道:“如此,本断丞便直接询问,每年都住在此房中,三月初二死于街旁的那位姓散名材的客人,卓老板之前是否认得?” 卓西德再一叩首:“认得认得。

此正是罪民所犯下并隐瞒的陈年旧过——十几年前,蔡府大火那夜,罪民与贺庆佑意外与他相遇,扭打时失手将他打昏,拿了他的两口箱子,因此从五年前开始被他勒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法师乔安

1620年代的瓦雷斯世界,正处于时代更迭的转角。 魔导蒸汽机吹响了工业革命的号角,启蒙思潮正在冲击封建皇权的根基,旧大陆的帝国日薄西山,新世界的殖民者野心勃勃,一千六百年来建立在剑与魔法之上的旧秩序,即将为一种全新的秩序所取代。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这就是殖民地少年乔安维达学习和生活的年代。 人人生而自由,但施法者更自由。 这是一个关于魔法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相/

逢青

赵逢青跟江琎的那一晚,有悲也有喜。 悲的是,她的纯贞没了。 喜的是,她也可以讲一个谁年轻时没爱过个把人渣的故事。 这是一个小太妹和尖子生的故事。 /

小萌宝宠爱指南

在孤儿院待了两年,自以为是野生小雀的然然被亲生父母找回。 原来他是裴家遗落在外的小少爷。 父亲是帝国亲王。母亲是首富之子,帝国第一美人。 他并非什么小麻雀,而是除了母亲外,帝国仅剩的小凤凰。 小然然模样可爱,头顶一撮小呆毛,拖着长长的鸟尾巴,说话声音软软糯糯,又奶又甜。 他一回去就得到全家人的喜欢,从小野鸟变成了小宝贝。 但作为天生体质娇贵的小凤凰宝宝,他太瘦弱,又胆小内向。 声音重点就能/

秦时明月之焚书坑儒

文能留史、武转乾坤的墨家钜子路枕浪,与褒似之貌、妲己之能的鬼谷夏姬白芊红,撼动江湖的赌局,究竟谁改变了历史? 时间回到八年前,桂陵城破的那个夜晚。 荆天明不顾众人拦阻,斩断三道绳索,城门洞开,秦军蜂拥而入,桂陵城死伤惨重,荆天明生死未卜,高月不知所踪 秦王君临天下,命书同文,车同轨,钱制相通,四海一统,霸业辉煌,号始皇帝。 八年后, 秦始皇三十五年。 雪中茶栈内,暗藏杀机,千钧一髮之际闯入/

拎起那只兔耳朵

桑攸八岁时,家里曾住进过一个陌生的漂亮小哥哥,离别时,桑攸哭得喘不过气来,他给桑攸擦干眼泪,哄她说会有重逢的时候。 高中,桑攸搬家,转学。 她抬眸,在教室里撞上一双漆黑冷戾的眸子。 印象里那个温柔隽秀的小哥哥到哪里去了? 直到后来,学校文艺汇演,她被他堵在后台,昏光线昏暗,少年修长的手指拎起她颊侧一只软软的兔耳朵,语气慵懒,你躲我? 当年分开时,哭着说要嫁我的是谁? 桑攸,?! 瑟瑟发抖。/

海上华亭

前朝名臣孙女孟兰亭家道中落,南下投未婚夫,偶遇冯恪之 。 冯恪之在家排行老九,前头八个都是姐姐。他出生后,算命的说他额广人中阔,乃不求福,福却自来的好相貌,冯家放了三天炮仗,门口摆了三天流水席,老冯请来大儒,给儿子取字引翼字出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殷殷之情,可见一斑。 可惜这孩子养歪了,长大后,成了十里洋场有名的小九爷,那是真的爷。 小九爷看着孟兰亭,等她从雪地里走了过去,朝边上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