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实际上,不光是要开办女学,舒云已经准备开办技校了!现在需要的工匠实在是太多了,未来还得派出一大批人跟着一帮皇子去封国,要是不敢进将人培养出来,回头人压根不够分的!其实民间如今因为需求大增的缘故,已经有一些匠人自个搞作坊了,主要就是收徒弟,自个负责教,然后徒弟负责做,但是相应的,为了防止徒弟学会了就走人,做师傅的,总得留一手! 而舒云呢,对于这种习俗,那是深恶痛绝的,都向着留一手,谁来推陈出新呢!不过呢,保护技术创新也是必须的,所以,专利法也得搞出来。
好在这些事情,舒云只要跟朱元璋这么一说,他也是个一点就通的性格,很快就有了打算。
朱元璋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只知道用农民的思维来看待世界的人了,他现在研究的书籍,研究的学问也变得繁杂了起来,甚至还开始研究《易经》了,对于所谓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已经深有所得。
或者说,某种意义上,朱元璋已经变成了一个哲学家,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在不断变化的,根本不能用老眼光来考虑问题,他需要做的是把握这些变化的关键脉络,并且让这些变化向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转变。
朱元璋现在很乐于做这种事情,或者说,打破原有的秩序,对朱元璋来说,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朱元璋跟着舒云读过许多史书之后,现在已经发现,似乎从很久之前开始,中原就进入了一个怪圈,到了一个王朝的后期,甭管皇帝如何励精图治,整个王朝都会开始陷入崩溃的状态,至于所谓的中兴,往往也是因为中间发生过一场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权贵洗牌的战乱。
可以说,每一次盛世的起点,都是一场足以痛彻心扉的乱世。
这都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国家,对于农耕的依赖太严重了,当人口繁衍到一定程度,土地兼并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富者阡陌相连,贫者无立锥之地!不仅如此,上层占据的资源不光是土地和粮食,还有重要的人口,穷人压根娶不起媳妇,富人呢,家里头呼奴使婢,还要嫌弃穷人脏了他们的眼睛。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国家不乱,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一方面要限制土地兼并,另一方面,却是要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而这个,就得让他们看到足够的好处! 像是现在,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土地,甚至包括正常生活在城镇的人也是一样,他们依旧以土地为根本,只有农闲的时候,才会去工坊做工。
真正职业的手工业者,如今比例还是很少的,很多人还是秉承着朴素的观念,土地最保值! 朱元璋和舒云需要做的就是打破他们这样固有的观念,告诉他们,除了种地之外,你有很多条路可以走!人只要有希望,就不会走上绝路! 舒云希望大明变成一个由中产阶级组成的国家,而不是一个让少数的有钱人占据了大多数资源的国家,那么,许多事情,现在就得定下基调来。
也亏得中原当年被元廷折腾得不轻,以至于原本作为主流的那些儒生话语权也不足,因此,改革的压力也变轻了很多,即便如此,在面对新鲜事物的时候,许多原本的既得利益者,还是会本能地反对,因为他们适应不了这些事情,就想要干脆砸锅! 朱元璋才不惯他们这些臭毛病,老实说,自从一些原本军伍专业出身的官员上来之后,那些文官其实消停了不少,因为他们发现,他们不是不可取代的了!这些官员因为一开始干的都是基层的事情,所以,他们对于许多细务其实更加了解,而且做事的手腕更加灵活,说白了,他们更了解基层的一些猫腻。
以至于,现在在地方上头,反而是这些压根没有参加过科举的官员占据了优势。
别看地方上头的官员到了京城自动要矮个半级,实际上,京城这种地方,哪个酒楼的牌匾掉下来,砸到十个人,起码有九个人算是官,还有一个没准就是那个贵族家的亲戚,所以,京官听起来清贵,实际上呢,论起实权,还真的未必比得上地方上的官员。
一个县令,下面能叫做百里侯,而京城呢,别说是七品,就算是五品,也算不上什么,上了四品才是一个坎,到了三品,在京城才正儿八经算个人物了! 问题是,朱元璋自个马上得的天下,之后呢,为了平衡朝堂,直接将一帮子本来就在打天下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勋贵们也都放到了朝堂上,文官在面对这些勋贵的时候,哪怕心里头觉得粗鄙,嘴上却是不敢乱说的!人家的功劳是真刀实枪打出来的,而朝中的这些文官呢,除了少部分在朱元璋打下应天的时候响应了征召,其他的,都是到了后来,瞧着朱元璋已经是势不可挡了,才算是扭扭捏捏地跟上了。
勋贵们哪怕是当初跟过陈友谅,张士诚的降臣,也算是抵抗元廷的英雄,后来在北伐中原的时候,也是立下过赫赫战功的,而文官呢,比起来这个功劳就显得可有可无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官们只要不傻,肯定是不敢随便DISS那些勋贵的,就算是抓住了什么把柄,弹劾的时候也得注意一些,如果不能一口气将人打死,那就只能在鸡零狗碎的小节上头敲敲打打了! 如今这个社会变化太快,这些早就习惯了旧有规则的文臣们是真的很难适应,偏偏他们自个又有着诸多弱点,这么说吧,文臣们最大的弱点就在于,他们真实的道德水平配不上他们的日常言语,将自个捧得太高了,偏偏自己又做不到,许多事情根本不能深究,以前的制度体系,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他们很容易就能欺上瞒下,损公肥私,贯彻所谓的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但是现在呢,工商业开始盛行,原本的大商人,其实多半都是需要借助官场上的力量的,因为真正暴利的行业,都是有门槛的,你要是搭不上官场上的线,别说是入场了,在外面闻闻味道都不行!比较典型的,就是盐业,从汉朝盐铁专营开始,历朝历代,大多数时候,盐利都是财政收入的大头。
但是能干这一行的,官面上头要是没关系,那真是被人玩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加上商业的本质,无非就是低买高卖,这中间的运输成本就比较夸张了,一路上自然到处都得打点起来。
可现在呢,大明鼓励的工商业,并不是那种大商人,而是鼓励中小商人,还有那些有技术,有本事的工场主。
许多原本沦为各地官吏敛财工具的税种直接被废除,只在终端进行征税,这就将主动权收到了朝廷手里,减少了行政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对于那些在官面上头没什么靠山的中小商人还有工场主来说,他们可以省去不少打点的麻烦,哪怕终端的税率高一点,对于他们来说,其实还是比较划算的。
新鲜的事务越来越多,这些文官根本跟不上时代了,还有些老古板在那里抨击什么奇技淫巧,最主要的就是,这些所谓的奇技淫巧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在大家的生产力水平都比较低的时候,像他们这种掌握了大量生产资料的人自然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可是现在他们落后了,又没办法赶上来,那么,就知道攻击那些原本不被他们放在眼里的竞争对手了! 可惜的是,朱元璋并不是什么能被这些文官轻易糊弄的皇帝,他有自己的想法,对于那些文官的说辞很是嗤之以鼻,有人说什么日后天下逐利,人心不古,到时候百姓不再淳朴之类的,朱元璋却觉得,这未必是什么坏事!何况,有句话叫做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知道的东西越多,其实人只会越瞻前顾后。
再者说了,百姓要是能舒舒服服活着,干什么要造反呢?真要是像这些文官所说的一样,什么都恢复到从前,那才是要造反呢! 朱元璋懒得听这些文官唧唧歪歪,要不是科举制度的改革需要缓缓图之,不能太过激烈,一时间没有多少人能够完全替代这些文官,朱元璋恨不得直接将他们全踹出朝堂。
朱元璋很想要找个地方试点一下,看看如果不用这些文官,是不是国家就没法治理了! 然后,机会就来了! 王保保死了! 王保保其实真要说起来,年纪比朱元璋还小一点,但是呢,他这些年实在是背负的太多,压力太大了。
王保保倒是一心为北元效忠,偏偏北元内部还在勾心斗角,不光不能给王保保提供足够的支持,甚至还要拖后腿。
王保保能撑到现在,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了!他从成年以来,就一直在战场上辗转,几乎就没有过消停的时候,身体也不是铁打的。
要是他如今还在中原,那么其实还好说,中原的医学水平还是可以的!但是草原上情况就不一样了,草原上至今流行的还是一些巫医的手段,就算是他们身边也掳来了来自中原的医者,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草原上能够产出的药材实在是太少了,对于王保保的身体并没有太多的益处。
到了后来,王保保的身体根本就是靠着之前积攒的高丽参撑着。
问题是,到了后来,王保保已经开始处于虚不受补的状态了,高丽参吃得越多,只会越加速他生命的流失。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保保的病逝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比起锦衣卫那边猜测的时间还要早一些。
好在大明这边早就做好了预案,王保保过世的消息刚刚传过来,朱元璋就做好了打算,准备利用王明珠这张牌,接手王保保留下来的大部分势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比起穿进血型文中更让江楚些崩溃的是,她穿成了这本书女主的渣A老爸或者说老妈? 渣A老妈靠着女主母亲顾灵均家飞黄腾达,联合小三害死原配后夺取了本该属于女主的家产,让女主有了苦情的基本条件。 至于结局,这个渣A当然也没好到哪里去,最终被女儿的六个A搞得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 江楚些一点儿也不想重蹈原身的覆辙,既不想渣人,更不想被杀,她只想平静地度过等等,旁边睡的这个人怎么那么像顾灵均? 江楚/
高能山大王 VS 书院小才女 美人书生被逐出皇城,因缘巧合上山为匪,留了一把乱糟糟的大胡子,打下一片赫赫威名,做了统领十八座匪寨的东夷山君,还在这一年早春,绑了一皇城书院来的贵人,不多不少,刚好十六位宫学女公子,他不要财不要色,唯独定下一番古怪的赎人规矩 缘分就从这里开始,青山绿水,匪气盎然。 【一句话简介:仗剑走书院,匪气怼天地,宠友宠妻宠兄弟。】 男主能文能武能撩妹,三分恣意,七分情深/
从乡野走向深宫,从幕后走到台前,从飘零孤女到权握天下! 数不尽的权利倾轧,道不清的爱恨情仇 待尘埃落定,是执子之手,还是天人永隔? 身世如谜的金枝玉叶,权倾天下的太后,势通朝野的女官,不为人知的深闺秘辛,零落尘埃的宫门幽怨,权与智的角力,谋与勇的交锋。 谁说女子只能归于寂寞宫阙,谁说女子不如男? 难道身为女人,就不能居于庙堂之上,俯瞰大好河山? /
元素潮汐的低谷渐渐远去,上古精灵的光辉也消逝隐退。 人类王国开始崛起,前有豺狼人围堵,后有兽人回归。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所有的种族都在奋起拼搏,一个又一个新兴种族开始登上这片舞台。 面对这个大争之世,苏伦带着《帝国崛起》辅助系统来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
终有一天,不是我容不下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再也没资格容得下我! 世间一切,自有其法则! 规章、法则、制度,即道,即天道! 天道主杀! 修为划分:炼气、化神、返虚、合道。 /
顾箐箐出生豪门,嫁入豪门,生下豪门继承人。 丈夫尊敬,儿子孝顺,兄弟出息,人生堪称顶流贵妇模范,过得光风无限。 这只是在外人眼里的顾箐箐。 实际上,顾箐箐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夫妻关系冷淡,母子关系僵硬,姐弟间更是一见就吵架,人生处处不顺。 前天刚冲儿子的草根女友甩完支票,第二天醒来,她缩小成了三岁奶娃娃。 得知消息的丈夫,儿子,兄弟们赶回家,齐齐围住沙发上抱着毛绒熊的粉嫩小团子,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