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过了几日,叶氏与周氏商议,两家一起打了糍粑。
叶氏打的少,二房打的多一些。
叶氏索性把糯米和柴火都送到了二房,直接用周氏家的锅蒸糯米。
两家也没请外人,由韩敬杰、韩明辉和梅香三个人一起,一人持一根实木,绕着巨大的石锅转圈,你一下我一下,很快就把一锅蒸熟了的糯米饭捣成一大坨黏糊糊的糍粑。
趁着糍粑热乎,赶紧起锅,放到案板上,按照想要的厚度铺平整,等冷却后就可以切块了。
打糍粑最考验功夫了,若打的不紧实,成型后的糍粑一切就碎。
两家打了糍粑之后,各往大房送了几块,算孝敬崔氏的。
秋香和韩氏也各送了一些回来,这样一凑,竟也有个二三十块,韩敬义索性预备今年不打糍粑了。
韩敬奇听说后冷哼了一声,老大吃老娘的本事越来越深了。
但崔氏愿意,二房和三房也不去管这些事情。
打过了糍粑,叶氏又与周氏商议,两家一起把崔氏的孝敬粮、油、和过年的孝敬银子一起给了,每家的五斤份例肉,到了腊月再给。
韩敬义更高兴了,老娘得了这么些东西,最后大半不还是贴补给了他。
日子晃悠悠地,很快就到了冬月底,梅香家的四头猪都长成了。
叶氏找了屠户来,把四头猪全部拉走了,并告诉屠户,给自家留五十斤肉就行。
往年韩敬平会留一头自家吃,但留下来的猪还要请人杀。
杀猪的过程中要管一顿饭,那一顿饭桌上全是肉菜,而且,按照时下的规矩,杀过了猪,亲近族人又要各家分一块。
这样折腾两回,得费不少猪肉。
梅香聘礼里的猪肉,叶氏已经分过了一回,若再杀猪,还要分。
叶氏感觉太不划算了,肉多贵啊。
若是从屠户那里买肉,也就不用分给旁人了。
往年留一头猪,杀过后还有两百多斤肉,如今只留五十斤肉,给崔氏五斤,其余的都腌制成腊肉,过年吃一些,剩下的留着明年春上慢慢吃。
五十斤肉,这可不少了。
多少人家过年也就准备个一二十斤肉,这还包括自家吃肉和待客。
过了三天后,屠户给叶氏送来了五十斤肉和卖猪肉的钱。
叶氏往大房送了五斤肉,带着梅香一起把剩下的四十五斤肉都撒了盐腌了起来,全部挂在廊下晒。
小花点馋的整日坐在廊下,抬头看着那几大块腊肉流口水。
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小花点已经长大了不少,兰香都已经抱不动它了。
它每日仍旧跟在兰香身后,除了家里人,有人靠近就叫唤。
有它跟着兰香,叶氏放心了不少。
打过了糍粑,腌过了腊肉,西院里也存了满满一棚子的劈柴。
剩下的日子里,叶氏就一门心思带着梅香上街卖菜卖油。
十月间的时候,镇上各家的娘子们都买了大量的萝卜、白菜和雪菜拿回去腌制,叶氏狠赚了一笔。
等到腊月底快过年的时候,菜又能狠卖一笔。
如今才腊月初,菜籽油和芝麻油越发好卖了。
平日里再舍不得吃油的人家,到了这个时候也要多打几斤油预备过年吃。
除了菜籽油,梅香新榨的芝麻油也异常畅销。
家常拌豆腐、吃面,用筷子挑几滴芝麻油放里头,那滋味,真香呀。
余家并未榨芝麻油,韩家这独门生意,拿下了整个平安镇的顾客。
哪家不预备个半斤一斤的留着过年用呢,梅香把自己的芝麻都用完了,又从韩家岗族人家收了许多芝麻,连黄茂林家里的芝麻都被她收购了。
且众人来买芝麻油,有时候顺带还会买一些菜籽油。
腊月初七那天,娘儿两个仍旧上街去了。
韩家和黄家的亲事,如今整个平安镇都晓得了。
叶氏母女也就不再扭捏,整日与黄茂林亲近的很。
黄茂林才吃了面回来,就碰到叶氏母女来了。
“婶子,天越发冷了。
看样子这两天又要下大雪呢,你还要每个集都来吗?” 叶氏点头,“趁着年前,多卖些油,这样家里就不用存那么多油菜籽了。
你们家的豆腐这阵子也好卖吧?” 黄茂林笑了,“到了腊月就强一些,等快过年了,那才叫忙呢。
好多人家都是上门成板成板地定,到时候我和阿爹一天到晚都要磨豆腐。
” 叶氏也笑了,“那才好呢,冬日里闲着也是闲着,能多得些活钱,过年也宽敞。
” 梅香在一边插话,“茂林哥,你明儿上午到我家去,我给你做了过年穿的衣裳。
” 叶氏忙打断梅香,“明儿腊八呢,大小是个节气,就别来了,等几日吧。
” 自从过了农忙季节,叶氏就不让黄茂林隔一天来一趟。
有什么事情在街上也能说,黄茂林如今在家里作用不小,不能总是叫他上门。
黄茂林虽然也很想时时去和梅香在一起,但如今家里天天做豆腐忙的很,也只得作罢。
叶氏上午卖菜的功夫,让梅香去买了三斤糖和三斤盐,又买了过年要用的蜡烛纸炮,还买了一些贴门对用的纸。
临走的时候,她又打了二斤芝麻油送给黄茂林。
第二日腊八节,叶氏一大早熬了粥,里头加了红豆、红枣和红薯,庄户人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非要加什么八样东西。
大多数人家就是加一些红豆就行了,如叶氏这样加红枣的还是少数呢。
吃过了早上的粥之后,天忽然下起雪来,风又急,雪片也大。
叶氏忖度了一下,立刻带着梅香去菜地里,把明儿要用的菜赶紧弄回来。
梅香早上吃了一大碗热乎乎的稀饭,本来身子暖的很。
可跟着叶氏出门的时候,她忽然感觉肚子里有些凉飕飕的,还有些发疼。
但因疼的不是很厉害,她也没作声。
娘儿两个一起动手,拔萝卜、砍大白菜、扯菠菜和蒜苗。
冬日里大多就是这几样菜,但每一样量都大,弄起来也麻烦的很。
菜挑回来之后,叶氏在东院里把萝卜洗干净了,让梅香把菠菜和香菜整理好。
梅香干活的功夫,总感觉肚子里坠坠地疼。
等清理完了菜,梅香忍不住往茅房了去了。
过了一会子,她皱着眉头去找叶氏。
“阿娘。
” 叶氏打了一盆热水,“咋啦?来,把手细细,擦些膏子。
” 庄户人家的女孩子肯定避免不了要干活,但叶氏每日会让梅香擦几回膏子,防止手皴裂。
梅香一边洗手一边想说辞,“阿娘,我,我好像来月事了。
” 叶氏正准备去倒水,忽然愣住了,又立刻反应过来,伸头看了看外面,儿子们都在厢房离得远,她低下头悄悄问梅香,“果真是的?” 梅香红着脸点点头,叶氏日常太忙,她用的东西好多都是梅香准备的,梅香洗衣裳时也没少帮叶氏洗那些东西,故而梅香老早前就晓得妇人家来月事是怎么回事。
叶氏也不去倒水了,放下盆子,拉着梅香进屋,从箱子里扒出两条带子给她,“这是两条新的,你拿去用,晓得怎么用吧?” 梅香红着脸点头。
叶氏高兴地摸了摸她的头发,“没想到你来的这样早,既然来了月事,就是大姑娘了。
这几日莫要见凉水,衣裳我来洗。
等会子做饭的时候你烧火,我来掌灶。
以后去了婆家,还没分家的时候,要是来了月事,只管跟你婆母说。
有些人家讲究,媳妇来了月事,是不能碰吃食的。
不碰就不碰吧,省省劲更好。
” 叶氏说完又不放心,“你先去把衣裳换了,我去给你冲一碗糖水。
” 女儿头一回来月事,叶氏十分重视。
家里昨儿才买的糖,叶氏想了想,直接在锅里烧了些开水,打了几个鸡蛋进去,放了糖和红枣,一起煮熟了。
给几个孩子一人盛一小碗,梅香碗里是两个鸡蛋,其余孩子一人一个。
明朗奇怪,“阿娘,怎么这会子吃糖鸡蛋?” 叶氏笑了,“今儿腊八,多吃些东西,应个景,也暖暖身子。
” 明朗也不再问,带着弟弟把东西吃了。
姑娘家才来了月事,不能受凉。
可外头风雪越来越大,明儿上街定然要遭罪。
叶氏想了想,决定明儿不让女儿去了。
她嘱咐梅香看好弟弟妹妹,自己往韩敬杰家里去了。
韩敬杰这些日子到处找零工干,一天包吃喝能挣十文钱。
他家大儿子韩明岳比梅香小一个月,出去干活没人要,但这孩子其实能干的很,虽然年纪小,家里的事情能包下一半。
柴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文案: 机缘巧合之下,瑶兮跌入情沦劫,在梦境中与人春风一度,醒来以后,她觉得很尴尬。 因为她春风度了的,是她暗恋多年但清冷寡言、不苟言笑的师父。 在梦境中,他对她笑、对她柔情、对她纵容,处处似是有情一不小心,她没有把持住。 师父那边就不知道是为什么没把持住了,但瑶兮也不好意思问。好在情况不算十分严重,他们互相道了歉,就在极为尴尬的气氛中继续当师徒。 然而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不久之后,瑶兮发现/
褚晴高三最后悔的事,就是身为学渣,跟学神戚未晨他谈了恋爱,导致整个上半学期都被逼着学习 忍了半年,她终于提了分手,结果下一秒双双穿到23年后,跟刚满18岁的儿子成了同班同学 嗯,儿子是他们俩亲生的 褚晴看着眼前五分像自己、五分像戚未晨的少年,崩溃了 更崩溃的是儿子随她,也是学渣 更更崩溃的是,两个人在几次考试都倒数后,被戚未晨强押着开始补课,学不好就挨罚的那种 一连被罚多次,学渣儿子愤而反/
女主角是商户之女,重生之后,为了躲过前世厄运,不择手段千方百计想要嫁给本文男主裴石安。裴石安是国公府长子,增经少年卿相,名动京城,十六岁时却背负污名,远走西南。裴君子瑞方,律己正身,终还是载在了小表妹的手上,被迫娶她为妻。身世之困,父子君臣,随着小表妹这个小福妻的强行到来,男主角的人生也就此改变。本文女主重生,但没有多少金手指,非爽文。写男女情爱,痴云腻雨,也写父子君臣,相爱相杀。借用一读/
努力做个学渣 清冷蔫坏攻 你混我也混 疯批美人受 容时从小就是学神,俊美人狠,战功赫赫,不到三十岁就晋升少将,公认的顶级Alpha,却意外卷入权利斗争中,因拒绝强|制匹配而身陷囹圄。 再次醒来,他回到了十八岁。 看着刚到的入学通知书,他决定隐藏锋芒,调查真相。 开学典礼上,容时一句我是来混日子的。引发轩然大波。 作弊入学、废物点心、逃兵之子的话题在军校里热议。 他以为这样就足够低调,却还是/
豪门圈内众所周知,简宁是痴恋容家那个病秧子大少爷多年的未婚妻,任何女人敢靠近容少言,下场都十分惨烈 容少言却从未将简宁放在眼里过 直到容家老爷子病重,想要看着自家孙子结婚的时候, 容少言一脸清冷:简宁,我们结婚吧。 简宁看着他淡漠毫无情意的眸子,这才幡然醒悟。 * 婚后,大家都以为简宁如愿以偿,谁知她却突然死了心,开始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一次慈善晚宴上,简大小姐简宁高调出席,身边围绕着好几/
郑晓龙执导、孙俪、刘涛主演的电视剧原着小说,唯一正版,全网独家!继《后宫甄嬛传》后2015年令人瞩目的史诗巨献!女性大历史小说开创者蒋胜男壮阔演绎中国首位太后的惊世传奇!她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传奇女性。太后一词由她而来。太后专权,也自她始。她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高祖母。她沿着商鞅变法之路,奠定了日后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到现在都还有学者坚信,兵马俑的主人其实是她。在芈月爱恨情仇、波澜壮阔一生的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