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舒云穿着隆重的礼服,与朱元璋并肩站在高台之上,听着下面雷鸣一般的欢呼,有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她这就是皇后了! 没错,朱元璋终于称帝了,比起真实的历史,他提前了两年称帝,不过依旧定国号为明,年号洪武,大封群臣,光是国公就封了六个,另外还追封了几个,其他的也多半有了封侯之赏。
前朝如此,后宫自然也得了册封,朱元璋册封后宫也很简单粗暴,只考虑家世和孩子,有孩子,父兄是功臣的,封高一些,其他的,也就随便册封了。
对此,舒云并没有任何意见。
舒云制定了一系列的宫规之后,后宫里头的事情也就没什么好管的了!后宫的事情,说白了,也就是两个字,一个是钱,一个是人。
舒云直接规定了宫中各个级别的待遇,什么品级用多少人,该拿多少钱,多少东西,每个月直接凭着对牌自己去领取就可以了。
宫中所需要的东西,一部分直接由皇庄提供,另一部分直接向商人招标,招标是每年一次,如果送过来的东西不符合条件,那么,接下来你就没有第二次参加招标的机会了。
这个时候后宫制度并不严密,后宫之中也没多少太监,多是宫女,毕竟,天下大乱多年,汉人死伤无数,鼓励生育还来不及,又怎么会让人残缺身体去做太监。
实际上,明朝的时候,许多太监都是战俘,民间是不许私自阉割的,明军在外头俘虏了外族,然后从中挑选出一部分人出来,阉割之后,送到宫中执役,也就是到了后期,对外作战比较少,九边也日渐糜烂,太监里头这类人才算是比较少了。
在这个时代,宫中用太监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毕竟,整个皇宫的男人就朱元璋一个,皇子年纪稍微大一点,也是不能随便进入内宫的,那么多的妃嫔宫女,难免会出一些问题。
舒云倒是想要推动一夫一妻的制度呢,但是很可惜的是,现在不存在这个条件。
说白了,天下战乱,女多男少,要是强行一夫一妻,那是要出事的! 当然了,按照官府的规定,民间其实还是一夫一妻的,庶民娶媳妇都是难事,何况是纳妾!没有一定的品级,自然是不许纳妾的,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明朝这会儿,许多所谓的小妾,在家中的名义就是养女,你能说人家不许收养女孩子吗?官宦人家,正经小妾也是有名额的,这就又有变通的法门了,通房丫头是不算小妾的。
就算是后世,法律都规定一夫一妻了,在外面包养小三情人的,还有搞重婚的,简直是到处都有,叫人都觉得没眼看! 所以,舒云对此也是徒呼奈何,不过呢,出于某种不爽的心理,舒云还是给朱元璋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向超额纳妾者征税。
舒云的理由也很充分,过些年,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有钱有权的男性,自然会占据过多的女性资源,然后就会有不少条件比较差的人娶不上老婆,这些人其实就是不安定因素。
有句话说得好,有恒产者有恒心,有家庭的人,相应来说,做事也会有个牵挂。
没老婆的人,做事都没个奔头,谁知道他们被刺激了,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所以,法律必须规定,你可以纳妾,但是超额纳妾,也就是平民想要纳妾,就得交税,纳得越多,税率越高。
纳妾必须要通过官府,要不然,女子到了年纪,要么交人头税,要么通过官媒嫁人,哪怕奴籍也是一样!至于隐户之类的,官府鼓励举报,举报者可以得到当年纳税额一半的奖励…… 朱元璋大概是穷怕了,对于能收钱的东西都很感兴趣,哪怕在舒云的经营下,朱元璋的库房已经很充实了,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够,何况,打仗打到这个份上,朱元璋已经发现了,什么都能没有,钱万万不能没有。
脱脱发行纸币的时候,朱元璋就起了心思,被舒云劝阻了。
明朝的宝钞同样是个笑话,擦屁股都嫌硬。
舒云觉得,这玩意能不发行,还是不发行好了,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始了,美洲那边银矿不要太多,倭国那边金矿也不少,中原金银储备不足,那么,就带着自个的商品,去国外换嘛! 总之,朱元璋对这个提议还是很心动的,反正这事对于底层和上层来说,压根没什么问题,底层能娶到一个媳妇就算是不错了,而上层呢,那些功臣,按照制度,本来就有好几个妾室的名额,就这样还不够的话,那就活该他们交钱,何况,一般人敢举报他们吗? 所以,到最后,这些针对的人也就可想而知了,而这群人,其实反而是最有钱,并且最乐于花钱的。
说不定他们到时候还会以谁的侍妾多,谁每年交的这方面的税赋多为荣呢!做生意的时候,想着法子偷税漏税,这种事情是正常的,但是能炫富的地方,许多商人可是从来不会错过。
如今的税制还是比较简单的,等到以后,搞阶梯税制,从个人收入里头按比例征税,估计到时候,就有许多人要肉疼了!当然,这应该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起码现在这么做时机还没有到。
但是,朱元璋对此已经是非常满意了,尤其,这个税,是每年都要交的,这都是钱啊!他甚至琢磨着,是不是干脆取消所有人的纳妾特权了,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别人也就罢了,那些跟着他的老兄弟们,总不能太委屈了。
后世史书上都说朱元璋诛杀功臣什么的,实际上,真要算一下就知道,朱元璋自个死的时候,都七十了,以前那些开国功臣,大多数年纪比朱元璋还大,人生七十古来稀,尤其战阵上头难免有些陈年伤势,这等将领,原本就没几个长寿的,他们活不过朱元璋,也算不上朱元璋的错,不是吗?他真正下手的,也就是胡惟庸,蓝玉,李善长那些人,看这些人做出来的那些事,跟造反区别不大,死得也不算冤枉。
实际上,大多数开国功臣其实混得还不错,当然了,因为靖难之役,又有一批功臣站错了队,倒是叫那些靖难的功臣上位了,然后也有一批被边缘化了,留在了南京,这才是让人觉得开国功臣里头似乎许多都没了踪影的缘故。
朱元璋这个时候其实还没有准备就定都应天,他还是比较崇尚秦汉的,因此,也在考虑着定都长安,当然,长安目前还没到手,所以就先在应天过渡一下。
既然不打算定都应天,那么,以朱元璋的性格,自然不会大肆搞基建,徐达那边刚刚打下了开封,他就直接坐镇开封,主持北伐大事了。
舒云留在了应天,做了皇后之后,她也已经培养出了一批人手,许多事情可以交给这些人去掌管,她只需要负责决策,还有提出一些思路就可以了。
发明创造什么玻璃,肥皂什么的,舒云并不着急,等到天下太平之后再拿出来也不迟,算是给皇家增加一点财富来源。
实际上日常用品看起来利润微薄,但是规模要是大了,那利润也是非常可观的,最重要的是,这种行业其实能够带动不少就业。
舒云如今要做的,就是规范朱元璋治下的经济体系,朱元璋对于商税什么的不理解,舒云可是知道,商税真要是征收起来,会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开放口岸,开启海贸。
方国珍当年起兵的时候,就是带着一帮海匪,扰乱海运和漕运,弄得元廷无法将南方的粮食财富顺利通过漕运和海运运输到北方,造成了不少的损失。
方国珍已经投降,但是他那些手下可是跑了不少,这些人如今直接摇身一变,变成了海盗,经常上岸打劫。
朱元璋忙着北伐,哪有空管这些海盗,一开始的时候,就是想着禁海,让方国珍那些余党边城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舒云却是劝阻了他,海盗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很难禁绝的,这年头,一些大型的商船,有的时候,都是不吝于做几回海盗的!如今这个世界,海贸已经相对比较发达了,沿海一带,也有不少海商,因此,舒云直接出了个主意,那就是传令沿海地区,但凡是抓到方国珍余党的,就可以得到海贸许可证,凭借这个许可证,就可以进行合法海贸,要不然的话,就得花大价钱购买这种许可证,而且这种许可证还得年审,要是查到你走私或者是偷税漏税什么的,就得吊销证件,处以巨额罚款。
许多人为此唉声叹气,觉得朱元璋简直是掉到钱眼里去了,但是其实还是有许多人对此是比较欢迎的,有没有官方支持,对于海贸来说,也是有着一定影响的,别的不说,应天,姑苏如今生产出来的许多布料锦缎,比起前朝的时候一点不差,甚至质量更好,产量也更多,要是没有官方的许可,这些是不会随便出售给这些海商的。
如今,不需要花钱,只要借助他们的渠道,抓几个人而已,就能得到为期达到三年到五年的许可证,还能免掉年审,这就非常划算了,因此,沿海一带的海商一下子就行动起来了。
这些人做海上的生意,原本就跟这些海盗打过交道,对于他们的落脚点也有些了解,因此,没有花费多长时间,方国珍的残党就一一落网,仅有很少数的人最后隐姓埋名,不知道逃到什么地方去了。
舒云趁机开始开放了沿海港口,重建了海关,朱元璋也不提什么禁海的事情了,他其实也有些忌惮这些海商的势力,因此,一方面对于海商进行监管,另一方面,又下令工部自个造船,优先造战船,回头可以通过战船运输兵力北上,防止元廷逃窜到高丽那边去。
等到北伐成功,解决了蒙古人之后,这些战船也可以改造成商船,出海经营。
当然海关保留一批战船也是有必要的,可以打击走私,防范倭寇海盗。
朱元璋这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我是大佬找来的白月光替身。 清晨,大佬结束了晨练,在窗边抽着事后烟,迷离地看着我:你不是他。 我内心疯狂点头。 中午,大佬带我去他名下的商场逛街,逛到一半白月光来电,他不顾我的颜面转身就走,只留下我,和保镖手里拎着的几十个大牌纸袋。 傍晚,大佬开着游艇,在夕阳下的海面上思念心爱的人,看也不看我一眼,而我孤零零地坐在豪华的船舱里,独享82年的老酒,尝着刚捞上来的极品大龙虾,啊,这是孤独的味道/
高能山大王 VS 书院小才女 美人书生被逐出皇城,因缘巧合上山为匪,留了一把乱糟糟的大胡子,打下一片赫赫威名,做了统领十八座匪寨的东夷山君,还在这一年早春,绑了一皇城书院来的贵人,不多不少,刚好十六位宫学女公子,他不要财不要色,唯独定下一番古怪的赎人规矩 缘分就从这里开始,青山绿水,匪气盎然。 【一句话简介:仗剑走书院,匪气怼天地,宠友宠妻宠兄弟。】 男主能文能武能撩妹,三分恣意,七分情深/
从乡野走向深宫,从幕后走到台前,从飘零孤女到权握天下! 数不尽的权利倾轧,道不清的爱恨情仇 待尘埃落定,是执子之手,还是天人永隔? 身世如谜的金枝玉叶,权倾天下的太后,势通朝野的女官,不为人知的深闺秘辛,零落尘埃的宫门幽怨,权与智的角力,谋与勇的交锋。 谁说女子只能归于寂寞宫阙,谁说女子不如男? 难道身为女人,就不能居于庙堂之上,俯瞰大好河山? /
元素潮汐的低谷渐渐远去,上古精灵的光辉也消逝隐退。 人类王国开始崛起,前有豺狼人围堵,后有兽人回归。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所有的种族都在奋起拼搏,一个又一个新兴种族开始登上这片舞台。 面对这个大争之世,苏伦带着《帝国崛起》辅助系统来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
现代高知女穿到女尊懦弱侯身上,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理念,坚决将三好(吃好,喝好,睡好)贯彻到底。 活了两辈子都不知爱为何物的人,偏一来就有了个未婚夫,这未婚夫跟自己隔心不说,家里还有个时时刻刻想谋害她的大姑姐,退婚,坚决退婚,小命重要。 好不容易有了个心上人,一个两个却都要来碍事,寡夫怎么了,吃你家大米,喝你家汤了,头可断,血可流,爱情坚决不能抛。 混朝堂,斗皇女,破阴谋,杀小人,千帆过尽,/
在系统的逼迫下,夏安战战兢兢的艹着种?马文男主角该有的人设,在修真界打脸逆袭,手撕天才修二代,各种妹子收进宫的搞天搞地的种马生涯。短短几百年内就成了渡劫期大佬,成了修真界万年以来绝无仅有的一个传说。 可是系统还嫌他做的不够好,居然逼他跟后宫的那些女修酱酱酿酿! 眼看贞操就要不保,夏安终于实在忍不了了,手撕了系统,然后发现他居然又穿了回来。 再然后,华夏娱乐圈跟玄学圈多了一个惹不起的大佬。 /